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学术伦理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科学崇拜与科学造假——从《科学之妖》想到的
rongting 2010-6-6 12:06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209b8a0100jepk.html 看了《科学之妖》这本书给我感触很多,随便说说几句。 经过了提倡科学、发对迷信等一系列的宣传教育,国民们的科学意识有了显著的提高。在中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老百姓的心中科学技术的力量是无穷的。科技可以致富,科技可以使农田增收,可以使工厂增产,可以使生活变得舒适,可以使交通更加便捷,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可以使人体的感官得到近乎无限的延伸,甚至于小朋友们心目中的英雄奥特曼和变形金刚也是在利用科技的力量维护世界和平。现代社会的发展,科技几乎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经验告诉我们,再这样发展下去科技似乎是无所不能的。 撇开科学本身的道德伦理(这里指克隆人以及毁灭性武器等类似的问题),科学功能使我们对于科学家的崇拜达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自古以来,人们对于先知、哲学家、智者等对世界拥有更对了解思考和探索的这一类人就有着一种天然的崇拜,现代科学体系则把这种探索更加的系统化,它直接带来了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变革,科学家们受到无限崇拜有着其必然性。在草根大众的严重,他们是引领社会进步、引领着人类向前发展的人(而不是那些高高在上的政治家或者所谓上流社会的人群),人们对于他们几乎可以报以100%的信任。某种程度上,科学家其实已经走上了神坛。 然而,这也为那些造假者们提供了温床。科学可以为科学家们带来无尽的荣耀和名誉(当然更包括利润),人们对于科学的关注也必然带来很多的期待。其中有一些可以引领科技的发展,比如人们希望相互之间联系更加方便,于是有了电报、电话、手机、互联网、email等等,人们希望了解我们所处宇宙空间,于是有了哈勃望远镜等一系列太空探索,有了空间物理学等学科研究,也有了卫星技术等一系列技术的应用。同时人们的期待也会带来浮躁的假科学。 韩国曾经的民族英雄黄禹锡,为了公众的期待(至少部分是)不断地造假,他甚至宣称成功克隆了人类干细胞。黄禹锡故意捏造科学数据,不是为了发论文、评职称,甚至不是为了出人头地、名满天下。因为,鉴于他之前在克隆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他已经拥有了韩国克隆之父、民族英雄等头衔。遗憾的是,深入剖析这起科学造假事件就会发现,恰恰是这些科学崇拜(指那些耀眼的头衔),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促使黄禹锡的造假。实际上,即使不去造假,他的一些成果对于整个科学界一样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科学之妖》一书中描述的舍恩,一样是拥有万众瞩目的头衔天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二世等。舍恩的研究结果同样符合万众瞩目的特点他制造了未来的晶体管单分子层晶体管,大大缩小了芯片的比例,为硅晶体管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庞大电子产业找到了未来。这些都是人们所期望的,是他成为人们崇拜的关键点所在。 人们对于科学成果的接受和传播是有选择性的,人们更愿意看到他们所期望看到的那些重大的科学突破,科学崇拜使人们在接受和传播那些科学造假的时候不遗余力,人们没有能力也不愿意主动地去思考辨别其中的真与假(这也不是普通大众和普通媒体的能力与责任之所在)。然而科学造假者也正是利用了这种崇拜迅速的传播他的理论,并且企图蒙混过关。舍恩事件中不仅普通的大众和媒介对他的研究结果充满崇拜和好感,连他的同事那些贝尔实验室的顶尖科学家们也对他的理论感到欣喜若狂。 舍恩事件过去好几年了,科学造假因为太过瞩目而张狂(明目张胆的复制数据)而被披露出来,成了人人唾弃的丑闻,然而我们不得不怀疑是否还有更多的造假者们逍遥法外呢。 舍恩成长和求学于以学术严谨著称的德国,工作于拥有悠久历史和强大科研能力、包含众多顶尖科学家的贝尔实验室,论文更是发表于《自然》《科学》《物理评论》等顶尖期刊上面。这样的环境下面,如此众多的科学专家眼皮底下,他仍然能够浑水摸鱼,我们的科学体系确实是值得深刻反思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73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从“科学之妖”看“科学名利场”
rongting 2010-6-6 11:59
从科学之妖看科学名利场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0/6/232840.html?id=232840 《科学之妖如何掀起物理学最大造假飓风》, 瑞驰著,周荣庭译,科学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定价:38.00元 □张明伟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史记货殖列传》的名言面前,科学界能例外吗? 科学是求真求实的,谈名论利似乎大煞风景,但当科研人员忙于拉关系、争项目、跑资金、抢职位的时候,名利场的影子若隐若现。 2002年,学术造假在国内广受关注;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大家认为非常纯净的地方,却爆出了舍恩学术造假事件。舍恩工作于学术重镇贝尔实验室,其论文发表于最负盛名的学术刊物《科学》与《自然》,这一事件的轰动效应可想而知。人们忍不住追问,舍恩为什么造假?其行为何以瞒过众多同行,又是如何暴露的?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镜鉴 2005年到2009年,现受聘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骑士基金科学记者研究员的瑞驰女士,辞去当时的工作全职采访舍恩事件,由此写成的著作被很多重要媒体报道或评论。最近,中国科技大学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执行主任周荣庭老师将其著作介绍到国内,其译作《科学之妖如何掀起物理学最大造假飓风》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这部著作的最大特点是,以360度的视角呈现了科学界的众生相,并以毫不畏惧的姿态呈现了科学界某些人的名利观。在这些人眼中,科学与真理已经让位于资金和职位。如此评价可能有些残酷,但正是因为这样的真实和残酷,这部书才值得所有想了解科学界、想进入科学界、想在科学界有所作为的人认真读一读。 如果您还是一位学生,或者刚刚入行,对科学的各顶王冠充满艳羡,就应该认真了解一下舍恩,从他的经历中汲取营养,因为他的教训实在过于深刻。《科学之妖》对舍恩造假历程的回溯,某种程度上也是给初入行者提供了最基本的入门指导:首先要弄清最基本的概念、实验数据要保存完整等等。