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及格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这样的公文及格吗?有效吗?
zhangxw 2015-6-7 10:16
这样的公文及格吗 ? 有效吗? 张学文 ,2015/6/7 例 1 :今天早晨在社区公告栏处看到一公告 , 内容是最近 3 天高考 , 一切装修活动都要停止 ( 笔者注本社区有新建筑处于装修高峰期 ), 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 特此公告 ,2015 年 6 月 6 日。 看了这个通告第 1 反映是可理解,第 2 反映是用词很不礼貌。随后我想知道是谁(社区,公安局 … )发的这个通告。可再一看,这个口气如此严肃的通告居然没有落款单位。 问题 1 :这个公文及格吗?有效吗 例 2 :最近看到某法院发的一个文件是通知某民事案件的开庭日期的,有关的案子名称,开庭日期,地点,参加人员都明示了,而且作为公文,盖有发文单位的公章。这应当是个正式的公文了吧!可我再一看此公文最后一行只有 2015 年,而没填具体的发文月份和日期。 问题 2 :这个公文及格吗?有效吗? 例 3 :某法院的一份裁定书,盖有公章,这自然应当算有法律效率的公文,它的落款同于开庭日期,它陈述了下午开庭审理的民事案件的有关情况最后形成此裁定书。问题是这个裁定书连开庭的出席人数都错了 3 处(与事实不符)。 问题 3: 与基本事实不符的法院裁定书,及格吗?有效吗? 我的看法:(对问题1):此公告的用语类似黑社会的威胁 我的看法:(对问题2):无效公文 我的看法:(对问题1): 无效公文,有关当事人重新读初中 我的看法:人大应当就政府.公检法的文件格式要求立法
个人分类: 生活滴点.2.|2228 次阅读|0 个评论
又到大学‘清考’时
热度 14 lin602 2014-5-7 07:03
2014届的本科生快要毕业了,再有二个月不到就要离开学校,有的继续读研究生,有的开始工作。 我相信网上许多大学教师都有这样的任务:清考! 清考---就是让快毕业的大学生如果还有不及格课程,再进行最后一次考试,考试合格,给文凭与学位,如果再不合格,就不给毕业。 从道理上说,这没有问题,凭成绩嘛,考及格让毕业嘛。 但是,知道内情的人就清楚了,这其实是学校的‘放水’,甚至是让‘次品过关’! 作为一个教师,这时候是最难处理的,学校文件上不说,也没有人跟你明说,但大家心知肚明,学校的意思就是让有不及格课程的学生通过清考‘洗’成‘合格’,毕业走人。 教师其实这时候成为学生能否走出校门的‘栋梁’,支撑着学生能否毕业的希望也支撑着学生对教师的怨恨!如果学生清考再不合格,拿不到毕业文凭,就是某门课程的清考教师的事情。 由此大学出现了一些怪现象:清考前一些学生找清考的教师,央求给予通过,有的学生甚至要求教师考前给个重点甚至透露题目,有的学生请教师改卷子高抬贵手,甚至有的学生威胁说:我不及格就是你的事! 有的学生平时不好好学,考不及格也没有心理压力,甚至补考都不参加,也不重修,就等清考过关,因为他们从他们的学兄学姐们那里知道了大学的‘游戏规则’。 为这事,多少大学教授们提出意见,许多大学教师为了一点良心,不愿意监考放水。但这都阻挡不了许多年来大学清考的脚步。一年又一年,无望的教师们也只能‘完成任务’吧。 我从来都希望,大学是没有清考的,只有跟班考(跟同专业低年级的学生同堂考同一门课程),考卷一个样,一样的标准,考通过才有学分。不要单设清考,如果补考的考卷与质量能够保持质量标准也可以,如果补考不能保证质量,就取消补考,只能跟班考。如果今年不能毕业,通过一年或二年的跟班考,通过后发文凭是合理的,当然允许这些学生听课也可以不听课。 大学不是教授们治学,大学的管理不是按教育规律,而是从安定的角度来进行处理。 中国的大学教授,经常要蒙着眼睛、堵着耳朵、昧着良心才能让心灵得到安宁!
