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炸弹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他自学成才制飞艇造飞机,研制出的炸弹竟能炸出小型地震
热度 4 beckzl 2017-6-26 01:00
自古以来,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没有人会记得住败者。可在某些不分胜败的领域,这个道理似乎依然适用。 我们都知道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但是很少人知道世界第二高的山峰乔戈里峰。 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 纵使乔戈里峰的攀登难度远大于珠穆朗玛峰,约有七分之一的登山队员在此峰丧生。 相比之下,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登山者每30人才会有一个遇难。 可人们还是视攀登上珠穆朗玛峰为最高荣誉。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当今我们对二战时期炸弹的认知。 人们只记得原子弹背后的那帮不谙人事的科学家,却从来没有人关心威力仅次于核弹的传奇炸弹。 最早的三颗原子弹之一——“胖子” 如果单单以威力和重量来衡量,二战时期排名在核弹之后的是一种被称为 “地震炸弹” 武器。 其中美国人的T-12造云者以巨大的装药量雄踞榜首。 可提起“地震炸弹”没有多少人会想到美国这个从没投入战场的山寨货。 而“地震炸弹”之父的两个作品才是真正的传奇。 不过,这位发明了“地震炸弹”的工程师涉及的领域远不止于此。 他还曾 利用打水漂的原理 设计了一种 弹跳炸弹 ,成功炸毁了德国人的水坝,引发了洪水。 他不仅最早主张设计 单翼飞机 ,还是研究 超音速飞机 的先驱。 只可惜最终被美国人盗用了设计,研制出了最早的超音速可变后掠翼飞机。 天才工程师巴恩斯·沃利斯 然而,这样的天才工程师早年甚至没上过正经的大学。 巴恩斯·沃利斯 ,这个名字放在全世界实际上并没有多么的响亮。 但在英国人眼中,这是他们二战的功勋英雄,是能排进前一百位的著名人物。 巴恩斯与他的代表作品 他出身贫寒,小时候在英国称作“Christ's Hospital”的慈善学校里生活。 那里包吃包住,还有免费的教育,巴恩斯的家庭没有其他的选择。 巴恩斯与哥哥和母亲的合照 不过非常幸运,巴恩斯在自己人生的前半段就遇上了最重要的启蒙老师——查理斯·E·布朗。 这位著名的老师堪称“院士培养者”,在巴恩斯之前的5名学生后来都成为了英国皇家科学院的院士。 查理斯的教诲当然也在巴恩斯的心中埋下了成名的种子,只不过现实给他带来了比别人更多的阻力。 17岁,巴恩斯念完了高中,一毕业就在伦敦南部的一家机械工厂找了一份工作。 不久后,他又辗转至怀特岛,进入了塞缪尔怀特造船厂做一名学徒。 20世纪初,英国的一家涡轮工厂 虽然生活清贫且艰苦,但出于对知识的渴望,巴恩斯还是参加了伦敦大学的夜校课程。 期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在机械厂和造船厂工作了几年的巴恩斯应召入伍,加入了英国皇家海军。 入伍后的巴恩斯 巴恩斯的工程才能很快便显现出来,加上当时这方面人才十分稀缺,他没多久就晋升为海军中尉,参与设计飞艇。 入伍的第五年,巴恩斯就设计出了先进的R80飞艇。 可是很遗憾,飞艇刚一面世没一年,战争就结束了,这种成本高昂的武器也就渐渐淡出了军方的视野。 R80型飞艇 这对巴恩斯的打击其实不小,事后他将自己的重心重新放在了学校的学习上。 终于在自己35岁时拿到了工程学的学位,并打算像自己的启蒙老师一样成为一名教师。 不过,他这个想法还没来得及付诸行动,就有富翁找上门来请求合作。 最终,巴恩斯被全权负责设计的价码打动,开始着手设计R100型飞艇。 巴恩斯设计的飞艇框架结构 同时,英国皇家飞艇工厂也在几乎同时开始了R101型飞艇的设计,像是在暗中竞赛一般。 1930年,巴恩斯的R100完工,皇家飞艇工厂不知道是不是看准了时机,也同时宣布R101完工。 两个型号的飞艇相继进行了第一次试飞。 巴恩斯在加拿大的试飞十分成功,可政府的飞艇才刚刚飞过英吉利海峡就坠毁在了法国。 在法国坠毁的R101 飞艇上的54名乘客只有6名幸存了下来,死亡名单上竟然还有当时的空军部长汤姆森爵士。 吓得政府赶忙叫停了整个“帝国飞艇计划”。 同年,德国的骄傲兴登堡号飞艇诞生,之后发生了闻名的兴登堡号灾难。 