该书从头到尾都在告诉读者撒谎有多么可怕,因为一个谎言需要一千个谎言去掩盖,如果您觉得撒谎没什么大不了,就请看看《科学之妖》中舍恩的窘境。 更重要的是,初入行者要从书中学到基本的名利观。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每一位科研工作者都应努力有所成就,甚至扬名立万,然而,君子爱名、君子爱利,要追之有道,否则就是身败名裂。在科学界,一旦因为造假的原因身败名裂,基本上就没了从头再来的机会。 初入行者也可以通过该书了解科学界的一些潜规则,尽管这些潜规则未必值得提倡,甚至应该取缔。有人希望初入行者要完全洁身自好,但这很多时候不太现实。对他们而言,了解潜规则,别被潜出科学界,并遵守基本的底线,就应该算是及格了。当然,这是一种实用主义的态度,我们也希望初入行者一开始就做得圆满。 更需要读一读《科学之妖》的,则是那些科研管理者以及手中掌握一定科研评价权力的人,甚至那些所谓的权威。周荣庭在该书后记中介绍了科学之妖这个名字的来历,妖字找得不容易,用得却极好,很抓人。《西游记》里妖怪很多,但孙悟空却不敢打死他们,因为妖怪背后有大神仙。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妖怪能兴风作浪,与神仙们的纵容有一定关系。 舍恩背后的神仙是谁?看舍恩事件,贝尔实验室、以及著名的期刊杂志都是有疏忽,甚至有责任的。如果他们能坚持必要的程序,没有那么多科学之外的想法,舍恩当然不会成为学术明星,但也不会沦落为科学界的逃亡者。 科学之外的想法是什么?《科学之妖》暗示我们,机构也要追名逐利。而对那些有了一定地位的科学家来讲,舍恩投其所好,用实验数据来证实其假说,那真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当然,就像《西游记》里的神仙们最终要把妖怪收走一样,他们并不是支持舍恩造假,而是他们的疏忽导致了仰视他们的人没有勇气或者自信采取行动,或者有所忌惮。 欧洲一位资深教授说:以前我们发表论文往往是跟专业领域内的同行交流,那现在我们在为谁发表论文?为院长!为学生!为学生家长!还是为政客!原汁原味的诘问很精彩,类似的精彩在书中还有很多,这些情节确实值得管理者好好反思。 长期以来,在公众眼中,科学界是一个神秘的领域,科学家也是一群不食人间烟火的怪物,这部著作有助于澄清种种对科学家和科学界的误读。在这部著作里,科学家对人际关系的考量、对职位的追求、对同行的态度等等,与一般职业的人并无二致。换句话说,科学家也是普通人。打破科学和科学家的神秘,并不是坏事,这有利于公众更好地理解科学、支持科学。 科学毕竟是科学,虽然其难以避免名利的成分,但它自有一套机制保证纯洁。造假者在一套成熟的机制面前,迟早会露出马脚。我们相信科学,我们相信舍恩迟早要暴露。有人说,《科学之妖》就像一部侦探小说,确实如此,犯罪分子迟早要被抓住,但中间的过程却跌宕起伏,精彩至极。在和科学相关的书中,《科学之妖》难得的通俗,外行读起来一点都不累,笔者就是在出差过程中读完其大部的。 掩卷长思,总想问点什么。你会成为下一个舍恩吗?舍恩会在你的实验室出现吗?其实,每个人离舍恩都不远。如果科学界的现状不能彻底改观,笔者赞同瑞驰的断言:在将来,不一定是舍恩,但是一定会有其他的学术造假者再次出现。但科学的特质也告诉我们,即使再有舍恩出现,他迟早也会暴露。问题是,我们有必要再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吗? 《科学时报》 (2010-6-3 B2 科学 文化)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56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书评]星空中闪烁的道德光芒
rongting 2010-5-21 09:03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康德的这句话目前在中国已经广为沿用了,但大部分人都渐渐形成思维定势,从而忽略这样一个问题:康德为什么要把自然科学研究的星空和人文科学研究的道德律并列?如果人们想通了康德的用意,或将有助于读者们把握记者瑞驰(Eugenie Samuel Reich)花近7年的功夫去揭示舍恩(Jan Hendrik Schn)学术造假事件的深层动机。 从原著标题(Plastic Fantastic:How the Biggest Fraud in Physics Shook the Scientific World) 可以看出,学术造假被视为科学世界的异端,表明作者写书的基本出发点是科学的,对科研体制是好奇的。抛开最大造假等亮眼的名词,仔细体味瑞驰的思路,可以发现,瑞驰在剖析一个大家眼中性情温和、为人谦逊、乐于助人的物理神童,在如何掀起新型超导体造假风潮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深层问题:现今的科研模式下,会不会有第二个舍恩出现?我也不仅联想到:在中国科学之妖多吗?命运又会怎样? 为此,瑞驰用了相当多的篇幅,分析了科学文献质量的两个制衡因素:发表论文的激励机制和科学家的责任感。而现今科研机制对学术造假的制约似乎还是有限的,诚如此,还有什么力量来限制更多的舍恩出现呢?触目惊心的造假事件确实在提醒我们:那就是反思万事万物的科学内涵同时,我们能不能反思科学研究的逻辑是否自洽?瑞驰显然对此还是忧心忡忡的,因此在文章结尾出现了胜利者的微笑:褐色的卷发,浅浅的微笑,轻轻耸肩的动作,舍恩的形象又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他正在展示论文稿中成果,正在询问这些后续的研究成果是否依然有用 而这一问题已经超出了舍恩造假事件本身,从而也使《科学之妖:如何掀起物理学最大造假飓风》的境界上升到了事关学术伦理的层面。读着这本研究学术造假的作品,我也不由自主地回到康德一生所思考的那个问题:康德批判人的认识能力及其范围的时候,特意将世界划分为现象界与自在之物世界,他认为科学所崇尚的理性可以认识现象界,但如果科学理性自认为无所不能,甚至能认识自在之物世界的时候,理性就会出现二律背反。所以,康德一直限制科学理性的范围,他把自在之物的认识范围,留给了人的道德世界。在他看来,认识自然界的科学理性和认识自在之物的实践理性同样重要。人不但要仰望星空,更要敬畏内心的道德律。在瑞驰的整部书里,我们可以读到一种康德式的责任。 这种康德式的责任,我们在该书中随处可以找到。瑞驰对这名物理神童进入高级科研机构之后会频频造假,先是持一种怀疑好奇的态度,一丝对舍恩的同情心,在抽丝剥茧的揭示造假的过程中,一种泰然自若的舍恩,也让瑞驰的文字变得急迫起来:他难道不能自我反思和纠正吗?是不是今天的科学工作者忙于自身的工作,导致他们忽视了反思科学制度的本身,也忽视了道德制度在科研体系中的地位?是不是今天的科研管理人员忙于自身的工作,轻信了科学研究的自我纠错机制?瑞驰曾经痛苦地写道:舍恩自己也很难有哪怕是一丝丝良心上的谴责,别人就更不会有机会去注意他的造假行径了。 瑞驰用通俗的笔法写出了这本书,让人们不仅仅了解到一个造假事件的来龙去脉,更让人们思考科学制度本身的缺陷。她指出,揭露造假中,贡献最大的并不是那些对现有科研体制自我纠错机制抱有信心的科学家,而是那些对此充满怀疑和担忧的人。相反,这次事件中极力延长造假科研成果生命周期的科学家,却是那些坚定地认为科研体制自我纠错机制能够把造假事件揭露出来的人,是那些坚定认为未来的研究会弥补现有研究的缺陷或者改正现有错误的人,是那些坚定认为所有的错误都将被某些现在还无法预知的方式修正过来的人。 我们阅读这本书时,不仅会对瑞驰的执著精神所折服,而且也会促使我们更多地思考、探索科学研究中的经典问题。或许这是对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科研工作者的一种警示,提醒大家要敬畏星空中闪烁的道德光芒。(潘琳) http://culture.gxnews.com.cn/staticpages/20100520/newgx4bf4aabe-2961918.shtml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22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浮躁催生科学之妖
