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南京保卫战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南京保卫战牺牲的抗日英雄
热度 3 zywsict 2015-1-23 18:51
南京保卫战( 1937 年 12 月 1 日 ~1937 年 12 月 13 日)历时 12 天,以南京失陷而告终,中国军队伤亡 5 万余人,毙伤日军 1.2 万余人。 有的人死了,如烟消云散;有的人死了,却让世人无限的敬仰;在抗战中牺牲的无数英烈显然属于后者,他们永远值得我们去铭记。 易安华 ( 1900 – 1937 ),字福如,号济沈,江西宜春人。黄埔三期宪兵科,在“一·二八”淞沪抗战和“八·一三”淞沪会战中,他身先士卒,曾率部顽强阻击日军。 1932 年后,由中校副团长逐步升为第 87 师 259 旅少将旅长。上海沦陷后,他率部参加南京保卫战,阻击入侵光华门的日军,不幸为国捐躯,年仅 37 岁。 朱赤 ( 1904 – 1937 ),号新民,江西省修水县人。自幼勤奋好学,感于国家衰败,遂立志投军,救国救民。后于 1925 年入黄埔军校三期步兵科学习,毕业后陆续参加北伐战争和两次淞沪战役,升至第 88 师 262 旅少将旅长。南京保卫战中,与所部全体官兵壮烈牺牲于雨花台阵地,年仅 34 岁。 高致嵩 ( 1898 – 1937 ),子子晋,广西岑溪县人。黄埔三期,参加过北伐战争和淞沪会战。抗日战争时期,任第 88 师 264 旅少将旅长。在南京保卫战中,他率所部坚守雨花台阵地,顽强阻击日军进攻,最 萧山令 ( 1892 – 1937 ),字铁侬,湖南省益阳县人。保定军校第六期。 1936 年任宪兵副司令,南京保卫战时,任南京市市长兼南京警备司令。面对日寇他大义凛然,举枪自尽,以自己的义举,实现了“誓与南京共存亡”的诺言。他是国军在南京保卫战中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时年仅 45 岁。事后,国民政府追授他为陆军中将。 1984 年和 1985 年,国家民政部和省人民政府分别追认其为革命烈士。 罗策群 ( 1893 — 1937 ),广东兴宁人,黄埔军校潮州分校中校教官,国民革命军第六十六军第一五九师少将副师长。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工科毕业。历任参谋、营长、团长、师参谋长等职。 1937 年 12 月 12 日在南京保卫战中壮烈殉国,时年 44 岁。牺牲后被国民政府追授为中将。 姚中英 ,字若珠,广东平远县人。黄埔军校第2期毕业,参加北伐战争,建立战功。后进入陆军大学深造,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时任陆军第156师团长职务的姚中英参加淞沪会战,屡立战功,擢升陆军第83军第156师少将参谋长。 淞沪会战失利后,退守南京,11月初,南京保卫战拉开序幕。12月12日与日军激战于南京太平门,在激战中姚中英率部杀敌,壮烈殉国,时年41岁,抗战烈士。 司徒非 (1893-1937),名荣曾,号非,字严克。 广东开平人。1917年保定军校第六期步兵科肄业。1932年1月,任十九路军上校团长参加1.28淞沪抗战;后任66军160师少将参谋长,1937年9月赴淞沪前线;同年11月参加南京保卫战,12月12日壮烈殉国。因骸骨无存,抗战胜利后曾于广州白云山山麓建有衣冠冢,被国民政府追授为陆军中将。 李兰池 ,字锦卿,今 辽宁 锦西 人。东北陆军讲武堂第五期步兵科毕业,毕业后进入奉军, 东北易帜 后,奉军改编为东北军,他凭借才干逐步升迁。全面抗战爆发后,他所在的第57军112师参加淞沪会战,后参加江阴保卫战,屡次打退进犯之敌,颇有战功。之后参加调防 南京 ,参加南京保卫战,牺牲于南京保卫战中,时年40岁。陆军少将军衔,抗战烈士。 谢承瑞 (1904—1937), 字苍荪,江西南康人,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第四期,后任国民革命军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第一旅第二团上校团长。1937年12月13日在南京保卫战中壮烈牺牲。1988年11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 谢承瑞 将军为革命烈士。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4661 次阅读|5 个评论
壮哉南京保卫战!
热度 2 liluyuan 2012-1-4 16:08
随着张艺谋的《十三钗》上映,中国公众不得不又一次面对南京大屠杀的国殇与国耻。南京保卫战一向被说成“国军望风披靡,守将唐生智不战而逃”,弃南京百姓于日寇虎口。对于当年在南京牺牲的中国将士,我觉得这恐怕是个冤案。 以下引用的Wiki上的英文“Battle of Nanking”一拦里一些重要数字表明,南京守军实际上打了一场恶战。中国军队的奋斗气壮山河,将士的牺牲可歌可泣,日寇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时间:1937年12月9日至1938年1月31日,共54天。 地点:南京城内外 中方将领:唐生智 日方将领:松井石根,朝香宮鳩彦王 中方部队:中国军队和苏联志愿空军 中方参战人数:7-8万人,其中4.9万做好战斗准备(其余应为上海会战撤退部队仓促集结) 日方部队:日本帝国支那方面军 日方参战人数:8个师共24万人(为中国守军人数的三倍以上) 中方伤亡:1万人阵亡,1万7千被俘(英文版没有受伤人数;中文版说伤亡约5万) 日方伤亡:6千人阵亡,数千受伤 中国军队以不到5万的实际战斗力,面对24万敌军,抵抗了54天,重创敌军。我军阵亡1万人,其余几乎全数受伤(被俘者多为伤员),可以说是伤亡殆尽。这不是奋力抵抗又是什么!?壮哉我南京守军! 南京保卫战本可以是一部正剧的题材。 关于南京保卫战,有当时南京卫戍司令部参谋科长谭道平上校1946年出版的《南京卫戍战史话》为证。
2392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2: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