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胡子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胡子与足球
热度 1 metanb 2013-6-1 22:37
我留过三次大胡子,至少两次都是剃须刀出故障,就留起来了。第一次是在北京的时候,大概是04年。有一天我在食堂吃早餐,有位我认识的外地教授走了进来。我向他招了招手,他没认出我,显出受宠若惊的样子,像在电影院里那样猫着腰走过来跟我打招呼。我感到很吃惊。第二天再见到时他不理我了。不过后来他还是很欣赏我的大胡子。我注意到人们第一次看到这把胡子时大都会有一些心理反应,有的会忍不住说出来。我的印象中,当时经常和我说话的人里只有一人没说出口。到了05年的时候我又不留胡子了,那时起我改用一种手动剃须刀。 第二次是回到学校以后,有较长一段时间留着胡子。后来头发也长了。有时我会扎起小辫。以前我见到有的男人留辫子会感到厌恶或觉得“怪”,没想到自己也会留。那时有两个经常和我在一起的同学,快答辩的时候他们承诺给我做帮手。大概到了前一周的时候,这两个家伙忽然要求我刮胡子理发,并以不帮忙要挟我。后来我满足了他们的要求(但我不是很高兴)。之后有一天我站在宿舍楼门口,一位认识的老师经过时看到我,放慢了脚步,好像要停下来跟我说话,我就走了过去(忘记了谁先打的招呼)。那天她打扮的很好看,穿着一件黑色背景、带有白色碎花裙子。她比我大几岁。我们一路聊着走到办公室。她跟我讲不用太担心答辩,还夸我的大论文写的好。 第三次是回到单位以后。刚回来的时候没有留胡子,也没有留辫子。当时已是期末,到单位打了个照面就呆在家里了。暑假到回家避暑期时又留起胡子。返回时胡子就有些长了。院里的行政领导见到后,希望我刮掉胡子,办公室有位女老师也在旁边帮腔(现已退休离开),说我“另类”。有一天上班途中公交车半路上坏了,下车后遇见一位眼熟的人。我就跟他打招呼,一问才知道是同一学院的老师。他很欣赏我的胡子。后来在他们的教研室又遇到院里的领导,再次劝我把胡子刮了,说我有了大成就再留胡子也不迟。刚好那位老师在场,说我的胡子好看。这件事情给我一个启发:做任何事情都会有一部分人反对、一部分人赞同;假如你自己不坚持,会让反对你的人胜利,同时失去赞同你的人。 我现在已经获得一些经验。对于留胡子这件事,“阳气”较重的人往往会忍不住说出来。官位较高的人即便心里会想,但通常不会说。而走在大街上遇到过路的行人时,有些人会表现出好奇或注意,而另一些人没有任何反应。另外,对于胡子的反应或评论,往往与对方的认知相联系。有一次参加学术会议,午餐期间我端着盘子下意识地坐到一位我认识的学者身边。他应该不认识我。这时他立刻站起来跟我握手。我们谈了谈双方都熟悉的领域。我女儿是怎样看待的呢?她说我象收酒瓶的。当然也有不少人以为我是搞艺术的。 再谈谈胡子和足球的联系。我不是球迷,不过有时也看足球。中学时我在球场上基本上是跑步,很少很接触到足球。我常常觉得这反映出我的一些弱点。在足球运动中有两种边界,一种是球场的边界,另一种是规则的边界。前一种边界是“可视”的,很明确,而后一种边界并不总是很明确,只有判定为犯规后才起作用。留胡子属于后一种边界。象我在这里对着认识和不认识的人锵锵也涉及到后一种边界。这种边界需要探索才能知道。广而言之,在有些领域需要进行这样的探索才能拓展其边界。而人们的直观有时会在实际中缩小这种边界。因为多数时候人们倾向于保守。 我看过一部电影,讲的是美国出版界的事情。两个兄弟开办了一家脱衣舞厅。由于偶然的原因,他们决定拍模特的裸体照片然后再卖出去,后来办成一种刊物。有一期上他们刊发了某位高官老婆在海滩上的照片。由于照片很特别,立刻引起公众和媒体的注意,结果销量猛增。不过他们很快卷入官司,认为他们的刊物对社会有害,并投入大牢。但是过了几个月就放了出来,因为这件事情涉及到出版自由的问题,社会上其他方面的力量不答应。结果这两位兄弟成了捍卫出版自由的大英雄。有意思的是,后来这件事情牵出了很多高官的丑闻和腐败案件。 上回我锁门的事情也是这样,边界到底在哪里锁了以后才能知道。在很多人眼中,那似乎是很严重的事情。