这么看来虽然英国政府有些不讲理,但是载人飞艇的确已经走向的穷途末路。 兴登堡号灾难 其实巴恩斯也明白这个道理,未来的天空将会是飞机的天下。 因此,他也从飞艇设计转向了飞机的研究,进入了威克斯飞机制造公司。 在这期间,巴恩斯力推超前的单翼式飞机的设计,可是皇家空军并不买账。 无论巴恩斯把双翼机的劣势和单翼机的优势解释得多清楚,最后依旧无法说服空军部。 早期的飞机多采用双翼式设计 好在公司还算通情达理,允许巴恩斯同时设计单双翼两种飞机。 最终的测试毫无疑问,单翼机的性能远超老旧的双翼机,军方也不得不服。 几经改进后,这款单翼式飞机成为了二战最著名的 “惠灵顿”重型轰炸机 ,一直服役至二战结束。 在惠灵顿轰炸机的设计中,巴恩斯大量借鉴了飞艇中的框架结构 “惠灵顿”重型轰炸机常常被派往德国,大量执行地毯式轰炸任务。 其实地毯式轰炸也就听起来威猛,实际上会造成大量的平民伤亡,效率也不高。 巴恩斯本人并不认同这样的轰炸方式,他甚至称这是一种 “不人道的、毁灭一切的大面积杀伤”。 正在执行任务的惠灵顿轰炸机 在他的观念中,武器就应该精准高效地打击军事目标。 二战全面爆发以后,巴恩斯的理念迎来了一次绝好的机会。 1943年,英国空军将矛头对准了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大坝。 鲁尔区是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区 但是想要破坏德国人的大坝哪有那么容易。 这些大坝全都由混凝土浇筑而成,异常坚固,并且周围还有空军和防空火力的保护。 英国人想要实施轰炸只能是在夜晚编队高空轰炸。 兰开斯特重型轰炸机 然而以当时的技术,高空轰炸的准度奇差, 平均只有10%的炸弹能够在目标3公里的范围内开花。 想要炸毁大坝, 命中率不到3% ,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于是有人想出了空投鱼雷的方法,可是经过调查发现德国人在水中还设有多道防雷网。 可就算是无敌的马其诺防线也有弱点,更何况是水坝。 英国人多次分析航拍照片,终于发现了一个布防漏洞。 德军没有在水坝上游布置防空气球,这就得以让英军的重型轰炸机实施超低空轰炸。 而巴恩斯呢,他全力配合空军的计划,从 “打水漂” 获得灵感,研制出一种能在水面弹跳炸弹。 这种重达8吨的圆桶型炸弹能在水面跳跃前进,直至接近坝体才下沉引爆,完美避开德国人的各种防御。 但投弹的高度必须严格控制在18米左右。 执行任务的机队为此还进行了艰苦的超低空飞行训练。 1943年5月16日,名为 “惩戒行动” 的计划开始执行。 英国空军第617中队秘密飞往各自的目标水坝,投下了高速旋转的弹跳炸弹。 没有一点点防备,德国人的大坝就被炸开了3座,对他们来说这就像是灵异事件一样。 1.3亿立方米的洪水涌向大坝下游,水电站、兵工厂、农田受灾严重,损失惨重。 决口后的大坝 事实证明,巴恩斯的理念是成功的。 不过弹跳炸弹仅仅是一个试水之作,远没有实现巴恩斯的设想。 随后,巴恩斯又研制了 6吨级的地震炸弹 。 正在吊装的“高脚杯炸弹”,又名“高男孩” 这种炸弹体型修长,头部的外壳异常坚硬,俗称 “高脚杯炸弹” 。 从5500米的高空投下,到达地表时的时速高达1210千米。 为的就是钻入几十米深的地下后引爆,引发巨大的冲击波,对所有工事造成无差别的打击。 德国海军的 提尔皮茨号战列舰 就是被“高脚杯炸弹”炸翻了天。 高脚杯炸弹炸出的大坑,以及远处即将沉没的提尔皮茨号 执行了多次成功的轰炸任务,“高脚杯炸弹”名声在外。 但巴恩斯依旧不满足,他发现执行任务的兰开斯特轰炸机还有潜力,兴许能携带10吨级的炸弹。 于是他又研制出了更大号的 “大满贯炸弹” 。 “大满贯”刚出厂,英国人就迫不及待地将其投入战场,目标直指比勒菲尔德的铁路大桥。 装载了大满贯炸弹的兰开斯特轰炸机 此前英美空军耗费了3000多吨的常规炸弹都没能将其炸毁,全指望巴恩斯的“大满贯”了。 1945年3月13日,巴恩斯的御用617中队再次出击。 焦急的等待之后,巴恩斯收到了消息:“大满贯”偏离目标20多米。 但是,却炸出了直径30多米的深坑,引发了一场小规模地震。 90多米的桥面在地震中晃动垮塌,彻底销毁。 不愧是 核弹出现之前,投入实战的最强炸弹 。 战争结束之后,获得大满贯的天才工程师又回归飞机的研究。 最早开展了可变后掠翼飞机的研究,还使用火箭引擎制造出了速度达到 2.5马赫 的原型机。 但最终因为英国军费吃紧,放弃了这个超音速项目。 还被美国人偷走了创意,研制出了第一款使用可变后掠翼飞机F-111。 巴恩斯的传奇可能没有享誉全世界,但科幻小说作者却对他情有独钟。 史蒂芬·巴克斯特的作品《时间机器》当中,巴恩斯被描绘为一个研究时间旅行的科学家。 说来也是,如果巴恩斯不是出身平寒,而是像许多大科学家一样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 天知道他能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
