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化学实验室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化学实验室]尾声
热度 1 daijingwei 2008-11-29 14:01
尾声 千千里飘出Canon的音乐,此起彼伏,轮换交叠,我的化学实验室介绍即将结束,大赛也将在明天画上句号(当然我会明天另外撰文写写大赛感言)。写出这些,不为别的,只是给自己这近一年的实验室的生活来个小小的总结,梳理每日的轮廓。 初入实验室的上学期,导师出国,一切从零开始的工作,离不开师兄师姐们的教导:如何查文献,如何配溶液,如何装柱子,如何重结晶,如何换位思考,如何另辟蹊径虽然,我知道他们不会踏入我blog的这片领地,但还是要由衷的谢谢他们! 实验室里的生活,时而安静地只能听见烘箱的轰鸣,时而欢乐地众人齐K歌。当我的研二第一学期也将在两个月后结束的时候,我知道,我还有很多的东西没有学会,也还有很多的设想需要尝试,或许paper也在远处向我招手,所以那条飞奔去实验室的路还很长很长 记得这一系列的十篇文章是从521的传奇的说起的,现在的我,坐在一个521(宿舍),惦记另一个521(实验室),共勉! (全文完) P.S.放一张实验室师兄师姐毕业时候的照片,存记!最右边那个就是我啦^_^ 序 交流 看文献 等待 装反应 计划中的效率 那些有毒的兄弟姐妹 热情与好奇心 实验报告 尾声
个人分类: 漫步科研路|4799 次阅读|0 个评论
[化学实验室]热情与好奇心
daijingwei 2008-11-29 13:49
热情与好奇心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承认。可是在化学实验室,老师还有很多,热情与好奇心也是。 先说说热情吧。有热情,一切工作才有了坚实的动力源泉。在热情的帮忙中学习,在热情的洗涮中思考,在热情的等待中忘却失败一次次,一回回,当平淡枯燥的实验生活添入热情的调味,一切才变的更加有意义,充实感也由心而生。 热情虽说是性格造就,但想生活的不乏味,热情也是需要慢慢培养的。或许老板的一句赞扬,同学的一声谢谢都能创造激发出你的热情,收获也就从热情的蒸汽中慢慢地结晶,慢慢地 热情不是狂妄,更不是负担,她迸自内心,源自热爱,或许,一个热就是她的最精准表达:温暖地,有力地 好奇心也是一样。化学发现是需要一双充满好奇心的眼睛的,当然更需要一颗填满好奇心的心灵。当为什么?盘旋在脑海中的时候,她鼓励人们去思考,唤醒人们去尝试。有了好奇,童真不会走的太远,青春的脚步也会放慢,热情也就随之款款走来,一切都会更加自然。 记得小冯在为我加油的时候是将这两个特点赐予我的,当然,我笑纳。也许这也就是我爱泡在实验室,爱做实验的原因吧^_^ (未完待续) 序 交流 看文献 等待 装反应 计划中的效率 那些有毒的兄弟姐妹 热情与好奇心 实验报告 尾声
个人分类: 漫步科研路|3850 次阅读|0 个评论
[化学实验室]计划中的效率
daijingwei 2008-11-29 02:07
计划中的效率 从打算开始做实验的那天起,我就和效率较上劲了。 怎样才能高效的开展实验? 找寻这个答案,不能光靠自己思考。问师兄,请师姐,找老板,当然问别人不能问这么空泛的问题,答案还得自己归纳总结,索性在这里随便说说。 其实想有效率很简单,合理利用时间就全部解决问题,合理计划。 想好了再动手,边动手边改进,改进了再总结。事倍功半,也就这么来的。 记得小学的时候有篇课文是讲统筹的概念,用进实验室,自然体现的更加明显。 当然,效率还得禁得起诱惑。其实在实验室里诱惑挺多的,网络、闲谈都可榜上有名,如何抵御,这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在时间面前,人人平等;但在效率面前,拓展的余地还宽着呢! (未完待续) 序 交流 看文献 等待 装反应 计划中的效率 那些有毒的兄弟姐妹 热情与好奇心 实验报告 尾声
个人分类: 漫步科研路|3385 次阅读|0 个评论
[化学实验室]等待
