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中国餐馆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越南见闻(7)----汉字在越南
xuxfyuwp 2014-4-16 09:43
历史上,在汉唐时期,中国曾统治越南达千年之久,汉语也曾是越南的官方语言。唐朝末年中国处于混乱时期,公元939年越南脱离了中国的直接统治而独立。独立后,越南仍承认中国的宗主国地位,定期向中国朝贡,中国的政治制度、科举制度、儒家思想仍对越南产程着重要影响。这种藩属关系一直到十九世纪后期法国入侵越南后才结束。 提及这段历史,可以多少对在越南看到的中国文化遗迹有所理解。在大街上,除了中国餐馆外,基本上看不到汉字了,全都是目前已融入拉丁语系的字母。但若有机会参观一些历史古迹或传统的公园、寺庙,则看到的全是汉字,如著名的文庙国子监,展示的全是儒家文化,不知一点汉字也不懂的越南人在这些地方如何能理解其文化内涵,确实给人一种文化断代的感觉。 汉字在越南没有沿用下来,原因可能比较复杂,我听到的大概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一是汉字确实比较复杂,历史上在官方虽然很有地位,但与老百姓用的民间语言有一定距离。即使在使用汉字时,民间也发展出了一种文字,称作“字字喃”,与汉语关系密切,但并未最终取代汉字。二是欧洲传教士16世纪进入越南后,为便于与当地越南人沟通,利用欧洲人熟悉的罗马字来替越南语设计了一套新的文字系统,经过多年的演化,最终由法国传教士通过编撰字典的方式完成了最终版本,形成了当今越南人普遍使用的官方文字和语言。 最终越南彻底告别汉字,应是在越共领导下宣布独立后的事,这可能牵涉到更多的政治因素了。 在听越南人讲话时,有些用词与汉语还是很近的,据说从发音上看,60-70%的词来自汉语。特别是更接近广东一带的发音。完整句子很难听懂,但一些词可以猜出,如勇敢、交流、政治、劳动、经验等。 (原文写于2009-06-27 20:38:44 新浪博客)
个人分类: 杂记|3010 次阅读|0 个评论
Baton Rouge 中国餐馆里的文化传播
geoallan 2013-3-3 15:08
今天去了Baton Rouge住处不远的一家中国餐馆,是福建福州的移民开的。一对夫妇带着一个女儿在店里。进到店里看到一些黑人在用餐,偶尔也有一些白人进来购外卖,看穿着和年龄大都是住在附近的LSU的学生。 看菜单上的菜,虽然和国内的一些菜的名称差不多,但菜的内容明显已经很美国化了。美国人喜欢吃煎炸烤的肉类食物,而且不怎么喜欢蔬菜(至少我认识的一个美国朋友就是如此)。而且喜欢吃甜的,不像中国人的口味那么多变化。 我观察了一会,和老板聊了一会,问了一下生意的情况。然后我看到老板给用餐的老外那种包装的小脆角,我也要了两个。打开包装,把脆角掰开,里面露出了小纸条,上面有英文和中文及汉语拼音,还有幸运数字。呵呵,很小的一个细节, 却是反映出华人在异国他乡对故国文化的一种坚守。 小脆角的包装 小脆角 小脆角里夹得小纸条的正面和反面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871 次阅读|0 个评论
报菜名
gl6866 2012-3-19 21:19
想当年新凤霞和赵丽蓉曾上演了一出戏叫《花为媒》,里面新凤霞和赵丽蓉分别出演的张五可和阮妈有一段“报花名”的评戏唱段,令人拍案叫绝。当年饭庄里也专门有“报菜名”的跑堂伙计,那种吆喝也是让人觉得非常亲切。中国的美食现在已经慢慢被国际接受了,当然在国外的中国餐馆里吃的都是“水货”中国餐。因而,老外来到中国就希望能吃到地道的中国美食。让我们感到高兴的是,北京市外办和市民讲外语办公室联合出版了《美食译苑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为2158道中餐饭菜“正名”。这的确是令人高兴的事情。像“蚂蚁上树”被翻译成A pile of climbing the tree (一堆在爬树的蚂蚁),“驴打滚儿”被翻译成Rolling donkey(翻滚的毛驴),“麻婆豆腐”被译成Bean curd made by a pock-marked woman(麻脸女人做的豆腐),这些令人忍俊不止的、雷人中餐英译菜名在餐馆的菜单上可以没有了。 规范译名确实注意展示中国饮食文化特色,如“饺子”就一改多年来的英语世界Dumpling的外衣,改名为音译词Jiaozi;包子就翻译为“Baozi”等。音译加意译也正是国际上非英语国家翻译菜名的通用做法。菜名翻译最好多用音译,让外国人看明白菜名的同时也保留和宣传中华文化。马未都先生说,“比如一名双译,音译加意译,让外国人高兴地吃中国丸子时,再补上文化这一课,岂不一举两得。” 这样的翻译最大的好处就是保留宣传文化,比如传统菜肴“四喜丸子”过去的雷人翻译成“4个高兴的肉团”,最好以标准的中文菜名的汉语拼音“SIXI WANZI”为名,再加上正式更名翻译的Braised pork balls in gravy(肉汤中炖的猪肉丸子);再比如,红烧狮子头最好是“HONGSHAO SHIZITOU”的汉语拼音再加上释译名Braised pork ball in brown sauce(红烧肉丸子)。 对外国人的文化宣传就是要这样,适当的“灌输”是必要的,就像我们被灌输马克思列宁主义那样。对中国文化他们看第一眼不懂,多看几遍就会记住,时间长了就懂了。
个人分类: 评论述评|330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怎么翻译“锅贴”?
