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蜡烛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脂肪与脂肪酸(1)
热度 16 fdc1947 2017-8-1 07:58
脂肪与脂肪酸(1) 老华:嗨! 老温:你好!昨天在超市付款处看见你,等我付完款,就看不见你了。 老华:是,我去买了一桶油,家里那种油吃完了。 老温:我正好想问问你油的问题,报纸上说的那些,我也实在搞不清楚。我问你,你吃什么油? 老华:我是混搭着吃的。 老温:我看报纸和电视上也是说混搭着吃油好,就是搞不清楚那些名称,什么脂肪酸、饱和不饱和的,什么欧米伽3,什么亚油酸、亚麻酸的,搞不清楚。你还是跟我从头简单地说一说吧。 老华:好的,反正我们散步,边走边说吧。你说,我们吃的这些油脂都是从哪里来的? 老温:这个我知道,植物油大多来自植物的种子,动物油则来自动物。 老华: 为什么植物的种子和动物身上要有油脂?那是它们储存能量的方式 。动植物都需要储存能量。植物种子从发芽到生出根系自己能够吸收水分和其他营养物、长出叶子自己能够光合作用,中间总是需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靠的是种子储存的能量。动物从吃着一顿食物到吃下一顿,身体也需要能量的储存。 储存能量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以“糖”也就是碳水化合物储存,另一种就是以脂肪的方式储存。 老温: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老华:以糖的方式储存优点是放出能量快,比如,我们人体吸收了葡萄糖之后,把一部分葡萄糖合成为糖元,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在需要的时候(骨骼、大脑、内脏等的运动)糖元可以迅速地水解为葡萄糖,供给能量。许多植物种子则主要以淀粉即多糖的方式存储能量。 但是,与脂肪相比,糖所含有的能量密度较小,每一克糖类完全氧化可以放出4千卡能量,而每一克脂肪完全氧化则可以放出9千卡能量,是糖类的一倍还多。当然,其缺点是取用的过程比较复杂,并不是立刻可用。 所以,人和动物都以两种方式同时储存能量。一方面是刚才所说的糖元,储存少量的能量。另一方面,把大量的能量储存在皮下脂肪里。可以想象,如果我们身上仅仅以糖的方式储存能量,老兄的肚子要比现在大一倍,体重要比现在增加20%以上。 老温:那确实麻烦了。如果有的动物真是那样,该逃跑的跑不动了,该抓别人的却追不上,这种动物必定被淘汰。 老华:脂肪在动物身上,不光是储存能量,也还保护我们的身体,一方面是保温,不使热量过快地散发(不然我们的祖宗早就冻死了),还要保护肌肉、内脏等在受到振动和打击时得到缓冲。 老温:看来我们身体上没有脂肪还真不行。不过,我又想起来一个问题,为什么脂肪氧化放出的热量比糖类多? 老华:这与它们的组成成分有关,糖和脂肪的组成都是碳氢氧三种元素,它们氧化的最后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 化学上有一条定律,是说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值,只与反应物和最终的产物有关,而与化学反应的路径无关 。如果糖和脂肪在动物体内完全氧化,所放出的热量与在体外燃烧所放出的能量是一样的。 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分子,氧化时,碳生成二氧化碳,氢生成水,这些都放出能量。但是如果分子内已经有氧,在通常情况下,就说明碳或者氢本来就已经跟氧结合了,它们不可以再氧化放出能量了,所以要把这部分扣除。 我们先看糖类,多糖的分子式一般为 (C 6 H 10 O 5 ) n ,它们是由许许多多葡萄糖单体聚合而成的,式子里的n就表示许多。从分子式可以看出,多糖分子内氢原子数目是氧原子的一倍,与水一样,所以糖又称碳水化合物。计算氧化放能的时候,对放出能量有贡献的只是那些碳原子。