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迷信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天真、科学、迷信及孩子教育
sheep021 2010-2-23 09:43
今天早上,又是小米粥,担心女儿不愿意喝,就特意加了些核桃仁。果然,女儿一看就说:又是小米粥,你就不能做点别的? 我说:不是加了核桃仁吗,你看核桃仁像不像人的大脑啊,吃核桃仁最补大脑,能让人变聪明。 儿女一听能变聪明,就说:我要变聪明,我吃。于是边吃饼干,边喝粥。过了一会儿,她说:爸爸,我已经吃了一些核桃仁了,你出几道题考考我,是不是变聪明了? 闻听此言,我有点哭笑不得:哪有这么神效的,经常吃才能慢慢变聪明哦。女儿说,好吧,那你就天天给我做核桃仁粥吧。 我几乎分不清楚她这是天真还是迷信。不过她对科学倒是非常迷信的, 以至于她看过《智慧树》栏目的科普节目后曾经说出了 你可以不相信我,但不能不相信科学之类的话 (见: 小小科学家和我的对话 )如此看来,我们的科普教育工作做的并不科学啊。
个人分类: 家有千金|1060 次阅读|5 个评论
啥叫“迷信”?
sheep021 2010-2-22 16:39
迷信也是有时代特色的,古今迷信的形式并不固定一致,但其内涵都是一定的:对一种预言或方法(及其学问)的信任程度大于其实际应验程度,便构成了迷信。这高于越多,则迷信越甚。 如果认为算命先生的话可以调节气氛,减轻精神压力,也未尝不可,但如果过于相信甚至惟言耸听那可就是迷信了。 大家每晚都看天气预报,其实也未必把它放在心上,做一个参考而已。但是,如果一个农民过于较真,天气预报说今天下雨,他就一天不出门干活,那可算是迷信了。 科学是个好东西,本人也是从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一路走来的,也算是广义上的科学人士。甚至还吹捧过科学(见: 科学:因字识美女,一字藏春秋 。 ),但是, 如果有人认为科学能解决一切问题,并把其余一切其他方法斥为伪科学而加以排斥,这算不算迷信呢? 转基因技术也是个先进技术,但如果啥都转基因,是不是也有点迷信了? 地震产生的灾难很大,提前预报很重要。科学家认为,地震很难提前预测,但是,每次地震都会有前兆,猪狗、飞鸟等兽类和禽类对此却有敏感的反应,如果不虚心观察自然,偏偏去相信那几台连自己都不相信的监测设备,是不是也有点迷信呢?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科学,但如果认为他们是普遍适应的、绝对正确的,就是迷信了 宗教不是科学,但是不是迷信? 所以,一种方法或一门学问是不是迷信,其实不在其本身,而在于人们对他的态度。 只能说某人迷信于某种方法或某门学问,而不能说某种方法或某门学问是迷信。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50 次阅读|4 个评论
《立委随笔:关于信仰的迷思》
liwei999 2010-2-16 20:12
《立委随笔:关于信仰的迷思》 (4988 bytes) Posted by: 立委 Date: July 23, 2007 11:22PM 我真希望我能信靠神,做梦都想信神。信了神多好,日子过得安逸,跟我的教徒朋友一样喜乐。人一辈子除了温饱,健康,不就求一个喜乐嘛。 可我就是不信。不是简单地疑惑地不信,是干干净净彻彻底底不信。 基督教朋友引导我要相信耶稣是唯一的真神。我心里想,我连神都不信,何谈唯一的真神,又何谈耶稣为神。差老远呢,三大步一步也没有跨过去。 又说,不信神的不得永生,反而要下地狱。可是我根本不信天堂地狱之说,下地狱怎么能成为我的约束?唯一的约束是一种缥缥缈缈的叫做良心的东西,我能感知它的存在。宁肯相信良心是人类文化的积淀,和由己及人的自然反映,而不是任何人格化的上帝或上帝的影子。 ======================= 没有慧根 (99834) Posted by: liwei999 Date: July 23, 2007 12:44PM 说来说去,还是要慧根,我没有慧根(或福缘)。 没有福缘的,偏偏知道山那边是福地,至少知道山这边是凶险之地,岂不是难为死我。 我的干净彻底的无神论,理应做个彻底的大无畏的唯物主义者,象fuzzify一样。可又偏偏不能认同fuzzyfy的反宗教观。 里外不是人。 ======================= 知道山那边是福地 How? 8年观察所得。 (99854) Posted by: liwei999 Date: July 23, 2007 02:00PM 山那边不是指天堂,而是指相信天堂的人的今生,这个不难观察对比。 基督徒也有挣扎和痛苦,也有困惑、焦虑和一切常人的弱点。但是,总体而论,他们(指虔诚的信徒,而不是三心二意的)的生活品质较高,比较 worry-free, 原因很简单:他们不等被焦虑和重担压倒,就把它外化了(交托给上帝了)。灾难来了,临时抱佛脚没用,必须常年练功,达到与上帝同在。 ======================== Catch-22 Posted by: liwei999 Date: July 23, 2007 02:56PM 我知道人是需要止疼的,否则会疼死,或者生不如死。我也知道,宗教止疼很灵验,这不需要抽象论证,有无数身边的例子和对比为证。 好,那就信教吧,来生不敢担保,也不指望它担保(从layman的perspective看),但今生的止疼效果是可以确保的。但为了求得这个效果,必须相信,相信到盲目才好。代价是几乎要放弃一切受过的教育和参照系。我做不到。 多希望一出生就在宗教世家,没有後日选择的徘徊和挣扎。 ============================ 宗教止疼很灵验?俺不相信 很不好定义,应该说比较灵验 (99905) Posted by: liwei999 Date: July 23, 2007 03:34PM 比其他办法灵验一些。 这个真要较真的话,可以做双盲试验,我怀疑可能有人做过。 ================================ 基督教朋友要我先组织上入党,然后再思想上入党。 (99910) Posted by: liwei999 Date: July 23, 2007 03:39PM 他们有先例证明这是有效的,either by repeating something 1000 times or by some other type of enhancement。 Life is easy if you make it easy; likewise belief is easy if you make it easy. 他们说,你们知识分子把事情人为地复杂化了。 我似信非信。觉得有点道理。 ============================= 那很多人会说宗教治病比较灵验,看来连那什么经文也有道理了 他关于放下执着心的论述有部分真理在。 (99929) Posted by: liwei999 Date: July 23, 2007 04:35PM 我看经书,发现荒诞后面是有内容的。当然你也可以认为他无甚新意,有道理的部分都是抄袭佛经的。不过他至少把难懂的佛经简易化了,当然也可以说,他把真经念歪了,完全看各人观看的角度。 本质上它是佛经的一个支派。如果我们承认佛经里面并非全是胡说,那么说他的经文全是胡说就很难成立。 again, 见仁见智,就跟圣经一样。反宗教人士觉得是一塌糊涂,宗教人士认为句句是真理。而我们夹在中间的,觉得真理和荒谬同在。 ========================= 说来说去,你不就是羡慕人家有个精神依托嘛。也可以相信科学啊。 你信的那科学太狭隘,还不如信神。 (99880) Posted by: liwei999 Date: July 23, 2007 02:34PM 说它狭隘,是因为平时看不出来,一到关键时刻它就罢工:比如天灾人祸的时候,科学束手无策,眼睁睁让你干靠着,毫无仁慈之心,信它做什么。科学太不人性,缺少人文关怀和慈悲心。 ========================= 基督教的一个优点是它的组织和成员之间的互相支持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Enlighten 于 2007-09-14, 12:30:57: 还有每周见一次都是好东西。 无神论者就缺乏这种组织和相应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所以一直异想天开想等退休后开一个无神教堂,就是不知有多少人会每周都来? ========================= 基督教有自我心理医治的功能,无神论没有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老中一号 于 2007-09-14, 13:13:13: 回答: 基督教的一个优点是它的组织和成员之间的互相支持 由 Enlighten 于 2007-09-14, 12:30:57: 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祈祷了以后可以自我阿Q产生幻觉就认为上帝安排,会好好照顾自己,无论结局如何自己都能上天堂有死后的报偿,心里感到舒服,日常做人做事也更加正面,撒好的种子容易得好的回报。 无神论没有这种功能,要是碰到不顺心的事,栽了就是栽了,死后全无回报,干吗做人做事要正面?碰到不顺心的事就跟对方同归于尽,能损人就损人,损人不利己也好过不损人不利己,因为大家只能活一次,自己活不好起码都要把别人生命也摧毁了心里才平衡,要不然这笔帐算不过来。 鲁迅最大的遗毒就是耻笑国人的阿Q精神,因为很多客观的东西根本无法改变,有些人生下来一辈子由于客观环境问题注定活不好,那让人阿Q一下自我心理安慰也不行啊?这才是河蟹社会的根本。人生一辈子四个可能性,有钱快乐,有钱不快乐,无钱快乐,无钱不快乐。只要有钱了快乐不快乐不是什么问题,钱总能买点快乐。但是绝大部分人都属于无钱氏,要是能阿Q,还能做个无钱快乐的人,现在鲁迅堵死这条路,所以大部分老中只好待在无钱也不快乐的最低层次。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45,20454
个人分类: 立委随笔|3120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虎年賺錢術風水師:投資「金」、「木」產業
jiangjinsong 2010-2-16 15:18
虎年賺錢術風水師:投資「金」、「木」產業 記者 : 林佳璿 外電 報導 記者 : 林佳璿外電報導 FacebookplurkGooglefunphemidemi 今年是虎年, 投資有沒有要特別注意的? CNN 特別找來香港風水師,聽聽他們眼中的投資訣 錯! 香港風水師法蘭西斯. 張:「金子、貴金屬、鋼鐵機械類或是銀子,或不固定的金屬類商品,『木』的話,通常會連帶到珍珠、紙類產品、製藥類。」 這位 張 老師還建議股市投資人,今年 6 月是絕佳的進場時機,不過同樣是從風水角度看虎年,另一位風水師 - 羅 老師的看法,完全相反! CNN 記者:「 投資的時候,該避免哪些項目?香港風水師雷蒙.羅:「要避開『金』和『木』,『木』像是時尚業、出版業和許多消費性產品,『金』指的是汽車產業、銀行業、機械類和高科技產業。」 香港人投資不忘參考風水,紐約這位靈媒的作法也很玄,是靠直覺投資 ! 她宣稱自己憑著某天醒來的第六感,在金融大海嘯來臨之前,就把手中的股票賣掉換現金。 靈媒蘿拉.靈媒蘿拉. 黛斯:「我真的是在睡夢中投資的。」 直覺讓她避開被套牢上百萬的惡夢,她拿自身經驗成立理財網站,包括名人妮可基嫚,珍妮佛安妮斯頓,還有布萊德彼特,通通留言幫她月臺,現在更有投顧公司每個月出 32 萬台幣,請她來看盤。 蘿拉.蘿拉. 黛斯:「他們真的雇用我來做預測,及時排除障礙,如此一來,問題就不會發生。」 到底第六感能不能當真,甚至拿來當成理財方針? 專家建議、靈媒或是風水師的看法,參考就好,正確投資理財,還是勤做功課,別拿自己的荷包開玩笑!
个人分类: 怪力亂神|284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臺灣虎年的運勢如何?
jiangjinsong 2010-2-16 15:00
劉君祖:今年兩岸關係是個屢卦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16 08:52:40 劉君祖曾為李登輝及多位黨政官員、企業領袖的易經老師,以PDA說明《易經》的卦爻系統及卦爻間的交互關係,汲取其中歷久彌新的智慧,作為安樂憂患時的行事準則。 中評社台北2月16日電/曾為李登輝講課的《易經》大師劉君祖,每年開年會為台灣國運起卦,中國時報專訪劉君祖 卦看庚寅年。卦象顯示,今年政局軸心在選戰,且是女人當家取勝容易的民進黨,遇上渙中帶剝的國民黨,亦可窺見年底五都及二○一二總統大 選。劉君祖強調,人們要做的是釐清時勢掌控變因,不要迷信。     劉君祖指,虎年的台灣政局是個師卦:師是戰爭,勞師動眾的意思。他說,台灣以民主選舉決定誰執政,二月有立委補選、年底五都大選非常重要,今年政局,選戰是年頭到年尾的主軸。   國民黨有渙象   整年的卦象為師,對抗的兩軍中,國民黨得了個渙卦。劉君祖分析,渙是紀律渙散、離心離德的意思,且此卦二(基層)、五(君位)齊 變、缺了第四爻(中央),會變成非常不利的剝卦:資源流失、老吃敗仗。若第四爻補強,會變成晉卦:蒸蒸日上。國民黨結局是剝還是晉,就看 第四爻。   相較於國民黨的渙象,民進黨得了個恆卦:有長久穩定,有恆地持續經營的意味。劉君祖說,此卦很有意思,動了第五爻,爻辭為婦人吉,夫子兇,意指若民進黨想維持長久發展的格局,女人當家吉,男人主持兇。劉君祖表示,卦象顯示女人執兵符較有利。   綠女人當家吉   此外,此卦二、五爻齊變,為咸卦:亨利貞,娶女吉。從選舉來講,意思是要贏不難。不管是婦人吉或娶女吉,任何人和女輩搶,反都會增加她的光環。劉君祖說,民進黨恆中有咸,遇上國民黨渙中帶剝,是有優勢的。   若今年民進黨具優勢,是否顯示馬英九二○一二連任總統有困難?劉君祖看馬的二○一二,是個離卦:是一個連續光明的象,有永續、繼續的意思,意指雖然五都危急、民意背離,其連任仍有希望,只是有但書。 馬連任仍有希望   劉君祖分析,此卦動一、五、六爻,三爻齊變,是個咸卦,娶女吉,也許是馬英九又讓女粉絲感覺回來了,也有取大位take it  easy(輕而易舉)的意思。其中第五爻指馬英九,爻辭很有意思,出涕沱若,戚嗟若吉。是說不管遇到什麼重大災難、挫折,領導人甚至要大哭一 場,涕泗橫流,把休戚與共的感覺讓民眾感受到;但光哭不行,還要有第六爻顯示抓重點的有力的行動,這些都做到了,才會有離卦的連任跡象。   除了政局走向,二○一○年台灣是否有大型天災人禍?卦象出了個訟卦。劉君祖表示,這是個吵架的象,高層與基層、朝與野、中央與地方各行其是,有大爭端,沒有贏家;訟也代表天水訟,也許是下雨、也許是南部缺水,總之可能出現跟水有關的天災。   台美互動殺牛祭祀   劉君祖看今年的兩岸關係是個屢卦:就是落實、執行、履行之意。劉君祖說,此卦顯示兩岸關係較明朗了,雙方也在希望和平的心情下交往,看能 不能屢險如夷。不過,此卦動第四、第五爻,意思是雙方領導人是不是會在既定的軌道上,有執行到底的決心,有的話,兩岸就進一步改善;若縮手,就不一定 了。   劉君祖分析,屢除了和之外,卦辭是履虎尾,就是踩老虎尾巴,大陸是老虎,台灣以小博大,踩虎尾巴要有智慧。劉君祖說,履卦做到了,下一個就是泰卦,就是國泰民安、天下太平。   台中美三角關係中,台美關係是個淬卦,劉君祖說,這表示會有一段時間的難受,但不會傷到台美關係。卦辭叫做用大牲,吉。即用最高規格的祭祀,要殺牛作祭祀,白話文講就是要給人家牛肉,讓人家有台階下,就可以吉。 本科學按:記得此人牛年之前曾給世界經濟形勢卜了一掛,現在看來還算是比較准的,不知這次如何了。 台灣保安宮國運籤:中上偏吉,比去年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14 12:20:43    中評社台北2月14日電/金虎年,台灣運勢如何?台北保安宮抽出了今年的國運籤,籤詩內容呈現祥瑞的氣勢,廟方解釋,這是一支中上偏吉籤,象徵來年 的國運會比去年好,馬英九聽到這個消息很開心,由於去年台灣遭受八八水災肆虐,因此馬英九也特別說,希望今年能夠四時無災、風調雨順。   TVBS報道,過了一個大年頭一天,台北保安宮照例要抽出國運籤。    浴出龍池妙色身,老君抱送玉麒麟,仙花玉蕊呈祥瑞,頂上摩尼珠一新。 好一支中上偏吉籤。   保安宮董事趙欽桂:太上老君這邊,祂有送來一個玉的一個麒麟,那它整個看到的都是一個,呈現一個很祥瑞的一個徵兆,所以在今年的一個整體運勢,會比我們去年會來得更好。   保安宮一共抽出4支公籤,除了整體運勢,另外3支商業跟農牧漁業籤也都不壞,國家運勢比去年好,最開心的當然是咱們馬英九啦。   馬英九:象徵我們國運昌隆,希望國泰民安,希望今年風調雨順、四時無災,大家都安和樂利、安居樂業,尤其是希望,我們失業能夠減少,就業能夠增加,讓所得能夠提高,這個是我最大的心願。   大年初一,馬英九滿口的吉祥話,大家都希望這金虎年,台灣的國運真的能如籤詩一樣,大吉大利,平安順利。 本科學按:臺灣對傳統的民俗文化還是比大陸要寬容得多啊, 您能想像胡哥去道觀中求籤問一問中國的運程嗎?
个人分类: 怪力亂神|315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三太子也時尚了!