7827 次阅读|4 个评论
《不惑一梦》第九十一章
lao2004 2012-12-24 22:33
“阴鲨”甫现形,傻瓜系统即刻捕捉并锁定目标,超级计算机对其成千万次扫描,所得数据廖廖,光和波受到吞噬,“阴鲨”内部物质难以探测。 傻瓜系统再次发出攻击指令。地球外太空携带核弹的飞船,启动最强大远程攻击,六十四颗超级核弹从天上地下按六十四卦位轰然爆出,雷声阵阵,炸向“阴鲨”。 命中,命中!命中?…… 所有的核弹,精准命中,洞胸达腑,没入“阴鲨”体内。怪物“阴鲨”不再倏忽而逝,而是悠然绕月一圈,刮起阵阵涟漪。这时候,经历核弹洗礼的“阴鲨”,相似酣睡初醒,伸懒腰,膨脝而大:三百千米、三百三、三百五、三百八、四百千米、、、直至五百五十千米。 怪物不再灰晦,色彩变幻,丹青、赭垩、赤玉、玄厉,七彩炫耀,龙鳞翕呷,冒出缕缕轻烟,吞云吐雾。翻滚盘旋,忽悠而去。 整个战斗,不过数分钟,自始至终,“阴鲨”只发出几次“噗哧”声响,像极打嗝状。核弹、中子弹,地球人手中握有的最强威慑力量,全部泥牛入肚,进入了“阴鲨”的大肚皮里,没有踪影。 这些家伙,握有人类手中,谁都会浑身充满力量,命运盈握,不怕一切来犯之敌。可,这些可怕的家伙,核弹、中子弹和强力爆破的炸药桶,它们碰上了对手,碰上喜欢吃弹药的另类家伙! 科学家们大呼失策,为时已完矣!当“阴鲨”不断变大时,科学家通过遥感技术,清晰感觉到月亮一阵子颤动,像是激动,像是害怕。 怪物“阴鲨”在人类最强大的核弹、炸药、飞船、卫星的狂轰猛炸下,几分钟时间成长为一颗超级新星。一颗近乎月亮六分之一的小行星,带着雷电霹雳呼啸而去,再次翱翔太阳系,游移于九大行星之间,伺机而动。 借人类科技之力,太阳系多了一颗璀璨明星,它将何去何从?人类的最先进科技成就了一颗超级新星,它会是一颗有智能的星星吗?拭目以待吧! 因这饕餮盛宴的款待,片刻之间,月亮之上群狼尽丧。它们终究没有逃过这生死大劫。虽然,它们聪明、无私、团结、凶猛,却是难逃一劫,英雄般永远留在了月亮之上。它们仰天长嚎的情景却是印入地球上千千万万观赏者的脑海,成为他们悸动的音符。 这一切,所有的威慑力量,在精心准备的伏击战中,肉包子打狗,碰上了克星!这时候,科学们想起了恶毒所说的那句带玩笑的话:“‘阴鲨’喜欢吃飞船、卫星、核弹,它喜欢吃高科技食品,活剥生吞。”炸出“阴鲨”,使之现形,并不意外。可直至炸出一颗璀璨明星,不少人愀然作色。 几分钟胜负立判,“阴鲨”像天穹里的雄鹰,叼着小鸡老鼠,振翼而去。在真正实力的较量中,胜败稍瞬即定,弹指一挥间。没有叱咤风云景象,没有狠话和排场;少了旌旗招展,少了谩骂呵斥,少了你来我往。 天地斗法以地球人的完败收场。敕州总部一阵嘘唏后,也回归现实。在科学家的心里,他们全明白,对付“阴鲨”的战斗仍会继续,它将一场斗智斗勇的星球之战。 帷幕才刚刚拉开,必当不会草草收场!科学们不甘受挫,很多人等待着,等待“阴鲨”的再次光临。它会再来吗? 恶毒科学家昂扬睥睨,斗志冲天。他早就有种预感,事情不会如此简单,意料之外十之八九。这来自火星的毒物!恶毒思量着与之继续较量,反有些惺惺相惜。其他科学家们也一样,失落过后,是兴奋,遇上帘见的对手了,个个技痒难耐,寻思如何再决一死战。人类的好奇心,既推动世界向前发展,又像毒药,饮鸩止渴往往会玩火受烫。 依特吉看那一个个威力无穷大、訇訇咄咄而去的核弹,泥牛入海般杳无踪迹的怪异景象,心里反而轻松许多。内心里,依特吉担忧地球人的武器,甚于担忧月亮之上未知怪物的作恶。他对于那来自于火星的“阴鲨”,有一种说不清楚的感情。 初时,依特吉、恶毒等一部分科学家对于地球如此大动干戈算计于一个未知怪物,皆存有愧怍。结果,适得其反,成就了一颗新星,无法预料的星星。科学家们虽经历了一次实实在在的较量,仍难以准确断定其为生命之物。 核心小会议室又开了几次会,研究因应之策,最终决定避其锋芒,在没有十足把握情形下,不再进行伏击。这时候,凤翔翔仍然能够感觉“阴鲨”的踪迹,它仍逃不出一个小女孩的头脑。考虑到“阴鲨”只对弹药、飞船、卫星感兴趣,又只是顺手牵羊的行径,选择避之为上策;只要它不对地球冒犯,不予计较,暂求相安无事。 也有很多人担心,担心“阴鲨”不知足,冲进地球走一趟,后果难以想像。此事过后,大家很小心把地球上的核弹炸药尽可能隐藏起来,把它们运往安全之地,远远放置,敬而远之。