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致死率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新证据:狂犬病毒对人的致死率并非100%
热度 22 yanjx45 2012-8-23 14:04
美国 CDC 与秘鲁的研究人员合作进行的最新调查和研究证明,蝙蝠狂犬病毒有可能在少数人体内引发隐性感染,即狂犬病毒对人的致死率并非 100% 。 在目前已知对人类致病的病毒中,公认致死率最高的是狂犬病毒。人感染狂犬病毒后几乎 100% 是致命的。 检索科技文献,迄今只有 3 个未曾接种过疫苗的人在发病后仍然存活。 来自秘鲁亚马逊地区新的证据表明,该病毒对人的致死率可能不如以前认为的那样高,即狂犬病毒对人的致死率可能低于 100% 。 人狂犬病的传染源,是原已受感染的哺乳动物 , 通常是食肉动物或蝙蝠 。狂犬病毒传播给人类的典型方式,是经由这些动物的叮咬或抓伤。不久前在秘鲁曾有不少因暴露于吸血蝙蝠而引发的人狂犬病病例发生。对有病例发生的两个社区被吸血蝙蝠咬伤的风险进行了研究,以确定是否可能发生狂犬病毒隐性感染。研究对象共包括 92 人,其中超过半数的声称曾被蝙蝠咬伤。 从来自这一人群的 63 份血清样本中,检测到 7 份含有抗狂犬病毒中和抗体。在另外 3 人中发现针对病毒核蛋白的抗体,其中两人的病毒中和抗体也呈阳性。 这总共 9 位血清呈阳性者的存在表明,他们曾与蝙蝠有接触(被咬、抓,或发生未受保护皮肤的直接接触)。这些人中只有一人早先曾接种过狂犬病疫苗。 抗狂犬病毒中和抗体的发现表明,这些人很可能已受感染,但并未发展成致命的疾病。 也可能是他们接收到了足够大剂量的病毒足以诱发抗体,而 病毒并没有开始复制 。对该发现的另一个解释是,这些人感染了某种未知病毒,这种病毒与狂犬病毒是高度相关的,但它对人类是不致病的。 已经有许多关于野生动物狂犬病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例如,狐狸等犬科动物血清阳性率较低( 0-5 %),而 5-50 %的蝙蝠能够检测到狂犬病中和抗体,说明蝙蝠对致命的狂犬病毒不敏感。与此相反,对人类狂犬病血清流行病学的研究很少。在一项研究中,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专门狩猎浣熊的 30 位猎人中,发现有 2 人具有低水平的狂犬病毒中和抗体。在加拿大的 31 位因纽特猎人中,发现有 9 人有低水平的中和抗体。在另一项独立的研究中,在阿拉斯加的 26 位狐狸捕猎者中检出有 1 人具有高滴度的狂犬病抗体。所有这些人都未曾接种过狂犬病疫苗。 狂犬病毒每年在全球共造成 55,000 人死亡,因此,即使在秘鲁的研究结果表明存在隐性感染,这个结果也不会影响狂犬病将近 100 %的病死率。需要进行更广泛的研究,以确定是否非致命性的人类狂犬病感染比目前所认为的更常见。如果能弄清楚为什么某些人在感染狂犬病毒后不死亡,将有可能揭示哪些免疫和遗传因素能提供针对狂犬病的保护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论文题目: Evidence of Rabies Virus Exposure among Humans in the Peruvian Amazon. 作者: Amy T. Gilbert, Brett W. Petersen, Sergio Recuenco, Michael Niezgoda, Jorge Gómez, V. Alberto Laguna-Torres and Charles Rupprecht. 发表的杂志: Am. J. Trop. Med. Hyg. 87: 206 (2012) . 原文(全文)免费下载网址: http://www.ajtmh.org/content/87/2/206.full#ref-43
个人分类: RV流行病学|23354 次阅读|46 个评论
人造禽流感病毒的真相:对雪貂的致死率为0 !
热度 7 yanjx45 2012-3-6 13:21
------ 相关论文作者 Ron Fouchier 最近披露主要实验结果 最近数月来,关于可在哺乳动物雪貂中传播的人造禽流感病毒在全球科学界和社会各界引发了激烈的争论,美国国家生物安全科学顾问委员会 (NSABB) 以可能被恐怖分子利用为由,要求相关的两个实验室不要公布具体实验细节。 WHO 最近也召集专门会议,讨论是否应允许全文发表相关论文。 人造禽流感病毒真的很可怕吗?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 相关论文作者 Ron Fouchier 最近披露的真相是: 这些人造禽流感病毒在雪貂中的传播能力并不强,能通过空气传播的人造禽流感病毒对雪貂的致病性极低,致死率为 0! 今年 2 月 29 日,在华盛顿召开的 美国微生物学会 (ASM) 生物防御研讨会上, Fouchier 博士较详细地报告了他的人造 H5N1 流感病毒在雪貂中经空气传播实验的结果,澄清了许多误解。 Fouchier 的实验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流感 H5N1 病毒株:野生型病毒和变种病毒(简称 mutH5N1 )。野生型病毒的 HA 蛋白可结合到禽类呼吸道中的唾液酸受体,在 mutH5N1 的 HA 蛋白中引入了突变; mutH5N1 还包括在雪貂中传代期间经自然选择而获得的其他突变。 雪貂被安置在钢格栅栏分隔开的相邻笼子内,笼子间空气可自由流动。笼子放置在 3 级生物安全 (BSL3+) 的实验设施内。一个笼子内的雪貂经滴鼻接种病毒,然后检测相邻的笼子里的雪貂呼吸道是否存在病毒。当雪貂接种野生型 H5N1 禽流感病毒时,随后在呼吸道会有病毒复制,但病毒不会传染给相邻笼子里的动物。当雪貂接种 mutH5N1 病毒时,该病毒传染给相邻笼子里 3/4 的雪貂。