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自费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说说而已,不必当真
rongqiaohe 2017-6-30 12:47
读:《天津某医院科室主任被砍伤 网友和医生都咋说?》有感 原文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393334-1063788.html 其实,这里涉及到医疗改革的问题。钟南山认为:医改关键在于提高社区医院水平( http://money.163.com/10/0305/16/611BMJ9L002546FL.html )。 借鉴台湾省的办法,政府只能保证所有公民的“基本医疗” 保险 ,即疾病的基本医疗给予免费。比方说: (1) 所有高水平、高消费的“三甲医院”全部实行自费; (2) 自费的负担,由个人每年交付的“商业保险”负担; (3) 低消费的 “社区医院”和“一甲医院”由政府建立的医疗保险实行免费。 说说而已,不必当真。
个人分类: 浅谈|2265 次阅读|0 个评论
花百十万元送孩子自费出国读大学有必要吗?
热度 2 jiangming800403 2016-8-12 18:27
博主回复(2016-8-1115:36):真正在欧美(包括澳大利亚)做学术的中国人不是靠中国政府留学基金就是靠对方的奖学金。实际上花百十万元送孩子出国读大学,还不如给孩子付个首付呢(在一般城市可以买套房) GDHBWQ 2016-8-1214:30 很多人从过程来考虑。结果并不重要。很多是给孩子一个见识世界的机会。 博主回复(2016-8-1214:56) : 世界这么大,我们看得完吗? 不理解中国,又怎么能认识世界
个人分类: 教学相长|2240 次阅读|2 个评论
写给曾经“享受助学金”的我们
热度 2 wangxh 2016-6-7 12:23
今天是今年高考第一天,每到这个日子,总会想起一些事情。 今年的今天,想对曾经“享受助学金”的我们说几句话: 当年仅仅是因为我们学习好——也许是会学习,也许是会考试,也许是得天独厚的条件,甚至仅仅是运气好,使我们迈入在他人眼里近似于“天堂”的大学校园,成为真正的天之骄子。我们比获得“奖学金”的后来大学生快乐,比现在的“自费大学生”幸运。 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现在都功成名就(当然俺倔人之流除外),甚至功名显赫!要知道,当年仅仅是因为我们学习比他人好点儿,就“占用”了本该属于别人的资源——人人生而平等。全国每年才几十万人,俺那年好像只有32万人上大学。助学金哪来的?国家或政府给的呗!那国家这部分钱哪来的?有谁不承认来自于老百姓——最广大的老百姓。 有一句俗话,叫做“三代以前都是农民”,现在虽然不是很准确了,那么六代以前是农民的有多少呢?如果我们往后看,三四代之后呢?根据中国“富不过三、官不过三”原则,许多自认为已经不是老百姓或摆脱老百姓的人,恭喜他们,他们的子孙又替他们返璞归真了——又变成老百姓喽! 那么,我们这些当年的天之骄子、毕业后捧着金饭碗的人,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感恩、回报社会,也就是感恩、回报养育我们的老百姓。所以当我们想对着老百姓耀武扬威(像XXX欺压老百姓)的时候,是不是该想一想没有他们能有今天的我们吗?想躺着功劳簿上沾沾自喜、忘乎所以(像XXX诋毁他人)的时候,是不是该想一想没有他们还能嘚瑟的起来吗? 祝所有的考生考得理想,实现自己的愿望!