实际上,我买了锁子后在抽屉里放了一个多月。而考虑这件事情则是在上学期。那天早晨我感到郁闷,就提着包去了学校。院长不在,我看到学院的书记在办公室坐着,就进去跟他谈了一些事情,并把锁子出示给他看。谈完了我就到那房间里坐了一会儿,这是我们的学科工作室,安排了几个PI的座位。我平时很少去。我们的`queen'也坐在那里。我问了一些事情,她态度似乎很强硬。中午人们都走了。我离开时就把门给锁了,拍了张照片,发到博客及QQ群等告知人们。第二天太原下了一场大雪。我没有参加院里就此事召集的会议。不过这件事情以后,她在QQ群里总是隐身发布信息。这事儿还没完。 还有拖欠职称工资的事情也是这样。拖欠一年,老师们没反应。再给你拖欠一年,又没反应。继续给你拖欠一年。只有这样一直拖欠下去,才能探索出老师们的“忍受边界”。按照人事处负责人的说法,这事儿涉及上万人,有讲师、副教授、教授,从2009年就开始拖欠,因为“上面不批”。我不知道他说的是否属实,也无从核实,也不懂为何会告诉我这情况。前天研究生答辩,我从另一高校来的人那里得知,他们学校也有这种情况。如果情况属实,3年累计的相当于等于拖欠了6年次,假如每人每月300元,一年按每人3千元估算,每年涉及3千万,6年共涉及资金1.8亿。这些钱应该有财政预算。如果省里只负责一半,财政预算也有9千万。问题很简单:这些钱上哪儿去了?
个人分类: 大学观察|2047 次阅读|2 个评论
没胡子的没落贵族fortran
热度 6 huozhenhua 2013-5-17 10:07
本文仅供科研娱乐!!! 曾经有个著名的博文说编程语言发明人是否有胡子决定了该语言的命运: 依次是:John Backus,Fortran之父,Alain Colmerauer, Prolog之父,Jean Ichbiah, Ada之父 C语言宗师Brain Kernighan UNIX/C创造者Ken Thompson 和 Dennis Ritchie C++之父Bjarne Stroustrup 原文还有一些人,这里就不列举了,感兴趣的可以去问度娘。 fortran是一位没胡子的大爷搞出来的,孔子曰:嘴巴没毛,办事不牢,我以前不会fortran,现在不会,将来可能也不会。我会写一点C++,从C转到C++发现面向对象真是个好东西,好用方便,有对象才不寂寞,呵呵。 我导师说过编编程语言大同小异,我也表示同意。自从代码量超过几万行开始,我感觉可以看懂其他编程语言了写的代码了,当然这里指的是高级语言,汇编之类的不在此列。我不是个编程高手,我只是费很大劲写出我想要的东西,但是编程风格、数据结构和程序优化等等的还差的太远,完全不是码农中的攻城狮。我硕士在搞机器视觉,博士转回做物探,才开始真正接触电磁,不可避免的接触到fortran。头次见fortran感觉这东西乍一看像汇编啊,虽然fortran号称是世界上最早的高级语言,专门针对汇编的缺点而开发的,但是受汇编的影响太大了,我没写过fortran代码,这里主要说的是代码风格,也就是外表。 fortraners不得不承认用fortran的越来越少了,我觉得很大的原因是fortran的编程风格太差了,易读性差,可继承性差。可能现在我还不得不看fortran的原因主要是fortran先入为主,电磁模拟绝大部分代码是用fortran写的。一般来说肯定是为了看懂fortran学fortran,最后自己的代码也用fortran写了。 现在说说fortran编程风格差在哪,这里主要说fortran77,因为好多牛代码都是77.。f90及以上的我没看过,目前没打算看,有点懒啊。 1.不区分大小写,学汇编的风格 我不知道别人对大小写什么感觉,我个人感觉是小写单词一眼能看出来是什么,但大写的我要多看一眼,不知其他人如何。 2.注释用C开头,无语 3.没有{},降低了代码阅读效率。以前真没发现{}的好处,现在看了fortran我发现了。 4.公共变量,表示无语 5.DO GOTO CONTINUE 6换行要加.,这个问题主要是fortran神一样的编译器,对代码从一行第几个字符开始到第几字符结束有要求,不知何故。 我觉得上述原因但不止限于上述原因造成了fortran的没落。 所有的文都写fortran有科学学计算方面的优势,当然嘛人家是FORmula TRANslator。但是Matlab出现让fortran这个优势有点捉襟见肘,当然fortraners会说Matlab效率低,呵呵。 Fotran 的CALL很好,我要是自己写个语言,也要加个CALL。 编程语言只是工具,自行车有时也比汽车跑的快。希望一切都好。