而脂肪就不同了,它的分子组成中没有那么多氧原子,氢原子的成分却很多。 老温:脂肪的结构和成分是怎么样的? 老华:我们在这里说的脂肪,都属于甘油三酯。 老温:甘油三酯?我们查体的时候,血液的一项指标就是甘油三酯。 老华:不错,我们血液中的脂肪就是甘油三酯。所谓甘油三酯,打个比方吧,你见过西方人的烛台,有三个爪的那种…… 老温:是不是像我们汉字“山”那样的? 老华:就是,我们的甘油分子就是这个形状,当然三个爪不在一个平面里,但是空间形状在这里无关紧要,我们只说组成成分。山字的三个“烛台”上各插着一根“蜡烛”。这些蜡烛我们称为“脂肪酸”。脂肪,就是这样插着三支蜡烛的烛台。 老温:什么是脂肪酸? 老华:你还记得中学化学学到的甲烷、乙烷、丙烷、丁烷什么的? 老温:记得,那是一串碳原子连在一起,边上都是氢原子。一个碳4个键,除了与碳相连之外,完全连上氢原子,所以叫烷。一个碳称甲烷,两个碳称乙烷,十个碳称癸烷,十一个碳称十一烷,接下去是十二烷、十三烷等等。我还记得他们的分子式是C n H 2n+2 。是不是? 老华:正是如此。有时候,碳碳之间会形成双键,每有一个双键,分子就少两个氢,化学上就称氢没有饱和,这就是“不饱和”的来历。这种化合物就是“烯”,所谓乙烯、丙烯、丁烯直到十八烯、二十二烯等等之类的。 这些烷烃、烯烃,就是汽油、煤油、柴油等的主要成分。 老温:是,中学的化学就是这样说的,我依稀还记得。 老华:你还记得乙酸,也就是醋酸吧?那是只有两个碳原子的羧酸。羧酸可以算是烃类氧化的一种产物。与上面的烷烃和烯烃相对应,有各种羧酸,例如有十六个碳原子的十六烷酸和十六烯酸,有十八个碳原子的十八烷酸、十八烯酸等等。 那都可以看作相应的烷烃或烯烃最端头的碳原子被氧化的产物,而整个碳原子链则并没有什么变化。这些酸就是脂肪酸。 如果脂肪酸的碳链对应的烃链是“饱和”的,也就是烷烃的烃链,这样的脂肪酸称为饱和脂肪酸。 如果对应的是烃链是“不饱和”的,那就是不饱和脂肪酸。 如果烃链中只有一个双键,那是“单不饱和”脂肪酸 ;有两个双键,那是“双不饱和”脂肪酸;三个双键,则称“三不饱和”,如此等等。 有两个及两个以上双键的,都称“多不饱和”脂肪酸。 老温:哦,原来如此。那“脂肪酸”这个词看起来就是从脂肪这里来的了? 老华:是的。我刚才说了, 脂肪酸就是插在甘油这个“蜡台”上面的蜡烛。 当然,这只是一个比喻,那些“蜡烛”并不是笔直的,而是弯弯曲曲的。 甘油这个蜡台插上了这三支蜡烛,也就是连接上了三个脂肪酸,就形成了一个脂肪的分子 。 老温:既然脂肪酸可以有许许多多种,同一个脂肪分子中的“三支蜡烛”是一样的还是不一样的? 老华:当然可以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也确实是不一样的。也正因为三个“蜡台”上可以插上不同的蜡烛,这样才形成了自然界许许多多种不同的油脂。 老温:你举一些具体的例子吧。 老华:实际上,每一种食用油并不是一种纯粹的分子,它们都是混合物。拿大豆油来说,各地所产的豆油,成分并不完全相同。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假设把这些“蜡烛”都拔下来,然后看看这些脂肪酸都有哪些品种,各含有多少百分比,这样做一个统计。 豆油中的脂肪酸,大概有8%是十六烷酸,这是一种饱和脂肪酸,又称为“棕榈酸”;约4%是十八烷酸,也是饱和脂肪酸,又称“硬脂酸”;有约28%是十八烯酸,十八个碳原子,它们之间的键有一个是双键,所以是所谓“单不饱和脂肪酸”,又称“油酸”。 老温:对不起,我插一句,这个双键在随便什么位置都一样吗? 老华:不,这个双键的位置是固定的。十八烯酸有十八个碳原子,一个一个拉起来成一条链,有一头是酸,是要插在“蜡台”上的,我们把这一头算链的“头”,另一头就是链的“尾”(其他脂肪酸也都一样,酸的那一头算头,另一头算尾)。从尾算起,油酸的那个双键在第9个与第10个碳原子之间。为了说的简单些,我们规定,这种情况就说是从尾巴向前数,双键在第9个碳原子上。 老温:这样规定也好,简单了一点,省得说第9和第10之间,太麻烦。 老华:希腊字母的最后一个是Ω(小写ω,音欧米伽)。这样,人们把尾巴上的最后一个碳原子叫做Ω碳。