5746 次阅读|36 个评论
考试(7):先给成绩后考试,怎么样?
热度 1 wangxh 2010-7-9 19:42
现在的学生不爱学习,似乎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是到底有多么不爱学习呢?有多少真的不爱学习呢?如果某科先给了成绩,他们还能否继续学习这门课呢? 正好去年调整培养方案,我们专业增加一门新的选修课,鄙人被分配与学生们一起学习。好吧,就拿这门课做试验。 其实目的很简单,就是能够使学生在轻松的情况下学到更多的知识!现在,中国的大学教师已经没有多少上课的自主权了。哪天上什么内容、讲多少都要统统得到教学管理人员的认可。所以出现许多怪现象:有的教师上课时 - 念 -PPT ,还有的让学生 - 抄 -PPT ,有的教师让学生 - 背 -PPT ,等等等等。反正教师只要完成“教学日历”里的内容,即可完成任务;学生只要考试成绩超过 60 分,就可完事大吉!学生能够学到什么——谁管这事儿!?但是,如果为了学生多学点儿东西,变个法儿什么的可能会被扣上“不规范”的帽子,轻则通报一下,重则“被”教学事故。所以呀,一定要先请示有关领导。没想到,对领导说明原委之后,领导很爽快答应:“我们希望教师们做合理的考核方式的改革!”当然,我也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提高! 接下来与学生商量,这里的关键在于“考试”。如果把“考试”的难度降低,其它的方面学生很容易“被骗”(有时候觉得学生像小猴一样,“朝三暮四”之计就可对付)。所以当我 宣布 : 这门课考试开卷 (学生乐疯了,一顿鼓掌); 这门课没有不及格者 (学生快狂了,拍巴掌跺脚); 这门课最低给85分 (学生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惊呆了)! 前提条件是必须完成我交给的任务——作业! 学生当时的保证是:老师你就放心吧,只要不让无聊地背题,你让我们做什么都行!他们当初没有预料到的是:要想获得“自由”,需要付出比原来数倍的工夫——等有人后悔时已经为时已晚! 其实方法说起来很简单:课程一结束,最后一节考试,考试只允许带课堂笔记与作业。达不到 85 分者,再回去做 10 个作业题——每个人可能不同,不允许抄书,必须自己概括、归纳、总结,上交时还要接受提问;如果回答问题不好,再回去做 10 个作业题 …… 由于他们平时不爱看书,作业不认真(都已经习惯了!),我的 PPT 又没几个字可抄(我已经对学生说过,我的 PPT 是我讲课用的,不是考试内容,但可以做考试提纲)。考试时,许多同学都傻眼了,没有几个题是不用脑子只动笔就可以完成的——总不能一个题抄三页书吧(而且不让带书)。有的学生嘀咕“早知道这样还不如闭卷呢”,有的嘀咕“笔记上只找到题目,没有内容呀”,有的咕哝“有的题目只有要点,没有解释呀”——学生非常明白,题目、要点就是俺 PPT 里的东西,仅有这些最多得分 20% 。结果很惨:最高 78 分,第二 71 分,还有 4 、 5 个过 60多 分的,有 10 个左右 50 多分的,一个 27 分,一个 32 分,一个 34 分,其他 40 多分。漫长的“作业——提问——再作业——再提问”开始了。 “一考”成绩出来后,告诉学生们:( 1 )随着掌握程度的提高,每个人的成绩都可能提高,但 最后成绩按初始成绩排序不能变 ;( 2 ) 70 分以上免于“再作业”,无论学习态度、能力都可以了,只是没有更多的时间准备而已;( 3 ) 60-69 分可以选择不“再作业”,但如果不做作业成绩不好调整。