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大航海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人类历史 - 生命与机器
benlion 2020-7-29 22:18
BJ.Zeng的探索与思考 - 简介 童年,芍药园的幼苗和小溪流石块下的螃蟹,闹钟和望远镜与万花筒, 1972 年翻阅中西医药学书籍, 1976 年物理学启蒙和几何绘画艺术。 中学时代,光合作用仿生工厂、微电子遥控昆虫飞行和蚂蚁神经节网络结构的遐想, 生物学和飞行器的志愿。 大学时代,在物理学、心理学、生物学和社会学形成结构论思维。 大学任教,拓扑生物学与诺依曼自动机理论、行为与心身医学和中西医学比较。 中科院时期,生物控制论、神经网络和细胞信号传导与代谢网络、生物信息技术与转基因技术。 海外时期,神经 - 内分泌和脂类代谢与细胞发生的信号传导与基因调控。 创业时代,“春晖标”创新创业和次生代谢药物分析与生物制造技术。 --- ( 2011 年 -2020 年网络日记) ---
个人分类: 伊甸园|206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人是否最早到达美洲大陆》中国国家历史第19期 全文
SLLee19 2020-7-10 22:22
《中国人是否最早到达美洲大陆》登载于《中国国家历史》2020年第19期,公众号没有发。现在征得北京师范大学陈奉林教授同意提供全文照片发表如下。欲读原本的,请自行购置该文本。文章重趣味,对象是一般学生。细节从略,学者请参看研究论文。 此文总结了明代中国大航海到达美洲,定居美洲的文化文物证据,与《坤舆万国全图》的地图信息互证,这些证据正逐步被掩盖消灭。但是,有些证据覆盖面太大,纪录在美国历史档案中,无法全部毁灭。从数据逻辑谬误,导出真相。希望有助大家了解明代中国与西半球原住民文明的关系,远早于哥伦布。 科学治史的概念,不是民粹主义,不是低贬西方文明,是实事求是,排除宗教、民族、地缘政治的干扰,科学对待历史真相,寻求人类发展的轨迹与将来的导向。 文章浓缩了14年的研究,从古文献到田野研究,足迹达亚、欧、美三洲重要博物馆、图书馆,美洲原住民“保留地”,得助千千万万免费提供旅游视频,照片的旅客,网站的文献地图等等。 顺便预告,本文还有第21集,请注意。 主要参考: 李兆良:《坤舆万国全图解密–明代测绘世界》.联经出版社. 2012年4月.260页. 李兆良:《宣德金牌启示录-明代开拓美洲》联经出版社. 2013年11月. 346页.(亚洲周刊评选为2013年十大好书) 李兆良:《坤輿万国全图解密–明代中国与世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7年3月。《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社科类十大好书之一。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总编辑首荐。2017年5月百道好书榜人文类。 李兆良:《明代环球航海-证据与现代意义 明代海上丝路与美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674084-119199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674084-1236741.html 2017年国际地图学会议英文论文在此文内链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674084-1161554.html Siu-Leung Lee,“China Mapped America before 1430”, International Cartographic Conference. July 2-8, 2017. Proceeding : http://www.eventscribe.com//2017/ICC/assets/handouts/511471.pdf (美国太空物理科学数据库收藏) 李兆良. 《明代中国公元1430 年前测绘美洲》 . 张晓刚,陈奉林编. 东方历史上的对外交流与互动.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8. 第31-47 页。(国际地图学2017年双年会论文中文增订版) 李兆良 2020.7.10
