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学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学车有感
热度 1 liruzi 2013-4-22 19:37
谈起“考驾照”,特别是新交规出台后,我妈总是说,看你不早点学,现在多难,通过率那么低,学费还涨了那么多。其实重点在于学费啦,太贵,呵呵 。 今年三月份报名了,科目一99分顺利通过,到现在已经开始练习科目二全五项,个人感觉也不是那么难。但是却是很煎熬。 每次约车两课时,待在狭小的空间里,蜷着腿,小心翼翼,压抑。和教练抱怨,好心的教练就安慰我,等到自己买车上路开就好了 。说实话,我真的不信他的话 ! 要知道,每次练车乘班车返回学校,都恰巧是下班高峰期,各个路口,一个劲的堵,比不上“首堵”?那也未必! 俺就坐在车上想啊,为啥大家都买车呢?买了车不就图个便捷吗?但是呢?本来工作累了一天,好不容易等到下班回家,可是,可是,堵在路上 。那么小的空间,那么龟的速度........回到家后还有哪门子心情。 悄悄和同学说,等咱拿到驾驶证,肯定不选择开车,要是经这一顿堵,说不定直接踩油门,横冲直撞了 ! 开车回家的同志们,你们一定要淡定啊!
个人分类: |2154 次阅读|2 个评论
今天开始学车了---走直线
zjzhang 2013-4-21 15:14
今天开始学车啦。上午一大早起来,先过去。上次几个人一起去参加完考试,结果选教练的时候我有事情,直到今天才去。;8点多一直等到10点多才练直线行驶。方法是: 踩下离合器,挂1挡,将左脚慢慢抬起,让离合器至于半联动状态,这样,车就走动了;等你要刹车的时候,将左脚一踩到底,再右脚点杀,挂入空档,OK。倒车的方法就是:踩下离合器,挂R挡, 左脚慢慢抬起,车子就开始倒退了;停车的方法同前。 上午手有点僵硬,两只手死死地抓着方向盘。 前进或者的时候可以看左右后视镜,如果发现方向跑偏,则用方向盘修正,结果是:车子往左跑,方向盘往右修正;反之相反。 下午吃完饭就过去了,这回更好。一来,就有人在走直线,我就顺势也学了两盘。自己一个人在车上,感觉真好。手的感觉跟好了。 回来休息下。有点累了。
个人分类: 学车|3447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车杂记(一)汽车驾驶的几何学
热度 1 qianlivan 2013-4-15 21:14
今天早上考科目二,昨天晚上一直在思考。原因在于,前段时间去驾校学车,每次的教练讲的倒库和侧方停车方法都不一样,搞得我无所适从。我认为,一定有某种原则可以把这些方法统一起来。 其实倒库和侧方停车就是在一个有限大小的平面内找到一条可能的路线供汽车道行,进入库中。这样的路线是无穷多的,每个人都有可能会有自己独特的方法,所以如果接受两个教练的指导,基本上就晕了。真正靠谱的是进行一些分析,以便在不同的情况下能正确分析形势,做出合适的操作。其实这就是一些几何问题,我感觉可以归结为以下一些原理: 1. 如果汽车状态未变(包括座椅位置、倾斜、反光镜角度),那么反光镜中看到的重合的两点在实际地面上也重合。 考虑到镜像的点和实际的点一一对应,这个原理显而易见。根据这个原理,就可以根据反光镜中某个固定点和车的相对位置对车进行微调,以便完成倒库。 2. 观察侧方远处的点,对于不同的座椅位置应选取不同的参考点。 可以通过极端假设的方法考虑这个原理。假设远方的点位于无穷远,那么连接汽车上各点与此点的线互相平行,于是,参考点移动的距离等于座椅移动的距离。通常倒库的时候,侧后角距离车的距离大约是车内尺度的10倍,参考点移动的距离大约是座椅移动距离的10/11,接近相等。所以教练所说的开始打轮的参考点位置和座椅位置无关的说法是错误的! 3. 镜中点运动方向和车的运动方向相反。 这是显而易见的。 记住这三条原理,就可以不因为不同的教法而迷惑了,而在出现操作不到位的情况下也能自己进行一些调整,不至于太紧张。
个人分类: 思考|4960 次阅读|1 个评论
学车了
zjzhang 2013-4-6 19:48
3年前的9.11纪念日 我开始学游泳了。那时也好是怕,因为眼睛不好,这个怕得沙眼啥的。幸好的是一个月左右学会了。貌似还没怎么喝着水。幸哉幸哉。 2013年4月2日,跟几位老师一起去报名学车了,有Dr.Zhu,Dr.Wen还有两个都不太认识。以后学车的东西就先放在这,以做个纪念,供有兴趣的后来者提供些方便。 报名的时候就填了一张表,其实只要没有红绿色盲、手脚还灵活即可。交了3850元,就等着2013年4月16日下午去考科目一---文考了。这几天花点时间看看交通规则啥的。
个人分类: 学车|2273 次阅读|0 个评论
这几天忙着学车
Master123 2013-1-24 18:51
今天是星期四,是学电子路的第二天。共四项:S路、直角弯、 上坡路定点停车与坡道起步、侧方位停车。学着不容易呀。周六考试,苍天保佑!
