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长征火箭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一个有理想的“疯子”是多么可怕?——那个叫马斯克的又在改写历史
flysky97 2020-5-31 11:18
一个有理想的“疯子”是多么可怕? ——那个叫马斯克的又在改写历史 齐云龙 一个“商人”,却做了一般科学家都不敢做,或者根本做不了的事情……这个人物,说他在改写历史,似乎并不过分…… 正文: 一边是美国示威已席卷70多个城市,白宫紧急封锁……在中美两国剑拔弩张之际,难免少数人对此有些幸灾乐祸的味道。 ——这大概就是普通人所能面对的现实生活! 而另一边, 北京时间 5 月 31 日 03:23 分,SpaceX 公司首次成功发射载人龙飞船,成为有史以来第一家将人类送入太空轨道的私营企业;在约 19 个小时后的 22 点 30 分,载人龙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国际空间站终于迎来了新的访客——史上第一艘商业载人飞船。—— 这大概就是一个不平凡的人所追求的理想! 在关键的对接过程中,飞船和国际空间站恰好飞过中国的上空。历史性的一刻在众多国人头顶悄然发生 。 这, 倒是值得大多数国人沉默和沉思了…… 图片来源:NASA 那个钢铁侠 马斯克再次创造了历史 。这次,SpaceX成功发射了一枚搭载有龙飞船的猎鹰9号运载火箭,而在龙飞船内,还载着NASA的两名宇航员,道格·赫利和鲍勃·本肯。前者曾在9年前,从同一座发射台出发,完成了美国航天飞机的“谢幕演出”。这意味着,自2011年阿特兰蒂斯号退役以来,美国本土第一次完成了载人航天任务,而完成这次任务的火箭及飞船,均出自SpaceX的自主研发,换句话说,这也是美国载人航天任务第一次由一家私营航天公司完成。 SpaceX的这一飞,飞出了美国航天史的前世今生。 维持航天领域的光鲜亮丽是要付出代价的。数据显示,30年间,航天飞机总计烧掉美国政府1960亿美元,每一次点火动作,意味着14.5亿美元飞往太空。另一方面,始终存在的安全隐患也让NASA心有余悸。1986年和2003年,美国航天飞机发生两次重大事故,共造成14名宇航员遇难。高昂的发射维护成本和技术风险让航天事业笼罩在阴影之下。 对特朗普来说,在因新冠肺炎疫情重创美国经济,因暴力执法带来的种族矛盾越发激化的背景之下,SpaceX的这一飞其象征意义不言而喻。 ——在这里,我当然不是要歌颂美国的总统! 但是,那个叫“马斯克”的人物却值得商业界和科学界共同研究和学习的榜样! ——当然,我也认为,中国尽早将商业和科学两界的分隔缩短,或许将会取得更好的成就! 马斯克,可以算是一个优秀的商人,也可以算是一个科学家;你可以说他有些“疯狂”,也可以说他有理想! 也许中国有这样的人在努力模仿他——比如百度的李彦宏,但是似乎还相距甚远! 埃隆·马斯克(Elon Musk),1971年6月28日出生于南非的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现名:茨瓦内),拥有加拿大和美国双重国籍,企业家、工程师、慈善家。 现任太空探索技术公司 (SpaceX)CEO兼CTO、特斯拉公司CEO、太阳城 公司(SolarCity)董事会主席。 本科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获经济学和物理学双学位。 1995年至2000年,埃隆·马斯克与合伙人先后创办了三家公司,分别是在线内容出版软件 “Zip2”、电子支付“X.com”、国际贸易支付工具“PayPal ”。 2002年6月,埃隆·马斯克投资1亿美元创办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出任首席执行官兼首席技术官。 2004年,埃隆·马斯克向特斯拉汽车公司投资630万美元,出任该公司董事长。2006年,埃隆·马斯克投资1000万美元与合伙人联合创办了光伏发电企业太阳城公司。 ——普通人,如果三件事情做成一件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可是人家居然都能做成功——这难道是“马太效应”太过火了吗? 2012年5月31日,马斯克旗下公司SpaceX的“龙”太空舱成功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后返回地球,开启了太空运载的私人运营时代。2018年2月7日4点45分,SpaceX公司的“重型猎鹰”运载火箭在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首次成功发射,并成功完成两枚一级助推火箭的完整回收。 