jiangjinsong 2010-2-13 12:37
電音三太子擂台賽 冠軍10萬 【聯合報╱記者 吳政修 /新營報導】 2010.02.13 03:42 am 台南縣長蘇煥智(中)與電音三太子大跳「台客舞」,他笑得開心。 記者吳政修/攝影 全台供奉三太子的開基祖廟台南縣新營市太子宮,27、28日舉辦第一屆全國電音三太子創意競技擂台邀請賽,有上百隊參加,第1名獎金10萬,縣長蘇煥智昨天大跳「台客舞」,太子宮主任委員王獻彰表示,以後將每年舉辦電音三太子比賽。 縣長蘇煥智表示,自從電音三太子去年在高雄世運表演後,掀起一股風潮,「現在連太子爺也會跳sorry sorry舞了」,台南縣新營市太子宮是全台供奉三太子的開基祖廟,舉辦傳統與現代舞蹈結合的電音三太子比賽,讓年輕人參加,相當有意義,希望明年舉辦電 音三太子國際賽。 王獻彰說,比賽有上百隊參加,總獎金30萬元,第1名獎金10萬元,另有最佳默契獎、表現創意獎、哪吒太子獎等,並由民眾參與票選最佳人氣獎,參與票選民眾可參加摸彩,有機會獲42吋液晶電視,以後年年都會辦電音三太子比賽。 蘇煥智、副縣長顏純左,以及縣議員蔡育輝、趙昆原等人,昨天與電音三太子大跳「台客舞」,蘇煥智不會舞步,由太子宮祕書曾文貞「惡補」,經1分鐘暖身就跳的比較順,相當逗趣。 【2010/02/13 聯合報】 @ http://udn.com/
个人分类: 怪力亂神|219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 新年求財運 財神廟補財庫
jiangjinsong 2010-2-13 12:33
新年求財運 財神廟補財庫 【中央社╱花蓮縣13日電】 2010.02.13 12:25 pm 民眾多在農曆除夕夜許願新的一年財源廣進、事業順利,花蓮吉安鄉金財神廟提供補財庫和點招財燈服務,幫民眾求財運,還提供發財金讓善男信女沾財氣。 農曆除夕夜是家家戶戶團圓圍爐的日子,許多民眾燃放鞭炮後許願,祈求新的一年財源滾滾,還有民眾到財神廟求財運。至於是否靈驗,大概只有本人最清楚。 花蓮吉安金財神廟每年農曆大年初一都會湧進大批人潮,向財神爺求財運補財庫,廟裡還有點招財燈的服務,相傳招財燈點亮持續一整年,財運也會旺一整年,許多民眾到廟裡求財運時寧可信其有,都順便點1 盞招財燈試看看。 到金財神廟補財庫的步驟可不隨便,必須要有相當的耐心,不過,想到可能會受到財神爺眷顧,民眾都能耐著性子照規矩來。 補財庫要填寫14張疏文,每張都須填上姓名、生辰八字、住址和蓋上手印,最重要的是要蓋上財神爺的關防大印,然後再點上11柱特製的八路財神清香,向玉皇 大帝、財神爺、觀世音、虎爺、土地公、五營將軍等神明焚香祈福求財,最後再焚化財庫金和元寶求正財和偏財,才算完成求財運的程序。 向財神爺求財運最好的時間是在大年初一凌晨,金財神廟在每年大年初一凌晨開啟廟門時,已有許多民眾等在門外,廟方說,求財運不是壞事,心誠則靈,不過,如果求的是不法之財,財神爺是不會眷顧的。
个人分类: 怪力亂神|3078 次阅读|0 个评论
星座、手相和八字——洋封建和土迷信的百花齐放
luohaijun 2010-2-9 11:16
现如今,打开任何一个网络,媒体和杂志,基本都可以看到一些和星座有关的专栏信息,而且这些内容似乎都十分高雅,能够引起年轻一代尤其是学生群体的眼球,我的一些朋友,他们的小孩还是小学生低年级阶段,平时讨论有关星座的信息也是头头是道,并且颇为自豪地说在他们学生中间十分流行,女生尤甚。不过注意看一下所谓的星座内容,大体都是处于某某星座的人的性格、命运、爱情、财路等的分析和预测,大同小异,都是一些空洞的和左右逢源的语言,放到任何一个人身上似乎都可以找到一些影子。 在当今信息时代,迷信和封建也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以前大家熟悉的落后和腐朽的封建和迷信,比如算命、八卦、八字、风水等,如今这些东西摇身一变,又蓬勃发展起来了,在城市和农村如今也十分流行,在书店一般也十分容易找到相关的专业级的教材了。它们也和大家的生活水平一样越来越高档了。 比如现在城市农村的男女恋爱和相亲,父母大都会对男女的八字问题算一算是否相克还是相生;比如现在在给小孩起名的时候,也要考虑金木水火土等搭配的问题以及打分高或低的问题,所以现在的起名馆起的名字都会遵守这样的法则;比如在婚嫁等重大日子的选择上,则是一定要请人算算哪天是良辰吉日;比如在搞建筑的时候一定要搞一些诸如避开路冲等风水问题(当然有些风水似乎也有些道理,比如坐北朝南等)。当然流行的解释是吉利,图个美满,但是吉利的背后原理还是虚无的,用科学的语言说都是封建和迷信而已。 起源于希腊神话(这些神话很多又和乱伦和杀戮有关)的星座之类的洋封建迷信,搭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中国大地,一下子,这些不切实际的封建残余和时尚、高雅等沾上了光,再加上传统的八字、手相、风水等等一些迷信的东西重新焕发了新的风采,年轻人尤其是学生群体对此乐此不彼,恰恰说明了目前我们的科学教育的落后,说明了社会的科学素养的薄弱,说明了大家在物质文明提高的同时其道德、理想和精神文明培养的落后!这些应该值得大家重视。
个人分类: 社会民生|457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我国县处级官员一半以上迷信 2007
pikeliu 2010-1-22 20:28
我国县处级官员一半以上迷信 作者:民主与法制时报 文章发于:博讯 点击数:584 更新时间:2007-6-11 http://www.wyzxsx.com 一半以上迷信:中国县处级官员科学素养调查解析   民主与法制时报 记者王琪/《中国县处级公务员科学素养调查报告》显示,47.6%的县处级公务员不相信迷信现象,一半以上的县处级公务员多少都存在相信求签、相面、星座预测和周公解梦4种迷信的情况。与2005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报告》中的有关数据相比,县处级公务员不相信迷信的比例仅比公众高出6.1个百分点,其中县处级公务员相信相面的比例甚至略高于公众。   公务员是引领社会发展的一个特殊群体,在中国社会发展进入关键转型期的今天,唯心思想对官员的侵蚀值得高度重视。并不像媒体报道的那样,是专门的公务员迷信调查。涉及公务员迷信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5月24日下午,程萍博士在国家行政学院综合教研部对《民主与法制时报》记者说。 此时,正值国家行政学院综合教研部研究员程萍的《中国县处级公务员科学素质调查报告》(下称《调查报告》)公布部分内容,报告中涉及县处级公务员迷信的调查数据和结论被舆论广泛引用,并被称为中国第一份官员迷信调查。尽管这确实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具有官方背景的机构第一次对官员迷信现象进行调查,但事实上它并不仅仅局限于官员的迷信调查。   在程萍博士提供的《调查报告》中,记者看到调查总体上被规划为三大板块:一是县处级公务员基本科学素质调查,二是县处级公务员获取科学技术知识的渠道和对科学信息感兴趣的程度,三是县处级公务员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态度。已经公布的是《调查报告》的第一部分内容,即县处级公务员基本科学素质调查。这一部分又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县处级公务员对基本科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对科学方法的了解程度、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理解程度。   涉及公务员迷信的调查,被安排在公务员对科学与社会关系的理解程度中。如何测度县处级公务员对科学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解程度?程萍在调查中采用中国公众第六次科学素养调查的主要内容,通过测度他们识别迷信现象的能力来实现。求签、相面、星座预测和周公解梦4种在中国社会各阶层普遍存在的迷信现象,成为测度县处级公务员识别迷信现象能力的首选内容。   在调查问卷中,有道题问道:对以下几种(即上文提到的4种迷信现象)预测人生或命运的方法相信吗?预选答案包含4个选项:很相信、有些相信、不相信、不知道。据介绍,被调查者只有选择不相信和不知道才能被初步确定为不相信迷信者。为了更加准确地测试出不相信迷信者的比例,在设置了上述一个问题后,接着还设计了另一个追问:如果以上任何一种预测方法告诉您,您最近将有大灾难,您将如何处理?   追问有4个备选答案:1.按预测者提供的办法去避灾免灾;2.查询有关书籍或询问亲友;3.不理睬;4.不知道。统计结果显示,47.6%的县处级公务员不相信迷信现象,没有超过半数;一半以上的县处级公务员多少都存在相信4种迷信的情况,并对预测的灾难有恐惧心理,至少是持有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5.6%的人对4种迷信现象和灾难预测持很相信和有些相信的态度。也就是说,有5.6%的县处级公务员相当迷信。   尽管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县处级公务员的科学素养总体水平高于公众,但在迷信这个问题上,公务员与普通公众的识别程度并没有明显差距。《调查报告》显示,县处级公务员自称相信相面这种迷信形式的比例最高,为28.3%;自称相信周公解梦的人数比例为第二,为18.5%;自称相信星座预测的比例为13.7%;自称相信求签的县处级公务员人数比例最低,为6.0%。   与2005年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数据比较,在前述4种迷信现象中,公务员对星座预测和周公解梦的相信程度与公众差不多,对求签的相信程度低于公众,但对相面的相信程度则高出公众1.6个百分点----公众很相信和有些相信相面的人数比例之和为26.7%,而县处级公务员的人数比例之和是28.3%。   两者不相信迷信的总体人数比例之和也是旗鼓相当。不相信迷信现象的公务员占接受调查总人数的47.6%,仅比2005年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中不相信迷信现象的人数比例高出6.1%。从去年3月份正式开始展开的这次中国县处级公务员科学素养调查,范围包括了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比较发达的中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的17个省、市、自治区,调查对象为相应各地行政学院的当期学员,一共有945名学员参与问卷调查,有效问卷为900份。   在提交了有效问卷的900名县处级公务员中,年龄最小的是一名来自团委的干部,只有24岁;年龄最大者为59岁。其中35岁-54岁年龄段的公务员占了提交有效问卷全部人数的87.0%。《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县处级公务员是否迷信,与各自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程度关系并不大。   程萍博士在对中国县处级公务员展开科学素养调查的过程中,设置了有关迷信的调查内容,据说根源与之前的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有关。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已经先后开展了6次,其中测度公众对科学与社会之间关系了解程度的一项内容,即是通过测度公众对迷信的识别能力来实现的。   程萍曾经作过一次中国地厅级公务员科学素养调查,但是这方面的内容当时未被吸纳到调查当中。据介绍,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所采用的调查体系,借鉴的是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教授约翰米勒的标准。原中国科普研究所教授李大光,是将这一指标体系引进到中国的先驱人物。李大光教授早年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时,将米勒的指标体系带回国内。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作的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都是利用米勒的指标体系进行。   在米勒的指标体系设置中,就包括了人们对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理解等调查内容。不过在米勒的指标体系中,美国在公众对科学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解程度进行调查的具体问题设置上,与中国国内的具体做法有所不同。   中国科学家们在先后开展的6次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中,将米勒体系中一些不符合中国国情的调查内容进行了更换调整。比如,在米勒体系中,其中一个具体的调查内容为:你知道UFO吗?你对UFO怎么看?在第六次作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时,中国专家删除了米勒体系中类似的这些内容,因为中国公众对UFO并不像美国人那样感兴趣。   科学家们结合中国国情,将一些符合中国社会现实的内容加到了舶来的米勒体系当中。将求签、相面、预测星座和周公解梦融入到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当中,就是其中的一个表现。这些现象在中国很普遍,除了星座预测以外的3种方式,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程萍博士说。中国县处级公务员科学素养调查就是根据第六次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指标体系来设置,把4个迷信的题目保留了下来。结果,这一保留成就了中国第一份官员迷信调查。   公务员属于高心理压力的群体,他们的心理压力很大。一方面他们要对上负责,一方面更要对老百姓负责,他要做好工作,心理的承受力必须要好于一般人。否则的话,他就承受不了。好多心理学家分析,在高心理压力人群里,公务员算是一部分,还有高校,另外还有就是高知,也属于高心理压力人群。他们心理压力很大,没法解脱,精神上又没有寄托,不知道往哪里解脱,所以他们就相信这些东西,想找一种精神的出路。   还有一种观点,既得利益怕丧失了。因为,一般公务员也好,县处级也好,地厅级也好,他都有一定的地位和权力,有一定的既得利益。他要是总想着不要丢失,要保住或者让这个利益更好,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可能就会产生一些相信迷信的想法。还有一种就是贪官污吏!像河北的丛福奎,他贪污那么多,心里有鬼,就生怕哪天落入法网,求神来保佑他,结果神还是保佑不了他。   这些因素都有可能造成公务员迷信。归根结底还是思想上放松了自我教育,放松了对自己政治上的要求,不注意自己的思想改造。我们经常说科学发展观啊,马列主义啊,三个代表啊,他们时常在嘴上说,实际上并没有学进去,脑子里装的是那些东西,让那些东西占了上风,而正面的东西、健康的东西和科学的东西没有占上风。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乌有之乡 http://www.wyzxsx.com 文章录入:叶文 责任编辑:yewn
个人分类: 爱的教育|140 次阅读|0 个评论
给全球变暖泼点冷水:警惕全球变暖成为“迷信”
杨学祥 2010-1-19 05:19
给全球变暖泼点冷水:警惕全球变暖成为迷信 警惕全球变暖成为迷信 气象研究应回归科学 牛强 谢光锋 2010年01月18日08:51 来源:《科学时报》   近来,伴随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争吵声,公众对全球变暖的关注持续升温,席卷整个北半球的大范围严寒却不期而至,坚信全球暖化的人士意料之中地将此归因于全球变暖。于是乎,炎热高温自然证明了气候变暖,而完全相反的低温严寒也能基于全球变暖推导出似乎无可辩驳的合理解释。   这或许勾起人们对社会上某些大师表现的记忆练我这个功就能治好你的病,病好了证明我这个功确实管用,如果没治好病那说明你心不诚,如果病情恶化了那是我的功在考验你。是暖还是冷?是练功管用还是依靠心诚?同为证,异则辩的伎俩,在套路上何其相似。这到底是科学还是迷信?科学会实事求是地分析研究新情况、新矛盾,通过理性质疑,在原有理论基础上螺旋上升;迷信却坚持固有的认识不可动摇,对一切新情况、新矛盾都不假思索地进行狡辩,抑或冠之不争的事实。   全球变暖是不争的事实,这句明显属于非科学的语言和口号犹言在耳,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变暖亦似乎成为公理,甚或将其固化为一种信仰,是否可以将持这类信仰的人称之为碳排原教旨主义者呢?先验地认为全球变暖,而原因是二氧化碳排放,以此为真理和圣经,从这个默认前提出发来对其他事物进行价值判断,或者寻找可能的解释,是否就是全球变暖迷信和碳排迷信呢?   全球变暖迷信和碳排迷信似乎可以追溯到极端环保主义,却又远远超出了其原有范畴。二战以后,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高速成长的同时,资本主义对增长的盲目崇拜引发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索取,一批具有批判精神和反思能力的人文知识分子深感忧虑,打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旗号,借此反对毫无节制的物质占有风气对人性的异化,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和美国环保主义者《寂静的春天》的出版就是典型的代表,作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一部分,环保主义有其进步的积极意义。   环保主义在各国人民的支持下,在保护水域、土壤、局部空气免遭污染方面卓有成效,带给了世界很多地方水清、地净、天蓝的良好环境。但由于传统环保主义所关注的水土气都是局部的,发达国家的人民在本国实行了一定的环保标准后,不再有足够的热情关注和支持环保事业,环保主义在西方的群众基础开始裹足不前,这使得环保主义始终无法超越地域和国界的限制而整合为一种全球重要力量。为了持续推进环保主义的全球地位,激进的极端环保主义开始寻找一个能够刺激全世界神经的新的痛点穴位。   这时,全球气候变暖作为一种学术论点进入了极端环保主义者的视野。其实,20世纪下半叶以来,气候变冷一直是气象学科内部的主流声音。但全球变暖涉及的层次是大气层的,不仅可以超越地域和国界的限制引发西方主流工业化国家的关注,更为重要的是,海水上升、洪水时代、人类的狂妄贪婪、人类大灾难、人类的警醒、救世主、诺亚方舟这些关键词也暗合了基督教秉持的人类原罪与救赎的思想。于是,气候暖化迅速成为极端环保主义的有力武器和重要工具,其原教旨主义的先验理论也超出了一般学术观点的范畴而日益意识形态化,甚至犹如皇帝的新衣成为一些社会群体证明自身智慧的广告词。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气体俨然以温室气体的恶名,超过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这些重要污染物成为罪魁祸首。   仅仅有极端环保主义的顶礼膜拜,暖化理论也只是众多学说之一种,在学界仍有大量不同观点的争论。而来自科学界功利思想和国际政治角力的影响以其代言人所形成的两方面现实势力的拥趸,使得气候变暖和碳排变身新迷信成为可能,因为他们隐藏在不可告人目的背后,更有比极端环保主义多得多的话语权、公信力、现实操作力甚或道义制高点。对此,善良的人们必须保持足够的警惕警惕某些研究者把全球变暖作为逐利的法宝,以经济人的理性选择替代科学人的唯实精神,无原则地加以推波助澜,以骗取更多的政府支持和民间基金会资助;警惕西方发达国家祭出的全球变暖这一法器,妄图阻止或延缓以我国为代表的后发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并撕裂、分化发展中国家间谋求共同发展的必要团结,事实上它们已经在这样做了。   能源和材料工业是现代文明的基石。大国的现代化进程无法绕过这两大产业。无论是能源产业的煤电油气,还是材料工业的钢铁、水泥、有色金属和石油化工,都与大量的能源使用和二氧化碳排放密切相关。借助二氧化碳的减排压力,将迫使一批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和材料工业无法充分发展,从而现代文明的物质基础无从建立。要想实现这一不可告人的目的,必须将碳排放意识形态化,好用来麻醉和蛊惑发展中国家的人民群众,最好的手段就是将暖化和碳排进行包装,使之时尚化、符号化,成为急欲与国际接轨的知识人群的时尚符号和文化图腾,进而培育成21世纪的新迷信。   继续深究下去,全球变暖迷信和碳排迷信本质上是人定胜天的偏激思想在作祟。虽然打着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未来的旗号,但其骨子里认定人类是自然界的主宰,不仅自然界的变暖是人类造成的,解救自然界也要靠人类,其思想基础与疯狂发展、过度索取的经济增长盲目崇拜症同出一辙,只不过表现形式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这种将人类与自然界二元对立的基点反映了西方社会指导思想的褊狭。   严寒或许可以使人头脑变得清醒和冷静。少些类似不争的事实式的断言和说教,多些理性质疑和踏实研究,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科学思想、知识、方法、技术和手段,这是科技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和责任。气候变化是一个宏大而又非常复杂的科学研究课题,需要集成众多学科的专业知识,收集各种现实证据和历史记录,客观、辩证地按照科学研究的规律逐步展开,既不能急不可耐地只根据部分证据就给出言过其实的武断结论,更不能为了先验的观点对论据进行主观剔除甚而对明显的事实视而不见,只有让气候变化研究回归其科学本原,才能得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负责任的科学结论。而要让气候变化研究回归到科学,首要的是警惕全球变暖和碳排成为迷信,如果已经有了这种迷信或神话,就要勇敢地破除它。 (责任编辑:王太拓(实习))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0785984.html 给全球变暖说泼点冷水 杨学祥 光明观察刊发时间: 2006-8-30 11:48:19 http://guancha.gmw.cn 近30年来,全球变暖的证据铺天盖地,人们对变暖后果的担忧也与日俱增。全球变暖将持续多久?真得那么可怕吗?俄国科学家最近又给全球变暖的观点泼一瓢冷水。 争论是科学的生命 TOM科技讯 据俄罗斯新闻网8月27日报道,俄罗斯科学院普尔科夫天文台的科学家们在对太阳辐射情况进行持续观测后宣称,地球有可能在50年后遭遇全球性的气候变冷,而且这一过程将一直持续到二十二世纪初。