个人分类: 科学正史|3370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类文明发展的未来方向
benlion 2020-5-13 16:30
从人的 意识 起源到文明 社会 的发展,人类文明一万年,农业起源和城市形成,发明了文字和数学与技术,在轴心时代奠基了一神论宗教和三大哲学体系,在中古代发展了认知哲学与人文哲学和经验知识与手工业技术,从中国宋朝和意大利美第奇家族到东印度公司的大航海时代, 建立了法治与金融机制和艺术、工程的发展模式 - 闲置的资金(购买力的计量)投入研发与再生产以满足人类需求的过 程 ,从科学研究(实验仪器-数据与期刊)到工业(生产设备-技术与媒体)发展的关键是金融(经费和投资)机制。 在 17 世纪 -19 世纪, 科学建立, 手工业作坊转换到了机器化工业,在20 世纪, 物理学 与 生物学 和心理学与 经济学 ,构成科学体系的核心,形成了: 1 )宇宙 - 统一场论; 2 )人类 - 精神分析; 3 )机器 - 人工智能; 4 )生物 - 转化医学的理论体系,以及小科学、大科学与工业科学和“社会-心理-生物与工程医学”模式,并进入了火星计划的时 代。 注: 最初的科学实验室,往往是 私人 “厨房”实验室 ,科学家兼具仪器发明家。 19 世纪,卡文迪许建立了最早的大学实验室,爱迪生建立了工业实验室, 20 世纪, 贝尔 实验室 成就了科学与工业的转化模式,而后,发展了精密仪器制造业,形成了大科学(比如,费米实验室)和工业化科学(比如,基因组计划),以及科学与工程偶合发展的转化科学模式。 附 - 人类的认知(宗教与历史-哲学-科学与数学)与践行(艺术与传媒-管理-工程与技术) - 宇宙 探秘 与太空 旅行 手册 - 科学 究竟是什么 与当代科学 思想 的转向 - 科学 研究 的艺术 与科学的 社会 功能 - 科学革命的 结构 与 工业 革命 - 生物学 世纪 - 熊彼特 与德鲁克和 未来 公司 - 精准 医学与精准检测 - 医学 的 未来 --- ( 2020 年网络日记) ---
个人分类: 人类历史|2391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明发展的路径
benlion 2020-4-27 13:10
- 从大航海时代到火星计划时代的国际贸易与金融机制 世界 历史 - 欧洲中世纪的时期 - 5 世纪到 15 世纪,中国发展了经验知识与工程技术模式的手工业作坊与工艺美术等,宋朝(纸币发明和建立了钱庄)的丝绸之路和犹太人从中东迁徙到欧洲(西班牙和莱茵河畔)和中国(开封), 13 世纪到 19 世纪 - 手工业作坊转换到 艺术 和实证科学与机械化工业的欧洲文明发展过程,从蒙古帝国的 全球化 到 明朝 的大航海与日本明治维新 , 经历了美第奇家族(银行业的发展)与文艺复兴和路德宗教改革时期。 从 荷兰 和 英国 东印度公司 到 华尔街 与纽伦港金融中心 - 从意大利到英国的纺织业发展,而后,法国拿破仑法典和德国俾斯麦与教育改革、美国镀金时代的文官制度改革,科学与工业的发展时期,在二十世纪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A- 宇宙学与人类学 - 物理时空与精神时空,从太阳系到地外星球和从远古时代到未来世界的探索; B- 生物学与机器学 - 从摩尔根的基因论和克里克 中心法则 、图灵的 人工智能 与诺伊曼的自动机理论到细胞纳米机器 - 神经网络与生物芯片的发展,进入了智能机器人与生物机器人时代。 --- (2020年4月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北太平洋|1823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类文明 - 机器设计与制造
benlion 2020-4-18 17:18
宗教与艺术 - 乐器 和科学与技术 - 仪器,以及 机器 自然观与机器化工业的经济发展等。 欧洲文明的奠基 - 查理曼,而与大不列颠和 基辅 罗斯的发展,并在大航海时代延伸到环太平洋区域,以及中日韩的近现代化等,构成全球社会的基本格局。 从 宋朝 和 美第奇家族 到 东印度公司 ,建立了金融机制与公司组织,以及科学 研究 与工程应用的转化模式,形成了纽伦港国际金融中心和世界四大湾区的发展模式。 附 - 湖南 娄底 -衡阳和 湘潭 到江苏 常州 -无锡和苏州, 厦门 大学和 中科院 微生物研究所,以色列特拉维夫和德国 汉诺威 - 英国 伯明翰。 --- ( 2020 年 4 月网络日记) ---