在内心里,有人开始祈祷“阴鲨”不要前来地球作恶,别因为它,人类,千千万万的地球人也像狼群一样,遭受无妄之灾。这样,历时五年的天地捉迷藏,暂告一个段落。科学们加紧对“阴鲨”研究,希望早日破解谜团,解决心腹之患。 “阴鲨”大快朵颐,吃掉了地球人煞费苦心准备的丰盛科技大餐,成为了超级巨星,扬长而去。可对于“阴鲨”的辩论却是如火如荼。在天地斗法的较量中,地球人失算了,却没有太久的失落。它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焦点话题,人人兴趣盈然。 傻瓜系统甚至别出心裁开辟一个广告栏,广而告之,公布很多有关“阴鲨”的奇闻趣谈,相关话题人气特旺。 最热衷的话题,“阴鲨”会继续成长吗?大多数人认为绝对会继续成长,只要地球不断为它喂食。如需通过喂食才长大,这还好!但科学们抛出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阴鲨”也许会自动觅食,说者和听者,都有些毛骨悚然。害怕其闯来地球觅食!地球最强武器已经被验证无效,拿什么来对付? 最相左的话题,“阴鲨”是外星人吗?关注人很多,发表意见很多,投票决定,赞成、反对在五五之数。外形不像人样,绝对不是血肉之躯!推测是外星人制造的先进武器,这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推而言之,则是宇宙某处必定藏有外星人,科技更先进,才得以制造如此不可思议的怪物,吃核弹的怪物。 “阴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它牵制了地球傻瓜系统的神经,给傻瓜系统施加前所未有的压迫。它对地球生存环境威胁巨大,地球因之温度不断上升,已经超出了傻瓜系统的控制能力。 “阴鲨”虽然游移于大阳系,游离于人们的视线之外,可它一战成名,烙印在每个人的记忆深处,洋溢于工作、生活每个角落,确确实实成了超级明星。人们对于它的热衷、热情,并没有受它的负面为害所影响。很多人似乎并不讨厌它。人们赞叹它的神奇,欣赏其来去自如,惊讶它能吃威力惊人的核弹和蘑菇云。很多人更是期望它能茁壮成长,成为太阳系的璀璨新星,甚至成为地球的卫星,与冷月作伴,想像得好美的。 科学们则是从“阴鲨”神出鬼没中获得灵感,一致承认世界另有蹊跷。科学们对于暗空间、暗能量、暗物质的研究盛况空前。经过此事后,凤翔翔能够感知“阴鲨”,她成为科学们的宠儿,全力协助恶毒科学家研究“非”之领域,希望有所建树。 “阴鲨”的出现也大大改变人们对世界习以为常的认知,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吸引着更多人投身科学,加强科学研究。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章
个人分类: 小说习作|192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惑一梦》第九十章
lao2004 2012-12-18 22:42
魏民道与亿万人民一样,在他的小屋里,开着窗门,一边看着窗外皎洁月光,一边观看大屏幕“猎鲨”行动精彩大戏。它是史无前例的天地斗法,没有人会错过的。为了安全,每个人被要求呆在室内,以防万一。 大屏幕里,怪物“阴鲨”被标志为乌灰梭形,凶神恶煞般在太空里时显时没,从一颗比地球小得多的红色星球奔向地球方向。屏幕里提示说明“阴鲨”隐于虚无之中,“阴鲨”形状及出现位置是根据一位天才女孩脑海锁定目标,由傻瓜系统模拟而成。 目前为止,傻瓜系统仍然无法感知“阴鲨”存在,现代科技对“阴鲨”依然毫无办法。傻瓜系统温馨提醒观众,这次伏击难言必胜。 大屏幕里不时回放着“阴鲨”一年来的运行轨迹,用一条火红鲜艳箭头表示。“阴鲨”从金色月亮出发,绕过金星和水星,转过方向,从太阳系的边缘钻出,穿越冥王星、海王星、天王星、土星、木星、火星,向着地球前来。它将于晚八时整点到达月亮。 傻瓜根据有限的信息,推测“阴鲨”会像以前一样,叼些飞船、卫星,再次重复它的运行轨迹。同时,它不会知道地球上有人已锁定其踪迹,也不会知道地球已经做好充足准备,以俟机伏击,等其中招。 大屏幕里,苍穹无边无际,地球、月亮星星点点。那些在天上游弋的飞船、飞机、月球车,在特写的影像里,像极了一只只精妙小巧的小臭虫,在太空里飘浮、爬行。白亮的飞船如同绉褶纸船;乌黑的月球车像轻盈铁盒;相比于浩瀚苍穹,它们都太小了。流浪而来的庞然大物,信息显示“阴鲨”足有一百五十千米。 魏民道内心认为,如此庞然大物,怪物“阴鲨”如果真是外星人所为,地球这样大动干戈,它们怎能不知?