个人分类: C/C++|10459 次阅读|10 个评论
胡子与头发
胡业生 2013-4-6 21:40
胡子疯长 头发死都不长。人生错位太多,你能如何。
个人分类: 生活感悟|1901 次阅读|0 个评论
长胡子的scientist
热度 3 sandy99 2013-3-26 12:53
张伯声老院长。西安地质学院院长,也是西安地质学院永远的老院长。同样对长安大学的影响巨大。张伯声(1903年-1994年),曾用名张谲骏,1903年6月23日出生于河南荥阳。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地质学家、大地构造学家、地质教育家。1926年于清华学校毕业后,同年赴美国留学。1928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系毕业,获得学士学位。1928年-1930年又在美国斯坦佛大学地质系研究生部攻读地质学。1930年回国后,曾先后任教于焦作工学院、河南大学、北洋工学院、西北工业学院和西北大学,现为西安地质学院(现长安大学)名誉院长。张伯声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教育家,曾任西北大学副校长。国家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中国地质学界五大构造学派之一。世界地质学界“盛开在地质科学园地里的奇葩”。 刚当选的ASPRSvicepresident. E.LynnUsery isaResearchPhysicalScientistandDirectoroftheCenterofExcellenceforGeospatialInformationScience(CEGIS)withtheU.S.GeologicalSurvey(USGS).HeworkedasacartographerandgeographerfortheUSGS(1977-1988)researchinganddevelopingautomatedcartographicand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s.HewasaprofessorofgeographyattheUniversityofWisconsinMadisonandtheUniversityofGeorgia,wherehetaughtandconductedresearchinremotesensing,cartography,and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s(GIS)andledtheestablishmentofundergraduateandgraduatecertificatesinGIS.HereturnedtotheUSGSin1999andestablishedaprogramofcartographicandgeographicinformationscience(GIScience)researchthatevolvedintoCEGIS.UseryalsocurrentlyteachesremotesensingattheMissouri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
1171 次阅读|3 个评论
吹胡子瞪眼的猫
热度 3 陈安博士 2013-3-25 07:39
个人分类: 图论|4296 次阅读|5 个评论
弯月追风
热度 1 马雷 2013-1-17 21:18
