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学术图书馆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麦子先生系列学术讲座简介
libseeker 2014-10-8 08:10
图谋按: 2014 年9月,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图书馆馆藏建设部主任邱葵先生(即 圕 人堂成员麦子先生)在上海、南京作了《 展望未来的学术图书馆 》、《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利用 》、《 特藏图书馆在美国 》系列学术讲座。报告课件被授权在群文件中分享供诸位参考,为便于大家利用,特此作一简介。 信息来源:上海图书馆、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图书馆联合学术讲座通知 http://www.libnet.sh.cn/tsgxh/list/list.aspx?id=7446 讲座一:展望未来的学术图书馆 内容:以全美最新的 NCSU 的 Hunt 图书馆为引子,探讨未来图书馆的趋势。主要包括如何配合学校的科研教学活动,改变图书馆的内部设计,改善服务,把图书馆转变成学校科研教学的新热点,尤其会介绍美国一些图书馆在数据视觉化上的努力。另外还将介绍图书馆如何在公开索取和自藏资源电子化上发挥的作用。 讲座二: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利用 内 容:以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图书馆在电子资源建设方面进行的一些实验为基础,介绍电子图书馆的方方面面,尤其是 PDA 的优缺点,以及出版社、数据库公司、读者三方在推广数据库方面各自的位置。同时还将介绍美国大学图书馆在资源大量电子化的情况下如何通过联盟对纸本资源进行保存。(这些资源都是有电子版的)。图书馆把馆藏的特藏资料数字化的努力,使得图书馆从一个信息的传播者进一步转变为信息的创造者。 讲座三:特藏图书馆在美国 ( special collections ) 内容:介绍美国图书馆的特藏以及独立的特藏图书馆,以及这些图书馆如何在目前电子化的形势下发挥自己的馆藏优势。 主讲人简历 邱葵先生在上海外国语学院获得希腊语言文学学士学位后留校教希腊语。赴美以后,又分别获得了希腊文学硕士和图书管理硕士学位。 1992 年,他成为美国国会图书馆属下的加州报纸项目的编目员,勘查、整理、编目了南加州的很多报纸收藏,其中包括不少在美国出版的华文报纸。此后,他成为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首位亚洲学馆员,并陆续担任了馆内其他职务,包括学科馆员、参考咨询馆员、馆藏建设馆员以及图书保存和保护部的代理主任,并在当地的一所社区学院担任兼职馆员多年。这些经验使他在图书编目、馆藏建设、参考咨询、公共服务以及图书馆管理等方面取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邱葵先生还致力于图书馆专业方面的研究,除了在图书馆专业杂志上发表文章之外,他还曾在美国国内和 IFLA 等国际会议上讲演论文。邱葵先生是美国华人图书馆员协会的终身会员,并曾担任该协会在加州和南加州的分会主席。
个人分类: 圕人堂|4044 次阅读|0 个评论
eScience与图书馆服务新创举学习笔记
libseeker 2012-2-24 10:22
信息来源:秦健.eScience与图书馆服务新创举.2011年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暨数字图书馆前沿问题高级研讨班,四川成都四川大学,2011.6 科学模式变化:几千年以前,科学是经验现象的描述;几百年以前,利用模型、总结归纳发展理论分支;几十年以前,通过计算方法来对自然现象作复杂模拟;今天,数据探索融理论、实验、和模拟为一体(通过仪器捕捉或通过模拟器生成数据;软件处理数据;信息和知识存储在计算机里;科研人员利用数据库或数据文件分析数据。)。(引自:Gray,J.Szalay,A.(2007).eScience–A transformed scientific method. http://research.microsoI.com/en-us/um/people/gray/talks/NRC-CSTB_eScience.ppt ) Cyberinfrastructure-enabled:Collaboration,DIscoveries,communities,Learning Environments,Genomics,Dicovery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omptational Nanoscience。Cyberinfrastructure-enabled科学研究与发现:“现代科研人员对对于cyberinfrastructure的依赖就像现代社会对于物质基础设施如水、电、电话、和通讯设施的依赖一样。在许多学科里,网络基础设施结果的革命性犹如水电对我们的城市。” (引自: http://www.nsf.gov/news/special_reports/cyber/agrand.jsp ) 学术图书馆成为eScience/eResearch的每个环节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美国学术图书馆支持促进新型学术交流而产生的新创举 :(1)组织结构上的变化(增加新的部门、增加校内各部门的协调合作、增加虚拟合作形式);(2)非传统的图书馆服务(不仅是自然科学和工程领域,同时也包括社会科学、人文学科和交叉学科领域;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是目前eScience的热门课题,而有效发现、获取数据是数据挖掘和可视化的前提);(3)跨院校、跨行业的广泛合作。 支持科研工作流程(workflows)的服务 :(1)协助科研文件管理与数据分析;(2)提高研究人员的信息检索和管理技能;(3)提供分析大型文本集结的工具;(3)帮助管理引文;(4)存储、策管、及保存研究人员的数据;(5)协助科研业人员找到最有效的方式和渠道发表研究成果;(6)为科研人员提供保护知识产权的建议咨询;(7)为科研人员的职称和晋升提供服务,如帮助科研人员追踪他/她的出版物接受了多少引文,被哪儿的出版物引了和谁引用的(8)帮助科研人员了解他们在自己的领域里的地位 (如各种以引文为基础的指数);(9)管理和保存预印本、出版物等。(来源:OCLC,2009, http://www.oclc.org/research/acUviUes/support/default.htm ) 学术图书馆在研究评估过程中的作用 :(1)为全校研究成果提供各学科的规范实践的知识;(2)对研究成果进行国家和世界范围的管理;(3)担当起对跨院系跨学科研究产出仓储进行有效管理的责任;(4)以文献计量研究的专长为研究评估服务;(5)提供使用数据的支持建立起自己的领地。( http://www.oclc.org/research/publicaUons/library/2009/2009-09.pdf ,OCLC在对欧洲五国学术图书馆调查后的建议。) 学术图书馆开展支持eScience的服务是不可忽略的趋势。 如何开展?(1)调研科研人员的要求和看法;(2)调研科研产出的组织、管理、使用现状;(3)调研高校科研单位的网络基础设施(cyberinfrastructure)现状;(4)联合各关键部门一起进行计划、规划、寻求校领导支持;(5)培养、再培训在职人员迅速掌握新环境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先从一两个学科、几个学院做起。
个人分类: 学海拾贝|359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7 09: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