个人分类: 工业化社会|1486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家与企业家
benlion 2020-4-17 07:57
人类的 演化 - 进化 史诗 与 25 万年 进击的 智人 - 影响 大脑发育 的基因 - 世界 金融简史 - 南宋 - 哈 布斯堡 - 美第奇家族 - 荷兰 东印度公司 - 维多利亚 - 华尔街 - 科学家 与 工业革命 - 未来简史 :人类文明一万年(农业起源),公元前2000年是夏禹和亚伯拉罕的时代,从摩西出埃及到郑和下西洋的3000年建立了宗教(文学与艺术)和哲学与工程(数学与技术),从大航海时代到火星计划的500年建立了实证科学与机器化工业。 (A) (B) (C) (D) 注:A-文明发展的 路径 ,B- 生物系统 设计与合成,C- 城市 发展规划,D-AI与 合成 生物。 附 - 城市群 与地缘文化 - 科学 的 历史 与 研究方法 - 1996 年 与 1999 年 - 系统医学 - 结构论 - 系统 生物学 与 合成 生物学 - 系统 遗传学 与系统 生物工程 - 输卵管 生物反应器 与 细胞 计算机 - 精准医学 等。 --- ( 2020 年网络日记) ---
个人分类: 工业化科学|1413 次阅读|0 个评论
宪政往事(1.1):继承英国传统的弗吉尼亚(一)
热度 6 LaoQian09 2017-7-13 19:44
“最初,弗吉尼亚就是美国” —— 威廉·伯德 (WilliamByrd) 按照我们传统的世界史时代划分,世界近代史始于 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但是,从人类对世界地理的了解和认知来看,世界近代史起源于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1492年。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让地球人真正了解了自身的生存空间,从此地球表面对人类来说没有了任何秘密,人类征服地球的脚步从此大大地加快了。 发现新大陆 1492年8月3日,42岁的哥伦布(CristoforoColombo)带领87名水手,乘三艘船从巴罗斯港(Portof Puerto Barros)出航,经历了千难万险,横渡大西洋,来到了巴哈马群岛和古巴。后来,哥伦布又三次横渡大西洋,到达了中、南美洲大陆。当时哥伦布认为他到了亚洲,直到去世,他也不知道他发现的是“新大陆”。 十五、十六世纪的地理大发现由西班牙与葡萄牙主导,两国企图以此瓜分世界。在西班牙支持下上任的教皇亚历山大六世 (Alexander VI)颁布了对西班牙有利的赦令。由于葡萄牙的抗议,西班牙与葡萄牙于1494年在教皇的调停下签署了托德西里亚斯(Tordesilias)条约。条约把已知世界一分为二,以西经46°37'的子午线为界,子午线以西归西班牙,以东归葡萄牙。西葡两国分别于1494年的7月2日和9月5日批准了该条约。这条分界线史称“教皇子午线”。当时的欧洲人对新大陆的概念十分模糊,西葡两国较好地履行了条约。但条约无视其他欧洲国家的权利,遭到这些国家的抵制。当时反对该条约最激烈的是英国、法国与荷兰,法王弗朗西斯一世(FrancisI)说:“阳光普照,应一视同仁。”关于教皇子午线,法王说,我愿意看看亚当的遗嘱,好知道他最初是怎样划分世界的。 哥伦布 在新发明的印刷术的推动下,哥伦布的发现迅速传遍了欧洲。各国的统治阶层意识到,他们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眼看着新贸易之路被西班牙和葡萄牙垄断,要么加入到地理大发现的热潮中去。葡萄牙人在 1498年由水路抵达印度。瓦斯科·达·伽马(Vascoda Gama)于1499年回到了里斯本,他带回来了真正的香料,并和印度统治者有过交流,为葡萄牙奠定了其海洋帝国的基础。 托德西里亚斯条约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的一百年中,西班牙人彻底地争服了中南美的印第安人。他们从中南美得到了无穷的金银财富,西班牙成了当时的世界第一大帝国,大西洋成了西班牙的内湖。 乔瓦尼·卡博托 西班牙与葡萄牙以外的欧洲国家并不认同托德西里亚斯条约。