偶得一梦,名之曰“弯月追风”,记录如下: 1 .森林中,一大胡子将军跨大马,配弯刀,正带一队人马追杀一少年逃犯。大胡子将军对左右说:“那厮已突破第一道防线,皆因那女子鼎力相助。若不除之,我们不知还要死多少兵士。”将军遂决定派一少年将军前往谈判,择机除之。 2 .绿荫片片,红花点点。一白衣美少女端坐其中,秀发飘逸,气质非凡。少年将军一人一马至,拴马驻足,盘坐一棵大树下。美少女遥视之,但见他人高马大,方面大耳,一身素衣,似曾相识,好生奇怪。原来,少年人乃美少女宗族远房亲戚。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931 次阅读|2 个评论
嘴唇红了,胡子白了:兼问张三火
热度 8 陈安博士 2011-10-30 10:27
  刚刚剃胡子,发生了两件悲剧性的事情。   1,原来的我喜欢干刮,这次初次尝试使用了剃须用的涂上满是泡泡的那个啥啥啥,结果,由于是初次操作,一刀子下去,鼻子下面嘴唇上面成红的啦,现在热辣辣地疼,洗完后发现上唇出血点有7个之多。   2,第二,发现自己的胡子已经有三根变成白的了。这个,这个......让我很犹豫,莫非我开始变老了吗?否则,怎么胡子都体现出了如此明显的征兆呢?不会是“少白胡”吧?   得问问张焱去。
个人分类: 我的生活|4005 次阅读|16 个评论
胡子
unesco 2010-5-16 22:49
我有一个研究生同学,长得高大魁梧,仪表堂堂,还留着一撮漂亮的山羊胡子,那模样总让我想起动画片《大闹天宫》里的玉皇大帝,走在校园里非常惹人注目。可惜他已经结婚了,否则校园里会有成群的小姑娘对他频送秋波。还在学校上课的时候,他的工作的单位派他到地方上任科技副职。临去前要与上级领导见面。这一见面不要紧,领导点名要他刮去胡子才准上任。为了工作,无奈之下他只好忍痛割爱刮去蓄留多年的心爱的胡子。为此他妻子和他闹了很长时间的别扭。他妻子是他大学同班同学,当年或许就是因为他这副漂亮的大胡子才爱上他的吧……有趣的是,他蓄胡子的时候同学们还叫他的真名,胡子刮掉后大伙反而却叫开了他“胡子”,久而久之他的真名却几乎被遗忘了。 胡子是男性美的象征。在古代,男子皆以留胡子为美。其中最著名的要属美髯公关羽,他的五绺长髯即便在今天也毫无疑问会被列入吉尼斯记录。关羽对自己的胡子爱护有嘉,还专门做了个套子保护胡子,真可谓煞费苦心。美国总统林肯刚入主白宫时据说是不留胡子的。后来一个小女孩儿写信给总统建议他留胡子。面容消瘦的总统接受了这个建议,蓄起了络腮胡,这就是我们今天常见的林肯总统的形象。难以想象,假如关羽、林肯都没有了胡子,他们还能成为关羽、林肯吗?此外,胡子还是男子成熟的标志。以前人们常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就是这个意思。今天这句话似乎已不再适用了。 我不知道今天还有多少女士喜欢留胡子的男士,但事实是留胡子的男子越来越少,城市里更是凤毛麟角,难得一见了。是由于卫生原因吗?还是由于时尚所致?我看并不尽然。 胡子的消失是现代社会机器化大生产带来的后果之一。机器在生产出大量相同产品的同时也造就了千篇一律的人。这些人没有思想,缺乏个性,他们象齿轮一样高效运转。中性人的出现固然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却导致了一个可怕的僵化的社会。由于机器代替了人工,男女体力上的差异可由机器来弥补。不仅如此,由于女权运动的兴起,提倡男女平等,现代社会中男女两性在外在形象和内在性格方面也不断趋同。君不见街上的男子头发越来越长,女子的头发则越来越短。传统的男子汉与淑女形象被贾宝玉式的奶油小生与虎妞式的辣妹所取代。请设想一下,一个正常的男子会喜欢男人婆(象男子或具男子性格的女子)吗?我想绝大多数时候不会。反之也是如此,奶油小生不再受女孩子们的青睐就是一个明证。难以想象,人类失去了爱情,世界将会怎样?(不好意思,把广告词改了一下)答案不言自明。 所以,女孩子们想吸引男孩子们的目光吗?那就请留起漂亮的长发,穿起心爱的裙子,显出你们的温柔之美吧!男同胞们要找回阳刚之气,改变阴盛阳衰的状况吗?那就从留胡子做起!