如果从这些动物回收 mutH5N1 病毒并用于感染新的雪貂,可继续传染到相邻的笼子里的全部 (2 只 ) 雪貂。 Fouchier 的结论是,这项工作确定了 H5 病毒能在雪貂之间传播所需要的突变。 Fouchier 表示,因为工作尚未被公布,媒体又蜂涌而至,关于可以或不可以作出哪些结论存在许多误解。例如,有人宣称,这种病毒如果逃离了实验室,会象野火一样快速传播。他提出的数据表明,事实并非如此。虽然他的研究结果表明, H5N1 病毒在雪貂之间可经气溶胶传播,但该项实验检测是不定量的,因此不能推导出传播效率。他展示了用 2009 年 H1N1 大流行流感病毒株在雪貂中传播的研究结果。这种病毒能通过气溶胶传播到所有的雪貂,并在其呼吸道复制到很高滴度。而 mutH5N1 病毒则不能传播到所有的雪貂,受感染的雪貂体内病毒滴度较低,直到感染后期才开始排出病毒。他的结论是 mutH5N1 病毒在雪貂中的传播能力不如大流行或季节性流感病毒。 他说,第二个误解是认为 mutH5N1 病毒是高度致命的。他展示的实验结果表明,当对雪貂用高剂量 mutH5N1 病毒滴鼻接种时,只有 1/8 的动物显示疾病征兆。相比之下,在以相同的方式用野生型 H5N1 病毒接种 2 只雪貂后,它们都发病了。当 mutH5N1 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给雪貂, 接受感染的动物均未发病。 只有当 mutH5N1 病毒经气管内插管直接递送到雪貂的下呼吸道时,该病毒才会引起试验的 6 只动物全部发病。 Fouchier 还有实验证明: 早先曾暴露于季节性流感病毒的雪貂对 H5N1 病毒有完全的免疫力。 在 Fouchier 作完报告后,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 (NIAID) 主任 Anthony Fauci 博士说,“在这个问题上普遍存在严重的误解”,并建议由 NSABB 重新审查这些数据。 与生物恐怖主义的斗争是长期艰巨的任务,但对目前报导的可在雪貂中传播的人造 H5N1 禽流感病毒实在没必要大惊小怪。 ( 国药中生武汉公司 科研开发部 严家新 研究员供稿 )
个人分类: 流感防治|8211 次阅读|31 个评论
禽流感对人的致死率可能被严重高估(世界顶级流感专家的质疑)
热度 12 yanjx45 2012-1-4 11:34
   惟一值得恐惧的是恐惧本身 。 ( 美国前总统 富兰克林 • 罗斯福)    自 1997 年以来,关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各种消息总是能在全球范围引起广泛的关注,社会各阶层对禽流感都会习惯性地谈虎色变。    不久前,美国 国家生物安全科学咨询委员会 ( NSABB ) 主席 Paul Keim 说: “ 我想象不出还有什么比这更加可怕的病原体。 ” “纽约时报” 记者 Donald McNeil 关于 H5N1 病毒的总结是,“自从在 1997 年发现 H5N1 病毒以来,它总共仅感染了大约 600 人,但它杀死了其中超过 50 %的人。 ”     McNeil 的说法是错误的,但它集中反映了对这种病毒广泛流行的恐惧心理。    为什么会出现对 H5N1 禽流感病毒如此普遍的恐惧?    这里被误解的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是:禽流感的感染人数是未知的。誰能肯定地说,该病毒只感染了约 600 人?目前对我们已知事实的确切表述应当是: 在 600 个因感染 H5N1 流感病毒而住院治疗的重症病人中,超过半数最终死亡。    要计算 H5N1 禽流感病毒对人类的死亡率,我们需要将死亡人数除以感染人数。事实上,目前我们并不全面掌握感染人数,但可合理地推测此数字可能相当大,十余年来在世界范围内的感染人数应当远远多于 600 人。 最近在泰国农村村民中进行了一项相关研究,其结果已发表在国际知名专业杂志《临床感染性疾病》上(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53 (8) DOI: 10.1093/cid/cir525 )。该项研究 收集了 800 人的血清,用血凝抑制和中和实验分析其中所含针对几种禽流感病毒(包括 H5N1 病毒)的抗体。结果表明,其中 73 位参加者(占 9.1 %)对两种不同 H5N1 毒株之一有抗体。作者的结论是, “ 在泰国中部农村地区的人可能经历过亚临床的禽流感病毒感染 ” 。 亚临床感染是没有明显疾病症状的感染。     如果亚洲农村人口的 9 %发生 H5N1 禽流感病毒株引起的亚临床感染,这将极大地改变我们对该病毒致病性的认识。这个比例即使仅为 1% ,绝对人数也相当多。所以必须在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中进行更广泛的血清学研究,以全面掌握人类感染 H5N1 禽流感病毒的程度。     世界顶级流感专家 Peter Palese, Adolfo Garcia-Sastre, Robert Krug  和 Vincent Racaniello 等都认为, 在我们知道到底有多少人曾感染 H5N1 禽流感之前,我们对该病毒的致病性必须避免贸然下骇人听闻的结论。 这样做只会导致相关学术界和管理部门误入歧途:担心 H5N1 禽流感病毒可能被用来作为生物恐怖武器,从而无根据地限制关于该病毒的科学论文的出版。这样的事件最近已经发生,这是对禽流感盲目恐惧的一个直接后果。盲目恐惧将妨碍对禽流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个人分类: 流感防治|6785 次阅读|5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1: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