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项目介绍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发现身边的大象——亚洲象早期预警项目介绍
热度 1 dyun332 2015-7-9 12:05
2015年6月起,为缓和当地愈发剧烈的人象冲突,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和西双版纳国家级保护区管理局在 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资助下,在亚洲象扰动频繁的景洪市关坪乡空格六队进行亚洲象 早期 预警 监控 试点,尝试通过 无线红外相机这一 技术手段为当地社区居民和亚洲象的和谐共存提供安全 保障。仅6月2日至7月7日期间,该系统即发布亚洲象活动预警13次,全天候的 预警信息 能够在发现亚洲象活动的20分钟内通过短信发送至相关人员手中,有效增强了 当地社区对周围亚洲象活动情况的掌控。 亚洲象(Elephas maximus)是现存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之一,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物种(IUCN 2013)、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 易公约”(CITES)列为附录I物种(CITES 2012),在中国则被列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汪松和解焱 2009)。由于亚洲象的生存需要大量的物质资源支 持,其活动对当地森林和附近地区的植物物种更新、动物物种共存等关系带来影响,其存在本身甚至成为当地民族重要的文化象征,因此,亚洲象被认 为是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的关键物种(Johnsingh Joshua 1994; Sukumar 2003)。全球现存野生亚洲象38500-52500头(IUCN 2013),其中 中国约有野生亚洲象165-213头,零星分布在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普洱、临沧等地(Zhang et al. 2006),基本都处于澜沧江流域范围内,生存状况受 到当地破碎生境的严重影响(陈明勇 2010)。中国是野生亚洲象分布的北缘地区,能否留住野生亚洲象这一热带生物遗传资源,不仅关乎亚洲象的长期 生存,也已成为亚洲象分布区是否继续向南退缩、中国自然保护成效是否显著的重要标志之一(吴兆录 2008)。 亚洲象在森林能够提供足够的食物和栖息地等必要生境要素的前提下一般不会主动袭击人类,但 近年来随着当地种植用地扩展,我国境内的亚洲象栖息地范围日趋减少,公路建设 又阻断了亚洲象的正常迁移路线,这导致人象间呈现拉锯式对抗,亚洲象肇事范围扩大,强度增强(何馨成 2013)。同时, 由于作物比野生植物营养价值更高,适口性更好,采食更 为方便(陈明勇等 2006),因此自2000年以后,西双版纳的亚洲象开始表现出对农作物和村寨有很强的依赖, 有从采食天然植物转变为以采食农作物为主的趋势(何馨成 2013),开始形成在作物结实、成熟时期专 门步入田地觅食的采食习惯,并跟随人类定居点而迁移(吴兆录 2008),大大增加了人象相遇和发生冲突的概率。1991-2004 年间,西双版纳州因亚洲象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5亿余元人民币,截止2008年5月为止,有超过 140人在西双版纳遭到亚洲象攻击,其中有30余 人因伤重而致死(吴兆录 2008)。人象冲突的加剧已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活动的正常开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人象冲突涉及社会发展、环境保护、保护区规划等多方面的问题,短时间内难以得到实质性的解决。实际上,亚洲象作为大型 草食类动物,一般并不会至于主动攻击人类, 现实中野生大象致 人伤亡的事件很多是由于人类不能及时掌握亚洲象的活动状况,在毫无准备状态下贸然出现在亚洲象的活动领域,导致其紧张而发起自卫攻击行为并 酿成悲剧。因此,当前亟待探索一种在当地人象共存现象长期客观存在状态下尽量保障人象双方基本生命安全的预警办法,及时掌握社区 附近的亚洲象活动状态,以便保护区工作人员和社区群众视情况不同而及时采取适当的撤离、防卫或驱离等措施,减少和避免人象之间一些不必要的冲 突事件的发生。目前我国一些亚洲象活动频繁的地区已开始尝试建立以人工预警为基础的安全预警网络,并取得一定进展(普洱市环境保护局 2013),但由于目前的人工安全预警网络主要基于人工巡视和观测的结果,难以做到全天候覆盖,且预警效果受巡视员本身知识、经验和工作态度等 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巡视结果相对较为零散,运行效果不稳定。 红外触发相机是目前野生动物调查中较为常用的一种监测技术,能够在不惊扰动物的情况下获取清晰的影像记录,为自然状态下的野生动物活动范围及 种群数量等相关研究提供重要参考(O'Connell et al. 2010)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红外相机也开始与手机无线网络相结 合,开发出一些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安防相机系统。该系统安装在预定地点后,能够24小时不间断值守,并在发现接近居民点的亚洲象等大型动物后 能够第一时间报送管理者,这为村寨旁的亚洲象活动的不间断预警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前提,大大扩展了预警的范围,为社区居民的安全生产和生活提供了足够的反应时间。
