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新同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七律• 寄语新同学 -- 献给江西高校开学“第一课”
hucs 2015-10-9 11:14
七律 · 寄语新同学 -- 献给江西高校开学“第一课” 胡春松 学习健体记心间, 立志成才风顺帆; 文理兼修中外念, 优良习惯好行言; 书山万卷四年炼, 日日研读可奔天; 梦想青春时代献, 胸怀大志济新篇。 注: 作于南昌大学, 2015 年 10 月 9 日上午。 根据 南昌大学校长周创兵、江西师范大学校长梅国平、江西财经大学校长王乔、华东交大校长雷晓燕和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校长 左和平五位 江西高校校长新学年开学“第一课”讲话而作。谨以此“春韵”作品与新同学共勉。 ---- 作者简介: 胡春松,男, 1968 年 2 月生,江西进贤人,中共党员,医生,诗人,南昌大学在职博士(生),国家公派赴美留学回国人员。著有医学专业著作以及诗书《青春诗语》(江西高校出版社, 2011 )、《青春论语》(见网络版,纸质版待出版)、诗书《美丽中国》(待出版)、诗书《中国 · 梦》(待出版)、《青春私语》(待出版)、《地震 N 章和 JAMA 诗稿九篇》(待出版)。作者是 “ 岭峰体 ” 诗歌提出者和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提出并建立了现(当)代诗歌评价的 “ 五美 ” 标准(结构美、意境美、思维美、语言美、韵律美);作品充满理想主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交织的多重色彩;尤以 “ 纯韵 ” (亦称 “ 春韵 ”— 作者命名)诗歌见长; 首次提出并创作九言诗歌。 提出并建立慢病(包括急性心脑血管事件)防治通用公式,即健康长寿方程式(健康长寿 =RT-ABCDEF+E(e)SEED-BasED+210 ),它是每个人管理自己健康的金钥匙。另有:科学网博客( 2009.10- ),人民微博( “ 颂子 ” , 2013.3- ),雅虎博客( 2007.6-2009.9 ) . .. 工作描述:左手医学,右手诗学。 主要研究方向:胡氏健康生活方式与心血管(基础 临床);人文与医学,等。 宣传口号:半部《论语》治天下,中国 “ 种子 ” 保健康。 注: “ 种子 ” 在这里的直接含义是指以[ 健康的 “ 种子 ” 法则 ]为基础的健康生活方式,已被命名为 “ 胡氏健康生活方式 ” (胡春松,胡大一,胡盛寿。见:《青春诗语》,第 129 页,江西高校出版社, 2011 年)。 ---- 胡春松大夫在职博士论文之一,欢迎参考引用(全文可免费下载): JTD 2014 IF: 1.783 Cardiovascular, diabetes, and cancer strips: evidences, mechanisms, and classifications ( http://www.jthoracdis.com/article/view/3019 ) 胡春松大夫在职博士论文之二,欢迎参考引用(全文可免费下载): CDT A novel management program for hypertension ( http://www.thecdt.org/article/view/6826 )
个人分类: 博士研究|1292 次阅读|0 个评论
欢迎9月的奇迹!
热度 1 blog2learn 2012-9-8 19:58
被院长要求代表老师们发言欢迎新同学。20年弹指一挥间,剩下的只有如下之感悟。 同学们,首先热烈祝贺你们 翻开了人生新的一页。在未来的几年,你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将逐步形成。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未来几年的成长将关系到你们一生的成长。而今天,就是这个转变的开始。 就我们学院来说,今天也是至关重要的一天。我们迎来了新鲜血液,新的希望。 衡量一个学校是否成功,不仅仅是看它有多么优秀的老师,最最重要的是看它能培养出多么优秀的学生。所以说,你们的未来就是我们学校的未来。而今天,看到你们,我们就看到了希望。在这个金秋的 9 月,你们就是我们学院的奇迹 。 20 年前的今天,我同你们一样,怀着有点好奇,也充满了期待的心情来到了这所 大学。今天,我作为你们的兄长,师兄,想和你们一起分享我的一些感悟。我将用《论语》里面的三句话来概括我的主题。 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同学们,安顿好你们的行李,整理好你们的心情, 很快你们就会发现, 你们的左邻右舍,上铺下铺,你们的同学校友来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你们可以听到四川的龙门阵,陕西的信天游,安徽的黄梅戏,吃到新疆的葡萄,云南的米线,欣赏少数民族舞蹈。和你们的高中生活相比,这是一个五彩斑斓的非常多元的文化环境。 就我对美国的了解,美国的高等教育特别注重文化的多元性。美国法律规定公立学校必须招收一定比例的少数民族学生。文化的多样性,让美国成为最发达的国家;文化的多样性,让美国的大学成为最优秀的大学;文化的多样性,让美国的企业成为最出色的企业。 这种文化的多元是我们最好的老师。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这样一个多元的文化氛围中,希望大家能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去面对不 同的文化,尊重不同的宗教和不同的风俗习惯,积极地参与到这个新的天地之中。