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网络教育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的10句话:全场掌声把屋顶掀翻
热度 5 ericmapes 2017-2-10 02:56
附上: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的10句话:全场掌声把屋顶掀翻 两点一线网络教育 2015-04-1809:04:22 http://mt.sohu.com/20150418/n411465713.shtml       第一句   ------------------------   结交“两个朋友”:   一个是运动场,一个是图书馆   不断地“充电”、“蓄电”、“放电”       第二句   ------------------------   培养“两种功夫”:   一个是本分,一个是本事   做人靠本分,做事靠本事,靠“两本”起家靠得住    第三句   ------------------------   乐于吃“两样东西”:   一个是吃亏,一个是吃苦   做人不怕吃亏,   做事不怕吃苦   吃亏是福,吃苦是福       第四句   ------------------------   具备“两种力量”:   一种是思想的力量,一种是利剑的力量   思想的力量往往战胜利剑的力量   这是拿破仑的名言   一个人的思想走多远,他就有可能走多远    第五句   ------------------------   追求“两个一致”:   一个是兴趣与事业一致,一个是爱情与婚姻一致   兴趣与事业一致,   就能使你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得以发挥   恩格斯说,婚姻要以爱情为基础   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   也不会是牢固的婚姻    第六句   ------------------------   插上“两个翅膀”:   一个叫理想,一个叫毅力   如果一个人有了这“两个翅膀”,他就能飞得高,飞得远       第七句   ------------------------   构建“两个支柱”:   一个是科学,一个是人文    第八句   ------------------------   配备两个“保健医生”:   一个叫运动,一个叫乐观   运动使你生理健康,乐观使你心理健康   日行万步路,夜读十页书。    第九句   ------------------------   记住“两个秘诀”:   健康的秘诀在早上,成功的秘诀在晚上   爱因斯坦说过:人的差异产生于业余时间   业余时间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灭一个人       第十句   ------------------------   追求“两个极致”:   一个是把自身的潜力发挥到极致   一个是把自己的寿命健康延长到极致    http://mt.sohu.com/20150418/n411465713.shtml mt.sohu.com true 中国式家长 http://mt.sohu.com/20150418/n411465713.shtml report 2283 第一句------------------------结交“两个朋友”:一个是运动场,一个是图书馆不断地“充电”、“蓄电”、“放电”第二句-----------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时评|1439 次阅读|10 个评论
教育网络化、自动化、精准化:信息空间 + 意识空间 + 空间匹配
coltec11 2016-10-29 06:20
任何教育内容,都可以看作信息空间及其组合体 教育过程,可转变成为“信息空间”与社会意识载体在不同时间地点产生的“意识空间”之间的参数匹配。 信息 = 事物结构 + 事物过程 + 事物参数 信息空间: 一个特定空间,包括固定的事物结构、固定的事物过程(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之为“信息空间” 信息的类型,可对应于人类意识的性商、体商、情商、智商、意商进行分类 由于性商需求、体商需求、情商需求、智商需求、意商需求存在着 结构、过程、参数性标志,还有时间、空间、周期等特征 这些内容,可使用数据处理,建立起“意识空间” 在“意识空间”与“信息空间”之间,进行精确匹配 可让任何社会个体,用最小的时耗、物耗、能耗,吸收最大量的信息。
51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万亿蛋糕,互联网教育能切分多少
zqb625024295 2015-6-4 11:27
中国教育培训市场今年有望达到近万亿市场规模。而当蓬勃发展的互联网碰上具有 刚性需求的教育,在线教育与培训正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 需求强劲 显现市场潜力 2012 年 4 月,斯坦福大学的两位计算机教授建立了一家名为“ Coursera ”的网络教育平台,吸 引了来自 190 个国家的 68 万名学生通过该平台学习,且每周有逾 3 万名学生注册。这样的例子在国内不胜枚举。 作为汇集各类网校的第三方平台网站,网校网自 2012 年 7 月初正式上线以来, 3 个月的课程交易额已经超过 10 万元人民币。在网校网首席执行官张迪欧看来,对于一个刚刚上线的互联网教育网站来说,“这个数字是一个积极信号”。 老牌英语学习网站沪江网副总裁徐华介绍,截至目前,该网站用户数已达 2 亿,具有社交功能的沪江部落拥有注册用户数 2000 万,沪江网校付费用户数也达到了百万规模。 从 2002 年开始推出远程教育业务至今,公职类考试培训领军企业中公教育集团通过互联网 培训(即中公网校)的学员已极为庞大。“很多教育机构将互联网作为市场推动和强化销售的工具和平台,实际上,中公在开始做远程教育时就认识到:要使更多不方便参加面授的学生学习到高质量的课程,在线教育是一种很好的途径,且随着网络对人们学习习惯的渗透和改变,这种趋势将更加明显。 中公教育集团副总裁刘斌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公教育已将在线教 育作为集团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还将对在线教育(即中公网校)作更有针对性的投入。 据近年来不完全统计,西方远程教育的消费额已经占据普通民众接受教育总消费额较高的比 例,而中国的远程教育占比还极小,尚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从企业运营角度来看,面对未来的发展,线下面授和线上远程的培训项目,用两条腿走路将是一个现实和必要的选择。”刘斌说。 在线教育的强劲需求也激发了创业者的热情。据互联网创业投资交流平台 17startup 网站最新统计数据,到 2012 年 8 月,从公开渠道看,全球在线教育行业近 50 起投资并购案,融资规模为 2.68 亿美元。从企业探索来看,互联网教育网站的类型已超过百种,涉及语言学习、 P2P ( C2C )分享及教育、在线教育(网校)、儿童教育、出国留学服务、移动教育、教育信息化方案等。 大多数从业者均表示,尽管从目前教育培训整体市场来看,在线教育所占比例不高,但我国的互联网教育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生存不易 成功之路漫漫 “在线教育在国内提了很多年,但真的把这些公司的收入和市值加起来规模也很有限。” 17startup 创始人文飞翔认为,这个行业的进入门槛比较高,创业难度比较大。“相对而言,这个领域的创业者也不多。”据 17startup 统计,目前在该平台登记注册的互联网教育类网站有 100 家左右,只占所有网站数量 2%~3% 的比例。 C2C 分享型的教育网站是目前互联网教育的主要类型之一,教育者通过网络手段直接与学习者达成教学意向,完成教学过程。但是在文飞翔看来,中国想要把 C2C 做成功“太难了”。由于缺乏优秀的师资力量,稍有不慎,这种教育方式就有可能“流于表面化”。 “很多人对线上互联网教育存在质疑,国内用户的消费习惯和支付习惯都有待培养,愿意为虚拟的学习资源埋单的用户还属少数。”徐华如是说。 文飞翔也指出,在线教育的运营成本比较高,“如果投入大而用户不愿意埋单,就会削弱开 发者的积极性”。 刘斌透露,中公网校每年在硬件方面至少要投入几百万元确保学员的各项服务。“教育不是 通过互联网短平快地赚钱,打造自己的品牌知名度,要扎实地投入才能在行业立足”。 在张迪欧看来,教育机构转型做互联网教育也面临着技术挑战,张迪欧将其归结为“教育机 构的互联网基因问题”。“教育机构的互联网化对每个企业而言都是挑战,这涉及网站产品设计、技术、推广传播、客户服务乃至人力资源配置等多方面内容。” “综合来看,在线教育具备长线机会,但短线问题也比较多。”易观国际分析师孙培麟总结 到,除了面临与所有内容型市场的相同问题,即内容版权的保护与用户付费的机会,企业做在线教育还面临着其他特殊问题:潜在的政策风险更多;上游内容更难整合,尤其是部分学校的内容一般不能商业化,而商业化机构利益诉求多,在利益与教育的平衡上很难把握;做教育平台,对内容引进和运营的压力很大;产品体验对用户习惯的说服是个非常漫长的培养过程,另外,涉及付费转化的过程也需要长期培养。 找准定位 做好体验是关键 创业者的需求涉及方方面面,找人、找资金、找用户。而在文飞翔看来,投资方对于创业者 的选择标准是具有“闪光点”,要成为垂直细分领域的龙头。 “互联网行业讲究赢者通吃,第一名基本可以获取 70% 的市场份额,第二名和第三名获取 20% ,剩下其他所有的人只能分到 10% 。”文飞翔说。 真格基金投资人顾旻曼则将互联网教育投资形容为一种“沙里淘金”的感觉。“你不能指望 公司在初创的时候就都是金子。”顾旻曼表示,投资时关键还是看人,看团队的水准和能力,是否有明确的规划和足够的经验都是投资方考量的内容。 盛大资本投资人陈昱川提出了“口碑”至上的观点,他认为,无论在内容、用户体验还是运 营上,口碑对于互联网教育能否取得成功重要性十足,而无论是聚合内容还是产生内容,“没有好内容就无法形成好口碑”。在运营方面,陈昱川认为,为提高用户黏性,互联网教育要有良好的互动,不能让用户成为单个个体。 创新工厂投资经理曹飞强调互联网教育应贴合用户需求。“互联网教育要与其他应用抢时间 抢用户,要根据互联网的特点打造能够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的内容。”曹飞说。 从用户角度来看,教育网站想脱颖而出还要拥有独特的用户体验。张迪欧认为,互联网教育 的实质仍然是一种“人对人的服务”。“在线教育学员最需要的,同时也是最敏感的就是产品和服务的体验,比如视频课程的质量、答疑速度、响应时间等。这是我们与众多用户接触后体会最深的地方。”张迪欧说。 刘斌也指出,互联网教育“要在体验感受上下工夫”,给用户营造身临其境的感受,同时又 能享受到与面授不一样的服务。不过,在刘斌看来,一切可以由硬件解决的问题都不是根本问题,“无论是设备的更新还是制作技术的优化,都不是互联网教育的核心问题,互联网教育竞争的关键点在于教学服务质量,从根本上说还是师资问题、人才问题。最优秀的师资力量、资源是互联网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阿牛: 启邦人才网 ,国内唯一一个专注中国民办教育人才服务的师范类人才垂直招聘平台。为民办教育企业提供从校长、教师、市场到客服一站式人才服务。首创人才视频云招聘。人才视频简历。简历返利模式。让你足不出户,就可以与人才面对面的沟通。