法国、荷兰、和英国三国声称,教皇划分世界 (Inter caetera)时它们并未参与,因此它们没有遵守该条约的义务。法国、荷兰、和英国有着悠久的航海传统;尽管西葡两国对它们严加防范,但法、荷、英三国最终还是得到了最新的航海技术与海图。 英国的参与 法、荷、英三国中最早驾船出海探险的人是曾为西班牙工作过的意大利航海家乔瓦尼·卡博托 (Giovanni Cabot),他来自意大利的热那亚(Genova)。1497年,卡博托说服了英王亨利七世(Henry VII),要做英王的哥伦布。英王给卡博特和他的三个儿子签发了许可证,批准他们“向一切地方和地区,向东海、西海和北海所有的海岸行驶……以便寻找、发现和考察一切海岛、陆地、国家,以及至今为基督教世界不知的偶像崇拜者和无神论者的地区,不论后者现在居住在世界的什么地区。”并在那些土地上“竖立起英国旗帜。”许可证规定,英王从探险的收益中提取五分之一的利润,许可证中没有指明向南航行的路线,为的是避免与西葡发生冲突。根据当时欧洲各国的基督教原则,任何基督教王室,只要发现了异教徒或野蛮人的土地,即有权宣布对其拥有主权。卡博托在北美登陆后立即宣布其为英王的财产。 1497年5月2日,卡博托的马修(Matthew)号扬帆启航。他最初想找到一条通往中国的海上通道,没想到他于6月24日在北美的某处靠岸。他在那里停留了一个月,但没有建立永久定居地,英王给卡博托的许可证,即双方的合同构成了后来英国支配北美大陆的合法性基础。1498年,卡博托企图第二次从北美去印度时和他的船队一起失踪了。 美洲的发现给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带来了极大的震动。这一发现不仅开阔了他们的眼界,丰富了他们对世界的认知,也极大地拓展了欧洲人的活动范围,激励了他们探索财富的野心。当时所有的欧洲人都能够感受到来自美洲的冲击:从美洲传入的农作物产量惊人,玉米和土豆很快就成了欧洲人的主要食物。欧洲普通人也感受到了美洲的影响。那些去过美洲的人带来了关于美洲富庶的消息。作为后来竞争者的英国,最初的美洲知识来自于欧洲大陆航海家提供的资料。其中,最有名的是牧师理查德·哈克鲁特 (Richard Hakluyt)编辑的西班牙与葡萄牙等国的有关文献。但是,他的著作主要是关于欧洲人在美洲的航海、勘探、和贸易的记录,并没有建立殖民地的信息。自15世纪末开始,欧洲就不断有人往返于大西洋两岸,但欧洲人关于美洲的知识一直真伪难辨,充斥着传闻和错误。正是这些传闻激发了欧洲人对美洲的向往,推进了对美洲的开发。 理查德·哈克鲁特 英伦三岛因为英吉利海峡与欧陆相隔,那些逐鹿欧陆的战火很少燃至英国。十八世纪前的英国是一个农业国家。农业是英国人的基本经济活动,那时候英国的土地制度开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公地渐渐地落入私人手中,所有权和使用权渐渐合一。很多人脱离了土地,成为雇工。农业开始了市场化,畜牧业与国内外市场有了密切联系。英国的羊毛是国内和全欧洲呢绒业的原料。英国工业也有了很大的进步,采矿、冶金、羊毛加工、造船、纺织、造纸、枪支的产业有了一定的规模。英国的海外贸易也很活跃,英国商人遍布西欧、南欧、中东、北非、印度。在金融改革的影响下,英国的货币供应量大增,市场价格上扬,商品需求扩大,英国人的经济地位发生了急剧变化。 英国国内人口和土地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大。美洲贸易对英国人的吸引力一直很大,但西班牙是不会轻易让英国插手的。卡博特父子从北美带回来的消息让很大一部分英国人开始议论起了美洲的巨大机遇与好处。 16世纪的英国出版了一些探讨殖民美洲的书籍,其中以牧师理查德·哈克鲁特和他的堂兄律师理查德·哈克鲁特两人最为出名。 1584年,牧师哈克鲁特向伊丽莎白女王呈递了《向西拓殖》一文,力陈北美殖民的重要性,他指出北美移民的21条必要性。其中最重要的是解决本土土地匮乏的问题,给无所事事的人以工作,为海军提供一个海外基地,增加女王的收入等等。1585年,哈克鲁特指出了向北美殖民的三个目的:移植基督教;开展贸易;征服新世界。这三个目的是英国后来殖民者的共同目的。 汉弗莱·吉尔伯特 英国贵族对北美兴趣也很大,贵族汉弗莱·吉尔伯特 (Sir Humphrey Gilbert)爵士坚信,美洲有很多的金银矿产。同时,当地印第安人会对英国生产的衣服、帽子等产品产生大量需求。当时的人们心中,英国与美洲的海上通道将是一条致富之路。 