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年轻人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年轻人

相关日志

年轻人留在北京有什么好?
热度 9 xupeiyang 2012-2-18 10:29
年轻人留在北京有什么好啊? 除了压力大,还有什么好呢? 北京大城市,机会多,其实与你没有多大关系。 北京,首都的政治、文化、经济、生活。。。。。。。你都享受不到 一年不挣10万以上,在北京很难生存。 房子、孩子怎么办? 真不如回老家呢,压力小多啦。 一个孩子,在父母身边多好啊,父母给你打好了基础,找份工作,找个对象,生活一定比北京舒适呢。 为了下一代,也不见得,中国发展快,以后到处差不多啦。 你看看北京CBD,白领多吧,每天下班时挤车,多可怜啊。
个人分类: 我的日记|5084 次阅读|11 个评论
88楼随想
ssg334 2012-2-17 16:33
今日在科学网神遛,看到了旗下叫88楼的网站。笔者是好事之人,心想88楼,好名字!单这楼层就不是小地方能有的,得去走上一遭。这一进可好,顿时冷汗直冒,好家伙,这还有交友网站(看这势头,还更侧重男女交友)啊。新闻、论坛、资源、博客,现在可以交友了,我估摸着要是在开通了网上商城,科学网将成为国内名列前茅的综合性网站。 仔细一想,比起“世纪佳缘”这样万众追捧但却饱含商业炒作的专业网站,这个88楼,也许会为当下为科技现身,迟迟未有婚配的基因优良的善男信女们带来福音。 谈到科研,就不得不谈谈天天废寝忘食,不分昼夜,挤进去的是奶,吐出来的是草药的科研学生和工作者们的生活、生计,和感情。为什么本科刚毕业的小孩,读了研,就会被称为“上贼船”了呢?因为老一辈的师兄师姐们是这么说的。不经历风雨,就不知道相思风雨中的痛苦。单身、艰苦到28、29岁的前辈们白天强装镇定,晚上泪流成河,这样波澜壮阔的人生经历自然不得不让新入行的年轻人信服。88楼的开通,也许正是在目前社会现状的促使下应运而生。 笔者曾与好友探讨婚姻问题,后者认为历史证明只要在科研道路上做出自己的事业,感情自然会来,许多案例都是如此。30多岁的人坚持着这样的信念,我当时就原则性的流泪了。不过,不同于自然界普遍现象那样有规律可循,比如模式生物的研究可以指导人类医学,感情和生活还是不能把自己套进所谓的规律里的。笔者认为,当下的生活,和工作一样重要。 人是短寿的生物,所以注定要目光短浅。在自己值得挥霍的青年时代努力献身科研事业,是笔者和诸多老板乐于看到的,但是人是生物,终将回归生活。生活是闲话家常,生活是买房买车,生活是结婚生子。所以,为了科学事业(当然不只是科学)付出自己的每一秒,凌晨休息下来看视频吃泡面,会损失自己宝贵的人生财富。以事业为中心,情感和生活也十分重要;正如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每周几次固定的健身和运动必不可少,不然就会出现病态。重视自己的生活质量,重视身边的感情,同时努力工作,将是更为健康的生活。
5470 次阅读|0 个评论
网络成瘾改变大脑结构结论尚早
kejidaobao 2012-2-17 10:49
本刊记者/李 娜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雷皓科研小组与上海交通大学仁济医院、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合作的一项研究发现,上网成瘾患者伴随有大脑结构变化,与毒品和酒精上瘾患者类似。这项研究引起广泛关注。 网络成瘾者现脑结构损伤 据悉,雷皓等研究人员选择了35名14—21岁的青少年作为试验对象,经过国际通用的一项问卷调查,同时尽可能地排除其他干扰因素之后,17名青少年被界定为上网成瘾患者。 该研究团队利用磁共振成像对上述17名上网成瘾的年轻人进行脑部扫描,运用基于纤维束的空间统计方法对青少年网瘾患者的脑扩散张量图像进行了分析,发现患者大脑一些白质纤维束(包括胼胝体、外囊、内囊、辐射冠、扣带等区域)的微观结构出现损伤。更重要的是,研究发现网瘾患者左侧胼胝体膝部损伤程度与其焦虑程度显著相关。此外,网瘾患者内囊、外囊白质损伤的模式与鸦片依赖患者非常类似,且左侧外囊损伤程度与患者网瘾严重程度显著相关。脑白质是大脑和脊髓的组成部分,是大脑和身体其他部位进行沟通的桥梁。脑白质组织的受损情形与酗酒、海洛因依赖或可卡因成瘾等其他形式的上瘾相似。脑白质损伤可能与患者相关症状如认知、决策和控制能力减弱等相关。 该研究组及其合作者还运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方法分析了青少年网瘾患者大脑灰质体积的变化,发现其左侧舌回、后扣带皮质、前丘脑、左侧岛叶和前扣带皮质等区域存在显著萎缩。以上结果显示,青少年网瘾患者大脑灰质、白质均出现了结构性改变,且这种改变主要偏向于负责逻辑理解、判断、推理的左侧半脑。因此该研究结果提示:网络成瘾的确与大脑执行与控制功能损伤有关联。 雷皓团队还表示,上网患者脑白质损伤的病理原因可能是神经纤维脱髓鞘病变,但这到目前为止只是一种科学推测,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才能确认。 除了雷皓研究团队的成果之外,2011年6月,一个由中美两国研究人员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也曾经发布过相似结论:网络成瘾可能会影响大脑结构布线重组。研究人员选择了18名满足互联网成瘾综合症(IAD)自我评价标准的大学年龄段学生,并集中研究与情感、记忆、运动控制、情绪、感官信息,以及言语在功能上有联系的大脑表层物质。结果表明,大约20%的大脑区域里“白质”和“灰质”数量有所减少。研究人员将该结果与非人类动物研究中的类似物质缩减情况,以及对白质连接性能的已有信息结合在一起,推测出人类大脑物质减少会引发抑制受损(控制冲动的能力)、短期记忆损害、决策制定问题等后果,甚至还会减少对目的性行为的认知控制。 不可认定上网造成大脑损伤 对于雷皓团队的研究成果,一些媒体在报道中直接标明上网成瘾会造成大脑损伤。对此,雷皓告诉《科技导报》,他们在临床研究中的确发现网络成瘾者存在大脑结构改变的现象 ,但是并不能因此就确认上网过度会直接导致大脑结构损伤。 “这些IAD病人一般还伴随有别的精神障碍,如睡眠障碍、社交功能障碍、抑郁等。只有当这些因素的影响完全被排除后,才能知道我们看见的变化是否是单纯由上网引起。”雷皓表示,他们下一步需要确定所看见的脑白质的变化是否单纯由上网引起;同时希望研究康复治疗是否能逆转白质损伤。 对于网络成瘾和大脑损伤之间的研究进展,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高文斌研究员告诉《科技导报》,这是一种很有启发性的研究成果,这个领域的相关研究作为有益的探讨,对临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具体到该领域的研究,高文斌告诉《科技导报》,网络成瘾者的界定首先是一个不能忽略的前提,不同的研究组可能会根据不同的临床诊断标准来设定进入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研究标准,而不同的进组标准又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研究结果,所以参考研究结论时也要关注一下进组标准。 其次,高文斌表示,并不能确定上网过度这一个因素就会造成大脑结构的变化。大脑是一条信息高速通道,大脑接收和加工各种信息就好像汽车在通道上行驶,不同的汽车驶过会对通道的路况造成不同的影响,但是不能根据通道的路况来简单推测有什么样的汽车行驶过。不过,上网成瘾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大脑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变化,这是因为青少年正处于神经发育期,这不是一个稳定状态的阶段,面对外界的信息冲击,过度使用网络有可能会造成大脑其他功能的重复加工,从而出现加工通道的易化现象。但即便上网过度造成大脑结构变化,也存在着不同的结果,一种是器质性损伤,一种是功能性的改变;其中器质性损伤常常是不可逆的;而功能性的变化则是状态性的,经过调整是可以改善恢复的。这两种情况不能一概而论。 此外,高文斌还告诉《科技导报》,心理成瘾机制是非常复杂的科学难题。从临床上来看,最困难的治疗不是成瘾问题的躯体依赖,而恰恰是心理依赖。比如吸毒者,虽然戒毒治疗的过程比较困难,但是经过有效的戒毒治疗之后,吸毒者是可以摆脱毒品躯体依赖的。但是,让临床专家们非常困扰的是,戒毒治疗者复吸的比例非常之高,所以解决心理依赖才是更困难的问题。“总的来说,网络成瘾和大脑损伤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是非常有益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现在说上网过度会造 成大脑结构损伤还早,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究。”■
个人分类: 栏目:科技事件|4618 次阅读|0 个评论
林书豪和成才环境
热度 28 ssg334 2012-2-15 16:06
不同于高人一截的姚明,最近在NBA联赛风声水起的林书豪在篮球天份和技术上,让篮球界的各路大神惊叹、惶恐、无法置信。这样的年轻华裔后卫,隐约有打破NBA里黑白色主宰的常规,使得许多中国的球迷笑到睡着,再从梦中笑醒。 如果姚明曾经的辉煌大半归结到他高大的身躯和扎实的篮下基本功,现在这个能突、能投、能扣、能助攻的华人小子,多少给质疑华人篮球运动能力的声音按下了静音。祖国大陆仰仗着傲人的人口,必然不乏天赋超然的年轻人,但其中有几个能如小林子这般技术全面,对抗能力强,篮球意识明确?林书豪缘何这么出色?天赋?自然有这样的因素。但更多的,应该是他从小接受到的美式篮球文化的熏陶。 所以,环境,是成就天才的摇篮。 做科学研究,也是如此。 好的环境可以成就天才和精英,差的环境则会埋没人才。 如今国内大量引进海归学者,高校和研究所的考核制度也在慢慢改革,正是一件好事。试想我国科技发展初期,研究单位的没有健全的考核制度,所以出什么样的成果对于职员都一样,大家自然不会拼命去做事,而且那时选择专业多不由自己,也就没有兴趣之说了。 好的环境,当然不仅仅是行业内的良性竞争和优秀制度,更重要的,是培养人才的教育体制。 在篮球上,自然是从小的兴趣、技能、思维能力和实战能力的渐进式培养;而对于科研,则是在本科至研究生阶段,对于受教育者兴趣、基础知识、探索和总结能力,还有技能和设计、思维等能力的一步步强化。我认为,有上百年经验积淀的欧美国家,正是强在这里。 华人做科研的能力,不差于旁人。加州的钱氏家族,有诺贝尔得主钱永健院士,他的哥哥,著名神经学家钱永佑院士等,在美国的学术界举足轻重。这些华裔科学家,同样引领着世界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而他们,正是在优良的学术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天才和精英。所以上文提到引进归国学者是件好事,我们引进的不是技术,也不是天才,而是优秀的人才培养和职务考核的体制和制度。 成立一个良好的“环境”,远非一朝一夕之功,但如果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终将取得进步。 建立一个成就天才和精英的好“环境”,是成就强国之路和吸引外国人才的伟业,不可不慎重。 前几天科学网贴出了关于北大和耶鲁宣传片的讨论,我是好事之人,也看了个热闹。多数人认为两部影片没有可比性,我认为的确如此。但如果讨论“环境”,则需有所探究。北大的影片反映了其百年沧桑和文化积淀,耶鲁的影片反映了学生学习生活的良好氛围。如果此时一个对未来充满理想的青年看了两部影片,我想他会选择让自己成长的好的学术环境,而不是去体会让人念之泪下的沧桑文化。记得前些时候有文章说中国传统文化会阻碍科技发展,我想,如果只顾及文化传承而耽误了人才培养,就真的是一种阻碍了。
9138 次阅读|34 个评论
科研管理的最佳状态
热度 1 lunarsoil 2012-2-12 01:20
科研管理,实质上是为科研服务,为科学家的研究工作服务,尽量减少让他分心的事情,让科学家能安心致力于研究。 现如今,科研单位管理部门的领导太担心我们的科学家可能会偷懒,所以要经常考核他,要看看他是否在做事,检查他是否每天都来上班,是否经常上班迟到、早退。所以,我们的科学家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表格和检查,概算申请、预算申请、决算报告,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报告、结题验收报告、年度考核表……………… 其实,真正有志于科学研究的人,是不需要太多考核的,他本身就时刻感受到很大的压力。若要在同行中出类拔萃,他不努力是不可能的。还有一些是能力有限的科研人员,你再考核他、检查他,他的贡献也就只能如此了,管理部门的考核越多,反而使他想办法如何在考核体系中混水摸鱼,如何套上考核指标。当然难免会有个别混日子的人,个人觉得应该很少,我周围还没有发现有这样的年轻人。 所以,科研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让被管理的人(科学家)感觉不到你(科研单位的管理部门)在管他。如果我们不能做到最佳的科研管理,如果科研单位管理部门的工作帮助科研人员的研究,记得一定不要试图领导他,一定不要干预他(科学家)的工作,一定不要试图通过管理影响他的表现。 最佳的科研管理就是没有管理。
