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导报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海峡导报 让西洋乐器说中国话
byk0104 2013-5-26 11:49
让西洋乐器说中国话 【海峡导报2013年4月13日 导报记者 沈彦舒 实习生 蒋云琳 文/图 】 今天下午 3 点,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知名作曲家鲍元恺《植根民族传统跻身世界乐坛》系列讲座第三讲 《华夏弦韵——— 让西洋乐器说中国话》将在厦门大学图书馆举行,同时,这场讲座也成为了台湾纪录片《台湾音画》厦大篇的拍摄现场。 厦大讲座将入镜《台湾音画》 鲍元恺教授创作的交响组曲《台湾音画》以台湾本土音乐为基础,以管弦乐组曲的形式,通过声音展现了台湾美丽风光和人民生活图景。最近,台湾的制作团队循着这部音乐作品的轨迹以及乐曲中描绘的情境,拍摄影音作品《台湾音画》,用真实的画面呈现美丽的台湾。 今天,制作团队来到了厦门,准备开始厦门部分的拍摄工作。鲍元恺介绍,交响组曲《台湾音画》是被台湾乐团演奏次数最多的大陆作品,作品由台湾交响乐团团长陈澄雄指挥,在台湾各地巡回演出过。由于影片要完整地体现《台湾音画》中的民间节日、祭祀,所以要等季节、等节日,拍摄顺序也就和影片结构无关,预计耗时一年左右。 鲍元恺告诉导报记者,纪录片制作团队此次来厦门,主要的拍摄任务是鲍元恺述说分享创作感悟以及创作之后在厦门的新阶段,于是,他正在厦大图书馆举办的系列讲座 《植根民族传统 跻身世界乐坛》便成为了今天拍摄的主题。系列讲座主要是以创作和教学两条线来给大家展现音乐背后的人文科学,本场讲座,厦大艺术学院的苏力、张乔希老师以及部分优秀学生将在现场演奏《华夏弦韵》选曲。 “在厦门的八年成绩斐然” 虽然《台湾音画》并非创作于厦门,但鲍元恺却特别喜欢与台湾地缘相当近的厦门。“六部交响曲,有四部是在厦大工作期间创作的。”鲍元恺说,刚步入古稀之年的自己已经从事艺术创作 50 年、从教 40 年,自己认为,在厦门的这 8 年,成绩相当不错。 除了交响乐创作,到了厦大后,鲍元恺以著作权人身份授权将 《华夏弦韵》用于该院弦乐课堂教学,并根据福建南音创作了洞箫与弦乐五重奏《梅花操》,根据他的管弦乐组曲《台湾音画》改编了一组四重奏,补充进《华夏弦韵》的演出与教学曲目,《华夏弦韵》的选曲将经由下午的这场讲座,出现在纪录片《台湾音画》中。 在厦门成绩斐然,让鲍元恺获得了不少奖项,其中包括厦门大学最高奖“南强杰出贡献奖”,然而鲍元恺本人却不喜欢提这些,“艺术的价值在于深入人心,在于让人产生共鸣。艺术评价的标准不是获奖,而是它的传播空间的广度和延续时间的长度”。他认为,音乐创作是一个少求获奖,多求流传的过程,他告诉导报记者,今年,他除了配合影片《台湾音画》的拍摄外,更为重要的工作是第七交响曲的创作。
个人分类: 华夏弦韵|3004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技导报》“芦山地震特刊”见刊
热度 3 kejidaobao 2013-4-28 10:43
2013 年4月28日 ,《科技导报》第12期“芦山地震特刊”出版,并应四川省科协请求,将批量发往芦山地震灾区和周边受灾地区。 《科技导报》“芦山地震特刊”刊登了著名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石耀霖“我对芦山地震的一些认识”一文;“芦山地震专题”刊登了中国科学院技术地球动力学重大实验室、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来自地震灾区一线的研究论文:“四川芦山 M s 7.0级地震导震源机制解初步研究”、“四川芦山 M s 7.0级地震导致周边断层应力变化”、“四川芦山 M s 7.0级地震前卫星线性云异常线性”、“分量钻孔应变仪记录的汶川、芦山强震前兆应变异常”、“四川芦山 M s 7.0级地震灾情快速评估与反思”、“四川芦山 M s 7.0级地震空基联合观测与灾情增强识别”6篇专题论文;“研究论文”刊登了5篇地震科学领域的研究论文。