rongting 2010-5-21 00:32
在腾讯网看到了译作的书评: 学术界中似乎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不再安于实验室枯燥的实验,忙着争职位、找项目,发高影响因子的论文,而把基础的科学实验工作扔给了旗下的硕士生、博士生,导师对他们的工作仅只是指导,对他们的数据不加以考证就全盘接受,于是乎,在科学的殿堂中真实的数据被粉饰一番,光鲜的图表与某位科学家论文高度一致,就像饭店有着亮堂整洁的餐厅和油烟充斥的厨房,却原来科学研究也有前台与后台!整个学术界在粉饰中慢慢浮躁起来了!   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周荣庭编译的《科学之妖如何掀起物理学最大造假飓风》一书从学术角度出发,详尽地追溯了贝尔实验室一位学术明星伪造数据,用所谓的分子晶体管糊弄了包括权威期刊编辑在内的许多人,东窗事发,震撼了整个科学界。因发明晶体管而成名的贝尔实验室因这桩臭名昭著的科学作假事件,倒在了自己的骄傲之石上。本书所体现的主要价值,就像就是让人们透视了科研成果出产之地的厨房,并让人们偶尔窥视了一些见不得亮光的东西。   19世纪电话发明人贝尔当年的演讲中曾说:有时候你需要离开常走的大路,潜入森林,这样,你每次都定将发现一些前所未见的东西。学术明星舍恩在研究中潜入森林独辟蹊径时,却偏离一个科学研究者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迷失在科学的森林中!本书系统地从舍恩学术造假之路、论文诱惑难自拔、位高权重两期刊、误入歧途科学家、揭露造假等方面曝光了科研的全过程,让这个臭名远扬的前科学明星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同时也将现代科学界的一系列问题暴露出来,故事引人入胜、令人震惊、可读性强。   科学神童舍恩性格内敛而且彬彬有礼,他绝不喜欢陷入争执,这样的性格使他害怕被问到刁钻的问题,如果数据幸运拟合了某位权威科学家的数据,那结论是毋庸置疑,从而是自己免于陷入尴尬之地,这也许是舍恩造假的初衷,如果这时他的导师布赫能够动手操作经验甄别把关,对舍恩的研究工作进行复核,或许舍恩不会那么轻松就造假过关。   在整个作假过程中,负有责任的不仅只有舍恩。贝尔实验室的负责人一心要把实验室往市场推动,急于渴求轰动性的成果,他的同事毫无怀疑地赞赏了他的成就,还有无数的科学家有怀疑而不敢出声。无疑助长了舍恩的作假的气焰。   《科学》与《自然》在整个学术界属于位高权重的两个期刊,三番五次地上了舍恩的当。争先恐后地抢着发表他的论文。《科学》有一次甚至放弃了自己的原则,免去了两位独立同行评论的过程。这一浮躁做法,即对科学的进展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也使舍恩的明星之路走过了辉煌的几年!《舍恩调查报告》出台的当日,舍恩便被解职了,他随后逃离美国,销声匿迹。回顾舍恩造假之路,浮躁的不仅是科学家本人,还有著名实验室、权威期刊杂志甚至整个学术界都处于浮躁的风气之下,浮躁催生了科学之妖,阻滞了科学发展的脚步!   这是一部研究学术造假的呕心杰作!一段颇似侦探小说的精彩故事!一次揭露事实真相的震撼之旅!一本步入科学殿堂的必读之书!本书适合学术界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科研人员,对学术造假关注的各界人士。   周荣庭先生将塑胶幻想译为科学之妖似有吸引读者眼球的噱头的成分,但是,众所周知,中国故事中的妖精多有妖术变幻出各种假象来蒙蔽他人,来满足某种欲望,从某种意义上讲,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 http://book.qq.com/a/20100519/000016.htm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34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与《科学之妖》的著者交流(图)
rongting 2010-5-17 00:52
这次赴美波士顿开会,可谓故地重游,感慨很多。4月20日,临行前和《科学之妖》的英文原著者发了一封电子邮件,希望跟她有次交流,我建议在波士顿的木兰餐馆见面。她也很快有了回复,非常乐意见上一面。 4月24日中午1点,朋友从卡拉尔镇驱车一直送我到了木兰餐馆,有意思的是,朋友他们一家人也和另外一个朋友在木兰餐馆开了一桌。我看到尤吉尼已经在等我,她让我点菜,还说喜欢吃辣的。可是我点了这家中餐馆的特色菜,那又麻又辣的味道她还是有点吃不消,她要了凉水解渴。 这样,我们细细聊了起来。她自己是英国人,只是从2001年就职《新科学家》的科技记者之后,才搬到波士顿来。现在初为人母,丈夫是哈佛大学的教授,研究环境基因学。她也跟我谈及创作的经历,为了调研舍恩学术造假的来龙去脉,她于2005年辞去工作撰写图书,也自费赴德国和瑞士调研。现在在麻省理工学院的Science Writing项目做研究员。我取出中文版的译著送给她,扉页上留了一句话Wonderful work leads to happy cooperation(精彩的工作引致愉快的合作)。我也希望她有朝一日能到中国来访问。她也表示送我一本精装本的原著,我们约好在4月27日在她的办公室再会一次。 她给我的留言是With Many thanks for all your work on the book(为您在本书上的付出感激不尽)。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122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之妖——牛顿造假(3)
rongting 2010-3-26 22:38
无论是这个实验,还是牛顿当时关于不可能研制出无色差透镜组的说法,在当时人们都接受了。但在 1749 年,牛顿去世后的第 21 年,光学科学家开始重新审视这个问题。这一年,瑞士数学家莱昂哈德 欧拉( Leonhard Euler )不理会牛顿所声称的无法研制可以消除色差的透镜的观点,发表了一篇关于如何研制可以消除色差的透镜的文章。 1754 年,瑞典科学家 塞缪尔 克里基斯蒂尔奈( Samuel Klingenstierna )表示,只有在牛顿那组三棱镜之间设置的角度非常小时,实验结果才会与《光学》中的数学公式相符合,然而,这一点牛顿从未提到过。针对牛顿提出的理论以及他所做出的实验遭到质疑,英国透镜制造商兼光学科学家约翰 多兰德( John Dolland )认为,或许他可以尝试去研制一个可以消除色差的透镜组,在 1758 年,他终于成功地研制出了无色差透镜组。至此,人们终于相信,牛顿的实验结果并非模棱两可,而是与他自己的理论主张相悖的。因为牛顿早已推断自己的实验结果是非常明确的,这种情形被视为一种令人不安的严重错误。 不过更糟糕的事情发生了。历史学家发现牛顿在他发表自己的实验成果的时候知道自己的结论是有问题的。 1975 年,泽夫 巴赫勒( Zev Bechler )指出,牛顿的笔记显示早在 1672 年他就在做三棱镜的实验了,那时他得到的结论与后来他所发表的截然相反。牛顿也意识到了他的这一试验结果也许会支持他的反对者胡克的理论。 