3170 次阅读|1 个评论
袖筒
热度 4 lindentian 2012-2-9 13:58
好多年都没提说过袖筒,说起袖筒,可能好多人,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知道的就更少了。小时候,在农村冬天,为了防止手受冻,农村人用一些破碎的布和棉絮缝制做成的一种圆筒形的手套。带在手上保暖防冻,尤其在北方农村特别的实用。 记得我上初一,一个冬天的晚上,下晚自己回家,夜很黑,和同伴们急匆匆的赶路,什么时候跑掉了一只袖筒,也不知道,等发现时也快到家了。 心里有点沮丧的我告诉了妈妈就睡去了,夜里朦胧中看到灯光下,妈妈一针一针的在缝制着什么,翻过身又睡着了,等再次醒来时,天已快亮,一双新袖筒已放在我的床头。 我这时才意识到妈妈夜里是在为我缝制袖筒,看着又软又暖、不薄不厚、大小合适的新袖筒,我心里有一股暖流而来。 现在在南方虽然好多年都不用带袖筒了,但每次看着保护的光滑而又细嫩的手,不由的就想起妈妈的袖筒。现已成家为人母的我也要学会爱护保护好孩子,像妈妈一样用心爱护。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033 次阅读|8 个评论
年轻人奋斗是为了什么
mafei863 2012-1-30 09:39
个人分类: 随感杂想|0 个评论
[转载]关于孔庆东教授与香港骂战 之我见
热度 1 jiangdm 2012-1-28 17:42
[转载]关于孔庆东教授与香港骂战 之我见
注: 转载此文以支持孔老二! 同理, 不少香港教授也如此, 见大陆钱多,直夸大陆科研水平高,大家可以合作合作; 可骨子里十分瞧不起. 关键问题: 自己要自强! 孔老二说错了什么?奇怪,香港人有如此反应. 我认为此根源在于 大陆的 超国民待遇. 就如同某些北京人自认为是天子门生一般,优越感超强: 别人到你这都是要饭的. 可香港人有几人知道, 大陆 为了 你们 喝上干净水, 多少矿产不让开发. ============== 本来,龙年到了,普天下的华人应该是皆大欢喜同心同德高高兴兴迎接自己的传统节日的. 岂料,北大教授孔庆东先生的一番关于香港的言论,却在新春引发了两边的骂战. 身在欧洲,做个看客不是不可以,但心里觉得还是有几份不爽,不说出来不是滋味. 固然,作为一个给学生授惑说道,负责教授年轻人知识文化与德行的大学教授,不该用这么凡人俗子的骂街言语,来对待一个民事纠纷的事件,尽管孔教授是个性情中人. 为此,我仔细看了这段被誉为狗论的录像,发现一个事实,从头到尾,孔教授还真没有说过一句香港人是狗 这样的话. 跟狗相关的词汇基本上都是有前因后果的.整个事件好比是 一个人说了一句-----我们邻居XX 家有几个人真讨厌. 你把有 几个人 去掉之后,自然就变成了 我们邻居XX家真讨厌一样. 于是,香港人急了,因为他们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被骂成了狗,而且是被大陆的一个教授骂成了狗. 大陆也开始有人讨伐孔教授,认为其有损大陆的气度,很想问问,在愤怒讨伐之前,有几个香港人和大陆人是仔细看过这段录像的? 话说回来,一个小孩子在陌生的城市里,在地铁了吃了几口食物,也不至于罪大恶极.再说,孩子和妈妈一定是不知道这个规矩的,不瞒您说,我在美国,法国的地铁里,常常看到举着披萨和热狗夹着报纸卷举着咖啡杯的急急忙忙赶路的行人乘客们,资本主义那么发达的文明国家里的乘客们仿佛对此熟视无睹,吃东西的人也没有被其他人当街骂的狗血喷头. 本来嘛,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规定,外来游客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烦了忌讳,当地人友善耐心提示一下也就罢了,尤其是对待孩子.录像里的大人也不够地道,想想看,因为来游玩的孩子在地铁上吃了东西就不分青红皂白地把孩子和大人骂一顿还要牵扯上大陆人的名誉, 想必这人也不是什么有教养的人.可怜的是,这几个孩子的心里也会对这座城市留下一个恶毒的至少是不友好的印象. 如果这个城市的人有足够的教养,或者文明程度足够高,周围的乘客善意地提醒一下孩子和母亲也就罢了.不必骂人,也不必特意把大陆人这几个字叫出来,这样容易引起更多人的反感. 香港这个地方,不大好说的清.其特质不大好说清楚,你不能简单地说,上海人精明,有点犹太人的精神,北京人很达观有点皇家后裔的气势,青岛人很豪爽因为跟大海离的很近,西安人很内秀因为大唐文化遗风犹存. 香港,不大好说,说历史吧,几乎没有,说文化吧,最多是广东文化的边缘化,原本就那么一个小岛,一无所有,后来让洋人统治了一百年,被洗涮成了洋人? 殖民地人的典型性格和心态 ? 仰着脖子看洋人,斜着眼睛看同胞 ? 打个比方吧,也许这个比方不那么恰当,不过,假如你正好是个香港人,请你千万不要去计较,只是打个比方而已. 比方是这样的,一个家长,不管什么原因,怯懦啊,穷啊,养不起孩子啊等等,总之是把自己黄皮肤黄眼珠子的孩子送给了白人去养活,等那孩子长大了,他也说不清自己是个白人还是黄种人,因为他自己内心其实也很矛盾,他明明知道自己是个养子,靠着白人父母的养活而长大,吃的是西餐受的教育是西式的,可是骨子里留着的还是黄种人的血,永远是黄皮肤黑眼珠子,就算恨死自己,也改不成白人. 这样一来,这个孩子就活得比较矛盾了. 面对白人爹妈,觉得挺亲,毕竟给了自己衣食住行,可是终究血脉不是一回事,面对亲生爹妈,却又由于几十年没有在一起生活过,夹生了,陌生了,不大熟悉甚至不怎么习惯了. 痛苦的关键是,这孩子怎么想自己的亲爹亲妈? 嫌弃他穷? 嫌弃他把自己抛弃不顾了? 嫌弃他老了落后了? 或者还有其他心态? 如果这是个有良心的,善良的孩子,懂事的孩子,他会用西式的文质彬彬和教养,再用中国式的孝心来理解和包容自己的亲爹亲妈.理该如此?对不对? 如果你死活看不起你的亲爹亲妈,还帮着白人养父母一块骂你爹妈,诅咒和蔑视你亲爹亲妈,那么结果也许就是,两边的爹妈都有点寒心,谁都看不起你了. 说到老,你还终究必须是个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珠子的人,是不是? 这个比方,也许不大确切,但是人之常情,就该是这么个道理. 当然,把一个城市比成一个养子,也许是不大合适的. 香港这地方, 我去过几次,说实在的, 都不是很快意也算不上十分厌恶.有几个亲身的经历的例子,随便说来看看. 想当年,离回归还差好些日子,九十年代初吧,因为工作关系去了香港. 那一趟, 代表的国家首都的媒体,印象深刻. 得到的不见得是最好的礼遇. 但必须说,对方对工作的态度是很敬业的,认真的,跟英国人真有点像.不过对待客人的态度是傲慢的轻蔑的. 据说那时候他们管大陆来的统统叫做表妹或者表哥,言外之意,就是乡下的亲戚. 对方张口一个国际惯例闭口一个我们香港人等等,时不时还冒出几句广东式的英文来,以显示区别.大部分时候,他们跟我和同事们说广东话,仿佛故意使得我们越发觉得自己是外乡来的,容不得大家加入游戏.他们说广东话的时候,我们就显得格外乡亲味,格外表妹表哥.开始我们忍着. 那时候,大陆人还不大懂得喝咖啡,当然也不知道什么是星巴克.对方很多人拿着纸杯咖啡,喷着洋腔,冒着轻蔑的眼神,接待着我们 这伙北京来的人. 大家心里不舒服,这样会影响合作,同事中,一位英语说得顶呱呱的北京姑娘,出身外交官家庭,跟着父母走南闯北,说着一口标准的英语.姑娘急了,张口就还击,这一来不要紧,几个来回下来,对方的气焰被压了下去. 从那以后,我们这些来自北京的表妹表哥同事们,会英语的干脆一股脑都张了嘴.不仅如此, 被逼急了的北京同事们给对方赠送了一个外号叫 港怂. 这意思,你大概知道,北京人称呼那些本来不怎么地,也没什么本事或者根本就什么都不是的,或者见了强势就低头见了弱势就发威的人叫做 耸人.这一趟,是这么过来的,当然后来几年合作下来,我们几乎跟港怂们成了朋友.他们的工作的确是积极敬业的,公事公办,有板有眼,很英国职业化,这你必须承认. 另一次,差不多是临近回归的时候,我陪我先生去香港祭奠他的功夫师傅咏春大师黄淳梁先生,一路问人过去,凡是我说普通话时,几乎没什么人回答我墓地在哪里,逼得我只好用英语跟路人打招呼,改用英语之后,很多人的态度就不一样了. 起初,大概他们以为我是我先生的随从翻译或者导游,后来看出来我是他太太,那态度就不一样了,在墓地如此,在饭店如此和商场也如此. 那一趟,是逼得人只好说英文. 因为跟着洋先生,我不折不扣挣了假洋鬼子. 但是假洋鬼子,在香港这地方,好像挺好使. 还有一次,令我记忆犹新,记不得是哪一年, 港星足球队来大陆比赛,被大陆明星队踢输了球.恰好我跟央视如今十分红火但当初还是初出茅庐的新手的某主持人正在工体的休息室里采访,我们不是像今天的狗仔那样无处不在,我们是正式的国家电视台栏目组,提前约好来采访的报道的. 香港明星们一扫平日的明星气度,举止龌龊不已,气焰嚣张,破口大骂.不顾我们的采访,竖着中指继续骂人,那里面有演包青天的,有当所谓校长歌坛常青树的,还有大家都以为是温文尔雅的所谓大牌明星们.他们的态度真是把我们几个栏目组的编导和记者们都吓了一跳. 最后面对我们的镜头,一个矮个子的,演了一辈子丑人的演员把一个纸盒子套在了正在对他们采访的摄影机的镜头上. 更衣室里传来一阵阵坏笑.我不懂粤语,但我听明白了,他们是在谩骂大陆明星和大陆观众. 气愤之余,我在北京青年报头版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香港明星输了求还输了什么? 没多久,该厮就出现在大陆的电视节目中,扯着破锣嗓子说着乱七八糟的普通话,一脸正气地向大陆观众献殷勤, 这厮丑陋的样子,让我恶心不已终身难忘. 不知道这一幕,如今已经贵为央视大牌主持的这位兄弟还记不记得? 弹指一挥间,大陆的变化可以用两个成语来形容,突飞猛进,日新月异. 还有一句叫后来者居上. 眼看着北京的楼房盖的比香港还高,有的北京人住的房子,甚至比香港人住的还宽敞,北京的姑娘穿的比香港人还时髦,北京的孩子出国留学的机会比香港人还多,北京的白领中说英语的越来越多越正宗,北京喝咖啡玩收藏开飞艇玩探险逛世界的富人们越来越多. 香港那边好多人的气焰不那么嚣张了,但也未必见得就是友善了. 他们一觉醒来,忽然发现大陆翻天地覆.来不及叫人接受啊. 中国大陆的天翻地覆,让很多人不舒服,美国人,德国人,英国人,韩国人,很多人看的不舒服,很简单,他们越来在中国人面前的那种优越感没有了,或者说正在慢慢减弱,他们有点不习惯,不舒服,有点酸溜溜的. 再打个比方,您家院子里您小时候的一个玩伴,家里原本穷兮兮的,孩子又多,成天拮据的不得了,而您家人口少,爹妈挣的工资又多,所以您觉得自己比那个同伴要优越的多,甚至高贵的多.您就有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 忽然有一天,您发现,儿时的玩伴有钱了,体面了,出人头地了,甚至水滑光亮地出来进去的,甚至比您还有钱出手阔绰,还见过世面的时候,您的心里是不是就有点那么不是滋味了? 叫什么来的,嫉妒羡慕恨 ?对对,这不是时下流行的字眼吗? 其实,嫉妒羡慕恨,是人类最简单不过的感觉了,人人都有,不过千万别把这些感觉用到民族啊,社会啊,政治上面去,用处了地方,可就成了大事了.北京也好,香港也好,大家都该学会,就事论事,平心静气,比如说,孩子吃东西吃错了地方,当大人的千万别倚老卖老,随便出口训人,样不好,损自己的形象,也会惊吓着孩子.再说一个孩子吃东西,不能就代表整个大陆人的素质和行为,老人家说过火了,香港人的反应也过火了.说白了,哪里都有不中用的驴子,哪里都有英雄好汉. 再说说咱们自己吧, 毛病也真不少,比如千百年来.始终觉得外人比自己人强, 外来和尚会念经,先是崇拜洋人,然后是准洋人,然后是港台的人,好像自己同胞就不怎么值钱,这种洋媚外的心理多少也害了自己的尊严. 这样一来,就显得自己有几分轻贱.好好一件事情,非得成了墙外开花墙里香才能引起家里的注意. 来个专家吧,非得是洋专家好,当年的洋专家是苏联人,现在是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香港人. 来个明星吧,动不动就是好莱坞第一位,港星第二位,大陆自己的明星怎么也火不过港星去,就算是过气的港星,来了大陆也能耀武扬威几天.大陆把他们的市场抬的高高的,这些三流四流的明星们来了,腰包里揣了大陆歌迷粉丝们的钱走人,临走还骂几句大陆人真傻真土. 看的电影吧,好莱坞大片就一定好的不行,港片也热门的不行,大陆导演辛辛苦苦拍出来的影片,却没什么人爱看. 这点就不如韩国人心齐,人家用车,全民总动员,先买自己国家制造的,看电影,先看韩国人拍摄的,咱们的人民怎么就不会照顾一下自己的民族工业呢? 一个本来一般的电影,只要有个三流四六港星加入,就显得不同. 一个什么仪式为了请个洋明星出场,不惜花几百万,而观众也绝对捧场,趋之若鹭.还要挤得打破头. 您就不能自重些. 于是,多少洋人,港人心里偷笑啊, 大陆的钱好赚啊,他们一面骂大陆人傻,土,老帽,表妹,一面在大陆大把大把挣钱回家去买房子养家置地,后来在大陆也开始买房子养家置地. 一部电影,有个洋明星加盟,就成了好莱坞的大片,一个活动有个洋脸孔出现,就能有号召力.而我们自己,还就认这个理儿,外来的就是好! 家具在外国转一圈,贵了好几倍,买,为什么,洋牌子!最后不惜上当受骗. 衣服,明明是在中国做的,到了外国,贵了好几倍,买!为什么,洋货啊! 汽车,管它用得着用不着,只要进口可以上二环,国产的,排气量不够,不许进城里!这都什么道理啊?典型的洋奴嘛.你看奥迪奔驰宝马那些公司高兴地.国产汽车只能羞答答地拼死挣扎! 有一次,我代表我们机构出席一个活动,主办方小心翼翼地提出来,能不能再真的找个洋面孔来参加? 哪怕是个在国内的留学生也行,只要是个老外就行,装个场面. 我心里真的挺生气,真想问他,您不觉得,在一个国际洋机构里,能我这么一张中国脸,大家都该觉得自豪才对吗? 