热度 1 daijingwei 2008-11-29 02:05
等待 呆在化学实验室,少不了等待;或者说在实验室里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等待。 等待其实是一种执着的人生态度,放入化学,便更成了一种成功的必经之路。 等待可以有很多种:一个反应的周期,一次抽滤的固体,一面刷制的层析板,一瓶要过柱的溶液看似是个小玩意,看似没有技术含量,看似等一次的时间也不长,但日积月累,青春也就这样在等待中流失了 流失?开玩笑,这可流失不起哦。所以等待不是干等。 等待的时候可以多管齐下,当一个个真包含糅合在一天里,等待也就无所谓等待了。 合成一份paper的等待是历练,大量的实验,大量的数据,大量的精力。毕竟公用仪器还很多,毕竟排期也情有可原,毕竟要毕竟的事太多,所以,等吧。要坚信:等待后的彩虹更加美丽,等待后的收获更有成就,等待后的时机更加成熟。 用一句老话结束这段小文: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未完待续) 序 交流 看文献 等待 装反应 计划中的效率 那些有毒的兄弟姐妹 热情与好奇心 实验报告 尾声
个人分类: 漫步科研路|2823 次阅读|1 个评论
[化学实验室]交流
daijingwei 2008-11-29 02:01
交流 穴居在实验室,交流是不能少的。 要说交流,对象可以很多。同专业的,不同专业的;同导师的,不同导师的;同学院的,不同学院的;同学校的,不同学校的或许只要是热爱科学,大家就都有交流的空间。其实要说博客大赛,不也是给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交流的平台吗,大家畅所欲言,表述心中所想所思。 科研工作中的交流是思想升华的过程。或许上周小代我参与的分子模拟大会就是真真正正体会到大家们的现实交流了,一个问题,一种思想,一个方案,一个理念,都是交流的收获与成果。 交流是能启迪自己的思维的,当然更重要的是能够开阔自己的眼界。推而广之,看文献也算的上是一种交流:文字传情。当然,比起直观的汉语,英语虽逊色但却有分量。 最亲近的交流应该是实验室内部发起的,同门之间,虽天天照面但毕竟论及专业需要思路的顺畅,更需要一个核心的引导。有的老板爱开组会,相信也是本着交流的根本宗旨,以交流促进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 网上的交流同样是一个大热门。各种各样的论坛,BBS,博客,QQ群,飞信群种类繁多,五花八门,当中也总有适合你的那一个。以文会友,这是网络交流的普遍特点,虽然穿马甲者众多,但鱼目混珠之中定会有清亮的那一颗,这时候,就需要你瞪大眼睛,细细动脑品味了 交流能提供科研的动力和方向,所谓有比较才能有鉴别,交流是也。 (未完待续) 序 交流 看文献 等待 装反应 计划中的效率 那些有毒的兄弟姐妹 热情与好奇心 实验报告 尾声
个人分类: 漫步科研路|2931 次阅读|0 个评论
[化学实验室]实验报告
热度 1 daijingwei 2008-11-27 01:14
实验报告 俗语有云: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用在化学实验室,核心的部分就是实验报告。 本科时候写实验报告往往是一项艰巨而花时间的工作,当然抄写的部分可以在一些不打紧的课上搞定,思考题和分析制图就得下功夫整理和调研。 研究生不同,现在的实验报告对于我,就是那个夹满了乱七八糟,订了又订的实验记录本,或许我的那本已经撑不到期末,但不夸张的说,那个称的上是破本儿的记录就是我研究生阶段的精华之精华。 实验记录本当然是在做实验时候的主角,但少了类似于本科时候实验书的指点,实验记录本就又有了文献整理的part。实验记录本这个东西应该在各个实验室都属于或多或少的保密物品,我倒是还真没怎么见过别人的记录模板,索性只能自己多琢磨,把该写的都写了。 其实一直觉得自己的记性还不错,但是当实验做多了,做杂了,要真的没有文字记录全靠脑袋,还真的应付起来比较困难。