2002 年,艾伦 夏皮罗公布了自己的研究发现,在《光学》的较早的拉丁文手稿中,牛顿将这一有疑问的实验描述为理想化的实验,只是在后来的修订版本里加上了一句话,声称他实际上已经做过了这个实验。这实际上是一个隐蔽的、不科学的、失实的研究工作,以致将消色差透镜组的发明时间推迟了半个世纪,直到欧拉、克里基斯蒂尔奈和多兰德后来所做的研究,才使得相关研究重新步入正轨。 艾萨克 牛顿是位自尊心很强的科学家,他从不希望自己的名誉在生前或是身后遭到一点点的损毁。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他如此自信地发表那些明显地尚未确定的结论呢?夏皮罗说,多年来,牛顿对自己的理论坚信不移,尽管用以支持该理论的实验描述有失实之处,于是相信自己公布的实验结果也是 正确的 。但是,为真实起见,为什么牛顿不能坚持拉丁文手稿中的说法,最起码将实验描述为思想实验,而非真实的实验。最后答案揭晓了,牛顿没有如实描述实验的原因至少部分是因为报告科学实验室所应遵循的刚性的标准,第一个系统阐述该标准的不是牛顿而是爱尔兰的实验家罗伯特 波义耳( Robert Boyle )。 (关于《科学之妖》的内容登载,因出版社的要求暂告一段落;期待以后可以提供更多的内容)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315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之妖——牛顿造假(2)
rongting 2010-3-26 00:52
直到 1704 年,牛顿始终不愿提及与胡克争辩有关的任何话题。 那年胡克去世之后,牛顿出版了《光学》这本书,试图为自己的光学理论一劳永逸地打上坚实的地基。正是这本《光学》再度回顾曾令年轻的牛顿极度抑郁的争辩之时,他遭遇了学术造假的指控。 到了 1704 年,牛顿的光学理论引入如下的结论:人们不可能研制出可以消除色差的透镜,这种透镜在成像时不会产生任何色差,否则,经这些初始透镜成像后影像周边会有模糊的彩虹。用消除色差的透镜做望远镜,与牛顿用反射镜面做的望远镜有所不同,可用来校正一些不理想的成像效果,因而,其品质可以和牛顿的望远镜媲美。根据历史学家艾伦 夏皮罗( Alan Shapiro )的观点,牛顿之所以认定无色差透镜望远镜无法研制,不是因为对自制望远镜的推崇备至,而是因为他对自己的理论缺乏信心。牛顿错误地认为,透明材料将光分解为彩虹状色光的总量仅仅取决于透明材料本身折射光的总量。牛顿的解释就是,不管将多少由不同透明材料组成的棱镜和透镜组合在一起,如果不把光束转向它入射的方向,分离开的色光将永远不能重新聚合,这样聚焦会失败,成像也会被破坏。 为了证明这一观点,牛顿的《光学》一书中至少包含了一篇这样的文章,并在后来引致极为尖刻的批评。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牛顿在英国剑桥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关上了自己研究室的百叶窗,仅预留一条狭缝,让一束日光穿过这条狭缝进入暗室,照射在一组相对复杂的透镜上。这组透镜由玻璃三棱镜内置于一个水棱镜之中。牛顿声称自己观察到的现象是这样的,若是这组透镜与入射光的方向平行,那么,射出来的这束光依然是白光,反之,如果这束光会改变方向,并不可避免地会被分解为色光。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445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之妖——牛顿造假(1)
rongting 2010-3-24 21:38
现代物理学家艾萨克 牛顿曾多次被历史学家指责数据作假,而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是出现在 1704 年的专著《光学》( Opticks )上。尽管牛顿在其关于引力的名著《物理哲学的数学原理》也被指控有伪造数据之嫌,但他提出的引力理论还是被认为近似正确的。反倒是牛顿对光的学术主张,源自错误的科学理论,并误导了其他的科学家。 牛顿在提供了光学实验的错误数据之后,在随后的三十年间他的动机就一直被人诟病。 1671 年,牛顿在英国剑桥研制了一架望远镜后,并将其搬至位于伦敦的英国皇家学会展示。凭借这架望远镜,他首度赢得了巨大的学术声望。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们对望远镜镜面研磨的精细程度、成像的清晰效果无不为之惊叹。翌年,牛顿入选皇家学会会员。随后,他在英国皇家学会会刊《哲学学报(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上发表了关于光本质的理论阐释论文。牛顿表示,该理论的本质就是白光是由粒子组成的,可以反射、折射、分解为彩虹的多种色光,并可以依据他提出的数据公式对这些现象进行应用计算,实际上,也正是这个理论激发了他对望远镜的设计灵感。 令牛顿失望的是,这些理论并没能让他延续望远镜给他带来的赞誉,相反地,其理论和实验案例均受到当时欧洲科学家的抨击,原因包括其实验案例难以被人验证,其理论原理无法为人接受等等。最严厉的批评来自英国的物理学家罗伯特 胡克( Robert Hooke ),他比牛顿的资历要老,因而批评更加尖刻。尽管牛顿在为自己的理论辩护中获得了成功,但他的情绪也极为低落。 1673 年 3 月,牛顿写信给英国皇家学会的秘书、学会会刊的编辑亨利 奥尔登堡( Henry Oldenburg ),以自己无法承受高额的会员费为由申请退会。当奥尔登堡希望通过免除其会费而慰留牛顿时,牛顿坦言了自己真实的感受。他为自己的工作备受批评而感觉不好受,也因为自己发表论文中的不愉快经历而感到情绪低落。奥尔登堡试图劝说牛顿,说其实其他同事非常欣赏他的工作。但是两个月后,牛顿撤销了有关自己光学讲义的出版计划,以免执意行事会遭致反对者的更多批评,令自己难堪。直到 1676 年,牛顿为他自己许下的回应批评和质疑的最后期限而备感抑郁,他曾公开表示: 一位真正的科学家要么承认自己没有提出新的理论,要么必须誓死捍卫自己的新理论。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594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之妖》封面
rongting 2010-3-24 21:32
科学出版社告知本月底就出书了,这是封面的效果。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887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之妖——如何掀起物理学最大造假飓风之七
rongting 2010-3-17 00:28