3514 次阅读|3 个评论
网评自费留学生奖学金
热度 8 heitiedan2012 2013-12-4 02:21
这两天,留学基金委又派活下来了,让在网上评审自费留学生的优秀奖学金。这已经是第二年网评了。这种方式不错,原来都是集中在一个大饭店里,吃住用度都不便宜。这种做法肯定能省不少钱。省下钱来能干点正事总归是好事。 分给我的专业比较杂,有哲学、艺术史、考古、语言学几类。对哲学也只是略知一二,而对其他三门,基本一无所知。但基金委也没办法。因为所以这几大类总共上报申请的,也不过十多个人。不太可能每个人都找一个专业对口的评委来评审。再说,如果涉及的问题特别专门,即使找到大类对口的,在专业方向上也未必对口,还是不门儿清。所以只好将就将就了。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是综合因素妥协后的结果。 因为有名额限制,给我的这十多个人里,只能评上九个人。其实挑来挑去,也倒不是有多难的事。相当一部分已经读到博士第三年,甚至有第四年的了。这样的学生多数都会有已经发表的论文若干,参加学术会议若干。相比之读博士只有一两年的,他们自然是占优势的。不过,也有的比较奇怪。按照要求,刚读博士一年之内的是不允许申报自费留学生奖学金的。但这次就有的使馆教育处还是申报了一个。不知这个人是怎么经过漏网才上来的。但毕竟只读了不到一年,也拿不出什么像样的成果来,所以被淘汰是没有疑问的。但只可惜浪费了一个名额,这应该是有关使馆的教育处失察的结果。 有的读语言学专业的博士生,写的论文都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且都是在国内发表的。这倒不是说他们的文章不允许在国内发表,问题是这样的教学论文到底在学术上有多少价值,是十分可疑的。除了混出论文的数量和篇幅外,还有多少学术意义,几乎是不难断定的。教学论文不是没有价值,但对于做学术方面的学生来说,他们所做的,至少在目前这个阶段,是意义不大的。如果将来他们工作了,担负了教师的职责。也许教学论文还是有意义的。但在目前阶段来看,写这样的文章有偷懒之嫌。所以,如果淘汰率再低一点,这样的学生还是可能入选的。但是如果根据现有的淘汰率,这样的学生就很难入选了。 还有一位也是读了三四年的学位了,可是在他的履历上,全都是在国外的短期工作经历。对这样的履历,不能不让人怀疑他用了多少时间在学习上。而且他做了这么多工作,自己多少也会有收入。估计在生活费用上,至少比其他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学习上的自费生,多少应该宽裕一些。那么这样的人需要奖学金吗?当然多多益善,但比之那些苦读的学生们来说,那些人应该更需要吧。况且这一位没有把时间精力都放在学习上,那么奖学金,奖的是学,他没有特别努力的学,这个奖就不应该给他。这在逻辑上应该说得通吧。 有两个学生,是从本科就在国外读大学的。我以为,他们能从本科读到博士,应该不是哄事去的。现在有媒体也有报道,有些被家长送到国外读本科的学生,没过多少时间,就整天混日子,吃喝玩乐,个别再加上嫖赌抽,简直一塌糊涂。但这两位应该不是这样度过他们的留学时光的。可以看出来,他们的时间大多用在学习上。这里,且不考虑他们是不是家庭的富二代,他们愿意读书,而且读得很认真,就值得勉励。所以在这方面,不需要考虑他们在留学期间实际的经济状况,只要他们在努力认真地学习,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那么这个自费生的奖学金对他们来说,就应该是当之无愧的。 还有个学生,是学考古的。这个门类我也不太了解。但我知道的是,与其他专业不同,这个专业要能发出一两篇像样的文章来,是特别不容易的事。因为你要真的去挖掘,去考这个古,要做大量的田野工作。而且还得有说得过去的发现,你的文章才能发得出来。所以要这几个因素同时都具备,实在是太难得的事了。我还是认真地看了这个学生的材料,包括导师的推荐信与使馆的推荐信,觉得这孩子实在还是那种比较用功的学生,虽然他的论文发表得不是太多,但是已经有了一部专著,所以还是值得推荐入选的。 综合这几年的情况来看,申报学生的情况基本都还差不多,没有特别大的进步,也没有特别明显的滑坡。有的年头,赶上几个不错的,有的年头,这种比较突出的学生就不是太多。反正这种事少不了随机性。能没有大幅度的滑坡就算不错了。据说,自费的留学生们都很看中这个奖。一般的奖金是一次 6000 美元,而特别优秀奖则一次奖励 10000 美元。只不过要想拿到特别优秀的奖,还不是一般的不容易,得是那种特别突出的才行。在自费的留学生们看来,这个奖学金不仅是一种经济上的资助,也是一种国家授予的荣誉。所以国外大学的中国留学生的导师们,也很看重这个奖。学生获奖,老师面子上也有光彩。
15463 次阅读|17 个评论
欢迎调剂:不论是否自费,将支持优秀研究生进行创新探索研究!