热度 3 陈安博士 2012-1-17 11:24
永无止境:从锅贴谈起 作者:肖毛·   昨晚在电脑里看美国电影《Limitless》(《永无止境》,又名《药名效应》,2010),发现其中经常出现中国餐馆的招牌,上面的文字则是中英对照的,或许有华人为这部影片提供了赞助吧。就在主人公因缺乏可以彻底发挥大脑潜能的神奇药片而在街头踯躅时,画面中出现了一个招牌,上面写着:   津美锅贴   Dumpling   看起来,“津美”二字并未译成英文,而“锅贴”的英文写法为Dumpling。是不是这样呢?对于Dumpling,一般的英汉字典解释为“汤团、面疙瘩、水饺、布丁、小面团”等等。这些中文名词之中,哪个与锅贴的血缘更近呢?先看看中文字典怎么说吧。   《汉语大辞典》:“锅贴:在铛上加少量的油和水烙熟的饺子。”   看起来,锅贴指的是饺子,但它是烙熟的,而非水煮(即水饺)。哈尔滨的饭店之中,既有卖“锅贴”的,也有卖“锅烙”或“水煎包”(这里所说的水煎包往往不是包子,而是真正的饺子)的,而这三者往往是同样货色,做法一般是在平底锅(即铛)里油煎,然后往锅里加上醋水或者鸡蛋水,盖上锅盖蒸熟;这样一来,水煎包与平底锅相贴的地方则会变成金黄色,而且会出现一层金色薄片,吃起来又酥又脆。   锅贴究竟始于何时呢?《清稗类钞·扁食》认为,“北方俗语,凡饵之属,水饺、锅贴之属,统称为扁食,盖始于明时也。”有人说,《清稗类钞》成书草率,不甚可信,那么我们可以从中国古典小说中寻找答案。在《施公案》中,曾经出现过“锅贴”、“锅贴儿”,这说明至少在清代就已经有了锅贴。   锅贴似乎是中国北方尤其是北京的传统食品。据说慈禧太后喜欢吃饺子,但拒绝吃凉的。一次,御厨把煮熟后变凉的饺子用油煎了,送给那个挑剔的老太婆吃,结果得到她的称赞。虽然没有太后的权势,哈尔滨人倒也经常这么吃饺子,却把油煎的饺子叫做“水煎包”而非“水煎饺”,奇怪。   总之,纵使锅贴与水煎包有所区别,两者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下面再来看看锅贴的英文翻译和解释。   我觉得,Dumpling并非锅贴的完美翻译,因为它的歧义甚多,而哪个意思都与锅贴有一定距离。《维科汉英词典》把锅贴译为fried dumpling,强调说它是油煎的(fried),看起来有些贴边,但也没有好多少。去网上查中国菜名的中英文对照,欣喜地发现了这样的菜名:   锅贴:Pot Sticker   锅贴饺:Pot Sticker   素锅贴:Vegetable Pot Stickers   饺子:Dumpling   水饺:Boiled dumplings   蒸饺:Steamed dumplings   那么说,Dumpling指的大概是饺子的通称。我的朋友熹微兄指出,“应该说dumpling的概念可以兼指饺子和锅贴,但通常指饺子,为了区分,可以特意说boiled dumpling和pot sticker。”   再查维基百科英文版,发现Pot Sticker也写作Potsticker或者Potstickers。Pot者,锅也(当然,更准确的说法是平底锅);Stick者,贴也;Pot Sticker,意即锅贴。   维基百科英文版说,Potsticker是中国北方食品,先在wok(镬,即圆底金属锅)里面蒸,然后在平底锅(shallow frying pan)里把饺子的一边煎得酥脆(crispness)。由于饺子皮(dumpling wrapper)的贴锅的一边是酥脆的,看起来好像紧贴着锅煎出来的,所以锅贴的英文名字叫potsticker。日本人的食品gyoza dumpling,与锅贴有些类似。《美国传统词典》(双解)对于Pot sticker的解释是:   A dumpling filled with ground meat, vegetables, or other ingredients that is browned on one side and then simmered.   锅贴:里面填满碎肉、蔬菜或其它馅料的饺子,先将一面煎至褐色,然后再蒸熟。   这个解释比较简洁,但做法是先煎后蒸,与前面谈到的工序相反,那么吃起来的口感也不会相同。   对于以上内容,熹微兄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体会,补充了一些精彩的说法:   “哈尔滨把锅贴叫做水煎包,我第一次听说。一向认为饺子的英文是dumpling或Chinese dumpling,和你查到的一致,至于非Chinese的西方本来的dumpling是什么样,我一直未弄清楚。