与此同时,“科技事件”、“科技风云”、“科技工作大家谈”、“科技纵横捭阖”、“书评”、“图书推介”、“读者之声”、“学术动态”等栏目文章,全部临时更换,重新撰写、刊登了有关芦山地震的相关科学评论和重大科技新闻。 2013 年4月20日 芦山地震发生后, 科技导报社火速组织、安排出版《科技导报》“芦山地震特刊”,科技导报社 社长 苏青 亲自组织策划、布置相关选题、联系采访院士、修改审定稿件;社领导与全体编辑人员群策群力,迅速联系一线科研人员约稿、采访,组织相关研究论文和科技评论稿件;编务人员和美术编辑加班加点编校稿件,保质保量、快速高效地推进编辑出版进程,并专门设计制作芦山地震抗震救灾宣传招贴画;发行和行政人员主动与灾区科协联系,制定后续发行、配送“芦山地震特刊”方案。 《科技导报》“芦山地震特刊”的出版得到了一线科研人员的大力支持。石耀霖院士第一时间撰写“卷首语”文章,石耀霖院士研究组、吴立新教授研究组在地震灾区一线为《科技导报》撰写研究论文,陈运泰院士、滕吉文院士、周福霖院士、史保平教授拨冗热心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李小文院士抱病为本刊撰稿,陈安研究员、陈龙珠教授积极为我刊撰稿、审稿,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及时为《科技导报》封面设计提供震区航空遥感影像图片……广大科技工作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抗震救灾拳拳的爱心,令全社职工感动,使我们深受教育。 《科技导报》“芦山地震特刊”表达了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技导报社全体人员“心系芦山,科学救助”的强烈心愿和“抗震救灾,奉献力量”的不懈努力! 《科技导报》编辑部 2013-04-28
2972 次阅读|9 个评论
《科技导报》芦山地震特刊出版
热度 1 lindasmile 2013-4-27 22:08
转自苏青老师博客 经过紧张的一个星期的工作,《科技导报》“芦山地震特刊”今天终于出刊了。捧着那散发墨味的样刊,不仅感慨万千:地震发生的当天上午九点,全体编辑人员就开始紧张投入工作,把原已排好版的几乎全部稿件都撤下,围绕着芦山地震重新组稿、约稿、编辑、排版、校对、印刷。以此同时,广大一线科研人员给予大力支持,有的耐心接受采访,有的爽快赐稿,有的用最快速度审稿,一切都在争分夺秒。我们的信箱经常是凌晨二三点甚至四五点接到邮件,这些都令我们感动,让我们深受教育。在灾难面前,大家只有一个心愿:为抗震救灾尽自己绵薄之力。 “芦山地震特刊”尤其是得到了科学网博友的大力支持,石耀霖院士、李小文院士、陈龙珠教授、陈安研究员等知名博友,或是赐稿,或是审稿,或是兼而有之;李小文院士的文章是刚从ICU出来后写的,既让我们感动,又让我们心疼和不安。陈运泰院士、滕吉文院士、史保平研究员接受了本刊专访。 借此机会,我仅代表全社职工向关心、支持、帮助我们的所有科技工作者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科技导报》“芦山地震特刊”加印2万册,将全部赠送四川及邻省灾区,以及与地震相关的科研部门。科学网博友若感兴趣,可在评论栏留下通讯地址及姓名,本社负责免费寄送。 以下是这期刊物的封面和封面文字说明,以及本刊制作的抗震救灾宣传画。 强震再袭四川 科技支撑救援 2013 年 4 月 20 日 8 : 02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 7.0 级地震 。 继 2008 年汶川特大地震、 2010 年玉树地震后,中国大地再次遭受震灾。截至 4 月 24 日 14 时 30 分 , 四川省 芦山 “4·20”7.0 级强烈地震记录到余震 4088 次,最大余震 5.4 级 。地震已造成四川 19 个市(州) 115 个县 199 万余人受灾, 196 人死亡, 21 人失踪, 11470 人受伤。 面对地震灾害,党和国家的高等重视,科学、有序部署抗震救灾;各级政府的迅速反应,灾情信息的公开透明,保障了救援工作的有效开展和社会的人心安定。