上面所说从尾巴数起的第9个碳原子上的那个双键叫做Ω-9(或ω-9,或者偷偷懒,写为Ω9,或ω9)。用这样的符号,油酸就是“十八烯酸ω-9”,这样写就清楚了。 老温:哦,这里的ω原来是这个意思。表示碳链的尾巴,明白了。 老华:刚才说过,豆油有8%的十六烷酸(棕榈酸);4%的十八烷酸(硬脂酸),那是饱和脂肪酸。28%的十八烯酸ω9(油酸),那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再继续说,豆油还有约53%的十八二烯酸ω6,又称亚油酸;还有约6%的十八三烯酸ω3,又称亚麻酸。后面两个则是多不饱和脂肪酸。 老温:等等!亚油酸即十八二烯酸有两个双键,ω6就是从尾数起第6个碳,你刚才的意思就是6与7之间,另一个双键呢? 老华:在这里两个双键之间要相隔两个单键,也就是一个双键、两个单键、再一个双键。十八烯酸ω6在6、7之间双键,7、8之间和8、9之间两个单键,9、10之间又一个双键。当然,余下的都是单键。 老温:哦,那么亚麻酸也就是十八三烯酸ω3的三个双键就分别在3、4之间,6、7之间和9、10之间了。 老华:对了,你会举一反三了。实际上,所有不饱和脂肪酸的ω后面,只有3、6、9三个数字。也就是说,这些双键,只在ω3、ω6和ω9原子上。 我们再回到存储能量的问题上,脂肪酸一般是较长的一段碳链,拿硬脂酸也就是十八烷酸来说,分子式为 CH 3 (CH 2 ) 16 COOH ,总共18个碳、36个氢、2个氧。与十八烷很接近的,所以,脂肪的热值与柴油也很接近,也就容易理解了。从组成成分上来分析,它氧化时放出的能量比淀粉(多糖)多出一倍有余,就是很自然的事情。 唷,我们已经转了一大圈了,该回家了。剩下的我们下次再聊? 老温:好的,谢谢了!你让我略微弄懂了那“插着三支蜡烛的蜡台”。下次请你接着讲。 老华:不客气,下次再聊。 (未完待续)
个人分类: 科学与生活|15722 次阅读|33 个评论
小路
pingguo 2017-2-25 13:36
我在听一首苏联歌曲,小路, 以前我从未觉得它如此动人。 姐,你在路的远方。 我在对你的思念里获得宁静, 我像一支燃烧的蜡烛, 在无风的夜色里。 童年时的星空,城市里已难见到。 姐,你像星星一样宁静一样坚定。 我在歌声里默默自语,无人听见, 我从未如此清楚我说的是什么。 可是我得承认,一条小路, 我永远也说不完整。 2017-02-10
个人分类: 诗歌|1513 次阅读|0 个评论
喜欢与不喜欢
mqr 2015-11-4 14:44
喜欢与不喜欢 我不喜欢 蜡烛 堂堂男子汉 哭泣着去奉献 留下 一路的 泪痕 我喜欢 牵牛花 柔弱小女子 欢笑着去登攀 撒下 一路的 欢欣 情暖人间 是那 万紫千红的 热烈 不是 昙花一现的 温存
个人分类: 学诗|359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剧情】【圣诞奇迹蜡烛 The Christmas Candle (2013)】【720p】
lcj2212916 2014-11-1 12:56
转载自 豆瓣电影 导演: 约翰·斯蒂芬森 编剧 : Candace Lee / Eric Newman 主演 : 汉斯·麦瑟逊 / 萨曼莎·巴克斯 / 莱丝利·曼维尔 / 西尔维斯特·迈可伊 / 詹姆斯·卡沙莫 / 苏珊大妈 / 芭芭拉·弗林 / 约翰·汉纳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 英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3 又名: 圣诞烛光 IMDb链接: tt2739338 格拉伯里(Gladbury)是一个平凡无奇的小村庄,但一个神奇的传说一直在格拉伯里的住民中流传:每隔25年就会有一位天使造访格拉伯里的蜡烛匠人家,并为一根新蜡烛施加魔法。将那根具有魔力的蜡烛点燃的人将会在平安夜受到意想不到的奇迹赐福。这个传说一直延续着,但在1890年的钟声敲响之时,大卫·里士满(汉斯·麦瑟逊 饰)这位年轻的怀疑论者牧师风尘而至,这一传说也受到了遭破除的威胁。格拉伯里的蜡烛匠师爱德华·海丁顿(西尔维斯特·迈考伊 饰)要为这份无形的家族遗产挺身而出。一旦蜡烛传说不复存在,格拉伯里将会迎来史上最为惨淡的圣诞节......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77345216
