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讲诗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网上论诗学诗讲诗——一节网上听来的诗歌入门课
malidan 2008-12-29 20:20
网上论诗学诗讲诗 一节网上听来的诗歌入门课 (注:这是一节不知何年何月听一个网上叫花魂的老师讲的课,可惜本人没有诗根慧骨,听过几次,老是写不出,老师不耐烦,我也不耐烦。现只找到这点笔记了。供科网爱诗的朋友在大冷的冬日共享一乐。)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长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为例讲下古诗的起承转合 一般地,律诗的 12 句为起句,就是引起下文的句子 律诗的 34 句为承句,就是承接起句,进入正文的句子 律诗的 56 句为转句,就是从描写或抒情向议论感叹转移的句子 律诗的 78 句为合句,就是总结全文,体现主题的句子 大家来看一下例句 一般地,好的律诗都有起、承、转、合 层次分明,描写、抒情、议论层层递进 如果纯粹地一味地描写,再好的景色也就是个描写了,没有灵魂,格就不高了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个是起句 风急天高猿啸哀,看到没有 这是在交代时间 渚清沙白鸟飞回。这是在交代地点 所以虽然看上去是描写,其实起句的功能都有了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就是承句 , 再描写 万里悲秋长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这就是转句,抒情了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就是合句,在发感慨和对人生际遇的议论和总结了 所以,大家在写律诗时,一定要注意起承转合都要到位 今天我们专门说一下律诗和联的对仗 , 对仗在律诗里又叫对偶 . 所谓对仗 , 就是上下句之间形成一种固定的格式 . 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 这个规律包括几个方面 : 1 、字数相等 . 2 、节奏相同 . 3 、修辞一致 . 4 、词性相同 . 5 、平仄相对 . 6 、词义关联 . 基本上就这几个,一般网络上和其他的书中只提到其中的三到四个,不全面 . 我们下面详细解说 . 1 、字数相等,这就不说了 . 2 、节奏相同 . 所谓的节奏,就是说一句之内的词或词组有一定的节奏,能够完全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词或词组,为一个节奏,句子所有词或词组组合起来的节奏,就是这个句子的节奏 . 我们来打个比方 . 风弹曲水波弦乱 === 这个句子 . 我们看到,能够完全在句子中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词或词组有三个 .1 、风弹; 2 、曲水; 3 、波弦乱 . 从他们字数的不同来看 , 这个句子的节奏就是 2 、 2 、 3 的节奏 . 也是我们律诗和七字联最常见的节奏 . 那么,不同节奏的词或词组,是不可以对仗的 . 比如: 曲水 == 火烧云 . 这怎么可以对呢 ? 我们接着讲 3 、修辞一致 . 还是以这个句子为例 . 风弹曲水波弦乱 == 风弹 == 是个主谓词组 , 那么我们对的时候,也只能是对主谓词组 . 如果换一个 , 比如这样 : 风弹 = 烟雨 . 烟雨是个联合词组 . 很显然,他们是不能对仗的 . 风弹 = 雨湿 , 雨打 . 这样呢,就对了 . 后面两个节奏的词组,道理也是一样 . 我们略过不提 . 4 、词性相同 . 再来看这句 , 风 弹 = 名 动 , 风 弹 = 烟 雨 名 动 = 名 名 下面这个词性显然和出句的不相同 , 那么对仗就不工整了 . 所以我们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相同字位的词一定要词性相同 . 5 、平仄相对 . 风 弹 = 如果我们对个这样的下联 , 风 弹 = 烟 迷 平 平 = 平 平 大家看,虽然说对句的词性对了,修辞也对了,但平仄的要求不对了 . 这样读起来就缺乏了音调的变化,音乐性就没有了 . 所以大家在对句和写律诗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格律的要求来写和对 . 正确的对句的格律,比如 : 风 弹 = 雨 打 平 平 = 仄 仄 这样就对了 . 律诗中要求粘的句子除外 . 6 、词义关联 . 还以这个句子为例 . 