zcgweb 2013-3-2 16:59
俺也凑个热闹、表个态——为了大力支持赞同‘学术独立、思想自由、兴趣导向、面向应用’办学理念的研究生读研和从事科研事业,不论研究生政策是否自费,我们实验室将联合其他力量支持优秀的研究生来本实验室进行创新探索研究,欢迎愿意挑战自己‘智力极限’和‘能力极限’的研究生联系本实验室!换言之,通过国家录分线的研究生,可以不必为学费发愁,可联系我们,在展示自己科研能力和潜力并被认可的前提下,开启创新研究、自由探索之旅! 参考信息: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0692-415609.html CZ @ 2013.03.02 16:49:09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2/274732.shtm 来源:新华社 发布时间:2013-2-8 9:18:56选择字号:小 中 大 2014年秋起内地研究生将全部自费 国务院常务会议2月6日部署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决定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 为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改善研究生学习、科研和生活条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会议确定了以下政策: (一)完善财政拨款制度。中央财政对国家招生计划内的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全日制研究生,安排生均综合定额拨款,并建立拨款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高拨款水平;中央财政设立绩效拨款,由学校自主安排用于研究生培养。各地要参照这一模式,建立健全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拨款制度。 (二)完善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每年奖励4.5万名研究生。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将研究生普通奖学金调整为国家助学金,每年资助标准博士生不低于10000元、硕士生不低于6000元;同时设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加大研究生助教、助研和助管岗位津贴资助力度。提高国家助学贷款最高限额。落实和完善鼓励捐资助学的优惠政策。 (三)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现阶段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收费标准,原则上每年硕士生不超过8000元、博士生不超过10000元,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以及已按规定实行收费政策的研究生暂执行原收费政策。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学|2886 次阅读|0 个评论
建议:两会代表应该自己支付交通和食宿费。
热度 3 hj58 2013-2-28 19:46
建议:两会代表应该自己支付交通和食宿费。   建议:两会代表应该自己支付交通和食宿费。经济困难的代表才可以向大会申请补助,而且申请材料应该公开。   两会代表中有大量富人和高薪官员,他们来开会,还不自费,还要公费吃喝、豪华住宿,说得过去吗?   很多学术会议尚且需要学者自费或用学者自己的课题经费支付,两会代表更应自费。   希望大家多多转发,为中国每年节约一个亿的全国两会开支。如果全国各级两会都实行自费制度,中国的医保和退休保障问题就全部解决了。   请科学网里的各级两会代表表个态,你们差钱吗?也请认识各级两会代表的朋友转告他们,希望他们主动提出自费参加两会。 读者评论选:   凯臣韩(电影制片人):代表不是俺们公民选的,却要花着俺们纳税人的钱,凭神马让这些非民选的所谓代表开老什子会,你们自己自费自娱自乐得了,没人管你们,一年365天,天天开会都可以。   陈韶旭(上海文汇报记者): 蠢建议。任何国家议员都是公费。   黄佶答: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两会代表代表人民利益;外国是资本主义国家,议员代表财团利益,能够相提并论吗?中国人民穷,外国人民富,能够一样吗?   你的唯一理由就是“外国都这样”,这就能够成为理由?民主就必须议员公款开会?这是谁规定的?中国政府不是一直说“各国民主道路可以不同”吗,公款开会为什么不能有不同呢?亿万富翁自己就不能自费赴京开会吗?他有钱买名牌,为什么不能帮国家省点钱?   难道每年两会耗费一个亿是合理的?为什么社会主义的议员(人大代表)不能为全世界做个好榜样?中国这么缺钱,人民代表好意思花国家的钱吗?儿童得白血病,父亲没钱治疗,只能带她去自杀,此时人大代表还喝得下茅台?   请看:“日本‘两会’,系众议院和参议院。会期长达150天,有讨论、答辩、审议、通过四个程序;议员们都是自己开车或步行到场,会议也不管餐饮。” (黄佶,2013年2月28日)