另外 60 多分,还是说明自己存在严重不足的,补写作业也是应该的;( 4 )不及格者必须“再作业”,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让我没有想到(甚至有些感动)的是,学生一个个都来领作业,仍然不许直接抄书。不过,非常认真地看书、总结的仍然是成绩较高的学生。 这样一个个过堂、过筛子,就是打算滥竽充数者也没辙了。只有两三个学生到最后也是应付差事,人力有时而穷嘛,也只能这样吧。但是由于始料未及,竟然出现 30 分左右的,所以没有办法,只能告诉这几个学生:你们只能调整到 80-85 分之间了,老师要食言了。(学生有时候很有意思的,如果让 40 分和 27 分的都得到 85 分, 40 分的会感觉很不公平的!其实我认为区别并不大,都不算努力、认真!这可能是中国文化的问题,要不为什么有一个“五十步笑百步”的成语呢?) 这样考核,教师的主观因素是很大的,但我向学生保证:绝对公平!学生们当然相信。比如有个“聪明”的学生请求最好给其 XX 分,好评奖学金。我一口回绝:“绝对不行,这样对其他同学不公平。你不应该对我说这些东西呀!”学生马上不好意思地说“就当我没说吧,老师”。而我也绝对能够做到公平,过后真的忘记是哪个学生要求的(只记得三、四个学生中之一)此事其他学生根本不知道。还有个学生(此仔初始成绩 53 分,马上查了一下,俺记得很准!)求情:“老师呀,我要考研究生啊,能不能放松一下标准啊?”——“绝对不可以!我答应教务部门一定要保证学习效果,另外你付出时间与精力是值得的。”同室老师对我说:“你这种方式学生真的能够学到东西,但不容易做到的。别的不说,就时间就搭不起呀。”是啊,在运行过程中,我也在思索:这肯定不说长久之计,一个轮回就是数十小时,有的学生一人就占用了我七八个小时(我没做记录,估计应该有)。我也知道,大学教师本不该这么教学。但现在的学生就是这样,实际上能做到这样我已经很知足了。 这届学生真的很不错,是近五六年来遇到最好的,我在前面的博文中提及过(见 教育、启迪学生不仅仅局限于书里、课堂 )。主要是精神面貌,不算成绩,其实挂科超过 30 学分的有 5 人之多, 20 多分、 10 多分也有几个,甚至更多。但这个学期转变的确挺大的,具体效果还不太清楚(等待团总支、辅导员的反馈信息再说吧)。也表现在上其他课程上,任课教师也有体会。有的学生问其他任课教师“老师,您的课容易过吗?”该老师回答说“如果你们都像学习王老师的课一样,肯定都能通过。”据此判断肯定有人在这门课上写作业,故又有了下列短信交流,如图所示。 ---------- 课程就这样结束了,成绩交上去了。学生们最后又领一份作业——大约 40 个大论述、说明、总结题——其实这次基本上是一个大提纲,回去按照书中顺序,边看书边总结,好好地、细细得复习一遍。“与其劳力,不如劳心”,好好体会一下,可以少些很多字的。如果认真、仔细总结的话,估计要 50 页稿纸都不算宽余。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能静下心来看书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训练。当然,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有能力在需要的时候去掌握书中精髓,不一定非得现时记住不可。但是上一次大学,总得体会一下不是为了考试而看书的经历吧。所以说,只要让学生透彻一个道理,大多数学生还是会认真学习、踏踏实实看书的。【这门课上,还“插播”过如何看书】 ---------- 这门课的最后一件事儿——考卷 今天 也上交了,接下来就是担心:试卷不规范,如果督导员认定有问题该怎么办呢?愁 ing ……