个人分类: trivia|2065 次阅读|0 个评论
留学印象——程兄与车
热度 13 xying 2012-12-21 08:20
程兄是我朋友中最有学术精神的人物。我们同学三人曾嫌系里的课浅,除了专业必修之外,都去数学系将他们博士资格要考的几门硬课扫荡一遍,虽然他又加了两门代数的课,多了几个A+,可我们也是全A的过来,并不怎么服气。时隔二十多年后,大家都碌碌无为,他却硕果累累著作等身,这就是坚持专注的力量了。 大凡天下众生平等,有所得必有所失,精于此则疏于彼,程兄学车就趣事多了。 来美第一年,朋友四人700刀合买了一辆白色福特 station wagan,作为耐撞的练兵装备。学员驾照需要求人坐镇,美国人力资源珍贵,大家都想及早独立。所以略等车能走直线,转弯不大砢碜时便去路考。这车大且旧,不敢用来路试。我等由前辈学长指点,租了辆娇小光鲜的轿车,沿路试必经的路线小心走过两遍。第二天着西装,打领带,见考官握手、点头、矜持微笑,作青年才俊状。循例一试轻松通过。得了驾照,腿软软地回车,再由学长帮助把车开回,以后慢慢再练不提。 程兄素来严谨,嗤笑说:“骗人不能骗己,驾车要靠真功夫,岂能以衣帽取胜?” 便装轻身施施然去了。考官见他瘦小跟越南难民似的,严格把关。Bill Gates都说:“警察要是跟了你一百迈,一定会找出你的错来”,况菜鸟乎?自然没有通过。一月后,二试。我们都已是正牌有照人士了,气势就拉开了档次,他还是个学员,心里急呀!路试开始,那美女考官一只脚还在车外,门没关上,车就往前窜了。立马被严词斥回,禁试三个月。 后来终于过了。虽然拿到了驾照,自此纯洁正直的心灵受了伤害,基本功夹生了。一次从我住的门口起步,马达隆隆不见动静,大力一踩油门,撞开顶在后面的停车,横过马路,冲向教堂,腾云驾雾般地骑在石阶的护栏上直至后轮离地。车子居然还无大损,周围人畜也平安,宛如沐浴神恩。大家见了都咋舌道:这冥冥之中莫非真有神灵? 车子骑上教堂护栏后,我们没买保险,只能央求对方了。被撞开的车子只坏了个灯,车主是个工人兄弟。是咱们一个阵营的无产阶级兄弟,好说话。点了香烟,赔了笑脸,诉了苦衷,车主频频点头同意付90美元,Cash。教堂更好说话了。神爱世人,何况我们是穷人,心灵经受着巨大的痛苦,正等待着被拯救。神父笑眯眯安慰说:“Kid, don't worry about it. ” 一切搞定,正庆幸着。车主与教堂的保险公司同时寄来赔款通知,不然法庭上见。欲哭无泪呀!我们来美上飞机时,怀里只有20美元,喝口水都要问一句:这要不要钱的?开学前,饭钱还是向学长借的。每月RA 400美元,除去房租,花销所剩无几,天天省着攒点,还打算给老婆孩子老妈丈母娘扛个电视洗衣机连裤袜口香糖什么的回去。还能这么欺负人?!心里一横,要钱没有,要命一条!就这样被吊销了驾照。当然开不了车了。 后来呢?什么刑罚都有个期限不是?不过区区几百刀,自愿受个老美打死都不肯没驾照的惩罚,过了这苦难期,自然又能开了。 好不容易熬到寒假。我们已是有车阶层了,怎么地也要驾车出游。规划了个千里大远行。依最优计算,买了半年保险。带了干粮,清晨出行。刚开出St.Louis不久,车子渐渐无力,直至停在高速公路边上。时值平安夜。我突然想起一个报道,这日子老美个个回家心急如焚,一般是不理人的。一个高速路上抛锚人久呼无应,心寒之下居然开枪自尽了。我们大好青年,虽不至于此,但心也戚戚焉。几个人依在车头正在自艾,突见一车前头刹住,沿路边高速返回,停在我们车前。正是美国雷锋国际援助来了。那人稍稍一查,说: “你们传动箱漏油了,来个人,跟我前去买油。” 高速路上飒然而去。不久沿路边快速倒车回来。哇塞!原来车是可以这么开的!救援见效后,大家塞他20刀,我贡献了幅杭州织锦,我们千恩万谢继续前行。从此我们每天加一罐传动油。经Atlanta, 过Orlando, 游Golden Beach, 达Miami 尽兴而归。 那车子几经风霜,后来折价给曾兄。四年后他当教授,继续让它发挥余热,直到他儿子嫌车太破,要被同学看到就没法活了,拒绝上坐,才完成其历史使命。 三年前我回国途经北京,程兄热情招待,全程亲自开车作陪。那车开得如同灵蛇出洞,小巷也能进,间不盈尺呼啸而过,他风清云淡从容谈笑,直让我佩服不已。程兄只要认真了,什么都不差。
个人分类: 回忆|10108 次阅读|14 个评论
学车记
热度 6 sivaxin 2012-1-29 18:21
春节假期匆匆结束,今天开始跟着驾校师傅学车。一个上午练下来,还是体会到过去看人开车不吃力,现在要自已操控还是手忙脚乱的。今天师傅就教了我怎么起步,如何换档,1换2,2换3,3换4,如何直行保持方向盘稳定,怎么遇到红灯刹车制动然后再起步,还有转弯时的操控。 虽然只上车练了两个小时,还是让我对如何开车有了一定的感观认识,自动档确实比手动档方便操控很多,手控档若是开上海市内经常开开停停的道路,那真是得老忙着换档了。师傅一路上常指出我的问题是:油门轰得过猛,常常不自觉地重踩油门;换档不到位,还挺不熟练的,有时要想一下哪个方向是哪个档;转弯时方向盘打不太好,离合控制不好。 明天继续早起练车,学任何东西都不容易,都不可能速成,都得付出努力,熟能生巧的老话真没错!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226 次阅读|12 个评论