这根本不是一场伏击战,而是一场真刀真枪比拼实力的较量。 魏民道有些怀疑,怀疑这些“纸船”、“铁盒”以及更小的小家伙原子弹、中子弹,对付不了天上的怪物。“阴鲨”的无数巨嘴,翕呷之间,可达千米,相比苍穹,仍是很小,可飞船、卫星更小,像是特意为之准备的可口点心。 在渺渺茫茫宇宙里,什么都显得小,地球小、太阳小、银河也小。银河像一条亮丽的光带,横亘天穹。太阳只不过是银河系中一颗平凡的恒星,像太阳这样的恒星,银河系有一千亿颗。天空中闪耀着不可胜数的星星,它们几乎每一颗都是一个“遥远的太阳”。太阳系仅仅是银河系的一个“小不点儿”。 魏民道瞪着眼睛,头脑发麻。他刻骨铭心感觉到,天是如此之大!为之颤抖,为之无语。宇宙像个大泡泡,或者很多很多的大泡泡;人类所能知道只是一个小泡泡,是数以万亿泡泡的一个。星空阛阓里,在人类面前耀武扬威不可一世的原子弹、中子弹,它们在宇宙浩渺面前难言特殊。鼓钟喈喈,能有为乎?魏民道有些怀疑。 正点的钟声如期敲响,天上的红色鲜艳箭头引着怪物“阴鲨”来到人类精心设计的伏击圈,一切皆在预料之中,再无变数。 月亮之上,金色球面上焰火喷涌、雷声轰轰。当怪物“阴鲨”进入了人类精心策划的伏击圈时,迎接它的是一系列精准的炮火。长蛇阵发起第一轮偷袭,一百零八架移动核弹车,枪林弹雨,呼啸而去,全部命中目标,洞胸达腋。 魏民道紧张盯着乌灰“阴鲨”,一大批咆哮而去的核弹,连同“阴鲨”一起消失在虚无之中,没有出现习以为常的蘑菇云。屏幕只剩苍苍冥冥太空,及右下角的读秒针,嘀嗒嘀嗒跳动着。怪物被解决了!如此了事,不禁喟然长叹。在人类现代文明的炮火里,一切终究会灰飞烟灭,怪物“阴鲨”也不例外。 魏民道不过瘾,现代科技瞬间解决一件大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是一阵子的孤寂。这时候,屏幕空空,窗外的月亮皎洁明丽,谁家孩子喊着“胜利、胜利……” 等待足有五分钟,屏幕动了。苍苍冥冥中有了涟漪,又浮出了怪物“阴鲨”,它仿佛长大一些。月亮之上即刻又是一阵子咆哮呼啸,一百零八架移动核弹车再次攻击,第二轮攻击更加猛烈,地动山摇。信息提示,第一轮没有奏效。 怪物“阴鲨”始终显示在屏幕正中,停在空中,极像在品尝导弹的滋味,津津有味!恍若微风拂过,天上的核弹车和两艘当成诱饵的飞船凭空消失。又被怪物叼走了!无声无息没了。 敕州总部核心小会议室,陷入死寂:原子弹、中子弹疯狂咆哮,正中阴鲨,射中它的嘴,被啃走了。没了声息。这不对,没有轰鸣,没有爆炸,原子弹、中子弹全被吞了,囫囵吞枣!科学家们一时措手无策,这时候,他们直觉感到阴鲨喜欢吃核弹,它在抹嘴,等待着更多的“食物”。这、这、这是一个重大的发现,恐怖的发现!科学家们搞不清是真的射中了,还是“阴鲨”赶来吃掉它们? 所有人都傻眼了,最强核弹、炸药、伏击,哑火了,全哑火了!一颗颗如同泥牛入海,没了,无声无息,没了!人人瞪着大眼,看得手心冰冷,冷汗湿在头额而不知;一阵子失落,仿佛古人身体宝贝被阉割了,没了脾气,都没有脾气! 小会议室从兴奋、期待跌入寂静、死静。依特吉打破僵局,强作镇定,问道:“它们都到哪里去了?”依特吉科学家的声音罕有平静,也许,他早就预料这场星球之战没有如此简单结束。恶毒回答道:“被吃了,一头能吃核弹的怪物。”恶毒的语气听起来就像是做了无数次失败的实验,或许,他也早已知道结果,只是有待验证。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发现怪物爱吃核弹,科学家临时改变策略,绕月旋转的三百六十颗卫星,携带千吨万磅炸药,前仆后继奔向怪物“阴鲨”,定位引爆。在敕州及各地的直播屏幕里,卫星像一个个大气泡在太空里爆裂、消失。彩色斑斓的气泡,像节日时节放飞天空的焰火,点燃、吹爆,聊博一哂。 最后一个卫星爆裂后,太空如同裂帛,屏幕爆炸,浮出巨山,狰狞突兀:一只浑身大嘴的怪兽幻化而出,黝黑乌亮、钢筋铁骨——“阴鲨”现形了!身躯不断伸长、鼓胀,色彩灿烂,光彩夺目,巨嘴吞云吐雾,由乌黑不断变幻,炜炜瑰丽,疯狂翕呷。 一百零八颗原子弹、中子弹,和三百六十颗携带数以万吨的炸药爆破,终于炸出了“阴鲨”! “阴鲨”大嘴之上无数双灯笼般巨眼喷射光芒,不可一切,飞扬跋扈,似向整个太阳系宣告:它来了。傲慢、无情、抖擞!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章
个人分类: 小说习作|2657 次阅读|0 个评论
挨 炸
热度 1 mqr 2012-11-20 21:48