个人分类: 人物纪事|3593 次阅读|2 个评论
达尔文胡子的进化论
eloa 2009-2-13 10:39
科学松鼠会 发表于 2009-02-12 19:34 编者注:水龙吟姐姐是科学松鼠会的老朋友了。她曾经参加过松鼠会的 科学圈圈坐 活动,也曾经为 小红猪翻译项目 中尽心尽力。今天,在达尔文200周年诞辰的日子,她又投递来了一篇来稿:达尔文胡子的进化论。请欣赏。 Evolution of Darwin s Beard 作者:水龙吟 日期:2009年2月12号 今天,是达尔文诞辰200周年。在这样重大的日子里缅怀达尔文之时,不得不回忆起他那标志性的大胡子象征睿智的大胡子。 说起着胡子,更会不小心联想到去年底的一则与达尔文有关的惊爆新闻:达尔文胡子将被展览 曾撰文列举结婚优缺点(Hair from Charles Darwins beard goes on show),新闻中说,世界可以借此机会看到这个世界上最知名的胡子之一 英国人的幽默不仅让人莞尔。然而转念一想,常见的达尔文照片里他的大胡子似乎真的成了他的标志。无论是侧脸还是正面的照片,或者各地的达尔文雕像,还是纪念奖章,甚至各种讽刺漫画,我们看到的达尔文,永远都有着相同长度相同形状的睿智的大胡子。不过人是不可能从小就有胡子的,达尔文的胡子,是如何进化出来的呢? 达尔文年轻时期的照片很难找,这不能怪达尔文,只能怪世界上第一个照相机是在达尔文16岁的时候才由法国人Joseph Nicphore Nipce发明出来,而且当时的相片不能复制,照片技术很不完善,能照照片的人,全世界都没几个。那么没有照片,如何才能知道年轻时的达尔文是不是有胡子呢?庆幸的是,还有一个艺术叫绘画,还有一种职业叫画家。达尔文出生在一个富裕的英国医生家庭里,1816年,他幼年的时候曾经有人为7岁的查尔斯达尔文和他6岁的妹妹凯瑟琳画像。看到这个可爱的小男孩,是否很难与满嘴络腮胡的严肃的达尔文联系在一起呢? 年近30岁的达尔文,刚刚跟着比格尔号(Beagle)完成了历时5年的周游世界。当他踏上比格尔号的时候一定不会想到,这是艘神奇的船,上船时的一个剑桥神学院毕业的准牧师,等下船的时候变成了一个抛弃了基督教信仰,并逐渐成为不相信上帝存在的怀疑论者。达尔文从比格尔号之行中带回了各种动植物标本、细致的笔记还有珍贵的怀疑精神,然而没有带回来长长的胡须,不过那时的他已经开始留起鬓角了。 1839年起,达尔文开始以一个博物学家或者地质学家活跃在人们面前,先后出版了《贝格尔号航行期内的动物志》和《贝格尔号航行期内的地质学》。1842年,33岁达尔文和大儿子威廉的一张合影,让我们看到那个时期的巨人:慢慢有些聪明透顶的达尔文将鬓角留到了下巴。 1841年开始照相技术有了很大的进展,也让我们终于有机会可以看到达尔文的相片也相应稍微多了些。下面的照片为40岁(左)和46岁的达尔文,健康状况并不太好。照片上不怒自威的眉目中少了我们常见的和蔼,也少了我们常见的大胡子,但是那下巴上隐约的黑色,不正是那大胡子的雏形么! 51岁的达尔文,刚刚于1859年发表了那部影响后世的巨著《物种起源》 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高高探出的领子遮住了下巴,但是遮不住满脸的鬓角。看来那段时间,达尔文很满意自己的这种侧向胡子造型的。 其后5年左右的照片水龙吟找了很久都没找到,于是转眼间到了1866年,真可谓: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胡须开。