从和西班牙争夺海上霸权的战略上来看,在美洲建立海军基地,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一旦英国与西班牙开战,英国可以从大西洋彼岸袭击西班牙的西印度殖民地,英国的军舰也能得到及时的补给。殖民美洲还是缓解本土人口压力,根除城市贫困问题的一个可行措施。 当时英国从事殖民活动的有个人冒险家、商业公司、和承包商。他们为了招募移民发起了各种宣传活动。但是,这种宣传只能蛊惑一时,无法形成持续的移民潮。移民美洲的最重要的原因是美洲那富饶广柔的土地,和摆脱贫困的美妙前景。 吉尔伯特爵士是第一个尝试在美洲殖民的英国人。他于 1577年提出对美洲发起一次军事征服,建立一个军事基地。该建议未被采纳。1578年他得到特许,可以在六年内在美洲无人区建立永久性的居民点。1582年,吉尔伯特爵士开始以移民为开发目标。他呼吁国家资助穷人移民,在美洲建立政府、教会、学校、和慈善机构。为了实现该构想,吉尔伯特爵士于1583年亲率领船队来到纽芬兰一带考察,为英国得到了这一地区的主权。他在返回英国的途中去世,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吉尔伯特爵士在北美的停留,再次确认了当年卡博托发现的领土归属于英国。 拓殖美洲 十六世纪末,英国朝野就逐鹿欧陆还是殖民美洲进行了辩论。他们很快就对美洲殖民形成了共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 (Elizabeth I)采纳了吉尔伯特爵士的同母异父兄弟大臣沃尔特·罗利爵士(Sir Walter Raleigh)的建议:殖民美洲。 沃尔特·罗利 罗利派出了三批人马,前两批因准备不足,未能在北美坚持下来,只得撤回英国。 1587年,伊丽莎白一世把一份“土地授权书”(Grant)交给罗利,让他在北美殖民。罗利派出的最后一批110名殖民者,在约翰·怀特(JohnWhite)的率领下,于1587年春天到达罗努克岛(RoanokeIsland)。随行的还有17个女人,包括怀特的女儿艾丽诺·戴尔(EleannorDare)。他们小心翼翼,四处防范,既怕西班牙人,又怕印第安人。没多久,粮食就吃完了。怀特只得回英国去运粮食,临行前,艾丽诺生下一女,取名弗吉尼亚(Virginia),这是第一个出生在北美的英国第二代移民。 约翰·怀特 怀特想快去快回,启航离开英国时,赶上了英国和西班牙无敌舰队 (Armada)的大战,女王下令封港。怀特在英国耽搁了三年。1590年8月18日,怀特带着粮食返回罗努克岛,岛上的人全部失综,没有迹象表明发生了什么。只有刻在树干上的一个字“克罗托恩”(Croatoan),怀特疯狂地寻找女儿和外孙女。风暴来临,他们离开了罗努克岛。这个消失的殖民地(Lost Colony)成了英国人永远的痛。 1603年,伊丽莎白女王去世,她缔造的黄金时代(GoldenAge)随之而去。继位的詹姆斯一世(James I)没有女王的睿智,但有更大的野心。即位之初,他与西班牙达成协议:英国停止皇家海盗拦截西班牙宝船,换取西班牙不再进攻英国人在北美的定居地。大英帝国在他的手中开始称霸世界。
个人分类: 宪政往事|6536 次阅读|12 个评论
郑和航海--平反"600年的冤假错案"(讲演记录)
热度 5 SLLee19 2016-9-10 19:17
郑和航海--平反600年的冤假错案 http://www.vivihims.com/index.php?g=Wapm=Indexa=contentid=323classid=49token=zdmj360 2015-12-18 這是2015年底应 “ 360行职点迷津”微信线上讲座的录音记录,参加者500人,来自世界各地,主要是北美洲的专业人士。本来一小时的讲演,延长到两个多小时,听众意犹未尽。 许多朋友的问题,已经解答过, 因为时间关系,比较简单,请大家看书和其他博文。 这里有些新网友,对郑和大航海能否环球测绘世界有疑问,这段记录,可以作初步解答。 有网友问,为什么很少历史界的人支持。这也是我一直心里的 疙 瘩 。昨天与一位全国知名的明史专家越洋通微信,他要把我的论文与欧洲学术界交流。他第一次听我的讲演,就表示我的新说改变了他一贯的看法,需要对以前的“经典”重估。他关心这项目已经多年了,现在开始行动,这是做学问审慎的态度。相信日后大家会知道他是谁的。 放弃成见, 善于 发现问题, 是科学人基本的态度。 推理是科学人最基本的工具, 面对新数据与传统概念有矛盾,如何应付? 能否发展创新经济, 关键尽在于此 。 坤輿万国全图是给大家一个很有意义的练习机会,也是一项挑战。 李兆良 2016.9.10