2008年,参加奥运火炬传递,我把这个荣誉让给了秘书长,因为他是洋面孔能代表机构的国际性,可是我的同胞啊,还是那句话,您不觉得,能在这么一个洋机构里,出现我这么一张中国脸,也是个值得高兴地事情吗? 中国人就不如洋人吗? 中国人就不能比上洋人吗值钱吗? 中国人的价值和身份就跟外国人不一样吗? 我们不喜欢别人骂我们,蔑视我们,可是我们的同胞们自己把自己当回事过吗? 我们自己尊重过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文化和自己的有成绩的同胞们吗? 我们需要自己扣心自问. 好好问问我们自己! 不问清楚这个问题,就算您有钱了,爆发了,走到哪里,您还是要被别人骂,要被别人侮辱.想要让人尊重自己,首先要自我尊重,想让人不骂我们,就要做的比别人更好. 是不是? 规矩,我们可以立,也可以学会,但是尊严是买不来的. 兄弟姐妹们,当你们出国旅游大把大把把银子撒在国外,贡献给洋人和港人的时候,我们要知道一点,咱们也是来自五千年文明古国的人,您的身子要正些,行为要端庄些,举止要有礼仪些,态度要不卑不亢些,就算是不会说英语和广东话,您也要用自己的行为来说话. 如果那样,您看看,哪家的东西还敢再轻易蹦出来随便训斥您和您的孩子? 您千万不要觉得洋人就是好的,洋人耍流氓当小人的有的是. 您也不要觉得自己有钱了,就能跟洋人一比高低了,很多事情不是靠意气用事能解决的. 咱们心平气和地好好完善自己.人家好的地方要去学,学回来就要用. 奉劝港人同胞,也别因为一句话就急了,毕竟大家都是相亲同胞,自家同胞骂的话真的比白人骂出来的要好些.您要是急,也该跟英国人去急才对.咱们窝里斗,谁在高兴? 别让人家看笑话. 做 教授的,您就好好去做教授,不能随便骂人说粗话,教授骂街,就跟那个骂孩子的小市民一样俗气了. 值得庆幸的是,一个社会,容忍一个教授骂骂人,也是好事,您看看过去,鲁迅先生谁没骂过? 不是照样活得挺好? 孔教授的勇气还是可嘉的,至少一个教授不至于也去低三下四,阿谀奉承,盲目追随和崇拜吧? 一个社会,能容忍有性格的人出现,是个进步! 台湾还有柏杨,李敖,龙应台这些能骂人的学者呢! 一个国家要是尽盛产些 白开水般温吞吞的,低三下四,奴颜媚骨的两面好人,也太丢人了吧! 不过,孔庆东先生要注意的是, 以后尽可能不要用侮辱人格的字眼和街坊四邻们吵架用的大白话.咱们是北大的教授.怎么也得学学蒋梦麟,蔡元培,胡适之等先辈们! 转载 以下 资料, 仅供参考.看看而已. 据2012年01月12日(周四)的《太阳报》报道:本港恶劣的居住条件及笼屋成为国际传媒报道焦点。英国《每日邮报》以香港笼屋为题材,昨在网上发表图辑,文中形容笼屋居民为「笼狗」,又指香港的路易威登(LV)店数目多过巴黎,却仍有数千人住在笼屋,相当讽刺。不过,这篇「笼狗」图文却引起港人极大反感,纷纷在网上留言,认为英国唱衰香港。 网民轰唱衰香港 英国《每日邮报》昨在网上发表了十张由澳洲摄影师拍摄的香港笼屋图片,标题为「香港笼狗」,内文提到香港是世上最富裕城市之一,但有黑暗一面,数千人住在面积只有四呎乘两呎半的笼屋。《每日邮报》又说,笼屋在港是几十年的房屋问题,却未有消失,香港经济只是集中金融服务,很多人无处容身,若不住笼屋便要露宿街头。 但《每日邮报》的图文将笼屋居民形容为「狗」,却引起港人反感,网民「废人3539」将有关内容张贴在高登讨论区,指「香港又扬威海外了」,引起讨论。「送大礼被喂屎」说:「强烈抵制英国佬影衰香港,伤害香港巿民感情!香港政府仲唔组团去英国,将英国最穷嘅一面影落嚟发畀香港人睇。」 「薯仔男」则称:「根本英国从来无当香港系自己人,成日唱衰香港,以白人嘅心态去丑化中国人,佢哋英国自己国内都好多问题未解决啦,无啦啦走去报道香港,想转移视线?都唔知D白人咩居心。」  「大陆狗!」一句歧视性讽言,险酿成街头血案。前晚一名持香港身份证、操普通话男子,在铜锣湾一间海味店光顾后,疑因误会被多收一千元,他遂折返店舖理论,当双方将和平解决时,有围观者用手机拍摄该名「国语男」,更辱骂:「大陆狗!」惟引起另一名「正义男」抱不平,在闹市街头与该名多嘴途人对骂推撞,惊动警员到场,并及时化解矛盾,无人受伤及被捕。   前晚十时许,操普通话的姓黄(三十二岁)男子,在一间海味店购买多盒冬虫草丸,以信用卡付款后离去。据警方事后了解,姓江(三十七岁)店员发现出错多收一千元,急忙追出,惟不知黄所终。约二十分钟后,黄返回海味店质问职员,双方理论时,有人报称被叉颈,嘈吵引起大批途人围观及议论纷纷。   据悉,黄持有香港身份证,但操普通话,有途人误以为他是「暴发户」的内地游客,其中姓叶男子更取出手机拍摄。黄见状上前阻止,两人发生推撞,黄混乱间倒地。人丛中突有人怒喝:「大陆狗!」令冲突火上加油,围观者一名带有乡音的姓谭(五十七岁)港男,不忿有人歧视和语出不逊,遂由人群冲出声援黄,一时间众人在白沙道街头对骂,怒火不断升温,乱作一团。   警列纠纷处理    警员接报以为有人打架,急忙赶抵,将卷入纷争的各方隔开,分别调查,再翻看海味店防盗录影片段,相信钱银纠纷应属误会,列作纠纷处理,而黄亦获店方退回多收的款项,多事的途人亦被警方警诫,事件最后「和气」收场。   理工大学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钟剑华表示,围观途人以「大陆狗」嘲讽,与日前DG名店事件中,有港人向途经旅游巴展示不文手势,心态如出一辙,同样针对内地旅客。他认为,内地旅客及资金全方位渗入港人生活,如双非孕妇占用本地医疗、内地学童与本地学童争小学学位、推高楼价等,刺激港人的神经,双方一旦发生冲突,港人容易挑起不满情绪,措词亦缺乏理性及节制。钟认为,政府必须慎重处理由内地人涌港引发的问题,亦应着手处理矛盾,否则港人仇视内地人心态日深,会形成对立,即使轻微摩擦,亦可能酿成流血冲突。   --------------------------------------------------------------   孔庆东骂狗事件证明“普世价值”必使中国内战分裂   作者:黎阳  华岳论坛   只要不怀偏见,只要有起码的中文逻辑常识,看了孔庆东的相关录像都会承认:孔庆东说的是“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的香港人是狗”,根本没有不分青红皂白地说“香港人是狗”。孔庆东的话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没有丝毫模棱两可含糊不清之处,没有任何误解的余地——人家的立场非常明确:凡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的中国人都是狗,不管其来自北京、上海、广东还是香港。从不见有北京人、上海人、广东人等因此暴跳如雷,说孔庆东在骂“北京人是狗”、“上海人是狗”、“广东人是狗”。偏偏这回凤凰网、香港媒体和香港政客不甘寂寞,跳出来给自己拣骂,自己对号入座还不算,还拉人下水,硬把“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的香港人是狗”歪曲成“香港人是狗”,把所有香港人都骂成狗,大肆宣扬煽动香港老百姓上街闹事,硬是无中生有制造骚乱。
个人分类: 杂论|2825 次阅读|2 个评论
大学应该有严格的退休制度!
热度 28 lin602 2012-1-26 12:13
网上讨论退休的问题,主要就是要不要让教授们按时退休,有的说教授退休是学校的损失,也有的人的观点是,教授们应该按时退休。 我再有几年也就退休了,从理性上来说,教师们退休是应该的,主要有如下原因: 1 年龄大了,创造力特别是冲劲不如年轻人了。年龄大的人经验丰富,但也会保守。不愿意冒险,不愿意让自己的一时或一事失误而失去自己的一世英名,更不愿意再冒那么大风险为自己争取什么,因为这个时候已经不缺什么了。自己做事完全是凭兴趣,让自己快乐,再多做点贡献。 2 教授们退休有没有损失,那肯定是有的,但是,年轻人要增加实验室,要带研究生,要争取课题,要写文章,要登上历史舞台。如果年龄大的教授们没有退休,他们仍然会‘霸占’这些资源,在争取经费方面,老年人有自己的人脉,如果他们没有退休甚至还有课题评审权,那么年轻人就慢慢熬吧。当体力好的老教授们真干不动了,年轻人也差不多是‘老太太’‘老太爷’们了。看看自己的实验室少,研究生人数少,经费少,等等。现在的大学中,四十几岁的博士都是‘年轻人’,哈哈。 3 发言权的问题。如果老教师们不退,系里及学科里的重大事情,这些年长教授仍然是‘管家’,一是年轻人撼不动他们,二是许多年轻一点的教师以前是他的学生,那有学生不尊重自己老师的?第三,在年轻教师成长过程中,这些年龄大的教授们给予他们支持甚至帮助他们提过职称,他们从感恩的角度也是要尊重他们的。四是如果有争执,许多领导们都是这些年长教师的学生或受到过帮助的,年轻人只有听的份吧。五是,有的年龄大的教师就是霸道,年轻人也没有办法。如果老教授不退,五十多岁甚至六十多岁的‘年轻教师’,开会时坐在那里象个小媳妇似的。我就见过这场景。 4 不利于学术带头人的出现。我见过这样的情况,七、八十岁的教授是老带头人,下面四、五十岁的教师许多是他的学生。他们这些学生由于老先生没有退,互相又不服气,关键时候都来抬自己的教师。没有一个人能够脱颖而出。如果没有这个老先生的话,可能总会出个领头羊的。 这段时间床头放了一本书,书名叫‘毛泽东最后七年风雨路’,里面有许多毛泽东与周恩来晚年的照片。看到二位英明伟大的人,因为年龄太大,毛泽东头都搭在沙发上见外面总统,握手时都站不稳,眼皮甚至都是搭拉着的,心里非常难受。年龄不饶人,不管你是多大的英雄。只有佛与上帝不老!毛泽东的最后时代其实在管理上好象并不怎么样。 我上面用十多分钟写的想法,不一定正确,但是真实意思的表达。欢迎大家指教。 当然如何发挥老教授们的余热,也是可以考虑的。一是以顾问形式出现,不直接做项目负责人,以协助指导的任务进行学术的指导。二是没有决定权,决定权放到‘中年教授’甚至‘年轻教授’身上。三是让出必要的实验室与科研条件。四是可以到企业指导新产品开发。五是到其他学校兼职。
6095 次阅读|70 个评论
[转载]<<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最不幸的一代>>文/许知远
热度 2 JANEWANGJK55 2012-1-17 07:49
文/许知远 第三排的短发女生说:“我二十一岁,为什么活得却像是四十一岁?每天都被很多压力裹着,论文、GRE、考研、找工作……”因为情绪激动,她的语速急促,像是迫不及待要把胸中的郁结释放出来,她的单薄身躯承受不住了。 这是北京大学的一堂讲座课,我是这堂课的讲演者,台下是新闻学院的三年级学生。他们的表现出乎我的意料。他们大多出生在一九八七年前后,在九十年代后期度过青春期。这二十年经济扩张、物质丰裕、资讯发达、中国日渐卷入全球化的过程,也是意识形态死亡的二十年。 我们曾本能的相信,这种环境将孕育出更独立、更自由、对世界了解更宽阔的一代人,而他们将把中国社会带入一个新阶段。但事实好像并非如此。这堂课程像是这一代人困境的某种缩影。在讲课环节时,我发现他们对世界所知甚少,十五年前我读书时被认定为必须知道的人类历史和重要人物,他们几乎都很陌生。 而在交流环节时,他们都抑制不住的表达自己的受挫感,他们感觉到社会的巨大压力,不相信个人的意志与力量,感到自己一直在遵循别人的要求而生活。诗歌、爱情、理想主义,这些青春必要的元素,在他们的生活普遍性的缺席。 接触的时间短暂,或许我的观察不可避免的带有偏见。两天后,我在《南方周末》上读到了关于义乌工商学院的“超级毕业生”的报道。这所学校的副院长是个狂热学生创业支持者,学生最普遍的创业方式是在淘宝网上开办自己的小店,他们中最成功的一位叫杨甫刚,他二十四岁,刚毕业不久,却已月收入四万元,还僱用六位员工,其中一位还来自名校武汉大学。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此刻,他是这所默默无闻的学院的奇迹和希望。如今,这所学院正变成一所淘宝创业家的乐园,宿舍里堆满了纸盒子、接不完的电话,年轻人大部分时光都消耗在网上——他们是一群网络世界的小商小贩。副院长贾少华则对记者说:“延续培养精英的老思想,那是误人子弟。” 北京大学和义乌工商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两个极端,却陷入同样的困境——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彻底缺失了。大学失去了独立性,不仅屈服于学业压力,也臣服在社会生存压力之下。而年轻人,这些代表着国家与社会未来的新血液,一方面缺乏灵魂上与知识上的引导者,缺乏保护和鼓励,另一方面被提前推入赤裸裸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式的竞争中,被挤压和驯服,用自己的青春热情和创造力来交换生存哲学。他们没有被当作一个个人来看待,而只是巨大的经济社会机器上的一个齿轮。 我理解那个北大女生的感慨。即使在中国最知名的学府,教育理念也很少被提及。这所大学担负着盛名,却早已交出了原则和信念。日趋严重的教育产业化正扼杀掉它的生命力。它本应是中国最精英的大学,为这个国家提供最杰出的头脑、最富批评性的观念、最具理想主义的青年。但它对于这一使命,视而不见。那些费尽心机考入这所大学的青年,在短暂的虚荣心被满足之后,发现了无穷的失落。 他们渴望在这里被启发,被引导,被激发出生命中最灿烂的东西,并寻找到自己最想走的道路。当这一切都没有时,他就只能成为流行观念的俘虏。他要成为别人希望的自己,他要和很多同龄人在同样的社会标准进行同样的竞争,于是竞争就变得残酷无比,他越发迷失了自己。 我也理解贾少华的感慨和杨甫刚的选择。是啊,这样一所学院,既没有传统也没有现实的师资和学生的竞争力,它唯一的优势在于它背靠这个出名的义乌——全球小商品的集散地。与其让学生在校园里无所事事四年、或者学习那样僵死的知识,不如让他们及早进入社会。但很显然,贾少华误解了“精英教育”。今天的中国大学教育僵化、刻板、陈旧,不是精英教育。而他提供的解决之道,或许不再刻板、陈旧,却只是一种带有新的毒性的解药。他使教育彻底庸俗化,事实上,他的方法没给学生带来任何新的价值,学生们只是提前变成了小商贩。他们的成功也是如此脆弱,就像《南方周末》的记者潘晓凌总结的:“最低的运营成本、最充裕的时间,再加上青春无敌的精力,这些全天粘在电脑前的超级学生们拥有难以复制的竞争力。”但是,义乌已有太多这样的勤奋小商人,或许他们的很多父母都是如此,那么这所学院的存在还有何价值,另一座有个学院名字的批发市场吗? 在某种意义上,二十岁左右的这一代人,或许是最不幸的一代。他们生活在物质、资讯过分丰沛、精神与价值却如此匮乏的年代,也是一个技术手段不断革新的年代,目的和意义却消失了的年代。