先来个微博,改天再来篇博文
热度 7 hjf306 2011-6-27 22:16
在教练的谆谆指导下,在亲朋好友的深切关怀下,在本人的坚持不懈下,历时三个多月、耗资近3000大洋的驾照考取工程终于取得完满的成功。该工程的完成意味着继CET-6、计算机二级证书之后,本人的又一小成就。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金鸡岭驾校,感谢韦教练 和 那些不知名的考官。仅以此工程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献礼。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072 次阅读|29 个评论
学车考驾照系列之二——交规考试
flysui 2011-6-24 15:34
交规考试规定是90分通过。 我是先在网上做了大概3次模拟(之前没看过交规,单凭自己的常识判断),平均下来每次八十多分(毕竟走了这么多年的路,常识还是有点的 ,主要是一些专门的一些规定不太了解)。 然后交规考试前的周末从教练那里拿来一本交规考试的书看了一遍(加起来大概花了三到四个小时)。要记一下的主要有三类:各种数字相关的规定(时间期限、速度限制以及money)、各种路上标志、交警手势。 之后就去考试啦,感觉90分以上很容易就能达到。96分
3164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车考驾照系列之一——准备工作
热度 2 flysui 2011-4-25 16:23
学车考驾照系列之一——准备工作
学开车的准备工作 最近准备开始学车,听一些学车的朋友说,驾校的师傅们只命令,不解释 。 我是一个不能忍受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人,特地去把车辆驾驶相关的一些原理了解一下,尽量能够解释理解师傅们的经验。整理成文见下,学车过程中有其他心得也会一一添加。说不定对其他人也有些帮助。 原理篇: 离合器 发动机 变速箱之间的关系图 离合器的功能: 功能 1. 保证汽车平稳起步: 如果在起步时利用离合器暂时将发动机和变速箱分离,然后离合器逐渐接合,由于 离合器的主动部分与从动部分之间存在着滑磨的现象 ,可以使离合器传出的扭矩由零逐渐增大,而汽车的驱动力也逐渐增大,从而让汽车平稳地起步。 功能 2. 便于换档: 汽车行驶过程中,经常换用不同的变速箱档位,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行驶条件。如果没有离合器将发动机与变速箱暂时分离,那么变速箱中啮合的传力齿轮会因载荷没有卸除,其啮合齿面间的压力很大而难于分开。另一对待啮合齿轮会因二者圆周速度不等而难于啮合。即使强行进入啮合也会产生很大的齿端冲击,容易损坏机件。利用离合器使发动机和变速箱暂时分离后进行换档,则原来啮合的一对齿轮因载荷卸除,啮合面间的压力大大减小,就容易分开。而待啮合的另一对齿轮,由于主动齿轮与发动机分开后转动惯量很小,采用合适的换档动作就能使待啮合的齿轮圆周速度相等或接近相等,从而避免或减轻齿轮间的冲击。 功能 3. 防止传动系过载: 汽车紧急制动时,车轮突然急剧降速,而与发动机相连的传动系由于旋转的惯性,仍保持原有转速,这往往会在传动系统中产生远大于发动机转矩的惯性矩,使传动系的零件容易损坏。由于离合器是靠磨擦力来传递转矩的,所以当传动系内载荷超过磨擦力所能传递的转矩时,离合器的主、从动部分就会自动打滑,因而起到了防止传动系过载的作用。 变速箱换档的原理: 完成汽车换档的前提条件是变速箱输入轴和输出轴的相对转速要保持一致(否则打齿,发出刺耳燥声)。输入轴一般称 “ 一轴 ” ,和前端发动机、离合器磨檫片相连接,输出轴根据离合器的结构不同,可能是 “ 二轴 ” 、 “ 三轴 ” ,和转动轴相连。轿车一般采用两轴变速箱。 换档变换的是输出轴(或称二轴)。 踩下离合器以后,挂上空挡,此时汽车动力传输中断(发动机、一轴、输出轴动力分开,转速各自独立),发动机转速下降最快;一轴受到惯性作用转速也在下降(但相对较慢);变速箱输出轴由于和底盘刚性相连,受到底盘强大惯性影响,转速只是稍有下降。再松开离合器,这时,变速箱一轴就和发动机刚性连接,转速和发动机一同保持下降。这样换档后的新的输出轴的转速和一轴之间转速就同步了。 现在由于大多数车辆变速箱都安上了同步器,它的作用就是在两个轴转速不同时,强制一轴转速变化,与输出轴强制保持一致。 操作篇: 姿势: 控制离合器的注意事项:    1. 正确的踩离合器的姿势是,脚掌踏在离合器踏板上,脚跟要贴着地面,当离合器踩到最低点时,膝盖要保持微曲。切勿用脚尖踩踏版或脚跟离地,避免力量不够或下滑。    2. 踩离合器时,要踩到最低 ( 地板 ) ,避免长时间处于半接合状态,这样便可以确保离合器完全分离,不至于磨损。    3. 开车时,离合器不要放的太快或刻意将引擎转速提升得过高,这会加速离合器的损耗。    