个人分类: 教之道|6496 次阅读|18 个评论
考试(4):超雷人的“英语听力考试”
热度 1 wangxh 2009-12-27 09:53
几天 前 ,与几个最轻松的学生闲话——其实他们是来答疑的,说是答疑,其实是来“套”考试题的。人家既不考研,也签到满意的工作,还知道学习那种(前几天考试卷面及格的那几个)。 大家聊到兴头儿上,无所顾忌,想到那说到那,“哥们儿”嘛。 一个学生说,“老师你可能真不知道,现在有的考试都是什么样?你还像过去一样折磨我们。” “无论怎么样,也要差不多呀! 学习 不仅仅是 学知识 ,还有 追求知识的过程、认识与感悟 ,再就是可以 锻练自己的意志品质 嘛 。你们现在觉得很痛苦,但无论那个方面有收获都是终身受益,也无论对国家、对社会、对个人......” “老师您先歇会儿,听我给您说个事儿。就拿我们前些日子考英语听力来说吧。考试时间1小时,试卷100个题,全部是填空或选择题。其中60道是保证及格的——也就是说,只要这60道题全对,保证及格、通过考试。同学们最愿意这么考试,有人一个晚上就可搞定,而且 只背答案,根本不必听内容 。考试的时候,不到5分钟大家就把那60道题‘答完’了。剩余的40道题就更容易答了,反正怎么答都及格了,而且我们也非常清楚,这种哄鬼式的复习也不是学习啊,谁还认认真真听录音、做选择。题目都是4选1,凭概率也应该10分左右。这样 不到10分钟,录音根本没有人,都‘答完’交卷 走人了......” 另一学生抢话道,“老师,您说这样的学习、考试我们从中能学到啥?” 这时,鄙人已经被“雷”倒了...... 其他几个开始起哄,“啊哦,慧哥懵了,慧哥瘪茄子了......” 【当时就想写一写,只是太忙,今天有时间。一会儿还得去“铺张浪费”——一年一度的迎新会餐!】
个人分类: 教之道|6280 次阅读|3 个评论
考试(2):考试结束了,心情又沉重一层
wangxh 2009-12-21 18:44
课程授课与考试结束了,精神与四肢放松了,但心情却又沉重一层!《课程教学总结》里没认真写的,也不敢写,在这里分析一下。 试题真的很简单,但没有考试范围即试题及标准答案,然后从中出一部分或全部(好像很多学校和课程都这么考试)。 题型2种(1)简答题;(2)分析说明题。 试题性质(1)概念题,涉及40分记性好的、能背题的、考前突击型的学生拿下35分左右不在话下;(2)理解题,涉及46分上课认真听的、理解能力强的、基础好的学生拿下40分不成问题;(3)与作业相关题,涉及35分认真完成作业的学生应该全部拿下;(4)智慧题,涉及15分属于课程里稍微带点脑筋急转弯,比如生产化妆品/涂料用的粉体颗粒哪种形貌最佳、如何理解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等。这类问题不会答,就不应该得90分(各类题有交集)。 卷面成绩:最高分78分,70分以上2人,60-69分3人,50-59分6人,40-49分4人,39分以下6人,最低分16分,共21人(1人第2次重修,1人试读欠学分过70分,2人降级管理欠学分过40分,1人欠学分20左右,4人欠10多个学分;考研者8人不一定不欠学分)。【考试合格者,只有5人;真正可以通过课程考核者理应9人;稍微顾及一下成绩正态分布的科学评价,以及不及格率不能太高的潜规则,最后上报成绩 仅仅8人不及格 !如果什么时候教务抽查试卷,得到的结论肯定又是: 不及格率过高 !】 可喜之点 :(1)那个 试读者 竟然及格啦!此君创造过连续在网吧1个月的记录,甚至连睡觉都不回宿舍;从二年级开始,此君旷课是正常的,上课倒成了极特殊情况;上学期经鄙人点化之后,此次竟然全勤!