这个被身边人称为“天才”的孩子,在17岁那年去了加拿大,而他的最终梦想地则是美国,他说“那是一个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的地方。1992年,在皇后大学学习两年后,离开了加拿大,转而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商业和物理;在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沃顿商学院毕业,获得学士学位后,又留校年,获得第二个物理学士学位。毕业时马斯克考虑了三个最想涉足的领域,这三个领域在他看来都是深刻影响人类未来发展的领域,分别是: 互联网,清洁能源,太空 。 如今看来,这三个理想,在他不满40岁时就已统统实现。 他有多疯狂? “地球太危险了,你还是回火星去吧”,这句台词经常被用来讽刺我们认为的‘火星人”。但埃隆.马斯克却认为在天灾和自我毁灭(如核战)的威胁下,移民其他星球是我们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唯一方法。 他的目标是将发射费用降低到当时商业航天发射市场的1/10,并计划在未来研制超巨型火箭用于星际殖民,并提出了 “火星移民计划”。 超级回路(Hyperloop) ,是马斯克曾提出的交通设想,他称这种交通工具速度比飞机还快,介于超音速飞机、轨道炮和空气曲棍球桌的结合体。也被称为超音速空气曲棍轨道炮。2013年7月17日,埃隆.马斯克在自己的Twitter宣称8月12号将公布超级回路”的设计图纸。如果“超级回路”项目设计成功,这种以太阳能为燃料动力的交通工具造价低廉,速度极快,人们从旧金山市中心到洛杉矶市中心(约960公里路程)只需30分钟即可,大大缩短了人们的出行时间。 马斯克是 天才创业冒险家。据说《钢铁侠》是以他的故事为蓝本。 2013年3月12日,SpaceX成功发射并回收可重复利用火箭,搭载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这是史上第一次由私人公司发射火箭。2015年12月21日,“猎鹰9号”火箭首次实现发射、回收全过程,同时也是人类第一个可实现一级火箭回收的轨道飞行器。 与此同时他造出了全世界最好的电动汽车——特斯拉——如今已经名满世界 。此前,他打造出世界上最大的网络支付平台。埃隆•马斯克是SpaceX、特斯拉汽车及PayPal三家公司的创始人,他远远地将世界甩在了身后。 成功不是偶然的!——现实生活中, 马斯克远没有钢铁侠那么潇洒。 马斯克不仅是个技术狂,也是个工作狂 ,他每周工作超过100小时。他极度忙碌,经常在夜里3点多躺下,第二天一早就要赶去开会,晚上又要飞去另一个城市参加活动,还要抽空陪5个儿子玩。 他习惯从工程师的视角看世界 。在一次采访中,他特地澄清他做SpaceX的初衷,并不是某些人想当然的童年情结,也不是因为它投资回报率高,而是着眼于人类的未来。 盘点他的人生轨迹:他是Paypal创始人,纯电动汽车制造商Telsa的总裁,全球首位成功发射火箭的私人老板,他的真空管道车Hyperloop计划让世界疯狂,他在10年苦斗近乎破产边缘制造出了一款出色跑车,彻底把同行甩在身后。 “ 我希望自己能够死在火星——当然不是在进入火星大气层时就摔死” , 如果说“勇攀科技高峰”,那么,马斯克这样一个人物,是否可以算是当之无愧呢? 比较巧的是,我们国家也不甘落后,恰在今天一箭双星成功发射了运载火箭…… 新华社发(汪江波 摄) 新华社酒泉5月31日电(李国利、朱霄雄)5月31日16时53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九号02星、和德四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高分九号02星是一颗光学遥感卫星,地面像元分辨率最高可达亚米级,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土地确权、路网设计、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可为“一带一路”建设等提供信息保障。 搭载发射的和德四号卫星由北京和德宇航技术有限公司研制,可在轨开展全球船舶航行状态采集、全球航班飞行状态采集和全球物联网信息采集。 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33次飞行。 2018年,一篇《 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国企底层? 》的文章曾经刷爆朋友圈,文章爆料近年 民用航空航天蓬勃发展,给出了优渥的薪酬和灵活的机制,吸引了一些人从原来国有企业的体制中跳槽。 文中所提到一位叫张小平的科研人员离职后,原单位又发公文极尽惋惜的离奇经历,剑指研究所、国企的人才机制和低效,简直有些让人哭笑不得。 