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南北差异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生活不易,幽默助力
热度 6 xiazhi397288 2014-7-5 16:40
人艰不拆一词广为流行,或许生活需要一些乐观精神,幽默就是一个很好的品质。 我们会因为某件事、处在某个情境下、或因某个话题、某个人而发笑,但我们的幽默又各有不同,比如外国人往往不懂中国小品的笑点,有的中国人也无法理解美国人对脱口秀的热爱。我们有不同的幽默感,这与我们的地域、性别、基因有关系么? 地域有别 统领中国相声、小品文化的多是北方艺术派系,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也多是一口东北话、北京话等北方语言在抛着段子。有名人公开讨论北方人比南方人幽默,说北方人与生俱来有幽默基因,郭德纲德云社全国乃至世界(北美、新西兰、澳洲......)巡演场场爆满、而海派青口代表周立波则多年来稳居江浙一带,追捧的也多为南方观众似乎是有力的佐证。但如果说北方人比南方人幽默,这也不能被南方观众所认同。有南方观众表示“看不懂赵本山的小品”,说明幽默这东西,有差异,但还不能说一个比另一个更好。 2009 年《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刊登了一篇基于8200名中国人的基因组学研究论文,文中称,中国南方与北方人的基因,存在着0.3%的差异,且持不同种方言的群体之间还存在着明显的基因差异。也许这种0.3%的基因差异暂时还无法说明太多问题,但起码而言,这种南北基因的差异会导致迥异的患病倾向。比如,中国的南方人更易患鼻咽癌,而北方人更易患胃癌。 对于南北差异的研究一直在继续。前段时间Science上刊登了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种植水稻还是小麦的区别导致了中国南北方人思维、行事差异。 其实抛开科学研究,生活中我们也能时常感受到南北差异。比如,你喝豆腐脑喜欢喝甜的还是咸的、你那儿吃肉粽子还是甜粽子、你洗澡是冲凉还是搓澡等,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可能是区分你是哪儿人的线索。那么,是基因让我们的幽默感不一样,还是别的呢?为什么我们会需要幽默这种特质呢? 基因作祟 不知喜欢看美剧的人多,还是喜欢看英剧的人多。反正俺身边的人中看美剧的要多于看英剧的,因为大部分美剧看起来似乎更幽默风趣,而看英剧的朋友更欣赏黑色幽默和反思社会的题材,比如黑镜系列。一位加拿大心理学家罗德•马丁率领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的研究者们对2,500对双胞胎进行调查,其中2,000对来自英国,500对来自美国。马丁博士发现,英国和美国的双胞胎们都拥有“正面幽默”,而专看阴暗面的“负面幽默”似乎只是英国双胞胎身上与生俱来的东西。 马丁博士没有给出确定解释,他提出了一些推论,提出一种推论,基因可能是造成不同国家人们幽默感区别的原因之一,幽默感差异也可能与具有遗传性质的性格特点有关,比如,神经质性格的,以及消极、压抑和容易焦虑的人,往往更喜欢用自嘲式幽默。 男女不同 在生活中你是否觉得身边的男性朋友比女性朋友更爱开玩笑?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医院萨姆·舒斯特教授认为,这与男性激素分泌有关。舒斯特教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说明了这一点——他骑着独轮车上街,发现男性和女性看到这个景象时反应不同。男人会说“你是否弄丢了一个轮子?”、“嘿!你掉了一个轮子!”或是“你一个轮子就够用了吗?”,语言上有些嘲讽,且调侃与轮子数量有关,尤其是年轻男性;而女性更倾向于用赞美或鼓励的话来表达。 舒斯特教授把男性的这种反应形容为“成年男性的幽默感”,认为这与睾丸激素分泌有关,随着年龄增长,睾丸激素分泌逐渐减少,男性会变得较为温和。因此,舒斯特教授认为,幽默感是攻击性的一种表现,而男性体内的睾丸激素能诱发这种攻击性。 