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机房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机房SSR设置
hutao0726 2020-6-12 17:21
机房部署SSR,在办公室使用XShell无法访问,使用PUTTY能登录,但是很快就掉下来。初步怀疑是SSR的问题。所以先关闭SSR试试。 关闭SSR.1.在机房打开KVM,使用root登录,进入/usr/local/SSRClient/seco_client/bin/,下面有一个cmd_ctl.sh脚本。运行./cmd_ctl.sh stop,提示输入密码:xxxxxxxx,然后Ssr Control @ root:后面输入stop,提示succussfully. 开启SSR. 运行./cmd_ctl.sh start,输入密码,然后输入start,提示succussfully.
个人分类: 计算机|0 个评论
机房与计算机系统
热度 1 heitiedan2012 2013-8-27 05:16
1984 年,刚读研究生的时候,很希望能上一些与计算机有关的课程,另外也希望有机会上机。系里还不错,帮我联系了旁听数理逻辑、集合论、图论等课程,还听了 FORTRAN77 、 COBOL 、软件工程等课程。在上 FORTRAN77 的课的时候,老师安排了上机作业。系里还给我买了若干小时的机时。 在编写 FORTRAN77 的程序作业的时候,当时主要是在计算机系的 UNIX-V68000 小型机的机房里上终端。这个机房不是太大,但能容纳二三十人吧。虽然以前也接触过计算机,那都是没有硬盘的个人机,操作的容量小,速度慢。最主要的是,当时只皮毛地学了点 BASIC 语言,我能做的程序很有限。能上这个 UNIX-V68000 的终端,感觉速度快了不少。另外,编写 BASIC 程序似乎不需要通过编译,而 FORTRAN77 的程序是一定要通过编译的。如果没有通过编译,机器会告诉你问题在哪儿,你自己再去修改。还有,这个机房似乎是一个高技术设备的代表,所以室内空调,地毯一应俱全。特别是进到这个机房里面,有一种特殊的味道。我说不出这是一种什么味道,但觉得这就是一种高技术的味道。虽然说不上沁人心脾,但闻上去也绝不会让人讨厌。 在编写 COBOL 语言程序的时候,好像这个 UNIX 系统的机器就不管用了。或者也许所用的机时在这里不管用。我得用笔在一个专门编写程序的稿纸上写好,然后送到计算中心,那有专门的录入员给录入。然后他们送到机房里去通过编译。这跟 FORTRAN77 一样,如果通过了编译,那写的程序就没有问题;如果没有通过编译,你还要去修改。这种上机的方式总觉得让人隔着一层,那个录入机我见过,是一个很窄的屏幕,里面发出绿色的幽幽的光。录入员的打字速度都很快。当时我还没有学会英文盲打,所以也很是羡慕他们的打字速度。 去了利兹大学之后,发现那儿的机房还真是不少。只是开放的时间不太一样,最爽的是一天 24 小时,一年 365 天都开放的那一间。有了这样的机房,即使遇到什么 BANK HOLIDAY ,什么圣诞节、复活节之类的假期,我们也不愁无处可去了。在这样的假日,图书馆肯定是不开放的,但这间机房肯定开放。另外还有一些虽然不是每天都开放,但是开放的日期也很多的机房。让我惊异的是,与国内很不一样的是,这里的机房没有空调,可能是英国没有那么热的缘故,但是机器包括显示器屏幕上积满了厚厚的灰尘,无人打扫和收拾,就那么脏了巴基地摆放在那儿。反正是谁来谁就打开机器,爱干吗干吗,管理员也很少露面。这与国内那种把机房里的机器视若珍宝的态度似乎有极大的反差。 由于原来打字不太熟,所以我就可以用给我的账号进入打字练习的程序去练习打字。这套程序共分 20 级,一至八级是练习基本字母,后面就是加上那些形形色色的符号,如数字键、加减乘除之类的符号和其他在键盘最上层的符号。我记得第一次通过了全部 20 个级别,用了不到两个星期,然后系统告诉我,你可以获得一张证书。这就是个意思,这张证书没有任何别的证明作用。但毕竟还不是太熟练,所以我就分别用不同的用户名反复练习打字,估计前后共通过了十多次,才算罢休。回国后,练习中文打字,就觉得易如反掌。拼音输入就跟英文打字差不多,而五笔字型输入也没费太大的事。只要把五笔字型的所有图表全印在脑子里,那很快就掌握了。我从来没背过什么五笔字型的口诀,也只用两个星期就学会了。 我在利兹大学计算机房里做的另一件事就是写我准备在那儿办一次讲座的英文讲稿。