845 次阅读|0 个评论
网络教育的免费午餐
热度 1 wenyingp 2013-10-31 12:05
在Big data的浪潮中,Machine learning是地处硅谷的斯坦福大学最火的课之一,据说今年学校里有700多名学生选这门课。早在2008年,教Machine learning的华裔教授Andrew Ng将这门课的视频免费挂到了网上,他想让世界上没有机会来斯坦福念书的人也能享受到这里优质的教学资源。而在不远处的Mountain view, Salman Khan正在通过视屏辅导远在印度的外甥课程,随后别的亲戚朋友也想要他辅导自己的小孩,于是他把这些教学视频挂到了Youtube上。 (Andrew Ng) 2009年,每天有35,000人通过在Youtube观看Khan 上传的教学视频。2011年,有160,000人通过网络学习了Andrew Ng的课程。 Khan随后辞去了在hedge fund的工作,创立了Khan Academy。Andrew Ng也创立了Coursera, 致力于搭建一个网络平台让更多的大学和教授向全世界分享教学资源。 2012年,Khan被时代周刊评为了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100人。而在2013年,Andrew Ng入选财富杂志全球40岁以下最富有的40人。 (Salman Khan) 如今,Coursera上有80多所学校的500多门课程,其中包括斯坦福大学在内的众多世界名校。 斯坦福大学一年的学费加生活费是7万美元左右,而美国的人均年收入为三万多美元。既然学费如此之昂贵,而在网上也能学到同样的课程。那在网络开放课程的时代,去上名校的意义何在。 当年,我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一位长辈对我说,去清华重要的不是你在那里学到了什么,而是你在那里认识的人。你在那里结交的人脉将是一生的财富。当时有位亲戚从日本留学回来,跟我说起在日本女人大多大学毕业后就是结婚做家庭主妇。我问起,既然最后是做家庭主妇,那么日本女高中生哪来的动力努力学习考进名校。亲戚说,因为进入名校才有更多机会接触到优秀的男生。于是我带着对大学的种种困惑,搭上了北上的火车。 除了教授知识,大学到底还在社会中扮演什么样的功能。如果看统计数据,名校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科技精英、商界精英和政治精英。但是,到底是四年的大学教育让他们变得优秀,还是名校只是将这些禀赋优异的人聚集在了一起,即使不上名校,他们也能出类拔萃。从微软创始人Bill Gates,到苹果创始人Steve Jobs,再到Facebook创始人Mark Zuckerberg, 他们都曾考入名校,却又都没有完成学业。大学教育的缺失却并没有影响他们日后的成功。大学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人才的选拔制度,名校的毕业证书更像是一个素质资格认证。最为明显的是世界顶尖的咨询公司,他们青睐名校毕业生,却并不在意他们在大学里所学的专业。换句话说,他们看重的并不是这些毕业生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本身,而是他们身上具有的素质和能力。 那么名校到底在筛选具有怎样素质的一批人。首先,这些人是勤奋并且具有自控力的,所以他们能够学习成绩优异;而且,除了极少数天才,这些人大多是懂得并且遵守规则的,所以能够在教育评价体系中胜出。而有这些素质的人也往往能在社会的规则中胜出。 我本科的室友,从清华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去给中学生做一对一的教育辅导。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家教,她和学生面对面的聊天,不是辅导具体的知识,而是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传授学习方法。在网络资源不断变得丰富和开放的将来,这更像是教育者未来的主要工作。因为任何的书本知识本身几乎都可以在Wikipedia上找到线索,而任何大学课程几乎都能找到网络视频。一个人只要愿意去学习,都能找到获得知识的途径。 教育资源曾经很长时间是社会的稀缺资源。大学曾经是贵族的特权。到今天,美国也仅有一半的中学毕业生进入大学。即使美国具有全民免费的基础教育,教育也依然随着社会阶层分层。很大程度上,区域的房价和学区的教学质量成正比。而新的技术变革可能会改变社会的结构。去年有本畅销书《Coming apart》分析了美国过去50年社会精英阶层的形成和分化。书中很大一个观点是,除了在“Old Money”为主导传统行业(如金融和能源业),过去几十年在高科技行业,靠技术起家的财富新贵正在迅速崛起,最典型的就是硅谷的创业家。这些高科技领域,技术本身是王道,不需要强大的家庭背景提供资金和人脉的支持。而开放的网络教育,也许能给年轻人提供更多的社会上升空间,提供更大的教育公平性。 #### 网络开放课程链接 世界三大网上课程 : coursera: https://www.coursera.org/ Udacity: https://www.udacity.com/ edX: https://www.edx.org/ khan academy: https://www.khanacademy.org/
4072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学习的革命来了
wenhuazhoukan 2013-9-10 17:27
图片来源:昵图网 韩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的兴起,“传道授业解惑”已远不止往常意义上的老师了。正如网友戏称的“内事问百度,外事问谷歌”一样,我们的教育途径和资源越来越丰富和多元了。 ■本报记者 刘畅 “自学成才”不是梦 杨林大学毕业后就在北京北三环附近租了套房子,开始独自居住的生活。离开了出门有食堂,随时有外卖的大学生活,她决定在工作之余开始自学厨艺。“不仅为了填饱肚子,也免得找到一个不会做饭的男朋友,俩人天天只能下馆子。” 但是杨林的母亲并不在北京,没有人能随时教她厨艺,这着实让她犯了难。一打听,身边的朋友都推荐她用手机下载美食教学软件,里面不仅像传统烹饪书籍一样提供食谱,还有真人在线教学视频。做菜的时候,打开手机放在灶台边,就像有个大厨在和自己进行一对一教学一样。 没过多久,杨林就学会了自己的第一道菜,据她自称,味道并不比饭店差多少。尝到了在网络上自学的甜头,杨林一发不可收,冬天的围巾、给电脑装的系统、桌上的收纳纸盒……她骄傲地向记者展示自己的自学成果,并且告诉记者,在一年前,自己还是个依赖家庭和同学的小女孩。“通过自学生活技能,让我感受到了自己在成长。” 其实像杨林这样在网络上进行自学的年轻人,还有很多。网络时代的飞速发展能带给人们更便捷的学习方式,让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较强的年轻人学会了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并且转而传授给身边的朋友、家人。 美国社会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分析这一现象时说,“如果说过去存在若干长者,凭着在特定的文化系统中日积月累的经验而比青年们知道得多些。那今天却不再如此”。的确,杨林的母亲只会做家乡的山东菜,杨林却通过网络学会了川菜、湘菜,甚至会做披萨、烤面包。如今,杨林正有着浓厚的兴趣还要教母亲厨艺。 这也就是玛格丽特·米德称作的“后喻时代”。即指在当今高科技时代的各种传播渠道中,晚辈(或学生)由于掌握了一定的新知识、新技能,给先辈(或教师)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时代。 面授,不可替代 在韩国留学的刘苏,却遇到了和杨林不一样的自学经历。身在异乡的他为了融入当地同学的社交群体,决定把弹吉他当作和朋友聚会时的社交技能。 但在互联网上搜索、下载吉他谱之后,刘苏却发现自己很难看懂。“虽然也有视频,但是多半是表演性质,弹奏得太快,和弦变化时也没有慢镜头,反复回放很不方便。”最终,只能看枯燥文字教学的他还是放弃了在网上自学吉他的念头。 “说实话在自学的时候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真的有些五味杂陈。没有人教也不知道从何学起,只知道一味瞎练习。在不知道技巧如何练习的时候也是自己瞎摸索。” 经过朋友介绍,他找到了另一名中国留学生,通过面授很快学会了吉他。“终于告别自学了。有的时候甚至都烦了,都找不到最初想要弹吉他的动力。说句真心话我彻底自学累了。在想了好长时间之后我决定找老师准备系统地学习吉他。告别自学,告别困扰,一切从头开始。” 刘苏认为,学会弹吉他才是自己的初衷,最初选择网络自学,是为了不麻烦身边的朋友,而且悄悄学会可以在聚会上突然“亮一手”。