但是舍恩造假这个事件远远不止这些内容。在采访中,很多科学家反复提及的就是,他们早就知道舍恩的一些实验内容未经证实,甚至知道具体的问题出在哪里,但是他们始终没有进行核查,也没有阻止舍恩的学术造假行为。当我问及他们原因时,受访者经常援引的观点是:科学研究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之上的。他们表示,其实让舍恩来解释自己提出的实验数据是件很自然的事,但不会去怀疑他在撒谎。当我询问如此信任一名研究人员是否过于冒险时,有的受访者给了我肯定的答案,有的给出了否定的答案,认为这未必是有风险的。我又想到了科学的自我纠错机制,假如某一个研究人员在撒谎,那他 / 她最终一定会被揭发的!要是对新的学术主张过多地泼冷水,绝不利于创新工作的展开,甚至会阻碍科学研究前进的步伐。我了解到,在舍恩造假事件的诸多阶段,科学家们假设 科学就是一个自我纠错的过程,将来的研究会解决任何存在争议的问题 。这一假设也是理应允许舍恩一直可以发表学术论文的部分原因,有一回甚至连论文发表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也暴露出来了。 当然,科学的自我纠错机制并非只想得到科学家的认可,很多非科学工作者对此也非常认同,并且有据可依。在过去两个世纪里,科学发展为技术和医疗进步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时我们变得比从前更加健康、富有,与我们的先辈们相比,我们对自己在宇宙中所处的地位有了更好的理解,而这一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学的发展。我们越来越信任飞机、汽车、电脑、医院、医生,以及从专家那里获得的技术性建议。 但是,当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知道科学技术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改善时,它们之所以能这样成功地改变我们生活的原因却变得越来越模糊。科学家们如何知道哪些学术主张是真实的,哪些是伪造的?什么样的学术环境和条件才能帮助科学家在现在,而不是明年或者无限期的某个时候知道新的学术主张的真相?怎样才能既给予创新成果展现自己的机会又不至使整个科研机构甚或整个学术界误入歧途?科学研究中到底有多少成分应得到质疑?又有多少值得信赖? 如果这些问题尚没有答案,我们能做的也只有相信科学,至少我们坚持所有在科学研究的名义下所从事的活动都具备自我纠错性。毕竟,科学研究是一项人类活动。科学方法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要靠后天习得。很多科学研究机构的出现,相比我们的人类文明史,就显得太年轻了,舍恩学术造假事件发生时,贝尔实验室才创建仅 73 年。那我们又该对他们有多少期许呢?我希望通过这起影响深远的学术造假案,和您一同窥探现代科学的自我纠错机制,看看它到底是成功的,抑或失败的?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578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之妖——如何掀起物理学最大造假飓风之六
rongting 2010-3-16 00:09
这样的说法自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一直萦绕我心头的问题就是科学的自我纠错机制。那些对整个学术界有着全面认识的人经常在完善这一机制,比如要及时回应新的科学发现并给出评审意见的学术期刊编辑;比如即便自己并不搜集数据也要通览成百上千份来自各个实验室的科学报告的科研负责人。可是问题的关键在于,即便某一研究人员犯下什么无心的失误或者负有责任的造假,其他研究人员或研究机构很快会纠正这个错误。 亨德里克 舍恩的故事并没有依循这一机制,因为舍恩在现代科学的自我纠错道道关卡中却无往不胜。他最初在德国的康斯坦茨大学师从物理学教授恩斯特 布赫( Ernst Bucher )攻读硕士学位。(这所大学在德国与瑞士边界上的康斯坦斯,我在这里取其德文的译名,以跟康斯坦茨大学的校名一致。)在康斯坦茨时,舍恩是个勤奋用功的学生,据我所知,他总能安安静静地处理科学数据,解决科学问题。后来,他来到了美国的贝尔实验室,从那时起他的学术造假行为才逐步升级。在贝尔实验室与舍恩一起共事的有伯特伦 巴特罗格( Bertram Batlogg ),博士后导师和实验室主管,克里斯蒂安 克洛克( Christian Kloc )和鲍哲楠( Zhenan Bao ),两位与舍恩较为亲密的同事,以及十多名项目研究的合作者。他的工作是在项目主管的监管下进行的,这包括费德里科 卡帕索( Federico Capasso ),他负责管理实验室百名左右的研究人员,约翰 罗杰斯( John Roger ),继巴特罗格之后担任舍恩所在部门的主管,以及其他众多的管理人员。舍恩的造假数据不但通过了学术期刊的重重审核,还在学术界得到了很高的认可,甚至大家开始知道舍恩的诸多试验结果无法被重复验证之后,也未见什么人质疑。本书将要跟随舍恩以及他的学术主张如何步步演进,向人们揭示科学的自我纠错机制是如何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作用的。 舍恩事件的调查人员已然对这些问题形成了一些自己的判断,他们认为与舍恩有着密切合作的科学家们理应成为阻止舍恩造假的第一道防线,但事实上这些人对舍恩的造假行为一无所知。他们补充表示,舍恩的科研主管和学术期刊在整个事件的过程中表现得都十分得当。考虑到舍恩在没有保存实验数据的情况下开展研究工作,调查人员建议将科学家如何在计算机时代保存实验数据的方式研究提上议事日程。 还有一点非常明确,舍恩是在贝尔实验室发展极为困难的时期加入这个团队的。被美国电信企业 朗讯科技公司接手后,贝尔实验室一度陶醉于互联网井喷式发展中的科研进展,但在随后经历了互联网萧条时期带来的混乱,这种混乱源于大家收入的下降以及公司股价的崩溃。贝尔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原本要求发表质量上乘的学术论文,但在上个世纪 90 年代后期开始,项目研究的审查制度开始逐渐放宽。这一现象并非贝尔实验室所独有,包括大学和其他科研机构的所有研究人员,都在忙于申请下一个科研项目和发表学术论文,因此也不是完全没有听说过有科学家在项目有风险的情况下优化那些有显示度的数据,而不是寻求其它的解决途径。在现在的学术环境中,有很多参与者都有数据造假的倾向,新的研究成果自然令科学家为之兴奋,考虑这样的学术环境,就不难理解那些参与数据造假的科学家的动机何在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980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之妖——如何掀起物理学最大造假飓风之五
rongting 2010-3-10 21:28
无法满足于仅仅调阅舍恩的造假数据,我还尝试与舍恩本人进行联系。这事运气多少有些欠佳。在欧洲尽力打听舍恩的下落后,我收到一封用化名写的电子邮件,这封邮件的发件人地址中的化名中包含着这样的词语: 塑胶幻想 ,这是某家媒体曾用来形容一项舍恩的晶体管研究中的重大发现。几个月后,我渐渐地猜出这个人的身份了,我发现这个人在回应此事上十分活跃 他甚至试图附和我的各种想法 这让我对他提供的很多信息都产生了质疑,有关舍恩造假事件的描述也不能基于这个人的回信。当我与舍恩取得电话联系时,他表示自己没有兴趣谈论此事。他的正式回应始终是:他的确观察到了他在论文中提出的所有物理效应,而那些存在争议的数据都是令人遗憾的科学失误。然而,通过阅读大量舍恩与外界长期的邮件往来,我对舍恩的认识慢慢超出了他原有的公共形象,我看到的,是一个彬彬有礼、有着严谨的学术态度的年轻小伙子心为物役,只求将学术界的科学幻想集成为一系列令人信服的作假数据的形象。 我在了解舍恩学术造假的整体背景时也颇费周折。我调阅了艾萨克 牛顿( Isaac Newton )部分研究工作造假的案例,其中牛顿的心理特点已成为历史学家广泛研究的主题;我也期待过前一时期埃里克 波尔曼和黄禹锡两起学术造假事件真相大白;我也查阅了从古至今的其他一些学术造假行为。这些学术造假案例的行为和动机无一例外都可以拿到当今的学术环境下思考。学术造假者不仅仅迫于学术压力或者受利益驱使,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学术界对科研结论的有效性有着一套自己的评审制度,而造假者对这些评审制度都了若指掌。 2003 年,切莉 默里( Cherry Murray ),指导舍恩在贝尔实验室期间项目研发的高级主管,萨斯瓦托 达斯( Saswato Das ),贝尔实验室新闻发言人,他们两人在《自然 - 材料学》杂志上撰写过评论:一方面,他们表示贝尔实验室的一切工作都在井然有序地继续进行着,因为毕竟学术造假事件得以曝光了。他们在文章中写道: 科学的魅力就在于它的自我纠错特性,尽管科学前进的步伐缓慢,却于细微处见发展。 另一方面,默里和达斯表示,当时尚无办法避免舍恩的学术造假,因为 如果一个人决定丧失自己的职业道德,其造假行为就很难被人察觉 。况且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去怀疑他人的诚信有失公允。正因为如此,舍恩能够在贝尔实验室的监管制度下从容造假,却难以防范,不过,他的造假行为也注定会被曝光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902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之妖——如何掀起物理学最大造假飓风之四