4. 永远在踩低离合器时才换挡。    5. 踩离合器时,油门应该放开。    6. 若未能顺利换挡,可以先放开离合器,然后再踩离合器一次,再换挡,切勿强行换挡,否则会让变速箱的齿轮产生摩擦。 换挡的手型要标准,手心向下,握住档球,空档挂一档时利用手部右侧肌肉轻轻横推向身体内侧,再使用手掌靠近腕部肌肉前推,轻松挂档,不会出现 ‘ 咣咣 ’ 的磕碰声。力大的男生要注意使用巧劲。女生不要用手侧握使劲拉,要使用手心向下的要领。换挡需要多练习,动作尽量快速流畅,不要使蛮力,而且挂 125 档要注意横推,而不是斜着就推了,这样的话会容易错档,而且毁车。 转向灯的拨打时要注意左手的手指的运用,练的时候可以自己琢磨一下,男生手大没什么问题,女生就要找一种自己最方便的手法,习惯之,呵呵,不然拨个灯手就离开方向盘了可就不好了。 起步: 当你的车在起步时,车轮是静止的,要想让车在静止状态改为运动状态,这时需要的推力是很大的,比车在运动时大的多,此时踩下离合器,挂一档,当你松离合器时,慢速齿轮就向车轮的传动齿轮上靠,你抬的快,它靠的快,你抬的慢,它靠的慢,这时车就起步了。 如果你离合器抬的很快,那么两个齿轮就立即接合了,由于车是静止的,需要的推力很大,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不足以一下使车达到一档时的速度,那么车就会突然一动,然后熄火。车一动就明发动机的动力已经传到了车轮上,但由于要克服的力大于发动机所输出的了,也就是发动机推不动你的车,于是齿轮就被卡住,发动机就熄火了。 所以这就是为什 么 起步时要加油门,抬离合器要慢的原理 。 加油门可以加大发动机输出的动力,抬离合器慢就会减小阻力,从而使发动机克服静态磨擦力,使车辆平稳起步。当车动起来后,离合器就可以慢慢的完全抬起,因为车动后,动态磨擦力比车静止时的静态磨擦力要小得多。这也是为什么 在二、三、四档时离合器可以抬的快一点而不会熄火 的原因。 坡道起步时和平路起步时有两点不同: 1. 总之,一个原则,在坡道起步时,一定要保持发动机的动力充足。 2. 不能先解除驻车制动器。必须等离合器抬到联动点,才能解除驻车制动器。 只要离合器一抬到联动点,就别再抬了(如果再抬,发动机就熄火),也别往下踩了(如果往下踩,驻车制动器一解除,车就往后溜),这时就立即解除驻车制动器(因为, 在这个时候,离合器磨擦片在压盘和飞轮之间,既传递力矩,又产生滑转 ,之所以在这个时候,即使你不拉驻车制动器,发动机既不会熄火,车辆也不会往后溜,就是这个原因,如果你这时侯不立既解除驻车制动器,会造成离合器磨擦片的加速磨损,很快就把离合器磨擦片磨坏或烧焦了),车就起步了(如果车不动,可再抬一点离合器车就开始走了),起步后必须等车前行 5 米以上,才能将离合器踏板慢慢全部抬起来。不然发动机还要熄火。 实际经验: 起步时离合器抬到弹簧自动弹起的地方,也就是大家口中的联动点(分离点), 1/3 处,这个位置,平地上一般给油适量的话( 1200-1500 转)车头就会动一点,这时放手刹,给油,车开起来的同时慢慢慢慢的抬离合就没问题了,而且起步的感觉就有了,会非常好。上坡时,是一开始油给到转速 2000 转最好,车头抬起来时不要抬离合,右脚再稍微给点油,车头再一动就给油慢抬离合就可以轻松坡起了。 联动点的判断方法有五个: 第一、听发动机的声音变化,当离合器抬到联动点的时候,发动机就开始向后面传递动力,就要消耗发动机的功率,因此,发动机的转速下降,声音明显变小,这时离合器就抬到联动点了。 第二、凭脚的感觉:当离合器抬到联动点的时候,离合器踏板就有一种轻微顶脚的感觉,这时,也可以证明离合器就抬到联动点了。 第三、凭车辆的抖动:当离合器抬到联动点的时候,车辆和变速杆就出现一种微微颤抖的现象,这时,也证明离合器就抬到联动点了。 第四、看发动机转速表转速的变化:如果你车上有发动机转速表,在离合器抬起的过程中,如果你车上的发动机转速表的转速明显下降时,也可以证明离合器就抬到联动点了。 第五、凭车辆的冲动:在离合器抬到联动点的时候,车辆就有一种往前微微冲动的感觉,这时离合器也就抬到联动点了。 行车换挡篇 以前变速箱没有同步器时,手动档车在换档时,要踩下离合器先从一档换到空档,松开离合器来降速同步,再次踩下离合器,再从空档挂入二档。现在的车一般都不需要这样了,因为现在的车变速箱一般都有同步器了,也就是说从一档换至二挡可以不经过空挡直接挂入二挡档位。 什么时候是换挡的最佳时机?这是很多手动车驾驶者常遇到的问题。很多人以为无声的换挡就是正确的,于是在引擎还未到达最佳转数时就盲目换挡,这样倒也未尝不可,只是比较耗油而已。因为转数过低的话,驾驶者必须增加供油量,才能维持正常的力量输出,其实引擎在接近扭力峰值输出的转速行车,是最省油的。   以 1.5 升排量的家庭用车在平路上行走为例,最理想的换挡时机大致如下:    1 挡起步:约 1500rpm    1 挡转 2 挡: 20km/h    2 挡转 3 挡: 30km/h    3 挡转 4 挡: 40km/h    4 挡转 5 挡: 50km/h 转入抵挡也是一样,不要等转速过低,车辆几乎没有力气时才减挡,这样会增加引擎负担。