该天文台的哈比布尔洛阿布杜萨马托夫博士表示:通过分析观测数据,我们开发出了一套反映全球气候变化情况的程序表,即全球气候将在本世纪中叶前开始变冷,而从二十二世纪初开始,将进入下一轮为期200年的变暖周期。普尔科夫天文台的科学家们早些时候曾得出结论称,在2012-2015年期间,全球温度将会缓慢地降低,并且在2055-2060年间达到最低值。50年后,全球气温有可能会下降到十七世纪下半叶时的水平:当时,荷兰境内的所有运河均被冻结,而格陵兰岛上的大部分居民也被迫迁移。阿布杜萨马托夫博士指出,他还从外国同行那里获得了有关全球气候正在变冷的证据。他表示:日前,我收到了一封非常重要的电子邮件。西方的同行们指出,在2003-2005年期间,海洋上层水域的温度有略微下降,而这完全符合我们的研究结果。他认为,全球性的气温下降将在2012-2015年期间到来 。 争论是科学的生命,没有争论的科学是死亡了的科学,是无法向前发展的。日前,一批美国科学家提出所谓的黑洞根本是子虚乌有的观点,引发激烈讨论。某些科学家甚至认为,这是为传统的黑洞理论敲响的第一声丧钟 。俄罗斯科学家伊戈尔-彼得罗维奇-科普洛夫教授则认为,宇宙从未发生过大爆炸。根据大爆炸理论,星系连同其它所有的恒星和行星都产生于一个所谓的奇异点。这个奇异点中集中了所有宇宙最原始的物质 。与这种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相对照的是,中国研究生质疑相对论被批为想当然,我们提出的黑洞佯谬观点长期受到冷落 。缺乏创新精神的中国科学面临生死抉择。 我们在《中国学术期刊文摘》2000年第三期《行星摄动与黑洞佯谬》一文中提出,数学抽象是客观实际的一种近似,数学奇点是这种近似导致的谬误。数学抽象造成的物质隐身术在黑洞理论中得以实现,该理论创造出一个没有形状不占据空间的巨量物质和无穷能量。当某种理论被人们普遍接受时,人们也接受了某些不该接受的东西,这正是新理论的出发点 。马克思说得好:谬误构成了科学的阶梯。 从科学家打赌说起 据俄罗斯新闻网援引英国《卫报》报道,主要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情况的两名俄罗斯科学家坚持认为,全球变暖的危险过于夸张,今后10年全球气候将变冷,决定下注1万美元,与反对他们观点的英国气象专家打赌 。 俄罗斯科学院太阳地球物理研究所(伊尔库茨克市)研究员弗拉基米尔-巴什基尔采夫和加琳娜-马什尼奇认为,对地球气候影响最大的是太阳系活动的变化,而不是温室气体的排 放,地球变暖和回冷是对太阳黑子数量和大小变化的反应。由于今后数十年太阳将进入活动消极期,地球温度将会随之下降。大部分气象学家不同意这种观点,其中包括正在为日本横滨市地球模拟器超级计算机项目工作的英国气象专家詹姆斯-安南博士。他与俄罗斯科学家正式打赌。安南博士曾向美国气象学教授理查德-林森发起挑战,后者认为人类活动并未对气候产生强烈的影响,今后20年地球温度将会下降。林森教授表示愿意与安南打赌,但因为赌注比例问题未能正式订立赌约。英国环境保护运动积极推动者、《卫报》观察家乔治-蒙比奥特在BBC广播节目中,向全球变暖问题专家迈伦-埃贝尔发起挑战,打赌5000英镑。看来,科学界绝不会仅仅存在一种声音,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全球冷暖争论是一场长期的科学争论 人们可能对70年代初出现过的气候变冷说记忆犹新。1971年丹斯加德(Dansgaard)等人发表的格陵兰冰芯氧同位素谱分析成果表明,地球气候有10万年轨道周期变化,其中9万年为冷期,1万年为暖期。按此规律,目前气候的暖期已接近尾声,气候变冷说一度成为主流 。日本气象厅朝仓正在1973年3月3日《东洋经济周刊》撰文预言,地球将于21世纪进入第四小冰期。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环境研究所布赖森(Bryson)认为,地球目前正在非常缓慢地进入另一个大冰河期。当时的变暖说以大气热污染为依据,代表人物有前苏联列宁格勒地球物理观象总台布迪柯、列宁格勒大学施涅特尼柯夫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环境保护厅彼得森。他们的理论现在变为主流。 媒体多次披露,对于气候冷暖变迁这一全球重大问题的预测,科学界可谓出尔反尔。20世纪70年代,一批欧美的著名学者曾聚会于美国布朗大学,专门召开了一次当前的间冰期何时结束和如何结束的研讨会。学者们举出实例证明,目前的地球气温已经在开始下降,从暖到冷的变化很快,可以不足500年,如果人类不加以干涉,当前的暖期将会较快结束,可以预期不出几千年,也许只有几百年,全球变冷以及相应的环境变迁就会来临。出于对所面临威胁的忧虑,会议的两位发起者甚至还向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写信发出警报。这种冰期将临的观点一直持续了20年。直到了20世纪90年代,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才成为国际社会的热点 。纵观历史多歧路,未来的主流又会是谁呢? 不过,不同的声音仍然不绝于耳。2004年媒体披露的美国国防部秘密报告称,到2020年,欧洲沿海城市将被上升的海平面所淹没,英国气候将像西伯利亚一样寒冷干燥。亚洲和北美洲的年平均温度下降达2.8摄氏度,北欧下降3.3摄氏度。整个澳洲、南美洲和非洲南部的关键地区年平均温度上升达2.2摄氏度。自然自有自我调节机制,争论仍在继续中。 科学的不确定性:科学争论中的数学模拟漏洞 李崇银院士说,现在对全球增暖最主要的依据就是IPCC的一些报告。在IPCC报告里面,就是全球增暖,各种因素对增暖的贡献,你可以看到一张图,那里面就有不确定的地方,布什就利用这个东西,应该说是这样的一个问题,由于你科学上还没有完全确定。美国因为从科学界来讲,还有相当一部分科学家不同意全球增暖是温室气体造成的,还有相当一部分有影响的科学家持这样的一种观点。我认识的很有名的一位美国科学院院士,在好多年前就有他的一些看法,他认为热带的云和辐射的作用比温室气体的作用还大 。 周光召院士指出,最近地球上气候的波动很大,二氧化碳含量却一直在上升,可见全球气温变化并不完全取决于二氧化碳含量。另外从历史上看,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因素很多,有人为因素,也有自然因素。现在的变化是否完全来自人为产生的温室气体,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 近140年全球平均温度变化和我国近120年的平均温度变化表明,1890-1924年是低温期,1925-1946年是高温期,1947-1976(在中国为1986年)年是低温期,1977-2000年为高温期 。温室效应无法解释其中的两个低温期的产生原因。在IPCC的各种因子造成的辐射强迫一览表中,有温室气体、平流层臭氧、对流层臭氧、硫化物、矿物燃料产生的有机碳气溶胶、矿物燃料产生的烟尘气溶胶、火山、太阳共8种因子。云层厚度、潮汐强弱、深海强震的多寡等对气候变化有重大影响的因子都没有考虑。 提出温室效应的美国科学家季林(Keeling),在2000年又提出潮汐气候效应。季林认为,地球、月亮和太阳相对位置的变化会引起潮汐强度的逐渐变化,其周期为1800年。潮汐大时,有更多来自海洋深处的冷水被带到海面。这些冷水可以冷却海洋上的空气。潮汐小时,海洋深处的冷水很难被带到海面,世界就变得暖和。据季林的计算,大约在1425年即小冰期的末期,潮汐达到了最大值,从那以后逐渐减弱,直到3100年潮汐又达到最大值。这个周期是过去1万年气候变迁的主要动力。这个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24世纪 。潮汐有13.6天、27.21天、27.55天、29.53天、2.2年、11年、22年、55年、60.6年、220年、1800年和5000年的强弱变化周期。 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发生后,异常寒流突袭全球。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20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40o范围内的8.5级和大于8.5级的海震 。 我们发现,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18次。在1889-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6次,在1925-1945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1次,在1946-1977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及其边界发生11次,在1978-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0-2005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2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5年应该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据美国国防部秘密报告预测, 2020年欧洲沿海城市将被上升的海平面所淹没,英国气候将像西伯利亚一样寒冷干燥。这看似对立的两种现象共存正是物极必反的辩证规律。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破坏了地壳的重力均衡,引起加载的海洋地壳均衡下沉(如同轮船加载,吃水线加深一样),由此而发生的深海强震和海啸又迫使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引发全球变冷。同样,全球变暖导致云层厚度增加,阻挡太阳辐射进入地表,又导致全球变冷;飓风产生于海洋表面高温,最终导致深海冷水上翻,海洋表面降温。这都是大自然的自组织和自调节作用。没有考虑云层厚度、潮汐强弱、深海强震的多寡等对气候变化有重大影响因子的数学气候模拟,其可靠性应当受到质疑。 全球变暖理论的局限性及其危害 在中国,主张全球温度将变冷的声音非常微弱,与主张全球变暖的主流派不成比例,即使偶尔出现的一点客观报道 ,也会被淹没在一片全球变暖的喧嚣之中。问题在于,中国人感兴趣的是研究结果,而不是研究过程。这恰恰是中国长期科技落后的原因: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给出一个一成不变的永久性真理,一切都在伴随时间、地点、条件而变化,一切都需要人们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历来判定是非。单凭科普知识,无法评论科学界的争论,人们需要掌握评价科学争论的基本方法:理论与实践的符合程度 。认真研究科学发展的历史,可以使我们能够认清人类的弱点和偏见。 科学的规律具有对立统一性、否定之否定性和螺旋式上升性。其中,周期性是我们认识世界和科学实践的主要依据。人类活动不能改变自然规律,只能起加速或减缓作用。有人夸张地认为,全球将进入6000万年前的大温暖期,这是误解,人类还没有这么大的加速能力。温室效应仅仅是全球变暖的一种因素,它不能解释全球气候冷暖变化的波动历史。历史上比现在规模更大的全球变暖是如何产生的?是如何消失的?目前的全球变暖会持续到什么时候?全球变暖说并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 近期研究表明,流感大流行有六大特征: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前一年或前两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中国强沙尘暴年;前后一年或当年为中国东北地区冷夏年(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严重低温冷害年);当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当年为太阳黑子谷年m或峰年M,m-1年,m+1年或M+1年。 1889-1890年、1900年、1918-1919年、1957-1958年、1968-1969年和1977年的禽流感爆发都满足这6大条件,同时,在1890年以来,满足这6大条件的只有以上6次爆发 。 按照全球变暖说,准60年周期的全球拉马德雷冷位相低温期不再出现,今后禽流感不会在人类间爆发。肯定地说,这种预测有极大的危险性。在地球进入30年冷周期的预测上,美国国防部的秘密报告与部分中国气象学家(如,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赵振国和任振球等)的观点是一致的 ,至少到2020年,低温和禽流感就会光顾人类世界。同样一个观点,由外国人说出就比由中国人说出更起作用。这与其说是科学,不如说是迷信。在资源和能源日渐短缺并成为战争根源的今天,全球变冷比全球变暖具有更大的风险,会给人类造成更多的伤害。科学的争论会减少人类更多的历史遗憾。 参考文献 1.伊凡 编译。俄科学家称:2012开始全球将遭遇气候变冷50年。2006年08月28日 11时39分 来源:TOM科技 http://tech.tom.com/2006-08-28/04BF/13190153.html 2.久亮。美科学家称宇宙间不存在黑洞 引发激烈讨论。 2006年08月02日 14:24 新浪科技 http://tech.sina.com.cn/d/2006-08-02/14241067267.shtml 3.久亮。俄罗斯科学家称宇宙从未发生过大爆炸(图)。2006年07月27日 07:05 新浪科技 http://tech.sina.com.cn/d/2006-07-27/07051057345.shtml 4.杨学祥。行星摄动与黑洞佯谬。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科技快报)。2000,6(3):365-367 5.固山。俄英学者下注1万美元 赌10年后全球是否变冷。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0日 15:13 中国新闻网 http://tech.sina.com.cn/d/2005-08-20/1513699173.shtml 6.Dansgaard, W., Johnsen, S.J., Clausen, H.B. Langway, C.C., Climatic record revealed by the Camp Century ice core. in Turekian, K.K., ed., The Late Cenozic Glacial Ages., Yale Univ. Press, New Haven, 1971, 37~56 7.赵希涛, 杨达源.,等. 全球海面变化.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2. 148~149 8.预测不一 下次冰期何时到来仍是未解之谜。网易科技报道 http://tech.163.com 前往科技论坛 http://tech.163.com/04/1121/14/15NFVBSP0009rt.html 9.李崇银,潘锋。李崇银:关注全球环境变化。中国科学院网站。2005年7月22日 http://www.cas.cn/html/Dir/2005/07/22/1840.htm 10.周光召. 若干基础科学的发展趋势. 科学. 1996, 48(5): 4~7 11.丁一汇,张锦,徐影,宋亚芳。气候系统的演变及其预测。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27,31,70。 12.Charles D. Keeling and Timothy P. Whorf. The 1800-year oceanic tidal cycle: A possible cause of rapid climate change . PNAS, 2000, 97(8): 3814-3819 13.杨冬红,杨学祥.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巨震是调节气候恒温器理论的检验 . 西北地震学报. 2005, 27(1): 96 14.杨学祥。地球已开始进入变冷周期。2004-5-27光明网博客。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4/4728.html 15.杨学祥,杨冬红。冷静看待全球变暖:谁控制了21世纪全球温度变化? 2005-8-15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学术观点. show.aspx?id=3695 16.杨学祥. 全球变暖:从科学到神话. 2005-3-16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学术观点. show.aspx?id=1844 17.杨学祥。全球变暖:从科学到神话。国家气候中心。关于我们-相关消息专栏。 http://ncc.cma.gov.cn/Website/index.php?ChannelID=83NewsID=792 18.杨学祥。科学家间的较量:全球变暖与全球变冷的一场特殊争论。 2005-8-21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online.sh.cn/forum/20056419.htm 19.杨冬红,杨学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西北地震学报。2006,28(1):95-96。 20.杨冬红,杨学祥. 禽流感爆发的六大特征及灾害预警. 气象港-科技文章-理论.2006年6月5日 http://qxg.com.cn/n/?fc=antid=74id=6223 21.杨学祥。再论跟风派的尴尬。 2005-9-10光明网博客。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5/8861.html 文章出处: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402 杨学祥:向气候开战是向自然宣战的翻版 - Tag: 自然与人 科普作品 气候变暖 科学精神 这是学者杨学祥两年多前发出的文章,讲科学,有理想,也适合现在的情况。---五柳村编者,2009-12-10。 全球变暖争论与国家经济安全 向气候开战是向自然宣战的翻版 作者:杨学祥 2007/3/12 17:11:00 |杨学祥的BLOG 关键字:全球变暖,温室效应,冷暖交替说,持续变暖说,经济衰退,能源紧张 争论是科学的生命,没有争论的科学是死亡了的科学,是无法向前发展的。近些年来,随着全球气温的异常变化,全球变暖的学说可以说是路人皆知,在这样的背景下,还有一种完全相反的观点:全球气温并不会持续变暖,而是将进入变冷期 。   新华网南京3月10日电(记者凌军辉)记者9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获悉,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由该所主持的湖泊沉积与环境变化研究成果显示,全球气候变暖很可能是一种自然周期变化的结果,与人类活动没有必然的联系,不久的将来,全球气候有可能逐渐变冷。参与这个项目的沈吉告诉记者,从上个世纪初以来,气候变化的频率正逐渐加快,由此造成的温度、降水等气候突变的可能性也在增大。现在全球正处于过渡期,气候突变的可能性也最大。我认为全球气温有可能突然变冷,虽然这有点超出人们的通常判断,但积极做好相应的准备应该是非常必要的 。  很多科学家认为,二氧化碳排放增多带来的温室效应是全球迅速变暖的主要原因,前不久公布的联合国研究报告也是这么说的。不过,英国电视四台却发出了不同声音。该台即将播放的纪录片称,人造的全球性变暖是现代社会的最大骗局,太阳才是真凶。纪录片还称全球变暖是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全球产业,它由狂热的反工业化环境主义者制造,由科学家兜售的可怕故事来筹资,还获得了政治家和媒体的舆论支持。由于此片显然跟联合国公布的研究报告唱起了反调,因而还未播出就引起了西方媒体的关注。这个名为伟大的全球变暖丑闻的纪录片将于3月8日播出,它想要表达的最重要的信息是,人类行为造成全球变暖的故事是一个谎言。纪录片的导演马丁德金说:没有几个电影可以改变历史,但我想这是一个转折点。再过5年,温室效应是全球变暖主要原因的说法将彻底成为一句废话。 据报道,纪录片得到了一批专家的支持,包括9名气象学、海洋学、生物地理学等方面教授的参与。这些专家来自知名的研究机构和学府,如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法国巴黎的巴斯德研究所、丹麦国家航天中心等 。 全球变暖原因有多种说法,这是正常的科学的争论。国内外媒体的归纳并不完全,除温室效应说外,大致有以下几种: 太阳变化说:成立于1989年、由46个工商业公司组成的美国全球气候联合会认为,全球变暖是客观存在的。该组织几乎包括了美国工业界的所有重要成员,以及对布什政府很有影响力的一个智库乔治马歇尔研究所。该研究所1989年曾发表报告称,太阳密度的周期变化可以抵消与温室气体有关的气候变化,也就是说,全球变暖该怪太阳。美国俄克拉何马州参议员英赫夫前不久也将全球变暖形容为被误解得最厉害的题目,并称太阳应为地球变暖负大部分责任6砺匏埂豆鄣惚ā?日援引英国学术杂志的文章说,新研究显示,地球变得越来越暖的原因是,太阳辐射处于近1000年来最强烈的时期,而且太阳辐射增强对臭氧层和云层的影响所带来的气候变化,可能比太阳光的影响更大 。 宇宙射线说:《英国皇家学会学报》今年2月的一篇文章说,宇宙射线可能在云层形成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丹麦气象科学家亨利克斯文斯马克表示,有实验显示,人类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可能比许多科学家以前所认为的小得多 。 动物废气说: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发表的报告说,全球10.5亿头牛排放的废气,是导致全球变暖的最大元凶。牛群的屁等排泄物会产出100多种污染气体,其中氨的排放量占全球总量的2/3,氨正是导致酸雨的原因。牛屁中有大量甲烷,其暖化地球的速度比二氧化碳快20倍 。 潮汐调温说:提出温室效应的美国科学家季林(Keeling),在2000年又提出潮汐气候效应。季林认为,地球、月亮和太阳相对位置的变化会引起潮汐强度的逐渐变化,其周期为1800年。潮汐大时,有更多来自海洋深处的冷水被带到海面。这些冷水可以冷却海洋上的空气;潮汐小时,海洋深处的冷水很难被带到海面,世界就变得暖和。据季林的计算,大约在1425年即小冰期的末期,潮汐达到了最大值,从那以后逐渐减弱,直到3100年潮汐又达到最大值。这个周期是过去1万年气候变迁的主要动力。这个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24世纪 。(潮汐有13.6天、27.21天、27.55 天、29.53天、2.2年、11年、22年、55年、60.6年、220年、1800年和5000年的强弱变化周期。) 海震调温说: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发生后,异常寒流突袭全球。