在抗震救灾中,科技显示了重要作用:遥感飞机获取的图像和数据为研判灾情提供了可靠依据;北斗导航仪、生命探测仪等新型装备为救援抢险提供了重要保障;一批批医疗卫生专家相继赶赴灾区现场救治,为远程医疗诊断提供了有效支持;对自行救援人员和车辆的劝阻,保证了生命通道的畅通;地震发生后,各科学共同体组织也立即行动起来,整合力量,科学施救:中国科协紧急开展地震应急科普宣传, 免费为灾区配送科普资源 ;科技部研究部署科技抗震救灾工作,发布《地震灾后应急实用技术手册》;中国科学院全面启动抗震救灾应急预案,大量科研人员被派驻在科研一线和灾区现场。 科技的支撑作用在抗震救灾工作中得到具体展现。 芦山地震发生后,《 科技导报》迅速 联系一线科研人员,组织相关研究论文和科技评论,在第 12 期出版 “芦山地震特刊”。包括 中国科学院院士石耀霖撰写的“我对芦山地震的一些认识”“卷首语”文章,“ Ms7.0 雅安芦山地震导致的周边断层应力变化”、“汶川芦山强震都有前兆,强震预报路在脚下”、 “芦山 M s 7.0 地震震源机制解初步研究” 3 篇“芦山地震专题”研究论文,吴立新教授研究小组撰写的 “ 雅安7.0级地震前卫星线性云异常现象”“ 雅安7.0级地震灾情快速评估与反思”“ 雅安7.0级地震空基联合观测与灾情增强识别”3篇论文, 以及 5 篇关于地震研究的学术论文。同时,“科技事件”、“科技风云”、“科技工作大家谈”、“科技纵横捭阖”、 “书评”、“图书推介”、“读者之声”、“学术动态”等栏目,也集中报道了与地震科研和抗震救灾相关的文章。 《科技导报》“芦山地震特刊”得到了一线科研人员的大力支持,石耀霖院士、吴立新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利用一线资料为我社撰写研究论文,陈运泰院士、滕吉文院士、周福霖院士、史保平教授拨冗接受本刊记者采访, 李小文院士抱病 为本刊撰稿,陈安 研究员、 陈龙珠教授积极为我刊撰稿、审稿,广大科技工作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抗震救灾拳拳爱心,令我们感动。 本期封面图片部分反映了宝兴县政府所在地灾情,由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提供,封面设计王静毅。 (本刊记者 秦政 陈广仁)
2427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技导报》出版“芦山地震特刊”
热度 1 kejidaobao 2013-4-25 13:58
《科技导报》第 12 期“芦山地震特刊”将于 4 月 28 日出版。“卷首语”刊登中国科学院院士石耀霖“我对芦山地震的一些认识”一文;“芦山地震专题”刊登 3 篇中国科学院技术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关于芦山地震的研究论文;“研究论文”包括 5 篇地震科学领域的研究论文。同时,“科技事件”、“科技风云”、“科技工作大家谈”、“科技纵横捭阖”、 “书评”、“图书推介”、“读者之声”、“学术动态”等栏目集中报道了芦山地震相关评论和新闻。 2013 年 4 月 20 日 ,芦山地震发生后, 科技导报社快速组织、安排出版《科技导报》抗震救灾特刊。 科技导报社社长苏青高度重视,亲自策划、布置有关选题,社领导与编辑人员群策群力,积极联系一线科研人员,组织相关研究论文和科技评论,排版人员加班加点编校有关地震稿件,保质保量、快速高效地推进《科技导报》出版进程。 《科技导报》“芦山地震特刊”得到一线科研人员的大力支持。例如,石耀霖院士组织3篇芦山地震研究论文,陈运泰院士、滕吉文院士、史保平教授接受《科技导报》记者采访,李小文院士病中为“读者之声”撰稿,陈安研究员为“科技工作大家谈”、“读者之声”撰稿,陈龙珠教授帮助审定研究论文并为“书评”撰稿,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为《科技导报》封面提供震区航空遥感影像图。 《科技导报》“芦山地震特刊”表达了全体人员“心系芦山,科学救助”的心愿和努力! 《科技导报》编辑部 2013-04-25
2540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技导报》的非学术栏目可学习《自然》杂志
热度 6 Wuyishan 2013-4-8 11:26