1852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开往春天的地铁》影片赏析
miran 2012-1-15 11:06
[转载]《开往春天的地铁》影片赏析
《开往春天的地铁》影片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介】电影述说的是建斌和小慧夫妇满怀年轻人的希望来到北京闯天下。七年后,建斌失去了工作无所事事,只能瞒着小慧假装上班在地铁里游荡,与他常常相遇或擦肩而过的人们忙碌充实但烦恼各异。小慧也遇到咖啡厅老板的追求,从而陷入两难的感情漩涡之中不知所措。沮丧的建斌无意间被因爆炸事故而眼睛受伤住院的姑娘丽川所吸引,他天天去医院照顾她,以至渐渐发展出一段朦胧的感情。于是,在这对各怀心事的恋人间,上演了一幕幕微妙动人的悲喜剧。地铁浓缩了都市生活的缤纷色彩,承载着快乐和忧伤,也交织着梦想与希望,路过寒冬酷暑,开往春天。 一对恋人,仅仅因为相处时间太长而产生了厌倦,出现了种种小摩擦,这个时候,你该如何选择?这就是影片《开往春天的地铁》想要探讨的主题。 其实在生活中,这样的事是司空见惯的,但是擅长制造时尚潮流的新锐导演张一白,却赋予这个故事一个非常“文艺”的片名,使之渗透着强烈的时尚感,节奏明快、赏心悦目又略带伤感。《开往春天的地铁》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几条主线同时并进,主要靠捕捉生活细节、渲染情绪色彩、剖析情感心理来表现一种城市生活的感觉。 在MTV和广告领域成绩斐然的年轻导演张一白,于1999年首次执导电视连续剧《将爱情进行到底》即大获成功,成为内地青春偶像剧的标杆之作,《开往春天的地铁》是他第一部电影作品。他说看上这部地铁戏的原因,“是因为它找到了一种表达方式,准确、坦白地反映现代年轻人的情感生活、情感隐私。” 建斌和小慧夫妇满怀年轻人的希望来到北京闯天下。七年后,建斌失去了工作无所事事,只能瞒着小慧假装上班在地铁里游荡,与他常常相遇或擦肩而过的人们忙碌充实但烦恼各异。小慧也遇到咖啡厅老板的追求,从而陷入两难的感情漩涡之中不知所措。沮丧的建斌无意间被因爆炸事故而眼睛受伤住院的姑娘丽川所吸引,他天天去医院照顾她,以至渐渐发展出一段朦胧的感情。于是,在这对各怀心事的恋人间,上演了一幕幕微妙动人的悲喜剧。地铁浓缩了都市生活的缤纷色彩,承载着快乐和忧伤,也交织着梦想与希望,路过寒冬酷暑,开往春天。 失业三个月的建斌(耿乐饰)整日在地铁里游走,他无法把这个消息告诉跟他一起生活了七年的小慧,虽然他每天都想这么做。毕竟当年来到这个城市时,他是许诺了小慧要给她幸福的……就这样怀着一种善意的谎言,建斌在地铁里度日如年。 地铁里渐渐清晰了一些原来陌生的面孔:暗恋的大明,清纯的天爱,乍乍忽忽的推销员,渴望爱情的王要,还有在与王要约会时为救小孩不幸受伤的丽川(王宁饰)……地铁中也尽是些善良的人。 小慧(徐静蕾饰)也遇到了一个人——老虎(张扬饰)——一个让小慧有些心动的年轻男人,但是小慧还是很克制自己的,虽然建斌和她之间最近总像有些隔膜,让她如鲠在喉,但她并不想轻易就放弃掉——七年的感情就像一个孩子一样——在小慧眼里,怎么会说没就没了呢。 建斌知道了老虎,他可以体会小慧的矛盾,为了自己的尊严,也为了小慧的幸福,他觉得自己到了离去的时候。矛盾中的他冒充王要,到在医院里的乐观的丽川身边寻找精神上的帮助。 终于丽川的眼睛治好了,建斌到了该离去的时候,而小慧也终于得知了建斌一直说不出口的隐情。这一对深爱的人会有什么样的结局呢…… 建斌和小慧从地铁里走出来,怀着无限憧憬在这个城市开始了新的生活。两人已经在一起生活了七年,虽然彼此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但都都相信自己还深爱着对方。然而生活里却并不是只有爱情。建斌已经失业三个月,快要付不起房租了,却依然没有告诉小慧真相,而说老板派他出国培训正在忙着办理签证。无事可做的建斌整日在地铁中闲逛,以打发时光。胖子王要经过他人介绍将与丽川在地铁初次见面,女孩告诉王要自己穿了条花裙子。但约会地点发生爆炸,王要见一穿花裙子的女孩被抬了出去。王要心里非常矛盾,本想去医院里照顾这个并不认识的丽川,但乘地铁回家时遇到一个推销产品的女孩。两人渐渐熟识,并互相产生了强烈的好感。 建斌的冷淡和消沉令小慧很难过,在失落中认识名叫“老虎”的咖啡店老板,并被他所吸引。但小慧不想随意放弃与建斌七年的感情。建斌知道这件事,也克制着没有讲出来。 终于,建斌认为自己应该离开小慧,便冒充王要到医院去照顾丽川。乐观的丽川逐渐成为建斌的精神寄托,当她眼睛治好后,想要见到的第一个人就是建斌。最终,王要与女推销员成了幸福的一对。有了各自感情归宿的建斌和小慧也将那段七年的感情作一个明明白白的了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往春天的地铁》影片赏析(1): 《开往春天的地铁》:冬天已经来临 来源: 作者:舒天楚 2002-09-26 10:37:12 七年,据说是夫妻婚姻生活出现危机的临界点,所谓的“七年之痒”。 《开往春天的地铁》选择了以建斌和小慧这对平凡的夫妻结婚七年后的故事为主体叙述,显然也是想进一步表达导演张一白在电视剧中没有说完的“将爱情进行到底”的美丽理念。 一对普普通通的年轻人,就像很多充满憧憬的异乡客一样,背着沉甸甸的背包和梦想,来到了北京,时年是1993年11月20下午六点,建斌向小慧郑重许诺:我会让你幸福的。一个男人对女人的承诺,一诺千金,可要实践起来绝对不像说“I LOVE YOU”那么轻松。 影片绝大部分场景选择了地铁,故事的起承转合也和地铁密不可分。 失业三个月,穷得连房租都交不起的建斌,从物质上来说,并没有实现他七年前给予小慧的“幸福”许诺。于是男人沉重的自尊感使得他无力向小慧讲出真相,一天一天,他依然像平时一样早起上班,和妻子小慧一起乘地铁,唯一不同的是小慧将地铁仅仅当作交通工具,而建斌不得不在地铁站度过整整一天,坐在地铁里来来回回,回回来来。 美丽的梦想就这样一日一日地逝去,对小慧的愧疚感也就这样一日一日地加深,这趟地铁的终点站真的会是春天吗? 当一个男人无力给他爱的女人幸福时,他无疑会因为自卑而变得格外敏感。用建斌的话说就是“谁还能奢望一个女人能够和一个事业失败的男人白头到老”。 于是一个叫老虎的男人一个冒失的对小慧表述爱慕的电话就让建斌的心如坠入冰窟。同样是在地铁站,建斌见到了老虎,以为自己明白了一切。他为自尊向小慧编造了更大的谎言:单位要派我去法国学习,很快就要走了。他想干什么,想选择结束一切吗? 该说小慧了,徐静蕾延续了她以往的银幕形象,一个文静、温柔、善解人意同时也渴望浪漫的女子。她爱建斌不言而喻,从她听到建斌的幸福许诺后,羞涩然却坚决地拉着建斌的手就可以看出,然而她比建斌更在乎一些精神层面上的东西,导演经常在影片中安排这个人物面对镜头自言自语:“其实我已经很自足了,能和建斌在一起七年。”很显然以建斌的物质条件这不是能让她自足的因素,更多的是因为爱,有时平淡有时狂热的爱。 小慧并不知道建斌的物质窘境,然而每天和建斌一起乘地铁上班时,她却能感觉到坐在身边的这个男人对她的爱一天天在消散。这是她最不能忍受的,对于她来说,这趟爱情地铁开往的似乎也不会是春天。 小慧碰到了老虎,一个爽朗的男人,有了一点她渴望的怦然心动的感觉。建斌为了打发每日坐地铁的无聊,冒别人的名义去医院看望一个因事故眼睛受伤的年轻女孩。 七年婚姻,平淡之极,一点点感情火花都可能引起婚外恋的熊熊大火。 当然这不是一部重在讲述婚外恋的电影,建斌和小慧,都不过是在自身感情出现危机后渴望一些沟通和交流,于是小慧和老虎在一起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和随意,而不用看一日一日沉重的建斌的脸色,建斌也在和女孩的交往中感到一种生命的乐观感。 当爱已不再温暖,它只是牵绊,当口是心非已成为习惯,两人所能做的就是摊牌——坦白。 小慧希望坦白的是她对老虎的感觉不像建斌所想,她希望挽救这段进入冬季的婚姻;而建斌想坦白的是他失业的事实。然而当小慧一开口,敏感的建斌就误认为是她要告诉他,她选择了老虎,于是怒不可遏。互相质问:“你还喜欢我吗”,沟通的尝试就这样不欢而散。 一次次的沟通尝试,有时是建斌主动,有时是小慧主动,然而无一例外都遭到失败。 最终,建斌依然没有勇气告诉小慧失业的事实,而小慧得知这个消息也是来自一次在地铁里的偶然闲聊。当她得知这个事实时,她默默地坐在地铁里,坐了整整一天,她品尝着建斌那长达几个月的地铁生活,想着建斌对她的爱,泪如雨下。 故事在地铁里开始,就在地铁里结束,当建斌假托到法国之名却依然在地铁站晃悠时,小慧出现了,二人相识一笑,所有的解释都在这一刻显得多余,羽泉的主题歌适时地响起,动听而煽情,爱情的春天,又将再度回到两人身边,就像那句名诗: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这是一部让我看到了国产电影希望的电影。 今年到目前为止看了《大腕》、《花眼》、《月蚀》、《寻枪》、《那时花开》、《冲出亚马逊》和这部《开往春天的地铁》几部国产电影,看着大部分场次电影观众屈指可数的冷清,我想到一点:其实目前中国电影最缺的并不是那种能够在各大电影节拿大奖出大名的艺术电影,而是真正能让中国广大电影观众(而非专业影迷)走进电影院去看,平时会热衷于谈论的商业电影。这一点,韩国电影已经给我们作出了榜样,中国的电影机构为什么不能借鉴韩国电影提携本国电影的思路和方法呢?中国电影的票房纪录如果还是由泰坦尼克号这样不沉的大片来占据的话,实在是中国电影人的耻辱。 《花眼》、《月蚀》、《那时花开》都没有让我看到国产电影复兴的希望,那种个人小聪明的自说自话,实在不是拯救国产电影的大智慧。反倒是很多人认为很“逊”事实上也的确不怎么样的《冲出亚马逊》,倒让我感到一丝影片所作出的商业化努力,值得赞许。 扯远了,再来看看这部《开往春天的地铁》,导演张一白(《将爱情进行到底》),从电视剧和这部电影都可以看出他完全具备拍出较好商业电影的潜力。 这部《开》,选用演员如耿乐、徐静蕾、柯蓝、高圆圆等都是颇有观众缘的演员,包括客串的张扬也不错,讲述的故事也颇具商业性,而且导演在电影中也延续了他一贯的精致画面的特色,这都体现了他要做一部商业电影的意图。影片中还有一些小细节也是很值得回味的,比如反复出现的和《原罪》及其相似的浴缸场景,还有那个欲爬到结婚照的小蟑螂,包括影片或许是为了与建斌小慧故事形成观照的那个厨师和营养早餐推销员的爱情以及照相馆店员和哑男孩的爱情,这些都是一部商业电影想要取得成功的元素。 然而这部电影不商业的地方也不少,当然我们也可以认为这是艺术:比如人物对话较少,演员的台词大部分是角色独白,带点似有似无的寓意,如“眼看过去的七年就像一个溺水的小孩一样,而我们就站在岸边,见死不救”,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了那个风格鲜明的香港导演;有时甚至是安排角色直接面对镜头自言自语,让我想到了那部不堪回首的《北京杂种》;影片的节奏过于缓慢了,在情节的设置上缺乏波折和悬念,可能会让人失却观影耐心。好像这也是新锐导演的通病,在影像上大都能做得不错,但在叙事上总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寻枪》也是如此。其实大部分观众想看的不外乎是一个精彩的故事,几个吸引人的场面,几个好看的或者演技出众的演员,如是而已。 当那些热爱电影的年轻人背着背包和梦想来到理想地,开始他们的电影耕耘时,就像1993年的建斌和小慧一样,有谁知道等待他们的是什么季节。   不过,就像一次蹦极无法解决小慧和建斌的所有问题一样,仅有几部《寻枪》、《开往春天的地铁》这样的电影也无法宣告国产电影的冬季已经结束,但毕竟第一步已经开始迈出开始,中国的国产电影也终将会坐上开往春天的地铁,我相信。 __________________ 《开往春天的地铁》影片赏析(2): 从《开往春天的火车》看国人电影的套路 2008-02-11 15:39   失业三个月的建斌(耿乐饰)整日在地铁里游走,他无法把这个消息告诉跟他一起生活了七年的小慧,虽然他每天都想这么做。毕竟当年来到这个城市时,他是许诺了小慧要给她幸福的…   就这样怀着一种善意的谎言,建斌在地铁里度日如年。   地铁里渐渐清晰了一些原来陌生的面孔:暗恋的大明,清纯的天爱,乍乍忽忽的推销员,渴望爱情的王要,还有在与王要约会时为救小孩不幸受伤的丽川(王宁饰)……地铁中也净是些善良的人。   小慧(徐静蕾饰)也遇到了一个人--老虎(张扬饰)--一个让小慧有些心动的年轻男人,但是小慧还是很克制自己的,虽然建斌和她之间最近总像有些隔膜,让她如鲠在喉,但她并不想轻易就放弃掉--七年的感情就像一个孩子一样--在小慧眼里,怎么会说没就没了呢。建斌知道了老虎,他可以体会小慧的矛盾,为了自己的尊严,也为了小慧的幸福,他觉得自己到了离去的时候。矛盾中的他冒充王要,到在医院里的乐观的丽川身边寻找精神上的帮助。   终于丽川的眼睛治好了,建斌到了该离去的时候,而小慧也终于得知了建斌一直说不出口的隐情。   这一对深爱的人会有什么样的结局呢……   对于张一白,我们对于他的更多了解是他所执导的众多作品,如MTV作品《祝你平安》、《寂寞让我如此美丽》、《野花》、《同一首歌》以及章子怡“联想电脑”,周迅、谢霆锋“FM365”,李玟“非常柠檬”等广告作品,以及曾多次热播过的《将爱情进行到底》、《开心就好》等电视剧,而张一白则更是站在他的作品背后面对观众,与观众交流。