大约前后准备了好几个月,讲稿也经多次反复修改,最后写了有几千字吧。不过到最后讲的时候感觉还凑合。第二天,有两个英国学生见到我,还表示对我前一天讲的内容很有兴趣。我其实也没讲别的,也就是中国古典文化中一些最基本的概念。 利兹大学那时也有了 SUN 工作站。只是我没有什么更适合的事可以在这上面做。我当时能做的就是听了 C 语言的课之后,在那上面做程序编写的作业。但是由于在学 C 语言上要花更多的时间,而我当时为了准备讲座的讲稿,所以在 C 语言上投入的时间就远远不够,这样学习 C 语言的进度就落后了很多,最后就慢慢跟不上了。这多少是一个遗憾。 利兹大学里也有专门的苹果机机房,当时苹果机比 IBM 的 286 要小一些,但功能较多,特别是在制图方面。所以那些读博士的学生在写毕业论文、搞毕业设计的时候,都是用的苹果机及其软件。因为我用不上这些,所以也没有想过要上苹果机上试一试。 在利兹的时候,他们的电脑终端用的已经是 286 了。但是虽然每台终端都有自己的硬盘驱动器,但是每次开机都还要自动连接上学校的计算机中心的系统。那时虽然 WINDOWS 系统还不健全,但是已经有了 DOS 系统,即磁盘操作系统( Disk Operation System )。一种是 PCDOS ,另一种是微软 DOS 。我也看不出两者有多大的区别。另外在应用程序中有一个 WORKS ,有点类似于后来的 WINDOWS 。我写讲稿就用的是 WORKS ,其中有个文字处理系统,即所谓 WPS ( Word Processing System )。后来金山公司的 WPS 估计就是用的这个缩写作为自己产品的标识。
3510 次阅读|2 个评论
那些找不回来的青春年小——有多少WINDOWS,曾经被打开?
热度 12 boxcar 2012-2-27 08:04
《那些找不回来的青春年少。。。》恐怕真的被自称狐仙的 YC 女侠扇光了,从此真的“找不回来”了。好在,那些“找不回来的青春年小”却在时不时地在我的电脑上被敲打出来。刚才看到黄健博友的博文“图说 WINDOWS 演变史: 1985-2012 ”【 1 】,忽然勾起了我对青年时代电脑使用的回忆。好在今天起得早,有时间把它写出来。 电脑这个词,我在 1980 年代上中学的时候听说过,甚至也听说过人机对弈、电脑一怒电死胜者的传奇故事,但那时从来没机会见识。记得高中时已经开设了一门简称“微机”的课程,课时不多,老师只是在黑板上讲了点儿 BASIC 编程,完全是纸上谈兵,我们既不知道数字是怎么 INPUT 的,更不晓得 PRINT 出来的是神马东西。其实当时学校是有计算机房的,听说里面有若干台电脑——“紫金 II ”,但普通学生却连看一眼的机会都木有。只是在高二的时候,曾经搞过一次计算机竞赛,班里有几个数学比较好的童鞋被选中去参赛,有机会在每天下午去机房练习编程,俺数学不算好,不幸没被选中,失去了和计算机“第一次亲密接触”的良机。那时候真后悔此前没让自己的数学足够强大。 真正有机会摸到电脑,已经是我们 1990 年读大二的时候了。那个秋季学期我们开设了一门《算法语言与程序设计》的课程,讲授的语言是 BASIC 和 FORTRAN ,最初依然是纸上谈兵的板书教学,后来有了些上机实习的机时。最初我们用的是学校计算中心的 DPS-8 中型机,据说很强大的——有 10M 的内存呢!所以,当时我们有机会每人坐在一个终端(一台绿色屏幕的单色显示器和一个键盘)前面调试程序,接受这台强大的中型机分时复用式的服务。每次上机时间是 2 节课( ~110 分钟)。不过,想当年俺们实在是太弱了,不但打字速度奇慢(记得那时候学校搞过打字大赛,是外语系和计算机系之间的 PK ,物理系都没资格去掺和),而且计算机程序编得漏洞百出,语法错误一大堆,加上英语也不强大,计算机专业词汇不大懂,所以系统报错了也老半天搞不清楚是啥意思,能调通一个程序还真是件难事。不幸的是我们最初使用的语言还是 FORTRAN ,所以感觉就更困难了。后来开始弄 BASCI ,稍微好了点儿,但上机实习课业快结束了。 要说我们这届学生还真幸运,当时系里得到了一笔钱(几万块),买了 10 台 Solar 牌的 PC 兼容机,并以此为基础,在那个学期成立了物理系的学生计算机房。这个机房占用的空间是物理系力热实验室的一间平时不大用的套间,所以当时是由实验员张玮老师代管的。当时系里还做了一项很大的改革,安排我们这届的学生组织了一个管理委员去负责管理机房,于是一批计算机实力比较强悍(他们在中学多半用过紫金 II 或 PC 兼容机,有一定基础)、并有管理能力的同学很快走马上任,他们要在上机时段(下午和晚上)机房值班,负责计算机的维护。