要车辆保持一定的驱动力和速度,减少引擎负担,及早减挡是必要的,特别是上坡、车辆慢速行驶和负重行驶的时候。   一般来说,最佳的减挡时间大致如下:    5 挡换 4 挡: 55km/h    4 挡换 3 挡: 45km/h    3 挡换 2 挡: 35km/h    2 挡换 1 挡: 25km/h 刹车停车: 如果在高速行驶,踩下离合的瞬间速度会提高,易形成安全隐患。为形成良好的驾驶习惯,最好先踩刹车,减速后换挡或摘挡。带档减速,也就是停车前不用逐档减档,先踩刹车,等到车子速度减到快要停止(下降到 15km/h 以下,或者已经感到车子有轻微抖动)的时候再踩下离合,等车挺稳后,将档位回到空挡位,可以松开离合器。绿灯时踩离合挂一档,走人! 考试中的一些经验: 一、百米增减档 考百米增减档科目时的减档:用 快速换档法把变速杆换入最高档后,就再别加油了,立即把变速杆换入下一档,抬起离合器踏板,利用发动机的牵制作用降低车速,车速降低到本档位的低速范围时,把变速杆立即换入下一档,用同样方法把变速杆换入二档或一档,百米增减档结束。 二、快速换档法: 1 、增档:起步后,车进入正常行驶路线时,立即踩踏加速踏板,将车速迅速提高到比此档高一个档位的低速范围(就是:变速杆换入高一档位,在离合器抬起后加油时,发动机和车辆不抖动就正合适,如果发动机和车辆出现抖动现象,说明提速偏低,应将车速再提高一些,如果在离合器抬起后,车辆出现后坐现象,说明提速偏高,会浪费燃油,加速发动机磨损,应少提些。要想达到正合适的水平,就需要多体会什么速度是 2 档的低速范围,什么速度是 3 档的低速范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只要你多体会、多实践、多练习,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成为行内高手)内,这时,迅速将变速杆换入高一档位,然后再提速,用同样方法,将变速杆逐级换入最高档位。 2 、减档:见 “ 刹车 ” 。 三、直角转弯 1 、 直角转弯方法: 直角转弯时,除了遵循向左转时向右靠(让出内轮差), 向右转时向左靠以外,还应考虑一个打方向盘的时机。 2 、 打方向盘的时机; 车的最前端(也就是常说的保险杠位置)和 直角道路的内角平齐时,是最佳打方向盘的时机,十一要控制在 30 公分左右。 离合器 发动机 变速箱之间的关系图
5577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的学车教练
lightw626 2011-3-2 17:43
昨天特9表现很好,连着来了3辆,坐在车上看着下面的车流,忽然间想起了我的学 车教练,姓啥来着?。。。夏天学的车,晒黑了,蓝色T恤都被汗水浸湿褪色了。 我这个教练应该有些小钱,大手上一枚大金戒指,有一次穿着一件黑色皮衣来,显 摆说2千多买的,可不久就很沮丧地和我说,人告诉他一样的东西在动批几百就可 以拿下。都说XX驾校的教练不好会向学生要东西,我的教练从没有对我提及此事 ,不过有一次我的师兄在我的时间练车,我听见他跟他要一种药来着,那个师兄看 样子是医院的,师傅不在车上的时候,他偷偷告诉我,咱师傅教的还行,有些小聪 明。我当时学得还不错的,练习也很刻苦,师傅教完下车让我自己练习的时候,我 很少休息偷懒,除了喝喝水就是在车上练,现在想想那桑塔纳跟着我也挺辛苦的。 师傅对我很满意,我感觉。但是我居然在考试的时候"折"了,虽然他不带眼镜,那 个结果一定让他大跌眼镜,再考前的练习,师傅面带愠色,我也小心翼翼,开始找 不到感觉,后来还行。现在还记得考试的时候是一个高个儿的警官,脾气不错,因 为我前面的那个女生开的实在是太慢了,在她离车后警官才说:太慢了,出了一身 汗。轮到我的时候,感觉不错,只有在倒车入位时他说不太正,还有打灯打错了, 其他坡起单边桥弯道什么的都是稳准狠,结束的时候警官说不错,然后紧接着哟了 一声,想必是看到我的档案里之前的不过记录了,呵呵~当时真是扬眉吐气、心花 怒放啊,三个电话就是给师傅、老公、家里报喜,我还记得当时打电话时候的喜悦 和声调,那种场景是我生命中值得纪念的一刻,不仅仅因为自己学会了一种技能。 当初去学车是觉得这是一项必备的技能,但现在仍然没有拥有一辆自己的车,有段 时间喜欢开就租车开一段,开车也很累,买车就像养一只小狗,总有多出的负重, 能够承担也不想承担。说到哪里了?师傅,对,不要跑题。驾校的师傅在驾校开车 的时候总是风驰电掣地,尤其车里带着的是女生,漂亮女生就更甚。我的师傅也是 这样,换挡时离合那叫一个无缝连接,耍帅,害我觉得就是这样,就模仿他,结果 挨骂,我很无辜地说这是跟他学的,他啊一声然后很无语。呵呵~等咱成了开车的 油子再说吧~
个人分类: 随笔|2602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车记(续一)
李丕鹏 2011-2-22 20:45
