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实验目的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想与做
success2011 2014-7-5 12:56
想法,一种神圣的创造力,结合着一个人的认知、脾性与激情;做法,创造的具体表现,与灵活、勤奋及力量交叉融合。想法与做法浑然天成,形成自然神力,不惧大业不成。 简单的说,一个人的想法与做法结合的好坏体现在对工作量的安排与分配上。对于一项研究,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时间、金钱的投入,实验目的实验轮廓的把握,实验方法的选择,都必须去认真的思考。对于一项研究那些是重点,那些可以减轻工作量,一定要仔细品味,忌讳不加思索,冒然行动。 将课题做好的同时,抽空学习一下自己将来想做的事,早做准备。
3 次阅读|0 个评论
陷阱
热度 2 xuyingxiao 2012-10-25 20:04
消费者:这家网店不错,有这么多赠品。这么多赠品挑一个,选哪个呢?就挑个U盘吧。 商家偷偷地说:我用几种赠品一试探,原来这个消费者喜欢电子产品,以后可以有针对性地推送一些电子产品给广告他。这是精准化营销啊。 消费者:哇,这家店不错,办一张会员卡,消费到一定金额可以让家人免费体检。 商家偷偷地说:不错,这个客户的家人健康资料到手了,原来这位客户的家属有糖尿病,以后可以定向发送点糖尿病相关的产品给他。 体检机构偷偷地说:和商家合作真不错,一下子得到一大批新客户的资料。 心理学实验受试者:这个心理学实验真简单,只是比较哪根线长一点哪根短一点。咦?长短相差这么明显怎么其他人都看走眼了呢?难道我没看清楚?...... 心理学家偷偷地说:其实我是在实验从众心理。 相关链接1:永远、永远、永远…不要猜测心理学家的实验目的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69943 相关链接2: 猜猜这个心理学实验的目的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mm1OWpzHNkY/ 网虫:这幅图真漂亮。 图片制作者:这个图其实是两个图像素间隔着叠加起来的,平时看上去是副普通的图片,按一下Contrl+A,它就会变成另外一幅图,嘘——可以是敏感图...... 这是很老很老的游戏了,新的浏览器已经不支持了,可到相关链接1里测试一下 相关链接1: http://hi.baidu.com/pdlntjnksxdgmsr/item/158e4f8d76dc6856e73d190d 相关链接2:原理及制作方法 http://www.docin.com/p-309848179.html http://www.docin.com/p-107131115.html 网虫:这幅图真漂亮 图片制作者:其实它用了信息隐藏技术,“内含了隐蔽的图像。如果把每个颜色份量和数字3进行逻辑与运算,再把亮度增强85倍,得到下图”(图及文字摘自zh.wikipedia.org/wiki/隐写术) 引申:这个MP3真好听,这个短片真好看,这篇文章真有意思,表面上看起来完全正常的文件,其实里面都可能按照某种算法隐藏着秘密的图片或文字呢。 相关链接1:隐写术及其相关软件介绍 http://www.bitscn.com/network/hack/200607/32330.html 相关链接2:隐写术 http://baike.baidu.com/view/553273.htm 想起了藏头诗,其实也是类似的原理。到网上通过软件在线生成藏头诗一首: 欢 喜信乐心, 迎 拜新使君。 光 照梅花树, 临 风重怀人。 科 斗成文字, 网 就水宁深。 博 士雅好饮, 客 行江上春。 想起另外几件事,表象的背后隐藏着的虽然不算是陷阱,但产生感觉很相像: 读书时我在烈日下被爆晒得不行时,看着那些女生悠哉游哉的不禁心生佩服。工作以后在海滩被晒伤后,才知道不怕晒的人原来都涂过防晒霜。 夏天在学校长椅上看书被蚊子咬得到处是包,不禁佩服其他人不怕蚊子咬,以后才知道人家是涂过蚊不叮了。 看到演员冬天穿得很少在表演佩服人家不怕冻,以后才知道衣服下面其实贴了很多热贴呢。
个人分类: 科普|3198 次阅读|5 个评论
一个实验从无到有的一点感想
热度 1 chai714 2012-8-23 10:35
1、明确实验目的,我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要解决怎样的一个问题,以及当前实验条件下的可行性分析(能不能做到,还需要补充什么条件)。 2、用流程图形式写出实验方案框架,定出实验中需要完成的各部分子实验内容。这一步,就像是在告诉自己,我要做哪些事情、分哪几步走、最后要得到什么。子实验内容可以不涉及实验的设计和操作细节,但是在框架结构上必须有完整、连贯、符合逻辑的特点。 3、依照框架中的各个部分,做各子实验的设计细化,设计实验操作方法。这里告诉自己,要怎么去做这部分的实验。这部分涉及到实验中所用到的实验对象、器皿、仪器、实验方法。特别是实验方法,决定了实验的质量和成败,非常重要,所以要多看别人文献,参考或根据自己的需要改进实验方法。 在1到3部分的工作中,物资清点、人手安排、查阅文献和设计实验过程会占用大量的时间,要耐心。 3、动手去做。根据结果,可回溯到实验的设计和方案阶段,进行修改、补充,然后再进下次行实验,再总结。
4318 次阅读|4 个评论
·读者之声·
kejidaobao 2012-1-31 14:59