据参加达尔文1868年的家庭聚会中某八卦女(Julia Cameron)照下照片并暴料说达尔文就是从那时起开始留起大胡子。 57岁的达尔文脸上的胡须颇具规模,虽然和后来相比也许稍微短了点,但已经很接近我们熟悉的达尔文了。只是那时达尔文的胡子和头发还用较多的棕色顽强的保留一些年轻的证明。 下面的这1868、1869、1871年的三张是否很眼熟?是否就是我们常见的标志性的达尔文呢? 当然是!不仅后来的我们这么认为,当时的社会也这么认为。尤其是达尔文在1871年发表的另一本巨著:《人类起源和性选择》( The Descent of Man, and Selection in Relation to Sex )更加让他的大胡子引起了社会的注意。只是,那时的社会对达尔文的观点有很大的争议,这种争议巧妙地表现在讽刺漫画上,这两幅庄严的猩猩(左,《马蜂》)和自然选择(右,《名利场》)正是那个时期这类讽刺漫画的代表。看吧,大家都看好了那脸胡子了 到1880年,日益闻名的达尔文已经饱受了多年的疾病困扰,然而他一刻不停地在为进化论思想努力,直到1882年去世,享年73岁。 最后放上这张1880年的照片,也是笔者最喜欢的一张照片:沧桑的白色胡须终于进化、沉淀成了真正的睿智。 看到周二的New York Times上一张大大的达尔文图,才知道原来周四就是达尔文诞辰200周年。200周年,这么重大、特别的日子,不写点什么真的很过意不去。 其实在国内的时候,并没有那么在乎进化论因为已经当成了理所当然的东西,但是来到美国才发现,进化论并不是大家都认可的东西。在宗教的包袱压力下,进化论在西方的发展其实是一个相当艰苦的过程。所以总觉得在这里、在这样的日子里,更应该写一些东西无论是正经的传记历史,还是八卦无厘头。 时间赶得有点急,仓促之下写的有些乱。请见谅。
个人分类: 其他|1934 次阅读|0 个评论
胡子史话小窥
moxj 2008-11-25 16:52
图片来源: http://www.wfnews.com.cn/video/2008-01/16/content_98808.htm (看到这几天的博文点击连 30 都到不了,心里有点失落.再看看后面的留言,好象大部分是认识的人在鼓励我.也许不只失落,因该叫失败吧.不过让我面对失败失去信心基本是不可能的.我在前面景仰各位大侠的时候已经提过,论学识、论才情我都远不及各位,甚至各位的学生,但我相信自己的坚韧会让我陪伴每一位走到最后.虽然这里名字叫科学网,但显然写些博客比赛关注、娱乐爆料才是能吸引大家眼球的. 我本来想建议科学网在做关注排名的时候要在点击量后面乘文章类型系数,保护科技、新思维、和新信息等有较优的机会提供给大家,但考虑选手自身写作范围的差别一直没有敢提. 今天也灵活点,不谈天说地讲故事了,谈谈小料看它如何,唯一遗憾的是不知道把它放自己的哪个栏目里好.) 谈起胡子这个东西还真有说不完的话.古今中外都可以说一点. 我国古代有句话叫: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毁之不孝 。既然刮胡子是 不孝 之一,可见古代男子留胡子,不仅仅是为了美观大方,和区别两性,更重要的是为了贯彻孝道. 古乐府 《陌上桑》里有句话: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汉书》里称汉高祖 美须髯 。可见汉代自下而上,是以胡子为美的.