而最终他还是认为,学乐器这种东西,可能传统面授的教学模式更适合自己。 面对挑战的课堂 2010年底网易公开课刚刚推出就大获成功,人们才开始发现网络教育的受众人群如此庞大。关于传统面授和网络自学,究竟孰优孰劣的讨论也层出不穷。 在求知网站“知乎”上,这个讨论似乎达成过共识。课堂教学如果没有师生互动,没有答疑和作业以及定期考试,学习的效果会大打折扣。所以网络课程这种学习资源,一定要通过自己系统化的辅助学习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但这个工作量真的不小,自己要查背景资料,做笔记,看各种辅助书籍,还要经常去一些可以交流的论坛去跟人家交流。难度可想而知。”知乎网友李季说,如果只是像看电视剧一样的泛泛地学习,那基本上就是普及性的教育和学习了,边看边忘,能记住的都是些片段的知识点,构不成系统性学习。 对于网络教育的上述弊端,北京阳光伟业教育事业部高级产品经理胡天硕提出,在传统面授中“翻转课堂”的概念正能将其弥补。“打比方你是清华大学的一名物理系的大一新生,有机会听杨振宁教授的普通物理课,很精彩,但其实到第二节课的时候你已经忘记了上节课的主要内容了。” “但有一天学校决定换一种方式,将杨振宁的授课制作成视频,规定所有学生必须在课下看视频,并在视频中穿插着做习题。而课上杨振宁会走下讲台和你交流视频中的难点和一些你关心的物理问题。你会觉得哪种上课方式更有意思,更有效果呢?第二种就是翻转课堂的方式。” 胡天硕讲到,翻转课堂其实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强调学生个性化学习,是网络教育与传统面授的一种结合。重点是学生在课下的自学,老师由授课转为引导。“国内已经有多地尝试翻转课堂模式,主要是以中小学为主。”他也提到,大学教授反倒一般很少关注如何提高讲课效果,认为学生听不懂是自己的问题。其实不论是网络教育还是传统面授,都各有优劣。关键是在这场学习的革命中,学习者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模式,才是最重要的。 链接 翻转课堂,又翻译为“反转课堂”。2011年,它在美国各地兴起,很快就吸引了多方的关注。这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形式,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模式,也让处于课程教学改革焦灼状态的人们看到了课堂改革的新希望。“翻转课堂”的这一尝试,取得了多方面的效益。 首先,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来安排学习的进度,学习的自我管理意识大大增强;其次,通过网络及时的反馈,教师可以了解到学习困难学生的困难所在,能够做出更有针对性的辅导;其三,课堂上互动交流的时间大大增加,同伴之间的相互帮助和提醒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其四,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升。 翻转课堂利用丰富的信息化资源,让学生逐渐成为学习的主角。评价机制的提升,也促进翻转课堂的普及。翻转课堂推动,要打破现有的谁是教师,就由谁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的传统做法,建立一种新型的评价机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观看自己的任课教师的视频来学习,也可以观看其他老师的视频来学习,只要能够顺利通过学习,都应该计算学分。有利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对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中国科学报》 (2013-09-06 第13版 文化周刊)
1200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孔子到博洛尼亚大学来看现代网络教育
热度 1 creator 2013-7-7 14:11
人类文明的进步需要突变也需要渐变。原始人通过互相交流学习增进了狩猎技术和方法的进步,完成了人类从生存到发展的转变。 人类文明开始有了符号文字,有了诗歌,有了典籍,但这些典籍都集聚在少数地方,人类智慧的结晶体通过图书典籍的方式来影响人类的发展,春秋的一个图书馆就完成了对老子的影响,但老子自身突变了,却没能引起世人的突变。因此将这个重任又落到了孔子的身上。孔子传道授业,将其自身的突变转变成了众人的渐变,于是整个人类文明得以进一步提升,后来借助于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将渐变的速度加快。 孔子聚集了好学之士,而西方的博洛尼亚大学集聚了“好”学之士,一个是希望学好,一个是已经很好,希望更好。 从孔子的开坛授学到博罗尼亚的聚众思学,人就再没与教育机构脱离过关系,那么今天的教育形式又是如何继承这些因素的呢? 由于人类文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今天的小孩子在进学校之前,除了学会吃饭穿衣之外,已经不需要学习趋避猛兽,而中小学的教育也将人从文盲状态转变成了社会化的知识个体,但仍然不是聚众思学的状态,主要还是继承知识,而不是探索。再看看大学,甚至一些研究生教育,也只是对知识的继承,思考和创造甚少。也就是说,今天很多所谓的大学实际是因为知识爆炸之后,需要继承的太多,对过去私塾和中小学的延伸,与当初的‘思学’的大学有差异,而现代的研究所可认为是思学教育机构的转变,但已改变了聚众的模式,往往是小众的思学与闭门造车。 网络技术出现了,出现了现代网络教育,但现代的网络教育能做到什么转变呢?在各类公开课视频充斥网络的时候,我们是否有了我们需要的网络教育呢?网络教育首先体现的是其丰富性和便捷性,但是现在网络上出现的教育模式沿袭了分级分科的模式,看山去与学校教育没有差异,同时还在强制性、协同性、氛围上处于劣势。那么什么样的现代网络教育才是未来的趋势,才能体现其优势呢? 先来对比各种教育模式的差异。 类别 原始部落 孔子 博洛尼亚大学 现代大学 研究所 现代网络教育 受众 亲近子民 追随弟子 聚众学徒 入学成员 入所人员 所有可接触的人 老师的要求 智者或经验丰富者 智者 智中智者,或相互 专业人才 相聚同行 一技之长者 传播力 非常小 小 中 大 小 非常大 传播的知识类型和结构 生活经验居多 道理,结构单一 探索思维,结构简单 继承和宽泛的浅度探索,结构复杂 狭窄范围的深入探索,结构简单 探索性低,继承性强,结构可复杂可简单 师资存续能力 言毕即结束 言毕即结束 言毕即结束 言毕即结束,但知识本身已不依赖个体 一般成文不重复 可重复 一个没接受过文字化校园教育的人我们这里称之为文盲,那么一个少年文盲与一个成年文盲的差距在哪里呢?少年文盲较成年文盲无丰富的社会经验和良好的生存能力,但其生命时间相对较多,可塑性看上去更高,共同特点是继承知识不足,创造性能力相对较低,思学的能力较低。再做一个比较,一个大学毕业的学生与一个同龄的文盲差距在哪里呢?他们都具有了社会经验和生存能力,大学生掌握了更多的人类知识,但是很有可能是无法应用的,对创造性贡献甚微。说到这里我们就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了,一个成年文盲有必要去学习一个同龄大学生应该学习的东西么?或者是不是一种教育模式将文盲教育成拥有同等知识结构的大学生才算有效?我个人觉得完全没有必要,首先现在的中小学所学知识已经超出了社会生存知识及创造性的需求。大学教育出来的知识结构也不一样,同样的两个大学生,即使同一专业,知识结构也不同。那么作为一个同龄的文盲应该怎样去复制他们呢?有必要吗?如果没有必要,那么我们就该反思我们的网络教育模式,重新定义。 网络教育针对所有阶层的人,所以他应该包含生存技能,社会交流技能,专业知识讲授,而不是简单的将现代学校教育的课程打包。 如果我是一个纯成年文盲,那么我首先应该学习的是文字,即社会交流及知识传承的能力,而不是跟随现在的中小学教育,学习课文,学习 1+1 ,学习思想品德,一步一个年级的前进。同样如果我只是一个小学毕业的成年人,我想拥有像现代大学生那样的知识层次和水平,也不是去学习初中的所有课程,大学的所有课程,学习马列,学习微积分,对你成为一个想有高水平音乐知识或者计算机水平的人可能没什么意义。 因为一个成年大学生,即使学的某个专业,也并不代表他不具有另外一个专业的知识,真到社会应用和创造的时候,发挥能力的只是其中一些知识。所以从另一面看网络教育可以节省很多不必要的时间。比如两个小孩,一个通过网络教育,一个通过现在的学校教育,要求的目标是成为一个优秀的程序员,网络教育的效率一定会高的多。 所以网络教育的分类方式应该是,从文字技能,数理技能,专业技能等的阶梯式前进,而不是按照现在学校的课程设置来前进。应该按照不同的对象来设置,而不是针对青少年,成年人的学习习惯和方式是不一样的。 网络教育应该回答这样的问题:我今年 40 岁,小学文化,想学计算机编程,想学办公软件,想学会计,该学那些课程,我该怎么学。 而不能像学校:你今年 6 岁,先学拼音,再学二年级,然后学下去,等你把 12 年课程都学完了,你就能考大学计算机软件工程了。 网络教育应该具有更高的效率和灵活性,能给这位 40 岁的小学文化开出合适的课程,使其向一个具有计算机编程能力的人靠近,当然课程的开设也绝不是像职业教育中心那些只教计算机知识,应该包含一些更高阶的数学、英语,但可以省去体育、历史、政治等想关性较低的课程。 如果网络教育想要成为一场革命,那么必须要超越现代的学校教育才行。相对于现代学校教育有那些优势呢? 比较点 现代学校教育 网络教育 评 受众 适龄入学成员 所有人 网络教育的对象更灵活,可以是所有年龄层和知识层面的人。 经济成本 高 低 对于那么没有免费的教育而言,入学时很昂贵的,而且对于学校硬件软件投资本身也是一笔很大的费用。 时间成本 时间长 时间短较灵活 学校按照年级分,需要学习很多冗余知识,完成很多冗余的考试,学生才能一级一级的完成学业。而网络教育可以达成所学即终止。比如对数学微积分的学习,或者对历史的学习。能够背诵课文,或者记得长江有多长,安史之乱是哪一年,未必实际有用。 可设科目 文字认知,数理认知,历史地理继承,哲学方法,专业理论知识 除现代学校教育外,可开设所有类别,比如玩游戏,吃包子,捏饭团等。