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牙形石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我校论文发表在《科学》上:2.5亿年前致命高温造成赤道低纬度区
热度 1 hqs2008 2012-10-21 11:51
2.5亿年前致命高温造成赤道低纬度区生态系的坍塌 距今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是地球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灭绝事件,这次灭绝事件造成了当时地球上绝大多数的物种消失。而在二叠纪末大灭绝后的早三叠世早期的死亡区竟然神奇地延续了长达5百万年的时间。其主要原因是当时的温度升高到了致命的程度,当时海水表面可高达40摄氏度,而在陆地上温度更高,可能高达到50多摄氏度。   此项研究发表在10月19日最新出版的国际著名刊物《科学》上。该成果记录了2.52亿年前至2.47亿年前早三叠世时期迄今为止最为详细的温度变化记录。这一研究成果由我校赖旭龙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和英国利兹大学保罗·魏格纳教授及德国爱尔兰根大学-纽伦堡大学麦克·约阿希姆斯基教授的合作完成的。   约在两亿年前就已经灭绝的海相微体生物牙形石是地质历史时期一种象鳗鱼一样的古代鱼类的牙齿,一般个体大小为0.1毫米左右, 在早三叠世时期牙形石个体更加细小。通过牙形石标本中氧同位素的比值研究可以恢复数亿年以前的古温度。   我校牙形石研究小组,从2007年开始,在位于贵州和广西的南盘江地区先后测制了16条地质剖面,采集了和处理了两吨多的岩石样品,获得了3万5千多枚牙形石标本。论文第一作者、27岁的我校博士研究生孙亚东及地大合作者在该地区从5条剖面中选用了早三叠世不同时代的269样品,在显微镜下挑选出约1.5万牙形石个体,由孙亚东在德国爱尔兰根-纽伦堡大学麦克·约阿希姆斯基教授的实验室进行氧同位素的测定,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该地区早三叠世完整的温度变化曲线。   这项研究第一次表明当时的海洋表面温度可高达40摄氏度,接近了海洋生物死亡及光合作用停止的致命温度值。直到现在,气候模型工作者仍然假设海平面温度不会超过30°C。论文作者之一保罗·魏格纳表示:“过去没有人敢说古代的气候可以热到这么高的程度。希望将来全球变暖不会致使气温高达到2.5亿年前的程度,如果真那样的话,生物界的复苏就需要数百万年。”   在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灭绝前的地球上充满了植物和动物,包括原始的爬行类和两栖类动物,还有包括珊瑚和海百合在内的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后的死亡区是一个非常奇怪的世界,在赤道低纬度地区异常潮湿但几乎没有什么生物生长。在陆地上没有森林和动物,仅有一些灌木和蕨类。在当时的海洋里没有鱼和海洋爬行类,只有一些贝壳类生物。 ——(地大之声) 链接: 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338/6105/366.full PDF: 孙亚东-Science-2012-10-19.pdf
1663 次阅读|1 个评论
牙形石奠基人—C. H. Pander潘德尔简介
conodont 2012-3-21 22:07
牙形石奠基人—C. H. Pander潘德尔简介
Pander于1794年7月23日出生于拉脱维亚的里加市,父亲是非常富有的银行家。他有三个兄弟和四个姐妹。早期他在里加一个讲德语的体育学校学习。1812年,18岁的他毕业了。 1812年到1817年,他开始在Dorpat(现塔尔图,爱沙尼亚)学习医学,随后在柏林哥廷根大学、维尔茨堡大学学习。 1817年,他获得了维尔茨堡大学的医学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研究了小鸡在鸡蛋中的发育,被广泛认为在胚胎学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 1818年到1820年,Pander在欧洲 博物馆 游学研究动物骨骼,准备与爱德华·德奥尔顿一同开展脊椎动物解剖研究。期间短暂担任了塔尔图一个科学杂志的编辑。 1820年,潘德尔成为圣彼得堡科学院助理研究员,而且他加入了 俄罗斯 的外交部,负责联络中亚地区阿联酋的布哈拉。 1821年,他和德奥尔顿共同撰写的一系列14本专著中的第一本“比较骨骼学”在波恩出版。在此期间,潘德尔研究的重点主要是活体和 化石 脊椎动物的比较解剖学研究。 1824年,潘德尔“不间断的变化与质变”思想指导下的“有关动物机体发展的外部影响的一般规律”一文出版,因此他被认为是达尔文进化假说的先驱之一,他认为 生物 体进化是在自然选择的指导下进行的。 1825年,他和利亚·冯·舍雷尔结婚了,育有三个儿子和四个女儿。他结婚后不久,在科学院请了病假,对俄罗斯南部进行了 野外 考察 ,并于1826年回国后到圣彼得堡,成为了科学院的正式研究员。然而,一年后由于不满科学院的规则和惯例他辞去了科学院的职位。 1827年到1833年,潘德尔在圣彼得堡周围地区进行独立研究。 1830年,他自费出版了165页的圣彼得堡区域 地质 报告。这份报告包含了地质图和三十二个彩色化石图版,这是一个开拓性的地质研究,奠定了他波罗的海地区的权威地位,也为他赢得了俄罗斯 古生物 之父的称呼。 1833年,他被父亲说服返回家乡,里加市附近的Zarnikau,在那里他和家人一起生活到1844年。在这11年期间,潘德尔在波罗的海的广泛进行了考察,扩展了他的地质知识,在早古生代出露的 地层 中他收集了大量的化石。他作为本地区的地质权威的名声在1841年树立的,当时Murchison, Verneuil和Keyserling三人在乌拉尔地区研究返回途中路过Zarnikau,潘德尔向他们展示了后来被命名为Conodonten的化石,并征求了他们三位的意见。 1842年,潘德尔的父亲去世了,这极大改变了潘德尔的财政状况。因此,两年后的1844年,潘德尔返回圣彼得堡,在那里他找到了一个专门负责矿产科学部就业的“特殊任务”。这一时期潘德尔出版了各种地质和 古生物学 的,包括圣彼得堡地区的基岩地层的进一步研究的重要报告和论文;诺夫哥罗德附近存在盐的可能性;乌拉尔山两侧斜坡的煤炭;当然也包括他广泛报道的古生代的四个 鱼类 化石。这些专著中的第一卷在1856年发表,包括对牙形石的首次报道。牙形石专著的完成是非常值得赞扬的,因为潘德尔的眼睛方面的疾病限制了他对显微镜的使用。 Pander在1865年9月22日肾结石手术后逝世,被安葬在圣彼得堡的Smolenska路德教会公墓,但他的坟墓并没有被保存下来。 潘德尔中年照片
个人分类: 名人轶事|488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2: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