214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惊悚][古镇凶灵之巫咒缠身][高清1280版HD-RMVB][2013中国恐怖惊
lcj2212916 2014-4-15 07:13
片名: 古镇凶灵之巫咒缠身 导演: 刘辉 编剧: 施一凡 / 刘辉 主演: 徐海乔 / 蒋松 / 郝洋 / 张兆北 / 刘政 / 阳蕾 / 王洁曦 / 龙雨 类型: 惊悚 / 恐怖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3-09-06(中国大陆) 片长: 90分钟 又名: Dead Sign 剧情简介   美院大学生康笙暑假带着系里的几个同学----利彦、王之、珠世、美弥、新冬回老家的岩洞里找寻据说新石器时代遗留的壁画。路上遇到一起车祸,坠河的车里有三个大人和一个孩子淹死了,王之看到尸体,惊慌中踢倒了巫婆超度死者做法事的蜡烛,在巫婆诡异惊慌的眼神注视下几人逃之夭夭。   同学们住在康笙妈妈在古镇上开的旅馆中,第二天除了感冒的王之外,大家都去岩洞寻找壁画,在岩洞里没有找到壁画,反而看到奇怪的图腾和棺材,大家吓得跑出来,去河边康笙家废弃的老宅子里避雨。美弥一声惊叫,同学们惊恐的发现王之惨死在老宅子里,墙上有跟岩洞里奇怪图腾一样的符咒印记。大家产生了恐慌,怀疑和路上遇到的车祸有关,担心是王之坏了巫婆法事,冤魂回来报复王之。   第三天美弥又在老宅子被杀了,墙上留下了同样的符咒印记,而新冬却晕倒在现场……恐怖笼罩着古镇,谁是凶手?是怨魂缠身还是凶灵索命?猜忌和怀疑在弥散,恐惧和杀戮在继续,真相如何?结局峰回路转,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62534986
94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惊悚][古镇凶灵之巫咒缠身][高清1280版HD-RMVB][2013中国恐怖惊
lcj2212916 2014-2-27 21:50
片名: 古镇凶灵之巫咒缠身 导演: 刘辉 编剧: 施一凡 / 刘辉 主演: 徐海乔 / 蒋松 / 郝洋 / 张兆北 / 刘政 / 阳蕾 / 王洁曦 / 龙雨 类型: 惊悚 / 恐怖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3-09-06(中国大陆) 片长: 90分钟 又名: Dead Sign 剧情简介   美院大学生康笙暑假带着系里的几个同学----利彦、王之、珠世、美弥、新冬回老家的岩洞里找寻据说新石器时代遗留的壁画。路上遇到一起车祸,坠河的车里有三个大人和一个孩子淹死了,王之看到尸体,惊慌中踢倒了巫婆超度死者做法事的蜡烛,在巫婆诡异惊慌的眼神注视下几人逃之夭夭。   同学们住在康笙妈妈在古镇上开的旅馆中,第二天除了感冒的王之外,大家都去岩洞寻找壁画,在岩洞里没有找到壁画,反而看到奇怪的图腾和棺材,大家吓得跑出来,去河边康笙家废弃的老宅子里避雨。美弥一声惊叫,同学们惊恐的发现王之惨死在老宅子里,墙上有跟岩洞里奇怪图腾一样的符咒印记。大家产生了恐慌,怀疑和路上遇到的车祸有关,担心是王之坏了巫婆法事,冤魂回来报复王之。   第三天美弥又在老宅子被杀了,墙上留下了同样的符咒印记,而新冬却晕倒在现场……恐怖笼罩着古镇,谁是凶手?是怨魂缠身还是凶灵索命?猜忌和怀疑在弥散,恐惧和杀戮在继续,真相如何?结局峰回路转,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58749877
1306 次阅读|0 个评论
行胜于言 和某某吵架事件的反思
热度 25 chrujun 2013-12-3 01:34