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20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也与这一时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有关 。(巨震指赤道两侧各40o范围内的8.5级和大于8.5级的海震。) 海洋调温说:海洋是地球最大的能量储存库。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破坏了地壳的重力均衡,引起加载的海洋地壳均衡下沉(如同轮船加载,吃水线加深一样),由此而引发的深海强震和海啸又将迫使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从而将会引发全球变冷。这就是海洋的调温作用。在温暖的中生代,海洋底层温度为 15摄氏度,第四纪冰期到来时海洋底层温度为摄氏0度,而目前海洋底层温度为摄氏2度。目前海洋蓄能库的热能状况与中生代温暖期相去甚远,离超寒冰河期仅一步之遥。强潮汐、海洋巨震和强飓风周期性地将深海冷水翻到海洋表面,吸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使地球气候变冷。仅当海底温度达到摄氏15度以上时,海洋调温作用才能减弱到中生代的水平。 天文冰期理论:南斯拉夫科学家米兰科维奇用地球轨道偏心率周期(10万年)、黄赤交角周期(4万年)和近日点进动周期(2万年)计算地球不同纬度接受太阳能的变化,得出了地球轨道控制地球冰期和间冰期转换的结论,该结论被证实是20世纪最大科技成就之一。 目前的科学水平只能准确预测一周以内的天气变化,对未来气候的预测充满变数,对地震的预测更存在争论。气候的预测历史恰恰证明了人类预测的不准确性:媒体多次披露,对于气候冷暖变迁这一全球重大问题的预测,科学界可谓出尔反尔。20世纪70年代,一批欧美的著名学者曾聚会于美国布朗大学,专门召开了一次当前的间冰期何时结束和如何结束的研讨会。学者们举出实例证明,目前的地球气温已经在开始下降,从暖到冷的变化很快,如果人类不加以干涉,当前的暖期将会较快结束,可以预期不出几千年,也许只有几百年,全球冰期以及相应的环境变迁就会来临。出于对所面临威胁的忧虑,会议的两位发起者甚至还向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写信发出警报 。这种一场虚惊的预测闹剧不能重演了,它会给正在走向衰退的世界经济雪上加霜。 德国著名的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的气象学索兰基教授说:气候变暖确实不假,但我们没必要那么紧张。在整个地球演化史上,有过远比现在还温暖的气候,如在白垩纪,温室气体远比现在多,高达5倍,造就的气候与生态环境也并不坏,水草繁茂,巨大恐龙横行。这一观点我们提出过多次。用恐怖大片的艺术手段来影响粉丝,这不是科学争论的正确方法,因为正确的科学观点不是通过公民投票来解决的。真理一开始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环境问题已经演变为政治问题。目前,欧洲正笼罩在气候变暖威胁论中,很多媒体甚至把矛头指向中国。有学者认为,种种复杂的讨论背后,也许存在着更深层次的问题。法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克劳德阿勒格雷去年批评那些鼓吹全球变暖的人是受到了金钱的驱动,而不是为了科学的健康发展。美国参议员英赫夫呼吁人们小心评价所听到的宣传,因为那些环境保护的极端分子所做的是关掉一部叫做美国的机器。电影侏罗纪公园的作者克莱顿前不久写了本书,认为全球变暖的形势并未到达灾难的程度,现在存在着科学政治化和学术研究商业化的趋势,值得警惕。不过,也有西方媒体指出,一部分对主流意见持怀疑态度的科学家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一些工业公司,如能源公司的资金支持,自然说话也向着这些公司。沃顿经济气候预测联合会的一份调查就显示,如果美国按照《京都议定书》行动,那么每年要花掉3000亿美元。俄纽带新闻网的文章说,瑞典科学家埃利尔表示,如果现在限制一些发展中国家减少燃料的使用,将对这些国家经济造成重大打击。因此,在让这些国家放弃使用便宜的燃料前,应首先找到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 温室效应说并没有解释历史上温室气体减少和气候由间冰期转为冰期的原因,并没有给出全球变暖到何时为止的大致时间,这与地球气候历史不相符合,原因不明,何谈预测?谁彻底否定了米兰科维奇的天文冰期理论?拿出证据来!气候冷暖变化说是正常的,符合历史的;全球永久变暖说是违背历史的,是不正常的,是人为刻意地篡改气候历史,是带着科学面具的恐怖主义。污染需要治理,环境需要改善,高风险、高消费、高速度的西方生产和生活方式需要改变,节约型循环型和谐社会需要建立。但是,减排二氧化碳涉及动物和人类生存,要慎重对待,不能因噎废食。 随着全球资源和能源的危机加剧,减排温室气体的压力可能变为压制、限制、打击发展中国家经济的种种借口,甚至成为经济强国霸占世界资源、侵占弱小国家的托词。跟风派开门揖盗,将给国家安全造成威胁。目前,欧洲正笼罩在气候变暖威胁论中,很多媒体甚至把矛头指向中国。这是一个危险的预兆!像美国这样的强国都不能承受减排二氧化碳之重,有人要通过减排来压垮中国。 两会期间,中科院院士、郑州大学教授霍裕平在京接受采访时表示,引人关注的全球变暖恐慌是炒作,中国政府不应为此降低能源消耗 。这是理智的呼声,是一个人民代表不跟风西方舆论,坚持独立科学观点的表现。全球变暖不仅仅是气象学家的事,任何有科学常识的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知识作出独立的判断。跟风某一科学观点不是科学,而是愚昧。减排论者可以大谈其观点,反跟风论者也可以大谈其观点,让人们根据理性来判定是非取舍。允许减排论者放火,不许反跟风论者点灯。这是哪家的学术自由与政治公平? 世界有许多比减排二氧化碳更重要的事情,如恐怖袭击、伊拉克战争、资源能源危机、水环境危机、环境污染、美国面临经济衰退、世界面临禽流感爆发威胁等等。禽流感是正在逼近的全球灾难。 研究表明,流感世界大流行的七大特征为: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前一年或前两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1886-1987 年,1898-1899年,1916-1917年,1955-1956年,1967-1968年,1975-1976年);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中国强沙尘暴年;前后一年或当年为中国东北地区冷夏年(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严重低温冷害年,如1957年,1969年,1976年);当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1888-1889年,1899-1900年,1918-1919年,1957-1958年,1968-1969 年,1976-1977年);当年为太阳黑子谷年m或峰年M,m-1年,m+1年或M+1年(太阳黑子谷年:1889年,1901年,1976年;太阳黑子峰年:1917年,1957年,1968年);当年为冬季或夏季强潮汐南北震荡持续天数异常年(1957、1958、1969、1977、2008、 2009年) 。 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2006年或2007年为太阳黑子谷年,2007年拉尼娜可能在3-5月发生,2008年预测为厄尔尼诺年,2008年夏季强潮汐南北震荡持续天数异常年。如果2007年拉尼娜事件发生,则流感世界爆发就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程序。禽流感的爆发已经对玉米市场造成损害,2007年拉尼娜年为禽流感孕育年,2008年厄尔尼诺年可能为人类禽流感爆发年 。这不仅对养殖业和玉米市场,而且对全球经济也将产生巨大的冲击。 据《新闻晨报》报道: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格林斯潘周一表示,美国的预算赤字依然值得高度关注。他同时警告称,美国经济有可能在今年年底步入萧条。格林斯潘通过卫星连线在一次商务会议上就有关美国经济的问题作答时表示,美国经济有可能在2007年最后几个月陷入萧条,但很难对经济衰退发生的具体时间作出预测。格林斯潘称,美国经济自2001年以来一直保持扩张,目前有迹象显示,本轮经济周期已接近尾声。他说,当经济远离上一次衰退时,推动下一次衰退的力量不可避免地积聚起来。事实上,人们已经开始看到此类迹象,以美国为例,企业利润率已趋于稳定,这是经济周期进入最后阶段的前期征兆。他表示,尽管美国经济可能在2007年的最后几个月出现萧条,但大部分预测者并未作出这样的判断,而是认为2008年以后经济增速会有所放缓 。 流感世界大流行将成为美国经济衰退的冲击因素之一,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不言而喻。世界银行与亚洲开发银行2005年11月3日发布评估报告说,一旦禽流感大暴发,全球经济将进入衰退,仅在亚洲,就可能造成2830亿美元经济损失。同一天,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说,禽流感疫情有望改变亚洲、非洲等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世界银行3日发表的隔年年度报告说,禽流感目前在亚洲仅限于农村地区,但随着可能采取的隔离以及旅游限制措施,2006年的经济增长将充满风险。这份报告的撰写者、经济学家米兰布拉姆哈特说:目前看来,禽流感带来的经济损失主要在扑灭家禽与监控系统的额外投入,但潜在破坏力却不容低估。在亚洲开发银行的估算中,人际禽流感暴发将使新加坡GDP两个季度内下挫10.4%,4个季度内下挫22.4%,约损失239亿美元。香港则将在4 个季度内损失344亿美元,中国内地地区为806亿美元 。 如果2007年3-5月发生拉尼娜事件,2007年春季禽流感的全球蔓延趋势就值得世界关注!建设一个强大的中国,就必须与真实的灾难和险阻作斗争,而不能与幻影作斗争。气温变化是快速与短暂的,海温的变化才是缓慢和长久的。当海底温度上升到摄氏15度,海洋调温作用才会减弱,我们才会受到类似白垩纪的全球变暖威胁,更何况那时的恐龙正处于兴旺时期,威胁只存在于某些人的宣传中。改变气候的努力应该接受改造自然的失败教训,人类只能适应气候的变化。至今为止,人类建设美好家园的努力都付诸东流,我们得到的却是危机四伏的恶化环境。我们为什么要为有无难测的灾难付出代价? 改变地球气候的努力注定是要失败的,因为人类试图改变自然规律的行动从来就没有获得成功!当人们兴高采烈地庆祝限制氟利昂排放成功修补臭氧洞的时刻,2006年秋季南极臭氧洞却达到历史的最大值。出尔反尔和屡战屡败的科学预测和人类干预令科学蒙羞! 请记住恩格斯的忠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顺应自然规律,适应气候变化,节约能源和资源,适度生产和消费,恢复森林植被,恢复自然生态,这才是人类的生存之道。减排温室气体并非是恢复生态环境的有效方法。 气候变冷比气候变暖对人类的威胁更大,能源和资源危机将在气候变冷中突袭人类社会 。在严寒气候和生存极限的威胁下,你还要减排温室气体吗? 参考文献 1.杨学祥。全球变暖还是变冷。科技潮,2006,(9):20-22 http://www.bestinfo.net.cn/wcm/bjkw /ztrd/ztrd_wz.jsp?art_id=39833mag_id=153year=2006issue=9 2.凌军辉。一研究显示:全球变暖不一定是人为因素造成。2007年03月10日17:04 来源:新华网 http://it.sohu.com/20070310/n248637740.shtml 3.寇维维,纪双城,常殷,青木,段聪聪,柳玉鹏。温室效应还是太阳活动加剧-地球变暖谁是真凶? 环球时报。光明观察刊发时间: 2007-3-10 11:45:48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3850 4.叶檀。全球变暖系利益集团炒作本身就是恶炒。光明观察刊发时间: 2007-3-6 11:41:35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3766 5.吴艳霞。全球变暖说法有利益集团在炒作?中国科学院院士霍裕平委员直言政府不应为此降低能耗。文章来源: 燕赵都市报。光明观察刊发时间: 2007-3-6 11:38:52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3765 6.杨学祥. 钟南山院士:可能在2月后会出现流感高峰. 2007-2-27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12304 7.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8.杨学祥.冷静看待气候变暖. 2007-2-11光明网 - 光明观察 学术观点.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3439 9.杨学祥,杨冬红. 2007年2-6月强潮汐预警:关注厄尔尼诺年的低温冷害. 2006-11-21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69382.htm 10.杨学祥。全球强寒流袭击的现状及趋势。2007-2-12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12192 11.杨学祥.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灾害链预警:厄尔尼诺结束拉尼娜将发生. 2007-2-22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7/200711106.htm 12.杨学祥. 厄尔尼诺、拉尼娜和流感世界大流行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程序. 2007-2-18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7/200711098.htm 13.赵珂。格林斯潘警告:美国经济可能今年底步入萧条。2007年02月28日 17时15分 金羊网-羊城晚报。 http://news.tom.com/2007-02-28/001G/33319411.html 14.世行:禽流感一旦暴发将致全球经济衰退。时间:2005年11月05日06:39  来源: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http://news.sohu.com/20051105/n227398506.shtml 15.杨学祥.地球已开始进入变冷周期 (2004-3-23) .光明网.光明观察. http://www.gmw.com.cn/03pindao/guancha/2004-3/23/1122001.htm 文章出处: http://wlcscience.blogbus.com/logs/53304490.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5742 次阅读|1 个评论
“风水”迷信在高校复活,怪!
wangdw 2010-1-15 09:01
风水迷信在高校复活,怪! 科学新闻 09 年第 24 期刊登了 孙滔先生写的 风水在高校复活一文,本人读后十分惊讶。风水本来是封建迷信的东西,怎么讲科学的高校要复活它?!竟然在许多名高校中发生这种怪事,其中有北大、天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安徽大学、中山大学等若干所高校。 高等学院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地方,是讲科学的地方!现在,有的不但开这种封建迷信的课,还组织有社团。太离谱了! 原来,本人总想呼吁少谈些孔孟之道,提倡创新精神。不管怎么说,儒家思想只是封建主义的思想,可风水却是封建迷信!大讲孔子孟子的那套,使人唯唯诺诺,不求创新。而风水会使人信上封建迷信,倒退太多了吧! 有人竟然为风水狡辩,把风水看成风和水,有的把它说成是一种地理。 风水曾经是新文化运动所反对的具体对象之一。现在需要再来次新文化运动? cctv 百家讲坛有过风水的讲解,文化部某官员公开承认中国风水堪舆在建筑和城镇村落的规划设计上有一定价值。乖乖,迷信的市场还真是不小!在经济上我们有宏观调控,这是在思想上啊,也要调控一下吧。 解放初期,反对封建迷信,取缔妓院、赌场等肮脏场所,立见成效。改革开放好,但是就象开窗换气。开窗是好,新鲜空气进来了。不过必须有纱窗,否则,其他不好的东西,如苍蝇蚊子等也进来了。封建迷信倒也不是进来的,而是本地复辟的。
个人分类: 反伪科学|3860 次阅读|3 个评论
自由的度在哪里?风水与北大争议的思考
chrujun 2009-12-26 21:02
最近,一位风水大师在北大讲坛开讲,引起了很大争论。一种观点认为北大应该容许不同观点有发言机会,另一种观点认为北大不应该把校园作为传播迷信的场所。 风水的主要思想是利用阴阳、八卦、五行和地形地貌综合分析确定阳宅(活人住所)和阴宅(坟)的位置和方位。 为什么有人相信风水,要找风水先生呢? 就是因为他们认为好阴宅好阳宅可以惠及子孙,可以升官发财。尽管风水在实践上有一些合理的东西。但从人们对风水信仰的原因来说,风水与迷信有着无法切割的联系。 从胡大师在北大的言论可以看出 这一点。 当人们对自身的命运捉摸不定的时候,总是希望有外部力量和因素可以将自身的命运向好的方面发展。 这就是人们信仰风水的关键原因。 任何自由都是有度的。 很多人对蔡元培的办学理念做了庸俗化理解。或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我觉得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学术自由的边界在哪里? 学术自由是否可以包容封建迷信思想? 回答了上述两个问题,就可以对北大的行为作一个基本的判断。
个人分类: 我的思考|4595 次阅读|2 个评论
相信自己,不要迷信学术权威
chrujun 2009-12-25 20:54
最近召集学生开会,我讲了将近2个小时,这是我最长的一次谈话。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鼓励学生批评我,向我的学术观点提出挑战。特别是搞工程,有无数种可能的方案达到同一目的。限制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就是限制住自己的手脚。 但有的人却不是这样,包括院士级人物。学生提出不同学术观点就认为是不尊重老师、对老师不服气、把老师不看在眼里。 学生对老师的服从不是靠权势和地位得来的,而是靠令人信服的学术观点。 靠权势和地位维持的学术威望,绝对是不能持久的,迟早会被扔进垃圾堆的。 我很赞成林彪的观点,人的上帝就是自己。 只有相信自己、依靠自己、提高自己,在学术上自己做自己的主人,不对他人亦步亦趋,才能够真正学有所成。 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权威,都要认真思考。只有通过自身的逻辑推理认可的观点才可以赞成,迷信权威只会害了自己。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8929 次阅读|4 个评论
风水
tarimriver 2009-12-8 21:49
人生在世离不开环境,自然环境对人的生理个性特征都有显著的影响,生活在热带地区的人普遍矮小,寿命也短。而在温带寒带地区的人往往人高马大,寿命也较长。在我国西部地区由于环境的恶劣,其音乐也如泣如诉,例如秦腔;江浙一代则吴语呢哝,分外温柔。不仅如此,根据祖先流传下来的观点,环境变化还能对人的运势产生影响,这就是风水。 《 葬书 》最早提出风水一词,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风水学:   太极生两仪(阴阳、正负),两仪生四相(五行),四相生八卦,八卦生二十四山   风水分为:龙、穴、砂、水、向、意、形、天(天体布局)所有高等的风水师,都是按这些理去做,但要结合人命理,本性去计算;因为以前的人一句发家名言是: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   中国古人把风水称为堪舆,也叫 地理 ,我们不妨连起来一起读做:堪舆风水地理。我们也不妨可以这样解释:堪(观察天)、舆(勘察地)、风(空气空间)、水(水文水质)、地(地形地质)理(的研究分析理论)。   在地球上,占最大体积的物质是什么,就是风、水、地。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是什么,也是风(空气)、水、地(土地)。请大家在说风水的时候不要把地忘了。   在地球上除了由天体进来的物质之外,几乎所有物质都由风水地三者所承载所包含所孕育,当然也包括人类。可见古代人所说的风水,就是泛指地球中的所有物质,风水学就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微观物质(空气、水和土)和宏观环境(天地)的学说。   根据古人的感知,在大地上除了地和水之外,余下的就是空间了,空间里只有风了。古人认为,风和空间和天是联在一体的,风水学中所说的风,既是空气,也代表空间,同时也包含天。   风水一词最早出于伏羲时代,太昊伏羲根据自己研创的简易图,推理出地球有过一段是风与水的时期。《简 易经 》里记载:研地说:一雾水,二风水,三山水,四丘水,五泽水,六地水,七少水,八缺水,九无水。这里所指的风水应是风水的原义。   老子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就是天,所以有天一生水之说,二就是地,三是什么,三就是水。把老子这句话翻译一下就是:天生地,天地生水,天地水生万物。    严俊 等当代风水大师将风水学归类于道家五术之一,在中国古代,不但所谓儒释道三教都乐于此道,就连那些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也都把风水地理作为必须掌握必须精通的知识与学术。所谓天文地理无所不知, 三教九流 无所不晓是也。只不过后来有些遗贤术士把风水学引入太过功利化和神秘化的方向了而已。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风水一词是这样定义的:指住宅基地、坟地等的地理形势,如地脉,山水的方向等。迷信的人认为风水好坏可以影响其家庭、子女的盛衰吉凶。   可以说,现代汉语词典把风水定义为指住宅基地、坟地等的地理形势,如地脉,山水的方向等,是片面的,把风水狭义化了。定义迷信的人认为风水好坏可以影响其家庭、子女的盛衰吉凶,这是把风水丑化庸俗化了。   如何看待风水? 2004年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中心发布了《2004年健康住宅技术要点》,明确指出:住宅风水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对人们的意识和行为有深远的影响。