而诺森布里亚大学心理学家尼克·尼夫则对此现象做如下评价:“这可能源于雄性在择偶竞争中的强烈排它感。进而表现出男人的反应比较具有攻击性。”他还说,骑独轮车的人会吸引女性的目光,被年轻男子当成竞争对手就是自然而然的事喽。 也有研究认为,男性比女性更需要幽默,是进化的选择。女性似乎更容易被幽默的男性吸引,因而拥有幽默特质的男士总能获得更多的青睐。而根据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对同一笑话的理解,男女可是大大的不同。女性需用更大部分的大脑去参与理解工作,但对笑料的期待程度却更小。 幽默有宜,多多益善 幽默这个话题,似乎与文化的关系多过于遗传。但把它当作一个性格特征来看,在“功利性”的进化面前,一个没有用的特征是不会被保留到现在的。有的研究者认为,幽默是在进化中形成、用以显示个体差异、以便男/女性在选择配偶时多一个做决定时的参考。 研究人员在对幽默的研究中发现,它似乎激活了大脑中的奖赏机制。研究人员让实验被试观看卡通片,觉得有趣就按下某个按钮,研究人员会记下被试者对笑话的反应时间,和脑部活动情况。结果发现,感觉有趣和脑部奖赏机制的激活是正相关的。而且女性大脑中的奖赏区域活动更为频繁,俗称“笑点低”。至于这种差异是基因还是后天所引起的,艾伦·赖斯教授还将继续研究。 也许,幽默是人们认识同类的方法,研究证明,患有某些疾病,或是脑部受损的人,是没有幽默感的。抑郁症的症状之一,是丧失欣赏幽默的能力。 此外,幽默能力还对孩子学习、夫妻关系产生影响,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推荐再看看南方周末的那篇--《我们为什么需要幽默》。 http://www.infzm.com/content/92334
8261 次阅读|9 个评论
也说南方和北方 -- 从消防文化看南北差异
热度 4 fpe 2014-5-15 07:12
也说南方和北方 -- 从消防文化看南北差异 最近,《科学》杂志发表一项有趣的研究,把中国南北文化的差异,归结为小麦与水稻的种植文化带来,或为一家之言。笔者也关注到南北文化问题,把南北中国人的文化差异归结为消防文化的差异,也可以说得通。 1988 年,是厄尔尼诺高峰年,中国发生了 42 次乡镇大火,其规模不低于去年湖南 靖州 发生的村寨大火。把这些大火的发生地点稍作分析,立刻发现他们几乎全部位于南方,也就是说,南方面临更多的火灾问题。火灾及其火政管理,以及内在的应急管理文化,也会深入影响我们的南北文化差异。 图1.中国地理条件的差异,导致消防文化的不同,带来南北的文化差异。 那么,南方人为何更需要合作,结果导致缺乏创造力? 第一, 由于气候温暖(其实应该是气候变冷的大趋势,导致南方更适宜人类居住),所以南方建筑密集,相互之间防火间距比较小。所以,同样的火灾,南方更容易失控蔓延。最典型的例子是徽州建筑文化,徽州的地皮拥挤到设置防火巷的间距都没有,只好靠防火墙(马头墙、风火墙)来防火。 第二, 南方建筑以木材为主(我是指历史上,不是现在的水泥阁楼),这是因为木材生长迅速,价格便宜。而南方的气候潮湿,潮湿是木材防火的利器。一旦气候变化,木材失去了潮湿的环境,所以很容易着火。中国历史上的 735 次城市大火中,五分之一发生在浙江,包括发生在杭州的 71 次大火。 第三, 我国历朝政府对民间的火灾问题是撒手不管的,所以有北宋的五甲制,南宋的十甲制,明代的火甲制,清代的水龙会和救火会。这些互助组织主要在南方(北方只有天津和北京影响大一点),人们长期受到地方自治的熏陶,所以有“南方自治互保”的文化现象出现。 第四, 中国古代的火政管理,来源于刀耕火种的生产措施。刀耕火种的关键是气象条件要配合,于是给我们带来了尊老的文化(老人更有经验懂气象)和严酷的惩罚制度。在火灾面前,南方问题更多,惩罚措施也更多,《治浙成规》和《防火十一条》等消防文献,无一不是靠人口管理来对付火灾,于是南方的个性和创造力,也被年复一年的防火措施给压抑了。唐代禁夜不禁火(为了治安),宋代禁火不禁夜(为了消防),这是简单的管理措施,深深地抑制了人民的创造力。南方火灾问题多,所以受到的影响更大一点。 第五, 南方是海洋性气候,容易受到大风、大雨、水灾、火灾的影响,即对气候变化的抵抗力比较小,所以需要人们相互帮助。 