一夜的雪舞,将大地万物覆盖得白白净净。 清早起来,在小雪飘落中驶上高速公路( FREEWAY )。虽然已过了上班的高峰时间,但因为泥泞光滑的路面,使得想躲过拥挤车流的上班组和已经开始工作的大货柜车夹杂在一起,更显得拥挤不堪。 严寒的冬风裹着满天飘荡的雪花和飞溅的泥水,将走在中间的车道上的我车的风挡玻璃涂染成了乌黑黑的隔挡。我只有不时的喷水飞快的刮刷,就这样还是看不清前面的车屁股。 突然,瞄见前面的小车已经近在眼前,我急忙踩刹车。 60 迈速度的车子给我的感觉就好像是少年时在冰上的飞滑戏耍,滑着直奔向前 …… 。我只有放松刹车再行完全踩下,车子踏实的停了下来,即将拥抱 KISS 的架式也收了回来。好在我总喜欢远远尾随前面的车辆。 这是我第一次在时速限制 75 迈( 75X1.6=120 公里 )的高速公路上停下车,也是第一次停得离前面的车不足 一米 。静下心来,看着倒车镜中那后面的车,只能看见高高地驾驶楼,原来是一个大货车。 车流重新流动后,大货车驶入边道,超我而去。注目望去,那是一个很长的货柜车,数数右边的车轮,竟有 12 排。原来是一个 46 轮的巨无霸呀,我真后怕 …… ! 想想昨天,就是因为这样的雪天,我选择了 LOCAL 的高速公路( HAIGHWAY ),虽然车速只有 50 迈,但也演绎了让我心惊肉跳的一幕。当我快到一个十字路口时,为了遵守交通规则,在黄灯亮后,我踩下了刹车。泥雨的路面将车滑到了十字路口正中,我真有点无所适从,进退两难。好在在我后面侧道上的车超我而过,我也就松了刹车点油前行。 …… 每天 60 多公里的上班驾车,我已经是腰酸肩疼。想想看,还是在国内好。住在单位家属院行十来分钟的 11 号,说说笑笑,真是太好了!!! 再想想,当个师级(司机)干部也真不容易,以后坐车的公仆们真要多加体谅呀!!!
个人分类: 杂谈|2911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车记
热度 5 李丕鹏 2011-2-22 01:02
13 岁偷开大解放,一直踩着刹车,行 200 米。成年后玩松花江桑塔纳捷达奥的,起步熄火,只能直接挂一挡启动,行如游蛇。因仿效外国电影在山间公路上急速掉头,回方向过早欲上山,后猛打方向直逼山谷。后男秘书坚决不准动车,儿来探亲前秘书对儿说去了没有车很不方便。儿答老爸早开上了,秘书说真神! 因在国内忙于工作和神聊,无时间上驾校,再次来美前,即打算考驾照,回国后花 200 人民币大圆换成本土车本。同胞热心给自留的旧考题,考前过目,并略看交通规则。笔试初次因多错一题而被州秘书处( SECRETORY OF STATE )的小姐微笑着 SORRY 后扫兴而归。一周后卷土重来,轻松而过,小姐微笑着收取 7 美元作为考费,发一张小纸卡供我在有正式驾照人的陪同下上路学车。真不容易也,也很容易唉!!! 周六早,弟弟陪同我从乡间小道直奔高速公路,最快时速至 150 多公里。眼前发晕,车如腾空飞起。弟弟一路无语,后听弟妹说弟弟回家一身冷汗。 一月后,交 5 张 10 美元车考,考官说多了 10 元。桩考不用吹灰之力,路考出停车场,插入 HIGHWAY ,见来车有 300 米 ,欲加油冲入,考官大喊 STOP ,放松。后两腿打颤,不能自己。考官加大考试难度,多次换道转弯,途中考官手机大叫,电话不断,我无所适从,只能长驱直入。电话毕,考官即说右转入 FREEWAY 。上 FREEWAY 狂奔,进住宅区慢行,七拐八绕,走走停停。结束,考官坐车上半天无语,我六神无主,不解其意。漫长的等待后考官伸手相握恭贺。我长出一口气,哈哈。回家弟弟驾车,我倍感劳累,两腿酸疼。 早上热车,发现冷却液指示灯亮。加冷却液后急忙上高速赶去实验室。感觉车声有异,提速艰难。 120 公里 的时速车声如雷,脚如站桩般用力。马达转速提示从平时的 2500 转提到 3500 转,心中甚是纳闷。行至直路,低头瞟一下挡位,哦,原来挂在爬坡的加力挡位上。开车半年,上坡也还没有用过这个玩意!等到下一个出口,出高速停在道边,调整挡位再从入口进高速。 车是没有自动锁的福特,开门后后找遍全身没有找到车钥匙,原来那劳什子还挂在车门锁上。 寒冬腊月的清晨,点火不着。按说明书,停 15 秒再点,狠踩脚刹,仍未启动。长时间点火还是不可。翻随着指南,明白虽在北国,然不是北极,与这样的零下气温无关。见方向盘停车时未回正位,猛转之后仍不能启动。正在抓耳挠腮之时,发现脚一直踩在油门上。 70 多公里的时速直冲交通灯,绿灯变黄,就在快要过线前变红。急忙刹车,车身已越线,倒车回位。绿灯亮,忙踩油门,车不进而退。后面车内金发女郎晕,好在有惊无险。 全家出游,上 Highway 觉车很沉,对儿子说此乃真小车也。后看车速表猛然发现手刹灯还亮着,哈哈,手杀没放。 和老板朋友闲聊,言回国后给其打工开车,仅用一手一脚足也。朋友曰在国内的不行,必须双管齐下,转换自如。想想我还真不行呀,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 周末与同房的中国小姐买菜,一路上小姐大呼小叫,红灯 - 停,加速 - 快 …… 她累我也累。 去机场,与同房的中国先生接同房的中国小姐。先生在国内学车,名师高徒。一路指点江山,收获颇多。转弯前 - 丢丢丢,弯道中 - 给油给给给,换道时插插插,加速时 - 点点点加加加,减速时 - 踩踩踩,停车时 - 靠靠靠 …… 网络江湖云游路,请多多关照!!!