我的博士科研体会 读了《科技导报》“主编心语”连载的“研究生如何夯实成功科研生涯的基础”一文,结合自己攻读博士的切身体会,我认为以下几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大家交流学习。 尽早进入实验室。新入学的研究生应尽早进入实验室,确定研究方向,并及时向师兄师姐学习。在这点上,我有深刻的体会和教训。刚刚入学第一年是新生选课、上课的时间。我当时以为只要把课上好就可以了,研究课题可以上完课以后再开始做,但没有想到的另一层是,等上完课程时,也是师兄师姐该毕业的时间了。这样我就失去了熟悉、学习课题的最佳机会,致使第二学年的课题研究进展非常缓慢,走了不少弯路。 及时做实验记录和总结。不要怕麻烦,每次做实验,首先应做出一个实验流程表,列出实验目的、实验前需要准备的器材、实验记录(最好做成表格、实验照片);实验做完更要及时写下实验报告和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最后记录实验得出的结论,并对实验改进给出预想方案。“研究生如何夯实成功科研生涯的基础”一文中提出的“要尽可能用完整的句子记录实验细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完整的实验记录和报告总结往往会在你焦头烂额的时候,在细节处柳暗花明,使你瞬间想通事件的前因后果。此外,平时详实的实验记录和总结,对将来学术论文的发表和博士学位论文的写作都会带来极大的帮助。 积极主动汇报工作。做完实验记录和实验的总结报告,下一步就需要积极主动地找导师进行汇报、讨论。作为研究生,研究探索是主要工作内容,我认为交流则是研究探索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最佳途径。积极主动与导师进行交流,不仅使导师了解到你的研究进展情况,并且能得到导师中肯的建议。这么好的学习途径,何乐而不为呢?当然,积极主动交流,不仅限于和自己的导师交流,还要积极主动向行业内相关的知名导师学习和交流,并积极参加与自己课题相关的讲座和会议。 论文的写作。对于科技论文的写作,首先应规范其写作要领,这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因为,如果从一开始就按照正确的规范、格式进行写作,将来就会省去很多的麻烦。另外,论文不要一写完就急于交给老师。自己写完的论文最少要从头到尾读上两遍,更改其中的纰漏,并做到前后具有连贯性。“要把自己认为最好的成果展示给老师,不要把半成品交给老师”——这是我的导师经常对我说的一句话。因为“半成品”就意味着还有待完善,你总是会有一种依赖性,觉得“没关系,还有老师帮我改正其中的问题”。有这种想法就意味着你还没有长大,还不能独挡一面,这样做事情就不能让人放心。对待论文写作,应当像创造一件艺术品那样,它生产出来之后应达到你心中最理想、最完美的状态。这与“研究生如何夯实成功科研生涯的基础”一文中所说的“长跑和短跑的区别”非常相似,写论文就是需要我们付出时间进行马拉松长跑,最终修改出满意的作品。 ——中国兵器工业规划研究院 李守殿 研究生必须尽快突破的 3个“心理障碍” 本文的论点纯粹是在研究生教学中领悟到的一点个人体会,如果您以为我觉得现在的研究生有什么心理障碍的话,那就想多了,是为记。 一是英文阅读的障碍。刚接触研究的人最头疼看英文文献,总是读中文资料,理由是英文看不懂。那么中文就能看懂了吗?不见得,只不过是能认识中文字而已,懂不懂实际上与什么语言一点关系都没有。并不是说中文文献不能看,当然也不是崇洋媚外,问题在于中文资料中的概念往往不准确,经常出现以讹传讹的现象(中国素有天下文章一大抄之说)。对于接受新知识来说,第一眼很重要,如果第一次接受的不准确,以后再想改就难了。最准确的东西到哪儿去找?原始文献以及对原始文献的跟踪!原始文献往往都是英文的,不读英文显然不行。想要搞研究,就非要突破这一关口不可。有啥窍门么?没有,只能硬着头皮一遍两遍三遍地读!到啥程度才算突破了呢?当你的眼睛能变成机关枪“扫射”英文文献时,基本就OK了。当然,从经常卡壳的鸟枪到机关枪,必是一个痛苦的升级过程。 二是与老板沟通的障碍。研究生与老板基本上是合作关系,要合作愉快就必须有良好的沟通,包括工作上的沟通以及生活上的沟通,毕竟谁也不是工作机器。有的学生自恃甚高,把老板的话或者当耳旁风,或者敷衍了事;有的学生极度自卑,害怕老板检查工作进度,害怕老板给穿小鞋而惶惶不可终日。这两个极端都不好,但往往陷入其中无法自拔者甚众。实际上所有老板均深知学生的重要,他怎么会担心学生超过自己呢?高兴还来不及呢!他怎么可能会故意和学生过不去呢?之所以有问题,大都是无法沟通所致。及时沟通是保证工作顺利、生活开心的法宝。到啥程度才算通畅呢?当你能把老板不当老板看时,就算过关。 三是对未来患得患失的障碍。在两三年的研究生涯中,思考最多的恐怕是能否毕业与毕业后干啥这两个问题。从研一就开始了如此反反复复的思考,不自觉地就会怀疑“现在做的研究对将来工作有没有用”?“即使做了能有啥好处呢”?所以我看到很多学生的笔记本上不是科研思考记录,而是诸如证书、考级、面试、招聘等等信息。担心未来是人之常情,但很多人忽略了一个事实:未来是建立在你眼前工作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将来的好坏,完全由你现在工作的优劣所决定。如果你抛弃现在手边的事而追求未来,哪怕是两三年后的未来,基本上是舍本求末、本末倒置,直到最后落个两耽误。因此,突破对未来的恐惧十分必要。如何才算突破呢?当你能专心于手头上的事而不走神,能超过45分钟,就算合格。 唉,这年头谁能没点压力呢?面对你的本职工作,喜欢也好,讨厌也罢,生活总是要继续,工作仍然要前进。如果不能及时突破这些关口,时光稍纵即逝,贻误了战机,这世上可没有卖后悔药的哦!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 王宝山 (责任编辑 秦政,张杰青)
个人分类: 栏目:读者来信|267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1: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