做为一个新锐导演,一个从一开始就执着坚持自己“道路”的人,近日,张一白又做出新的尝试。指导了他的电影处女作《开往春天的地铁》并引出了一个新的概念--新城市电影。   所谓新城市电影,张一白的解释是反映发生在城市里城市人的城市情感的电影,它相对于乡土电影,旧上海电影。而为什么会特别关注城市情感,张一白自己也说不清。自从他23岁考上中央戏剧学业院戏文系,离开了四川老家,张一白就用他自己的眼睛来观察繁华陌生神秘的城市。也许是十多年的城市生活,让他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中国城市的变化发展。城市人的喜怒哀乐,以及城市人所不能自醒的内心情感世界。   《开往春天的地铁》正是一部关注城市情感的新城市电影,影片诗一般地刻画了两个年轻人内心的情感纠葛。地铁似乎成了城市新的避护所,收容着在现实中迷失自己的城市人们。张一白寻找的是都市人群中的一个最为普通的面孔。普通的就像你自己,每个人都有能从主人公建斌(耿乐饰)和小慧(徐静蕾)看到自己的影子,这样的事情也曾真的发生在过多少个人身上呢?   对于主人公建斌和小慧演员的选择,张一白是颇为慎重地,早在拍摄《开心就好》就有过合作的耿乐。张一白从他身上挖掘出远非外表另类的更为内心的特质,一种不为人知的内向与敏感。这与建斌是极度贴合的。也正是由于耿乐并非专业出身,他的表演才更为直接和准确。作为青春偶象明星的徐静蕾,张一白从拍摄《将爱情进行到底》时就看出了其身上的表演潜质,小慧这个成熟女性角色势必激发徐静蕾表演热情。电影开拍前,张一白要求耿乐和徐静蕾建立亲密的关系相互熟悉,因为真正七年的夫妻关系绝不是靠细节构建的,而是一种自然气息的流露,这才是他所需要的,事实证明张一白的判断是正确的,于是有了影片中鲜活自然的建斌和小慧。   有人认为张一白强调演员内心的真实,与电影拍摄手法的设置是一种矛盾,对此张一白有他自己的想法,他认为电影要捕捉到生活中的美,但是要超越纪实之上。拍摄的手段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用这些手段为影片服务,要让观众在影片中得到视觉、听觉、美的愉悦,让他们在片中找到自己,又使自己从郁闷的生活中解脱出来。   对于第一次拍电影的张一白来说,在拍摄《开往春天的地铁》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困难。由于这是第一部以地铁为主要场景的电影,要在摇晃的地铁中拍摄长镜头以及众多技术问题,只有靠自己不断的摸索和改进。张导和剧组同仁在地铁车厢,一呆就是近十个小时,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使影片最后呈现几近完美。张一白不相信“要艺术就没有票房,要票房就不要艺术”这句话,他要拍观众爱看,同时反映他们生活使其感动的电影。在给《开往春天的地铁》风格定位时,张一白起初是犹豫不定地,随后是坚定不移地,他知道这应该是一部直面人性的新城市电影。   一部好的电影,当然应该有优秀的主题曲。远方二胡声悠扬地飘过,演变成身边地铁的呼啸声,这是片尾震撼人的一幕,而那首名为《开往春天的地铁》的主题曲与影片色调、气氛如此吻合,张一白说,这是付出了代价的。张一白等待了两个月,请张亚东为他的影片谱曲,但是他说想要成功,有什么是没有代价的呢。   “能让观众感动的电影就是一部好电影”,这就是张一白的诠释。这话听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_____________ 《开往春天的地铁》影片赏析(3): 菜菜 《开往春天的地铁》选择了以建斌和小慧这对平凡的夫妻结婚七年后的故事为主体叙述,显然也是想进一步表达导演张一白在电视剧中没有说完的“将爱情进行到底”的美丽理念。 一对普普通通的年轻人,就像很多充满憧憬的异乡客一样,背着沉甸甸的背包和梦想,来到了北京,时年是1993年11月20下午六点,建斌向小慧郑重许诺:我会让你幸福的。一个男人对女人的承诺,一诺千金,可要实践起来绝对不像说“I LOVE YOU”那么轻松。 影片绝大部分场景选择了地铁,故事的起承转合也和地铁密不可分。 失业三个月,穷得连房租都交不起的建斌,从物质上来说,并没有实现他七年前给予小慧的“幸福”许诺。于是男人沉重的自尊感使得他无力向小慧讲出真相,一天一天,他依然像平时一样早起上班,和妻子小慧一起乘地铁,唯一不同的是小慧将地铁仅仅当作交通工具,而建斌不得不在地铁站度过整整一天,坐在地铁里来来回回,回回来来。 美丽的梦想就这样一日一日地逝去,对小慧的愧疚感也就这样一日一日地加深,这趟地铁的终点站真的会是春天吗? 当一个男人无力给他爱的女人幸福时,他无疑会因为自卑而变得格外敏感。用建斌的话说就是“谁还能奢望一个女人能够和一个事业失败的男人白头到老”。 于是一个叫老虎的男人一个冒失的对小慧表述爱慕的电话就让建斌的心如坠入冰窟。同样是在地铁站,建斌见到了老虎,以为自己明白了一切。他为自尊向小慧编造了更大的谎言:单位要派我去法国学习,很快就要走了。他想干什么,想选择结束一切吗? 该说小慧了,徐静蕾延续了她以往的银幕形象,一个文静、温柔、善解人意同时也渴望浪漫的女子。她爱建斌不言而喻,从她听到建斌的幸福许诺后,羞涩然却坚决地拉着建斌的手就可以看出,然而她比建斌更在乎一些精神层面上的东西,导演经常在影片中安排这个人物面对镜头自言自语:“其实我已经很自足了,能和建斌在一起七年。”很显然以建斌的物质条件这不是能让她自足的因素,更多的是因为爱,有时平淡有时狂热的爱。 小慧并不知道建斌的物质窘境,然而每天和建斌一起乘地铁上班时,她却能感觉到坐在身边的这个男人对她的爱一天天在消散。这是她最不能忍受的,对于她来说,这趟爱情地铁开往的似乎也不会是春天。 小慧碰到了老虎,一个爽朗的男人,有了一点她渴望的怦然心动的感觉。建斌为了打发每日坐地铁的无聊,冒别人的名义去医院看望一个因事故眼睛受伤的年轻女孩。 七年婚姻,平淡之极,一点点感情火花都可能引起婚外恋的熊熊大火。 当然这不是一部重在讲述婚外恋的电影,建斌和小慧,都不过是在自身感情出现危机后渴望一些沟通和交流,于是小慧和老虎在一起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和随意,而不用看一日一日沉重的建斌的脸色,建斌也在和女孩的交往中感到一种生命的乐观感。 当爱已不再温暖,它只是牵绊,当口是心非已成为习惯,两人所能做的就是摊牌——坦白。 小慧希望坦白的是她对老虎的感觉不像建斌所想,她希望挽救这段进入冬季的婚姻;而建斌想坦白的是他失业的事实。然而当小慧一开口,敏感的建斌就误认为是她要告诉他,她选择了老虎,于是怒不可遏。互相质问:“你还喜欢我吗”,沟通的尝试就这样不欢而散。 一次次的沟通尝试,有时是建斌主动,有时是小慧主动,然而无一例外都遭到失败。 最终,建斌依然没有勇气告诉小慧失业的事实,而小慧得知这个消息也是来自一次在地铁里的偶然闲聊。当她得知这个事实时,她默默地坐在地铁里,坐了整整一天,她品尝着建斌那长达几个月的地铁生活,想着建斌对她的爱,泪如雨下。 故事在地铁里开始,就在地铁里结束,当建斌假托到法国之名却依然在地铁站晃悠时,小慧出现了,二人相识一笑,所有的解释都在这一刻显得多余,羽泉的主题歌适时地响起,动听而煽情,爱情的春天,又将再度回到两人身边,就像那句名诗: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____________ 《开往春天的地铁》影片赏析(4): 《开往春天的地铁》影片赏析 part one   一开场,是疾驰的地铁朝站台靠近。花白的日光灯,眼花缭乱。   建斌独白:三个月前我丢了工作,我每天都在这儿,来回坐着地铁。除了省钱,我喜欢这种感觉。随遇而安,没有干扰,自由自在。还有他们陪着我。   建斌,内敛而质地忧伤的男人,习惯将心事埋藏在心底,对生活有着莫名的无力感。   建斌和小慧结婚七年了。每天早上,他们坐同一趟地铁,上班。三个月了,小慧并不知道建斌失去了工作。   地铁是生活的缩影。三十四岁的男厨子王要,肥头大耳,他打电话,给一个即将见面的女教师;哑巴男孩大明,没勇气转过身和身后的女孩说你好,尽管他们每天都搭同一趟地铁。不同身份的人,寻找各自的爱情。不同阶层的人,同样渴望爱情。   地铁是生活的缩影。这里,有爱情。   在和建斌走过七年婚姻的时候,小慧认识了叫老虎的男孩。老虎说,人要对自己的感情诚实。所以他在手机里对小慧说我喜欢你。他说我喜欢你的时候,小慧刚巧上了洗手间。接电话的是建斌。   片断一:这是一家昂贵的西餐厅,建斌爱小慧,他要小慧幸福。尽管失去工作,他还是要带小慧来。放下电话后,建斌强压怒火,先是沉默,片刻之后,将面前的餐布狠命一抽,餐桌上的刀叉打翻一地。小慧正从洗手间走出来。镜头再次回到建斌身上,餐桌上的刀叉完好无损地静静安躺着。   刚才的一幕,只是建斌的个人臆想。   在现实生活中,建斌这样的男人会让我很有感觉。常常会在臆想中咆哮,形同世界末日。撕心裂肺的感觉。表面却平静如水。喜欢欲言又止。我和建斌,是相同性格的人,往不同的性别走去。   小慧坐回餐桌前,建斌他对小慧说,要去法国培训考察,是公司派给他的任务。那是他失去工作后的三个月。   在地铁站台里打发时间的建斌,因为一个偶尔,看见了一张照片,认识了照片里的女孩叫丽川。女孩性格开朗,她的笑声里,有看似纯真的放荡。她就是男厨子原本打算见面的女孩。只是因为一场火灾后,将这场约会化为轻烟。女教师因为舍己救人,脸部和眼睛负伤,住进医院。建斌骗丽川说,他就是王要。   片断二:建斌为丽川洗头,丽川对建斌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个叫玛荔的女孩,四岁的时候,天使飞到她家问她有什么愿望,希望我帮你实现吗?玛荔说,我想在我二十岁生日的那天,找到一个男朋友。他叫罕司。有长长的头发,要会弹吉它会唱歌。我们会生四个孩子,全都是女孩。她们会到学校去,学芭蕾舞。天使说好吧我答应你。然后就飞走了。玛荔长大了,在她十七岁生日的那天,她真的遇到了那个叫罕司的男孩。也有长长的头发,可是,他不会弹吉它。他是一个厨子,他们相爱了。生了四个孩子,都是男孩。他们都爱踢足球。终于有一天,天使又飞回来看玛荔。天使问,你过得怎么样。玛荔哭了,你为什么没有给我我想要的愿望?天使回答,问题是,玛荔,你也没有给我我想要的呀。玛荔说,你是天使,你想从我这要什么呢?天使说,我想要你给我的,是你给我的快乐。   眼睛负伤的女教师,从一开始就知道建斌不是王要,但是她寂寞,她需要爱情。哪怕是自欺欺人的爱情。   不知道是否因为演员的问题,作为主角的小慧(徐静蕾饰演)在我印象中,始终是一个模糊不清的角色。说不出个所以然。模棱两可。同为主角,建斌的演员耿乐便出色很多。   小慧她对老虎说,和他在一起,挺好玩的。和建斌,也许是因为在一起太久的缘故,没有自己的空间,也没有自己的朋友。害怕一瞬间什么都改变了。她对这段七年的爱情怀疑,无力。   片断三:小慧和建斌在看电视,一只蟑螂在木柜上爬行。小慧在心里说,只要这只蟑螂爬到结婚照片上,我就向建斌坦白一切,我会告诉他我爱的只有他。在蟑螂即将爬到照片上时,建斌一把小刀飞射而出,蟑螂应刀而落。   小慧依靠外物,小慧是无力的。   老虎决定把咖啡馆关闭,到山里耕地。老虎说,人最难得的就是诚实,如果对自己的感情诚实的话,没有什么是一瞬间可以改变的。   片断四:小慧和老虎坐在咖啡馆的窗口前,下雨的窗外,各自苍绿色的心事,有一种茫然的苦涩。抑郁的大提琴琴声在这时候缓缓流动,带出一条动人心弦的旋律。如泣如诉,探进内心。   这条旋律在影片里共出现过三次,优美异常。   哑男孩大明喜欢了每次坐地铁时站在他身后的女孩天爱。一个下雨天,他去她工作的相片冲印店冲印照片,她告诉他,明天下午来取。但是他没有来。   片断五:a·天爱在地铁站等待大明,大明站在地铁里,地铁从天爱面前开过,大明没有下地铁。   b·天爱走到大明面前,把照片别到他的衣服上,说你为什么没来,然后走下地铁。地铁关门的时候,大明做了一个哑语。天爱看见了。天爱的眼神,在瞬间里充满了难过。   她一直以为他和她是一样能说话的,突然发现他是哑的,一时间心里复杂。   大明的手语是,我是聋哑人。   厨子要结婚了,和一个天天在地铁里推销的外地女孩。在地铁里看见小慧,他问,我那兄弟呢?   小慧说,他出差了。   那可好了,他有好几个月没工作了,天天在地铁里打转,我也替他难受,王要说。   小慧才知道,建斌的出国,是撒谎。坐在她对面的小男孩,开始吹肥皂泡泡,那些美丽而易碎的泡泡,象爱情。小慧想,建斌每天来回的坐在地铁里,是什么样的感受呢?她开始流泪。   建斌离开的前一晚,小慧还是平静地替他收拾。只是在建斌站在她身后拿牙刷的时候,她突然一个反手,打建斌,然后变成接吻,然后疯狂地做爱,然后相互勾着小拇指入睡。   第二天,建斌还是走了。   在地铁站的茫茫人海中,小慧突然想起和建斌刚到北京时的情景。他们走出地铁,建斌说,要给小慧幸福。小慧说,她爱建斌。   镜头的灯光打在小慧和建斌的脸上。地铁的风吹动他们的头发。   全剧终。    part two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比较容易讨好的文艺片。叙述的是好几段爱情。主线围绕建斌和小慧间一段七年的婚姻。听说恋爱七年或婚姻七年,是一个危险期。如果咬咬牙还是过不去,就得分道扬镳。   建斌和小慧就是处于这个危险期上。两个曾经相爱的人,在经历了七年的婚姻后,相互猜度,却不肯和对方说出真心话和内心想法。在情感上没有了怦然心动的感觉,却又舍不得对方,舍不得属于彼此的回忆,舍不得一直相伴的风风雨雨。各怀心事,想说,又说不出口。于是欲言又止,于是无论如何都说不出来。个中的心理活动太复杂微妙,非言语可以表达。于是对感情的无力感再度升起。   影片的音乐不错,除了片头和片尾那条由二胡演奏的旋律(感觉媚俗,太有商业味道了,让我想起刘德华的《一起走过的日子》)。   独白在现今新锐电影中是一种潮流。《开往春天的地铁》当然不能幸免。虽然有造作的成份,但仍有可取之处:能将观众带进电影现场,而我们变成独白者唯一的听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全剧拍摄还算自然。耿乐的演绎比较到位。这部电影,让人思索一段情感的长度极限。在现代人的观念里,婚姻代表稳定吗?否。感情是一言难尽的东西,微妙,复杂,游离,不止黑白。在它里面,掺杂了许多中间色。   结局如何,不得而知。它只给了我一个问号。建斌和小慧之间,也许还有爱,也许还有许多。例如回忆,或者由曾有的情意和爱情延续而出的持久的亲情?又抑或都抵不过分手?   也许只有身临其境,我们才能做出选择。 ____