无所不可以包。 网络教育科目的设置可以不再按照过去学校的教条,网络教育可以把历史和数学一起讲,网络教育可以把物理和计算机一起讲。它的科目设置可以更加灵活,比如我们可以在讲度量衡时,讲历史和计算机编程。 师资及重复性 老师只能不断的用嘴重复 录制一次可永远使用 网络教育不用担心哪位老师的优秀教育方式因其病或亡而不可再现。同时同一知识,一个学生可以选择无数的老师的讲授来学习,不想学校没得选择。 互动性和强制性 强 较弱 我们现在的网络教育还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即大家认为的互动性和强制性。但互动性差也不是唯一的问题,学校的老师也不能与每一个学生互动。相反网络教育可以衍生更多互动方式,或者更灵活的互动,比如默写和朗诵,学校课堂必须顾全全班教学,而网络教育没有顾忌。 强制性差的问题是所有不看好网络教育的人的共识,但我们应该注意到网络教育的强制性差在个人惰性上与学校教育是一样的。主要是针对性和氛围的问题。 好学的人网络教育一天可以坚持 10 多小时,而不好学的人在老师的课堂也是开小差。所以利用人的好奇心,如果知识具有很大的针对性,强制性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现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而对于知识的继承也不再限于记忆,我们又更高效的计算机检索手段,所以我们的教育除了对学习继承能力的教育外,不应该再在继承的多少上浪费时间。而应该把时间花在继承的利用和创造上。如果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某一个模型的数理建模,那么就不应该纠结所有的数学分支方法和知识。对于历史、物理、化学也是如此。 综上所述,我们的网络教育如果想成为一次革命,首先得解决网络教育知识进阶的方式,即先文字认知、数理基础、专业术语技能的培养的方式向前推进。其次是改善网络教育的针对性,使其有别于学校教育,充分发挥其优势才可。再次不能让网络成为网络教育的门槛,就像不能让文字成为读书学习的门槛一样,我们应该把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或者接受网络教育的方法作为基本的生活技能来培养。 示例:针对一个没有学校的穷山村所有年龄的文盲 1 ,文字认知教育和数理基础具有普适性,可以都开设。 2 ,小孩子更偏向于好奇与兴趣,可开始自然,地理,计算机等。 3 ,成年人更偏向于赚钱和故事,可开设种植,生物等。
个人分类: 经济生活|1253 次阅读|2 个评论
网络教育中的信息安全问题
gzchengzhi 2013-6-11 12:39
  一般来说,作为教育系统,信息安全问题不是特别严重,目前这方面的案例也非常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网络教育系统中不存在安全问题。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学生因为考试未通过,便通过网络系统进入教师管理界面,然后篡改自己的成绩,使其原来不合格的成绩变成合格。这就涉及到了网络教育系统的信息安全问题了。   在旧的远程教育系统中,这样的信息安全问题的案例也还是存在的,一些问题还挺严重。比如去年的一个报道,某教育电视台因为节目内容的问题被当时的广电局责令停止节目播放一个月。   即便是传统的教育系统,这样的信息安全问题也同样存在。比如学生的隐私日记被人公开出来,给当事人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   网络教育中的信息安全问题,目前来看,也可能会集中在个人隐私方面。对于一个网络教育系统来说,为了能够更准确地评估学生的网络学习,会收集很多的个人信息,比如学生登录网络教育系统的日志、观看教学材料的时间、提交的个人作业文档。另外学生在网络平台所提供的社交网络中进行相互之间的讨论,教师也是可以全程观看阅读的,以便对学生的合作能力、对问题的探索能力进行评价,这其中也可能会涉及到一些个人隐私问题的泄漏等。   问题就在于,教师收集学生过多的个人信息,是否会涉及到侵犯个人隐私?个人信息收集到什么程度才是合适的?目前来看,还是存在很多模糊的地带。   据了解,其实不光在网络教育系统中,一些部门也在全面地收集网民的个人信息。最近被爆出,早在2010年,英国的相关情报单位就已经开始通过技术手段收集网民的个人资料,这是利用了新技术所带来的法律上的模糊。相信这些问题只会受到质疑,而不会被追究任何的责任。这也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当初网络工程师们所担心的很多问题,最终都还是会出现的。   如何解决网络教育中的信息安全问题,现在看起来,最好的办法还是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让网民们广泛参与讨论,摆脱旧的思维模式,逐渐将网络教育信息安全机制建立起来。
个人分类: 《远程教育学教程》|3886 次阅读|0 个评论
网络教育也是为了解决人类自身的问题
热度 1 gzchengzhi 2013-5-21 08:34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所带来的系列环境问题也成为了一个事实。对于北京的居民来说,环境污染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然而另一个比环境污染更糟糕的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尽管科学网上有几个博友对此持否定态度,但我们所看到的则是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系列反应。前几天中国成为了北极理事会的正式观察员,原因当然是由于北极冰盖融化,需要更多国家参与监督其中的资源能够被合理使用的缘故;同时也期待中国的加入能够促进更多国人对于全球气候变化对我们生活影响的认识。而广州这个有点奇怪的五月份,天天都是阴雨天气,令我这个在广州生活了将近三十年的人士也颇感困惑。每天看着香港天文台给出的卫星云图,心里总是充满了一个期望,何时压在南粤大地上的那些云层能够减少一些、移动速度减慢一些。   网络技术的发展当然也是引起气候变化的一个因素之一。据说每当用户在谷歌搜索引擎中输入一个关键词,马上就会引起互联网上的一系列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的连续动作。而这样的连续动作则会消耗一定数量的能源。至于制造各种计算机、移动设备的线路板上,则会使用各种稀有金属、有污染的化学物质等。最终都会形成可观的碳排放和环境污染。   那么我们能否不用这些技术?结果就是回到石器时代,估计这并非大家期望的。或许能够折中一些,回到中国几千年的农耕社会——资源能够获得最大化的循环利用?似乎也不现实。中国近代史就是很好的证明,人们有个根深蒂固的想法,这就是“落后就要挨打”。谁也不想处于挨打的地位,每个人的都想进化成更先进的“种群”。   目前来看,唯一的办法就是利用已有的技术来帮助我们理解自己,获得对自然规律的更深刻的理解,并最终由人类自己寻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科技发展的历史证明这是可行的。比如我们现在对自然界的认识已经深入到了夸克层次,这凭借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是根本无法达到的。利用网络来开展教育活动,其最基本想法也是如此。   利用网络技术,有效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地球村因此而形成。而构建在巨大互联网上的教育系统则能够创造出前所未有高效率的群体认知能力,迅速获得有关人类自身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
个人分类: 《远程教育学教程》|2772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赢周刊】网络教育:战国时代启幕
毛宁波 2012-12-29 11:02
互联网教育领域是中国与美国市场差别最大的互联网领域,互联网与教育的结合之路至今仍在探索。   电商的冬天来了,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网络教育 的春天才刚刚开始。业内人士指出,全国性的网络建设、网络提速、网络支付的完善、公众对互联网认知度的提升、“90后”成为消费主力军、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等因素,都为网络教育提供了极大的利好消息。同时,教育机构在线下的跑马圈地业已完成,大型教育机构的互联网化以及互联网创业者的教育项目越来越多。现在已有很多公司尝试把线下的教育资源整合到平台上来,网络教育第三方平台正大量涌现,而且增长速度惊人。   投资者的热情重新被搅动了。今年以来,中国网络教育市场风起云涌,提供在线课程的几家平台掀起一股大量教学及 培训机构 涌入的掘金潮。   有业内人士指出,随着资本市场对中国教育行业的看好,明年中国网络教育企业会受到投资机构的追捧,行业竞争也将加剧。“别以为市场这么大,剩下的就都是你的了,事实是每个愿意给自己孩子掏钱的父母,都已经把该掏的钱都掏出去了,这意味着新进入市场的公司必须从竞争对手口袋里去抢钱。”    网络教育的投资热情又被撬动了    移动互联网撬动了网络教育   “电商的冬天来了,网络教育的春天才刚刚开始。”陈广涛。他是新型网络教育网站——多贝网的创始人,之前他开过网校,发过传单。   从20世纪末国内开展 远程教育 试点、知名中学的网校顺着56K的拨号网络进入全国各地的家用电脑开始,“网络教育”这一概念开始被中国人所接纳。在往后十多年的时间里,互联网与最为保守的教育产业碰撞之后,产生了储藏量巨大的金矿。中商情报网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网络教育市场规模同比增长近30%,达到456亿元,网络教育用户规模将接近2000万。   无论是在2006年登陆纽交所的新东方,还是安博、学而思等后起之秀,他们的网络教育平台都经营得如火如荼。