那么中国的民营火箭发展如何?我们的“造火箭新势力”和美国相比,差距有多大? 根据《财经杂志》的报道, “中国的民营火箭们还处在技术和商业探索的初步阶段。目前发射成功的仅是探空火箭,这与运载火箭有着天壤之别。”“正是美国崇尚的商业化思维、竞争思维让美国民营航天走在了世界前列。” 后疫情时代,我国的科技管理者、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是不是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呢? 参考: 图说企业家:硅谷狂人马斯克 http://money.163.com/photoview/574F0025/10315.html#p=96KFHEM3574F0025 网易财经、百度百科、新华社、凤凰网、财经杂志、DeepTech深科技等。
个人分类: 科技|6026 次阅读|4 个评论
科技新闻媒体关注指数排行榜
kejidaobao 2012-3-7 14:59
新闻时段:2012-02-01至2012-02-10 新型号长征火箭有望未来五年首飞 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研究员余梦伦透露,“长征五号”、“长征六号”、“长征七号”有望未来5年内实现首飞。 “远望六号”测量船顺利返港 2日,执行“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海上测控任务的“远望六号”测量船,结束154天3万余海里的总航程后,顺利抵达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港口。至此,执行此次交会对接海上测控任务的3艘远望号测量船全部凯旋。 发布最清晰全月图 6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了探月工程“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获得的7m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这是目前国际上已公布的分辨率最高的全月球影像图,为进一步的月球探测提供了更加完整和精细的地形地貌基础数据。 “风云三号”地面应用系统通过验收 2日,依靠中国自主力量设计与建设的中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地面应用系统在京通过业务验收。作为“风云三号”气象卫星五大系统工程之一,地面应用系统工程技术复杂,工程量大,目前已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并投入业务使用。 开发6腿12眼机器人探索外星球 6日,美国宇航局开发出全地形六足星际探测器(缩写为Athlete),用于探测最恶劣的环境,包括火星、月球,甚至是小行星。Athlete高3.96m,重2268kg,可携带超过1.45万kg有效载荷,但它比通常的行星探索车轻25%。 “火星-500”项目或在太空重演 2日,俄罗斯联邦航天署署长弗拉基米尔·波波夫金表示,模拟星际飞行的“火星-500”项目可能在国际空间站重演。早在2011年11月4日,包括中国志愿者王跃在内的6人圆满完成项目“重返地球”。 日本1月核反应堆运转率再创新低 3日,日本原子能产业协会宣布,日本国内54座商业核反应堆1月的运转率只有10.3%,创该协会与电气事业联合会1977年4月开展调查以来的最低值。 数十个干细胞疗法成功 2日,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有几十个成人干细胞疗法的临床实验先后结束,结果表明,实验初步取得成功。科学家们表示,其中有些疗法有望于5年内进入市场。 恒星“杀手”抑或“助产士” 3日,英一项新研究显示,黑洞有时也会扮演催生恒星的“助产士”。而据此前认识,黑洞在宇宙中常是死亡的代名词,它会吞噬恒星,还会通过一些机制干扰恒星的形成,是名副其实的恒星“杀手”。 超重致癌风险可能与吸烟相当 3日,德国癌症研究中心指出,超重、肥胖及相关代谢紊乱已成为致癌的重要诱因之一,其风险甚至可能与吸烟相当。据悉,科学界已证实肾癌、肠癌、食道癌、子宫内膜癌和绝经妇女所患乳腺癌与超重存在关联。一些研究人员发现,体内脂肪过多会引起胰岛素、性激素等激素水平变化,从而诱发癌症。(责任编辑 高靖云(实习生),李娜)
个人分类: 栏目:科技新闻排行榜|297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7: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