《科技导报》的非学术栏目可学习《自然》杂志 武夷山 本来今天下午打算出席《科技导报》编辑部召集的关于其新闻栏目品质和影响力提升的座谈会,因故不能去了,就将想对他们说的话写在这里吧。 既然《科技导报》想最终成为中国的 Science 和 Nature ,就不妨学学这两刊的非学术栏目的运作经验。我个人感觉,《自然》的非学术栏目办得更活跃。 首先,要想办好新闻栏目,就不仅需要编辑,而且需要记者。我国多数学术期刊只有编辑,没有记者,那就难以办好包括新闻栏目在内的非学术栏目。 值得报道、采访的东西太多了!例如, 2007 年 3 月间,国家大剧院曾经公演话剧《哥本哈根》。我不知道中国哪家科技学术刊物有过对此事的报道(报纸可能有过一些报道)。而如果《自然》杂志在中国有分支杂志,就绝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记者一定会找到剧院的领导、导演和演员采访,提很多问题:为什么排演这么一个小众题材的作品?这出戏与非科学题材的戏相比,导演与表演有什么特殊难度?等等。 此外,科技政策的新动向、科技新成果、科技与文化方面的事件(例如,科学主题的展览),都值得采访报道。举一个小例子,首都博物馆是把风筝、空竹等作为老北京民俗来展示的,科学记者为什么不可以从科普角度来揭示这些玩具的科学内涵呢? 还有,《自然》杂志有时还采访科技新书的作者,请作者介绍自己的新思路、新结论。《科技导报》目前只有书评而没有对作者的采访。 而若没有优秀的记者,以上一切都无从谈起。 其次,《科技导报》的“读者之声”栏目要名副其实,可以考虑“变脸”。该栏目现在发表的内容,经常取自科学网博客,并非真正的“读者来信”,也许那些博客作者根本不看《科技导报》。《自然》的读者来信栏目则是非常活泼的,比如,有对科学史上名人逸事的考证梳理,有对科技界众生相的冷嘲热讽,有对种种科技问题的品头论足 …… 更重要的是,这些来信经常是有参考文献的!既有可读性,又不失学术性,这就充分体现了学术期刊的特色。 再次,好文章需要“消化版”。《自然》杂志每期排在前头的非学术报道中,都包括对本期后面某一篇或某几篇文章的通俗介绍,我称之为消化版( Digest )。可以是作者本人来写,也可以是其他同行科学家来写,这些消化版短文将文章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成果应用前景等娓娓道来,使得看不懂后面那篇正规论文的普通读者也能大致把握该文的精华。 总之,在改善非学术栏目方面,目前《科技导报》不需要多少创新,好好学习、模仿一下《自然》的做法就可迈上一个新台阶。
个人分类: 鼓与呼|3717 次阅读|7 个评论
《科技导报》参与评选的201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揭晓
kejidaobao 2013-3-16 10:19
2013 年 3 月 11 日 , 2012 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揭晓,《科技日报》、《科学时报》等媒体予以专门报道。该评选活动由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联合《科技导报》、《中国科学院院刊》、《中国科学基金》、《中国基础科学》 4 家学术期刊共同举办。权威专家评选出的 2012 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分别是:( 1 )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成功实现载人交会对接;( 2 )可扩展量子信息处理取得系列重要进展;( 3 )阐明二叠—三叠纪之交生物大灭绝及其复苏模式和原因;( 4 )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 5 )揭示两种天然产物靶向特异蛋白治疗白血病的机制;( 6 )证实单倍体孤雄干细胞具有可替代精子和快速传递基因修饰的能力;( 7 )生态学试验证实 Bt 转基因棉花种植可促进对害虫的生物控制;( 8 )解析出 TAL 效应蛋白特异性识别 DNA 的结构基础;( 9 )揭示营养匮乏引发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 