风弹 == 我们在对联时候 , 不仅要注意和关照词性、平仄、修辞、等前五个要求 . 还要注意到上下句相同字位的词或词组在意义上的关联性 . 比如 : 风弹 = 狗跑 你看词性和其他方面的要求都一致 . 但大家看,上下句之间的意义有关联性吗 ? 答案是 : 没有 . 风弹 = 雨打 这都是在写景,有本质的关联;但我们看不出,风弹和狗跑之间有什么联系 . 所以,意义的关联性很重要 . 我们现在对的句子,基本上都是宽对 . 要是按照严对或工对的要求,我们现在的宽对是不工的 . 比如 , 我们可以用这样的句子来对 . 风弹曲水波弦乱 == 雁写长天暮纸宽 用宽对的标准来衡量,这个句子就对的不错 . 但要是用工对的要求来看,就不工了 . 因为,工对在词性和词义的关联性上,要求非常严格 . 比如天文门的风,你如果对了禽鸟门的雁,那是绝对不允许的 . 天文门的风,必须对本门的雨啊烟啊什么的 . 出了本门的东西来对 , 那是不行的 . 因为风月同属天文门 . 但我们现在的宽对,只要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数量词对数量词等等就算是符合要求了 . 所以我们现在讲的这些内容,基本上都是以宽对为对象的,这个大家要注意 . 对联的对仗 诗歌和钟的境界 24 诗品 雄浑第一、冲淡第二、沉着第三、高古第四、纤侬 ( 禾 + 农 ) 第五、典雅第六、洗练第七、劲健第八、绮丽第九、自然第十、含蓄第十一、豪放第十二、精神第十三、缜密第十四、疏野第十五、清奇第十六、委曲第十七、实境第十八、悲慨第十九、形容第二十、超诣第二十一、飘逸第二十二、旷达第二十三、流动第二十四。 我们先来聊一下雄浑这个词和这个境界的来历 / ;关于雄浑 , 古代有很多研究文艺美学理论的人都提到过 , 也几乎都把它当作诗歌的一个很重要的境界来看待,在这一点上 , 文艺理论家门没有什么不同意见,有意思的是:唐 \ 宋时期有两个文艺理论家对雄浑在诗品中的位置有不同的排列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辨》中 , 把诗歌的境界分为以下九种:曰高、曰古、曰深、曰远、曰长、曰雄浑、曰飘逸、曰悲壮、曰凄婉。这和司空图的二十四品诗的内容有较大的出入,其中 , 严羽把雄浑列为诗歌境界的第六,而唐朝司空图则把雄浑列为诗歌诸境界的第一位,我想 , 这与这两个理论家的治学态度倒没多大的关系 , 关键是两个人对什么是文学 -- 特别诗歌的最好境界 , 有不同的看法,不能说谁高谁低。但是 , 后世基本上比较推崇司空图的 二十四诗品 ,我觉得还是司空图的诗品比较详尽丰富 , 而严羽的诗品相对比较简单造成的,但是 这就给了我们一个问题,那么 , 究竟雄浑在诗品中应该占有什么样的地位 ? 从司空图的诗品我们看出 , 他对每一个境界的解释是比较严肃的,我研究了一下他对雄浑这个境界的解释和给出的判断标准,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说 , 他在这段文字中大量使用了老庄哲学中的概念,这样看上去就给人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 , 晦涩难懂 , 不知所云,那么 , 这实际上给我们后世学习的人出了一个难题,如果学习的人对老庄哲学思想不通的话 , 基本上就没法理解或没法正确理解雄浑的内涵和标准,那么 , 我现在给你们一个机会 , 把下面这段文字中的老庄哲学给年给我找出来 , 我们一一解释 , 搞清楚了这个东西 , 那自然我们就理解了它的内涵 , 也就知道拿这个标准去衡量其他人的诗歌的境界或自己学做诗歌的境界 用外腓,真体内充,反虚入浑,积健为雄。具备(注:他本作备具。)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匪强,来之无穷。 我说句题外话吧,写诗歌的人啊 , 往往理解不了功夫在诗外的道理,看诗歌 \ 读诗歌 \ 写诗歌 , 学习各种技巧 , 那都是形式上的,是外在的。要想学到真的东西 , 想成为真的高手,仅仅有看诗歌 \ 读诗歌 \ 写诗歌 , 学习各种技巧 , 那是远远不够的。 你的学养 \ 你的思想 \ 你对世界的看法 , 对各门各派 \ 古今中外哲学美学思想的理解 , 特别是你思想的深度 , 决定着你可不可以成为一个伟大的诗人,看诗歌 \ 读诗歌 \ 写诗歌 , 学习各种技巧 , 不是不需要,但不是最重要。仅仅在看诗歌 \ 读诗歌 \ 写诗歌 , 学习各种技巧上下功夫 , 不会有大出息 , 譬如练功夫的花架子 , 也就是中看不中用 , 再好的技巧和形式 , 没有思想的美 , 都会最终流于游戏。
个人分类: 涂鸦诗|3667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7: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