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导师的作用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导师只是一只闪光灯
热度 37 cwufp 2012-2-14 10:33
导师只是一只闪光灯
一直在讨论老师与学生的关系,这是科学网的特色,也算是科学网的本行,所以,虽然我一般不参与人家的那些八卦话题,这种话题还是掺和一下。 蒋继平老师说: 导师是指路明灯,路还要学生自己走。 安博士抱怨说: 当面对研究生的自以为是...... 俺个人觉得,就目前的这些研究生而言,大多不属于有志于科学研究的,而是由于找不到好工作,大学毕业后再混几年,看看形势是否有变化,在等机会的;或者为了能够找个好一点的工作弄一张文凭的,因此,导师既当不了带路党,也当不了引路人,所以,不大可能成为指路明灯,而只能是闪光灯。 闪光灯在摄影中不是用于照明的,更不是用于指路的,只是补光,提高照片暗部的影像质量,让暗部的细节更清楚。在实际科研生活中,大多数的情况下,导师的作用也不过如此,在学生绞尽脑汁想不出来自己想从事的研究方向时,老师可以推荐一两个可能行得通,能够让学生完成学业的方向;当学生研究遇到问题时,导师给予一些帮助,厘清一些问题的关系,让学生对问题有更明确的认识;写论文的时候,学生的论文罗里吧嗦不知所云,几个问题混在一起瞎侃,导师帮助整理思路,把一个个问题的相关性和界面分清楚......。这些,导师的作用与摄影中的闪光灯是相同的作用。 当然,对于那些用心于科研的学生而言,导师经常不用发挥这些作用,而是北斗,指明方向协助学生定位。这既要求导师有很高的学识、虚怀若谷,也要求学生志存高远。 贴上几张无闪光灯和有闪光灯照片的区别,大家看看是不是这样?同样的两朵不漂亮的花,有闪灯的两张图片是否细节更丰富?色彩也更好一点呢? P1,没有闪光灯的花咕嘟 P2 有闪灯 P3,无闪灯 P4、有闪灯
6216 次阅读|112 个评论
导师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影响”
热度 31 wangdh 2011-12-4 15:07
导师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影响”
导师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影响” (王德华) 导师的作用是什么?都知道是指导(指导教师)。指导什么?答案就不一样了,有的说是指方向,有的说是仪器设备操作方法的具体指导,有的说是论文写作的具体指导,有的说是学科领域知识的指导 … … 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什么道?授什么业?解什么惑?道,有学问之道、做人之道、生活之道;业自然是学业,学业包括内涵很多,有知识、技能、思维等等,有本专业、本学科,也有跨学科的;惑,范围也不是简单几句话就解决了的,各种“惑”学生都会遇到,随着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更多的“惑”会出现。真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应该说是一位优秀的教师了。 教师与导师都是“师”,这两个“师”,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由于对象不同,目的不同,自然“师”的地位就不同。大学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目的和对象,决定了大学教师和研究生导师角色的不同。 学问是有一流的,做出一流学问的科学家,应该说就是一流科学家;拥有众多一流科学家的大学(研究院),应该就是一流的大学(研究院)。培养出能够做出一流学问的研究生的导师,应该就可以算是一流的导师。一流的导师,是由做出一流学问的研究生们来体现的。没有一流的毕业生,不可能有一流的导师。师生这对“冤家”真是“荣辱与共”,导师的名声和学生的名声,很多时候是连在一起的,自己想分隔也是枉然。师生关系应该长久、永恒,共建传统、文化,共同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共创领域学业辉煌。这就是学界的“科学家族“、“科学家谱”( Academic family , Academic tree) 。在世界科学发展史上,科学家族对于科学领域的发展起着非常令人注目的作用,如很多让学界羡慕死的那些诺贝尔奖家族,今天的那些 CNS 家族。我们国家今天也有学界瞩目的“学界家族”,很多 973 、 863 、国家重大研究计划等等都会发现这些“科学家族”的繁荣 (当然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这些不多说,说多了会惹麻烦的。 回到正题。导师的作用到底是什么?导师应该起什么样的作用?没有 CNS 论文的导师就不能指导学生了吗?可以招收跨学科的学生吗?可以让学生从事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的研究吗? …. … 很多很多的现实问题,有过导师经历的都会各种体验和困惑。谁给导师“传道授业解惑”?作为导师们,花点时间进行一些思考和梳理,交流一些经验,是很有必要的。 我的一个看法是,导师可以对研究生进行各个方面的指导,如实验技术和方法、课题设计、数据分析、论文写作、文献阅读等等,有什么能耐,只要是学生需要的,导师当应尽力而为。在生活上,学习上,学生的行为规范、科研习惯、学界规范等等,也是需要教授的。我感觉导师最重要的一个作用是“影响”。导师的思维、处世方式、对课题的把握、对学科领域的学科视野、社会服务等等,各个方面,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感悟和体验。这些无形的“文化、传统”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影响是重要的。所以,一个研究集体的文化、传统、氛围,是一个导师应该着力去营造和建立的。有了一个积极上进的学术氛围,宽松愉悦的环境,优良的文化传承,这样的集体最终是有希望培养出有作为的研究生的。一个没有科研积淀、没有良好传统和文化的实验室,没有团结协作和睦共存的愉快的研究环境,没有积极向上、追求学问的科研氛围,就是有一两篇 CNS ,也不是一个值得羡慕的研究集体。如果一个实验室争名夺利、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你防着我,我防着你,互相嫉妒,互相拆台,导师没有信誉,研究组成员没有威信、师兄师姐没有威信,这样的集体终将会一塌糊涂。 所以,导师最重要的一个作用是“影响”,靠自己的学识、思想、处世方式、人格魅力等影响自己的学生,靠自己对科学的热爱、执着和激情影响着学生,靠自己的敬业精神和对学生的责任态度影响着学生,靠自己营造的环境和文化去点燃研究生心头那热爱科学的“火苗”,这样的传统和文化会被学生们传承给自己的学生,代代相传,发扬光大。我们传承的必须是健康的文化,优秀的传统,对社会有利的文化,绝不是官场文化、腐败文化、投机取巧的文化,已经成为博士或教授的学者们,对这一点应该有自己的理解。 科学的创造和发展,离不开导师和研究生的贡献。师生是缘分,也是“冤家”,师生各自在科学世代的传承链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就是学界的荣幸。 研究生知道向自己的导师学习什么了吗? 韩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15903 次阅读|49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1: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