10 )发现利用倒置结构可提高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 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评选活动始创于 2007 年,最初由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和科技导报社共同举办,最初起名为“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评选程序分为推荐、初评、函评、发布 4 个环节。《科技导报》已连续 6 年参与评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活动,在 2012 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评选中,《科技导报》等 4 家学术期刊共推荐 240 项“进展”,评审专家委员会据此评遴选出 30 项候选“进展”,然后交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973 计划”顾问组和咨询组专家、“ 973 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专家函评投票选出最终的“十大进展”。 (科技导报社 供稿)
个人分类: 新闻稿|2861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技导报》招聘论文编辑
kejidaobao 2013-1-24 11:47
《科技导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学术会刊, 主要发表科技领域原创性的研究论文、科研综述,同时 报道 前沿科技成果、 科技新闻、科技评论。 根据工作需要,现聘用 1~2 名专职论文编辑。 要求: 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理工专业(物理、机械电子、材料、计算机等专业优先), 具有科技期刊编辑经验, 具有较强的文字运用能力,具有较高的英语表达能力,能熟练运用 Word 等计算机办公软件。 报名截止期: 2013 年 3 月 31 日。有意者请将个人简历发送至: chenguangren@cast.org.cn 。
个人分类: 《科技导报》工作动态|2409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3-1 《读者之声》
kejidaobao 2013-1-18 08:53
最近美国Science杂志评出的“2012全世界十大科学突破”名单中,中国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关于θ13的测量结果榜上有名,排在第五位。2012年春季《科技导报》对中国大亚湾中微子实验以及国内相关理论工作已分别作了专题报道。排在“2012全世界十大科学突破”之首的是欧洲核子中心LHC实验发现的疑似希格斯粒子(上帝粒子)的新粒子,这也在2012年初《科技导报》上作了专题采访报导。对于2012年度全世界的这两个重大科学突破,贵刊非常具有眼光和前瞻性。 ——清华大学近代物理研究所和 高能物理研究中心教授 何红建 本人前些日子在博客上发表了一篇博文“为什么我们的实验室没有固定编制的实验员”,结果非常意外地引来许多围观。承蒙《科技导报》的王芷编辑抬爱,在《科技导报》2012年第9期转载了该文,并给我寄来的2本样刊和一张200元的汇款单,真的非常意外! 再一次感谢编辑老师的抬爱,由于本人写作啰嗦,结果稿费还不少。这笔稿费,加上之前我和师弟师妹、做公共服务的一些额外收入,这样一来使得今年我们免疫学课题组的“夏季消暑西瓜、酸奶费”变得非常充裕了,哈哈。 我一直认为,实验员以及科研管理人员任务和职责的分工是影响中国科研实现“转型”更上一层楼的一个重要因素。加上大家的关注和鼓励,我意外受宠,得知了更全面的情况,自然不会停止这方面的思考。