除了应试教育,人文社科类教育平台也开始变得抢手起来,国内几家仅仅提供有限的大学课堂视频的公开课网站,其火爆的流量也足以证明这个行业所蕴含的潜力。然而,虽然市场可观,可是这一行业的商业模式却长期停留在卖课件和教材的电商阶段,更谈不上服务。   此前曾有人预测,2012年我国网络教育市场规模将达到723亿元,但其发展历程并非一马平川。网络教育刚刚兴起时,只要进入均能获利;但后来,由于同质化严重、竞争加剧、学员剧增及需求不断提升所致的重重压力,让很多传统的网络教育机构陷入尴尬的处境:原有网络学习平台已经落伍,面对迅速增长的市场,技术却有些后继乏力。新东方在线首席执行官孙畅表示:“互联网技术在网络教育领域并没有起到足够大的作用,也未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网络教育行业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一方面,网络教育的受众正借以移动终端迅速扩军;另一方面,随着用户体验的逐步提升,教育类的App正在重新定义网络教育的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   移动互联网极大地撬动了互联网教育,使得新技术派与传统教育势力紧密地结合了起来。   据统计,在移动互联网技术大潮的带动下,2011年以来,全球网络教育行业规模在千万美元以上的融资达到近10起。例如,美国的教育应用商店 eSpark今年获得了570万美元的A轮融资,定位为“eSpark的网页版”的Chalkable其后宣布融资130万美元;美国网络教育服务商 2tor获得2600万美元的巨额融资,欲让在线教育和学校教育平起平坐,挑战哈佛、耶鲁等常青藤盟校;创业公司The Minerva Project获得2500万美元的巨额种子投资,意图打造“在线版哈佛大学”。此外,UniversityNow总计获得了1730万美元投资、Echo360获得高达3300万美元的融资、Coursera总计筹集约2000万美元的资金。加拿大在线教育平台Desire2Learn宣布A轮融资谈判结束,获得NEA、OMERS两家投资公司总计8000万美元的投资,为目前教育项目融资之最。   投资分析机构CB Insight的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教育类科技公司从风险投资商那里获得了大约13.7亿美元的融资。“平均每季度有53家风投机构注资教育类创业公司。融资交易活动在2011上半年达到顶峰。在2011年一季度至2012年二季度这段时间里,教育类科技公司平均每季度融资额为2.94亿美元。”    下一个互联网投资热点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网络教育将成为下一个互联网投资热点。   网易公开课最早把国外名校资源引入到国内。不少人通过网易公开课知道了TED,知道了可汗学院,看到了国外互联网大佬的演讲视频。去年初,网易加入OCWC国际开放课件联盟,并共享其在全球200多所名校的所有高清课程资源。近期,网易公开课还推出了针对大一新生的精品课程,包括专业课、公共课、兴趣课。打出的口号叫“贫二代也有春天”。   最近,网易还发布了“儿童教育”APP,进军儿童教育市场。种种迹象表明,网易在网络教育方面野心很大。与此同时,网络教育的第三方平台正大量涌现,而且增长速度惊人。在首届中国网络教育高峰论坛上,欢聚时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YY”)CEO李学凌谈及重点发展教育的未来战略时透露,明年将在YY教育上投入数亿元,致力于释放社会的教育资源。    第三方平台快速崛起   值得注意的是,App Store模式的诞生,使得往日各自为战的网络教育资源可以集中到少数几家平台。   业内人士指出,技术能力不足、缺乏安全技术方案,独家视频课件资源得不到保护、运营成本过高制约了网络教育的长足发展。对于中小型网络教育机构而言,要自我研发视频发布、视频播放、视频直播、视频广告、视频统计等视频技术不仅有很高的门槛,昂贵的视频带宽也让他们难以承受,高昂的搭建成本和运营成本导致了企业驻足不前。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在教育本身,将视频平台的构建与维护以少量的成本交由更专业的视频云服务提供商来处理,是一种发展趋势。   在首届中国网络教育高峰论坛上,记者了解到,新型的网络教育是朝阳行业,虽然对于刚在该行业投入2110万美元资本的Andreessen Horowitz宣称的“软件正在蚕食教育”持有保留态度,但现在已有很多公司尝试把线下的教育资源整合到平台上来。这种平台型实时互动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性,也大大节省了时间与成本。然而,整个行业仍在不断向前迈进中,这种模式在越来越被更多人认可和使用的情况下,自身也在迅速更新推出贴近教育用户本质需求的方式。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的互联网教育的环境,较之几年前已大有改变。全国性的网络建设、网络提速、网络支付的完善、公众对互联网认知度的提升、 “90后”成为消费主力军、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等因素,都为网络教育提供了极大的利好消息。同时,教育机构在线下的跑马圈地业已完成,大型教育机构的互联网化以及互联网创业者的教育项目越来越多。这些因素的同时具备,为网络教育第三方平台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尽管YY教育目前还未能为母公司的盈利作出贡献,但其招股说明书显示,YY教育平台聚集500家国内教学机构和2万个人讲师,已举行超过50000堂网上公开课,月活跃用户量超过600万。用户自发形成的YY教育平台已经证明了用户的需求存在和广阔的前景。   “每个草莽时代都是一个伟大时代的序幕。”YY用典型的C2C模式横切了教育市场。李学凌形容,前几年杀入中国网络教育领域的投资潮,是“坐在办公室里的风投搞出来的投资”,“那都是一些眼睛里盯着钱的人,是希望把教育产业化的人”,所以“潮声大雨点小”。他认为,目前教育的发展趋势是由教育革命转向学习革命,而最适合纳入网络教育的是语音、工具应用,其次是免费礼仪、娱乐。“YY教育不提供(这样的服务),别人也不会提供。”   “我们提供场地和流量,专注发展这个生态环境。”YY教育利用YY的海量用户流量,吸引了800多家国内外知名教学机构和12万著名讲师,举行了超过10万堂网络公开课。据介绍,目前YY教育月活跃用户超过600万,实现了线上即时互动课堂,提供清晰流畅的高音质语音视频服务,提供平台式教育电子商务服务。YY教育总监印亚兰说,YY教育打造了网络教室、教育电商平台、高性价比营销平台等产品。2010年初,利为汇SEO培训班在YY教育上安营扎寨,当年正式员工不到10人,但SEO收费学院突破1万名。2011年,利为汇又开发了多门新电商课程,当年底收费学员达到2.5万名,讲师人数也涨了 4倍。   李学凌说,YY教育启用了实名认证机制,引入了信用评价体系,“我们没有进场的门槛,让经济杠杆来维持市场规则。”   “我们现在就相当于2000年的淘宝。”李学凌这样描述YY教育在产业链中的现状。而且,他一再强调YY教育未来会坚持只做第三方平台,而不会直接介入教学产品运营。“YY自己做教育?完全没戏。没有一个公司能做好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我们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就做好基础平台。”   “我们可以忍受十年不赚钱。”李学凌表示,YY教育的成功来之不易,但他会继续加大投入,“我们一定要做好教育,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互联网降低教育的综合成本,教育领域是我们的社会责任。”他并不担心其它对手能复制或赶超YY教育的模式,因为要再造一个成功的第三方平台,必须投入巨量资金,同时过很长勒紧裤腰带的日子。   “目前要再建立新生态链的平台,机会十分困难。”IDG副总何昊也赞同李学凌的观点。   何昊认为,在国内的网络教育领域,投资者可以针对一些好的教学产品切入,而且可以从技能、低端、和强制性领域开始。    冷兵器时代启幕   一位做线上教育的创业者这样描述这个市场:“知道中国教育市场有多大吗?没有一家公司占有超过1%的市场!别以为市场这么大,剩下的就都是你的了,事实是每个愿意给自己孩子掏钱的父母,都已经把该掏的钱都掏出去了,这意味着新进入市场的公司必须从竞争对手口袋里去抢钱。”   IDG副总何昊指出,国外从2005年到2012年上半年共出现52家有影响力的教育互联网类创新公司,其中有34家教育互联网类创新公司获得投资。而当下的中国网络教育领域,非实时教学是主流,视频网校为主,发展最快的是学而思网校和华图网校;线上实时教育刚刚萌芽,学习系统开始向混合式教育发展。   近两年,中国远程教育领域涌现了大量新面孔,贝瓦网、八方视界、华医网、精品学习网和传课网等多家网站都得到了融资,学大、学而思、新东方等传统 教育培训 企业都在发力线上教育,而YY、粉笔网等有互联网基因的企业也涉足线上教育。   “目前的教育培训行业在线上业务方面,还处于一个摸索阶段,看起来很诱人,但发展起来还很困难。这导致了许多投资者持观望态度,在线下培训领域,常见数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大手笔风险投资,但在线上领域却十分罕见。”i美股教育分析师钟日昕表示。   “海外上市的教育企业选择主动退市的可能性较低。很多中国企业无法在国内上市的原因就是因为VIE结构,预计以后对于VIE的监管肯定会更加严格。目前,很多中国概念股选择退市是为了博取差价,计划未来市场好的时候重新上市。而中国教育机构当初上市时的法律审批就已经很严了,如果主动退市,未来还能否重新上市就很难说了。除非政策放松,教育企业可能会考虑退市,否则,教育企业不会轻言退市。”弘成教育董事长黄波表示。2007年12月11日,弘成教育在纳斯达克上市,黄波也由此成为纳斯达克中国概念股中的第一位女性CEO。其截至2012年6月30日的Q2财报显示,总营收1810万美元,同比增长4.5%;净利润150万美元,同比增长84%;净利率从上年同期的4.6%上升至8.1%;在线学位项目的付费学生数增长21.4%至19.3万人。   “ 网络学历 教育服务市场空间巨大。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未来将有大批的人通过网络获得学历。美国最大的教育类上市企业就是从事 网络学历教育 。目前,中国网络学历教育不如美国市场那么大,主要是相当部分人对网络学历认知度不够。”黄波表示。   由于中国网络教育市场的蛋糕足够大,因此,大大小小的教育机构尽管市场份额大小迥异,但彼此之间也基本相安无事,很少见到常见于IT领域的“口水仗”。   新东方教育副总裁潘欣认为,网络教育在各细分领域出现领先者的趋势正在形成。“比如,正保远程一直是财会、建筑等职业教育领域的标杆;新东方在线则在考研、英语四六级、出国留学等大学生培训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任何一个企业,当其在自己领域形成了比较强的品牌认可度、汇聚了优质的资源后,在短期内是不会轻易被撼动的。但是,由于互联网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并没有任何一家教育机构能在自己领域里处于垄断地位。”潘欣分析称,教育培训行业网络化时代正加速到来。   有业内人士指出,随着资本市场对中国教育行业的看好,明年中国网络教育企业会受到投资机构的追捧,行业竞争也将加剧。    新闻背景    互联网:新的经济驱动力   2012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第30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 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8.9%。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也随着互联网加速与传统产业融合,其作为服务平台的作用日益凸显。而正是这种不断强化的平台作用,使得互联网经济这种崭新的经济现象不断强大,各种新型商业模式也在不断涌现。   目前来看,互联网上的商业模式很多,“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是最生动的概括。比如传统门户、电子商务、互动娱乐、网络通信、搜索引擎、网络招聘、网络教育、网络银行、网络旅游、无线增值等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表示,互联网商业模式林林总总,背后有一定的原理。典型的互联网模式,第一个创新点在于调节企业的报酬递变状态。扩大初始固定投入,缩小边际投入,一定是报酬递增。免费模式,就是这一规律的体现。第二个创新点在于调节报酬递增的方向。把固定投入构成的核心业务平台,由实体核心业务,调整成数据核心业务,将稳定产生范围报酬递增效果。即越差异化、越提价,成本反而越低,收益越高。如苹果、IBM采用的模式。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董事长奚国华提醒说,互联网作为一种革命性的工具,对国民经济、社会政治、科技文化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网络是手段,是工具,发展实体经济是目的,是根本。互联网发展依托于实体经济,服务于实体经济。互联网的“工具性”和实体经济的“主体性”不能相互脱离,更不能本末倒置。要把网络与实体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   “中国在线教育行业,舆论探讨的火热程度大于资本之热,普遍来说,创业团队不像一些人担忧得那么浮躁;创业团队的IT基因重于教育基因,线上基因重于线下基因。2011年、2012年都只是起步之年,学生老师行为方式改变、教育资源的线上化,在接下来两年才能看到更明显的进展。”美国教育观察者 Audrey Watters认为,网络教育是一个有大前景,但无论如何也无法快速催熟的行业。 作者:韦常春 http://news.jingpinke.com/details?uuid=f9159a74-13be-1000-8084-171b5fc0e640
个人分类: 中国大学逸事|1911 次阅读|0 个评论
Learning in Dorm, Because Class Is on the Web
pikeliu 2010-11-5 13:24
Learning in Dorm, Because Class Is on the Web Andres G. Farfa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Anish Patel, a freshman at the University of Florida, watches his economics class online. By TRIP GABRIEL Published: November 4, 2010 Twitter comments Sign In to E-Mail Print Single Page Reprints Share Close LinkedinDiggMixxMySpaceYahoo! BuzzPermalink GAINESVILLE, Fla. Like most other undergraduates, Anish Patel likes to sleep in. Even though his Principles of Microeconomics class at 9:35 a.m. is just a five-minute stroll from his dorm, he would rather flip open his laptop in his room to watch the lecture, streamed live over the campus network. Related Live vs. Distance Learning: Measuring the Differences (November 5, 2010) Readers' Comments Share your thoughts. Post a Comment On a recent morning, as Mr. Patels two roommates slept with covers pulled tightly over their heads, he sat at his desk taking notes on Prof. Mark Rushs explanation of the term perfect competition. A camera zoomed in for a close-up of the blackboard, where Dr. Rush scribbled in chalk, lots of firms and lots of buyers. The curtains were drawn in the dorm room. The floor was awash in the flotsam of three freshmen clothes, backpacks, homework, packages of Chips Ahoy and Capn Crunchs Crunch Berries. The University of Florida broadcasts and archives Dr. Rushs lectures less for the convenience of sleepy students like Mr. Patel than for a simple principle of economics: 1,500 undergraduates are enrolled and no lecture hall could possibly hold them. Dozens of popular courses in psychology, statistics, biology and other fields are also offered primarily online. Students on this scenic campus of stately oaks rarely meet classmates in these courses. Online education is best known for serving older, nontraditional students who can not travel to colleges because of jobs and family. But the same technologies of distance learning are now finding their way onto brick-and-mortar campuses, especially public institutions hit hard by declining state funds. At the University of Florida, for example, resident students are earning 12 percent of their credit hours online this semester, a figure expected to grow to 25 percent in five years. This may delight undergraduates who do not have to change out of pajamas to attend class. But it also raises questions that go to the core of a colleges mission: Is it possible to learn as much when your professor is a mass of pixels whom you never meet? How much of a students education and growth academic and personal depends on face-to-face contact with