最近,不断有读者在我以前写的和某博主吵架的博文后发表评论,有的博主甚至给出了这些博文目录及链接。看了其中一篇博文,我认为我现在再也不会写这种博文了。 但作为几年前我所作所为的记录,我没有必要隐藏这些博文。 我以前曾经热血沸腾过,也曾经愤世嫉俗过。 无论对错,我愿意保留一个完整的自我。 在科学网上看见“点燃一支蜡烛胜过诅咒黑暗”这句话后。我逐渐放弃了写与批评有关的博文。 现在基本上只写与我自己有关的内容。 主要包括教学科研心得,以及自己的一些打算。 这么多年写博文过来,我感到失去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 是否值得?短时间看不值得,从长远看不一定。 我觉得我的特长还是搞教学和科研,我在这方面还做得远远不够。 目前有很多事情值得去做,挑战很多,做起来很有意义。 现在无论别人如何批评我,我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 我尽量控制自己不去批评别人,尽量去发现别人的优点。发现别人的缺点很容易,批评别人也很容易。发现别人的优点则不容易,以不批评的方式帮助他人改正缺点更不容易。 最重要的是多做事,少说话。 我以前问题是说得多、做得少。 说起来很容易,要做好很难。 发现别人的优点越多,就会感到差距越大,越值得去领会和学习。 反之,如果天天盯着别人的缺点不放,很容易使人变得狂妄自大、骄傲自满、不思进取。 无论如何,要坚持做一个好人。尤其是作为老师,更要时刻为他人着想。 今年我去了2趟美国,承蒙学生和朋友的关照,在美国很开心。 当年的付出得到了很好回报。我常常想,老师的最大责任就是让好人越来越多,好人越多这个世界越美好。 如果老师自私自利,就会让坏人越来越多,对社会发展极为不利。
个人分类: 我的思考|6600 次阅读|29 个评论
荒诞:世界末日谣言地球连续3天黑夜导致蜡烛抢购风
热度 2 laserdai 2012-12-7 22:36
玛雅历法中的 2012年12月21日: 不是世界末日而是新纪元的开端 ,可是我们的科普工作做得不好,很多一般平民百姓倒是相信了,结果: 新疆男子竟然迷信玛雅世界末日倾家荡产造“诺亚方舟 ” 这还没有完,又出现了 地球连续3天黑夜的谣言,并引发了蜡烛火柴的抢购风,让人觉得荒诞,大笑不止。不得不嘲笑这个事件。 http://finance.chinanews.com/life/2012/12-07/4389247.shtml 传“地球连续3天黑夜” 蜡烛被抢购商店进不到货 “2012年12月21日黑暗降临后,地球将会有连续3天的黑夜。”近日,这一谣言在四川一些地方持续发酵,使得一些听到传言的人开始抢购蜡烛和火柴。    商店蜡烛进不到货   在成都市的西南食品城,几乎每个日化用品店门口都堆放着成箱的蜡烛和火柴,上面散落几根供市民选购。“以前蜡烛卖不出去,现在却进不到货。”广发日用品经营店的李老板说,这几天突然多了很多人来买蜡烛,他们开始搞不清楚状况,后来才听到有些人念叨着“连续黑夜”的传闻。   “连续3天黑夜”的传言早在1年前就曾在网络上出现过,传言称“科学家终于确定了,2012年12月21日会有连续3天地球是黑夜,是地球的换纪时刻。”时隔一年,这一传言又在四川的内江市、成都市等地被口口传播,并演绎出不同的版本。 有市民买十几捆蜡烛   “有的说到时候会黑夜,有的说到时候还会停电,更悬的是说打火机都打不燃火,只能用蜡烛。”双流县九江镇的兰传英说,这根本就是胡说,自己不会相信,更不会买蜡烛回去。但是她亲眼看见过其他街坊邻居在4日的集市上抢购蜡烛和火柴,大多数人都是一捆捆地买,少的买个3、4捆,多的有买十几捆蜡烛的。   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时发现,抢购蜡烛和火柴的地点相对集中,绝大多数日杂商店的蜡烛销量则与往日并无区别。同时,大多数市民并没有听说过“连续3天黑夜”的传言;一些听说传言的,有的表示坚决不相信,有的看见别人买也跟风抢购,有的准备买些回家以备不时之需。   截至发稿时间,官方对此还未有任何回应。据新华社电 不知道接下来的几天,还会有什么乌龙出现?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历史|4132 次阅读|4 个评论
果皮有蜡吃不吃?