个人分类: 人文社科|1754 次阅读|5 个评论
如果研究生不再有公费
热度 2 spetea 2013-2-20 11:41
如果研究生不再有公费,这是2014年后的事情.国家的政策我们是决定不了的.不管其后果如何,剩下留给学校/导师/学生之间的选择却多了. 对于学生来说,读研究生还是不读研究生,始终是一个选择,现在只不过是多了一个不读的理由,但如果没有了公费项,但是刺激了导师或其他相关有经费配套的地方大幅提高研究生待遇呢?这种情况不是不可能的.所以,决定要读研究生的,就擦亮眼睛找自己的未来课题组吧. 对于导师来说,招还是不招研究生就会变得更加难以选择,但是当难选的时候,不选择也就成了容易的事情,没有经费资助学生就干脆放弃招生吧.对于一般高校来说,除了学校或者学科出血兜了一大部分培养费,导师补贴少部分生活费外,招收研究生本来就跟买彩票一样,说不定就收到什么样的学生.这样招收学生也不会再盲目来一个要一个了吧.要知道在一般学校很多导师自己的经费本身就很有限,或者干脆自己都在挣扎呢. 对于学校来说,都是希望多招的吧,每年都是想多要到更多的招生名额.既然多招,总要出相应的配套政策吧.压力总不会全都压在学生和导师的头上.2013年研究生招生工作完毕后,就要出2014年的招生简章,所以政策很快就会出来.要想看,大概等到6月份招生简章出来,就能看到各个学校的选择了. 不管选择不选择考研,淡定些不用着急.不管导师招不招生,也淡定些等待吧,很多事情不是导师能说了算的.既然不能影响,就看到时候能有神马选择吧.
个人分类: 研究生|3206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研究生自费制”推广不宜预操之过急
whoiswho 2013-2-13 08:23
http://blog.ifeng.com/article/23105678.html “ 研究生自费 制 ” 不宜预操之过急 2月7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决定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 其目的是 为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改善研究生学习、科研和生活条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新华社) 此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亿万 民众 的关注。 如房价一样,学费也是一个牵动广大普通家庭神经、影响生活水平的一件大事。 相信有关部门选择在春节期间,人们不太关注新闻和政策时仓促推出这一措施也是考虑到这 层 因素的。但之所以依然能引起很大的响动,说明这一政策的出台确实影响到了普通人家庭的生活, 更说明政策 还有许多欠 周全 的地方。 但也有学者认为: 在理论上讲,研究生教育是一种“精英教育”。它和中小学教育以及幼儿园教育等“大众教育”,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在受众面上不可同日而语。在某种程度上,免费的研究生教育因为受众较小而成为“少数人的福利”。而政府和国家站在公共利益的层面上,更应该在中小学包括幼儿园阶段实现“义务”。让研究生不再免费,可以将更多的教育资金节省下来,用到其他方面。 这恐怕也是有关部门推出“研究生教育自费制”的初衷吧? 但众多有识之士却不这么认为:众所周知,对于中国普通家庭的子女来说, 高学历教育 就是改变命运的一块“ 敲门砖 ” 。 在目前社会上“拚爹”现象突出、贫富差距逐步扩大, 许多贫困家庭的孩子 因“先天不足” 无法“拼爹” 更无雄厚家底作后盾的情况下, 只 有靠苦读、 “拼学历” 来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研究生的自费政策,无异抬高了 普通孩子的 教育门槛,提高了 家庭的 经济成本,让原本 拥挤的 向上通道 显得 愈发狭窄 ,最终会阻止 普通人家的孩子 进入上层,使社会上层成为“富二代”和“官二代”的乐园,从而加深社会矛盾和仇富心态,不利于中央倡导的和谐社会的推广和发展 。 毫无疑问, 研究生自费 制 是一种大势所趋 应当实施 。 但在目前形势下推出显然是为时尚早 ,未免有些操之过急 。 首先,政策配套没有跟上。目前国家承担的9年义务教育远远没有达到有关部门所公布的“全覆盖”的目标 。 普通家庭要供养一名学生,从幼儿园、初中、高中到大学毕业 至少 需要50万元的投入,这笔钱 可以说 是普通家庭 全部 的收入。 因此, “因学致贫”现象在中国西部贫困地区比比皆是。而相应的政策或者国家已经实施的 教育 政策,由于地方财政困难远没有落实,再出台收费政策,实际上绝了 倾家荡产熬到大学毕业孩子 再往上 “光宗耀祖”的念想 。 所以 有网友质疑:一项 教育政策的出台必须考虑到大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在 中小学包括幼儿园阶段 还未 实现“义务” 教育的前提下,仓促出台这样的政策 严重 削弱了国家 教育在人们心目中的信任度 。 