个人分类: 电影欣赏|251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有一个梦
热度 6 duke01361 2012-1-11 19:09
我有一个梦 很久以来,我总想说出我的一个梦想,在某所高校里教书育人,和一群善良,不功利,而又对自然之理充满好奇的年轻人在一起...做一些帮助我们自己,还有这个世界上其他的人懂得一些未知的自然秘密的事情,苦也罢,累也罢,总之那会有多好!名利如浮云,出名也好,不出名也好,真的都不重要,也无所谓;钱挣得多也好,少也罢,只要不冻饿,只要能够温饱,钱再多对我也没用,因为我不想游山玩水,也不想人前显得阔绰,尽管我游历了欧洲亚洲和大洋洲,但那时都是为着工作和生活。一直以来,我总这样认为,只要我有条件能够踏踏实实地做事情,善待学生,倾情于研究和教学,那么我必快乐!因为我相信,这样的生活状态可以使我在死之前做出相当的贡献,会培养一批批出类拔萃的学生,更重要的是,我会对的起纳税人,不会辜负人家给我的薪水... 我其实真正地熟悉这样的生活,我一直都觉得这样的生活状态是我最想要的,因为这种生活是我最感觉没有压力的生活,整天能够做些这样的事情,也是我最感觉惬意的事情,总沉浸在这样的事情里面,也真的会有一种轻松而幸福的感觉。这样的人生生活对于我这样一直生活工作在学院里面的人而言,既熟悉也觉得亲切。但是,现实远远不能使人如此心安理得!我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忧虑现实中的人为障碍,花费大量精力于我厌恶而不熟悉的事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劝导一届届被这个金钱万能的社会误导了的学生们,劝他们一心向学,不计名利;我还要绞尽脑汁地应付那些不公正的人和事情,对于这些,我的抵触和抗争往往是没有用的,而最终只会带给自己很多的烦恼和不安!这些是我厌恶,也感觉最痛苦的活动.... 我有一个梦,我梦想我的平静生活能够从2012年开始....我的学生们都勤奋努力地研学,我的那些上司都学会公平和珍惜,...我也渴望大家都学会珍重,摒弃那些恶习,洁身自好!生命是个定数,善恶都会终结...与其作恶,还是善意人生罢!
个人分类: My Ideas|2768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丘成桐:中国科技一流成果太少
热度 1 dongzg101 2012-1-11 04:25
丘成桐:中国科技一流成果太少 中国科技能不能够脱胎换骨,这五到十年很关键 丘成桐在清华大学数学科学中心 记者 叶铁桥摄 这是科技界要面对的一个新命题:中国的科技已经起飞了,但能否飞起来,关键就在最近10年。 面对中国青年报记者,62岁的丘成桐言辞恳切:“机遇就在这10年,如何把中国的高科技搞上去,迫切值得深思。” 但他对中国科研的现状也不乏忧虑。这位华人数学家中唯一获得过菲尔兹奖(素有数学诺贝尔奖之称)的著名学者,经常直言不讳地批评国内科研界的问题。 他认为是爱之愈深,责之愈切,“我的批评都是为了让中国科研,希望无论是环境还是制度都能变得更好”。 近日,中国青年报记者就科技教育领域的一些热点问题,对这位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进行了独家专访。 采访是在他担任主任的清华大学数学科学中心进行的,记者看到,他的办公室里摆满了纸箱子,编号从1一直到80多号,这些箱子里装满了丘先生从美国运回的藏书,占了他藏书的一半。 记者问:“您把藏书都运回了国内,是要全职回国吗?”他未置可否地笑了笑:“那要看环境怎么样。” 中国最好的学生与美国最好的学生相比,在学科准备上有一段差距 记者(以下简称记):这些年您一直在做大学生数学竞赛,能否介绍下具体情况? 丘成桐(以下简称丘):我们这几年搞了一个“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第一年考的时候,很多学生水平不行,第二年改进了很多。我们不考刁难的题目,基本上是美国博士资格考试的水平。让我吓一跳的是,有些名校一个学生都没考上。因为这些名校吃老本,考试一下就露出底了。 我们有50多位教授参加组织和出题,组织这场竞赛完全是义务劳动,竞赛到目前为止办了两年,虽然得到政府认可,却没有要求政府拨一分钱,全部都是我们自己找的经费。我觉得竞赛的效果很好,因为很多高校知道要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了,一考试就知道学生水平比不上人家嘛。 记:在我们的印象中,中国学生的数学水平是最好的,怎么会比不上人家? 丘:在哈佛大学,某一年有9个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参加我们数学专业的博士资格考试,满分160分,有7个学生考分在130至140分之间,唯独两个中国学生只考了80多分。这还是中国最好的学生。 中国学生在数学上的准备比不上人家。清华有个学生跟着我,刚来的时候,觉得博士生资格考试很困难,经过努力,现在成绩不错了。这表示其实中国学生的基本功并没有那么好。举例来说,中国高中不怎么教微积分,为什么不教?因为高考考得少或者不考。然而,微积分是文艺复兴和科技革命以来最伟大的创造,牛顿靠微积分成就了牛顿力学,大部分科学上的成就也都需用到微积分。 经常能听到某些媒体说,美国很多人连加减乘除都不会。美国的高中生可能会有一部分学生的加减乘除没学好,但总不能专找美国最差的学生和中国学生比较,干吗不找他们优秀的学生来进行比较? 所以,之前有报道说中国学生出去留学数学是最牛的,这是片面的。中国最好的学生与美国最好的学生相比,在学科准备上有一段差距。 记:基础培养特别重要。 丘:我在国内见到不少应用数学家有这样的毛病:基本功夫不够坚实,却大谈交叉学科的重要性。这样做反而把本来应当发展的基础学科也耽误了,正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犬”。本世纪的知识突飞猛进,跨学科的知识更是如此。事实上,大部分创新的科学都是在不同学科的融合中擦出火花产生的。 很多人都同意这个看法,但却忘记了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有能力融合不同学科的学者,其能力和知识水平都要跟这些不同学科的专家相当,即使在某方面的知识跟不上,他也要能理解问题的困难所在,能找合适的专家求教。而能满足这些条件的科学家实在不多。 中国有不少学者只注重科学的应用,而不愿意在基础科学上下功夫,这是非常肤浅的。事实上,从工业革命以来科技的每次突破无不源自基础科学的发展。对基础科学认识不够深入,只满足于应用而沾沾自喜,终究是尾随人后、依样画葫芦罢了。年轻人做学问,务必要踏实,将基础学科学好。 中国现在的教育就像从大锅里盛出一点饭,比较平均地分给所有人 记:如何评价今天中国的学术水平? 丘:大范围来说,科学上第一流的成果不多。第一流就是其他人做不到的,基本思想从头到尾都是我们做的。最近我去看国防科技大学做的“千万亿次高效能计算机系统”,看了西昌卫星中心的火箭发射,都做得非常杰出,但无论是计算机还是火箭,基本思想都是外国人的贡献,我们还缺少全面性的创新工程。 美国很多第一流的创新成果是别人没有做过的,他们从头开始做,如半导体和生物科技里面的很多科研成果。与之相比,中国要差得远。结晶牛胰岛素是一项很伟大的事业,但这已经是50年前的事了,这几十年,中国还没有像结晶牛胰岛素这样的工程。 记:怎么看待近年来一流成果的稀缺? 丘:教育没有做到位,尤其是从广泛学生里培养出一部分好学生的力度不够。 大范围来讲,虽然我们现在的教育在“量”上是不错,每年差不多有1000万高中毕业生,高考也比较公平。但是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要从这里面培养出一小群适合做领导的、做创新性工作的人来。 要做前人没有做过的工作,就非要培养出一批出色的年轻学者。有些科学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就是几个人、几十个人做出来的,比如半导体,但它影响的可不只几个人、几十个人,而是大多数人,乃至全世界,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在中国的大学生或者高中生里面,如果有千分之一甚至是万分之一的人能够这样,或者说,只要有1000个杰出学生去从事这些事业,就能对整个中国的创新带来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中国现在的教育就像从大锅里盛出一点饭,比较平均地分给所有人。我觉得,应该有体系地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年轻人,让他们投入到伟大的科技事业中去。 记:如何培养这样的年轻人,您的建议是什么? 丘: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很多大牌教授要做研究,不愿意教书,这造成学生遇不到好的教授。哈佛大学数学系的教授全部被要求教大本科,无一例外。最近几年国内教育部门也开始要求大教授教本科,但是还不够。 国内的好文章数量太少了 记:前段时间,有研究机构发布我国国际论文的数量指标,数据显示我们在全球上升的速度很快,但引用率不高。有观点认为,我们论文把量做足了,质量就会慢慢上去? 丘:这个论点显然是不科学的。现在看来,中国的博士全世界最多,哈佛大学去年毕业300个博士,对比这300个博士的论文水准,也许中国很多高校的博士论文加起来都不见得比这300个博士的论文好。 创造一定要靠“质”而不是靠“量”。也许好的杂志会登你的文章,但不代表你的文章就是杂志中最好的。真正的好文章会影响很久的,文章好不好,要等过了十年八年才会显现出来。不要看发表时的状况,要看五年十年后的引用率,且排除自己引用的部分。这样来看,国内的好文章数量太少了。所以我们只顾着把量做足很难有质的提高。 我觉得,只有求真求美,一心一意追求大自然的真理,摒弃形式主义的东西,才可能在做学问上有所提高。 记:怎么理解求真求美? 丘:我认识一个院士带了个博士后,文章没发表前,发现逻辑错了,这个院士说没事,因为没有人敢说他错了,他不在乎。我看到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事情,有些媒体宣传的大教授,明明知道某个问题错了,但就是不愿意纠正,真正变成学霸了。 真正想做学问的人,不要只想着做院士、当领导 记:您描绘了一个很好的景致,但是就像站在湖边,远看时这湖景挺美的,可是一走到近处,才发现这湖水浑浊不堪,大煞风景,怎么面对这种状况? 丘:学风一定要改正。现在中国学术界有造假的风气,真假不分的话学问怎么做啊?学问在真知面前,在所有力量面前都是不变的。伽利略在教皇面前说:“就算你惩罚我地球还是在转动的,地球还是在围绕太阳转动的,你无论怎么惩罚我,还是有那么一个真理存在的。”可惜现在一些学者不能讲真话不敢讲真话,名人、权威或领导讲了一句话,反而成了“真理”。 真正想做学问的人,不要只想着做院士、当领导,为了学问而做学问,终究会成功。我常跟年轻的朋友们强调,学问做好了,肯定有出头的时候。遗憾的是很多年轻人不愿努力几年以后才得到赏识,他们只愿意看到眼前的利益。 记:您有什么建议? 丘:其实只要领导不要急功近利,真正想做一些好的研究,就会有一群人会为做学问而做学问的。 现在做学问的人都是为了某种目的,比如说为了自己的名利,甚至为了学校和国家的声誉,这样做学问不大可能做得特别好。年青人做学问,还是需要有一些是出于对大自然的好奇。 爱因斯坦做相对论的工作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他的研究对枪炮和火车都没好处。量子力学做出来的时候,在当时什么用都没有,只是个哲学的观点。到后来我们才认识到它们都是最重要的工作。 因好奇而沉浸到一个地步才能做好学问,中国应当创造条件让一批人为做学问而做学问,应该鼓励这种人。 记:您在很多演讲中,都说把中国科技发展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但很多人认为今天中国的年轻人很浮躁,您怎么看? 丘:学生浮躁的主要原因是学校环境不好,社会舆论也没有引导好。无论是学校的教师,还是政府官员,甚至包括媒体,都营造了一种不好的风气。在学风和社会风气的影响下,一些聪明能干的大学生只想着赚钱,不想继续在学问上下功夫。有能力的学生大多数都奔着学金融去了,没有人想留下来做一些基础工作。 国家这么大,如果年轻学生都只想着捞一笔是绝对不行的,还是需要有好好做学问的学生。 美国之所以强大,是因为美国年轻人挣钱归挣钱,但总还有一批年轻人愿意全心全力去做学术,不去想挣钱的事。年轻人学问做好了,总会有出头的时候,做好了学问也不是不能名利双收,只是看青年朋友们耐不耐得住这种寂寞,有没有挑战的精神。 总的来说,我有信心看到大批年轻人带领我们国家科技取得大进步,但国家需要保护他们,让他们发挥他们的长处。 未来10年是中国科技发展的最好时机 记:这些年您一直在中美之间走动,您感受到中国科技进步表现在哪些方面? 丘:中国科技这几年起飞了,是不是真的能飞起来是另外一个问题。近两三年形势大好,也可以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中国科技能不能够脱胎换骨,就看这五到十年,因为这期间海外经济遇到大困难,欧美都遇到困难,真正有学问的学者把中国看得很重要。 中国的教育科技环境也有所改善,现在的年轻人愿意花时间读书了,以前觉得只要出国就好,现在也知道在中国也可以做学问了,这是很重要的改变。 但现在中国基本都请华裔的学者,华裔学者跟全世界最好的学者比不见得是最好的。我们有能力请非华裔学者到中国来,我们清华的数学中心成立了才两年,有很多一流的非华裔学者全职来参加了。这些都不是普通的学者,一个密歇根大学的讲座教授全职来中国;堪培拉大学的教授计划每年来九个月,除了教书外,也带研究生;一个荷兰的院士也准备来。还有一大批很好的年轻学者都要来参与。 所以,未来10年是中国科技发展的最好时机,中国一定要把握这千载难逢的机会,错过了,下一次再遇到这样的机会,还不知道要等多少年。 当年,陈省身先生和华罗庚先生在极为艰苦的情况下,可以做出世界一流的工作,都是他们年青时候完成的。我相信在政府正确的领导下,我们有能力培养一批年青的学者,做出世界一流的工作。 1 2 下一页
