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日本进口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jiaxing9:150年前从日本进口黄包车快速论轨到现在进口高速轮轨
热度 12 陈安博士 2013-10-16 08:17
【Blog主人按1:中国从古至今一直都是高人辈出,糟糕的是,这些人基本是在隐身或半隐身的状态。我曾经说过,中国只有在亡国灭种的时候才真正会用真正优秀的中华儿女,稍微没了灭顶的危机,就立刻开始使用烂人,抓紧时间把整个国家拖到一个危险境地,再混到接近亡国灭种的危机关头,然后,会再有一批优秀儿女站出来力挽狂澜于既倒,又是一个循环,这样的循环和太祖与黄炎培所论周期轮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是,明明知道怎么避免周期,还是志愿陷入轮回,这就每每让人无奈无语了。在成熟国家,总是能让多数人的才能得以尽可能高地发挥,而我们的文明文化则基本是在尽力抑制最优秀者的能力发挥,或者让他们在限制范围内有稍许发挥,多数步调还是要和上峰一致。】 【 Blog主人按2: 科学网上有几大隐身高人,Sweeper扫地僧(科学网改版前的金庸,亦曾在新语丝以C14的名字发表过对饶毅教授在中国颐指气使的本质基底进行分析的高论)是其中最为厉害的一个,看过天龙八部的人也应该知道 Sweeper的 取名也显示出他的与众不同来,而且他的观点每每令人拍案叫绝,至少角度是我经常没有的,虽然结论俺们和这位高人总还是能不谋而合,嘻嘻,攀附一把。 Sweeper到底是谁?有人说评论完全是李淼的风格嘛,谢力则猜测可能是控制论的前辈郭老师。但是由于 Sweeper不出来自证,我们也就只能猜测了。 】 【Blog主人按3:科学网上还有几大隐身高手,jiaxing9也是其中之一。他目前好像是在波士顿地区,北大毕业,我所知也就限于这些了。他每每也出惊人之语,所论角度一样独特,尽管有些东西和我会有不同,但是俺们尊重高手,能够和俺不同且能讲出一些道理来,俺们一样喜欢。有些和俺不同的道理一丝无有,或者根本就是幼儿园逻辑,俺一般都是直接斥之为“猪头逻辑”而再不置喙。蔑视的理由还是很充分的。这里就把他对黄包车的论述贴于下面,供大家参考。应该说,角度独特,和sweeper在新语丝上发表的那篇文章有风格接近之处。】 【Blog主人按4:还有几个隐身高手,之前我也论述过,这里不赘述了。】 题目:150年前从日本进口黄包车快速论轨到现在进口动车高速轮轨    以下是昨日看了瀛儿女王写的人力车坐过没,北京就有哈后有感而发,疾笔奋书写的——    1. 黄包车的历史: 黄包车是一种用人力拖拉的双轮客运工具,淘汰已久。黄包车前身叫东洋车,又称人力车,约1870年创制。同治12年(1873年),法国人米拉看到黄包车便利,拟从日本购进,并向上海法租界公董局呈报一份计划,要求“在两租界设立手拉小车客运服务机构”,并申请十年专利经营。后经法租界公董局与公共租界工部局协商,同意由两局发放人力车执照,并批准路程价格。次年1月,黄包车从日本输入上海。因从日本输入,故当时沪人又称之为东洋车。    1月20日,开设在二洋泾桥南首的上海首家外国小车洋行登报启事:“外国小车出赁”,还订明路程远近的价格。同年2月4日,《字林西报》特作文介绍黄包车。3月25日,公董局决定发放二十份执照。每份执照可有二十五辆车,米拉一人拥有十二份执照。5月1日起,征收捐税。    黄包车初时为双人同坐,男女可同坐,1879年,因认为男、女同坐有伤风化,车夫拉双人车也颇困难,因而禁止双人同坐。1890年车价约为1英里内5分,2英里内1角。 初时,双轮为铁制;1892年,橡皮车轮输入上海,黄包车车轮均被改换。1913年又改造,车身一律漆成***桐油或黄漆,所以被称为“黄包车”    我(指jiaxing9)的感想:也就是说150年前中国从日本引进了当时日本的先进技术:“黄包车快速论轨”, 而且”专利经营”, 发放营业执照,征收公路税等政策都与今天城市出租车的经营方式相同。 老舍的駱驼祥子中的主人公就是今日城市中的出租车司机, 但驾驶(拉)的是黄包车。    这150年来我们不断从外国引进各种交通工具, 150年后的今天我们又从日本进口了现代高速轮轨技术,并且美其名为”动车”, 再过150年我们还要从日本进口什么车呢? 我们的领导难道不能反思一下吗? 我们的人民难道就不能对领导施加压力吗,? 我们是”人的因素第一”这个概念的首创者, 我们“人的因素第一”的概念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2. 中国出口”高技术”“黄包车快速论轨”到印度和东南亚:    中国从日本引进当时的日本高技术”“黄包车快速论轨”后约20年就开始将此高技术向东南亚各地的大城市和印度出口 成为当时那些国家城市重要的交通工具. 黄包车于1900年由中国移民带到印度,最初用于拉货,后来发展成拉人。一个多世纪以来,黄包车一直是印度各城市的风景线。在印度旅行时,行程中一定会安排坐黄包车,体验印度风情    我(指jiaxing9)的感想:这个模式今天的中国仍然在沿用。海尔在国外卖的冰箱,长虹在国外卖的彩电的经营方式与当年我们向印度和东南亚转卖“黄包车快速论轨”的模式是一样的:先从日本引进,然后在向落后地区转让。我们何时有自己的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的首创产品出口到日本和欧美呢?    3. “黄包车快速论轨”的消亡:随着用脚踩的“高新轮轨技术”三轮车的出现,至上世纪40年代,逐渐被淘汰消亡,解放初,黄包车几乎绝迹。1956年,上海最后两辆黄包车被送进博物馆,作为展品供人参观. 但令人叫绝的是已成为印度的高科技中心之一加尔各答的黄包车在1996年时还每天有近6000辆黄包车在大街上运营(如果包括无照经营的黑车该市黄包车夫约有2.4万)。印度是到了本世纪才全面取缔了黄包车交通工具,比我们上海整整落后了半个世纪。
个人分类: 人论|4939 次阅读|25 个评论
【微博】高铁自主创新之谜——座椅零配件须从日本进口
热度 3 曹聪 2012-2-20 02:55
高额的技术转让费用,进一步推高了成本,降低了厂家利润。据上海坦达的内部人士透 露:“18000元(不含税)的高铁座椅,加上日本企业近20%的提成费用,还有必须从日本进口的零配件费用,成本占售价的85%。”不过,当时参与竞争 的座椅生产厂家的人士称,他们做能比上海坦达便宜三分之一。
个人分类: 微博|3998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1 20: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