它既含有科学的成分,又含有迷信的成分。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风水理论,正确理解住宅风水与现代居住理念的一致与矛盾,有利于吸取其精华,摒弃其糟粕,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关注居住与自然及环境的整体关系,丰富健康住宅的生态、文化和心理内涵。   在日常生活中,风水一词可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比较广义的意义,泛指附近的空间、山、水,树木等自然环境。比如说这里风水真好,真是一块风水宝地等。一种是比较狭义的意义,专指阴宅(祖坟)和阳宅(住房)。比如说做风水,你家有好风水等。   古代的阳宅阴宅,不管是官衙与民居,不管是贵族坟与平民坟,大部分都有风水师的一份功劳。所以现代人必须承认,风水学对中华民族的繁衍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不容诋毁的贡献。   风水学的核心思想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天地为观察了解对象,以人为依归,以人为服务目的。是实实在在的人本主义学问。   益福堂认为,真正的中国古代风水学应该:   是一种古代人类繁衍生息,治国安民等社会活动所形成的生存知识,    是一种研究大自然对人类作用的精深学问,   是一种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   是一种趋吉避凶的术数,   是一种流传了几千年的民俗活动,   是一种中国独有的以天人合一阴阳调和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产物,   是一种由实践积累起来的经验所形成的人居环境选择优化的实用技术,   是一种由中国古人的唯物唯心学术混杂而形成的博大学派,   是一种科学与玄学相提并论的、精华与糟粕并存的、落后于现代技术的、超越于现代科学的的系统理论,   是一种宝贵的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   益福堂的个人理解,中国的风水学主要有下面十种内容。而这些内容都是要全面考虑,综合分析,统筹兼顾的。   一:观天。宇宙星体对人的作用。   古人十分注重太阳月亮星宿对人类的影响,在风水上主要表现在采光、立向、选日方面。   元运年月日时四季,都是由天星循环所形成的,所以天体的运动对人的影响作用是无容置疑的。所谓堪舆,堪天道也,舆地道也。有天才有地,有地才有水有万物。观察天,了解天,天光上临,地德下载,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根据天星来选择风水地也就成了风水学中最原始的最基础的学问了。   几千年前形成的中国夏历,和现在一直沿用的农历,其中都有风水师的重要贡献。   根据星空的现象来预测人世的休咎,这也是风水学中一种很重要的方法。   七政四余,轮流当值。天星在时间上也有一系列的程式,这主要表现在天星演禽日课上。   二:辨质。风(空气)、水、地(土)的质,对人的作用。   这是风水学的基础。   这里所指的风为人呼吸的空气,水为人吃的水,源头水,土为种庄稼的土、穴位中的土。因为空气、水、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如果风(空气)质不好、水质不好、土质不好则会造成生物不好,引人发病,致人生灾,我想这是谁也不会否认的。   古代风水师主要有望气闻气等方法以测定空气质量,品水养鱼等方法以测定水的质量,捏土尝土等方法以测定土的质量。   雪心赋云:草繁木茂,水深土厚,就是根据目测定风水土的质量的方法之一。   益福堂的实证生气十法一文中就有此类方法介绍。   在古代,科技不发达,风水师只有用眼看,用鼻闻,用口尝,用手捏,用秤称的原始方法去鉴定风水地的质量,到了科学昌明的今天,风水家们如果还抱着这些简单方法不放,不与时俱进,不进行工具创新,不借助于科学仪器来测量空气质量,水的质量与土的质量的话。甚至有的连这些基础原理视而不见,这些简单方法弃而不用的话,我想,那些风水先贤们在天有灵的话,会暴怒如雷的,会臭骂我们的。   三:察形。风水地的形貌情意对人的作用。   这里所指的风,既是空气,也是空间。水,是由水积累而成的沟渠溪流,江河湖海。地,是由土积累而成的山岗岭脉。后来风水学家把阴阳宅所在位置(穴位)后面有直接联系的山脉称之为龙,其他的山岗称之为砂。    人类在繁衍生息,治国安民,行军打仗的过程中,发现观察天象,勘察地貌,了解地形,分辨地质非常的重要,关系到人类的存亡兴衰,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仗的成功失败,于是就形成了风水学的原始理论---地理。   风水家发现,山水的形状体貌是会影响到人类的行为和吉凶的。   风水学还把山川空间人格化人性化,按山川空间三者的形态表示理解为情意表示。有情于阴阳宅者为吉,无情于阴阳宅者不吉,反情于阴阳宅者为凶。这是风水学中高等层次的学说。   这些内容风水学称之为形体学。可在风水典籍青乌经、葬经,雪心赋、撼龙经、疑龙经、发微赋、人子须知等书中有较详细的说明。   四:乘气。风水地的气对人的作用。   风水学认为风水地三者中有一种看不到摸不着的气存在,这种气不是空气的气,而是由天地山川空间流通、会聚、孕育、体现出来的一种只能意会,不能言表,不能用罗盘测量的东西。气有吉气凶气中气之分。能意会得这种气,能接收生气,摒弃凶气,才可以达到风水学的最高境界。所以乘气是风水学的顶尖技术。   葬书谓气以生和,气因形来,气以势止,气以土行,气以龙会 形止气蓄,化生万物 葬者,藏也,乘生气也。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则为生气是也。   益福堂的内证生气十法、外证生气十法、风水的吉气凶气三文中有识气方法介绍。   五:测方。风水地的磁场方位对人的作用。   这是风水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主要的测量工具就是罗盘。根据古人的经验,发现阴阳宅前后左右的山水所在的方位,与阴阳宅的方向和位置相互作用,会对人类有直接间接的影响,会左右到人类的生死存亡,兴衰祸福,吉凶休咎。因而产生了大量的学说来演绎来推论。风水学家称之为理气。   理气最主要的有六类:   1:用先天八卦静态配合论。   2:用后天八卦动态平衡论。   3:用净阴净阳法纳甲九星论。   4:用三合生旺墓论。   5:用天星配合山水论。   6:用山水空实配合三元九(八)运论。   每类又分多种学派。各派内容有的互不相通,有的大相径庭,有的互相攻击。   理气是风水学中最宠大,最复杂,真假难分,高低莫辨的内容。是最多糟粕的地方。是最受人们攻击的学术。因为很多理气内容玄而又玄,无法用科学解释和事实验证而难以自圆其说。   很多人在理气方面花了毕生精力,洋洋大观著书立说,把罗盘加了一层又一层,圈了一圈又一圈,意图阐精释微,探究风水奥妙,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但却容易把自己把后学圈进一个小圈子里舍本逐末而不能自拔。   人们所以说风水是迷信,就是因为他们认为:用罗盘测下方向,说点吉凶就是风水学的全部,就是风水大师了。这显然对风水学是不公正的。   根据益福堂的理解,理气不是风水学的全部,理气虽是风水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必须掌握的学说,但却不是最关键最核心的学说。这就是古哲今贤瘅精竭力创研千门百派理气都无法破解所有风水奥秘的原因。   六:定位。阴阳宅的位置选择和方向选择。    掌握了上述原理后,那就可以选择确定阴阳宅的位置了。风水学中谓之点穴。   点穴是风水学的核心,因为风水师的所有努力都是以阴阳宅为基础为中心来推论的。所有风水地环境都是围绕针对阴阳宅来发生作用的。因为只有真穴正穴,才是风水地生气会聚之所,才能获得风水地的吉气的。   阳宅会受风水地的影响而对人发生作用,这个大家都比较容易理解,那阴人所安葬的位置会对他的后代产生作用,是用现代科学无法理解的。但是根据古人的经验,今人的大量事实证明,这种作用却确实存在,有时比阳宅的作用还更明显。这是为什么呢?   益福堂不才,不能用科学原理解释这个原因。但大家却不能以为用现代科学解释不了的东西都是无用的,都是不可相信的。因为科学也有局限性的,科学也不是万能的,现代科学也不是完美无缺的。   选好阴阳宅的位置后,然后选择建造最合适的方向,以接收承纳四周山水空间的生气。谓之立向,立向也就成了风水的关键。   大家看古代官衙的建筑,都是坐北朝南,子山午向。可见风水学是很注重方向选择的。   七:择时。风水地与时间配合对人的作用。   古人发现,在不同的年月日时,建造不同方位的阴阳宅,也会对人的兴衰祸福有很大的作用,甚至一些国家大事社会大事人生大事,也可以借助时间的选择而增加福气或成功。于是就创造了一种选择时间的学说。风水学中谓之日课。日课学主要有造命、天星、河洛、斗首、奇门、六壬、演禽、紫白等。   风水家们还发现三元九运的时间段的不同,也会不同地影响阴阳宅的好坏。所以就形成了三元玄空六法等多种学派。   因为时间是由天地运动产生由人类感知的东西,既然人与天地为一体,那时间对人所起的作用也就合乎逻辑了。   根据上面分析,风水学说,既包含天、地、风、水等物质,还把时间纳了其中,是一种空间时间的统筹组合,是一种最为全面最为系统的宏观分析与优化。   八:施工。阴阳宅的设计施工与风水地的改善。   中国风水学把在建造阴阳宅中的设计施工,视作为跟随阴阳宅建造总个过程的必须掌握的方法。如阳宅建造的方向,采光,大小尺寸,高低,颜色,房间,灶,床,门,家具等的内局选择安排,还有井,门楼,路,桥,厕,出水口等的外局设计与安排等等。   古人知道,任何地方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有些不好的环境是可以人工改变的。所谓目力之巧,工力之具。   从古代村落中的后龙山,水口山,大量种植和严厉保护树林,就可以知道古人是很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的。还有如用改河、建桥、筑路、挖塘、围墙、建塔等很多方法来改变风水地,以获得良好的人居环境。这就是风水学的功劳。   风水学称这些为工力做法,这也是风水家们必修的课程和必做的功夫。所以古代的风水师同样也是建筑设计师。   九:循礼。尊祖敬宗,慎终追远的风俗礼仪。体现孝道的重要方式。   安葬先祖,是中国人慎终追远,尊祖敬宗的最佳方式,所谓入土为安,人从地里生,还回地里去,选个山环水抱,山清水秀,灵气集中,生气盎然的地方安置祖先尸骨,立个碑,建个墓,刻上祖宗名字,让后人能瞻仰先人,缅怀祖德,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这对中国人的伦理建设和社会进步,其意义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风水学规定,在安葬先人过程中,还要按一定的仪式进行,以寄托后人的哀思与表现后人的孝道。   在建造阳宅时,在社会或人生的重大事件时,也都要按一定仪式与程序来进行。虽然这些仪式的规定各地有所不同,但这也是风水学的实用内容和不可忽缺的组成部分。有了这些仪式,才能将风水学的实施有步骤有礼节的完成。这也就形成为一种中国民俗遗产。   十:积德。勉人尽孝,劝人为善,催人向上,使人得福,告诉人们顺应自然规律、优化自然环境来改善提高人生和社会。这是风水学的基本理念与最高目标。   中国古人认为,天地人是一体的,人的心灵与天地的灵气是相通的。美好的心灵才能和美好的风水地同气感应,有美好心灵人才能得到美好的阴阳宅,才能获得风水地的吉气善待。反之,有丑恶心灵的人是无法得到美好的阴阳宅的,只能得到丑恶的阴阳宅,也就只会得到风水地的凶气惩罚的。所以风水学十分重视风水用户和地师的心灵的塑造与净化,十分重视道德的修养与积累。福由心生,地由心造。   风水可以改天命而夺神功,这是古人对风水学的高度肯定。风水学告诉人们要能顺应自然规律,做到天人合一,要优化自然环境,这样就有了好的阴阳宅,有了好的风水地的吉气感应与荫庇,自己和后人即可以平安昌盛,所以丁财贵秀,百福臻临,如果人人家家都能获得好风水地而吉祥,社会就会因人人平安幸福而和谐,民族国家也就会因人人有为家家发达社会和谐而兴旺,这就是风水学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所在。   根据上面分析,   因此可以说,中国风水学是宇宙星体学、天文学、天体运行方位学、地球物理学、地磁方位学,水文学、地质地貌学、环境景观学、自然生态建筑学、社会伦理学、美学、人体信息学、气象学、空间选择学、时间选择学、民俗学、做人哲学、玄学、易学、预测学、阴阳学、五行学、形气学、理气学、日课学等等一门庞大的综合类学科。这是中国古人的伟大智慧的结晶,这是我们后人所应学习继承,应大力发扬光大的。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风水不是万能的,风水也只是影响人生的一种力量(详见拙作论地理命理对人生的作用一文)。中国风水学虽博大但杂乱,虽精深但虚玄,虽可验证但少数据,虽有作用但多无科学根据,尚存在很多局限性,广而无边,深不见底,艰以学习,难以操作,尚泥古不化,裹足不前,为此,但愿风水同行们能摒弃成见,在考古践今的同时,努力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不断地丰富他,充实他,完善他,提升他。是所至望! 风水的别称   形法。作为风水的别称,形法是相地相形之意,但他的外延似乎更宽,还包括相人、相畜。   堪舆。堪舆中的堪为天道,舆为地道,堪舆就是天地运行的原理。   青囊。青囊取自堪舆学的一本秘传著作《青囊经》,这本书流传和影响都很广。传说郭璞就是从这本书中学到了风水的精髓,成为一代风水名家。   青乌。传说中有一位专门相墓的堪舆名家青乌子,后人就用他的名字来指代风水。   青鸟。青鸟是一个官名,古代曾把记录时间的天文历法官员叫做青鸟氏。   地理。在古代,地理不仅是地貌的意思。古人认为不同地方的地貌变化是有章法和依据的,对它们的总结和预测就是地理。所以,古代的地理家或地师实际上是中国最早的专职风水师。 风水的流派介绍   在理气的方法上,大致可分成两个大的流派,下统诸多分支。   直接采用八卦卦理理气的流派是卦理派。包括八宅派、玄空飞星派(内有六个大的派系,统百多个小的派别)、奇门风水、河洛风水、大三元易理派、金锁玉关等。   采用河图、洛书和先后天八卦的阴阳五行原理理气的流派是五行派。包括赣南杨公风水术、新三合派、命理风水、正五行风水术等。   中国风水学目前已经发展为多流派的风水学,每一派的风水学都有不同的理论,下面为你详细介绍:   (一)形势派:(1) 峦头派(2)形象派 (3)形法派   (二)理气派:(1)八宅派 (2)命理派 (3)三合派 (4)翻卦派 (5)飞星派 (6)五行派 (7)玄空大卦派 (8)八卦派 (9)九星飞泊派 (10)奇门派 (11)阳宅三要派 (12)廿四山头派 (13)星宿派 (14)金锁玉关派   (三)命理派:根据人的出生时间阐述地理环境对人产生的影响。 传统风水核心理论   一、 中国风水学的核心内容是天地人合一。   风水贯寄在中国传统建筑活动的各个过程。从选址规划、建筑单体、园林小品、室内外装修设计到施工营造,几乎无所不在,从现代房地产品牌策划角度,以现代居住区建筑布局进行风水规划,应首先树立几个风水观点:太极泛存观;场气万有观;场气导引观。   1、太极泛存观   风水学认为,一个城市,一个村镇,一个庭院,一幢建筑、一户住宅,一个房间都是一个太极,只是层次不同而已。住宅建筑布局,既看其自身的太极,也看建筑组群的太极,建筑群布局,应以地形方整、太极完整为宜。不宜缺残某部分建筑的位置。建筑地段布局应十分注意太极图的场气效应,慎重选择空地,建筑群组团内的小游园绿地,应选在中心地段,并应有建筑小品布置。在住宅设计中,一幢住宅也不宜缺角。住宅楼层内部各户不宜交错分户,造成各户平面缺残某角。   2、场气万有观   风水学的五大要素龙、穴、砂、水、向,其本质是气。寻龙,捉穴,察砂,觅水,定向,是在于察寻适于人体的吉气,避开不利于人体的煞气,趋吉避煞,在于对气的趋,避。物物之间存在场,气来自场。现代科学已初步察证,人体有场气,植物有场气,建筑物有场气、万物之间皆有场气。恰如万有引力一样,场气也是万有的。一幢建筑可以我足轻重,但如组成建筑群,场气可能剧变。   3、场气导引观   风水之气,是宇宙场气、地球场气、地域场气、建筑组群场气、植物场气和人体场气的统一场气中的气。宇宙、地球、地域的场气,为大场气。大场气,虚处来,实处止。阳宅多选在类似盆地、半盆地(山环、山湾)中,这种地域,土肥水上,宜于民生,利于接纳大场气。场气的性状,是螺旋式运动的,任何局部某一层次的螺旋式运动的场气,都是宇宙大环境的一部分。   小环境植物、建筑、人体是小场气。小环境场气,风水学称为地气,地气高处来,低处去。然而这种场所,在一定条件下,在局部环境中又是可以经过人的智能认识加以适当导引的。   二、看风水即是登山看水口,入穴看明堂。又曰得水为上,藏风次之,有山无水休寻地有水无山亦可截。可见水在阴阳风水中的重要性。   水之祸福应速,山之祸福稍迟。水有来有去,有水床,有水口。水亲朱雀,缠玄武,绕青龙,包抄白虎为养阴之水。水要回旋,要到堂,要上阶,要拱背,要入怀,要弯抱,要囊聚,均为上吉之水。经曰:逆水一滴,胜于万脉。   水口即门户也。水出之处有两山高耸,贵地也,有如交锁为妙。水口高耸紧夹,此处地为最大,水口平低且宽,此处地为轻微。有龟、狮、象等重重把守,四水环绕,富地也。   故曰风水看地之妙诀先取龙气,龙气旺则人丁兴旺。次取水聚,水聚则财巨,三取砂秀,砂秀则官高文秀;四取局园,局园则富贵悠远。大风富甲之乡,大都为山环水抱,弯曲有情之地也。   登山看水口,入穴看明堂,凡水来处谓之天门,水去处谓之地户,这也是风水术相水的基本常识,也是选地定局时要明确的首要问题,但如何定水口呢?首先要考虑随龙水,也即是元辰水上找水口(主水口)。其次在元辰水不上堂的情况下,则考虑在界龙水上找水口。而后再依次考虑干水.支水.近水.远水.但收水的原则是先亲后情,先大后小,先近后远。但水的形态又变化万千,现将相水的详细口诀记录如下:   1.水大不宜荡 2.水去不宜泻   3.水高不宜跌 4.水朝不宜冲   5.水近不宜割 6.水远不宜小   7.水横不宜反 8.水抱不宜裹   9.水低不宜停 10.水对不宜斜 风水起源及发展   中国风水学的形成由来已久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原始社会   虽然没有风水学的说法,但因恶劣的自然环境对人提出的生存挑战,又值农牧社会之故,当时的人们必须择地而居,选择近水向阳适宜人类繁衍栖息的地方。这是一种适应性的选择。进入文明社会以后,风水学随即见诸文字记载,如甲骨文中就有许多关于卜宅的记录。从后世发掘的大量甲骨文卜辞和《诗经》中可以看到,中国人在商周时期就以将陆地区分为山、埠、丘、原、陵、岗等不同的地行地貌,将水域分为川、泉、河、涧、沼、泽、江、沱等,当时对大地的差异性有极为细致的分类,为日后的相地术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尚书》中,将当时的疆域以河流、山脉为界,划分为九州,这也是后来中国称为九州的由来。在《周礼》中出现了这样的文字以土宜之法,办十有二土之名物,以相民宅而卸其利害,以阜人民,以蕃鸟兽,以毓草木。开始出现相民宅的说法,并有了土宜法这种相地的知识系统。《逸周书》载土宜天时,百物行治,可见土宜二字呼应天时,附天观地是当时百物的遵行规则,也是治事的方法,也因此成为后世风水术的依据。周朝时期,周武王营建洛邑时,就命周公相地,《尚书》载召公既相宅,周公往营成周,使来告卜。可见周朝人相信占卜,周公也是一位相地高手。   战国先秦时期   各种学术兴起,随着《周易》和阴阳五行学说的发展盛行,开始建立以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为主导的学术思想。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不仅承袭了以往的土宜观念而且更加具体,同时开始有了气的观念。从《晋书》知始皇时,望气者云五百年后金陵有天子气,故始皇东游以压之,改其地曰秣棱,堑北山以绝其势。当时有了望气者的说法,可见已有风水行业的专业工作者。又据《太平寰宇记》卷95记载,秦代的长水县有一座山(今浙江省嘉兴县南边),秦始皇听术士说山上有王气,便遣发了一批死囚去挖山,囚徒们受不了劳苦,一哄而散。   秦朝   秦始皇建造的阿房宫占地近300里,离宫别馆遍布在山谷,以南山为宫门,以樊川做池子,阿房前殿可坐近万人。始皇家动用70万民夫,挖空了骊山,穿透了三重息壤,规模之大,真可谓空前绝后。还有始皇陵,占地广阔规模宏大,这两大工程的实施,说明秦代相地水平是很高的,从中不难体会秦代地理勘察技术的高超,也可以归功于相地术的发达。其实早在先秦时期就有相宅活动,一方面是相活人的居所,一方面是相死人墓地。《尚书》载成王在丰,欲宅邑,使召公先相宅。这是相阳宅。《孝经》载卜其宅兆而厝之。这是相阴宅,是用占卜的方法择定地点。   西汉   相地术更是盛行。司马迁《史记》载,汉武帝聚会占家,问某人可娶否,堪舆家说不可。此时的堪舆家精通天文地理,相地术也称为形法。到了东汉,人们开始重视丧葬,从而导致风水观念的兴起。王充的《论衡》中就详细叙述了葬礼的忌讳。东汉人非常注重居住环境,《后汉书》提到的使居有良田广宅,背山临流,沟池环瞥,竹木周布,场圃筑前,果园树后的家居原则,在后世都成为阳宅的基本理论。在汉代还出现了《堪舆金匮》、《宫宅地形》、《移徙法》、《图宅术》等风水著作,标志着风水学在理论上有了初步的归纳和总结。   魏晋时期   中国出现了不少风水大家,其中最负盛名的是郭璞,他的《葬书》将风水术从传统的相地术中抽出,对风水下了定义,并全面构架起风水理论,奠定了后世风水的基础。他首倡的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迄今传承了一千七百多年而巍然不倒,在今天更加熠熠生辉大放光芒。中国人习惯把郭璞称为风水鼻祖。   隋朝   比较而言不太信风水,但出了一位有名的相地师萧吉,著有《相地要录》、《宅经》、《葬经》、《五行大义》等名著,为后人景仰。他曾给皇后择吉地,当皇帝不听他的建议时,他预测到隋朝运数不长。隋朝宰相杨恭仁迁移祖坟时,请了五六批风水师前来相地,其中有个叫舒绰的猜中地下之物而受到重赏。可见当时还是盛行风水的。   唐朝   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鼎盛时期,各种学术也广泛兴起,同时更加促进了风水理论的发展,形成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当时一般有文化的人都懂得风水,出现了一大批名师。其中江西派风水师杨筠松在民间实践风水勘察和授徒起到了全面推广的作用,从那时起,在中国广阔的大地上,宫宅、乡村、墓葬都不同程度受到风水学说方面的影响。著名的唐玄宗也相信风水,《大唐新语》、《太平广记》中有很多风水的记录。当时的道士也多懂风水,唐代设有司天监,专门看天文现象,因此司天监里的官员必须懂风水。杨筠松就在司天监任过职,唐僖宗封他为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专管灵台地理事物,可见唐代的风水不但民间相信,朝廷也更是重视。杨筠松后来把宫廷的风水书籍挟出到江西一带传播,弟子盈门反响极大。唐代国力强大,版图扩大到西域,在敦煌莫高窟文献中找到《宅经》、《阴阳书》等,就可知风水观念远播西北地区。   五代十国   因袭唐代兴盛的风水观,各代皇帝都信风水,到后周时风水术被加入了许多迷信色彩,使世人真假难辨。   