我也一直想过要再写一篇文章,针对实验室的技术员的问题,结合所有的留言做一个总结,以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到更全面的情况,一起探讨缘由和解决之法。事实上,也已经写好了,但是我并不满意——写着写着发现问题远非那么简单。由于自己现在接触到的资料和数据有限,我想再继续思考思考,多从实际出发凝练出问题。不仅仅是提出问题,也要有一些解决问题的可行建议。 渐入暑假以后,大部分的时间将会花在做实验和论文阅读以及写作上。如此也更有精力从第一线去切实地思考科研方面的这些问题。自己现在年轻,见识和阅历不够,不宜多发议论,还是脚踏实地,多做实事。并且通过自己的思考结合实际情况,努力去做出实际上的改变,其余的都是浮云。毛主席说得好,实事求是! 我的文章意外蒙受大家的关注,引来许多评论,使我收获颇大,我不会停止对这个问题的思考。硕士还有一年,加上预计在有可能的博士(还不知道有没有地方要)生活和学习期间,或者今后只要能在生命科学领域混下去,我都将通过自己的阅历、行动和思考不断地从各个方面关注这个问题,加强与大家交流合作,力图做出改变! 再次感谢所有人,感谢《科技导报》。 ——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 赵明 撰写博士学位论文的几点心得 ——读《研究生如何夯实成功科研生涯的基础》有感 近一年多的时间里,一直在为博士毕业论文忙碌着。写作、整理论文过程中获得的一些粗浅但实用的心得与体会,结合冯长根老师的《研究生如何夯实成功科研生涯的基础》,特此撰写此文与同学们分享。 1 高效整理与阅读文献 首先应该学会搜集文献。图书馆网站有许多国内外著名的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万方数据、EI、SDOL等。在进入这些数据库进行搜索之前,应学会提炼自己所需材料相关的关键词,确定了准确的关键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后对多个关键词进行不同的组合,列出所要搜索的关键词清单,并进入电子数据库依次搜索。此外,当数据库中文献较少而求助搜索引擎时,Google在专业研究领域内的表现要比百度强大的多。 其次,不能忽略图书馆的作用。虽然现在电子数据库提供的文献很丰富,但时常去图书馆浏览与自己的研究方向相关的书籍与期刊,会比在电脑前看电子文献更高效,且常常能得到意外收获。 再次,所得文献应分类存放。因为一次搜索了太多的文献,容易导致自己最后被过多的文献压倒,以致无心细看,错过了许多相关性很强的文献。因此,在搜索与下载文献时,就应该进行初选;在下载文献前先阅读其摘要内容,根据相关性及具体研究方向,分类存放到各自文件夹中。这样虽然会延长搜索文献的时间,但可以为之后的阅读、研究工作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之后在阅读文献时,便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2 制定阶段 性目标 要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做出阶段性计划,如一个月内完成某实验的测定。数据处理工作。当一个目标完成后,自己也更容易产生成就感,可以进一步促进自己制订与实现下一个目标。 3 定期总结汇报 对自己的研究工作应定期进行总结,形成书面式、结构完整的总结报告。学科组在组织进行定期的学术汇报时,自己可以将总结报告整理成PPT,这样既可以向整个学科组汇报自己的工作,又可以锻炼自己的上台演讲与语言组织能力,为以后论文答辩与项目汇报等工作打下基础。 4 论文格式与参考文献标注 许多人在撰写博士论文的后期,会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消耗在调整自己论文的格式上。在论文截稿日期与延期毕业的压力下,花费的这些时间和精力无疑是巨大的浪费。为了杜绝为自己设立这样的障碍,有必要在落笔伊始,即完全依照学校发布的论文模板格式撰写。许多细节的格式问题,在撰写过程中即设置好,这并花不了几秒钟时间,但如果统一积攒到最后才进行格式调整,则会使自己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 同样,在标注文献时,也要在引用文章时,即同时标明其出处;如果后期才进行补充标注,则很容易造成文献错乱,自己也会忙得焦头烂额。 