个人分类: 科学正史|4457 次阅读|11 个评论
纳米机器时代 - 人工智能与合成生物
benlion 2016-5-14 16:41
- bjZeng学术总结 人类古代埃及-巴比伦集文明之大成,印欧民族进入南亚和以色列民族出埃及,导致了轴心时代古典文明的形成,从而,奠基了往后的文明演进文化基石。 而后,形成了第2轴心时代的中国中古代文明 - 私塾学堂和书院学问的文化形态和古镇的手工业经济模式。 经由印度洋-地中海和咸海-里海-黑海区域,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东西文化交流,11世纪-15世纪欧洲建立了大学和城市,形成了欧洲的知识分子和商人阶层,在手工业作坊发展了仪器技术和实验方法。 15 世纪-20世纪欧洲进入第3轴心时代的社会体制、实证科学建立和工业制造、工艺美术的经济模式等形成,从手工业印刷技术到工业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进入了环太平洋文明时期 - 即,第4轴心时代和太阳系行星际文明的开拓。 - (2011年-2016年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人类历史|2663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的历史观与历史的科学观
benlion 2016-2-5 17:08
人类自古以来,存在出非洲和出埃及的迁徙现象。如下图片是厦门大学人类学博物馆前的三星堆文明 - 在四川发掘的,约距今4000年之前,有印度洋的贝壳。 古代中国的狮子雕塑和曹充称象,说明已经与印度和非洲有贸易。德国狂欢节,与中国春节同时期或同月乃至同周,当时导师特别跟我讲,与放鞭炮相类似的习俗,以及送了十块古铜色的布料礼品,十块布的谐音和寓意是什么? 关于历史观, 其实,已经发现了中国文明以明清划界,即,公元6世纪到16世纪中国是最文明国家,公元16世纪到目前,则是西方领先。而且,领先的原因是开放精神,即,近现代西方研究东方,学习和吸纳了东方文明的成果,或说1+1大于了2。相反,如果是1-1,那就会是如何? 日本学者也认为:中国明朝的技术,已经很发达,儒家学说作为学术来说,也很有利于发展,日本的现代化起点就是基于这2点,这是非常不同于中国明末海禁之后的社会发展模式。 关于科学观,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是开放精神的数学证明。非线性科学是生命涌现、灵魂突现的非加和性理论依据。即,开放系统的系统观是20世纪后期的科学观念,而20世纪之前的观念,则是还原论。然而,还原论,一是混淆了物质与信息概念,二是混淆了信息与心灵概念。 科学和文化的发展,都是观念和思想在前,技术和方法跟随,而后,才是原理和知识的发现,再后是应用与产业,而至社会与管理模式转型。即,哲学、技术的结合,导致科学,科学与技术的应用,带来产业和经济发展。 人类文明,自大航海时代,开启于宗教改革和培根、笛卡尔的科学方法论,而后是科学、工业和民主的建立与发展。 在本世纪,而将发生新的工业革命和走向太阳系文明发展,即,从地理探险的大航海时代到外太空行星际的探险时代。 - (02/05/2016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人类历史|1204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明模式与未来科学
benlion 2015-7-25 10:41
- 地球人的囚禁 浩瀚的宇宙星空,难道地球人就永远幽禁地球上,等待太阳系或地球的命运吗? 显然不是,人类的信仰导致的探索精神,必然发展文明和科学,从而,能够在地球或太阳系遭遇危机之前,成功走向星际文明。 如同,郑和下西洋到哥伦布航海,导致了向东方与向西方文明的发展路径转换,从而,形成了整个欧洲向环太平洋的延伸,人类向外太空和深海的探险,以及相应的科学和技术发展,也将决定人类及其相关民族的未来前景。 地球生物起源与进化,在不同地质纪年,形成了生物物种的扩散和动物的迁徙,以及人类出非洲、出埃及、出西亚的民族和文化发展历史。 埃及-巴比伦形成文明的集大成,而文化的演化形成几个模式:东北亚到北欧、澳洲和美洲的1)远古文化模式;近东的印度、希腊和罗马2)古代文化模式;波斯、中国的3)中古代文化模式和查理曼欧洲、英联邦的4)近现代文化模式。 而后,进入太空探索和星际探险的文明模式,也就是人工机器、人造生命的科学与技术发展时期。 - (2011年-2015年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daily072015|1967 次阅读|0 个评论