个人分类: 杂谈|3135 次阅读|8 个评论
学车流水帐
shangsh 2010-7-20 13:20
学车流水帐 20010.7.19 现在的机动车越来越多,当然学车的人也是越来越多。为了方便小女上幼儿园,我也加入了学车的行列。从3月中旬报名到今天通过科目三考试,历时4月,到下周就能拿到驾照了。 1. 报名 3月份学校工会通知海驾集体报名,据说海驾是凤凰岭周边众多驾校中规模最大的一个,考试通过率也比较高,就去报了名。后来听说,我们属于末代集体班学员(现在对培训时间要求更严格,只能单人单车计时训练),现在的集体报名也是单人单车训练。 驾校其它报名方式:驾校及各报名点现场报名,打电话给驾校的教练、工作人员都可以替你报名。 2. 法规培训及科目一考试 培训的学员以年轻人居多,象我就属于比较老的了。后来训练时跟教练聊天,他们说越年轻学车越容易,老了手脚配合就不灵活的,学车还是趁早好。 法规培训还是比较实用的,机动车驾驶员需要了解的基本知识都可以了解到,有些内容对于非机动车驾驶员和行人也有用。我们是3月底到海驾上课,也有些人在本单位上课。感觉听课还是必要的,听课之后很多东西都清楚了,可以节约不少看书的时间。 上课之后还需要看看书,做做模拟题。 培训1周后在4月上旬参加了科目一考试,考试只有判断题和选择题两类,100道题,随机从1000多道题库里抽取,因此每个人的考题基本不会完全相同。90分合格(比学校里要求高吧!)。由于多年没有考试过,考试的时候还有些紧张,最后考了98分,据说还有100分的。 3. 练车 我们是集体报的周末班,4个人两天,一般我们每天去2人,轮流训练。我们从5.8到6.19,一共练了7次,从时间上要比计时班少。 集体报名的优劣:训练时间、考试统一安排,不需要自己约车、约考,但时间不自由。 一般固定一个教练,这样学起来比较方便。 驾校教车的目的是让你通过考试,因此练车以考试项目为主。科目二考试包括桩考和场地路考(侧方停车、坡路定点停车和起步、直角路转弯等9项中的若干项),这些项目一般都不需要速度,因此控制车速是关键,利用离合器控制车速。刚开始练的时候车速控制不好,一打方向盘就踩不稳离合器,速度加快,难以完成规定的动作。后来练了几次之后就能比较稳定地控制车速了。 练车的时候也在训练场内跑过几圈,练加减档、停车等,为科目三路考做些准备。 4. 科目二集训、考试 练车之后3周,7.11进行了科目二考前集训,也就是把考试科目再练习一遍。 第二天下午考试,考试时还比较紧张。桩考时脚都有点发抖,不过规定的动作(贴库、移库、倒库)还基本正常,只是在最后倒库入库的时候没有看准回轮的杆,入库后车歪歪扭扭,不过入库就算合格,所以桩考也就过了。 桩考通过后,又去场地考试。由于考试的人比较多,一般按要求做完一个科目就行了。我做了直角转弯,正常完成,不过还是紧张,停车时没有踩刹车,由于速度慢靠摩擦停了车。考官说扣20分,以后要多练习。还好,80分刚好通过(科目三考试时看到我们的记录表,基本上都是80分)。 5. 科目三集训、考试 1周后,7.18进行了科目三考前集训,这次才真正到了大路上,在北清路上训练,训练科目包括加档、5档靠边停车、变道、转弯、掉头等。路上有其他车辆,但不多,所以训练还比较简单。但靠边停车(要求离路边30cm以内)我一直做不好,离路边的距离控制不好。 第二天下午考试,天还下起了雨。我们20个人1辆考试车,1人考试,其他人坐在后边的车上跟着。我们这队出师不利,前边2个因为停车位置不合格(在公交站附近)、掉头时差点与一卡车相撞而挂了,后边几个人比较顺利。我前边1个老师也是因为停车位置(辅路出口附近)挂掉了。我第8个考试,还好这次不算紧张,启动、变道、加档顺利完成,路口减速通过,之后就是靠边停车,滑行一段后与路边距离还没调好。考官说,停了吧,以后多练练。呵呵,顺利通过。 之后,回去把照片交给后车的驾校教练,在雨中被赶下了车...冒雨去汽车站坐车回家。 6. 驾照 下周就能拿到驾照了,期待ing。 最后,感谢Zhang教练的指导,以及同车的GJQ、HB、XY帮助。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089 次阅读|0 个评论
又经历书面考试
zllzll 2010-3-12 22:34
很久没有经历书面考试这种类型的。这会儿为了学车必须得经历考交规这个环节。今天虽然轻松pass,但回头想想实在觉得这个考试不能说明什么问题。首先驾校对于这项检验完全是在应试,发给你一个习题册,没有讲解和提纲,只能自己看。许多不理解的只能死记硬背,这种学习实在没有实质性。如果碰到习题册没有包括的肯定不会,而且背了又容易忘。所以真正需要记住一些东西最好的办法就是实践。就像大学里学的一些专业知识点,毕业后甚至考完试后都很容易忘,但是搞科研用到的知识点一般不容易忘。因此学车最好还是要多练,在多练中多学。但是现在一般驾校都不会这样随你所愿。所以只能以那到驾照才是根本目的。想想我们普通人不是运动员、不是警察也不是FBI,只要具备一定程度以上的驾驶能力就可以了,作为一项必须的辅助技能。
个人分类: 社会与生活|3547 次阅读|1 个评论
元宵随想
zhouli08 2010-2-28 14:40