3280 次阅读|1 个评论
大科学研究计划之ITER项目介绍
Sibiling 2012-4-10 13:23
大科学研究计划之 ITER 项目 中科院产业技术分析中心 吕鹏辉 2012 年4 月 “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 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 ,简称 ITER )计划 ” 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仅次于国际空间站的又一个国际大科学工程计划。 ITER 计划将建造和运行一个可持续燃烧的托卡马克型聚变实验堆,以验证聚变反应堆的工程技术可行性。 ITER 计划将历时 35 年,其中建造阶段 10 年、运行和开发利用阶段 20 年、去活化阶段 5 年,建造大约需要 10 年,耗资 50 亿美元( 1998 年值)。 ITER 装置是一个能产生大规模核聚变反应的超导托克马克,俗称 “ 人造太阳 ” 。 20 世纪 90 年代,在欧洲、日本、美国的几个大型托克马克装置上,聚变能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ITER 计划的实施结果将决定人类能否迅速和大规模地使用聚变能,从而可能从根本上影响人类解决能源问题的进程。 为建设 ITER ,各参与方专门协商并组建了一个独立的国际组织,各国政府首脑在过去几年中都采取不同方式对参加 ITER 计划做出过正式表态。 2002 年底,国务院授权国家科学技术部代表政府参加 ITER 计划国际协商,并于当年决定在协商完成后的草签协议上签字。 2003 年 1 月,国务院批准我国参加 ITER 计划谈判,经过三年谈判, 2006 年 5 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 ITER 谈判联合小组代表我国政府与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和美国共同草签了 ITER 计划协定,这七方包括了全世界主要的核国家和主要的亚洲国家(如图 1 示),其覆盖的人口接近全球一半。 图 1 全球 ITER 参与国分布图 我国参加 ITER 计划是基于能源的长远需求考虑,国家领导人数次就此计划做出过重要指示。我国至今已先后建成了两个大型现代化核专业研究所,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西南物理研究院( SWIP )和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ASIPP ),此两大机构在发展中国家中处于技术领先地位,后者还建立一个大型的超导托克马克装备。其他高校如中国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等也相继建立了核聚变以及等离子体物理专业或研究室。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在建的超导托卡马克(简称 EAST ),在近堆芯的高参数条件下研究等离子体的稳态和运行,深入探索了实现聚变能源的工程、物理问题。 EAST 装置学科涉及面广,技术难度大,许多关键技术目前在国际上尚无经验可借鉴。特别是 EAST 运行需要超大电流、超强磁场、超高温、超低温、超高真空等极端环境,从芯部的上亿度高温到线圈中零下 269 度低温,给装置的设计、制造工艺和材料方面提出了超乎寻常的要求。这项工程技术的研发将带动我国其他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包括材料技术、超导技术、复杂系统控制技术、等离子体技术、大功率微波技术、成套设备制造技术等。 EAST 的建造具有十分重大的科学意义,它不仅是一个全超导托卡马克,而且具有会改善等离子体约束状况的非圆截面的等离子体位形, EAST 的建成将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此类型超导托卡马克装置的国家,使我国在磁约束核聚变研究上进入世界前沿。在装置建成后的 10 ~ 15 年期间,能在装置上对建造稳态先进的托卡马克核聚变堆的 前沿性物理问题开展探索性的实验研究,并使中国在人类开发清洁而又无限的核聚变能的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 EAST 将是未来十年唯一能为 ITER 提供长脉冲稳态先进运行高参数非圆等离子体平台的实验装置,将会在发展稳态高性能等离子体物理的科学研究计划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进而为 ITER 和聚变能的发展做出贡献。
个人分类: 学术成果|578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3: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