挨 炸 没当过兵,谈挨炸,好像有点儿故弄玄虚。以前也曾写过挨炸的小文,但那都是意外的事故或偶然的事件。本篇写的则不然,一次次是真的挨炸。 1948 年,辽沈战役的黑山阻击战打的异常激烈,黑山与新民是邻县,相距不远,大批国民党军队从沈阳向西增兵,都带着小跑,足足过了三天三夜。紧接着就是转过身来往回撤。一天夜里,我睡得正香,突然被驚天动地的炸弹爆炸声震醒,我的祖母、父母慌作一团,一下把我和弟弟按倒在炕沿底下,全家人都趴在地下,一动不敢动,静听外面不断的炸弹爆炸声,真是吓人。时间足足有 10 来分钟。 第二天早晨出门去看,饭都顾不上吃,跑这跑那,一个个炸弹坑,一栋栋炸毁的房子,一摊摊血迹,衣服,被褥……哭天喊地,一片悲惨景象。 咋回事儿?国民党怎么炸起自己人了?炸错了!原本要炸的是黑山新立屯,结果炸了新民屯。可见锦州之战,国民党军混乱到何种程度 ! 可能挨炸是与我与生俱来的。我 1936 年生,当年我们那个小村庄就被日本飞机扔炸弹炸了一次。我记事儿后,听大人讲,那次挨炸就是因为村里没挂日本国旗和伪满国旗。那一次我们村王三盆子家全家被炸死,因为一个炸弹正好落在他家房上。其他炸弹,有的落在园子里,有的落在道路上,没有伤到人。 解放战争期间,我们那个地方是国共拉锯地区,今天国民党来,明天八路军来,有时上午国民党来,下午八路军来。大仗小仗不断地打。国民党的飞机更是常在天上转游,稍有目标就扔炸弹、打机枪,挨炸是常有的事儿,大家都已习以为常,他扔他打,我们找个地方躲一躲,趴一趴就行了,飞机一走,我们该咋玩咋玩,该咋闹咋闹。只是有一次,我们几个小孩儿在前孙店院子里玩儿,国民党的飞机来了,刚好县大队(就是现在的县政府)的马全在院子里,这些八路急忙往各个店房里牵马,结果还是被发现了,但没有扔炸弹,只是机枪扫了下来。我们几个小孩儿挤不进屋,有的躲在马槽子底下,有的躲在碾子底下,机枪子弹打得马槽子冒火(马槽子是石头的),我们简直吓掉了魂儿。幸运,谁都没伤。 由于经常被炸,以及打仗留下的战壕等,到处是伤痕累累。我们学校后的那个炸弹坑,真大呀,打仗牺牲的八路军战士全都埋在里面,就是现在的烈士墓。没响的那个大炸弹有一人多高,直到 1951 年才弄走。就连解放后好多年,也还能碰到炮弹等物件。这就是战争,这就是战争给我留下的挨炸的经历。
个人分类: 闲文|3371 次阅读|2 个评论
定年炸弹
zhangxw 2010-10-10 10:40
发明:定年炸弹 炸弹大王不仅发明了现代硬性炸弹,还通过财富、制度的运作,发明了影响范围波及全球另外一种定年炸弹:它固定在每年 10 月爆炸。炸弹数量每年 6 枚。地球居民已经习惯了这种软性炸弹 110 年了。它的软杀伤力根据你的神经健康状态而有很大差别。有人十分高兴、有的淡然、有的嫉妒、有的讽刺、有的谩骂、有的愤怒、有的毫无感觉。这种感觉主要根据你的科学、文化、政治细胞数量而定。 说是软炸弹,可它对爆炸点的当事人影响巨大。其财富足以让他成为一掷千金的富翁。
个人分类: 生活滴点.2.|2851 次阅读|0 个评论
城市防炮击
creator 2010-5-30 15:26
现在的导弹穿透力强,而且目标确定,对于二战时期的防空洞利用较少,假设还有传统炮击和轰炸又该怎么办?防空洞已经没有了的大城市怎么办? 没有防空洞就要造防空洞,但是新挖防空洞比较难,除了一些靠山地区操作性高点,平原地区开挖防空洞,而且是大量的防空洞,工程浩大,时间也不够,得不偿失。所以造地面的防空堡垒更现实。 如图所示,下面的空腔是地面的防炮击藏身空间。顶部是三层结构,每一层为一层加厚钢板周围围上软质不粉碎防爆类材料,中间可以加入水,层与层之间用支柱连接,单层为敞开空间。假设炮弹落在上面,如果不能穿透最顶层钢板,那么就会爆炸使最上层的围栏崩散,炸弹碎片会被水减速,而能量很多也被消耗在水上面,而且不易发生火灾。如果能穿透一层钢板,那么下一层仍是敞开空间,周围围栏被爆裂,对下部不会造成巨大冲击,仍然可以保全下部。针对部分穿透力不强的炮弹,可以这样采取水体加钢体的阻挡。可以减速碎片,释放能量,防火。侧面也有一层,可以纯钢体或混凝土体,也可钢体加一层水体。两端设防爆门。 假设这个物体有公交车大小,那么其能容纳的人也就30-50个,耗费钢材视钢板厚度而不同,假设取有1cm后,就会耗5t以上。好处是可以批量快速生产焊接,可以设计成混凝土结构的地面堡垒,方便运输,填充水的结构有利于运输,可以在框架生产后将其运送到城市的各个角落,然后注满水。 平常不用可以作为水塔,纳凉用,可以作为广告幕墙商用,可以种植绿色植物保证观赏,一点都不与城市风格违背。战时可以防炮击,在城市水系统瘫痪时,可以提供大量的水,为生活消防提供保障。遇到自然灾害也可以使用。可以放置在公园,学校,街道旁,放置布局方便,移动也方便。 对于一个10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每50人用一个,50%可躲避,需要10万个堡垒,钢材就是50万吨,容水量3500万吨,超不多城市一月用量。 