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聚光灯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聚光灯(短诗四首)
热度 1 pingguo 2018-7-25 09:38
《聚光灯》 记忆,像一盏聚光灯, 聚光灯下一只白色的天鹅。 你与这白天鹅不再有一丝关联—— 白天鹅与全世界无关, 仅仅与我相关。 在记忆的灯火里与我对视。 《稀缺资源》 一眼望去,到处人才济济, 可是爱情终究是稀缺资源, 一半停留在青春时代, 一半隐身于未来, 总之跟眼下无甚关联。 《我心中没有战争》 peng peng peng peng—— 不是枪声,是心跳, 当你出现, 当你离去。 我心中没有战争, 也没有对应于战争的和平。 《爱的定义》 爱你的人给你他的爱。 他是什么样的人,他的爱什么样, 你看他给你什么。 他的爱落在你身上, 并回落于他自己的心灵—— 爱你的人,给你他不曾拥有的东西。 像一棵树的生长,永远有新芽。 你的爱,唯有你自己去定义, 当你老去,唯有你的爱, 年青依然。
个人分类: 诗歌|1846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二十多岁的少年,请你努力。没有谁是真Loser
wupeng1990 2015-3-10 13:18
少年,请你努力,Teenager cheer up!你学习一般,考上了现在的这个学校,成绩不算好,拿不到校奖国奖,自习不规律上课不常听,考试全靠突击,同学帮一把也能考到七八十分。你家境一般,父母都是普通员工,在这个城市一个月生活费一千二,没事下下馆子,一个月添一件衣服,想买台相机要等几个月,经常要咬咬牙才能买双自己喜欢的鞋。你特长一般,不会吉他不会钢琴不会跳舞不会画画,想学摄影却不会PS,想上台演出却没信心,学校晚会比赛的时候,你经常站在台下的人群里而不是台上的聚光灯下。你长相一般,不算英俊或者不算美丽,身材不算臃肿但是也没什么肌肉或者没什么曲线,平时只是稍稍打扮一下,容貌看上去并不出众,只能算整洁,你开玩笑的称自己是千万屌丝之一。你的生活感情也是一般,有时候会遇见自己心仪的那个TA,但是总抓不住机会,眨眼间TA就被其他人俘获,你就开始伤心抱怨,但是几天之后又开始寻找新的TA.总之,你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就和周围的千万个你一样。但是,你和其他的你一样,渴望飞翔渴望自由。你不甘心拿不到奖学金,看见别人得奖的时候你会说完全是突击的结果,你开始上自习,坚持了一个星期。你不甘心自己的父辈平平,会批判会讽刺自己周围的官二代富二代,立志自己要努力好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富二代,你坚持了一个星期。你不甘心自己什么都不会,你开始学吉他买轮滑鞋借PS的书对着镜子微笑说自己有信心,你坚持了一个星期。你不甘心自己没身材没长相,你开始健身长跑练肌肉练线条,你坚持了一个星期。你不甘心自己没有伴侣,你决心自己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你删掉电脑里的**你收拾起床上的懒人桌你仔细的洗了个澡你为自己化了妆,决定出去走走开始新的生活,你坚持了一个星期。然后,这一个星期之后,你还是和周围千万个你一样,你还是和一星期前的自己一样。少年,你来到现在的学校,是为了什么?你逛人人,看见人人上的状态说“二十岁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不应该局限在学校里教室里,应该享受生活”,于是你相信了。你看见人人上状态说“这样的年纪本应是率性的,而我身边的太多人在考虑诸如家庭类型、毕业发展方向、是否异地、价值观等问题。这导致本来深深互相喜欢的两个人错失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他们所谓爱情的忧伤不过都是自己在娇柔做作”,于是你相信了。你看见人人上的日志说“国奴常用的10句话,被洗脑的**也常说”,于是你也相信了。