rongting 2010-3-8 00:38
从其他科学家那里我还了解到,舍恩在科研时期从他们那里收集到很多想法、实验建议以及反馈内容。将这些与他的研究结果相比较,我发现了其相似性令人惊讶。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舍恩将他所在的学术界提出的研究观点近乎疯狂地整合到了他最终发表的论文当中。这也难怪后来那些科学家看了他的论文都异常兴奋。舍恩将他们的观点的精华部分变成了伪造的、却极富吸引力的数据。这一事实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他的研究成果会快速地被学术界所接受,以及他的某些学术主张为什么会在以后被其他科学家所证实。舍恩并不是在凭空猜测科学发展的轨迹,而是接纳了很多同行的想法。 回顾历史,学术造假者将人类的追求及偏好转换成数据早有先例。 1830 年,英国数学家查尔斯 巴比奇( Charles Babbage )写了一篇题为《论英国科学衰落的影响及其原因》的论文,这篇论文在后来已成为介绍学术造假的经典之作频为引用。巴比奇将那些诚实的科学家比作尽可能不让偏见影响结论的认真观察者,他们会竭尽全力防止自己的偏见去影响自己所要汇报的事实;而将学术造假者视为那些让结论有意偏向某些喜好的观察者。巴比奇还描述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学术造假者,但表示其中有一类造假者令他难以理解,那就是造假者不但操控或改善数据,还凭空捏造事实。依巴比奇的分类来看,舍恩就属于这样一类的造假者。学术界从前也有过类似的事件 最著名的学术造假事件就是 1912 年在英国皮尔当公地挖掘出的皮尔当人化石(当时认为是史前人类的化石, 1953 经鉴定为伪造,译者注)。但是亨德里克 舍恩的案件可以被视为学术造假案的一个分水岭,因为他无中生有,却一次又一次地制造了电子学领域令人激动的重大突破。 我认为,想了解驱使像舍恩这样的造假者进行造假的动机,就要从他的实验数据中一探究竟,而巴比奇却不这么想。巴比奇认为,造假者在数据上动手脚是为了使其符合他们的观点和立场。这种看法会误导其他科学家,这会给一些科学家提供了解这些伪造数据的机会,这些数据中有可能包含大量可以昭示造假者所思所想的信息。我觉得这也是舍恩造假事件的官方调查报告吸引人的地方。调查人员在对舍恩造假数据进行剖析的过程中,对舍恩造假时的真正想法仅仅给了随意的、好奇的一瞥。事实证明,从造假数据中看出造假者的心理状态的过程与很多全面审查数据中造假成分的检举人及调查者指出蓄意造假之处的过程相似。在我们区别无意犯下的过错和故意的造假时,意图或者动机可以作为关键因素来考虑,前者科学家认为是科学前沿研究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而后者被视为对客观科学的背离,必然会受到公正的惩罚。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285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之妖——如何掀起物理学最大造假飓风之三
rongting 2010-3-5 20:16
两年后, 一位同事传给我一份新闻稿,其中再次提到了亨德里克 舍恩的大名。这份新闻稿指出,本次发明的晶体管,与当年舍恩声称研制成功的晶体管十分相似。这一次,所有的设备都是真实的,实验是在拉特格斯大学里进行的,而这里距舍恩原先所在的新泽西州贝尔实验室仅几十公里。拉特格斯大学的科研小组使用了与舍恩不同的技术手段,且其获得的研究结论在诸多方面都更加谨慎,他们的实验演示了与舍恩相同的物理原理,即将碳基材料转换成为电流开关。 当年的舍恩调查小组已经考虑到了这种可能发生的情形,并在调查报告中认定:即使舍恩的学术 论断 在将来的某一天真的成为现实,对舍恩学术不端行为的判断仍旧有效。即便如此,要是与舍恩相似的各项研究工作一一成为现实,情形又将如何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十分有趣的问题。舍恩也许会被视为这一全新领域的开山鼻祖,而将之变成现实的科学家只能被视为验证了舍恩的结论而尾随其后。也许保罗 麦克尤恩和莉迪亚 索恩从未研究过舍恩所犯下的错误是否有据可依,也许舍恩就是侥幸成功了。科学研究的自我纠错机制突然间看似分割为两种方式了。 这样的想法在我的脑海里一直挥之不去,我不禁想知道舍恩是否也曾这样想过。难道他曾指望着将来有一天,会有其他科学家通过诚实的工作来确认他用造假的方式提出的似是而非的学术论断?与此同时,舍恩的研究结果与其它真实的实验数据之间相似的表现有助于解释那么多科学家愿意从一开始就相信舍恩的原因。很明显,舍恩伪造的学术重大发现的框架非常高明,以致他的实验数据看上去既有开创性,同时又有可信度。 带着这些疑问和想法,我开始了一系列的采访工作,试图重新认识舍恩的这起学术造假案。两年过去了,我对学术界内部越来越熟悉,并从《新科学家》离职,来继续跟进舍恩造假案。在接下来的三年里,我对与舍恩造假案有接触的 126 位科学家、期刊编辑进行了电子邮件、电话或者面对面的采访(其中 13 位谢绝采访, 9 位未回复),并将这些贝尔实验室调查报告未涉及的深层材料进行了整合。这些受访者包括了曾在贝尔实验室里与舍恩合作过的科学家、负责人以及同事,他们为我们提供了那一时期开始的文件、数据、尚未发表的论文稿以及电子邮件内容。我甚至还与舍恩曾就读过的康斯坦茨大学以及德国研究基金会取得了联系,该基金会曾向舍恩资助过一些研究项目。我还从美国专利局那里获得了进一步的资料,并利用信息自由法案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获得一些资料的副本。我还浏览了在那一时期贝尔实验室内部和外部大量相关的电子邮件。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944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之妖——如何掀起物理学最大造假飓风之二
rongting 2010-3-4 14:57