值得一提的是,要高效的管理与标注引文,参考文献软件的使用是非常必要的。NoteExpress即是一款相当不错的参考文献管理软件。它内置了许多参考文献格式库,可以自动按不同格式进行引文排序与文献生成,节省了手动标注文献之劳苦。此外,它可以嵌入到Word中使用,并支持直接导入数据库中的文献检索结果,再次节约了参考文献的录入时间。因此,充分使用此软件,可以使时间更有效的应用于提高自己论文质量的工作中。 ——北京理工大学安全技术及 工程专业博士生 孙文磊 (责任编辑 王芷)
个人分类: 栏目:读者之声|2742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与《科技导报》的科学情缘
hcrm 2012-9-29 16:10
收到《科技导报》编辑部寄来的获奖证书,我着实有些意外和欣喜,原因是没想到《十问科学研究》能得到如此肯定,起码被编辑们反复关注。 我得感谢科学网给我这样一个平台,激发了我写作《十问科学研究》的热情,因为我时常能够感受到学人们的困惑,而这种困惑是总体性的,决非一个出口能够解决。 当《十问科学研究》被精选出来时,受到了科学网学人的广泛关注,倒不是其点击访问量有多少人次的问题,而是我们共同在思考一个问题。《科技导报》的编辑张杰青给我留言,说这是一篇“ 很有意义 ”的文章,希望能在“读者之声”栏目发表,问我是否愿意? 其实,之前我看过宝山兄发的文章,能将自己的文章发在“读者之声”当然好,有利于更多的学人读到它,可以激发更广泛的思索,这也是我写此文的目的之一。 根据张杰青编辑的要求,我将文章进行了“缩水”,保证一个版面能够发表的字数。这样做,实际于文意是有损伤的,特别是我写时是一气贯之的。张杰青编辑自然明白这个理,所以他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歉意。 然而,当我真正拿到《科技导报》2012年第1期时,仍然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因为我将其看作是对我思想的某种认同,而这种认同不仅仅是我自己所急需的。 在这篇文章发表之中,张杰青编辑约请我写了另一篇文章,即 500字左右 的应景之作。实话实说,我一般不喜欢作应景之文,而之所以答应了他,是我觉得时下办一科技刊物实属不易,我们都有责任呵护它,使之能成为传播现代科学技术和思想的重要窗口。 我一直在想,要使中文科技刊物真正达到国际水准,除了编辑的努力之外,也需要更多学人和作者的努力,这样我们离目标才会越来越近。 在这之后的日子里,我以为我已被《科技导报》所遗忘了,可没想到意外收到了一等奖的荣誉证书。这再一次激发了我继续探索的热望,而我只需要一个探索的平台,我希望它还能是科学网和《科技导报》。 2012年9月29日
个人分类: 闲话生活|2978 次阅读|0 个评论
笑话退休
热度 1 ninglz 2012-8-31 20:12
笑话退休 中文导报 三十年前你们宣传“计划生育好,政府来养老”,我们信了; 二十年前你们改为“计划生育好,政府帮养老”,我们依然可以接受; 十年前你们彻底颠覆了过去的承诺,改成了“养老不能靠政府,要求加社保”,我们交钱养老也认了! 现在我们老了,又说适时推迟养老计划!现在该信谁?谁才可信? 中国政府下半年援助欧盟 1000 亿美金,援助东盟 100 亿美金,昨天又宣布无偿援助文莱 40 亿美金, 40 万人的小文莱相当于每人 1 万美金。 著名经济学家、耶鲁大学陈志武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的钱美国可以用,非洲可以,朝鲜可以,政府可以,官员可以,富二代可以,二奶可以,唯独老百姓不能用! 我对天发誓,如果三个月没有 1 百万人转的话,这表示我们中国人真的败了! 是中国人转发顶起来 ! 让我们铭记这耻辱。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3564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4: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