在这样的环境中你们可以学习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合作,建立团队精神。在 21 世纪的今天,无论是企业还是科研机构,团队精神都是成功之关键。 2 .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21 世纪充满了机遇,也充满了挑战。很多同学从踏进校园的第一天,就开始担心以后能不能找到工作。这个担心是可以理解的。关键是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样的挑战!孔子有言曰:“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不要担心这个社会上有没有自己的位置,而应该担心自己是否有立身于这个社会所需要的本领。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就是“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再直观一点就是“手里有粮,心头不慌”。说到底就是要打好基础。学习成绩当然是最重要的一方面,而同等重要的还包括交流合作能力,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等。而这后三者是通过在多元环境中的学习得到提高的。 我相信你们中的大多数看过《功夫熊猫》这部电影。这部电影给我们最大的启发就是:真正决定你前途的不是你的出生,而是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一旦确定了目标,并为之而努力奋斗,达到“所以立”的程度,一旦机会来临,你就不会让它溜走。 同学们,你们和其它大学的同学们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4 年以后,你们位置在哪里?这需要我们老师的努力,而起决定因素的,还是你们自身的努力。请牢记孔子的这句话,这短短的8个字,它包含了无价的真理。 3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最后,我们来集中谈谈学习。学习是我们每一个人,不仅仅是学生,也包括老师们,最重要的任务。孔子有言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这里孔子将学习分为三种境界:知之,好之,乐之。知之就是对某个专业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好之就是在了解的基础上对专业的某个方向产生了浓厚的的兴趣;而乐之就是对自己的科研,不但有很强的兴趣,而且把它当作一种享受。作为一个学者,只有当你把自己的研究当作是一种享受的时候,你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充分发挥你的潜能和创造力,在研究领域取得突破。 更进一步,孔子说 “ 朝闻道,夕死可矣 ” ,这就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当你们本科毕业的时候,你们对专业应该达到一个“知之”的程度。而当你决定成为一个研究生的时候,恭喜你,你已经开始 “好之”你的研究方向了。而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如果能达到“乐之”的程度,祝贺你,你已经成功了一半。 世界上最成功的科学家(比如牛顿和爱因斯坦)和企业家(比如 Bill Gates和Steven Jobs), 无不因为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达到“乐之”的程度, 全身心地投入,经过不懈的努力,而达到事业的巅峰。 同学们,请记住孔子的这三句话:“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教我们如何做人。它把我们从一个个体转变成一个懂得交流合作的具有团队精神的社会的人;“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让我们做好面对挑战的准备,当机会来敲门的时候,我们就会抓住它;“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把我们带到学习的最高境界。记住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你们将受益终身。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祝你们成功!
个人分类: 教育|4619 次阅读|2 个评论
1956年,川农迁雅安时杨开渠教授迎新辞
热度 1 leezb 2012-7-19 02:13
亲爱的新同学们: 你们好,你们一进校就参加了我们农学院的成立大会,你们是我们新成立的四川农学院的第一批新生,这“新”和“第一”是多么令人兴奋而鼓舞的名词,它象征着丰富的生命力,它标志着远大的未来。你们,充溢着热情和希望的年青小伙子,从各方来到这山明水秀的雅安市,开始你们的大学生生活,我欢迎你们,也祝贺你们。但由于我院初搬迁到这里来,一切还未就绪,对你们的关怀和照顾,是做得不够的,这是我深深引为歉然的,我们一定要创造条件,逐步加以改进。 在这开学之初的迎新会上,我想简单地谈一谈如何学习的问题。初进大学,可能有一种“如何学起”的茫然之感,这是很自然的,一个抱有远大的理想的年青人,他有丰富的想象力,想学这样,又想学那样,但一接触到实际,就感觉到无从着手,这种现象,是无足为奇的,主要的要看我们如何订计划来学习。