故而,实验记录里就应该把实验的点点滴滴都写下,为思考旧问题归纳总结提供线索,为探索新方法推陈出新找寻出路。 实验记录本要常更新。当然,它的更新速度需要比blog快很多,什么时候写呢? 实验前自然可以写:实验方案、参考文献、new idea、时间安排都是可下手之物,为顺利实验铺路架桥; 实验中就必须写:操作过程、实验现象、时间顺序、突发事件,只有点滴细节把握好,才能找到最优化的途径; 实验结束了赶着写:补全实验过程,思考错误操作,记下改进措施,当然还要整理数据,毕业就靠他们争气了。 还有呢,就是记录一些思维中的只言片语。所谓灵感,就是在不经意中产生,至于如何抓住,实验记录本是也! 写到这,我想起我崇拜的那个画蛋的达芬奇了,他那现在拍价飓高手稿怎么来的?就是日积月累的点点记录,随声携带,随意思考,随时动笔。 实验记录是一个实验开展好坏的第一手资料,往往需要妥善保存以备接收检查。在这里,小代想提醒各位看官的是:一定要买个好本儿哦,给你的宝贝安个好家^_^ P.S.当然现在也有电子实验记录本,软件早已出现,自己设计一个也不是什么难事。但关键不在于用什么媒介,在于勤快二字,手与脑的勤快。 (未完待续) 序 交流 看文献 等待 装反应 计划中的效率 那些有毒的兄弟姐妹 热情与好奇心 实验报告 尾声
个人分类: 漫步科研路|10610 次阅读|1 个评论
[化学实验室]那些有毒的“兄弟姐妹”
daijingwei 2008-11-26 01:06
那些有毒的兄弟姐妹 要说实验室里有毒的东西,那可是一说一大把。 对于液体来说,传统意义上最没毒的除了水,就是当水一样用的乙醇了;固体嘛,类似于小作坊的毒药,电影里下毒也大多用固体;至于气体,那就不胜枚举了,尤其是液体挥发出的蒸汽:有点香甜臭味的吡啶,麻醉作用的二氯甲烷,怪异香味的丙酮,吸入晕晕的乙腈,还有超级爱挥发的乙醚,都混杂在实验室的空气里,想赶走倒不是件容易之事。 之前很早就在网上看过一篇讲实验室工作者排毒食品的排行榜,虽偶有模仿,但收效却虚无缥缈,毕竟毒素驻扎体内,想排出,不简单!想证实排出,更难! 讲到这里,好似没有具体实验就快被深入毒害了。其实没有那么夸张,当实验室通风良好,保持整洁的卫生环境,用完的仪器及时清理,用完的药品尽快处理,毒也就在慢慢中渐行渐远了。 从有毒过渡到无毒是个具有开创性意义的过程。但尝试是要从艰苦开始的,周围有同学制作对抗生物毒气的材料,实验室里就天天弥漫着浓烈的农药味,想必对身体伤害不浅。 使用这些有毒的东西是要很小心的,尤其是那些画着骷髅头的药品们,虽望而生畏,但谨慎就好:通风橱里操作,戴手套操作,以防万一。 和毒物打交道,保护自己每一天! (未完待续) 序 交流 看文献 等待 装反应 计划中的效率 那些有毒的兄弟姐妹 热情与好奇心 实验报告 尾声
个人分类: 漫步科研路|6253 次阅读|0 个评论
[化学实验室]装反应
热度 1 daijingwei 2008-11-25 02:14
装反应 化学反应是我现在几乎天天要打交道的老朋友了。即便是哪天做测试去了,或者忙乱于生活琐事,但反应是一定要发生着,否则心里总是那么不踏实。 装反应的过程是多样的,譬如回流反应,称好药品,塞进烧瓶,加入磁子,打开加热,看准时间也就够了。可是很多操作,无人职守是绝对不行的,定时定点的反应如此,安全事故的惨痛教训更是警戒,所以,这也是化学人长期泡在实验室的一个原因了。 既然说是装反应,突出的就是个装字,可能累也就累在这装上了吧,当然刚才说到的回流反应是很简单的一个,虽然也有装的过程,但剩下的时间就是等待。对于一些需要搭装置的反应,譬如蒸馏,装就又是一个美观和协调的体现。 量大的反应,装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那是体力活。超大的磁子,超大的烧杯,超大的漏斗,或许,这还仅仅是工业化的缩微版。 装上反应的过程是希望的洒播。或许这个反应你之前做过,或许这个操作你已经熟悉了千百遍,但是,条件的稍许改变,有时只是那么几度的一个小 ,产率就变了,颜色就变了,性质就变了,神奇在瞬间。 洒播希望,成功才会有出现的可能。 (未完待续) 序 交流 看文献 等待 装反应 计划中的效率 那些有毒的兄弟姐妹 热情与好奇心 实验报告 尾声