有一种形状类似小饺子的意大利面食(意大利小方饺),有专门的名称叫ravioli,也不叫dumpling。锅贴译为pot sticker我也是第一次知道,翻译得应该说还贴切,但此前若有人直接说pot sticker而不加解释,我会不知所云,因为锅贴在口语中儿化为锅贴儿,说到这个词不会想到它是贴在锅上制作的食物,也就不会联想到pot sticker。在伦敦曾看到过名叫Peking Dumpling的餐馆,我认为就是以饺子为主的餐馆,但没有进去看或吃,所以现在不敢肯定。日语饺子用假名拼写汉语饺子的发音,再用罗马字母转写就是gyoza。”   “我偶尔在家自己做锅贴吃,烹调制作过程前期以蒸为主、后期以煎为主。包锅贴时只把皮的中间部位捏到一起,两边是露着馅的,和饺子形状有所不同,个头一般也比水饺大。”   “shallow frying对应于中文的煎,炸是deep frying。ground meat应该说是绞过的肉馅,与碎肉的概念有所不同。市场上买到的ground meat是(绞过的)肉馅,但真正要包饺子,还要加油盐调料,还可以加切碎(有时还要挤出水分)的蔬菜和其他成分,成为饺子馅,如果是不加蔬菜等成分而只加油盐调料,也可以叫(纯)肉馅(的饺子)。不同语境下肉馅的概念是有区别的,可能指绞过的未加油盐调料的生肉馅,也可能指加了油盐调料准备用来包饺子、锅贴、包子或做馅饼等的肉馅或以上食物做熟了以后其中的肉馅。‘素锅贴:Vegetable Pot Stickers’,我觉得似乎说vegetarian pot sticker更好,强调馅里没有肉和其他荤食,但里面不一定都是vegetable(蔬菜),甚至可以完全没有蔬菜,而可以有除了肉(鱼、蛋、荤油)之外的其他食物材料。”   “‘锅贴:在铛上加少量的油和水烙熟的饺子。’”我觉得烙字用的不对,在我的概念中烙饼是不放油(或放极少量油)更不放水的,所以称锅贴是烙熟的很奇怪。‘里面填满碎肉、蔬菜或其它馅料’当然是译自英语,说法和中国人的思维是不同的,中国人想的是以皮包饺子(馅),而不是以馅填饺子(皮),而且若真把饺子皮填满,恐怕就捏不起来、包不成饺子了。”   “虽说dumpling似乎可以兼指饺子和锅贴,但我认为中文饺子却不包括锅贴,因为二者形状(饺子不露馅,锅贴两边露着馅)和烹调方法不同,《汉语大辞典》说锅贴是‘烙’熟的‘饺子’根本不对,《现代汉语词典》将锅贴解释为在铛上加少量的油和水煎熟的饺子,虽然‘烙’变成了‘煎’,但仍认为锅贴是一种饺子,我不赞同。”   回头再说美国电影《永无止境》中的“津美锅贴”的英文译名。我想,把它译为Jin Mei Pot Sticker,或许更加符合中文的原意。   对于《永无止境》的导演来说,“津美锅贴”的中英文招牌或许不过是电影的一个小点缀,因而一闪即逝。在我看来,这个中英文招牌却值得深思,因为它既说明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又说明这个交流与融合并非完全对等的互换,而是会在流传过程中变异——这种变异也许会锦上添花,也许会越描越黑,不能一概而论。   两周之前,我在译书之余看过一部有关莫高窟的中国纪录片和一部美国史诗电影《亚历山大大帝》。莫高窟里的历代佛像和壁画中,总会带有文化交融与创新的痕迹。比如说,第259窟的释迦牟尼和多宝佛并坐说法像(北魏)中,佛像身上的衣纹线被雕塑得清晰可见,飘飘欲飞,而这种雕塑手法源于印度的犍陀罗艺术,印度的犍陀罗艺术则源于古希腊艺术,古希腊艺术则是亚历山大大帝侵略印度时传过去的。更加奇妙的是,北齐画家曹仲达的“曹衣出水”的绝技,与敦煌壁画的部分雕塑有着同样的渊源,但他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如果没有亚历山大大帝对于印度的侵略,他就不能获得“曹衣出水”的绝技。   任何文化都不该固步自封,只有互相融合才有可能创新。别的不说,看起来微不足道的锅贴,不是也在文化交流中推陈出新吗?比如,日本人的食品gyoza dumpling,或许就是根据我们的锅贴改造的。除了原有的锅贴,哈尔滨等地又发展出它们的水煎包。   所以,永无止境的不是那部美国影片中幻想的对于大脑的开发程度,当然也不是仅仅锅贴的传播,而是文化的交融与创新——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个人分类: 物论|5632 次阅读|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3 22: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