热度 15 fs007 2012-7-17 09:21
寻正 苹果价廉物美, 现代医学表明它有多种健康好处 ,然而,人们食用时常去皮,导致丢掉果皮中跟那些健康好处联系在一起的成份。在分析中,我说苹果削皮的原因有二,一为清洁,二为去农药,而忽略了不少人因为果皮有蜡而削皮,这种忽略是故意的,因为削皮的正当理由中没有果蜡。 为什么苹果销售者要给苹果施蜡? 果皮打蜡的最主要原因是美观,也就是苹果的卖相。那么为什么人们喜欢光滑圆润的苹果呢?这种审美观是一般的针对“美丽”事物的喜好,还是有着生物原理? 人们针对苹果的表观喜好体现了苹果的健康与口感程度。我们喜欢晶莹发亮的苹果不是因为它们好看,而是因为它们好吃。苹果皮的结构分为三层,最里面的是细胞壁,然后有一层果胶,最外层称为皮层。 果胶的作用是把皮层跟果皮下的上皮细胞粘在一起。皮层中主要是角质(Cutin)形成的骨架,角质是上皮细胞从脂肪中提炼出来的聚酯纤维,本源为脂,当然就不溶于水,它形成一层阻挡苹果丧失水份的结构。不过,角质对水的阻挡仍嫌不够,所以上皮细胞在角质之外,还分泌更多的斥水性更强的蜡状物质,以维持苹果的健康。这层蜡状物质是阻断苹果内外环境的关键,不然,苹果里面的农药残留会让你不敢下咽。 不仅仅是苹果,其它水果比如梨子、李子、乃至于所有植物都得借助于角质与蜡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这层蜡给予了水果光滑润泽的外观。蜡的光洁程度与蜡本身的特性有关,跟数量没关系,比如李子皮看起来比梨子苹果更光滑,它并不多梨及苹果更多蜡,而是它的蜡晶体更易于反光。 苹果的蜡质中的主要成份包括乌索酸,它斥水性极强,是苹果能强身健体的一种独特而重要生物活性物质(其它水果果皮中没有,人工施蜡的蜡质中也没有)。因此,果蜡本身也是营养成份,值得一吃。苹果长大时,其果蜡也不断增厚,而梨子则始终维持相同厚度。 苹果在收获之后,在清洗与保存过程中蜡质层会被破坏,破坏程度变化很大。由于蜡质保水,如果蜡质层破坏太大,显然不利于水果保鲜,因此,果商在处理苹果时,会额外地施蜡。从蜡质总量来说,天然的苹果蜡质稍多,也就是说额外添加的蜡质不足以弥补在清洗储藏过程中丧失的蜡质,但是,果商添加的蜡质跟苹果本身的蜡质并不一样,所以保水特性还稍胜一筹。 1 人工施蜡的蜡质有两个来源,要么是动物源性的,要么是植物源性的——从石油中提炼的蜡质从渊源上说,仍然是植物源性的。 在印度泰国等地有一种虫,叫紫胶虫,它分泌紫胶,紫胶曾被广泛用于食物着色。紫胶其实就是紫胶虫狂饮树汁后排出来的便便,大家不要觉得难听,蜂蜜还是蜜蜂的呕吐物呢,大家照样吃得上好——蜂蜜中就含有蜡质。紫胶是一种常用于给苹果施蜡的蜡质。 现在苹果普遍使用巴西的棕榈蜡(Carbauba wax,Brazil wax,Palm wax)来给苹果施蜡。巴西的卡罗巴棕榈树又叫蜡棕榈,因为它的树叶上布满了蜡片,往往用水一煮就能收集了较多的蜡质。棕榈蜡的特点就是施蜡后光亮好看,比如小孩吃的糖粒或者供口服的药丸,其表面就是一层棕榈蜡,我们在生活中食用棕榈蜡的机会是挺多的,不吃苹果皮,不会让你减少摄入的蜡质总量多少。 棕榈蜡产于巴西,主要销往美国、德国、日本,因此,你在这些国家吃苹果,多半施的蜡就是棕榈蜡,或者它与紫胶的混合蜡。 在国外这两种常用的蜡质之外,蜂蜡也不是一潜在的选择,在中国的苹果,可能使用的就是蜂蜡,蜂蜡占蜂蜜的10%左右,因此,你大可不必对吃蜡大惊小怪。中国是蜂蜜的生产大国,所以苹果施蜡极有可能用的就是蜂蜡。 石蜡是通常用来做蜡烛的,如果精度高,也被用来包装包裹食物,或者用着食品的密封剂。石蜡多是从石油中提炼,价格可能比上述三种蜡都便宜,因此,在监管不严的中国,也可能被用于苹果施蜡。如果石蜡达到食品用蜡的规格,也没有健康隐患,石蜡本身不被消化,至多就是帮人通通便而已。 蜡是可以食用的,即使不能被消化,也没有明显的健康风险,大家不必对苹果皮上施加的蜡质过于敏感。每一条规律都有例外,喝水能毒死人,坐在家中什么都不做也会被从天而降的飞机给压死,如果因为有商贩使用含有有毒物质的蜡质给苹果施蜡,就认为施蜡苹果有害,你最好移民外星球了。 蜡之所以为蜡,是因为它们在常温下就会从固态向液态转变,这个温度一般是40-50度,给苹果施的蜡,一般会要求熔点更高一些,不然天气稍热就流走了,但那也无非是60-70度。知道这个特点,就明白用热水一烫,果皮的蜡再多也留不住,那因为蜡而不吃果皮也就同样地成了笑话了。 果皮本身有蜡,蜡中有乌索酸,是好东西。施蜡有限,一个苹果平均能摊上一滴蜡,食用级的蜡要么本身有营养,要么也能通通便。因蜡忌皮不是明智之举。 注: 1 Kolattukudy, P. E. Natural Waxes on Fruits. Post Harvest Pomology Newsletter, 1984; 2(2):3-7
个人分类: 科学普及|18009 次阅读|19 个评论
蜡烛与先师
热度 3 杨学祥 2012-6-7 14:05
蜡烛与先师 杨学祥 得道恩师重, 凭吊深情真。 桃李芬芳日, 方炬无泪痕。 烈火烧岁月, 光明照人心。 至今思先师, 代代有传人! 2012-6-7 钟炳兄原玉: 悼王会尧老师 2012-6-4 06:32 | 个人分类: 未分类 | 系统分类: 诗词雅集 | 关键词:的 是 高中老师 推荐到群组 悼王会尧老师 王会尧老师于6月1日逝世,享年102岁.先生是我的 高中老师,据报,90多岁时还坚持给学生上课,是一位声 名远播的资深教师.昨日,凶讯传来,痛然兴感! 一夕阴阳隔,追思灯影移. 难忘读书处,更念受教时. 志节分明记,清名遐迩知. 谆谆犹在耳,莫遣负深期.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4025-578300.html