未来社会与文明转型
benlion 2015-5-14 06:31
- 太阳系文明 大时尚或大众传媒时代,挖空心思和雷语式商业或广告行为的当今世界,名与道的脱节,已经到了必须反思和文明转型的时代,可与中国明朝时期的古代与近代转换的时代相称。 这一代人的世界,尤其中国是急剧变化的社会,每个年代的风格都不同,以年代出生划分群体,就是不同文化的标志,导致了同一个人就有许多职业的想法,包括,我个人在内。 几乎当上院士或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来中国参与领衔研究机构 , 或同时成立企业 ( 及政府资助巨大 ) ,其实,导致了精力和时间分散,如果单纯从事科学研究,可能会有更多和更大的成就,依据头衔给予不同科学家以管理职务或商业投资,并不见得有利于学术,也未必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毕竟应用型技术和经营型管理不同于学术或科学研究。 对于不同国家的实力,再多的经济理论也解说不了,如果脱离了分析技术立国的根基,以及思维理念;因为,无论是现代基础科学(如高能物理学),抑或军事战略、企业经济等的关键仍然在于技术实力,及其内在哲学观念。 这几年陷入不能自拔的沉思过程,其实,就是困乏于理论与实践、学术与管理、科学与技术、技术与工程等几对概念的分别。企业家与思想家、学问家与发明家,相互关联、彼此影响,而又具有不同的行为模式和边界,同一个人需要常常切换角色和分配时间。 而最大一个困乏,则是工程生物体和智能机器人的未来发展,当代社会在转基因技术与生态、传统中医药与科学、儒家与基督教等,已经可见不同思维观念和文化教育导致的争辩不休,而未来的重新塑造生命和机器的技术,又将如何发展和走向何处呢? 地球生物起源,而后发展到生态圈,人类起源,而后发展到机器人时代;然而,当人类进入外太空和其它星球,开掘资源和拓展空间,就走向一个不同的路径,就是发展机器人技术,而后建立人工生态系统,再后才是人类的移居过程。 因而,科学进步和技术的发展,终归是人类走出地球的必经之路。 ( 后注:整个探索与思考的核心线路是科学、技术和产业革命、思维和社会转型。 )
个人分类: 未来世界|1932 次阅读|0 个评论
未来技术 – 飞行器
benlion 2015-1-28 10:01
15 世纪 -16 世纪之交的大航海时代,从郑和到哥伦布是东西方文明路径的转向,形成了欧洲文明及其延伸到环太平洋发展的 5 百年, 19 世纪 -20 世纪之交的科学革命,人类文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 全球化社会。 然而,欧洲 11 世纪建立大学、 13 世纪文艺复兴到地理探险时代,已经形成了中国 - 中东到查理曼欧洲的发展路径,其中,罗吉尔 · 培根论述实验方法,在艺术上乔托的透视画法、宗教上阿奎拉的经验主义,英国的纺织业和荷兰的风车,而到古藤堡的印刷技术、韦达的代数方程和达芬奇时代的工程范式形成,仍然属于中古代文明模式。 16 世纪欧洲商业中心从意大利转移到荷兰,以及钟表、眼镜技术和仪器工具的发展,带来了伽利略、开普勒、惠更斯、牛顿、胡克和波义耳等近代实验科学的建立,以及社会科学(教育、政治和经济)发展,而从瓦特、西门子、诺贝尔到爱迪生和贝尔等现代工业的形成,经历了物理学的 3 次大综合和实验生物学的奠基。 而后,在 20 世纪进入了物理科学革命和人工(认知、计算机)科学形成、生物科学发展,实验科学与系统科学的整合,导致了系统生物学的建立和生物计算机的研究。 从筹算和算盘、机械计算器、织布的提花机等到数理逻辑、电子计算机和程序语言,以及微电子和通讯技术等发展, 20 世纪建立了计算机科学和 IT 技术,以及飞行器、机器人等技术,而又与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结合的发展时代。 中国的未来:关键在于对科学思想、技术思路和产业更新的重视,在体制上转型到创新驱动发展模式。 - (宇宙探险) -
个人分类: 201415|1909 次阅读|0 个评论
《坤輿万国全图》显示明代环球航行测绘,开创世界地理大发现