instructors and fellow students? When I look back, I think it took away from my freshman year, said Kaitlyn Hartsock, a senior psychology major at Florida who was assigned to two online classes during her first semester in Gainesville. My mom was really upset about it. She felt like shes paying for me to go to college and not sit at home and watch through a computer. Across the country, online education is exploding: 4.6 million students took a college-level online course during fall 2008, up 17 percent from a year earlier, according to the Sloan Survey of Online Learning. A large majority about three million were simultaneously enrolled in face-to-face courses, belying the popular notion that most online students live far from campuses, said Jeff Seaman, co-director of the survey. Many are in community colleges, he said. Very few attend private colleges; families paying $53,000 a year demand low student-faculty ratio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at have plunged into the online field, mostly public, cite their dual missions to serve as many students as possible while remaining affordable, as well as a desire to exploit the latest technologies. At the University of Iowa, as many as 10 percent of 14,000 liberal arts undergraduates take an online course each semester, including Classical Mythology and Introduction to American Polit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first-year Spanish students are no longer offered a face-to-face class; the university moved all instruction online, despite internal research showing that online students do slightly less well in grammar and speaking. You have X amount of money,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with it? said Larry King, chairman of the Romance languages department, where budget cuts have forced difficult choices. You cant be all things to all people. 1 2 Learning in Dorm, Because Class Is on the Web Published: November 4, 2010 Twitter comments Sign In to E-Mail Print Single Page Reprints Share CloseLinkedinDiggMixxMySpaceYahoo! BuzzPermalink (Page 2 of 2) The University of Florida has faced sweeping budget cuts from the State Legislature totaling 25 percent over three years. That is a main reason the university is moving aggressively to offer more online instruction. We see this as the future of higher education, said Joe Glover, the university provost. Related Live vs. Distance Learning: Measuring the Differences (November 5, 2010) Quite honestly, the higher education industry in the United States has not been tremendously effective in the face-to-face mode if you look at national graduation rates, he added. At the very least we should be experimenting with other modes of delivery of education. A sampling of Florida professors teaching online found both enthusiasm and doubts. I would prefer to teach classes of 50 and know every students name, but thats not where we are financially and space-wise, said Megan Mocko, who teaches statistics to 1,650 students. She said an advantage of the Internet is that students can stop the lecture and rewind when they do not understand something. Ilan Shrira, who teache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to 300, said that he chose his field because of the passion of a professor who taught him as an undergraduate. But he thought it unlikely that anyone could be so inspired by an online course. Kristin Joos built interactivity into her Principles of Sociology course to keep students engaged. There are small-group online discussions, and students join a virtual classroom once a week using a conferencing software called WiZiQ. Hi, everyone, welcome to Week 9. Hello! Dr. Joos said in a peppy voice recently to about 60 students who had logged on. She sat at a desk in her home office; a live video feed she switched on at one point showed her in black librarians glasses and a tank top. Ms. Hartsock, the senior psychology major, followed the class from her own off-campus home, her laptop open on the dining room table. As Dr. Joos lectured, a chat box scrolled with students comments and questions. The topic was sexual identity, which Dr. Joos defined as a determination made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socially agreed-upon biological criteria for classifying persons as females and males. She asked students for their own definitions. One, bringing an online-chat sensibility to an academic discussion, typed: If someone looks like a chick and wants to be called a chick even though theyre not, now they can be one. Ms. Hartsock, 23, diligently typed notes. A hard-working student who maintains an A average, she was frustrated by the online format. Other members of her discussion group were not pulling their weight, she said. The one test so far, online, required answering five questions in 10 minutes a lightning round meant to prevent cheating by Googling answers. In a conventional class, Im someone who sits toward the front and shares my thoughts with the teacher, she said. In the 10 or so online courses she has taken in her four years, its all the same, she said. No comments. No feedback. And the grades are always late. As her attention wandered, she got up to microwave some leftover rice.