个人分类: 漫步科研路|4071 次阅读|2 个评论
[化学实验室]看文献
daijingwei 2008-11-25 02:10
看文献 现在的科学,天天都在日新月异,而文献就如同 巨人的肩膀 ,没有这个肩膀,你不可能攀越高峰,更不可能突破太多。因为创新点或许就藏在文献没有解决的 问题里,更因为文献几乎代表了世界同期研究的领跑者。所以,看文献也是即将驻扎化学实验室者的敲门砖。 文献是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看的。本科时接触文献,尤其是英文的文献比较少,仅仅是会查而已,谈不上大量阅读,更谈不上归纳整理。记得去年新入学成为研究生的第一学期,课程多,更要命的是几乎门门课都要文献汇报,综述,读书报告。索性,下狠心,搜!查!看!就这样,在一次次的读书报告里,在一回回的同学交流中,在一门门的课程论文下,会查了,会看了,但要会领悟,还需要更深的功力 在实验的过程里,文献是要不间断的查和看的。或许今天这里出的什么偏差有报道过原因和解决办法,或许明天需要合成的物质有报道过高产率的合成过程。但文献不是万能,产率的高低、条件的控制、性质的开拓都需要思考和摸索,然而没有文献是万万不能的,这也意味着你少了一条鹅卵石铺就的阳光小路。 边读边看边思考,活学活用活创新。 (未完待续) 序 交流 看文献 等待 装反应 计划中的效率 那些有毒的兄弟姐妹 热情与好奇心 实验报告 尾声
个人分类: 漫步科研路|4208 次阅读|0 个评论
[化学实验室]序
daijingwei 2008-11-25 02:03
序 经常和 mother 褒电话粥,一说起在哪,一说起我在实验室,仿佛电话那头就茫然了。 真的有那么多实验 ? 在实验室都干些什么 ? 其实,这说来话长。想想,给在远方关注博客的爸爸妈妈写出这个系列,讲讲我的实验室和我的实验。 先来点题外话吧,我的实验室是无机实验室,门牌号 521 ,恰与宿舍同号,不知是不是老天冥冥之中的安排。第一次认识到这个问题简直让我惊呆 太巧了! 转入正题。 要说现在对实验室的感觉,和初入时候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和本科自然也不一样。本科的实验基本上都是实验员准备好大部分的用品,一大群人一起开工,有什么奇怪的现象和操作盲点偶尔还可以相互切磋,但研究生就完全不同了。 记得我第一次进到现在的实验室是复试时候,看着阳光明媚的大实验室,几个师姐有条不紊的忙碌着,坚定了我上这个调剂来的研究生的信念。或许只是那束阳光,或许只是那大大的试验台,但我知道,更主要的原因是我不想荒废。 其实论平米,我们的实验室并不是很大,加上一排排的试验台和各种小型仪器,空间也被全面 瓜分 , 但因为老板每年招的人也不是太多,就意味着空间的绝对够用。还记得师兄在实验室里教我打羽毛球,想来还是挺大的。 做化学,尤其是搞有机,一定离不开通风橱。实验室的通风橱应该是在建楼的时候就充分考虑了,但是我还总觉得小,毕竟好些气味不好的反应没法转移进去,身体受毒害就是难免的了。 化学实验室最多的应该就是玻璃仪器吧,这是消耗品,再好的仪器也经不起天天用,总有淘汰的那一天,或许在不小心中也就 寿终正寝 了。洗仪器是天天必干的活,用完泡着放着不是个好习惯,虽然我也常常有偷懒的时候,但总不希望自己在没仪器中感叹,索性,能勤快就勤快点,养成习惯。记得之前在刚开博的时候发过一篇介绍洗涤剂的文章,搞化学的应该有借鉴,我就不多说了。 要说实验室还有什么常规的,我想那就是电脑了。随时查点什么,做反应的时候看点文献,当然也有娱乐,听听歌啦,奥运的时候放放比赛啦。生活,也就这样,在期待中寻找希望 (未完待续) 序 交流 看文献 等待 装反应 计划中的效率 那些有毒的兄弟姐妹 热情与好奇心 实验报告 尾声
个人分类: 漫步科研路|321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0: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