(2)不及格率虽然很高,但学生一般能够理解,有的学生甚至说,被王老师抓住补考,我没有怨言,成绩是公平,自己也确实没努力。可是有的学生就是不明白,理解不理解老师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学到一些知识。(3)出勤率极高,但出身不出脑。无故旷课1人次,考驾照旷课1人次,党员会旷课1人次;疑似甲流病假1人3次,找工作事假3人次,到课率98%。虽然开始时对学生的要求的确铁面无私,甚至 严酷无情 ,到后来学生来积极上课主要是因为王老师上课还是可以听听的、不来上课不好意思,有点儿对不住慧哥之类【没大没小、没老没少,跟我女儿一般大的年龄竟然称鄙人为慧哥,哼哼,考试的时候决不轻饶!】 郁闷之处 :(1)问 重修者 为什么不来上课?答曰:重修课太多,课上不过来。为什么没及格?答曰:老师,我背题了,但没背着!(2)问 考研者 为什么不及格?答曰:考研复习太紧张,没投入太多时间,自己认为能够及格,谁知......;(3)问 没签到工作者 为什么不及格?答曰:工作没着落,那有心情复习考试,再说即使考试及格,也不一定签到工作( 理直气壮地 )! 鄙人对曰:对呀,考试成绩都及格的确不一定签到工作,但是 不及格的话用人单位一定会请你去吃香的喝辣的 !(4)上课时问过一个问题:石灰石的化学成分是什么?大多数学生竟然不知道啊,同志哥呀,令人郁闷啊! 《课程教学总结》对课程教学工作的建议:(鄙人只写一句话)没什么建议,只有苦闷与疑问:我们培养的是大学生吗? 表面原因 :学生们已经习惯于根据考试范围背题,没有范围就不会复习,甚至干脆拒绝认真复习不及格也不丢人,死猪不怕开水烫,虱子多了不咬人,债多了不压人,谁怕谁呀! 根本原因 :大多数学生根本不是来学知识的,而是来考取文凭或者说以金钱换文凭的。深层次原因是教育观点与培养理念存在严重问题,我们不是在培养独立思考与独立行为的大学生,而是在封建思想下教唆孩子们如何谋取功名与升官发财! 鄙人不是一个好的教育者,没有教好学生们,请大哥大姐帮帮忙啊......帮我事儿小,谁来救救我们的孩子啊?!
个人分类: 教之道|5566 次阅读|7 个评论
贴一份成绩4分(满分100分)答卷,请大家看看!
wangxh 2009-12-2 15:23
【按】题目很简单,甚至不好意思贴出来。全部内容在参考教材中均可找到,答案也以参考教材为标准。另外鄙人还有一个阴毒之处:考试范围就是讲过的内容,不考的内容已经告诉同学们。没有具体的题目与标准答案,全凭你自己个人的能力! 如果面对能够上交这种试卷的学生,鄙人仍然无动于衷、继续麻木不仁的话,能对得起我的老师对我的教育吗?能对得起学校、国家对我的培养吗?能对得起学生的父母吗?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 归根结底, 更更对不起的是学生们呀 ! 经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 宁可让你们现在骂我,也不想让你们将来骂我。当然,也许有的人一辈子都明白不了 ! 【请大家赐教】这个学生不仅仅这一门,大概有15-20门课程,确实够不上一个大学生的标准,谈何毕业! 这样的学生可以毕业吗? 【其实我们已经生产了足够多的假冒伪劣产品输入社会了!】 【回9楼 应该取消考试】 对有志向的学生严一些,对没志向、不想学的学生宽松一些,这样可能顺利毕业都不合格,不能顺利毕业大部分可能很有学问,把握起来难度太大了,连用人单位也得先接受这样的培训吧? 无论怎么说,产生今天这个局面, 就是相当一部分学校和教师不负责任造成的 !当然, 更不负责任的是国家与政府的某些部门 !但是,我们是教师,是如同蝼蚁一样的教师,人微言轻,只能严以律己!