个人分类: 美国科技与教育|50 次阅读|0 个评论
教育规划调研需增加网络教育和民办教育两个领域
黄安年 2009-1-8 08:02
教育规划调研需增加网络教育和民办教育两个领域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1 月 8 日发布 昨天看到教育部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具体调研工作涉及的 11 个领域 , 笔者建议需要增加网络教育和民办教育两个领域 , 理由是 : 在三个面向的新世纪里 , 网络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 成为教育阵地的第二学校和课堂 , 需要作为单独领域进行调研。我们所处的时代也可以称作网络时代 , 经济全球化、现代化离不开网络化,国际关系多极化、政治民主化离不开网络化、思想文化多元化也离不开网络化。 网络教育对于加速国际接轨、拓宽教育资源、缩小教育地区差距、提高教育质量、充实师资队伍、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适应多种需求、快速普及教育具有重要作用。这项调研不是素质教育研究、基础教育研究、职业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继续教育研究的调研所能概括的。网络教育需要专门的队伍和资金投入 , 几乎在所有类型的教育领域中都存在着网络教育问题 , 这样的问题难道不要作为一个单独领域加以调研吗? 办学渠道多元化是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不能走独木桥的老路 , 但是民办教育存在着许多制度性障碍需要专门研究 , 这不是教育公平与协调发展研究、教育改革与制度创新研究、教育发展保障条件与机制研究所能说得很清晰的。民办教育是要落到实处的 , 而那些相互关系研究的调研,搞得不好还是纸上谈兵。 在调研工作的方式问题上 , 在一定程度上网络渠道是检验民主尺度的风向标。笔者以为要将网络调查作为求计问策,倾听民声,凝聚共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 在这个领域是大有可为的。 附一篇报道摘要 ******************************************** 教育规划纲要调研 11 个领域 涉及 36 个子课题 2009 年 01 月 07 日 16:16:2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消息 在教育部 1 月 7 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办公室调研组组长、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韩进介绍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编制调研工作的进展。 韩进指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具体调研工作共涉及 11 个领域。分别为: 1 、教育发展总体战略研究; 2 、推进素质教育研究; 3 、基础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4 、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5 、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6 、继续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7 、教育公平与协调发展研究; 8 、教育改革与制度创新研究; 9 、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10 、教育发展保障条件与机制研究; 11 、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研究。 .. 第四,关于调研工作的方式。 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在听取制定《规划纲要》工作过程当中反复强调,要广纳群言、广集众智,开展教育工作的大调研。因此,我们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之上,也是设计了几种大范围进行调研的方式,可以归纳成四类。 一类是重大战略专题的调研。针对刚才介绍的 11 个战略专题领域,组织了 11 个重大战略专题的调研组,分别对每一个领域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聘请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具有比较丰富教育行政、教育管理经验的同志领衔担任专家组组长,组成专家队伍,动员了教育界和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专家力量,组织了在教育研究里面目前来看最高素质的专家队伍。通过专家咨询、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座谈会、文献研究、国际比较、抽样检查诸多方式开展研究工作。 二类是重大项目的调研。选择当前影响教育改革和发展带有全局性的问题,尤其是考虑本届政府能够开始着手实施的、着手解决的重大项目、重大政策进行专题研究,可能不是那么全、那么广,但是影响性比较大,目的是提出可操作性的工程项目、行动计划或者政策措施建议。 三类是组织各类社会调研。 1 、动员社会各方面参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调查研究工作。包括部署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结合本地区发展情况,分析当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区域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为制定《规划纲要》提出政策建议。 2 、邀请各民主党派为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3 、充分听取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专门委员会关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4 、动员教育系统的协会、学会和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各级各类学校进行专题调研。 5 、组织驻外教育处组,请他们了解所在国家、所在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状况和政策的走向及趋势,为我们在《规划纲要》制定过程中有效的借鉴国际经验提供支持。 6 、委托一部分社会研究机构和有关国际组织做专题研究。社会研究研究机构包括社科院、科学院和清华的国情研究中心,国际组织包括世界银行。 四类是广泛听取社会意见。准备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在全社会范围之内就某些重大问题征求意见,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求计问策,倾听民声,凝聚共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 按照国务院领导同志的要求,为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广集众智、广纳群言,我们还聘请了 100 位高层的专家组成咨询专家队伍,这 100 位中有 38 人来自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等领域,有 36 人来自教育领域,有 9 位是海外专家,有 8 位民主党派的负责同志,有 9 位是制定分省市中长期规划的政府领导。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9-01/07/content_10619225_1.htm
个人分类: 教育改革思考(07-11)|387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9: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