1113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年轻知识分子是中国 未来的 希望!
dongzg101 2012-1-9 16:26
年轻知识分子是中国未来的希望! 2012-01-09 09:12:08 浏览 4000 次 | 评论 16 条 年轻知识分子是中国未来的希望!                     我们经常会听到老一辈的人教训年轻一辈的时候说:“我们走过的路比你吃过的盐还多。”意思就是我比你经验老到“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当然,从某些人生总结的经验来说,是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适合所有的事,因为对年轻人来说,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在不同的时代,他们有自己所需要做的事情,如果这一代的年轻人都按照老一辈的规矩去办事,人类的思想且不是停止不前。因此,老一辈的千万不要小瞧年轻人,可能在这个时代,他们所做出的贡献,非你所能及的。   听说,最近网上有流传,说年轻知识分子已成中国最大威胁,它综合现实社会大学生毕业就业问题和住房问题,再加上工资不如农民工,很可能会引发中国将来的社会动荡。其实,这是一种“假想敌”的论证,也算是对中国当今年轻知识分子一种侮辱了。因此,于其每天费尽心思在找“假想敌”,不如着手去解决这些将来当局认为有可能会发生社会动荡的问题!   不管在任何一个时代,一个国家和民族,对于人类来说,生存永远是放在第一位。而知识分子也是如此,特别对中国一些年轻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们可能对社会缺少经验,但这并不能说明他们将来会成为中国社会动荡的最大威胁,这显然有些危言耸听了,有种乱扣帽子的嫌疑。   一般来说,老一辈的总是以过来人的语气来教训年轻的知识分子,而年轻知识分子总是会取笑老一辈的太过迂腐,庸俗。而这种现象在任何一代都是真实的存在,今天我们说年轻知识分子会成为中国最大的威胁,便是如此!   当今中国年轻知识分子对社会做出的贡献,非老一辈可比,当诸多老一辈,专家,学者还像蜘蛛一样躲在阁楼里,盼望着理想世界到来的时候,年轻的知识分子早已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时代力量,有人说他们是愤青,思想还很幼稚,然而对于任何一个思想大家,还是大师,他们都会有过这样的过程,从幼稚到成熟总是需要一个过程,对于我个人来说,有时候宁愿忍受年轻人的幼稚的新思想,但很难忍受那一张把自己高高挂起,总是摆着一付面孔偷圣言贤语来教训人。   比如近几年网络所发生的一系列曝光系列,围观事件,对光明的追求和理想的向往,这些不是老一辈所能拥有的。动车出轨了,是谁先发出声音来,食品安全出问题,又是谁发出一声声正义之声呢?而这些事件中,年轻的知识分子一直扮演着中坚的力量,是他们托起了这个社会的良知,是他们让人们再次发觉这个时代还善存一丝正义。而这一些,年轻知识分子都是功不可没的,因此,我们不要轻意的下定断说年轻知识分子是中国最大的威胁,相反,他们才是中国未来真正的希望,要知道,历史发展总是有规律的,一代成长,一代消亡,终有一天,这些被称之为最大威胁的年轻知识分子,他们将承担中国未来的希望。   就业,房价,工资低是一种压力,但年轻知识分子并不会把它看成是发生社会动荡的主要因素。如果我们老一辈硬把他们看成是中国最大的威胁,给他们带来的影响是负面的,这些把年轻知识分子当成“假想敌”的维稳分子,可能会很失望。   对于年轻知识分子可能是中国最大的威胁一说,可能对当局来说,是妨患于未然,因为一个政党如果想一直把持中央,有时候必须要做出把任何有可能成为将来危险政党的分子扼杀在摇篮之中。对同为过来人的知识分子来说,如果传递出这样的信息,往往会害死人的,要知道,从我们的历史来说,一个拥有独立思想的知识分子受政局喜欢的并不是很多,更多的是迫害,是残杀,而现在做为老一辈,不要轻言把他们看成是中国将来引发社会动荡的最大威胁。当然,我们回头看看,它都会成为过去,成为历史,因为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但如果这种“假设”而使当今年轻知识分子成为政客的“假想敌”,成为把柄。那中国的年轻知识分子就遭秧了。可能你是无心,但不经意中你已做了刽子手,知识分子,不管是年轻的,还是老一辈的,你们所面临的环境是一样的。   年轻的知识分子可以说是时代的航海家,他们善于开拓和发现新大陆,当然,在这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蛮撞和不理智的行为,但正是这种蛮撞和不理智的行为,才显示出年轻知识分子可爱的本性来。人类的思想,总是要向文明不断的迈进,而开拓新思想就需要新一代的年轻知识分子那份敢闯敢担的精神,对于他们在这过程所犯的错误,上帝也会原谅的,老一辈的应该要给予包容和鼓励去培养他们的成长,而不是用脚把他们踩下去,而这一方面,在中国却是很少见,老一辈的知识分子也很少拥有这样的情怀,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0 您可能也喜欢: 中国未来 加拿大把未来希望寄托在中国身上 中学生希望学习性知识 中国未来的选择 四谈知识分子
126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青壮年学者要加油:)
zlhua 2012-1-9 11:16
看了人民日报:院士什么"最高"这篇文章后,对院士的理解更加客观了,院士应该是国家对曾经在某个领域作出突出贡献或最高学术成果的学者的承认.他们给青壮年学者树立了一个榜样,授予他们院士的同时也告诫了青壮年学者,少壮应努力!有耕耘就会有收获,耕耘时一定要认真,不要老想着收获,功到自然成,工夫到家了,收获自然是水到渠成的.因此,年轻人做学问一定要认真,一定要注意积累,一定要实事求是,一定要耐得住寂寞,甚至是否定!失败是成功之母,不断学习,思考,实验,总结...人的一生终将因此而充实而快乐:) 写完上面一段文字时,我想起了国际上的一些大奖,比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其实也是遵循了这个道理...呵呵,所以,年青人一定不要妄自菲薄,要再接再厉,以非功利的方式做学问,会收获更多:) 扩展阅读:人民日报:院士什么“最高” 无论是《中科院院士章程》还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章程》,都把院士界定为科学技术和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因此,在绝大多数人的心目中,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无疑代表了我国科学技术界的最高水平,每一位院士也都是所在领域的学术权威。换言之,院士就是“最高学术水平”的代名词。 然而,在前不久举行的新当选院士证书颁发仪式暨座谈会上,中科院院长白春礼的一番话,却让人耳目一新:获得院士荣誉称号仅仅意味着既往的学术成绩和贡献得到认可,但科学探索和创新之路永无止境,最高学术称号并不能与最高学术水平直接画等号。我们对此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深刻认识到院士是科技界一员,千万不要自我陶醉,更不能以权威自居。 仔细想来,白春礼院长的这番话,是实事求是的“大实话”。 首先,评选院士的依据,是该科学家过去(多为青壮年时期)所取得的成果,而非其当下的学术水平。当今世界,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更是日新月异,由于年龄的增长、精力的衰减,任何科学家都很难长期与科技进步的步伐并驾齐驱,更不可能“永立潮头”。科学家被评为院士,已经是他们获得最佳学术成果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后的事情,自然已很难再言“代表当前的最高学术水平”。 已故院士王选,生前曾谆谆告诫世人:“错误地把院士看成是当前领域的学术权威,我经常说时态搞错了,没分清楚过去式、现在式和将来式。”他以自己为例说:我38岁,站在研究的最前沿,却是无名小卒;58岁时,成为两院院士,但是两年前就离开了设计第一线;到现在68岁,又得了国家最高科技奖,但已经远离学科前沿,靠虚名过日子。 其次,从我国院士的年龄结构来看,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最高学术称号并不能与最高学术水平直接画等号”。据统计,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平均年龄为73岁;中科院院士的平均年龄,也高达72岁。科学家固然不能以年龄论英雄,但年龄却是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科学研究表明,25—40岁是人生体力和脑力的黄金时期,是最具创造力和最可能出杰出成果的时期。统计结果显示,20世纪的100年中,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共159人次,他们做出自己的代表性工作的年龄分布为:30岁以下的占29%,30—40岁的占67%,40岁以上的仅占3%。 因此,无论从院士群体还是某位院士而言,与最高学术水平直接画等号,既与客观事实不符,也有违科学自身的发展规律。由是观之,就会发现时下的许多做法,实在是很不靠谱:科研立项必须要有院士牵头,否则就不够权威;申请课题必须要有院士领衔,否则就难以通过评审;成果鉴定如果没有院士主持,就变得“没有档次”;学术会议如果没有院士坐主席台,规格就不高;许多大学把拥有多少院士当作炫耀的资本、吸引生源的招牌,一些地方甚至把“填补本地区院士空白”当作衡量官员“科技政绩”的重要指标…… 院士荣誉称号仅仅意味着对既往学术成就的认可。科学探索和创新永无止境,如果院士俨然成为最高学术水平代表、不容置疑的学术权威,既阻碍了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更严重挤压了青年科技人员成长的空间。 科学没有“最高”,只有“更高”;创新不是迷信权威,而是要打破权威。消除盲目的院士崇拜,恐怕要在“最高学术称号并不能与最高学术水平直接画等号”的共识基础上,三管齐下:有关部门在分配科研资源时改变“凡事必有院士”的陈规,吸引更多虽无院士之名却有院士之实的优秀青年科学家参与立项、评审;社会公众对院士崇尚而不崇拜、尊重而不盲从;院士们宜严格自律,不以权威自居,干所长之事,尽应尽之责。
个人分类: 自省自立|2697 次阅读|0 个评论
回乡散记-- 老爸茶与茶餐厅
热度 5 lujiangxiao 2012-1-7 23:49
