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第三节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赵洪钧说周易》第三节清华校训、梁启超和《周易》
fqng1008 2020-1-8 09:38
第三节 清华校训、梁启超和《周易》 把清华校训、梁启超和《周易》扯在一起,自然是因为校训和梁启超关系密切 ,也和《周易》关系密切相关。 不过,即便和《周易》没有关系,这件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也平添了很值得咀嚼的文化意蕴。 先说清华。 清华的名气在中国大学中数一数二。当代中学生无不以能够考进清华大学为荣。不过,我相信,不少青年不知道清华是让国人有些尴尬、苦笑的学校。她的建立源于八国联军进北京的辛丑条约和庚子赔款。总之是一帮强盗打到中国来,把我们打败了,我们要给人家战争赔款。几年后,美国首先说:啊!当初的赔款我要得多了!退给你一半吧!但这钱你不能随便花,只能用来做两件事。一是开学堂办教育,二是修铁路改善交通。清华就是这样来的 ——美国退回的庚款办的。其实并非退回,而是每年交付赔款时留一半办清华——起初叫清华学堂,是留学美国的预备学校。就这样当时不少人对美国这么讲“公理”感恩载德。据说后来别的列强也学习了美国的做法,于是英、法、徳、比等国也有了庚款公费中国留学生。 我讲这些不是认为当初不该要那一半庚子赔款,更不是希望像胡适之等那样的人当初不要考庚款公费留学,只是希望提到清华时要知道其中隐含着苦涩和屈辱。 再说梁启超。 梁启超曾经是当年中国第一流的名人。他追随康有为搞戊戌变法虽然失败,还是名满天下。辛亥革命后,他还是在政治上、学术上几乎无人与之相埒。这大概是何以清华请他演讲。 梁启超在清华演讲不止一次,涉及清华校训的是 1914年11月5日,应清华学校校长周诒春的邀请,在“同方部”为清华师生作的演讲。演说词刊录在11月10日的《清华周刊》上。其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不久便写进清华校规,后来成为清华校训。 以下是演说词全文 : 君子二字其意甚广,欲为之诠注,颇难得其确解。为英人所称劲德尔门( Gentlemen)包罗众义,与我国君子之意差相吻合。证之古史,君子每与小人对待,学善则为君子,学不善则为小人。君子小人之分,似无定衡。顾习尚沿传类以君子为人格之标准。望治者,每以人人有士君子之心相勖。《论语》云:君子人与君子人也,明乎君子品高,未易几及也。 英美教育精神,以养成国民之人格为宗旨。国家犹机器也,国民犹轮轴也。转移盘旋,端在国民,必使人人得发展其本能,人人得勉为劲德尔门,即我国所谓君子者。莽莽神州,需用君子人,于今益极,本英美教育大意而更张之。国民之人格,駸駸日上乎。 君子之义,既鲜确诂,欲得其具体的条件,亦非易言。《鲁论》所述,多圣贤学养之渐,君子立品之方,连篇累牍势难胪举。周易六十四卦,言君子者凡五十三。乾坤二卦所云尤为提要钧元。乾象曰: 天行健,君子以 自强不息 。 坤象曰:地势坤,君子以 厚德载物 。 推本乎此,君子之条件庶几近之矣。 乾象言,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才智如董子,犹云勉强学问。《中庸》亦曰,或勉强而行之。人非上圣,其求学之道,非勉强不得入於自然。且学者立志,尤须坚忍强毅,虽遇颠沛流离,不屈不挠,若或见利而进,知难而退,非大有为者之事,何足取焉?人之生世,犹舟之航於海。顺风逆风,因时而异,如必风顺而后扬帆,登岸无日矣。 且夫自胜则为强,乍见孺子入水,急欲援手,情之真也。继而思之,往援则己危,趋而避之,私欲之念起,不克自胜故也。孔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王阳明曰:“治山中贼易,治心中贼难。”古来忠臣孝子愤时忧国奋不欲生,然或念及妻儿,辄有难于一死不能自克者。若能摈私欲尚果毅,自强不息,则自励之功与天同德,犹英之劲德尔门,见义勇为,不避艰险,非吾辈所谓君子其人哉。 坤象言君子接物,度量宽厚,犹大地之博,无所不载。君子责己甚厚,责人甚轻。孔子曰: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盖惟有容人之量,处世接物坦焉无所芥蒂,然后得以膺重任,非如小有才者,轻佻狂薄,毫无度量,不然小不忍必乱大谋,君子不为也。当其名高任重,气度雍容,望之俨然,即之温然,此其所以为厚也,此其所以为君子也。 纵观四万万同胞,得安居乐业,教养其子若弟者几何人?读书子弟能得良师益友之熏陶者几何人?清华学子,荟中西之鸿儒,集四方之俊秀,为师为友,相磋相磨,他年遨游海外,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会,促进我政治,所谓君子人者,非清华学子,行将焉属?虽然,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今日之清华学子,将来即为社会之表率,语默作止,皆为国民所仿效。设或不慎,坏习惯之传行急如暴雨,则大事偾矣。深愿及此时机,崇德修学,勉为真君子,异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澜,作中流之底柱,则民国幸甚矣。(摘自《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一卷) 时至今日,值得注意的是:台湾也有清华大学,那里也以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校训。这无疑对祖国统一大业十分有利。说《周易》将在祖国统一大业中起积极作用也毫不为过。 最后说《周易》。 梁启超引用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乾卦《象》辞第一句。“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则是坤卦《象》辞第一句。虽然我们看不出这和《易经》乾坤两卦的经文有何关系,但它们还是在中国历史上起过很多积极作用。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185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1: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