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激光近视矫正手术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震惊于眼科名医“封刀”
热度 11 张显峰 2012-2-20 15:38
台湾著名眼科医生蔡瑞芳“封刀”之事,近来在大陆颇受关注。这个最早引进激光近视矫正手术的医生,日前称已发现有接受过该手术的患者 10 多年后出现视力不明原因下降,“本着为患者负责的态度,今后将不再做该手术”。 毫不夸张的说,读到这个故事我是有几分震惊的。我震惊的是,面对这个行业令人疯狂的暴利和可能来自同行的种种压力,蔡医生可以有这样的勇气。尤其作为这一技术的引进者、以此为业的医生,他有勇气“革”自己的“命”,更是难能。 激光近视矫正手术的暴利几乎人所共知,有业内的专家对媒体表示,在眼科医院,没有比激光近视矫正更赚钱的手术了,只要 1 分钟,就可以轻松赚取上万元的进账。在国内知名的爱尔眼科医院,仅该手术去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就是 1.94 亿元,毛利率达到 72.60% 。可以想见,蔡医生这一“刀”下去,可能断了多少人的“腕”! 我注意到媒体的一些言论,多有指称蔡医生“言论不够严谨”者,其中尤以他的两岸同行为众。一位据说颇为著名的内地眼科医生就在微博上喊话:“科技工作者发表科学思想的正确方法是发表科学论文。发表个人言论是自由的,但不代表科学……”这态度确实严谨,但我总有一种不太厚道的猜测,这些人的言论未必是发自真心的客观,未尝没有被动了“奶酪”之后又莫可名状的不快。 事实上,关于激光近视矫正手术一直争议不断,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据说也收到过不少投诉,这个号称全世界标准最严的机构对其评价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技术,长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清楚。”基于这样的评判,我倒是认为,在可能的风险面前保持谨慎,要比在 99% 安全面前盲目乐观更科学一些——我们不能过分迷信那些冷冰冰的技术,更不能拿健康开玩笑。 据说蔡医生后来对他的言论有所修正,说“封刀”的原因是“有其他的考量”而非该手术“有问题”,我不知道这是否因为迫于同行的压力。但我以为,一个医生已经用“封刀”这样极端的方式,表达了他对科学的严谨、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良知的坚守,这样的“行”,远胜于“言”。至少它会让这一技术的拥趸,多一份警醒,也有助于这一技术和行业趋向成熟和理智。 至于蔡医生“封刀”的原因——这项新兴的手术是不是真的存在风险,或者更加安全,留待他和同行们来共同深究,不妨就把今天的辩论当作一个科研课题去 PK ,我们愿意坐等真正科学的结论。
个人分类: 显峰冷言|12664 次阅读|1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1: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