而且有 曹操 割须代首 后,士卒皆为之震惊这样的事情,可见古人对胡子并不像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割掉不痛不痒,无所谓. 但大家在电影里也常听到一句话:玉树临风赛潘安,一朵梨花压海棠.可见有的时候小白脸更受欢迎.(潘安是没有胡子的) 至于胡子的形状,由于我国古代较早时候的画像,和其它艺术作品中都是上翘,元朝以后变下拖了.所以 鲁迅 先生认为下拖式胡子是蒙古人征服中国后带来的。但也有其它争论,不过胡子长太长了当然会下拖.以我个人毛发的硬度来衡量,半年之内胡子是会保持它自然形状的:脸上的胡子向上、向后长,下巴的向后长.虽然我长这么大只买过一次梳子,就是为胡子买的,不过基本没有用,照片上的样子一般是自然成型的.半年以后需要打理了,可以刮掉. 鲁迅 先生的胡子是 一 字形的,因为有国粹家认为上翘的洋人的胡子.所以他搞个不上不下. 不过现代的胡子在中国已经不同于以前的的文化了.胡子和精英们的形象已经极不合拍.而只是娱乐剧里面,邋遢和走霉运男人的标志.如果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留胡子.那一般是标榜自己为艺术人士了.当然也有些大师也不屑这些. 我留胡子当然不是标榜什么艺术或是男性.对人的性别我是不在意的.比喻因为社会风气的影响,很多女性把乳房搞到很大,我看这是奴化自己,不合适进化潮流的.学了点生物知识的人都知道皮肤表层的细小毛发有很多有益的作用,你都刮掉,胳膊自然难受.所以在炎热的环境或寒冷的冬天,我尝试刮掉胡子,同时也刮掉了这些细小毛发,身体是非常难受的. 既然我进化的没有别人好.就不要苛求什么比别人好的形象.坦白的把我的形象放在头像里.吓跑不少网友也没什么.毕竟做人坦然是很重要的. 说完国内,再看看国外.( 如下引自新华网,包括图片 ) 埃及法老的人造胡子体现了他们的身份。波斯君主也喜欢蓄浓密卷曲的胡子,并用指甲花精心染过,香气扑鼻。胡子同样是睿智和满腹经纶的标志。在古希腊,从人们所蓄胡子的形状,可以判断出他们是哪一个哲学学派的拥趸。有时胡子甚至遮住了人脸,难怪古人会打趣说:我看到了胡子,但却看不见哲学家本人。 彼得大帝登上王位之前,蓄大胡子意味着对俄罗斯悠久文化和习俗的尊重,并且能将俄罗斯人与拉丁人、东正教徒与天主教徒区分开来。伊凡雷帝时代,教会要给剪短和剃掉胡子者定罪。所以当时的俄罗斯男子个个都是美髯公。 政府第一次拿胡子开刀是在 1705 年。彼得大帝要求国民剃须,并向那些拒不从命者每年征收蓄须税。据当时的典籍记载,税额在 30 至 100 卢布不等,这是来源稳定的税种。看来,忤逆王意者大有人在。按时足额缴纳者可以拿到一枚正面印有胡子图案的铜章。而彼得大帝在 1722 年的改革改变了俄罗斯人的生活方式。改革的措施之一便是引进轻便的外国服装、参加舞会、推行剃掉胡须及其他欧洲习俗。 在亚历山大三世 1881 年登基后,人们才重获蓄须自由。沙皇带头蓄须,以示对传统的尊重。 圣彼得堡艺术家团体的著名人士沙金是此次展览的坚定支持者。他说:我个人不打算抛弃蓄了多年的胡子,毕竟这是从事艺术的男子的标志,也是我们圣彼得堡艺术家团体成员的特征。
个人分类: 生活随记|5041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0: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