个人分类: 教之道|5634 次阅读|10 个评论
守住及格线
liangjin 2009-7-16 22:24
期末考试结束了。从出题、监考、批卷到评分,我给学生划了一条及格线。 对学生来说,这条线是一条很简单的分水岭,过了就意味成功拿到了这门科的学分,不过就意味失败。入了学,在离毕业证书之前就有这些横七竖八的分水岭。 我守着一条分水岭。对穿越这条分水岭的学生来说,我即是教练员,又是裁判员。平时我是老师,责任是指引学生的方向,教给他们方法,解决他们困难,鼓励他们勇气,使他们能顺利穿越分水岭,我是他们的战友。到了考试关头,我的角色忽然转变,成为分水岭的守卫者,站到了学生的对立面,严格判定学生必须以己力而过,阻挡不合格者。 过我的分水岭并不很难,大多数同学经过努力就可以成功。脚力差些的同学,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也可以达到目的地。我衷心祝贺他们。固然越过这条及格线,有赖学生的能力,而过于那些过线吃力的同学来说,我可以决定他过不过。我划线的位置,布防的难易和守卫的松紧决定了一些同学的学习进程。为此我一直有些惶恐,我真有这种的近乎于上帝才有的权利吗? 每批学生中,总有这么几个人,平时上课时他们没影,作业从来不交,只有到了临考才初次相会。他们很清楚老师的角色,也很想通过封锁线。但正面攻击这条线他们是很难通过的,于是他们有他们试图的策略。战前侦查--套题,战场蒙混--作弊,战后求宽--硬挤。采用的具体的手段有:父母牌,情感牌,死缠牌,威胁牌,贿赂牌。下面我就将几个亲身经历的学生及格的故事。 故事一:有个学生 A ,某门课已经挂了两次。于是其母放弃工作不远万里从北方南下来上海陪读,找老师,访同学,忙得不亦乐乎。当时我新接手该课,并不认识这位 A 。 A 的母亲不知在那打听到我,找到了我,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向我哭诉,说 A 如何如何乖,如何如何出色,只是来上海后管不着了,成绩就下降了。接着她告诉我,她已破釜沉舟,此次来上海,一定要把 A 的成绩搞上去。我在一边越听越糊涂,不知这位母亲是自己在表决心,还是替儿子表决心,儿子怎么不自己来跟我表?她再说的话不由让我寒心:不知梁老师你喜欢什么?我说你还是关心下你儿子喜欢什么吧。一学期课结束,我出了一次差。回来后门卫告诉我有一位女同志找了我好几次。我心里嘀咕,是我那位朋友来找我,怎么也不来个电话?答案很快揭晓,就是这位陪读母亲,我没想到她真得在上海呆了一学期,给她大三的儿子当了一学期保姆、通讯员、秘书、保镖、会计兼银行。这回,她来打听儿子的成绩。听说儿子刚过及格,她喜形于色,飞快掏出一个信封塞给我。我象烫了手一样跳了起来,立即退回了信封。看着这位母亲乐颠颠离去的身影,一种深深的悲哀从心底升起。可怜天下父母心!她的儿子,尽管这门课过了,但要靠母亲付出这么大的代价,这种及格的意义何在?难道他以后工作也要靠他母亲这么逼? 故事二:另有个留学生 B ,补考交卷后,他知道考不过,开始紧密盯人。紧跟我不停地问:老师我能过吗,我中文不好,但很努力的。老师我做了一题了,让我过吧。因为交卷时,我见过他的卷子 - 几乎是白卷。所以我明确告诉他这次过不了。不想他还不停地缠我,老师让过吧,让过吧。我好不容易摆脱了他,心想这人毛病。却不想事情远没有完。以后的日子里,我不停收到他的贺年卡、明信片、花纸函。我去办公室时,常看到他等在门口,不是求我答疑,而是不停地问我无聊的求述,老师,下次考试怎么过呀?下次考试让我过,好吗?直接把我逼到抓狂疯晕的边缘。有时,还能感到他软绵绵请求背后的硬邦邦的威胁,老师,再不让过,你也不好过,对吧?有次,我去办公室有急事,远远看见 B 又等在我办公室门口,我一阵眼黑,闪身躲进了教务室。教务员奇怪地看着我,梁老师怎么了?我说我在躲一个学生。教务员听了立即起身去替我去关门,一边关还一边叹息,什么年代呀,老师躲学生嗨! 这个 B ,耗去我大量精力,旋了两年半,直到他按我的要求完成了几篇大作业,考试答卷基本上线才让他过。 故事三:还有个学工程的女生 C ,从别系转来补考我的课。