最终让舍恩的造假行为露出马脚的,是一组仅仅标题不同的、而贯穿他的所有研究工作的重复实验数据。这一证据是由贝尔实验室以外的两位科学家 保罗 麦克尤恩( Paul McEuen )和莉迪亚索恩( Lydia Sohn )发现的,他们早就注意到其他科研人员在自己的实验室重现舍恩的实验时无一成功。就在麦克尤恩和索恩向那些重要学术期刊的编辑反映这一事实的同时,贝尔实验室也召集了一个专家调查小组,并发现舍恩共有 16 项学术不端行为,其中包括了对数据的蓄意捏造。舍恩在回应调查报告时做了声明,他对研究中出现的失误表示遗憾,但坚持说他确实看到了他所揭示的所有物理效应。 在当时调研面谈期间,贝尔实验室以外的科学家们确实想知道事情怎么会发展到这样的地步:在调查人员排除掉没有其他任何人参与舍恩的学术造假之后,舍恩怎么凭一己之力,就能够成功地说服美国顶尖学术机构中的负责人来支持、推广如此严重造假的学术主张? 为什么如此多的科学家,甚至包括诺贝尔奖得主以及在科学判断上备受尊敬的学者,都给予舍恩最高的褒奖与最好的任职?为什么传递科技进展信息且深受信赖的学术期刊会发表舍恩的那些论文?物理学家保罗 格兰特也在当时撰文质疑,科研体制看似可行,毕竟学术造假行为曝光了,但是人们不禁想知道,学术造假规模如此之大,那么现行的体制为什么没有及时发现这样的问题呢。 当《舍恩调查报告》公布之后,很多记者和我一样,试图了解事件的真相,但在那时想要获取真相似乎是天方夜谭。持有造假事件第一手信息的人员不愿与我们交谈,调查也有可能遭到了美国朗讯科技公司的阻拦,而朗讯科技正是贝尔实验室的后台老板。众多科学家也仅仅是带着愤怒的情绪指责这样的事件,却对此类造假是否会在他们自己的实验室里发生难以评判,即使不发生,也难以说明为什么不会发生。究竟是什么力量驱使一名聪明的青年科学家冒如此之大的风险进行造假,也引发了人们持续的关注。舍恩现象是个特例,还是科研体制中的冰山一角?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科学研究具有自我纠错的显著特性,难道他不曾意识到自己有朝一日 伸手必被捉 ?《舍恩调查报告》出台的当日,舍恩便被解职了,他随后逃离美国,销声匿迹。因此,这些问题的答案似乎不得而知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261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之妖——如何掀起物理学最大造假飓风之一
rongting 2010-3-3 21:34
在我获得新工作的第一个星期里,《舍恩调查报告》公之于世。继在《新科学家》杂志从事科学新闻报道两年后,我转而成为该杂志的专题编辑,我原以为我的工作任务就是找些合适的作者并进行约稿,但我还是发现自己倾心于极富乐趣、一度涉猎过的科技写作。《舍恩调查报告》是关于一个物理学及纳米技术领域的神童简亨德里克舍恩(Jan Hendrik Schn)的学术不端行为的最终调查报告。2002年9月,这份调查报告的推出对于全世界的科学家来说,已经标志着舍恩学术造假事件的结束,但对我而言,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舍恩31岁时加入坐落于新泽西州的贝尔实验室,成为其中的一名物理学家,并迅速跃升为学术界一颗耀眼的新星,他的研究涉及了物理学、材料科学、纳米技术等微尺度物质的前沿科学领域。舍恩通过将电场施加在材料表面来转变其物质属性,而这在当时被视为独一无二的研究能力。不同于以往的硅基晶体管,他制造出了高性能的碳基晶体管,这种晶体管也可用做计算机内部电流的开关。他研制出新型超导体,其导电能力如有神助,既不会发热,也不会损失能量。他描绘了世界上第一个有机电子激光器和第一个发光晶体管。他甚至声称通过为单个分子接通电流,从而研制出了世界上最小的晶体管。这项研究结果一度成为纳米技术领域最令人瞩目的科研成就。 舍恩在两份最权威的学术期刊《自然》和《科学》上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因此得到贝尔实验室的提拔,备受新闻界的关注;同时,他还作为全国公共广播电台的特邀嘉宾,与全国的科学爱好者就美国的科技现状进行电话直播交流。他也因此名利双收,不但将总值数千美元的多个奖项收入囊中,还受聘于美国及欧洲的顶级研究机构。凭藉这些引人注目的学术论文,舍恩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多产的青年科学家。 而就在我任新职的第一个星期,我读到了贝尔实验室专家小组公布的一份报告,该报告揭露了令人震惊的事实:舍恩的数据是伪造的,他的那些发现全都是欺世谎言,诸多研制的装置可能就从未存在过。进而与其它重大的学术不端行为相比,无论是和2005年美国首位被判学术造假而入狱的埃里克波尔曼(Eric Poehlman)相比,还是与2006年曝光的韩国克隆研究先驱黄禹锡(Woo Suk Hwang)的造假丑闻相比,舍恩学术造假事件的规模之大绝对是史无前例的。舍恩造假的研究结果数量之多,以及受他误导和欺骗的科学家数量之巨,都是前所未有的。据我推算,至少有几十个实验室里的众多科学家耗费时间和科研经费来跟进舍恩子虚乌有的研究结果。而由于舍恩与引领当今电子与电信技术发展的著名研究机构贝尔实验室有着紧密的关系,他的造假丑闻不禁让人们发问:让我们如此信赖的技术专家们是如何轻易地被舍恩误导的,进而又需要多大的代价才能使他们的研究方向重新步入正轨? (科学出版社-版权所有)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769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学之妖——如何掀起物理学最大造假飓风之作者
rongting 2010-2-11 13:04
尤吉尼塞缪尔瑞驰( Eugenie Samuel Reich )于 1999 年获牛津大学物理与哲学本科学士学位,在英国 BBC 研究失传科学纪录片。 2000 年开始,在《新科学家》历任实习生(英国伦敦)、记者(美国波士顿)和专题编辑(美国波士顿)。 2005 年至 2009 年辞职工作,创作本书。 2009 年 9 月至今,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聘骑士基金科学记者研究员,从事能源问题、天文学以及科学伦理等领域的研究。 以下是一些媒体和杂志对本书的评价: 《科学之妖》对当今最大的造假事件及其意义提供了令人信服的、颇为及时的、文笔流畅的剖析。《美国科学家》杂志 瑞驰深度调研此事在舍恩事件的真相揭露上精彩绝伦! 马丁布卢姆,《自然》杂志 瑞驰对当今学术造假事件酣畅淋漓的描述,其主要价值就是让大家看到了厨房科研成果的出产之地,也让人们偶尔窥视了一些见不得亮光的东西。 约翰德比夏尔,《华尔街日报》 尤吉尼瑞驰调查了世界上最大的学术造假案,曝光了科研的全过程,故事引人入胜、令人震惊、可读性强。如果你认为科学研究清清白白,那就来一次震撼之旅吧! 贾斯汀穆林斯,《新科学家》杂志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529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之妖——如何掀起物理学最大造假飓风之目录
rongting 2010-2-10 12:59
目录 第一章 森林蹊径揽胜境 科研主管的终极目标 巴特罗格与高温超导 我的工作不追求完美 场效应晶体管 第二章 科学神童舍恩来 他们害怕被问到刁钻的问题。 异常值 谁想要那样的无意行为? 壮志未酬 融入现有的团队 第三章 为发论文难自拔 波义耳 对科学作品发表的要求标准 出版就是一种宣传,不是么? 我的成果还没有发表 看看我的研究吧! 他们都成了夸大狂。 第四章 科学预期高又远 异常的高质量样本 很幸运拟合了我的数据 第五章 育成产品未有期 居留访学 被中断的激光研究 扔弃之前充分利用。 第六章 位高权重两期刊 科学发现无配额 这项研究合我意 意图造假的蛛丝马迹 感谢审稿专家的有益评审 第七章 误入歧途科学家 明尼阿波利斯的实验跟踪者 从代尔夫特到仙台 未受重视的学术造假端倪 第八章 塑胶幻想无尽头 第九章 纳米技术研究部 数据跃过大西洋 优秀的团队成员 勇于挑战常识 第十章 揭露造假成忌讳 天花乱坠问题多 第十一章 一场游戏一场空 了解源自媒体,不是论文 所有的变极器曲线看起来都一模一样。 找出论文的问题 我并没有伪造数据 回顾塑胶幻想 多处问题昭然若揭 尾章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317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学之妖——如何掀起物理学最大造假飓风