于是你觉得,二十岁的你就该“享受生活”“随心所欲”,享受“人生中最后的自由时光”。于是你觉得,二十岁的你就该“快乐的去恋爱”,“仔细享受和TA在一起的一分一秒,其他什么都不去想”于是你觉得,二十岁的你就该“风华正茂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少年,请允许我猜测一下你的未来。现 在的你,用着父母的血汗钱,买着NB的包PUMA的板鞋捷安特的ATX佳能的5D2和爱疯的4S,吃着仟吉的冷茶DQ的暴风雪银鲨的海鲜星巴克的咖啡,经 常去酒吧去茶楼去看你所谓的众生百态积累你所谓的生活经验。大学四年,你考研意外之外的落榜,因为双选会时候公司都不中意的缘故,你在毕业时候还没有找到 心仪的工作,收拾了行李回家,父母和你说去试试这个或者那个工作吧,你说这工作太简单了不适合我,你去更好的企业寻找机会,却因为表现平平被置之门外。每 天都是这样,没能力却不甘心,最终变成啃老族。现在的你,和TA恩恩爱爱,每天黏在一起,上课TA会等你下课TA会接你,午饭你们一起吃晚 饭之后还会一起散步,TA说未来怎么办你说不要考虑未来认真过好现在。不幸运的话,几个月后TA会觉得你在玩弄TA的感情而离开你,留下你独自一人空悲切 反复问自己究竟哪里不对。幸运的话,你们一直谈到毕业,最后你会悔恨自己不够优秀没能去TA所在的城市读研或者工作,带着不舍和悔恨分手。现在的你,在网上看见自己赞同的观点会全力支持,看见自己不认同的观点会全力否定。你觉得现在正值当年的自己就该这样敢于说出自己的心声。最后,你的观点完全来自于网络,当你想说话的时候,你才发现忘记了自己的声音,自己已经失去了原来敏锐的判别能力。少年,我只想问你一个问题,现在的你二十岁的你有什么资本。你成绩一般但是你有很多自由时间去支配,你觉得很欣慰。你家境一般但是你的要求爸妈都会满足,你觉得很欣慰。你特长很少但是有一个擅长的,靠着这点你在周围的聚光灯下过的很满足,你觉得很欣慰。你没有伴侣但是有很多朋友会喊你喝酒唱歌出去逛街,你觉得很欣慰。现在的你很欣慰,时间久了呢?生活是一盘棋,需要用心去下,当你有资本的时候你才能赢。是的,我能理解你要自由你要自己的天空。但是我不知道你的父母老师有没有教育过你,自由也是要付出代价的吗?少年,我不知道你是怎么了。你想要好的成绩但是你不去学习。你想要富裕的生活但是你不去奋斗。你想要健康的身体但是你不去锻炼。你想要自己称心如意的生活,但是你从来没有想过改变自己。少年,你知道未来的意义吗?我承认现在的每一天都是未来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你有认认真真的考虑过自己要一个什么样的未来吗?你有仔仔细细的考虑过怎么样去到达这个未来吗?你在犹豫,你在抱怨,你在彷徨,你在悲叹社会的不公,但是你有什么权利有什么资本要求你所在的环境所处的世界为了你去改变?现在的你只是千千万万的你中微不足道的一个,少了你地球还是一样会转。少年,你知道责任两个字怎么写吗?我知道你很喜欢自由自在很喜欢享受你的生活。是啊,二十岁的你再不玩就永远没机会了,这也是你所相信的。我敢打赌一定很久没人和你说过“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话了吧。当你谈论飞翔的时候,你是不是忘记了地心引力的存在。二十岁的少年,爱玩你去玩吧。我过了二十岁的年纪,我还有未来,不陪你了。少年,在这个世界上你到底怎样的活着。。时间,总嘲笑我们的痴心妄想!人生有时候,总是很讽刺。
个人分类: 心灵鸡汤|954 次阅读|0 个评论
时代的聚光灯再次照亮大寨村
zjzsdy 2012-6-25 18:21