宋代   陈抟、邵康节、朱熹、以及蔡元定等著名易学家对风水进行了阐释和认定,一些风水著作相继出版,从而出现了以江西形法派和福建理法派为主体的风水学理论体系。宋徽宗相信风水,他原本无子,有一位术士告诉他,将京师西北隅地势加高数倍,就可得子,于是命人照做,果然得子。因此更信风水,又命人择宝地筑上清宝篆宫,结果劳民伤财,国库空虚,以至政权衰败。宋代的风水大师特别多,赖文俊、陈抟、徐仁旺、吴景鸾、傅伯通、蔡元定等都很有名。   明朝   朱元璋建都金陵时对风水极为重视,城外大部分的山都是面向城内,有朝拱之势,唯牛首山和花山背对城垣,朱元璋不悦,派人将牛首山痛打一百棍,又在牛鼻处凿洞用铁索穿过,使牛首山势转向内,同时在花山上大肆伐木使山秃黄。明成祖时,将都城迁往北京,即完全按照风水观念建造。明成祖是一位笃信风水的皇帝,这也导致民间全都讲究风水,风水成为明朝人一生中很重要的准则。北京名胜十三陵就是被风水大师廖均卿相中之地而推荐给明成祖,成为明朝皇帝的陵地区。明朝还有个传奇人物刘伯温,民间传说他精于风水,说定都金陵就是他相的地,有一本《堪舆漫兴》就是托名于他。   清代   设有司天监,除负责观天象记天文外,还负责修建陵墓的堪舆工作,因为清代各皇帝都笃信风水,很重视陵墓方位。清东陵南北长125公里,东西宽26公里,地跨北京三个郊县,总面积2500平方公里,是个极其庞大的帝王陵园,由此可见清代皇帝对陵墓风水的重视。而至今保存完整的故宫紫禁城,就更是严格按风水学建筑的经典杰作,其恢弘磅礴的气势不知征服了多少世人。清朝还设有国师府,共有400多名国师。这些国师因为得到优厚的俸禄,所以一生都死心塌地地为王朝为皇帝效劳。国师府的任务是:一为王朝找到好的风水宝地,安排好使用方法;二是破坏民间的地理风水,使之出人不敢向朝廷造反,不能夺皇位。这是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应用地理风水这门无形科学做他们的统治工具的一个例证。   纵观历史,先秦是风水学说的孕育期,宋代是盛行时期,明清是泛滥时期。   明清两代,通过对各类风水学书籍的收集整理,以及学者们的不断探研,风水理论已相当完备。风水师的勘察活动已普及到从帝王宫殿到城乡民宅各类场所。   从民国到现在   学者们主要是对中国风水传统文化进行重新评估和研究。上世纪,风水学在旧中国是大有市场的,国父孙中山的中山陵地就是请著名风水大师沈竹礽进行反复踏勘后确定的。解放后,风水理论受到沉重打击,作为一种风俗继续存在,死而不僵。上世纪七十年代后,东南亚、日本、韩国、欧美等地区掀起了一场研究中国风水的热潮,从而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运用风水理论指导生活。现在,一大批学者为了让风水学更好地发展,用现代科学为封建迷信张目,将其解释为环境科学,实在是舍本逐末。 历代风水名家     隋唐时期   ( 1 )舒绰据《浙江通志》载:舒绰,隋东阳(浙江金华)人。稽古博文,尤善相家。吏部侍郎杨恭仁想迁葬祖坟,请舒绰等海内外五六个知名阴阳家为其选择佳地。然而纵说纷纭,各抒己见,所选地点多个,不知哪个地点正确。然后恭仁便派手下人前往葬地,各取样土一斗,将其所在方位和地理形势悉书于历,密封起来,然后将样土示众。几位阴阳名家说后,人言人殊,只有舒绰所言丝毫不差。不仅如此,舒绰还说:此土五尺外有五谷,得其即是福地,世为公侯。为了验证此话,恭仁便与舒绰同到该处进行挖掘。等掘到七尺,便发现一穴,如五瓷大,有栗七八斗。原来此地过去曾为稻田,因蚂蚁捞窝,故土里含米。尽管如此,死耗子还是让他这只猫逮住了,所以当时朝野上下都以绰为神人。   ( 2 )一行 一行( 673-727 ),唐代高僧,俗名张遂,河北巨鹿人,精通历法、天文。所提出的山河两界说,对后世堪舆家们的界水理论,有重大影响。   ( 3 )司马头陀根据《江西通志》记载:司马头陀曾学习堪舆之术,历览洪都(今南昌)诸山,钦定佳穴 170 余处,多有所验。一日在拜见奉某百丈(即禅宗高僧)时说:我最近在湖南觅得一山,可住一千五百善知识者。百丈问:老僧可否住得?答曰:不可。然后指着旁边在座的华林觉说:此为主人也后来李景让率众人建庙于此,请朝廷赐号同庆寺,此地遂成禅学中心。结果与其预言一样。其著作有《水法》传世。   ( 4 )浮屠泓僧人泓师,祖籍黄州(湖北黄冈),善阴阳算术。根据北宋李访《太平广记》记载:武则天当政时,泓师曾帮着张说(燕公)在京城长安东南购置一宅,并告戒说:此宅西北地最是王地,慎勿于此取。过了一个月,泓师又对燕公说,此宅气候忽然索漠,肯定有人在西北角取土,燕公与泓师一起到西北角查看,果然有取土处三处坑,皆深丈余。泓师大惊曰:祸事!令公富贵止一身而已,二十年后,诸君皆不得天年。燕公惊问:可否填之?答曰:客土无气,与地脉不相连。今纵填之,如人有痔疮,纵有他肉补之,终是无益。后来后来燕公之子张均、张即皆被安禄山委任大官,叛乱平定后,张均被诛杀,张即被流放。竟如其言。泓师曰:长安永宁坊东南,是金盏地。安邑里西,是玉盏地。后来,永宁坊为王鄂宅,安邑为北平王马宅,王、马二人都进入官,王宅累恩赐韩弘正、史宪成、里载义等,所谓金盏破而再制;马为奉诚园,所谓玉盏破而完也。   ( 5 )丘延翰字冀之。家居山系闻喜。唐朝永征年间以文章著名。后游泰山,与石室之中遇神人授《海角经》,遂通晓阴阳,依法选择,无有不吉,开元时为同乡卜选葬地。适逢太史向皇上奏曰:河东闻喜有天子气,朝廷忌之,派人挖断所葬之山的龙脉,并下昭捉拿他,可是没有捕到。于是又下诏免去其罪,求其进京献艺。丘以《八字》、《天机》等书进呈。被唐玄宗授予亚大夫之官,死后祀三仙祠。   ( 6 )杨筠松按《地理正宗》:杨筠松,字叔茂,窦州人,长期居住江西,号救贫先生。曾以《疑龙经》、《撼龙经》、《立锤赋》、《黑囊经》、《三十六龙》等书。被后人尊为江西派祖师。又据《江西通志》记载:筠松,窦州人,僖朝国师,官至金紫色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黄巢破京城,乃断发入昆仑山步龙。曾路过赣州,以地理术行于世。自称救贫仙人。卒于赣州,葬于中乐口(今山西大同)。   ( 7 )曾文瑞江西宁都人,杨筠松高弟,作《阴阳问答》、《寻龙记》。   ( 8 )范越凤字可仪,号洞微山人,浙江缙云人,杨公高弟,作《寻龙入式歌》。   ( 9 )赖文俊江西宁都人,曾文瑞之女婿,世称赖布衣,为江西派第三代传人,根据屈大均《广东新语坟语》记载:宋有赖布衣者,善相坟地,今广东故家大姓,其始祖二世、三世坟,多赖布衣所定穴位。予宗有其二。谚曰:族有赖布衣,繁昌必有闻。   ( 10 )廖禹字尧成臣,(一说字万邦),江西宁都人,因长期隐居金精山,故世称金精人。曾作《穴罚》、《熬极金精》。为江西派第九代传人,地理正宗认为其为唐代人,《江西通志》认为其为宋代人,待考证。    明清时期   ( 1 )张宗为汗代道教张天师的后裔,精青乌之术。元末,避陈友谅乱,改名隐居与皖南青阳。贵池一县凡是经过他卜选的葬地,其家都留有标记。明洪武十二曾应朱元璋要求,随军观察行军途中的山川形势。   ( 2 )目讲僧《宁波府志》称,目讲僧,不知何许人,隐其姓氏,或云元进士,晦迹于僧。或云为陈友谅参谋,反败逃匿为僧。明末来勤,善堪舆术,为人卜葬无不奇验。尝曰:吾当以目讲天下,故皆称为目讲云。卒死于勤,凡邑中大家官家,其先进坟墓未有不出其手。以故久而益神。其所著书绝无,刊本多为后人委托,世鲜有得其传著。   ( 3 )周仲高明人周仲高精通天文地理之学,足迹遍及东南,时方承平,社会安定,可周却从浙江钱塘江搬到江苏昆山居住,并说天下兵祸将起,吾卜地莫如娄江善,后来果然钱糖江毁于兵祸,昆山无恙。洪武初,郡邑修建公署及庙宇,相方、定位、卜日、选辰皆出其手。由于技艺精湛县令派人为其画像,以示赞扬。   ( 4 )仲宁明代腾县人,根据《茺州府志》载:他曾遇异人传授风水之术,为人相地大多奇中。明成祖驾幸南京,驻于腾县,曾召见中宁,试其才学,仲宁指者一处,说其下若干尺有石如虎。成祖令人掘之,果然得之。   ( 5 )杨宗敏 明代绍兴新昌县人,永乐年间,有异僧为逃避官府追捕,躲藏其家,授其堪舆之术。宗敏书速得神解。他登山隔十里左右,即知穴位坐向。倒丈也不差毫厘。时人称之为杨地仙。   ( 6 )廖均卿江西宁都人,命十三陵区的首席选择家。其祖为唐朝著名堪舆家廖禹,根据顾炎武《昌平山水记》记载:明朝永乐五年( 1407 )七月,皇后徐氏崩,上命礼部尚书赵羽以明地理者廖均卿等往择地,得吉于昌平县黄土山,及车驾临视,封其山为天寿山,以七年( 1409 年)五月己卯作长陵, 自是列圣因之,皆葬于长陵左右而同为一域焉。   ( 7 )非幻和尚蘅州宝陀山主持僧,熟读儒书,精通地理。尝应召选择昌平天寿山风水,事后赐以金紫。永乐十八年,明成祖遣使祭其墓,追赠他为五官灵台郎僧录司右教 。   ( 8 )游朝宗明徽州人,为天寿山(十三陵)陵域的主要选择家之一,曾受到永乐皇帝的褒赏。   ( 9 )裴士杰明初著名堪舆理论家,曾主持编写《永乐大典》中有关风水问题的条目。   ( 10 )骆用卿浙江余姚人,精通堪舆之术,为十三陵的主要选择家。早年游学不第,以经术设馆授徒,明正三年(1508 )中进士,历任兵部员外郎,侨居通州。嘉靖年间,经大学士张俘敬推荐,骆用卿为明世宗朱厚在昌平天寿山十八道岭选择了陵寝所在,此岭后被赐名阳翠岭。   ( 11)谷宗纲字以张,明温州永嘉县人,精青鸟家言,考难精晰,然耻以术鸣,托情诗酒,有诗文若干卷行世。   ( 12 )徐善继江西德兴人,初补本邑痒生,因亲丧未葬,故与弟善述究心堪舆之学。因得吴景鸾遗书于天门白云洞遂深明其奥,指示阴阳休囚每每灵验。驰名于闽南各县。其易学知识之渊博,也深得当时士大夫钦佩。所著有《人自须知》等。   ( 13 )汪朝邦字用实,明徽州人,为人憨厚,科举失利,弃而攻医,尤精形家言。   ( 14 )江仲京字林泉,明徽州人,精通堪舆之学,与其兄江抱日、江东白被时人合称为区东三仙   ( 15 )奚百川安徽望江县人,据明《太平府志》载:奚百川,本府望江县人,善堪舆,本乡及桂城诸里阴阳二宅,皆其所顶。   ( 16 )李绑祥字和征,天资聪颖,博贯青囊星学,尤得阳宅真传,卜筑应验。   ( 17 )李景溪赋性灵异,精通阳宅、星相、历法诸法,所著有:《阳宅秘诀》、《雷庭心法》等书。   ( 18 )徐懋荣徐懋荣,字野云,为武功伯徐有贞第四世孙,精通风水术,为苏州文人张凤冀、周天球、文彭、文嘉辈所推崇,晚年与诸 君唱酬为乐。明历二十三年( 1605 年)卒,享年七十一岁,其长子徐太衍继承父业,其三子徐永镇著有《堪舆录篆》八卷。   ( 19 )张储字曼胥,江西南昌人,明大学士张位之弟,堪舆医卜、风监之术、无所不精,明万历是曾浏览辽东,回来后对人讲:吾观王气所在辽左,又观人家葬地,三十年后皆当大贵,闻巷儿童走卒往往多王侯将相。天下其多事乎?听者以为他胡说八道,皆未在意,不久清兵入关,恰应其言。   ( 20 )闵德裕字昆冈,清代湖平广济县人,常穿短后之衣,戴茅蒲之笠,慑亡织之衣,遍走山川野云,相其阴阳,查其泉脉,然后绘成图册藏呼吁家中,若有人求其相看风水,只需按籍索找即可。其服务可谓专业化、系列化。   ( 21 )蒋平阶《清史搞 艺术传》载:蒋平阶,字大鸿,江苏华亭人。少孤,其祖命学堪舆之学。十年始得其传,遍证之大江南北,古今名墓;又十年始穷其变。自谓:视天下山川土壤,虽大荒内外如一也。遂著《地理辨证》一书。取世相川之书,订其谬处,析其是非,惟尊杨筠松一人,曾文瑞仅以筠松以传。 自言事贵心授,非可言馨,古书充栋,半属伪造,其昌言救世惟在《地理辨证》一书。其弟子有丹阳张仲馨、丹徒骆士鹏、山阴吕相烈、会稽姜尧、武陵胡泰征、淄川毕世持。平阶生于明末,兼以诗鸣清初,诸老与之唱和。地学为一代大宗,所造罗经,后人多用之,成为蒋盘。   ( 22 )章攀桂字淮树,安徽桐城人。乾隆时曾在甘肃某地任知县,累生至江苏松太兵备道。根据《清史搞艺术传》的说法:此人有吏才,多术艺,尤精形家言。谓近世型家之书,理当辞显著者,莫如张宗道《地理全书》为之作注,稍辨其误失。大旨本元人《山阳指迷》之说,专注形势。攀桂既仕显,不以方技为也。自喜其术,每为亲戚交友择地,贫者助之财以葬。 乾隆数南巡,自镇江到江宁,江行险,每由陆诏改通水道,议凿句容,故破岗渎。攀桂相其地势,日,茅山石地势高,纵成渎,非设闸不成,储水多劳费,请从上元东北摄山下凿金乌珠刀枪河故道,以达丹徒,工省修易,遂监其役,渎成,谓之新河,百年来赖其便利,攀桂亦因受褒赏,然而,因大学士于敏终收受贿赂之事暴露,受到乾隆皇帝指责,而攀桂因曾经帮助于某在金坛修建私家园邸,所以被革职,丢官后,他散居江宁,晚年沉溺禅理,著作有《选择正宗》行于世。   ( 23 )叶泰字九升 ,清代安徽人,著有《山法十三书》十九卷行世,影响甚大,被收入《四库全书》中。该书囊括了前人堪舆之说,而以己意评析,亦间附以己作,大旨以杨筠松、吴景鸾二家为主,论峦头阴阳,尤尊杨公,而避廖金精之说。以上编者对历史上有名的五十三位风水 先生进行了简略的介绍。由中不难看出:他们或出身名门旺族;或出身贫寒人家;或出入佛寺道观;或游历州郡之间;或以堪舆谈福祸;或借风水论政治;或因相地而发迹;或凭择地而扬名;或设馆授徒,秘传其术;或看书立说、公诸天下;总自,各有一套绝技,各有一套特色,各有一种情趣,各有一番经历,因而也各有一类活法。从中,我们看到形形色色的风水 先生 和风水 先生的形形色色。将这些资料传记串联起来,综合归纳,我们便会改变那种一提起风 水 先生就想到手提罗盘、胡诌乱咒、骗人钱财的风水佬的思维定势,对风水和风水先生有一个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24)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明初军事谋略家,汉族,字伯温,谥号文成,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出生于江浙行省处州路青田县南田山武阳村(今南田山武阳村于1948年划归温州文成县)。祖籍江西宜丰天宝祖父刘顺七,父亲刘之奇世居天宝。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使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亮。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   (25)冷谦,明代武林(今浙江杭州)人。字启敬,号龙阳子。洪武初以善音律仕为太常协律郎。相传元末以满百岁,卒于明永乐年间。善养生。著《修龄要旨》,是明代一部内容丰富的气功与养生保健专书。有运动健身法,属坐功类,共八段:一闭目冥心坐;二鸣天鼓;三撼天柱;四赤龙搅水津;五搓手热;六背摩后精门;七左右轱辘转;八攀足频。 科学风水学原则   科学风水学就是以中国古典堪舆风水学为基础,结合现代多学科科学相关学科进行最佳地理位置选择和布置的学说。   综合国内外相关理论,董斌研究员提出如下科学堪舆学十八原则:   整体系统原则 An Integrated and Holistic System   因地制宜原则 Being Suitable and Appropriate to the Restriction and Limitation of the Site   生态修复原则 Ecological restoration   建筑景观原则 andscape of architecture   山水选择原则 Bound by Mountains and Near Water   负阴抱阳原则 Carry the Yin and Embrace the Yang   观形察势原则 Observe the Form and Examine the Configuration   地质检验原则 Examine the Geology of the Land   水质分析原则 Analyze the Quality of Water   定量规定则 Determine the Amount and the Standard   顺乘生气原则 Take Advantage of the Sheng Qi   适中居中原则 Suitably Located in the Middle and Residing in the Middle   审美原则 Aesthetic Appreciations   绿化原则 Greening the Environment   改造风水原则 Feng Shui can be Transformed and Improved.   阴阳调和辩证原则 Yin Yang Dialectics to Achieve Harmony   合时有情原则 Being Timely and Affectionate   化学和物理污染检测原则 Detection to pollution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1. 整体系统原则   风水理论思想把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这个系统以人为中心,包括天地万物。环境中的每一个整体系统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相互转化的要素。风水学的功能就是要宏观地把握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优化结构,寻求最佳组合。   2. 因地制宜原则   因地制宜,即根据环境的客观性,采取适宜于自然的生活方式。中国是个务实的国家,因地制宜是务实思想的体现。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使人与建筑适宜于自然,回归自然,反朴归真,天人合一,这正是风水学的真谛所在。   3. 依山傍水原则   依山傍水是风水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山体是大地的骨架,水域是万物生机之源泉,没有水,人就不能生存。考古发现的原始部落几乎都在河边台地,这与当时的狩猎、捕捞、采摘果实相适应。   4. 观形察势原则     清代的《阳宅十书》指出: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关系人祸福最为切要。风水学重视山形地势,把小环境放入大环境考察。   从大环境观察小环境,便可知道小环境受到的外界制约和影响,诸如水源、气候、物产、地质等。任何一块宅地表现出来的吉凶,都是由大环境所决定的,犹如中医切脉,从脉象之洪细弦虚紧滑浮沉迟速,就可知身体的一般状况,因为这是由心血管的机能状态所决定的。只有形势完美,宅地才完美。每建一座城市。每盖一栋楼房,每修一个工厂,都应当先考察山川大环境。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必无后顾之忧,而后福乃大。   5. 地质检验原则   风水学思想对地质很讲究,甚至是挑剔,认为地质决定人的体质,现代科学也证明这是科学的。有的风水师在相地时、亲临现场、用手研磨,用嘴嚼尝泥土,甚至挖土井察看深层的土质,水质,俯身贴耳聆听地下水的流向及声音,这些看似装模作样,其实不无道理。   6. 水质分析原则   不同地域的水分中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及化合物质,有些可以致病,有些可以治病。风水学理论主张考察水的来龙去脉,辨析水质,掌握水的流量,优化水环境,这条原则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7. 坐北朝南原则   中国位于地球北半球,欧亚大陆东部,大部分陆地位于北回归线(北纬23度26)以北,一年四季的阳光都由南方射入。朝南的房屋便于采取阳光。阳光对人的好处很多:一是可以取暖,冬季时南房比北房的温度高1-2度;二是参与人体维生素D合成,小儿常晒太阳可预防佝偻病;三是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四是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坐北朝南,不仅是为了采光,还为了避北风。中国的地势决定了其气候为季风型。冬天有西伯利亚的寒流,夏天有太平洋的凉风,一年四季风向变换不定。甲骨卜辞有测风的记载。《史记 律书》云:不周风居西北,十月也。广莫风据北方,十一月也。条风居东北,正月也。明庶风居东方,二月也。   8. 适中居中原则   适中,就是恰到好处,不偏不倚,不大不小,不高不低,尽可能优化,接近至善至美。   适中的另一层意思是居中,适中的原则还要求突出中心,布局整齐,附加设施紧紧围绕轴心。在典型的风水景观中,都有一条中轴线,中轴线与地球的经线平行,向南北延伸。中轴线的北端最好是横行的山脉,形成丁字型组合,南端最好有宽敞的明堂(平原)中轴线的东西两边有建筑物簇拥,还有弯曲的河流。明清时期的帝陵,清代的园林就是按照这个原则修建的。   9. 顺乘生气原则   风水理论认为,气是万物的本源,太极即气,一气积而生两仪,一生三而五行具,土得之于气,水得之于气,人得之于气,气感而应,万物莫不得于气。   风水理论指倡在有生气的地方修建城镇房屋,这叫做顺乘生气。只有得到生气的滚滚,植物才会欣欣向荣,人类才会健康长寿。   10. 改造风水原则   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为自己服务,《周易》有彖曰:已日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说,大亨以正,革而当,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面应乎人。革之时义大矣。革就是改造,人们只有改造环境,才能创造优化的生存条件。 现代风水研究文献   董易林,《居家风水》、《现代户型风水》、《居家装饰风水》等    肖俊 ( 玄真子 ) 《现代风水生活》、《风水方位》等,广州出版社   陈帅佛《现代风水》广东出版集团2007年初版   刘训升,《阴阳学》,台湾定远书局,1966年初版   董斌,《现代风水精鉴》,台湾武陵出版社,2002年出版   赵易,《中国风水绝学》,华夏出版社   南海主人关凤翔著,《堪舆学原理》,台湾集文书局发行   白鹤鸣,《风水小通胜》,台湾武陵出版社及香港鹤鸣文化出版社   白鹤鸣,《风水透视窗》,香港鹤鸣文化出版社    白鹤鸣 ,《风水显灵镜》,香港鹤鸣文化出版社    陈帅佛 居家风水广东出版集团2000年初版   白鹤鸣,《飞星改运显锋芒》,香港鹤鸣文化出版社   白鹤鸣,《点只风水咁简单》,香港鹤鸣文化出版社   白鹤鸣,《原来风水咁简单》,香港鹤鸣文化出版社   白鹤鸣,《全天候风水杀着》,香港鹤鸣文化出版社    严峻 《当代传统建筑》,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    王其享,《风水理论研究》,天津大学出版社   汉宝德《风水与环境》小异出版:大块文化发行   蔡达峰,《历史上的风水术》,上海科技出版社   何晓昕,《风水探源》,东南大学出版社   程建军、孔尚朴,《风水与建筑》,江西科技出版社   钟义明 《玄空星相地理学》,台湾武陵出版社   杨碇光,《极品玄空大厦论 第一至三册》,玲光出版社   杨碇光,《天元五歌全解》,玲光出版社   杨碇光,《风水拨乱反正》,玲光出版社   谢明辉,《国学与现代生活》,台湾台北:秀威出版社,2006年。其中第四章,姓名学与文字应用。   余非师,《现代风水纵横谈》,台湾千华出版社,西元1985年。   李定信,《四库全书堪舆类典籍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0月1日出版   李炽英,《李伯风水理气讲义》,马健记图书有限公司,1999年5月(初版)   周煜钒,《人文环境风水学》,香港银河出版社,2009年1月版   慧缘大师,《慧缘风水学》,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慧缘大师,《慧缘风水罗盘经》,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内容主要来自百度)
个人分类: 触景生情|10603 次阅读|1 个评论
深度催眠引發令人震驚的現象!