rongting 2010-2-10 01:36
这是一部即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科学之妖如何掀起物理学最大造假飓风》英文书名为《 Plastic Fantastic: How the Biggest Fraud in Physics Shook the Scientific World 》,原中译名为《塑胶幻想物理学最大造假丑闻如何震动科学世界》,该书的作者是美国的科学记者尤吉尼塞缪尔瑞驰( Eugenie Samuel Reich )。从 2002 年 9 月开始,瑞驰开始关注舍恩的学术造假事件;为探寻这一学术造假事件的真相,她前后采访了 126 位科学家和学术期刊编辑; 2005 年 7 月以后,她甚至不惜辞去工作,专注于本书的创作,一直到 2009 年 2 月书稿完成。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瑞驰无惧无畏、不折不挠,表现出了求实、创新、怀疑和宽容的科学精神。 2009 年 5 月本书英文版发行以后,该著作的影响力就显现出来了。在随后的半年里,许多重要的媒体对本书给予了报道或评论,这包括英国的《金融时报》、《自然》杂志,美国的《时代周刊》、《华尔街日报》、《新科学家》、《今日物理》、《出版者周刊》等十多种报刊杂志;《物理世界》、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也对她做了有关舍恩造假的专题采访。《美国科学家》认为,《科学之妖》对当今最大的造假事件及其意义提供了令人信服的、颇为及时的、文笔流畅的剖析。《华尔街日报》则指出,科学研究也有前台与后台,就像饭店有着亮堂整洁的餐厅和油烟充斥的厨房,本书所体现的主要价值,就是让人们透视了科研成果出产之地的厨房,并让人们偶尔窥视了一些见不得亮光的东西。《金融时报》则评价本书具有侦探小说的风格,是研究学术造假的杰作。所以,有读者就认为,该书是步入科学研究殿堂的必读书。 在 2009 年 5 月至 12 月,我也为瑞驰所秉持的科学精神所感染,利用了所有可以利用的节假日或是空闲时间,一轮一轮持续不断地翻译和校改,坚持推进了八轮。在书稿翻译过程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知识管理研究所的刘晓莹、夏梅芳、潘琳、何登健、孙大平、黄尧、吴俊杰、张浈、鄂雁祺等研究生参与了部分书稿内容的初译,并全程参与了研讨;正是他们积极、主动、认真和细致的工作,使得本书中文翻译工作在较短的时间里顺利完成。 在谢栋老师的指导下,王宇和杨元龙设计开发了协同式在线翻译平台。利用这样一个在线翻译平台,利用每周的例会,我们有机会从网上搜集相关的资料(包括舍恩已被撤销的论文),有机会分析每一个术语、句子或者段落的内涵,有机会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原理,更重要的是,有机会探讨每个句子的各种译法,从而力求中文译稿信、达、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研究部潘建伟教授、理论与计算科学研究部潘必才教授在百忙中审阅了译稿,并分别提出了一系列宝贵的建议和意见。在交谈中,潘建伟教授用浅显易懂、生动活泼的言语向我解释了相关学科的很多核心概念,并通过对翻译文字的比较,让我注重中西文化上的差异,希望我用心去翻译;考虑到科普图书要通俗易懂,潘必才教授建议更换书名,在他的实验室里,我们一起推敲了老半天,他在厚厚的英汉词典里查找 Plastic 的延伸含义,终于联想到妖,于是有了《科学之妖》的新书名!舍恩在学术造假事件中确实有着一股妖气,凭借实验数据造假,竟能蒙蔽科学界五年之久!书名从原来指向科研成果的《塑胶幻想》转为指向当事人的《科学之妖》,相信读者最终会有不同的感悟。在此,衷心感谢两位潘教授,你们严谨的治学态度、锐意创新的精神以及对科普事业的热心支持,让我受益匪浅,也让译稿有了质的飞跃!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440 次阅读|4 个评论
几项重大争议疗法的N种共性(旧作)?
fuqisi 2008-12-28 08:22
近年来,不少具有重大争议的治疗方法受到媒体和大众的关注。对立的观点分歧很大,无法调和。在这些疗法中,比较著名的至少包括:魏于全院士主持的异种同类组织细胞疫苗治疗癌症;肖传 国 教授发展的感觉 - 运动神经吻合术治疗脊髓损害性排尿障碍; 黄红云 医师发明的嗅鞘细胞移植术治疗脊髓损伤;风行一时的迷走神经分离术治疗类风湿病和已被叫停的大脑定位损毁术戒毒。从宏观层面或表层分析它们的共性,或许可以为构建既促进医学发展,又保护患者利益的管理办法提供思路。 1 评价结论反差大 突破性治疗进展,造福人类;严重的学术失误,违反规范;无意的研究骗局,谋财害命。 2 目标疾病多绝症 治疗的疾病多为令人绝望或痛苦不堪的病症,而这类患者求医心切。 3 治疗原理较独特 在机制方面,多有大胆突破或发展,且很难证伪,但不符合医学的主流观点或基本原理。由此可以推测这类疗法的前景:建立新的理论,开创新的治疗方法;伴随性的巧合,进而找到另一种疗法;不规范的研究操作或误解,或无法验证而不了了之,或弊大于利而叫停,等。 4 宣称效果很奇特 治疗效果实在好,有效率百分之八九十,大大优于常规治疗。 5 研究背景未讲清 强调原理的推导,忽视试验的证明;突显正方的例证,省略负面的文献。 6 基础研究有缺陷 实验室研究或动物试验或临床前试验似乎不够严格规范系统充分,没有采用可行的且最为可靠的方案,缺乏多次和多种方法的验证,特别是很难检索到他人或其他机构的严格规范系统充分的验证文献。 7 临床研究较轻率 没有明示或强调实施过临床试验的申报和审批手续;没有足够的证据显示实施了严格的知情告之措施;临床试验似乎不够严格规范系统充分,没有选用同等条件下可行的更佳的方案,很难检索到他人或其他机构的严格规范系统充分的验证文献;没有明示安排了足够的研究性治疗期;没有见到有关专业组织和管理机构安排审验过程、调查方案或公布有关结果;向试验对象收取治疗费用。 8 临床应用欠谨慎 在没有严格的研究性治疗验证阶段,在没有公示行业组织的评价和管理部门的批准 的情况下, 过早过多地用 于患者,涉嫌创收。 9 媒体早期猛吹捧 即使是不大成熟的治疗方法,为了宣传典型、顺应民心,媒体过高地评估了新方法 的前景。这种舆论环境鼓励了浮躁和冒进,阻碍了批评、验证和审评。 10 专家学者多沉默 在试验早期或成果鉴定会上,即使有些专家有看法,使用的评语多为加强研究,进一步探索。一旦大众媒体给予积极向上的前景评价,同行学者即不便公开评论 11 行业言行多迟疑 在很难验证或证伪的情况下:专业期刊不习惯发表针对性的质疑类文章;行业组织不便统一意见,公布自己的态度和看法; 12 主要战场到圈外 矛盾的升级和公开,使得大众媒体成为主要的论战舞台。 13 调查结果不公示 管理部门的调查报告一般不公布,患者很难得到详细的调查结果。 14 管理措施需加强 严格科研档案保存制度:原创性研究的原始资料至少保存 10 年以上;强化研究性治疗管理制度:研究性治疗(原创性、新引进治疗措施用于患者或人体)的含义、标准和界定;启动、备案、审查、监督、验收的具体要求;规模、时限、条件和措施,特别是保护患者安全和利益的、保证研究目的纯洁和正当的措施(如收费范围等);完善行业组织介入和评价制度:对于涉及一个行业的声誉和整体利益的争议,有关专业团体必须积极地主导性地介入,给予阶段性导向性通俗性评价;大众媒体报道规范;管理部门审批和介入制度;等等。 (原载XYS)
个人分类: 学术批评|2103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3: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