说到底,文化差异,是建立在地理条件基础上的,由于气候周期性变化带来的应急挑战,经过长期的应对措施(合作和技术进步)而形成的地方文化所造成。种植文化的差异固然会造成思维习惯的不同,历史上的消防文化差异,也是导致人们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发生不同反应的背景原因。两者都是地理条件加气候变化造成,没有什么本质性的差异。中国之所以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就是存在这种地域差异和文化多样性,才能够在自然灾害面前获得更大的生存概率。这也是我们的新闻当中,“到处有水旱,年年会丰收”的秘密。多样化,才会带来生存和成功。
个人分类: 消防时评|7424 次阅读|6 个评论
测测你的“气度”有多大?
热度 6 gaojianguo 2012-3-5 10:07
测测你的“气度”有多大?
不同地区的人存在 “ 气度 ” 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往往由性格、遗传因素、地理环境等决定。肺活量除了与自身的身体状况相关外,还与一些气象因子相关,如年平均气温、湿度、日照、风速等,通过了解这些外部的环境因子而无需使用 “ 肺活量测定仪 ” 就可以知道你的肺活量有多大,是不是很神奇? 陕西师范大学的博士何进伟等人的研究发现通过分析中国某地的地理因素,就可估算该地区青春期男性肺活量参考值,同时也可得到中国任何地方的青春期男性肺活量参考值,他们的研究论文 “ 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的中国青春期男性肺活量参考值与地理因素的关系 ” 发表在《生物数学学报》 (Journal of Biomathematics)2011 年第 3 期。他们收集了 中国各地市 ( 县 ) 级医院和有关研究单位及高等院校测定健康青春期男性 72 个单位 213881 例肺活量参考值,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青春期男性肺活量参考值与地理因素的回归模型 : Y=3024.77 -0.131640X 1 + 0.022388X 2 +2.381548X 3 -1.344117X 4 -0.030850X 5 +7.881706X 6 +39.820870X 7 ±557.93 ,其中 X 1 = 海拔高度、 X 2 = 年日照时数、 X 3 = 年平均相对湿度、 X 4 = 年平均气温、 X 5 = 年降水量、 X 6 = 气温年较差、 X 7 = 年平均风速。以北京为例,北京的海拔高度是 31.3m ,年日照时数是 2763.7h ,年平均相对湿度是 60.0% ,年平均气温为 12.3C ,年降水量是 571.9mm ,气温年较差是 16.2C ,年平均风速是 2.5m/s ,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模拟计算北京青春期男性肺活量参考值为 :2763.7 士 557.93ml 。 那么他们的这个模型准确度如何呢?紧接着他们把通过模型的计算数值与实际观测值进行了比较,发现二者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模型的结果是可以接受的。基于 GIS 插值统计计算,他们也得出了一个有意思的结论, 我国青春期男性肺活量的分布趋势从东北向西南逐步递减 ,北方的肺活量参考值在 3130ml 以上,而四川、云南一带为 2500-2900ml ,中国东南部在 2900-3130ml 之间,这些结果是不是与不同地方人的性格、脾气甚至气度有点相关啊? 更多阅读: http://dlib.cnki.net/kns50/detail.aspx?dbname=CJFD2011filename=SWSX201103020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5007 次阅读|1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9: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