其次, “ 研究生教育自费制 ” 不能成为公众为高校的还债制度 。 自 1999 年实行高校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 在开门办学方面 迈出的步伐过大 。 盲目地扩建 和 扩招使许多 高校陷入极度的“ 财政 危机”中 。 几乎 全国 所有的 高校都是 在 负债经营。许多高校 的校长 甚至 调侃自己 是“亿万负翁”。 那么,“研究生教育自费制”的实行, 怎样才能实现将收费用在“ 改善研究生学习、科研和生活条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上, 而不 被民众认为是:政府让老百姓替前些年“高校盲目扩建”埋单 ,值得商榷 。 其三, 研究生自费会不会 影响教育质量。有学者认为,扩招后的大学本科的水平历年下降,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高校为了完成就业指标 和 减轻学校的负担,将原本4年的学科压缩成3 年甚至两年,以实习为名过早地 将学生 推向社会, 这种拔苗助长的教学模式,造成本科生质量的严重缩水。 那么,研究生自费后3年的学时会不会缩水,也是一个未知数,研究生的就业是否最后沦落到没人要的地步也是一个值得考量的问题。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北上广等大城市将会顺势提高进入门槛,将以前的准许全日制硕士毕业生落户,提高到博士不是没有可能。 其四,助长了高校的乱收费现象,甚至将 以前的 乱收费合法化。 众所周知,开门办大学的思路让各高校利用高校和国家的资源开发了许多创收的渠道。以研究生为例除了国家批准的MBA、CMBA等以收费为目的的高级研修班外,许多高校还开设在职研修班和企校联办班,而北大、清华、复旦等高校甚至开设了“总裁班”“精英班”,这些研究生且不说质量如何,光收费就相当客观,最少的5万,最贵的高达30万。收到的费用很少用在教学上,而是 偿还了过度扩建的银行货款。 其五, 教育的产业化和 过度收费让青年人丧失了对国家的忠诚度和责任心。 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创新的基础,青年是一个国家的未来的希望。令人担忧的是 目前在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思想:“上学的钱是家里掏的,凭什么要奉献国家?” 大学生没有理想和信仰,没有感恩和奉献国家的信念,将会彻底动摇国家的基石。而做为“精英教育”的研究生的收费,也从一定程度上失去了黄精人才对国家的忠诚度。 毫无疑问,中国还没有达到“精英人才”过剩的程度,不管是在任何国度,国家对 本国 “精英人才”的培养教育都未曾放弃过。 一些留学归来的学者之所以有“西方实行的也是研究生收费制”的错误想法,是基于“自己在国外留学读研是交钱的”这一狭隘的思路,但他们没有说明的是,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不仅对本土学生实行免费,而且对优秀的外国留学生也通过各类“奖学金” 变相进行免费,目的只有一个:抢夺人才、留住人才。美国硅谷有成千上万的中国留学生学成不归就是一个铁的事实。 基于此,在目前情况下 “研究生自费制”显然不宜全面推广。建议可否首先在重点高校进行试点,待时机成熟或者配套政策跟上后再行推广也不迟。
个人分类: 转载|1640 次阅读|0 个评论
研究生全自费看得见之利和看不见之弊
热度 24 lvnaiji 2013-2-9 16:35
吕乃基 近日,研究生全自费一时成为舆论特别是高教界热议的话题,科学网自然参与其间,众说纷纭。 概括起来,看得见之利主要有: 显而易见,政府少掏一笔钱。现在这笔钱由研究生自己掏了。政府实际上“不差钱”,只是现在打算把这笔钱投向他处,如学前教育。政府在高端教育少掏钱,这一点或许是教师和科研人员反对的焦点。 研究生由某种大锅饭改为一定程度上的竞争,这一点或许是考生,尤其是经济上较为困难者反对的要点。 此外,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一段时期硕士研究生过度扩招和缓解硕士研究生就业难。(http://news.sina.com.cn/c/2013-02-09/123126245587.shtml ) 以上两点,各方大致已经摆明了观点。 此处主要探析,一项新政出台之后可能引发的潜在的弊病,以防而后走偏了路。 1. 竞争如果发生在宏大的时空背景,如一个国家甚或全球,十余年或更长,竞争者之间大概可以相安无事,一般不致发生激烈对抗。然而在一个相对狭小的时空环境(同校同系同专业甚至同一个导师, 3 年之内,同室操戈),研究生互相竞争,可能会影响合作和同学关系,扭曲师生关系。在特定情况下,会置导师于两难的尴尬局面。为此,宜制定可操作的细则。例如,新政——自费 + 奖学金——宜兼顾效率与公平;前者基于能力,后者考虑经济条件。 2. 在竞争的压力之下,如果没有更严格的措施,已经在高校和研究机构“蔚然成风”的学术腐败有可能愈演愈烈。 3. 研究生院及“有关部门”的工作内容和压力会陡然增加。 4. 由谁来管理和支配奖学金,其中的权利和对权力的监督便凸现出来。作为直接当事者的研究生不仅应具有一席之地,而且应具有相当的权重或话语权。 5. 研究生自费,在整个高等教育中或可理解为某种意义上的“顶层设计”,必将对高校格局、本科评估等产生深远影响。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必要未雨绸缪。