当时的这批计算机,价值约 4000 元(这其实也接近很多年以来兼容机的平均价位),有一个单色(黑白)显示器、两个 360kB 的软驱,操作系统用的是 DOS (具体版本我记不清了),只有一台机器是带有硬盘的,管理员专用。软盘有两种牌子的,一种是万胜(被我们戏称为麦克斯韦),还有一种是印有 1990 年北京亚运会徽标的 ACT ,前者在当时的“电子一条街”——工农大路门市价位 8.5 元,后者大概是 3.5 元(这相当于我 2 天的饭费,所以只买了一张)。我们用这批计算机所干的事情,当然主要应该是调试程序,因为正在做力热实验,做些平均值、标准偏差之类的计算,所以可以编点儿这类程序。此外,还有些准娱乐的勾当,那就是利用计算机的喇叭奏乐,具体做法是用 BASICA 的 PLAY 语句,把自己想演奏的歌曲对照着简谱的翻译成字符串敲打进去而已。当时也有纯娱乐的,例如不知道同学打哪儿搞来一个叫做《猫》的游戏玩。不过当时我很保守,只玩过一两次,以后就扬言坚决不玩游戏了。在同学中还是有高手的,他们已经在自学和使用其他的计算机语言了,例如 PASCAL 、 C 以及汇编语言等,编的程序也要高级些,例如有用 PASCAL 编程算 N 多位的圆周率的,更有用汇编编写游戏的—— SNAKE 。虽然当时世界上早已经有了 WINDOWS 等图形操作界面,当时初触电脑的我们还在为背诵 DOS 命令而纠结着。 要说我们这届学生的确幸运,一年半以后,系里又搞了 10 台 286 微机,这回显示器已经升级到 EGA 级别的彩显了,而且每台计算机都有了个 40MB 的硬盘。不过使用机房的人数也在急剧增加,下一届本科生也要来使用了,原来的机房空间不够,所以就挪到了隔壁更大的 481 房间,管理委员会也扩充为两个年级。 286 是高新设备,当然不能随便玩儿,需要考试合格才能上机的,所以管理委员会的老蛇童鞋很认真地出了套考题,在 3 月的一个下午专门安排了一次考试。俺通过了这次考试,所以有机会用 286 微机了,当然我还继续玩着我的 BASIC 。此时身后已经有同学用汇编自己鼓捣些假冒伪劣的“病毒”,会在屏幕上显示一行“ Your PC will bomb !”这样的恐吓字句了。这个阶段对计算机的应用不多,主要还是学习,其间只有真正的高手老蛇才用它编写了真正有用的程序【 2 】,用 SmartWork 绘制了一张双面 PCB 的图纸。 WINDOWS ,此时也只是在同学之间流传的一个似乎遥远的梦。。。。。。 我真正接触到 WINDOWS 操作系统,时间已经是 1995 年,那时我在读研究生,而且已经下实验室做论文了。当时的实验室里面有一台 386 兼容机,上面安装了 WINDOWS3..1 ,也安装了 WORD6.0 和中文之星汉字输入软件,我当时的小导师每天经常会坐在那个计算机前打字。当时的 WINDOWS 、 WORD 和中文之星的安装程序都是需要用一沓软盘才能存下的,安装一次相当不容易。这个时候,我开始试着用 Qbasic 编写实验成绩处理程序,后来开始用 QuickBasic 编写一些数据处理程序和接口程序。当时的计算机能力很差,打字速度也很慢,直到次年写硕士论文的时候(当时实验室又买了 2 台 586 微机),没有用纸书写而直接用计算机打字完成,才养成了不看键盘的盲打习惯。 以后,在不断版本翻新 WINDOWS 平台上,我们不但用上了更多重要的软件,而且一次次地触发了经典的扫雷游戏,翻翻扑克牌下了自己的赌注,听到了音乐,也看到了影像,走进了这个传说中的、曾经让我们无限神往的多媒体时代。 参考: 【1】 黄健:图说 WINDOWS 演变史: 1985-2012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5771do=blogid=541657 【2】 吕喆:科研的开端(续一)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11635do=blogid=480363
个人分类: 青春年小|6290 次阅读|35 个评论
【大学咖啡】(14)三代机房故事
luohuiqian 2008-11-24 21:41