时代的聚光灯再次照亮大寨村 端午节,偶尔看到某报转载《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有关大寨村和郭凤莲的报道,就读了起来,为节日增加一个新的话题。因为其村其人一直是大多数中国人心中惦念的对象。 过去,大寨村是中国农村的榜样,郭凤莲是中国人民的标杆。现在怎样了,是我和大家都关心的问题。报道简短,难悉其详,点滴话语,也描述了个大概,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 1 )大寨一直坚持集体所有制,保持集体经济经营的模式。大寨成立了大寨集团,为集体所有,每个村民都是给集团中员工,每个人每年都可分红。大寨集团在市场中开展多种经营,包括铁路运输、建筑工业、食品加工、旅游事业和养殖业等。目前大寨集团年销售收入为 17 个亿。。 ( 2 )在集体经济的发展中,大寨人生活有了大幅度提高。大寨是个有 500 多人口的小山村, 2011 年,除集体积累以图发展之外,人均纯收入为 13000 多元。现在每家每户门前都停有自己的小汽车。 ( 3 )大寨人挣得多,花销少。大寨在集体经济模式下,执政为民,强化社会保障功能。农民耕地播种和买种子都是集体出钱,粮食收获都归农民自己(或卖或存)所有。用水是免费的,电费、有线电视费由集体付。他们都烧煤气,集体给每户补助 1800 元。在教育方面,中小学生学费全免,大学生每年补助 1000 元。 ( 4 )清正廉洁,财务公开。郭凤莲过去和现在都是大寨的带头人,她不仅是中国老百姓心中的模范,更是当前中国为官者的榜样。她当任大寨集团董事长和大寨党总支书记两项职务,但她不拿集团一分钱工资,只拿党总支书记的工资。大寨人都为集团员工,从中获得丰厚收入,为了回避“家长制”和“家族企业”弊端,她不让她的儿子和媳妇们参加企业集团工作。为了财务公开,每年都要召开全村大会,向大家说明集体存了多少钱,存的钱干什么用。把一年来干了些什么,花了什么钱?花了多少钱?一笔一笔给大家交代清楚,包括几元几角。最后由会计公布于众,接受群众监督。 看了大寨今天的情况,感慨万千,浮想联翩。 ( 1 )生产资料私有制,私有制的管理与经营模式,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当今世界更是一片汪洋。私人经营驾轻就熟,私有观念根深蒂固。但是私有制又是一切阶级社会的基本特征,是造成两极分化,剥削与压迫,贪污腐败以及社会丑恶现象丛生的总根源。 中国共产党的任务是团结与领导人民在推翻剥削阶级政权之后,需要花大力气改造与铲除这个总根源,建立社会主义的公有制,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所以上个世纪 60 年代,贯彻“一化三改造”总路线后,在中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体系和社会主义公有制与集体所有的社会制度。新制度的建立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不仅要克服与排除旧观念所产生的阻力,而且要探索新制度下管理与运营的经验。事实证明,当时在公有制还是集体所有制经济体系中,无论在内部管理制度上和在外部运营机制上都缺乏成熟的经验,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这样与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只要经过更长一段时间的探索和研究,不是不可以解决的。 ( 2 )有些崇尚资本主义的人,为了全盘西化和私有化,蓄意夸大我国公有制和集体经济在探索中出现的问题,把社会主义的公有制与集体所有制定罪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终身桎銬,企图将它一棒子打死。他们把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吹嘘成是发展我国经济的灵丹妙药,大力鼓吹全盘私有化。 今日之大寨雄辩地证明,在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模式同样可以发展,可以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游刃有余,而且发展的更好,并没有像私有化膨胀后给社会带来的种种不良后果,可以使大家共同富裕。像大寨这样发展集体经济,使老百姓共同富裕的的单位不止一家,有的早已闻名于全国。今天的大寨,再次为全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树立了一个新榜样,时代的聚光灯再次照亮大寨村 中国还有个明星村——小岗村。