我们每一个专业的教学计划,是学习苏联先进的教学经验,结合我国实际,经过高教部集合全国有经验的教师,反复讨论,屡经修改而订出来的,每一个专业计划,都是完整地有步骤地循序渐进地来培养一个德才兼备的身体健康的专业人材的蓝图,我们每系都将按照每一专业的教学计划,来培养你们,所以你们从各自所属的专业教学计划的内容中,就可以看到你们将要学什么,各系的系主任,已对你们做了专业计划的报告,所以我在这里不谈学什么而是谈如何学。我认为学习的第一步是“阅读”,这里包括着听课和书本杂志的参考,这是前人的经验的积累,我们阅读得愈多,我们的知识愈丰富,但这并不是说我们要“博览群书”,在现在的学习期间,这是不可能的,因之,我们首先应该依每一门课的教师所指定的参考书,选定最主要的最好的一种,反复地深入地读通它,而不东翻一本西翻一本,读通了一本,就有触类旁通之妙,对其他课程的学习,可省时省力不少,再参考其他书籍,这样就很容易牢记而不多费工。当然我们新课的开始,主要是依靠教师的讲授,把讲授的内容,融会消化,那是首要而必需的,同时,笔记和摘要,这是研究学问的重要步骤,是听讲、阅读中所必不可少的劳动,它帮助我们记忆,帮助我们思考,这是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第一步。其次是实验和实习,我们学习自然科学,不仅仅只有书本知识,那仅仅是学习的一个方面,它另一方面,就是实验和实习。在实验室里,无论是化学、物理或动植物生理解剖等基础学科,要经过实验,才能加深印象,这就要求每一个人能亲自操作,达到熟练而能应用;在田间、牧场或苗圃地上的实习,操作上在初期可能认为是简单的劳作,但实质上没有这样的实习,就不可能进一步作深入的研究,所以也要求每一个人,要好好的实习,养成刻苦耐劳的习惯,熟悉各项的操作。作为一个农学专家,他必须懂得作物的特性,同样,一个畜牧专家、兽医专家或林学专家,也必须懂得牲畜或树木的特性,但这首先是要靠实习中才能掌握的,书本上虽说得有,但总不及自身体验的深刻。此外,一年级的课,主要的是基础课,你们可能会感觉到这些功课和你所学的专业没有多大的联系,过去曾有人反映农学院学了一年还没有碰到专业的边边,这确是如此,但实际上我们学习专业,必须有广泛的、坚实的基础知识,才能进一步深入到专业的功课,才能做科学研究,所以一年级的功课是为专业作好准备的必要课程,要求每一个同学都能学好,这不仅在学校的期间很重要,而且在你的一生中,对你自己的科学成就上将会起着很大的作用的,切不可忽视。其三是观察和调查,了解情况,找寻问题,观察、调查和研究,在每一个专业上都是必要的。所谓观察,不是“走马观花”,而要“细察秋豪”,譬如我们在田边,在路旁甚至在电灯之下,如果不注意,什么东西都是“视而不见”,如果稍加留意观察,你就可以看到,田这有什么杂草、野花,灯下有什么小虫、飞蛾;这些飞潜动植物,四季中有什么变化,朝暮间有那些不同,都变成问题,都变作研究的对象。同样,我们对于农作物、家畜和树木,也可以这样来看待,从观察、调查然后进一步来作研究,这是我们自然科学工作者应走的步骤,也是你们今后应加注意的。最后就是综合、分析和总结。我们所观察、调查和研究的结果,那只是一大堆的资料,可能看到一些现象,但不会涉及到本质,把这些资料运用过去所学的学科作一番综合分析的加工工作,这样才会得出比较深入的总结。总的说来,我们的学习,是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中来验证的理论,提高理论,这是辛勤的长期的劳动过程,也是必走的艰苦过程。 我们农学院,现在迁到雅安。从雅安的市区说,那仅仅是一个小都市,但就雅安周围数百里的范围来说,那是有许多特点为其他地区所没有的。在这区域,是平原和高山的交界处,也是汉民族和少数民族的交界处,它的气候复杂,高山上为寒带,河谷中是亚热带,它的动植物,在宝兴一带(宝兴距雅安市70公里)是南北交错的枢纽,种类的丰富为全国各地所不及,是研究动植物和物种形成问题的好据点,它的土壤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像平原地区的单纯;它的农作物的种类,森林的资源,也因海拔高度的不同而有很多变化,不像平原地区的单调。我国过去的农业教育和科学研究,多在大都市的平原上,偏重平地,对于山地、丘陵的农业研究至今还是空白点,因之在农业教学的教材上也是空白点,教师不知道山地的农业,学生自然也不会知道。如农学系的毕业生,在成都学习,只知道平地的几种作物和耕作技术,不知有旱灾,也不知有水灾,没有对自然斗争的锻炼,也没有这样的机会去观察考虑,前年派到大凉山的张光宇同学反映,到那里几乎要从头学起,过去所学的没有多大用处,就可说明这一点。因之,我们要善于利用雅安地区的特点,利用它丰富的动植物种类,复杂的地形气候,来充实我们的教学和研究内容,来全面的——平地、丘陵和山地——掌握农业知识。必须理解,所谓全面发展,就专业的业务知识来说,需要掌握平原、丘陵和山地的农业知识,而不是单纯的在平原上的一点知识。我国的山地多于丘陵,丘陵又多于平原,如果不把山地和丘陵的农林畜牧事业作深入研究,培养高级的人才,那么我可以说,我国的社会主义农业建设是不可想象的。我们现在建院在一个有利的地区,我们应该肩负起这一重大的任务,向山地的农林畜牧科学事业进军,完成我们的历史使命。自然,我们新搬到这里来,在精神生活和物质条件上,短时期内,会有一定的困难,但是,我们想一想修筑宝成铁路的人们,他们使“山岳低头,江河改道”的气魄和精神,是何等的伟大,我们年青的学农的小伙子,连我半老的人也在内,应该学习他们,使高山上的野生动植物,变成驯化的作物和家畜,丰富我们祖国的自然资源。我们是向自然的斗争者而不是向自然乞恩的可怜虫!不是环境的奴隶而是环境的主人!我们要有远大的抱负,但不是空想者,而是实事求是的创造者!努力学习吧,同学们!预祝你们四年之内培养成为优秀的农学、林学、畜牧、兽医的专家,分配到各处的高山、丘陵和平原上,在我国的农、林、牧业的建设上放出灿烂的光辉。 1956年9月6日
个人分类: Sicau|533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0: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