热度 1 jiangjinsong 2009-9-26 10:21
前世今生16堂生死启蒙课 【老蔣按: 前幾日,鄙人曾轉帖 英幻術大師鏡頭前施催眠術 百萬觀眾動彈不得 ,介紹了催眠術的奇妙效果,吳光恒老師留言補充: 我在电视上看过,现场随机抽取的十几个观众,绝大多数被催眠。个别不被催眠的也有,但多数被催眠得离谱。比如催眠师说:你现在的鼻子变得非常有弹性,然 后,就对一个受试者做一个捏鼻子的动作,然后向外拉。该人居然表现出鼻子被拉长十米的样子。催眠师把鼻子交给场下观众去拉,居然有效。突然一放手,鼻 子的主人居然一震。 今天再介紹一本深度催眠產生了奇異效果的書。這是一本在西方非常暢銷的書(Many Lives, Many Masters),雖然其觀點與現代科學世界觀未必吻合。作者 布莱恩魏斯,美国耶鲁大学医学博士,曾任耶鲁大学精神科主治医师、迈阿密大学精神药物研究部主任。他在通過深度催眠給一位患者治療時,居然無意中發現了患者對前世的經驗,而且患者居然還意外地知道對她進行治療的大夫的許多不為人知的 想到大陸去年就已經翻譯引進了,很好很欣慰的說, 】 编者的话 2008年,一本讲述生死轮回的小书《前世今生》跃上美国亚马逊书店畅销书排行榜,其热度至今仍炽。细心的读者却发现,这本书早在20年前就已经震惊全世界,在心理学领域内更是掀起了一场有关轮回转世的辩论风暴!   这本书的成书过程相当偶然1980年,美国著名科学家、心理医生布莱恩魏斯接待了女病人凯瑟琳,在催眠治疗中发现了生死轮回的秘密,学到了绝无仅有的生死课程,生活从此改观。于是,他顶着社会舆论的压力,冒着声名狼藉的风险,将其治疗过程写成此书。   1988年,该书甫一面世,就连续96周雄踞美国佛罗里达州畅销书排行榜,迅速引爆了欧美文化圈,旋即译成数十种文字,风靡全球!仅台湾版就销售达500,000册令魏斯始料未及的是,许多权威的心理医生也联袂推荐这本小书!它正在改变数百万普通大众的生活!   在这本中,魏斯只是客观地记录下了他的治疗全过程,没有丝毫艺术加工,也没有丝毫夸张文字。他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只是要与更多的人分享生死课程,让人们从现世的苦恼中解脱出来,在现世获得最大程度的幸福感。这既是《前世今生》的现实意义,也是我们引进本书的初衷。   近年来,处于生死边缘的哲人的临终留言一次次震憾着人们,如《相约星期二》等。但与之不同,本书的生死智慧不是出自临终的哲人,而来自超意识界的大师们。他们以催眠状态下的凯瑟琳为管道,不仅传授给魏斯生死课程,还透露了众多世人闻所未闻的惊天秘密: 我们可以选择何时来到肉体的状态,以及何时离开。我们知道何时目的算是完成了。我们知道什么时候是终点,接下来便是死亡。   耐心和适当时机每件事在该来的时候就会来。人生是急不得的,不能像许多人希望的时间表一样。我们必须接受凡事来临的时间。但人生是无尽的,我们不曾真的死去,也从未真的出生。   我们都有必须偿还的债。要是没有还完,就得带着这些债到下一世去在每一世,自己过的生活都是自己选的,要为自己负责。   任何事都必须有所平衡。平衡与和谐如今都被忽略,但是,它们却是智慧的根本。现在凡事都做得太过。    这些话语有关爱与希望、信心与善意、德行与罪愆等。此外还有许多实用的建议:耐心与等待的价值;自然界平衡的智慧;消除恐惧,尤其是对死亡的恐惧;学习信 任与宽恕等。正如《出版家周刊》所说,无论一个人是否相信轮回,这本书都不会让人失望。从更广阔的视野及时空,追寻宗教、科学之外的生命意义这才是本 书想说的最重要的故事。 (连续96周登上美国畅销书排行榜,台湾金石堂网络书店畅销书冠军,名列亚马逊网络书店畅销书排行榜前列,译成数十种文字) 正在读( 31 人),已读过( 379 人) | 放入书架   什么是书架? 点击查看大图 作  者: (美) 魏斯  著; 谭智华  译 出 版 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1 字  数: 132000 版  次: 1 页  数: 227 印刷时间: 2008-11-1 开  本: 32开 印  次: 1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214052346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自我实现/励志 自我调节 心灵自助 定价: ¥25.00 当当价:¥ 16.30 折扣: 65折 节省:¥8.70 钻石vip价:¥15.50 送积分: 163   积分说明 顾客评分:  共有商品评论 252 条 查看评论摘要 最佳拍档 死亡回忆 52堂静心课 吸引力法则(亚 ... 前世今生16堂生死启蒙课(连续96周登上 ... 与此 1 件拍档商品一同购买 总定价: ¥53.00 总当当价: ¥30.90 var probJson = {"prod": };if(navigator.appName!="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checkall(); 请至少保留一件商品。 编辑推荐 人生是无尽的,我们不曾真的死去,也从未真的出生。我们只是度过不同的阶段,没有终点。   人有许多阶段,时间不是我们所看的时间,而是一节节待学的课。   1988年起,连续96周雄踞美国畅销书排行榜,1993年,台湾金石堂网络书店畅销书排行榜前列,译成数十种文字,台湾版狂销500,000册,畅销20年,全球读者口耳相传,众多权威心理医生联袂推荐,抚慰百万人心灵的生死启蒙书。   人世间处处可见人类对死亡的恐惧与逃避。这隐藏却持续的恐惧不是任何金钱或势力能消除的。我们如此忧惧死亡,有时甚至忘了活着的真正目的。   如果我们知道生命是无尽的,所以我们不会死,我们也从未真正地出生,以对死亡的恐惧就可以消除。如果我们知道以前曾活过无数次,将来也会再活无数次,不知会觉得多有保障。 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渴望生活:前世今生:16堂生死启蒙课 内容简介 1980年,27岁的凯瑟琳莫名焦虑、恐惧,生活一团糟。无奈之下,她求助于著名心理医生布莱恩魏斯。 魏斯花了18个月做传统心理治疗,想减轻凯瑟琳的症状。一无所获时,他尝试用催眠疗法。在一连串的催眠治疗状态下,凯瑟琳记起引发她症状的前世记忆。   公元前1863年,她是一个18岁的金发女孩阿朗达。后来,洪水淹没了乡村,她溺死在洪流中。   公元1756年,她是西班牙妓女露伊莎。   19世纪,她是美国维吉尼亚州的奴隶艾比。   二战时,他是德国飞行员艾力克,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最后在战争中丧生。   这些都是凯瑟琳的前世,而她的症状似乎也是这些前世业障的结果。   令人震惊的是,催眠状态下的凯瑟琳会向魏斯转达一些高度进化的大师们的讯息有关生与死、爱与希望、信心与善意、德行与罪愆等。每一次催眠,都仿佛一堂堂生死启蒙课。   魏斯对之既惊讶又疑惑,却无法做出科学的解释。于是,他客观地记录下治疗全过程,4年后整理成本书。   前世轮回也许不是人类心智可以了解的,甚至远远超出我们想象的范围。但生死启蒙课透露了生命的不朽与真义,无疑改变了魏斯、凯瑟琳和数百万人的生活。 作者简介 布莱恩魏斯,美国耶鲁大学医学博士,曾任耶鲁大学精神科主治医师、迈阿密大学精神药物研究部主任。著有畅销书《前世今生》《生命轮回》等。 目录 编者的话 前言 第一章 我的生命被颠覆了 第二章 催眠疗法 第三章 一两个钟头走完一生 第四章 已逝的父亲和儿子对我说话 第五章 超意识界的讯息 第六章 未知死,焉知生 第七章 3500年前,你是我舅舅 第八章 遇见永生的自己 第九章 死亡笔记 第十章 爸爸,我爱你爱了四万年 第十一章 末日大预言 第十二章 欠与偿 第十三章 他们说我活过86次 第十四章 课业完成 第十五章 亟待检验的通灵实验 第十六章 我能治疗痛苦的众生,但是我好累 结语 附录  一、浏览千年万年的我  二、我看前世今生  三、前世与今生的交会《前世今生》座谈会 媒体评论 无 论一个人是否相信轮回,这本书都不会让他失望。耐性和适当时机每件事在该来的时候就会来。人生是急不得的,不能像许多人希望的时间表一样。人生是无 尽的,我们不曾真的死去,也从未真的出生,我们只是度过不同的阶段,没有终点。人有许多阶段.时间不是我们所看的时间,而是一节节待学的课。这些讯息并 非传统宗教的价值观,而旨在揭示生命的意义。 【美】《出版家周刊》(publishers Weekly) 在这本神奇的书中,心理学与哲学完美融合于一个真实的病例中。它使魏斯从此成为前世今生治疗领域影响非凡的代言人、作家与领导者。 【美】亚马逊网站 探究前世对今生行为的影响,是一次有趣而发人深省的探险。它突破了常规,呈现出全新而高效的心理治疗方式。 【美】《纽约时报》书评版  一场意外的精神苏醒的深刻诠释。这本意义非凡的勇敢的小书为科学与玄学的联姻打开了一扇门。饥渴的界,必需此种追寻心灵的阅读。    台湾诚品网络书店 书摘插图 1 与《前世今生》相关 2008年,一本讲述生死轮回的小书《前世今生》跃上美国亚马逊书店畅销书排行榜,其热度至今仍炽。细心的读者却发现,这本书早在20年前就已经震惊全世界,在心理学领域内更是掀起了一场有关轮回转世的辩论风暴! 目录 编者的话 前 言 2 正文一 第一次见到凯瑟琳时,她穿着一件很好看的深红色时装,在候诊室里紧张地翻着杂志。在此之前的20分钟,她在精神科外面的走廊来回踱步,说服自己依约赴诊而不逃走。我到候诊室招呼她,和她握手。她的手又湿又冷,证明了方才的焦虑。事实上,虽然有两个她信任的医生大力推荐, 我的生命被颠覆了1 我的生命被颠覆了2 催眠疗法1 催眠疗法2 一两个钟头走完一生1 一两个钟头走完一生2 一两个钟头走完一生3 一两个钟头走完一生4 3 正文二 我看到一幢正方形的白色房子,门前有一条铺着沙石的小路。骑马的人们来来往往,凯瑟琳以她惯常的朦胧低语说着,有许多树一片农地。一幢大房子旁有好几间小的,像奴隶住的小屋。天气很热。这里是南方弗吉尼亚州。她说年份是1873年。那时她是个小孩。 已逝的父亲和儿子对我说话1 已逝的父亲和儿子对我说话2 已逝的父亲和儿子对我说话3 超意识界的讯息1 超意识界的讯息2 超意识界的讯息3 超意识界的讯息4 书摘与插图
个人分类: 怪力亂神|9985 次阅读|11 个评论
英幻術大師鏡頭前施催眠術 百萬觀眾動彈不得【轉帖】
jiangjinsong 2009-9-22 15:45
英幻術大師鏡頭前施催眠術 百萬觀眾動彈不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9-22 10:11:08   中評社台北9月22日電/英國幻術大師戴倫布朗繼上次表演猜中樂透號碼之後,最近又在電視節目中對電視機前與現場的觀眾催眠,讓他們坐在座位上無法起身。   據今日新聞報道,結果節目播出後,有許多觀眾打電話到電視台,表示自己真的被催眠。而電視台估計,當晚約有410萬人收看節目,其中約有100萬人被催眠。   幻術大師戴倫布朗在電視鏡頭前表演催眠術,要讓觀眾坐在椅子上動彈不得。一開始布朗要求觀眾必須正襟危坐,否則催眠術將無效,他說:請遵照下面指示,請在椅子上坐好,將腳放在地面,你身體的前面。   接著布朗播放一段所謂的潛意識影片,然後詢問現場觀眾的感覺。一位觀眾表示:我只能動一點點,然後我再怎麼想站起來,就會把我推回去。果然有一半左右的觀眾無法起身,而電視台也接到不少觀眾來電,他們聲稱自己被催眠。根據估計,約有100萬人受影響。   不過,布朗其實是利用言語以及畫面讓觀眾產生錯覺,當他指出:你覺得無法動彈,不要驚慌,只要讓你去享受一下。就在說到動彈不得時,畫面突然閃過一個被綁在椅子上的人的圖片,總共出現兩次,足以產生暗示性效果。   另外,一開始就要觀眾坐好直到表演結束,至少有6、7分鐘的時間,有些人可能因為緊張而肌肉僵硬,甚至四肢麻木,自然會產生無法動彈的感覺。
个人分类: 怪力亂神|4026 次阅读|1 个评论
日食和灾害:科学能证明什么?
杨学祥 2009-7-21 09:49
日食灾异与物质运动 点评:天文知识的轨道学说可以证明日食是太阳、地球和月亮轨道运行中的特殊现象,天狗吃太阳的传说是迷信,天怒的警示也是迷信。但是,断言日食与地震无关,与灾害无关,是需要证据来证明的,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不能轻易下结论。因为日食和潮汐激发地震、旱涝灾害、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的研究文献国内外都有,要否定这些结论就必须给出确凿的证据。 6 推荐 根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等权威机构的精确测算, 7 月 22 日 上午 8 时 20 分 左右,我国长江流域将发生 21 世纪最壮观的日全食奇观。( http://www.jmnews.com.cn 2009 年7 月13 日 《常州日报》)这样的报道给天文爱好者带来了极大的兴趣,大家忙于观赏的准备工作,但也有极个别人想利用日食干些出格的事,我们要提高警惕,严防敌对分子的破坏。 日食图 而今是科学昌明的年代,难道还有人会相信关于日食的传说和迷信愚昧的说法,听从别人的蛊惑吗?回答是肯定的。只要你了解那些痴迷修炼者,他们中间很多是知识分子,应该懂得科学知识,他们为什么会为了修炼而不要性命。此外,中国人从众心理,会让一些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跟着起哄的不会没有。再者,关于日食的传说已经积淀为民俗文化的一部分,文化的作用不是你想不要就没有的,一旦发酵,正、反两方面的作用都是很大的。所以,我们不可不关切这个问题。 天狗吃日 记得小时候,第一次听到大人们喊天狗吃日啊,天狗吃日啊!顿时敲锣掀天,喊声震地。奶奶拉着我到外面看太阳,只见太阳被天狗慢慢吃着,又慢慢吐了出来,太阳出来了,天狗不见了。我也第一次看到、听到了天狗吃日的故事。 古代救日图 全球大部分地区对日食最流行的古老传说就是妖怪或者恶魔吃掉太阳。斯堪的纳维亚人部族认为日食是天狼食日,越南人说大妖怪是只大青蛙,阿根廷人说那是只美洲虎,西伯利亚人说是个吸血僵尸,印度人则说是怪兽。日食在美国土著波莫族的土语中是太阳遭熊咬的意思,美国的塞拉诺族认为日食是往生者的灵魂正在啃噬太阳。 中国官方最早的记载与民间有所不同,可能是龙是我们的崇拜神,怎么会干吃日的坏事呢,于是就改为天狗吃日了。据中国古代经典《书经》记载,公元前 2137 年 1 月 22 日发生了日食。这是有关日食的最早的记载。古代的中国人认为龙会吞食太阳,而太阳常常受到龙的袭击。中国 4000 多年以前就设置了专职预测日食的官员,日食发生时,国王就命令他的士兵向天空射箭来挽救太阳。 美国的奥吉布瓦印第安人在日食发生时会也会向天射箭,只是箭上带有火焰,为的是再度点燃太阳。全世界发生日食时几乎都是制造噪音,如:狂呼尖叫、敲锣打鼓、唱歌跳舞、 大放鞭炮 等,目的是吓走妖怪,救出太阳。 日食出现往往令古人产生恐惧,并视作凶兆。在古代中国,人们认为日属阳,象征帝王,而月属阴,象征百姓。如汉光武帝在建武七年(即公元 31 年)曾下诏曰:月者民象,日者君象,近顷以来,日月失次,阴阳颠倒。民之有衍,亦君德有亏。日食被看作上苍显示阴盛阳衰的征兆,也被视为皇帝做错了事,将会得到上天的惩罚。这样,皇帝就会下罪己诏,大赦天下。 例如曹魏黄初二年( 221 年)六月,发生日蚀,曹丕就下过诏罪己。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没把日食当好事来对待。如 亚述编年史中记载了公元前 763 年 6 月 15 日的一次日食而导致战争的发生,有关铭文上写道亚述城发生叛乱。九月 ( 注:指犹太历第九个月 ) ,太阳被蚀。 日食这种主凶的社会文化的积淀和社会心理的形成,就有不少人利用它来说事和做事。 有社会良知的人利用日食来消弭战争。 2500 年前的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曾依据日全食出现的周期性,推算出公元前 585 年 5 月 28 日会发生日全食。其时,小亚细亚 ( 今土耳其的亚洲部分 ) 地区吕底亚人和米太人之间的战争已长达五年,久久不能平息。为此,泰勒斯刻意编了一个善良的谎言,称上帝对这场无谓的战争极其恼怒,将要用发生日食来警示世人。结果,日食如期而至,当太阳被月球完全遮去、白天几成黑夜之时,战争双方的首脑和士兵们极度恐慌,他们认为这意味着天变,是上帝在发怒,于是战斗便停了下来,两个部族从此解甲言和,重归于好。 也有人利用日食做坏事。 东汉时期的魏郡太守黄香坚持原则,得罪同僚。他的政敌却借用当时发生的日食做文章,谎称黄河水患缘于黄香,应该由黄香来承担天怒,于是被皇帝罢免回乡。 行文至此,有人效法古人,利用日食说事做事也就不足为怪了。那么,怎样才能制止这种破坏社会稳定的言论和行为呢? 地球、日、月产生日食示意图 第一,向人们宣传日食发生的原理,消除神秘观念。 所谓日食,就是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线而造成的。地球作为行星,每年绕太阳转一周;作为地球的天然卫星,月球每月绕地球转一周。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中间,三者成一线时,由于掩蔽了太阳,便发生了日食,不是什么东西吃了。 第二,讲清日全食带来的影响的原因,消除恐惧观念。 日全食期间,太阳被遮住,气温急剧降低,降幅达 15 ℃ -20 ℃ ;湿度大幅上升,大约增加 40% 左右。这些物理量的变化,在目前热岛效应严重的大中城市会带来风力、风速、降水等变化,易引起涡状旋风等异常天气现象。日全食形成的太阳风等还会对高空电离层造成严重干扰,影响通信设备正常运行。 在日食期间,地球上的重力仪数据会出现突然降低的现象,原因是月球处于地球与太阳之间, 从而减弱太阳的引力场,而月球的引潮力开始起作用。 日全食发生时动物常常行为异常,比如飞鸟归巢和蝙蝠等 夜 行生物会出来活动。这些都是正常的,不要大惊小怪。 伽马暴示意图 发现剧烈爆发的物质运动速度可逼近光速 物质运动的方向变换左旋 第三,弄清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哲学原理,消除唯心观念。 搞清了日全食是太阳、地球、月亮运动的结果还不能真正认识清楚关于日食的一些迷信的本质。要真正弄清,必须用物质和运动的哲学原理来解释。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第一次用生动而深刻的语言断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正确地肯定了运动物体的实在性、普遍性和绝对性。弗兰西斯培根在实验科学的基础上,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最主要特征,是事物本身的固有属性。藿尔巴赫论证了运动的物质性、运动的必然性和多样性。他说,宇宙间一切都在运动。自然的本质就是活动。黑格尔在运动发展的问题上,论证了运动的普遍性,深刻地揭示了运动的根源和发展的无限性。因而马克思给予了高度评价:黑格尔第一次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即把他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其中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遗憾的是,黑格尔把物质和运动割裂开来,否定了其哲学思想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第一次全面正确地解决了物质与运动的内在统一性问题,将物质观与运动观科学的统一起来。 运动就其一般的意义来说,就它被理解为存在的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来说,它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简单的位置移动起直到思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同样不可想像的。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与运动的哲学原理是我们战胜日食迷信活动的锐利武器。 http://blog.gmw.cn/u/wxjs/archives/2009/71425.html 大气潮、海洋潮、固体潮和地震 月球引力可能是地球发生地震的导火索(组图) http://www.qianlong.com/   2004-11-04 09:09:11 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潮汐的大小和地震强度密切相关 许多大地震发生在农历初一和十五的夜间,因为这个时间前后,月球引力常达到最高值。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自古以来, 多少诗人和画家,用美妙的笔墨描绘过它,赞美过它,民间也流传着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许多动人的神话故事。然而,你可曾知道,月球也许还是给人类制造灾难的祸首。 新说:月球是地震的导火索   地震和月球到底有没有关系?这是近百年来始终困扰科学家的问题。如今,日本防灾科学研究所和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终于证实:月球引力影响海水的潮汐,在地壳发生异常变化积蓄大量能量之际,月球引力很可能是地球板块间发生地震的导火索。10月22日,著名的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海水的自然涨落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潮汐。