过年最大的风俗是回家。元宵是什么呢?对于很多人而言,或许只是普通的节日,找个机会休闲,联系而已。我的脑海中,元宵似乎就吃个汤元吧?当期,传统不是那么简单,灯会啊之类的也挺有意思。但如同很多节日要靠政策和商家推动一样,元宵也等着。 很多同学都没有什么安排吧,但至少还能在宿舍看着网上的很多电影,这是在中国的福气呀。这两天又把魔戒看了一遍,估计不会再看第二遍了。花的时间长不说,对它的很多形象没概念,只能以西游记中妖魔来定位了。但很多形象和DOTA里面的很像呵呵。勇气是我们需要的,不管你站在哪一方。 同样,第一次把车开上公路。两边的车来车往,大胆的开是提高的关键。当然,安全还是要放在首位的。跟着教练开一段时间估计才会有资格上路,不会是马路杀手。 学车的操作看似很简单,但车辆的原理还是蛮复杂的。我们看到一个简单的生命,它的成长看起来是自然而简单的,但到了微观的程度就很复杂了。生命自我保存的系统是一些大型化合物在宏观的性质吗?至少还没看到产生轰动的研究吧。这是生命科学应该思考的问题:)
个人分类: 我的社会|3567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驾驶有感
yuliping 2009-10-18 10:57
由于前几年安心做学问,故学车较迟,最近才开始交费学车,估计驾驶证对我而言是最后一个重要的证书了。教练姓徐,为人豪爽耿直,有点急脾气,但绝对是个好人,我们交流得不错。今天,我们谈到倒桩考试前后的差别,徐教练特地将以前倒桩考试的程序走了一遍给我看,对比现在的电子桩倒桩考试,我和徐教练有同样的感觉,现在电子桩考试相对而言容易多了,以前普通桩考试,汽车是不许中途停车的,现在电子桩考试,汽车允许中途停车。于是驾校的教练们,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倒桩练习和考试方法,只要记住若干参照点,生手稍加练习,考试一般没有什么问题,至于实际倒车技能,反而并没有什么感觉,或者说,新的电子桩考试,对学驾驶的要求反而降低了。目前的电子桩考试,绝对像个玩笑。 这绝对违背了相关部门的初衷,本来改电子桩的目的,是为了适当提高难度,另外加强驾驶照考试的规范化。但是驾驶技能本身其实是刚柔相济的,如果硬要加点定量的东西进去,未尝不可,但要注意协调性。电子桩这件事情就是典型的例子,本来目的是提高要求,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如果电子桩考试,将探头和传统倒桩考试中途不得停车相结合,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考驾驶证的难度。 人们的愿望往往都是好的,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这时就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从而使整个工作逐步提高。 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研究中,某些领域偏纯粹的理论,这时研究的出发点、研究方向、基本理论模型、逻辑等就非常重要,而另外一些领域,可能需要在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定量研究,那么数据、方法等就非常重要。任何较大的课题,都是定性与定量研究的完美统一,无非是对于某些学科,定性的成分多一些,而另外一些学科,定量的成分多一些。 其它方面,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关系,文科和理科的关系,模拟技术与数字技术的关系等等,都是如此。典型的例子是肥皂厂的空盒问题,农民工用电风扇解决问题,而科研人员用一堆机电设备完成,模拟技术永远不可能淘汰。 附:倒桩考试要领,刘教练写在纸上,由我输入电脑的,呵呵! 整个过程只用一档和倒档,离合器半联动。 一、正库 一停对角线,看对角杆在同一直线上停车,向右打死方向。 二停看不见,看右后三角窗看不见中间杆,停车,再向左回半圈方向。 三停再看见,右后三角窗,三分之一处看见中间杆,停车,再向右打死方向。 四停平行线,从左后视镜中看见左后杆底部时,停车,再向左回正方向。再看后两杆与车身的横向距离,边向后倒车,边小幅度调整方向。看车头进库后,看右下角停在适当位置。 二、移库 一向右打死方向,看左大灯对右边杆停车。 二向左打死方向,向车头正对中间杆停车。 三向右打死方向,调整左后视镜,并从中看车身黑装饰条段面与地面上的中线呈交叉停车。(或看左后视镜中出现车尾部停车) 四向左打死方向,抬头正视前方,看左大灯正对中间杆停车,向右回正方向。再向前后走完电脑程序。 三、斜出库 一向左打一圈方向,看左大灯对左边杆停车,向右回一圈方向。 二调整左右车前角与两边杆的横向距离,再看右后枕对中间杆向左打死方向。看车头正停车,向右回正方向。 四、返库 一看对角杆后杆比前杆略提前 30 厘米左右,不少于 5-10 厘米,停车,向左打死方向,调整坐姿。 二从小三角窗里看不见中间杆停车,向右回半圈方向。 三从小三角窗三分之一处又看见中间杆停车,再向左打死方向。 四进库后从右后视镜看见右后杆底部时停车,再向右回正方向。 五出库时看三角窗出现右边杆时向右打死方向。 六看车头正停车,向左回正方向,结束。(供参考) 祝考试成功,一路顺风! 2009.10.18 俞立平于邗上
个人分类: 生活其他|4761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车要从娃娃抓起,呵呵(转)
y555120 2008-12-27 12:16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744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3: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