个人分类: 诗词|3117 次阅读|6 个评论
辛勤耕耘瓜更甜 - 读“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燃一盏明炷”有感
热度 1 xucq45 2011-9-24 16:42
今天在科学网首页的“图片百科”栏,看到了 何义舟 博友写的博文“ 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燃一盏明烛”。由于题目引引眼球,于是打开来欣赏。读到“师叔总是说: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燃一盏明烛。”的时候,觉得似乎应该补充点什么,于是略加斟酌想出一首小诗,献给大家: 辛勤耕耘瓜更甜 点燃明炷驱黑暗,推开晨窗见蓝天, 外边世界无限好,辛勤耕耘瓜更甜。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4159 次阅读|2 个评论
烛光
chongyangzi 2010-10-16 01:06
拍这个蜡烛的时候,一不小心蜡油洒到镜头上去了,蜡很快就凝固,可怜我的镜头还好是便宜的18-55
个人分类: 摄影|2778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点燃一支蜡烛胜过诅咒黑暗
aifuhong 2010-9-24 09:16
点燃一支蜡烛胜过诅咒黑暗!!!
个人分类: 未分类|244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教育真正的脊梁——向被清退的代课教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luohaijun 2010-1-7 10:47
在中国的教育界,到底谁才是中国教育的脊梁呢?不是那些胡乱开炮的精英专家和学者,不是那些到处拉项目搞走穴的教授、高官,它不在中国那富丽堂皇的重点学校中,不在遭受金钱崇拜的象牙塔里,那么它在哪里呢? 最能体现中国教育的精神,最能体现中国教育的脊梁,最能体现教师蜡烛奉献精神的,恰恰是被教育界最不重视,地位最为卑微的数量广大的代课教师,出生在70年代的人们,现在是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从代课教师那里获得一缕又一缕的清泉,正是这些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在中国教育经费严重舍不得投入的情况下,架起了中国教育的一片蓝天,从最初的扫盲到普九教育,从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博弈,到如今的五花八门的新课程的改革,代课教师始终是教育方针政策的强有力的支持者。他们的敬业精神要强过公办教师,在地方教育官员中,总是代课教师最任劳任怨,总是代课教师最先最积极完成任务,同样在安全事故中,代课教师所责任的班级的安全事故也是中国最低的。代课教师所体现的这种精神,正是中国最广大劳动人民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的最好体现。 本人小学6年都是在代课教师的教育下成长的,中学3年也有大部分专业教师也是代课教师,虽然那时候我们的教育条件十分原始落后,以至于到现在每当回忆中学学习生涯最为难忘的事情之一竟然是吃不饱、睡不好,生冻疮,家里带来的菜要吃一个星期等等事情。但是发现我们那个时候的基础竟然比现在的学生要好很多,也是感觉到不可思议。可见论基本功,现在的教师不一定比当时的代课教师强什么。 本人家乡处于国家级贫困县和贫困乡,因此十分了解广大农村教师的艰辛和卑微,大部分代课教师在2000年那个时候也就150元一个月的薪水,除了学校能够发点,再无其他任何福利,大部分教师经常要被教育部分(学区办)、乡镇政府等人员任意调动,因此在我们家乡,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即使是公办教师都会受到广大农民和打工者的讥讽嘲弄的情况下,代课教师的地位和状况更是可想而知了。在中国如今这个道德滑坡的社会,似乎很少有人想到尊师重教、反哺之恩的道理了。 44 万代课老师今年将全部清退,这些为了中国的基础教育事业默默奉献自己一辈子青春的老师们,一生刚正不阿,两袖清风,但如今也不得不放下教鞭,依依不舍地离开讲台。他们本身收入不高,清退后处境堪忧。打发他们如同打发叫花子一样。 想当初,为了节约成本,大量聘请代课教师,为了安抚人心,给他们一个转正的画饼。到如今,以各种借口一刀切。人生命运的艰难困苦,代课教师就是最好的写照! 在此,对那些在教育战线上默默奋斗的代课教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祝愿他们今后的道路一步步走好!