当月亮到达离地球最近处(我们称之为近地点)时,朔望大潮就比平时还要更大,这时的大潮被称为近地点朔望大潮。   科学家已经就潮汐对地震的影响猜测了很长的时间,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论证过它对全球范围的影响效果,以前只发现在海底或火山附近,地震与潮汐才呈现出比较清楚的联系。研究者发现,地震的发生与断面层潮汐压力处于高度密切相关,猛烈的潮汐在浅断面层施加了足够的压力从而会引发地震。当潮很大,达到大约2-3米时,3/4的地震都会发生,而潮汐越小,发生的地震也越少。   该文章的作者伊丽莎白.哥奇兰说:月球引力影响海潮的潮起潮落,地球本身在月球引力的作用下也发生变形。猛烈的潮汐在地震的引发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地震发生的时间会因潮汐造成的压力波动而提前或推迟。   该文章另一位作者、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地球与空间科学系教授约翰.维大说:地震起因还是一个谜,而这一理论可以说是其中的一种解释。我们发现海平面高度在数米范围内的改变所产生的力量会显著地影响地震发生的几率,这为我们向彻底了解地震的起因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哥奇兰等人首次将潮的相位和潮的大小合并计算,并对地震和潮汐压力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分析,采用的计算方法来自于日本地球科学与防灾研究所的地震学家田中。田中从1977年至2000年间全球发生的里氏5.5级以上的板块间地震中,调查了2207次被称为逆断层型地震发生的地点、时间等记录,以及与发生地震时月球引力的关系,结果发现:地震发生的时间,与潮汐对断层面的压力有很高的关联性,月球引力作用促使断层错位时,发生地震次数较多。   田中认为:月球的引力只有导致地震发生的地壳发生异常变化的作用力的千分之一左右,但它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的,它是地震发生的最后助力,相当于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解密:地震为什么多发生在夜间   这项最新研究成果不但有利于地震预报的研究,还揭示了地震多在夜间发生的道理。   众所周知,古今中外许多大地震都发生在夜间。1300年-1976年的600多年间,中国发生的29次特大地震,有21次发生在夜晚,占72%;1990年-2000年全球有重大伤亡破坏的8次大地震中,有7次发生在夜晚,占87%。科学统计还发现,大地震主要集中在两端,一是晚间18点-21点,一是凌晨0点-5点。月球与地球相互作用关系密切,对于地球上任何一点而言,月球的相对位置随时间而变化,其引力状况也随之改变。当科学家使用精密仪器对大地进行测量时就会发现,在月球引力的作用下,地球固体地壳也存在着与海水一样的潮汐现象,其起伏的振幅约在0.5米左右。来自于月球的引力对地球的影响,在夜间要比白天大得多。地震虽然是地球内部运动的反应,但有时当它处于蓄势待发时,来自月球的引力所产生的固体潮,便起到了如导火线一样的作用,使积蓄已久的地震潜在能量,在很短的时间内迸发出来。   如此说来,许多大地震发生在农历的初一和十五的夜间也就不足为怪了。因为在农历正初一和十五的前后,月球的引力常达到了较大值或最高值。例如:1995年日本的神户7.2级大地震,就发生在农历正月十七;1993年9月30日的印度地震,正好发生在农历的八月十五中秋节;我国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7.8级大地震,发生在农历七月初二这些地震的发生时间决非巧合,而是表明了客观事物的一种内在联系。 创意:炸毁月球保地球   既然月球是地震的祸源,那么人类又将如何保卫地球家园呢?五名俄罗斯科学家提出了一项令人瞠目结舌的建议:将月球炸毁!他们声称,提出这一建议决非心血来潮,而是有着充分的根据,是他们多年研究后得出的结论。   为首的科学家名叫弗拉迪米尔.克鲁因斯基,此人在世界物理学界的名气并不是很大,但在俄罗斯却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天体物理学家,也是炸毁月球计划最坚定的支持者。   事实上,炸毁月球这一惊人构想并非克鲁因斯基和他的同事们首次提出来的。早在1991年,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数学教授亚历山大.阿比安就曾提出类似的想法。阿比安同样是从为人类造福的角度提出摧毁月球这一建议的。那么,在人类现有的条件下,是否有可能使月球从宇宙蒸发呢?克鲁因斯基认为,摧毁月球对于今天的人类来说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只需要在俄罗斯的联盟型火箭上装上6000万吨级的核弹头,然后将它们射向月球即可。克鲁因斯基承认,尽管炸毁月球在技术上可行,但付诸实施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月球只有一个,它真的永远地从我们的视野里消失,那将是一种无法弥补的失落? 编辑: 陈骞 http://tech.qianlong.com/28/2004/11/04/223@2355569.htm 来源: 北京科技报 大气潮和固体潮 2007-10-15 18:52:27 来源: 中国探月网 网友评论 0 条 我们知道,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可以形成潮汐,而且海水每天都有两起涨潮和两起落潮。那么,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是否也会引起地球大气的运动呢? 实际上,月球和太阳对地球大气的摄引也会产生大气的涨潮和落潮,这就是大气潮。不过,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和它们的质量成正比,因此对于潮汐来说,起潮力与被摄引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海水相比大气质量(密度)小得多,所以大气潮远不如海潮显著,只有用极精密的仪器测量才能发现。 大气潮与海潮产生的原理相同,发生的规律也相似,在地球上某一点的海潮每天产生两次涨潮两次落潮的现象,大气潮同样会出现两次涨潮和两次落潮,而且两次涨潮所经过的时间平均是12小时25分,第二天涨潮的时间会比前一天平均推迟50分钟。 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也会引走地壳的潮汐现象固体潮,在起潮力的摄引下,地壳升降可达几十厘米,这也只有用极精密的仪器测量才能发现。 (本文来源:中国探月网 ) http://news.163.com/07/1015/18/3QS950UG00012D3M.html 中国地震局地震趋势预测靠月亮帮忙 -------------------------------------------------------------------------------- 2005年2月18日 华声报讯:近日,刚刚解密的中国地震局2004年全国地震趋势预测资料显示,中国科学家用20年时间开创的地震预测理论,成功预测了2004年全国16起5级以上地震当中的14起。 长期以来地震预报一直是一项世界级难题。这是由于上天有路,入地无门,人们至今还无法对震源深处作任何直接的观测研究。也由于大地震是小概率事件,某一地区的大地震常常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才会发生一次。而即使在最发达的国家,用仪器测量地震参数也才只有几十年的时间,科学家难以积累起较完整的资料。 据竞报报道,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研究员尹祥础介绍,地震的孕育过程虽然极其复杂,但地震最主要的物理实质在于震源区介质逐步受到损伤,从而最终导致大规模的突然失稳(破坏)。课题组正是将着眼点放在了地震临界状态上。通过观察检测区域对微小干扰的响应情况,判断该地区是否处于稳定状态。 尹祥础解释说,在非孕震期或孕震初期,孕震区处于稳定状态,在这种条件下,如果其受力状态增高一点(力学上称之为加载),与之对应的各种物理量(如变形、位移、能量密度等,统称为响应)也只增高一点;反之,其受力状态减少一点(力学上称之为卸载),其响应也减少一点。但当地震发生前夕,哪怕是极其微小的加载,也会引起巨大的响应。这就像一头骆驼背负的稻草重量已经达到了承受的极限,这个时候再增加一根稻草就足以压垮它。中国科学家正是通过观察检测区域对加载的响应和对卸载的响应的比值判断当地是否处于不稳定状态。 因为地球表面面积极大,因而科学家不可能人为对检测地区加载或卸载。是月球和太阳等天体与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帮了科学家的忙。尹祥础说,就像月球等天体与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引发地球潮汐一样,这种引力对地球的固体介质同样产生作用,引发固体潮。虽然这种引力作用大小只有1%个大气压,但已经足以帮助科学家预测地震。 据介绍,这种预测方法目前主要用于对地震的中短期预测,提前量约为几个月到几年。 加卸载响应比理论是否适用于预测海底地震呢?尹祥础表示,并不存在原则性困难,中国科学家在此领域也已经开始了相关探索。但目前中国对海底地震的监测力量还很薄弱。这主要是因为监测海底地震活动的成本至少比监测陆地地震活动高出一个量级。虽然尹祥础表示中国受到海底地震影响的可能性不大,但他认为对海底地震进行预测研究仍然是一个需要重视的课题。 http://www.chinaqw.com/node2/node116/node1414/node1415/node1419/userobject6ai224062.html 2009年2月25日美国学者Mtivier等人在《地球和行星科学通讯》(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发表题为 《地球固体潮激发地震的证据》的文章,为潮汐激发地震提供了新的证据。应用全球最多的地震目录(包括442412个事件),Mtivier等人得到固体潮位相与地震事件时间清晰的对应关系(99%的置信度):当岩石圈正常的压力减少时,地震多发生在固体潮使地面上升的时刻。他们发现,固体潮比大气潮和海洋潮激发地震的可能性更大。新证据的重要性是无可置疑的,它强调了地球固体潮和地震关系。 Mtivier, Laurent; de Viron, Olivier; Conrad, Clinton P.; Renault, Stphane; Diament, Michel; Patau, Genevive. Evidence of earthquake triggering by the solid earth tides .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009, 278(3-4): 370-375.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44677 本文关键词: 日食 潮汐组合 大气潮 海洋潮 固体潮 地震 相关文章: 我们的日食 7月地震与潮汐组合对应 中国国家天文:地震的天文因素(转载) 7月21日地震和厄尔尼诺信息 【图】给我一个统计,让我证明你的心跳会引发地震 成都举行《解密5.12大地震》纪录片首发式 20日地震和暴雨信息 日全食和钱塘潮两大奇观将相继在浙江海宁上演(转载) 四川青川遭遇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暴雨(转载及点评) 透过软盘看日食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8294 次阅读|0 个评论
【偽科學網推薦】伪士当去,迷信可存:鲁迅也是反科学文化人?
jiangjinsong 2009-5-1 13:26
伪士当去,迷信可存:鲁迅也是反科学文化人? 偶然發現魯迅年輕時也是反科學文化人,可見老人家思想之複雜、豐富,值得認真研究、解讀! 摘自《破恶声论》 破迷信者,于今为烈,不特时腾沸于士人之口,且裒然成巨帙矣。顾胥不先语人以正信;正信不立,又乌从比校而知其迷妄也。 夫人在两间,若知识混沌,思虑简 陋,斯无论已;倘其不安物质之生活,则自必有形上〔18〕之需求。故吠陁〔19〕之民,见夫凄风烈雨,黑云如盘,奔电时作,则以为因陁罗〔20〕与敌斗, 为之栗然生虔敬念。希伯来〔21〕之民,大观天然,怀不思议,则神来之事与接神之术兴,后之宗教,即以萌孽。虽中国志士谓之迷,而吾则谓此乃向上之民,欲 离是有限相对之现世,以趣无限绝对之至上者也。 人心必有所冯依,非信无以立,宗教之作,不可已矣。顾吾中国,则夙以普崇万物为文化本根,敬天礼地,实与法 式,发育张大,整然不紊。覆载〔22〕为之首,而次及于万汇,凡一切睿知义理与邦国家族之制,无不据是为始基焉。效果所著,大莫可名,以是而不轻旧乡,以 是而不生阶级;他若虽一卉木竹石,视之均函有神閟性灵,玄义在中,不同凡品,其所崇爱之溥博,世未见有其匹也。 顾民生多艰,是性日薄,洎夫今,乃仅能见诸 古人之记录,与气禀未失之农人;求之于士大夫,戛戛乎难得矣。 设有人,谓中国人之所崇拜者,不在无形而在实体,不在一宰而在百昌〔23〕,斯其信崇,即为 迷妄,则敢问无形一主,何以独为正神? 宗教由来,本向上之民所自建,纵对象有多一虚实之别,而足充人心向上之需要则同然。顾瞻百昌,审谛万物,若无不有灵 觉妙义焉,此即诗歌也,即美妙也,今世冥通神閟之士之所归也,而中国已于四载前有之矣;斥此谓之迷,则正信为物将奈何矣。 盖浇季士夫,精神窒塞,惟肤薄之 功利是尚,躯壳虽存,灵觉且失。于是昧人生有趣神閟之事,天物罗列,不关其心,自惟为稻粱折腰;则执己律人,以他人有信仰为大怪,举丧师辱国之罪,悉以归 之,造作言,必尽颠其隐依乃快。不悟墟社稷毁家庙者,征之历史,正多无信仰之士人,而乡曲小民无与。 伪士当去,迷信可存,今日之急也。 若夫自谓其言之尤光 大者,则有奉科学为圭臬之辈,稍耳物质之说,即曰:磷,元素之一也;不为鬼火。略翻生理之书,即曰:人体,细胞所合成也;安有灵魂?知识未能周, 而辄欲以所拾质力〔24〕杂说之至浅而多谬者,解释万事。不思事理神閟变化,决不为理科入门一册之所范围,依此攻彼,不亦傎〔25〕乎。 夫欲以科学为宗教 者,欧西则固有人矣,德之学者黑格尔〔26〕,研究官品〔27〕,终立一元之说,其于宗教,则谓当别立理性之神祠,以奉十九世纪三位一体之真者。三位云 何?诚善美也。顾仍奉行仪式,俾人易知执着现世,而求精进。 相关注释: (18〕形上指精神。《易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19〕吠陁或译韦陀,印度最古的宗教、哲学、文学经典名,这里借指印度。 20〕因陁罗印度神话中的雷神,又是佛教中最高的神帝释天。 〔21〕希伯来犹太民族的又一名称,相传公元前一千多年,在民族领袖摩西 的领率下,从埃及归巴勒斯坦建国。希伯来人的典籍《旧约全书》,包括文学作品、 历史传说以及有关宗教的传说等,后来成为基督教《圣经》的一部分。 〔22〕覆载指天地。 〔23〕百昌万物。《庄子在宥》:今夫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 〔24〕质力指化学、物理。 〔25〕傎通颠。 〔26〕黑格尔(E.H.Haeckel,18341919)通译海克尔,德国生物学家。著有《宇宙之谜》、《人类发展史》、《作为宗教和科学之间的钮带的一元论》等。他主张科学与宗教结成联盟,建立一元论的宗教,在理性的宫殿里供奉真、善、美三位一体的女神。 〔27〕官品指生物。严复在天演论能实》的按语中说:有生者如人禽虫鱼鸟木之属,为有官之物,是名官品。
个人分类: 科學文化|5519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是怎么做科研的之六
wangyong77 2009-3-1 10:37
我是怎么做科研的之六 一直记得高中以为物理老师竞赛辅导讲的故事,只是记得他提到两片乌云,后来造成物理学发生重大的改变。我在网上找到了这个故事的: 19 世纪的最后一天,欧洲著名的科学家欢聚一堂。会上,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开尔文 . 汤姆生(即开尔文男爵)发表了新年祝词。他在回顾物理学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时说,物理大厦已经落成,所剩只是一些修饰工作。同时,他在展望 20 世纪物理学前景时,却若有所思地讲道:动力理论肯定了热和光是运动的两种方式,现在,它的美丽而晴朗的天空却被两朵乌云笼罩了,第一朵乌云出现在光的波动理论上,第二朵乌云出现在关于能量均分的麦克斯韦 - 玻尔兹曼理论上。 W. 汤姆生在 1900 年 4 月曾发表过题为《 19 世纪热和光的动力学理论上空的乌云》的文章。他所说的第一朵乌云,主要是指迈克尔逊 - 莫雷实验结果和以太漂移说相矛盾;他所说的第二朵乌云,主要是指热学中的能量均分定则在气体比热以及势辐射能谱的理论解释中得出与实验不等的结果,其中尤以黑体辐射理论出现的紫外灾难最为突出。 事实大家都知道,后来经典物理学被在很大程度上被改善和颠覆了。正是这两朵乌云导致了两个理论量子论与相对论的诞生。 以上这个只是想告诉大家,不要迷信科学。现在,我们最大的问题是对科学的迷信,实际上科学不能解释的问题还非常多,科学的天空乌云遍布。这些乌云能够催生多少理论呢??可见我们要抱着怀疑 的态度对待科学。我一直也是持着这种态度。发现现有理论不能解释的时候,不妨怀疑一下这些理论。此外,如今科学远远不够完善,应当学会提出新的问题,能够看到新的问题也能说明自己的眼力。再者,创新的过程好好回味,总结经验教训。 当然也要学会提高自己智力。创新能力与基因,外在环境有关系,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我们能够改变后天的东西。 此外,外部人际关系和环境也要处理好,毕竟社会还是复杂的,有时候太冒尖要学会提防。
个人分类: 我的科研经验分享|2016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是把双刃剑
moxj 2008-12-17 14:12
http://www.archivesnj.gov.cn/cms/siteRoot/dangan/danganjuzhulanmu/jinlingshenyun/chengshijiyi/17123426.htm 不知道是写了那些东西得罪哥们了,还是有那些话没有说明白,昨晚吃饭的时候有人和我聊起了科学是把双刃剑这个老话题.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上次听到这句话是在大学的法律课上. 和小学 老师讲的没有什么区别:科学文化如果被坏人掌握,那就会对人民造成伤害.只有被品格优秀的好人掌握才能造福人民. 这话说的,那科学不就是个工具了.工具这个东西我不知道到底有多重要.也许有人会把它和思想做比较,或者别的,反正咱中国文化博大又包容,信仰啥的没有呢?比喻现在的钱、还有权利什么的.但信仰工具的估计没有什么人.所以我前段时间看到有哥们留言:你想写博客去哪里写不行?找个什么科学网?还推荐了个凤凰网.估计我早前说的科学望将来会是一个知识交流平台,信息平台...最大的思想库和交流平台等这位哥们是没有看到了. 既然上网来看我的博客,估计文凭一般是大于或等于我吧.那一定接受了不少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我上学总逃课,没有哪门课能听完全,但好像记得政治课强调过很多次 工具是社会形态的决定因素 .前面好像我也针对 胡适 先生关于科学和民主的总结说了反话... 长篇大论今天是不用了.聊天麻,把吃饭时大家随口讲的例子说说算了. 先是有人说:自古以来迷信很害人,科学让人知道了道理,能救人. 又有人说了:现在的高智商犯罪才是最严重的,办案都很难啊. 还没说完就有人反对了:如果不是制度和权利等一些东西干预,哪有什么高智商,可能有暂时的内行和外行区别,没有什么高低的区别... 又有人补充了:那还是他科学知识学少了,不然有必要去做坏事吗?听过军人犯法了,教授暗箱操作了.还没有听过哪个首席科学家拿他思想和创新搞别的去了... 例子是不少,我这个人孤陋寡闻,都没有听过. 但有一点我还是听清楚了: 科学不止是自然科学,不止是能让我们客观的认识自然,还有认识我们自己--小小的 50 个人入围团队不但有从事医学领域的,也从事心理学领域的.当然更有关注社会发展和历史的人. 科学也让我们真实客观的了解我们的过去,指引我们的未来. 当然我前面博文的相关认识,只是个人浅薄知识的一点看法.很多从聊天的口气就可以看出我是抱讨论的态度. 当前为止,红尘俗事里的很多社会内容还没有哪句是针对哪个个人或者是组织的具体意见.所以借此机会像有关兄弟表示歉意. 有关科学知识是否就是造就民主习惯的最基本因素和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这里就不具体聊了.下篇博聊,至少重新开始聊我们生活的地球、其他、过去等等.
个人分类: 观察思考|492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1: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