采用水和固体结合的主要是为了生产运输方便,同时如果炮击后发生火灾,可以将水迅速利用,还可以焚烧将水气化,大量的水汽和上升后,有利于制造降雨条件,然后利用人工降雨,可以为城市灭火提供更有利天气条件。如果钢材成本太高,可以借用混凝土,借助地势等,可以在1周内构建能容纳1000万级别的地面防空堡垒,当然只是针对普通炸弹。 上面解决了人员暂时躲避的问题,在这就是高楼大厦的问题了,高楼最危险的是炮击后发生火灾,消防问题难解决。所以在林立的大楼里,必须储备相当多的水,而且位置要高,这样当周边房屋着火时,可以考虑隔着马路高空灭火。而且可以使储藏文件的柜子负载上水壳,这样即使火灾也可以多坚持一会儿,这样装水门的资料保管柜可以使水门类文件更防火。 地面堡垒形成后,可以保护人员,建筑物楼顶保护,多储水保护,可以为消防提供保障,而地面堡垒同样也可以为医疗救护提供一定空间。水可以应急使用,也给为城市灭火做准备。 如果能在很短时间建成这种防炮击堡垒,就可以进行防空演习,而且这些设备可以为应急救灾,商业领域所使用,不会造成巨大的浪费。 欢迎拍砖!
个人分类: 杂谈|2993 次阅读|3 个评论
TIMES SQUARE:時報廣場與時代廣場
LEOLAND 2010-5-4 09:09
曲津華 昨日媒體的一大新聞是美國紐約成功地破解了一次恐怖襲擊,在時報廣場起獲了未及爆炸的諸多爆炸物。 縱觀世界各地,有很多以 TIMES SQUARE 命名的廣場,如紐約,如香港,也如深圳。紐約和香港的 TIMES SQUARE 都是城市地標,都是戶外人流高度密集之處,每年當地的新年倒計時中心活動基本都是在此處舉辦。深圳的這個廣場極不入流,不提也罷。 想世界各地的 TIMES SQUARE 譯成中文,多按慣例成為時代廣場,唯紐約的這個是例外,而這個例外卻極容易被忽視很多媒體把紐約的這一個地標想當然地、錯誤地叫了多年。應該說,紐約的這一個 TIMES SQUARE 是源自當地的紐約時報大樓,所以從根子上就是時報廣場,至今也是。 當下世界的一些大城市街景都有實時的視頻被播放在網上,讓人們可以隨時窺視其端倪。如果你對這種直播交流方式感興趣,或者對紐約時報廣場的現狀感興趣,推薦一個live cam網頁,自己看吧。 http://www.earthcam.com/usa/newyork/timessquare/ 2010-05-04
个人分类: 闲读偶得|3704 次阅读|0 个评论
搞笑:央视大火的军事意义及其对未来反恐形势的影响
yangfanman 2009-2-11 13:16
尽管中国有四大发明,但是对火药的使用却一直被诟病:外国人总说中国人只懂得放烟花开心,不懂得将其改良作用于钢枪铁炮。结果西方人使用中国人传过去的火药,通过军舰大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而造成千千万万中国人在近代史上的苦难。2009年元宵节央视的一场大火却让国人重新认识了烟花的威力,我们不禁要问,谁说烟花的威力比炸弹小?小小的烟花里面蕴含着大学问,深深改变了国际友人对中国人的成见。央视的烟花武器试验很成功,其相关研究成果不仅将应用于军事领域,也会深深影响未来的反恐形势。 通过烟花武器的实验,中国人向世界证明了我们不仅能搞成原子弹,能将神7送上天,更能将不起眼的小烟花的威力发挥极致。小小的烟花,其经济成本和几百斤的炸弹相比简直不值一提,但威力却有过之而不及。据传闻,美国军方看过央视大火以后,几个炸弹专家抱头痛哭,他们绞尽脑汁而研发不出这么先进的武器。大家都称赞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不禁举起大拇指夸道:这真是有中国特色的军事技术呀,根据现场火势预测,其威力绝对不逊色于美国的炸弹之母,和俄罗瑟的炸弹之父有一拼。 中国烟花不仅仅将来可以应用于未来的高科技战争中,而且也将深远地影响未来国际的反恐形势。据消息灵通人士消息,本拉登等人蠢蠢欲动,都希望潜入中国,向中国相关人员请教烟花制作、燃放的全套技术。他满怀深情地对手下人说,我们的911行动和中国人的成就比起来相差太远了,而且这个武器很喜庆,很经济。我们一定要虚心向中国人民学习烟花武器技术,打赢今后的翻身仗。 后记:仅以此文调侃一下这场人祸,这场大火烧掉了好多财富和一条宝贵的生命 http://news.qq.com/a/20090210/001828.htm 。向火灾中牺牲和受伤的消防战士致敬,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我以为央视从上到下都得为这件事情付点责任吧?