个人分类: 基础教育|3088 次阅读|2 个评论
大学教师还能“成灰”吗?
biozhang 2009-7-10 12:55
张星元:大学教师还能成灰吗?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人们通常在用蜡烛来比喻教师,教师也往往以蜡烛精神来鞭策着自己。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多么悲壮!这个比喻突出了教师的付出。其实绝大多数职业都有付出,同时,在劳动的过程中也获得了报酬,物质的和精神的报酬。 大学教师面对大学生、研究生。他们早已具备自学能力,但在一定程度上还缺乏思辨能力;他们可以自己去寻找光明,他们迫切需要的是点燃起头脑中智慧的火把。谁来点燃这个火把?大学教师。因此大学教师不但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更应该是智慧火种的使者。当我们看到智慧之火在我们学生们的头脑中燃起的时候,我们的欢愉是无法言传的,我们在学生身上看到了自己的生命力,我们的智慧后继有人! 大学教师与学生往往是教学相长的。大学教师是永不毕业的学生,我们与一代代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享受大学文化园地,为了改善大学的文化环境作不懈的努力。这样看来,大学教师更像不朽的园丁。 孔子说过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见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或许可以理解为只有课堂教学而没有形成文字,则就不能广泛流传和发展。因此大学教师还要努力著书立说。这样,大学教师还能成灰吗?
个人分类: 随笔|4994 次阅读|1 个评论
用“蜡烛成灰泪始干”比喻教师严重不妥
famingkuang 2009-4-13 12:34
【唐】【李商隐】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 不知迷倒多少中国人。而教师们也从中摘取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形容自己的教师生涯。 其实春蚕到死丝方尽这一句就存在严重的常识性错误,我们不知道作者是有意还是无意的,春蚕丝尽之日并不是它死了,而是它的房子已经建好了,可以放心的躲在房子里等待化虫成茧,化茧成蝶了,吐丝在这里是它的一种劳动,一种使命,一种让自己的生命得到升华的过程,吐完丝也不是它累死了。可悲可叹的中国人已经被李某人误导了一千多年了。 蜡烛成灰泪始干用来形容教师生涯更是不妥,这带有很高的悲观情结,而接下来就会引申到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总以为教师在做的是亏本生意,以为全世界的人都亏欠自己,而有这种情绪的先入为主,又怎能全心全意的心甘情愿的做好教师工作呢? 在这知识爆炸的时代里,想学一次用一辈子的蜡烛精神已经严重行不通了,教师就当把自己作一个灯泡来看,只有不断的充电才能持续的发出光来照亮这个世界。 更应该用积极的心态来参与到教学中去,不要总带有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这种传统的悲观主义情绪。才能主动的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新时代不断变化了的教学要求。 那种死抱着蜡烛情结的教师是过时了的,不能胜任教师职业的跟不上时代步伐的过气了的早该被淘汰了的产品。
个人分类: 智慧点滴|1611 次阅读|4 个评论
我想点燃一只蜡烛
cai7net 2009-1-1 20:27
08过去了,过去的一年忙忙碌碌,然而能让自己感到自豪的事却少之又少。 但我愿意点燃一只蜡烛,能为他人照出一点光明。
个人分类: 新的生活2|26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5: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