回乡散记-- 老爸茶与茶餐厅. 家乡有两种茶馆,一种叫"茶餐厅" ,专供年轻人消费. 其装修风格现代. 卖咖啡,泡泡茶, 西式点心, 三明治, 和可乐等高糖碳酸饮料, 外加免费宽带网. 另一种叫"老爸茶",面向中老年.大棚木桌,卖玻璃杯热茶,广东小碟点心,南洋炒粉等本土食物.空中有苍蝇嗡嗡于耳际,地上有鸡狗徜徉在桌间. 冬日早晨,凉风习习. 村口的几个老爸茶摊已经熙熙攘攘,座无虚. 人们吵吵嚷嚷地讲着我听不懂的家乡话, 盯住我这外乡人猛看. 我却只能矜持地对满街陌生人点头傻笑. 他们则对我完全知根知底, 知道我是谁的儿子谁的孙,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连干什么工挣多少钱都有几种版本. 家乡人长寿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六十岁还骑电摩托下地,七八十岁的人看起来行动如常,九十多的老奶奶还喂鸡,上街,做饭.人们大约在60岁左右脱离重体力劳动,之后男人买采票,坐老爸茶馆就是每天主要的社交活动,一直到八九十岁. 茶馆里活跃的高通量信息交流对老人再学习和延缓脑筋衰老是很有益的. 一天早上在街上碰到一位本村精英,邀我一起喝老爸茶. 几个不太认识的远亲也凑上来,争先恐后地大声介绍自己. 为了照顾我, 一桌的人都拗着口讲官话. 这位精英早年在本地区一所很好的中学高中毕业,这在农村已经是很高的学位了.但是那时闹运动,他成份'比较高'就只能下田种地.他自豪地说他是个种田能手,犁地插秧又快又好.他说他受过最大的苦是没有东西吃,那种挨饿的感觉让他永世不能忘. 他说当然最苦的还是那些牛,从早到晚让人们鞭打着干重活,没有时间吃草. 他衷心地感谢邓小平拨乱反正,给他的地主身份平了反,不再当下等人. 那年村干部说村里小学教员的水平太差了,误人子弟,可本村有个这么高学历的人应该好好利用.于是他进了小学, 教语文又教算术. 后来又调到乡小学,直到后来退休,至今享受着令乡亲羡慕的退休工资. 另一位远亲就没这么幸运了.早年我父亲在他外祖父的家里渡过童年,外祖父在集市上有一间小药店,是两个村令人羡慕的富人. 为了报答养育之恩, 父亲留学归国后就把表兄弟的孩子,(这位远亲)带到北京读书,象对自己孩子一样在家里添双筷子. 可是远亲却没有好好利用北京的教育,只读到初中毕业就不读了,就业于一家汽车修理场.他在哪里大显身手, 搞技术革新,发明了'汽车加油器'.还被评为先进. 可是不知哪年运动的时候说刘少奇搞自留好,被批判并下放到京郊的一个农场.60年代受不住饥饿就回乡了.直到80年代才平反,让他回北京上班,可是他早已经适应乡下不愿回去,所以只得了很少的补偿. 他对时局有很多牢骚,所幸子女都大了,农村花不了多少钱,生活也还安逸.虽然患有癫痫病,脑筋还是清楚敏捷,赶公共车一路飞跑.他帮我接通了很多父亲历史线索的断头, 带我去看了深深埋藏在新房从林中的'外祖父药铺'和父亲渡过幸福童年的外祖父老屋. 村里有一位比我小一辈的80后亲戚,又懂方言又懂上网.办事时带着他对我帮助不小. 他大学毕业还没找到工作,所以也很愿意陪我跑. 我虽回乡休假却还要每日处理很多电邮.就全靠他陪我去坐那脏兮兮阴森森的网吧. 当我请他喝茶的时候他却不愿意去老爸茶,执意要走得远些去茶餐厅.原来他继承了我家族里敏感而脆弱的性格,嫌老爸茶土气或者是脏. 当然我也完全不敢恭维村里茶餐厅的卫生状况,也受不了那些古怪的泡泡茶,只能要和老爸茶摊一样的加糖热红茶.代沟啊,代沟. 他和我谈得很多,完全是典型的80后.他暂时没工作,就夜里上网,白天睡懒觉,下午去学汽车驾驶. 他老爸年近60,还在努力工作.前几个月养虾蚀了本,经济损失比较重.现在冬季在给富人砌石头盖楼房. 在我离开家乡的那天他的哥哥也回来了,两人一起拖着我的拉杆箱陪我坐公共车进城.他哥哥也是80后,非常活泼健谈.他在给一个电话公司做所谓"最后一公里"的工程,也就是'光纤入户'. 他如数家珍地给我介绍路边看到的手机塔和微波天线,并指给我看路边的光纤终端盒.在城里他发现路边的一个工人正在熔接光纤,就向我介绍这种我只在教科书上见过的技术. 当我端着相机凑上去的时候,他却提醒我不要靠得太近,以免打扰这个极为精细的过程. 用光纤远程传输数据在70年代还是美国军方的绝对机密,它的发明人几年前才得了诺贝尔奖物理奖 看着眼前在个十指黑黑的打工仔在熔接光纤,真有时空倒错的感觉. 在城里, 我们终于有机会坐在一个正宗的茶餐厅里,享用白面包土司三明治,浓香的海南黑咖啡和法式甜点. 没错,是从南洋传来的欧洲风格. 本回书结落在两种乡土茶文化, 正是: 早晨才饮老爸茶, 中午又饭茶餐厅. 信息交流快如水, 谁说农民不精英.
3054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犯错”是年轻人的特权,但不能亵渎“特权” 精选
dongzg101 2012-1-6 16:24
“犯错”是年轻人的特权,但不能亵渎“特权” 精选 已有 781 次阅读 2012-1-6 07:45 | 系统分类: 观点评述 | 关键词:class center “犯错”是年轻人的特权,但不能亵渎“特权” 喻海良, 2012-01-06 俗话说,“人之初,性本善”。为什么人长大了后,有些人违法乱纪、贪污受贿,而有些人能够建功立业、献身祖国。其实,最主要的和他人生的“老师”有关系。 上幼儿园,有启蒙幼师;上小学初中,有小学初中老师;上高中,也有高中老师;念大学研究生,有导师;就算走入社会了,孔子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 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我相信应该没有一个人一点点错误都没有违反过。就算是以前的“皇子皇孙”也随时有把利尺对他们错误进行处罚。所以说,犯错算什么?特别是年轻人,犯错算什么?我个人认为, 年轻人犯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也是他们的“特权”。关键是年轻人犯错误了,怎样处理。 这时候,老师的作用就很重要了。 这里先讲一个妈妈们爱讲的故事。说是一个小孩从小就有偷东西的习惯,妈妈见他偷的东西非常好,就奖励他喝一口奶。后来小孩每偷一次就会得到奖励一次。久而久之,小孩养成了这个习惯,最后也因为偷东西被判死刑。临刑前他对妈妈说,能否让我再喝一口奶。最后,他咬掉妈妈的奶头,两个人一起死了。相反,如果妈妈见到孩子第一次偷东西的时候,就加以严加训斥以致打罚,这个小孩将能有这样的结局吗?就这个案例而言,是谁的错?我认为,小孩子没有错。 哪一个小孩子不是看见自己喜欢而没有的东西,就想方设法的拿为己用,这属于他们人性的本能。 相反,对于这位母亲,那就大错特错了。 讲完这个故事,大家就知道一个人的成长,老师的作用有多大。现在,好的老师不只是教学生知识,也不是不容学生犯错,一棍子打死。而是,对这个学生进行监督。学生努力了,给予适当鼓励;如果学生犯错了,马上予以纠正,这样学生就不会再犯错误了。 下面列列我对一个好的研究生导师的看法:首先有学识。能给在遇到难题的时候,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学生少走弯路;第二,应该有容错之能。不是看到学生犯错误了,马上就一棍子打死,而是给予给错的机会,也就是“戴罪立功”的机会。还有,值得强调一下,也要看这个错误是故意犯的,还是无意犯得。俗话说,“无知者无罪”。 很有可能,以前犯的错误有多大,将来的成功就有多大 ;第三,给学生以希望与自信心。很多老师都忽略这一条,但 学生的自信心有多强,将来的本事可能就有多大 。再看看《新亮剑》的一句口号,“狭路相逢,勇者胜。”可见信心多重要。 写完这,大家就能理会我在《导师教我写第一篇学术论文》时的主要想法,不是说我鼓励和教学生犯错;而是说,学生犯错了,导师怎样“处理”这件事情,以及处理后带来的“效果”,怎样做一个好的导师。 最后,应 赵老师的批评,最后必须强调一下: “犯错”是年轻人的特权,但不能亵渎“特权”!
906 次阅读|0 个评论
岁末留念
oyzb 2011-12-31 03:22
有点晚了~~可惜睡意全无。。。记录一下现在的心情吧,在这个特殊的日子~~ 一直觉得心若在梦就在,积极生活才是王道。最近发生的很多,也成长了许多,自身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还是那么的不成熟,那么的脆弱,那么的不堪一击。 过去的一年,是重要的一年,是人生的一个拐点,虽然前路漫漫,不知拐向何方 墙里的人想进去,墙外的却想出去。期望太高,失望越大。在这个环境中,渐渐的迷失了自己,找不到方向 一切都变得这么混乱,找不到心灵的港湾,思考了,答案也显而易见,却发现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在这个社会上,有多少人,能够干自己喜欢的事情呢? 对于年轻人来说,看不到希望才是最无助的,才是最可怕的。 很想谈一谈了,却不知道结局会如何,事在人为,尽力就行吧。 人这辈子到底为了什么。。。怀念那些老人~~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429 次阅读|0 个评论
“百万年薪”计划们煽了谁的耳光?!
热度 2 jimmy198360 2011-12-30 20:38
“樊明武认为,“百万年薪招聘教师”的口号很响,但建设一流大学需要的是一批高水平教师,让他们在衣、食、住、行方面“体面些”更为实际。” “樊明武在报告中说:“我们总是提一些很响亮却很空洞的空号,而忽视一些小的、实际的东西,不明白客观世界的进步需要点点滴滴的积累。”” 各种充满特权和歧视的 霸道实施(从制定到实施到流行,典型的举国、威权模式) 的“高端”人才计划,让 金钱和名利还有特权 在学术界、尤其是高校肆意横飞! 为什么我们不能多做些对身边的教师还有新培养出来的年轻人们一些更实际的东西呢?! “百万年薪”计划们你煽了谁的耳光?! 这是中国学界的耻辱!!! 樊明武院士:大学建一流要少些功利主义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12/257768.shtm 更多相关不相关文章: 打开中国困局的钥匙 2--- 走出学术界与教育改革的泥淖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41376do=blogid=508048 ; 打开中国困局的钥匙 1--- 迷茫的中国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41376do=blogid=508042 让“公平”飞一会!步子太大容易扯着蛋!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41376do=blogid=517645 博士生的“吃饭研究”---兼与饶、施、王、邓等教授商榷学术改革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41376do=blogid=511825 国内人才低层次、后娘养?特权横行无正义的国家和学界有希望?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41376do=blogid=516289 中国人把院士制度弄成了造"神"的制度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41376do=blogid=516727
2996 次阅读|3 个评论
我在北大的学术独立之路--给年轻的博士和博士后们一点启发
热度 47 张海霞 2011-12-26 23:05
看到王德华老师的文章 “ 学术独立是年轻学者的一个首要目标 ” ,深有同感,我 1998 年底博士毕业离开母校和大名鼎鼎的导师,机缘巧合去某大学做了博士后, 2001 年春天出站后到北大 微电子工作,算起来正好十年了,当初离开鼎鼎大名的导师,博士后出站离开得心应手的环境,我选择的是一条看似艰辛和曲折的路,这十年来作为小土鳖,我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经历了从一个初入门的教师到一个有相对独立方向的教授的成长, 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并开始赢得国内外同行的尊重。 做为一个过来人, 这十年里我经历了内心的成长和能力的锻炼,这十年的经历也是较为幸运的职业经历, 我总结如下几个年轻人在学术独立中必须经历的心路历程: 1 、 加倍努力,不要抱怨: 因为脚下无根,所以很努力,比别人付出的多,有一个学生问关于女生发展的问题,我说在工作上不分男女,只有工作成绩,这十年来我出差超过其他同事,加班也一样不少,只要是工作需要的,我都尽力去做,不抱怨,不强求,积极进取;也有不少来的早和条件好的同事最终被淘汰的,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工作不够努力,抱怨多于努力,几年下来就逐渐落后了。 2 、 团结他人,精诚协作: 其实刚到一个新单位的时候 ,都有不适应和不协调,即便是我这样性格开朗的人,也难免有些误会,但是只要心胸开阔、积极团结他人,多与他人合作,在工作中表现出诚意和能力,最终会得到大多数的支持。 3 、 敢于挑战,不惧权威 ,这也是最重要的,无论哪个场合和国内国际会议,我几乎都是第一个提问的。作为一个研究者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能盲目服从,不管是谁都要坚持并且敢说出自己的主张。同样,研究中遇到难题,也要敢于接受挑战,敢于与众不同走新路,只有这样才能有独立的机会,否则无论在哪里都不会发展很好。 其实,不仅仅是学术,各个方面都是这样, 从自己做起,少怨天尤人 ,现在的社会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自己可以做主的独立的人,没有谁逼迫你去做什么,很多看似不得已的选择,其实还是自己内心的“小九九”在做鬼,捉捉这个鬼,自己会轻松很多。希望这些经历能够给还在困惑中的广大朋友们一点启示,人生很漫长,我们就给自己点时间慢慢来吧,也许不是那个最亮的星,也许不是跑得最快的兔子,但是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自己做一个掌握自己命运的“土鳖”,不是比度过一个“傀儡的人生”要好吗?要开心吗?百年之后,那些功名利禄不都是浮云吗?何必斤斤计较?还是做自己真的想做的事情吧,只要你愿意,选择可以很简单。 写下自己的想法,希望对渴望学术独立的博士和博士后们有所启发,也期待有更多的朋友早点行动起来,做一个独立自主的研究者。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0512 次阅读|8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3: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