热度 3 SLLee19 2014-8-8 01:20
2010年7月,我在马六甲第一届国际郑和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英文论文: Zheng He's voyages revealed by Matteo Ricci's world map. 论文集出版于2012年。 简介:1602年利玛窦献给万历的《坤輿万国全图》实际并非利玛窦和西方地图学家测绘。本文举列几十项证据,排除西方绘制的可能性。原图为明代大航海时制作,成图于1428-1430年间,证实明代中国开创世界地理大发现,比哥伦布早60年以上。西方得到中国大航海的零星信息,才开始西进。《坤輿万国全图》为六百年中西外交史的悬案,错案,提出新的阐释。详细请参考拙著《坤輿万国全图解密-明代测绘世界》(2012年,联经出版社出版)。以后陆续在本博客介绍。今后世界历史教科书必须改写,反映事实。 ZHAfroAsia_Chapter15 (1).pdf ZHAfroAsia_Chapter15 (1).pdf
个人分类: 地理大发现|5890 次阅读|8 个评论
新的大航海时代
benlion 2013-4-2 21:17
- 生物工业与生物机器的发展 21 世纪,人类将进入海洋开发和空间发展时代,新型工业和机器时代将会到来。 系统生物学与系统医学、合成生物学与系统生物工程,以及生物工厂等词汇,越来越频繁出现在国内外学界和媒体;因此,在这里再阐述一下,以使概念表达更清晰。 “systemsbiology ”与“ syntheticbiology” 词汇均提出于 20 世纪;但是,在 21 世纪转换成了更广义的 “ 系统生物科学与工程 ” 概念( 1996 年 -1999 年曾邦哲倡导, 2007 年瑞士建立研究中心) – 理论和实验、计算与工程方法研究生物系统与人工生物系统研究 。 “合成生物学”词汇在 20 世纪提出时是指化学合成遗传分子和基因重组技术,在 21 世纪经 Endy 等论述转换成了中国 90 年代( “Frompositivetosyntheticmedicalscience” 和 “Ontheconceptofsystemsbiologicalengineering” 等)提出和在国际上倡导的 “ 系统生物工程 ” 概念;但是,更希望保持它本来的概念 - 化学合成生物分子,不仅 DNA 遗传分子,而且,生物膜和细胞其它部件, E.Kool 在 2000 年重新提出时也是指人工 DNA 替代天然遗传物质之含义,后来,却为国际上更广泛的合成生物学家转换成工程方法人工生物系统研究的系统生物工程概念 - 含人工装配和生物机器等更广之含义,其实,这个概念不仅仅包括合成生物学。 “系统生物学”词汇也是在 20 世纪已提出, 1968 年提出为系统论方法的生物系统研究,一般来说是方法论上来讲,广义一般用“系统生物科学”词汇(包括“系统生理学”、“系统遗传学”和“系统医学”等), 在 21 世纪同样转换成了 1996 年 -1999 年在国际上倡导的交叉和综合学科概念 - 理论与实验、计算方法结合的生物系统研究,而合成生物学转换成了 - 系统生物学的遗传工程和工程方法的人工生物系统研究概念( systemsbiologicalengineering 与 syntheticmedicialscience 对换了词汇)。 “生物基因型与表现型”复杂系统的分子网络和细胞动力学,构成系统遗传学研究核心,而生物系统的细胞人工设计与合成,构成合成生物学的关键,如同,实验医学建立在细胞病理学和分子药理学基础上,系统医学建立在系统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基础上。 另,合成生物学的基础是系统生物学,尤其系统遗传学,“化学生物学”主要研究小分子药物筛选和生物芯片等技术(包括计算、纳米生物学等)为系统生物学的方法之一, “系统”又叫“整合”生物学、“合成”也叫“建构”生物学来自“结构论”的建筑、积木和组装与结构建模等原理。 附:希腊神话与希腊是神话? 中世纪欧洲政教一体是柏拉图哲学诠释的宗教体制,宗教改革走向亚里士多德的经验论;然而,可预测与验证的观测、实验科学是建立在培根的归纳逻辑和笛卡尔的演绎逻辑基础上。
个人分类: 发现|260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1: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