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韩寒小说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再挺一次韩寒,人们啊请对善良宽容些吧
热度 19 卫军英 2012-1-29 11:45
再挺一次韩寒,人们啊请对善良宽容些吧
大约近两年前我曾在科学网上发文 《挺一下韩寒,社会的良心与良知》 ,所以说我挺韩寒并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小说,而是因为韩寒作为一种现象所代表的社会文化认同。似乎在更早几年的某篇关于图书定位的文章中我也讲到韩寒的书,好像是说他的小说我不看但是我儿子读初中时候却会去买,我看过他买的韩寒小说《像少年啦飞驰》,看不下去。我很理解这书不是写给我这个年龄人看的,这就是定位。后来有一次跟儿子去书店,又翻看韩寒写的一本武侠书《长安乱》,也不喜欢,不是我喜欢的金庸式的武侠。但是这并不妨碍我对韩寒的肯定。所以在前面一篇文章中,我说韩寒从作家赛车手到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他“在这个过程中更好的担当起了社会的责任,而且也以其强烈的批判精神体现了社会的良心与良知,更为可贵的是他借助于网络的话语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过了一般的大众传媒。” 最近听说韩寒惹麻烦了被盯上了,感觉这次韩寒也挺当真对付的,似乎是有关名誉之战吧。也可能是方老师打假名气太大的原因,不认真对付不行。今天翻翻有关事件进程,我的直觉是这次韩寒是有惊无险,也许事情最后可能会以一种大家各自退一步的方式结束呢。要不然打下去两败俱伤,毙敌一千自伤八百,那可能是韩、方两方都不愿意的,不论其出发点如何其内心深处的诉求都是“保全自我”。当然,不论事情结局会是怎么样,在这里我还是要挺一下韩寒,仅仅是不希望这样一个文化现象被不明不白的埋葬。 其实以所谓科学证伪方式指责韩寒的,往往是因为不懂韩寒,不懂文学创作,甚至是缺乏文学创作思维的原因。用所谓自然科学思维论证文学创作,这就好比用X光透视人体模特那样,虽然看的很真切但看到的不是真实 的生命。举一个例子看看下面这段: 说韩寒17岁写不出什么什么的文字。不知道说这话的有没有看到《红楼梦》里那帮小姑娘们学诗作诗的情景,林黛玉那时候才多大?你总不能说曹雪芹简直是胡扯八道吧,估计也不敢说怕人家拍砖,这就是文学创作是生活的激发。其实韩寒小说里的那段“卧梅”诗:“我没有文化”之类的歪诗,我儿子在小学时候他们同学之间就互相传说了。一个没有创作经验缺少文学思维的人,很难想象一个形象思维发达的少年的文学天才的神来之笔的,何况这段描写算不上什么很了不起很有学问的。关于这点韩寒在他的博客里给了解释,我真想说一声:何必解释呢,有时候跟不懂文学创作思维的人解释这个无异对牛弹琴。 再重申一下:我挺韩寒不是因为他的小说。是因为韩寒作为一个文化现象,代表了一种草根思维和平民意识,当我们的精英们愈来愈关注个体存在的时候,我们这个社会需要韩寒这样有一定社会感召力和媒介影响力的人物。退一步说,即便他的某篇小说有代笔,那又怎么啦?不是说毛的文章、《雷锋日记》也有代笔吗?不是说科学网上有博客也是有专人给打理吗?我们承认韩寒是一种现象,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承认他作为一种社会代表而存在,有人代笔更好的塑造这种现象,又有何不可呢? 人们啊,请把你们的指责和鞭笞朝着那些危害大众危害社会的伪君子,请对关爱百姓善良守法的人宽容一些吧。
个人分类: 社会人生|4664 次阅读|4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6: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