考前找我,说要约个时间,请我答疑并看看她的作业。我同意了。时间约在临考前,她如约而来,一进门她就递给我她的课堂笔记和一本作业本。笔记和作业整齐、漂亮。我心想,这样的学生怎么要补考?我翻了翻她的本子,开始问她问题,却发现她心不在焉,正在抹眼泪。我大为吃惊,问她怎么了。她忍不住哭起来,说她从另一个校区赶来,车上被人掏了包,一部刚买的手机和放着下个月生活费的钱包不翼而飞。看着她伤心欲绝的样子,我手足无措,同情心油然而生,只好递过一包手纸好一通安慰她。这次会面她不停地哭,自然未答疑也没谈作业问题。考试结束了,这位 C 勉强过杠。我让她及格了。但过后我总觉得哪儿有点不对头。后来忽然想起来,字迹!对了,她给我看的作业本和她卷面的字迹好像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学生太多,老师连学生的名字都记不全,更不用说笔迹了。但那课堂笔记和作业本的工整给我印象极深。但这些她已拿回,无法对比了,即便能,又怎么样?以前,也常见学生为各种各样的理由如出国,如生病,如家事直接求情及格而不能如意。但如果这考前辅导真是 C 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场求情好戏,构思巧妙、丝丝入扣、情节精密。我真要为她喝彩了!她学工程实在太委屈了,她应该去学编剧、导演或表演。 至于监考的故事就更多了,以后有空再叙。 既然我有权力让不让学生过,为什么我不松一松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想过就过,皆大欢喜,大家轻松?我不!我知道,这是一份职责,这是一份托付。 尽管我的权力微不足道,而且我也有大意的时候。但我要用最大的努力守住我的及格线。如果我不守住,优秀和努力的学生就不能被公平地证明;如果我不守住,就会往社会送了一个次品;如果我不守住,以后就会有更多的不合格者大而幌之地通过此线;如果我不守住,明天就可能会多倒一栋楼,多塌一座桥。 同学,在这关键线上,不要怨我不近人情,这是我做老师的底线。
个人分类: 问题讨论|9197 次阅读|15 个评论
批改考卷的“另一样”心情
mpmhpu 2009-1-3 16:48
这个学期,我带了两门大四学生的课程,一门是《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另一门是《特种加工》。这两门课我已经上过好几次了,应该来说,比较熟悉了,讲起来,一次比一次应手,一次比一次有心得;自我感觉起来,今年还讲得不错。但今年上课,与往年不同的是:学生更多,共六个班,每次应到人数170多人;遇到金融危机,学生就业更难。 正因为如此,我今年特别注意学生的感受,特殊时期采取了特别措施:考试时,一门课开卷,另一门课闭卷,但题目难度做了大幅度的降低,并且,考前辅导也更透彻。然而,我批改试卷时,却发现,尽管如此,学生做的情况却大不如前几届。尤其是开卷的那门课,明明题目在书中可以找到,只是有些需要跨章节,有些需要自己总结一下,有些是换了一个说法,但大部分同学做的一塌糊涂,考后还有不少骂声。 由于是特殊时期,面对的是特殊的对象,我批改试卷时格外小心,诸如,学校学院大局,学生前途,个人教学效果,出卷水平,学生感受......等等都需在批改试卷中有所思考或顾及。仔细想一想,社会发展进步了,学生更现代了,考核难度降低了,但做的情况却更差了,改卷的心情却更复杂了。这个中的原因是社会、是学生、是学校学院还是自己,我不太明白。 为师者,授业解惑也。处在这个大环境中的个体,一个年轻的老师,我能做的只能凭自己的良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至于批改试卷的心情,尽管每次可能不一样,或多次另一样,或许只是自己的感受或错感吧。更但愿只是自己的错感。
个人分类: 感受|6974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0: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