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GDP占比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请代表注意:把握“GDP的4%”的真切意含和未来愿景
热度 8 lgmxxl 2012-3-8 09:13
请代表注意:把握“GDP的4%”的真切意含和未来愿景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2012年“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一时间,“GDP的4%”成为代表,特别是教育界代表热议的话题。但综合网络报纸相关议题,我认为代表对“GDP的4%”存在误读、拔高现象。 量的概念:“GDP的4%”还没有实现,也不是一个高比例。 对“GDP的4%”量的概念,有些代表并不是完全理解。好像实现这一“12年”未实现的目标,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一大幸事。似乎只要实现“GDP的4%”,教育就有了发展的资本。当然,有些报刊网络把此时间当义为“19年”或“20年”则是明显的概念错误。因为1993年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48条有这样的描述,“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本世纪末达到4%”。可见,“GDP的4%”实现的最早年份应该是2000年。 “GDP的4%”在中国教育场域中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其一,是一个迟到的承诺。一个政府12前的承诺。对此,我们不应该有太多的欣喜,而是应该有一些无奈的辛酸。其二,12年,我们对教育的欠帐太多,累计达2万亿。具体数字见表一。其三,“GDP的4%”在国际上仍是一个比较低的比例。2008年,此数据国际平均值是4.5%,OECD国家的此数据的平均值为5.9%。具体数字见表二。另外,“GDP的4%”2012年能否实现还是一个未知数。即便是数字上实现了,真实投入是否实现更是不可知。对此,代表应有更多一些责任去督促政府去实现这一目标,践行这一诺言。 表一:2000年-2010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统计表 年份 GDP (亿元) 财政性教育支出(亿元) 实际占GDP比例(%) 预定占GDP比例为4% 投入差距 (亿元) 2000 99215 2563 2.58 4 1406 2001 109655 3057 2.79 4 1329 2002 120333 3491 2.90 4 1322 2003 135823 3251 2.84 4 1582 2004 159873 4466 2.79 4 1929 2005 183217 6161 2.82 4 2168 2006 211924 6348 3.00 4 2129 2007 257306 8280 3.22 4 2012 2008 300670 10450 3.48 4 1577 2009 340507 12231 3.59 4 1389 2010 401202 19561 3.66 4 1364 2011 471564 3.83 4 2012 21984 4 4 总计欠投入 18207 表二:OECD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 质的要求:“GDP的4%”实践既需要科学论证,更需要阳光操作。 “GDP的4%”是中国教育界的一个梦想,也是中国政府重视民生的一个重要标志。对此,既需要论证分析,也需要阳光运行。论证既包括投入论证,也包括投入运行过程论证。在投入论证阶段,应该认真分析“GDP的4%”实践的可能性,认真分析“GDP的4%”实践的艰巨性。因为“GDP的4%”既包括中央投入,也包括地方投入。中央投入的部分应该没有问题,但地方的投入部分则存在大的问题。中西部省份,县乡镇政府,在教育投入上还有很大压力。因为我国基础教育的教育经费主要以县乡财政为主,比例占到全国基础教育费用的80%,这对部分县乡政府是一个巨大的压力。这时候需要具体的保障机制,也需要阳光机制,否则在一些乡镇,这可能只是一些无意义的数字。同样,这些教育费用的使用也应该有一个科学的决策机制和阳光机制。我们知道,当国家教育投入还不太多时,已经出现了重视大楼,不重视大师;重视广场,不重视操场;重视行政楼,不重视教学楼的情况。当国家投入多时,学校钱袋鼓起来时,这些钱能否用在“刀刃”上,值得关注。这就需要对钱投入后的使用过程、使用项目进行论证、决策、执行、监督、审议、评估。这几个环节皆不可少,也只有这些环节阳光了,才有可能使国家增加的投入发挥大的效益。 着力问题:“GDP的4%”应着力解决教育公平和创新人才培养两大问题。 把“GDP的4%”用“刀刃”上,这个“刀刃”即是困扰中国教育的两大难题:“教育公平”和“创新人才培养”。这些年“教育公平”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核心问题,也成为201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议题。“教育公平”中的核心问题是城乡教育差别、东西教育差别和名校与一般学校的教育差别。在此方面,政府已经做了大量工作。2012年,财政部长谢旭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 2012年中央财政教育支出主要用于几大方面:落实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困难地区,补助150亿元;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安排奖补资金160亿元;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进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实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和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安排资金1057.54亿元;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生学杂费,支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公平接受义务教育,安排资金82亿元;继续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安排资金256.8亿元;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政策体系,补助206.97亿元;推进985工程、211工程等,大力支持地方高校发展,安排资金1352.5亿元。”可以看出,国家在教育公平方面,还是拟做很多工作。希望除此之外,国家可以加大对边远地区学校、农村教育设施等的投入,加大教师培训的投入,加大助学的力度等。 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更好的解决途径。国家在此方面重点只放在了985工程、211工程学校,对地方学校的支持力度有限。在投入方面,国家似乎更应该换一种思路,重视学科建设,重视团队建设,而不只是重视211工程大学的建设,特别是不要只重视北大、清华大学的建设。根据安排,2012年,国家对地方性大学的投入只有24亿元,实在太少。 未来期望: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GDP占比”逐年提高成为制度 。 在目前的制度下,我国在教育投入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是《教育法》规定的“三个增长”。即“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拨款”、“各级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和“各级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支出”要逐年增长。但这“三个增长”只是量的概念,并不一定对教育有质的改观。而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GDP占比逐年增加,则不仅是一个量的变化,也是质的变化。同时也意味着逐步向世界发达国家教育经费投入比例看齐。未来最大的期望是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逐年增长成为常态,直到达到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并与之同步、同比例增长。 数据来自国家教育部、国家统计局有关数据。 来自 OECD .Education at a Glance 2011 P223.
个人分类: 教育杂谈|6737 次阅读|1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6: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