我没调查,不好说什么。我曾看过一部以小岗村为原型的电视剧《永远的忠诚》,说的是安徽省财政厅干部沈浩临危受命 2004 年被选派到小岗村,挂职六年间为百姓排忧解难,最后劳累成疾病故于小岗村的感人故事。本世纪初,小岗村乱成一团,少数包干带头人,私欲膨胀,利用家族势力,侵吞集体财产,利用权势发横财,欺压百姓,两级分化现象也日渐显露。当地经济 20 多年没进展,生活依然贫苦。老党员和其他带头人,为了保住“全国第一村”的光环,敢怒不敢言。沈浩是在此情况下下来挂职村官的,经过艰苦奋斗把小岗村领向健康之路。当然这是电视剧,不作为凭。我想编剧可能夸张,不敢无中生有。可见私有化使小岗村走了一个很大的弯路。 ( 3 )集体经济的模式,并不能 100% 地保证发展和共同富裕。首先要看,有没有社会主义意识和集体主义思想引路,提倡先公后私,积极奉献,先他人后自己,团结合作。更重要的是领导集团,能不能像郭凤莲那样清正廉洁,公字当头,为民奋斗。领导为民,不图私利,发扬民主精神,为公众负责。如果领导集团私字当头,贪图私利,贪图享受,好逸恶劳。这样的集体经济和私人经济就失去的本质区别,不可能调动积极性,不可能发展,更不可能共同富裕。
195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女性的地位被政治化拔高
热度 2 Education 2012-2-29 21:17
我这么说,有典型的依据。 首先,看东亚日本,无论事业多么辉煌的女名星,婚后一般都退出聚光灯, 在家相夫教子。而且在家内外态度非常谦恭,说话有女性特有敬语。 千百年来,许多日本家庭形成了一种规矩:丈夫回家时,妻子连忙跑到门口长跪迎接,面含微笑地招呼一声:“您回来了。”然后就说:“您辛苦了。”第三句话,就要感谢丈夫给家庭所做的贡献。妻子一边递上了热毛巾,一边捧起一杯热茶。这些规矩并非客气;而是妻子对丈夫由衷的景仰和眷顾。 日本女性也被列为世界最佳娶妻候选。 其次,看南亚印度,女人的地位非常低贱,嫁人还要支付所有婚礼费用连带大量嫁妆, 否则就会受虐待,甚至每年数千新娘会被活活烧死 。 再次,西亚中东国家,对女人管教极严,比如外出都要戴黑纱,嫁妆少会受到男方虐待, 中东属于历史宗教因素压低女性地位的地区 。 英国等欧洲国家的人结婚,也是主要由女方出钱。 中国以前女性的地位和周围国家还差不多。1949年后,毛泽东搞了个妇女能顶半边天; 社会主义说要要解放妇女;还因为组织原则少数服从多数需要妇女的一票; 因为中国说妇女有地位就是人权得到保障(其实妇女地位和人权问题挨不着边); 规定政府部门女领导干部要占30%;计划生育造成男多女少; 中国还是独特的高考分文理科的国家,文科其实就是为大量不善科技的女生 准备的出路。 总之是诸如此类特殊的政治因素造成了中国女性的地位被拔高, 形成学校里的女生,中国的女运动员,都有远超过男性的表现; 女性结婚普遍对男方住房财产,要价很高 。 中国的男人,也有了世界上最驯服的男人的"美名". 其实她们对科研,生产,经济和社会的贡献,未必比日本,印度,英国的女性多。 PS:2012年,许多大学招生时已经对中小学和高考有利于女生高成绩表达了不满,把女生的录取分数提高了 印度每年数千新娘会被烧死 http://msn.huanqiu.com/2012-02/2480019.html 阿拉伯国家对女人地位的法定 http://heijue.blog.hexun.com/9793357_d.html 各国结婚成本PK中国婚礼 http://bbs.house.qq.com/thread-30437-1-1.html 日本女人无微不至地伺候丈夫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a8f1630102e04s.html?tj=1 补充 死记硬背令中国人“阴盛阳衰” http://msn.people.com.cn/GB/170494/18025679.html
个人分类: 人文历史|3334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0: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