:第二章 迷途寻路(14)三代机房故事 继续说说电脑的有关话题,除了宿舍的电脑之外,剩下的有电脑的地方,当然是机房了。在我们就读的四年期间,师大物理的机房更新了三代,每一代的故事,都印刻着我们成长的痕迹。 第一代机房:那是最落魄的一代,正是我们第一次接触电脑的时候。系里把以前整修不用的废旧机器整合在一个房间,号称机房。管理机房是个勤工助学的岗位,那可是一个肥差,好像看一晚上就收 50 块钱,而任务就是给同学登记一下,然后打扫卫生就可以。机器对所有系内同学都是免费开放的,只要你愿意可以选择任何一个机器。当然,你不能奢望它有多好,因为最好的不过是 586 或者奔腾一代。要知道,那时我们宿舍买的机器属于奔腾二代改良版,算是非常不错的配置了!因此,机房这些破机器最多就是个 Windows3.0 之类的操作系统,更多的是一片漆黑 DOS 系统,那对我们学理科的同学来说是陌生的,哪怕是号称高中学过 DOS 常用命令的我,对一片漆黑的屏幕更是加倍的恐惧。不过还好,你不用担心电脑被用坏,反正它放在这里,就是准备给我们用坏的这个第一代机房,最有用的功能就是扫雷和纸牌游戏、还有打字练习,许多同学的打字就是那个时候练出来的,而扫雷的记录,也是一而再再而三被翻新。好景不长,这批机器最终还是变成了废铁,和灰尘永远作伴去了。于是第一代机房就此终结。 第二代机房:这个新开的机房是令人激动的,因为它里面机器的配置都很好,是目前最好的那种。而且,里面机器有几十台,够咱们使唤了。我们这年级的学生是最先占领这个机房的,因为上一届师兄师姐早已适应到学校机房上机,而学校机房卡和系机房卡不通用,所以新来的我们就成了新机房的主人。新机房的第一个用途,是 QQ ,那个时候还叫 OICQ 吧,好像还分那个公司开发的版本之类。总之,那放眼望去全是 QQ 头像在一闪一闪的屏幕,很是壮观!还有就是疯狂加好友,在线的和不在线的,见认识的同学最流行的问题就是:你 oicq 号码是什么?申请 QQ 号也是疯狂的很,我的 QQ 号就和班里一个女生的号码只差一个数字,很是神奇!后来 QQ 里面好友多的连自己也不认识了,每次聊天就问你是谁呀,然后说我又是谁呀,我都不知道我 QQ 里是怎么有了师姐的表妹的同学的号码的。日子久了,这种虚拟的聊天就变得无聊起来, QQ 也就渐渐被更快捷方便的手机短信替代了。新机房还有一个重要用途,就是成了我们联网打星际的理想场所。系了原本是想开机房让同学们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结果它彻底被我们改造成了一个游戏厅。一到大家都不上课时候,就在机房摆开阵势。一个小队对另一个小队,一轮又一轮的星际大战,还有旁观者的大呼小叫,很是热闹。然后精彩的战斗还被保存为战报,留给未看到的人一饱眼福。至于战斗的细枝末节就成了茶余饭后最有共同语言的话题,大家都摩拳擦掌准备下一次反攻或者希望自己能在星际争霸里崭露头角,甚至像老谭这样的高手开始梦想以后是否能成为职业选手。事情的结局往往不是完美的,因为毕竟生活是现实的。在大三下学期,系里不少同学因为沉迷游戏而挂了不少科目,系教导主任只好痛下决心,劝退了一批人。略带讽刺的是,其中一个被劝退的同学立马回去参加了当年的高考,结果轻松考入北大,这证明师大的同学都是异常聪明的。而老谭等人也因挂科事情留级的留级,走人的走人,最后也纷纷投奔考研大军,告别了游戏人生。 第三代机房:在我们这届因所谓游戏问题重创之后,第二代机房就冷清了许多。而电脑这玩意更新换代又快,第二代机房的配置也就跟不上时代被淘汰了,另外加上它每个机器都充满各种病毒,再也没人敢用了。(不像我们宿舍的电脑,百毒俱全,但是却运行正常!)后来有了第三代机房,配置是高级了许多,而且每个机器都有独立的耳机。不过那时,我们这届已经大三,很快就面临毕业的压力,考研也罢,工作也罢,最终都把机房遗忘了。新一代机房成了下届小师弟的乐园,他们可谓继往开来。只是他们不再玩星际,而是暗黑破坏神、 CS 和魔兽争霸之类,当然还有仙剑奇侠传、三国群英传这种耗时间的游戏,也有魔兽世界、传奇这种网游既耗时间也耗金钱的。小师弟们不像我们,他们玩游戏玩的特别精,也不再像我们这样喜欢热闹,而更多的是到网络上和别人联机对战。他们的个性张扬的一代,在我们背影消失在机房的时候,他们让机房有了存在下去的理由。 三代机房,演变了一群大学生的电脑生活世界,象牙塔里的故事,就这样多了几箩筐。 更多相关博文请访问 【 若水阁 】(参赛科学博客) , 欢迎 投票 支持我的博客! http://www.penrosent.cn/
个人分类: 大学咖啡|161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9: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