个人分类: 教育|6324 次阅读|60 个评论
[转载]【新政策:自2014年秋季起研究生全部自费】
taiyangtu 2013-2-7 19:20
据新华社电 国务院常务会议昨日部署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决定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 为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改善研究生学习、科研和生活条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会议确定了以下政策: (一)完善财政拨款制度。中央财政对国家招生计划内的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全日制研究生,安排生均综合定额拨款,并建立拨款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高拨款水平;中央财政设立绩效拨款,由学校自主安排用于研究生培养。各地要参照这一模式,建立健全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拨款制度。 (二) 完善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每年奖励4.5万名研究生。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将研究生普通奖学金调整为国家助学金,每年资助标准 博士生不低于10000元、硕士生不低于6000元;同时设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加大研究生助教、助研和助管岗位津贴资助力度。提高国家助学贷款最高限 额。落实和完善鼓励捐资助学的优惠政策。 (三)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从 2014年秋季学期起,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现阶段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收费标准,原则上每年硕士生不超过8000元、博士生 不超过10000元,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以及已按规定实行收费政策的研究生暂执行原收费政策。 (新京报)
个人分类: NOTE|2773 次阅读|0 个评论
“研究生全部自费”于研究生到底是福还是祸?
热度 27 nanfeia 2013-2-7 11:12
“研究生全部自费”于研究生到底是福还是祸?
@ 新华网 2 月 7 号消息:国务院常务会议昨日部署完善 研究生 教育投入机制,决定从 2014 年秋季学期起,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 为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改善研究生学习、科研和生活条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会议确定了以下政策…… @ 广大网友的普遍反应:( 1 )吃都吃不饱,还指望学生科研 ?! ( 2 ) 现在底层的孩子往上发展是越来越难了,社会阶层逐渐固化 。 ( 3 ) 我擦,越想越气,擦,你大爷的是不是有钱的就是好啊,妈,有没有想过那些努力奋斗要改变的人啊,自费,会给他们带来多少负担啊,呸,真是够恶心的! ( 4 )…… 1、 新华网原文 国务院 : 明年秋季起研究生将全部自费 2013 年 02 月 07 日 06:37:41 国务院常务会议昨日部署完善 研究生 教育投入机制,决定从 2014 年秋季学期起,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 为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改善研究生学习、科研和生活条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会议确定了以下政策: ( 一 ) 完善财政 拨款 制度。中央财政对国家招生计划内的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全日制研究生,安排生均综合定额拨款,并建立拨款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高拨款水平;中央财政设立绩效拨款,由学校自主安排用于研究生培养。各地要参照这一模式,建立健全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拨款制度。 ( 二 ) 完善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每年奖励 4.5 万名研究生。从 2014 年秋季学期起,将研究生普通奖学金调整为国家 助学 金,每年资助标准博士生不低于 10000 元、硕士生不低于 6000 元;同时设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加大研究生助教、助研和助管岗位津贴资助力度。提高国家助学贷款最高限额。落实和完善鼓励捐资助学的优惠政策。 ( 三 ) 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从 2014 年秋季学期起,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现阶段 全日制 学术学位研究生收费标准,原则上每年硕士生不超过 8000 元、博士生不超过 10000 元,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以及已按规定实行收费政策的研究生暂执行原收费政策。 2、 小木虫论坛消息 2014 年起研究生全部自费,你还考研不? 2013-02-07 09:11:54 信息 1 :从 2014 年秋季学期起,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学术学位研究生收费标准原则上每年硕士生不超过 8000 元、博士生不超过 10000 元,专业学位研究生以及已按规定实行收费政策的研究生暂执行原收费政策。 信息 2 : 国家奖学金,每年奖励 4.5 万名研究生 。从 2014 年秋季学期起,将研究生普通奖学金调整为国家助学金,每年资助标准博士生不低于 10000 元、硕士生不低于 6000 元;同时设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 信息 3 : 2012 年的博士生招生计划为 6.72 万人, 2012 年硕士生招生 51.72 万人 。 以后读研,家庭经济是否能负担得起将成为首要考虑的因素了。 3、 新浪网友最热评论 @ 只是 - 个代号 : 领导常说:”中国用世界 7% 的耕地养活世界 22% 的人口”。自认为很牛逼。其实这不是最牛逼的,最牛逼的是用世界 1%-2% 的教育和医疗投入,解决了世界 22% 人口的教育和医疗问题。最最牛逼的是:以全球 22 %的人口,养活了全球 50 %的公务员。 @ 闪亮的辰星: 奖学金一万,学费一万。有个球用!都上研究生了还得让父母当农民工在外面卖命来供养。这样的国家,这样的制度。给你一万年也敢不上美国人的科技。美国的奖学金是大约 2000 美金 / 月,学费是全免的。吃都吃不饱,还指望学生科研 ?! @ 曾李文婧 现在底层的孩子往上发展是越来越难了,社会阶层逐渐固化 @ 闪亮的辰星: 英国奖学金标准是大约 15000 英镑 / 年!一年多杀几个贪官,就够提高研究生的待遇了。我的祖国我拿什么来相信能赶上美国科技啊?还得压缩硕士研究生时间,提高博士待遇啊!!! @ 银灰白忆 Minoz : 我擦,越想越气,擦,你大爷的是不是有钱的就是好啊,妈,有没有想过那些努力奋斗要改变的人啊,自费,会给他们带来多少负担啊,呸,真是够恶心的! …………
14510 次阅读|44 个评论
研究生自费8000与改善研究生学习、科研和生活条件有什么关系?
热度 28 liuliangyun 2013-2-7 10:28
国务院常务会议昨日部署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决定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学费不超过8000。 http://news.163.com/13/0207/02/8N30OHSI00014AED.html 不知道研究生是否包括“博士研究生”?字面上理解是包括了的。 这是近40年来教育科技行业最糟糕、最羞辱、最无耻的条例与新闻。 教育产业化政策是一个国家、政府失去良心、自掘坟墓的可耻行为。中小学教育在各种国家或地方的隐性或显性教育产业化政策的影响下,让家长和孩子痛苦不堪,如今,研究生这一环节又堕落了。 国务院常务会议的目的是 “为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改善研究生学习、科研和 生活 条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会议确定了以下政策:” 目的是高尚的,手段是无耻的,手段与目的是背离的。还弄一块透明的遮羞布。 难道国务院主管教育的官员和教育部的领导们,除了钱外,看不到其它任何东西了? 高校众多自费研究生们的痛苦他们觉得还不够吗? 教育部控制或取消科学院的招生权,或许科学院的研究生免费和课题资助政策是重要因素之一吧。 希望科学院能够坚持目前的研究生免费和课题资助政策,如2009年“科学院常务会议”通过研究生资助条例:全院博士生不得低于2800元/月,硕士生不低于1600元/月。
9957 次阅读|3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6: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