个人分类: 时效网络|4011 次阅读|0 个评论
当代人头顶上的定时炸弹——生态环境地质病
liym 2008-11-21 22:08
在研究生院的时候,我选修了 林景星教授的《 生态环境地质学 21 世纪新兴的边缘学科》这门课,在课上林老师让我首次了解到了生态环境地质病这一个全新的概念。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现代生态环境研究室主任林景星研究员首次在全球提出了生态环境地质病的概念。什么是生态环境地质病?林老师告诉我们说, 由于严重的人为地质活动使地球上的元素发生扩散、迁移、富集,通过食物链,有毒物质转移到人体内,积存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爆炸性效应,我们称之为 生态环境地质病 。这种人为造成的元素迁移或富集具有延缓性、积存性、 爆炸性 效应,即这些元素进入到环境,刚开始并不会引起群体大规模发病,或只有少数敏感型的人或生物得病,但当这些化学元素在人 ( 或生物 ) 体内积存到所能忍受的极限量时,其 毒性 就会发生 爆炸 ,从而引发地方性、区域性、高比例的人群 ( 或生物群 ) 爆发疾病,给人群 ( 或生物 ) 健康造成极大危害,是隐藏在人 ( 或生物 ) 体内的 化学定时炸弹 。这种 化学定时炸弹 爆炸 的惨剧时有发生,并酿成巨大的环境灾害。 我想大家可能都在网上或者报纸等媒体上都曾听说过陕西的癌症村、大脖子村、泰国的黑脚病等事件。这些就是典型的生态环境地质病。 陕西省华县瓜坡镇龙岭村位于秦岭北坡一个形似龙背的山峁上,那里山清水秀,近年却一直笼罩在癌症的阴霾下。根据调查,该村 30 户人家、 154 人中,自 1974 年发现第一例食道癌患者,到 2001 年全村共死亡 59 人,其中死于癌症的 36 人,占全部死亡人数的 61% ,死于心脑血管病和肺病的 22 人,仅 1 人属于自然死亡,全村 30 户人家中只有 4 户未出现过癌症患者。林景星研究员的科研小组对龙岭村进行了为期 3 年的全面调查。调查结论让人震惊:作为主食的面粉中,铅超出国家标准 1.6 倍,属重污染;铬超出国家标准 2.98 倍,属于严重污染。芹菜中镉、铅、汞、砷、铬全都严重超标。耕植地、非耕植地以及室内用地,都受到了重金属元素不同程度的污染。此外,村里所有人的头发中检测出铅、砷等金属。可以肯定地说,铅、砷污染是龙岭村致癌的主要原因。 还有一个著名的案例就是泰国的 黑脚病 。泰国西南部某地原本没有大的疾病出现,但近半个世纪以来,那里出现了 黑脚病 ,患者脚部皮肤先发黑,后溃烂,最后坏死。 1992 年,泰国经济部下属的地质调查部和英国的 GEOLOGICAL SURVEY 地质调查所联合攻关,他们发现,泰国西南部在地质上属多金属成矿带,有很多矿产,开始挖掘时还好,但过了半个世纪,废矿渣风化,有毒的元素 主要是砷,扩散到了水中。当地水中的砷含量严重超标,使得当地人出现了黑脚病。 这些地区性爆发的地质疾病都主要是由人类大规模对地质环境的作用而出现的。那么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究竟会有怎样的影响?现在的人为地质活动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原先地壳有 100 多种化学元素,由于人为活动影响,破坏了地壳元素的平衡状态,使这些元素扩散、迁移、富集,最终通过食物链转移到人身上,影响人类的健康。 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世界银行共同出版的《世界资源报告》一书中指出,地球上四分之一的疾病与环境因素有关。也就是说,疾病并不全是由病毒引起的。有病毒或遗传因素,但至少还有四分之一与环境变化有关,由于环境污染引起的。据他们的统计,全球有 1100 万的儿童活不到 5 岁。另外,因空气污染引发的急性呼吸系统感染每年夺去 400 万儿童的生命。国内外的多种研究表明,目前地球上大约有 80%~90% 的高危病种(心血管病、癌症、糖尿病)是由环境严重污染引起的。 我国目前在环境地质病方面尚无准确的统计数据。面对我们身边越来越危险的定时炸弹,在林景星研究员孤独的呐喊声中,和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人遭受到环境地质病的侵袭后,国家和每个人也逐渐开始关注生态环境地质病了。国家开始在这方面加大了科研投入的力度,而社会上每个人也都知道了环境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环保的行列,争取把这种生态环境地质病消除在爆发前。 本文资料来源于林景星研究员课程讲义 感谢您的关注 请点此投票 谢谢
454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00: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