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公园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公园

相关日志

游奥运公园 4首
dlzys 2013-10-21 09:02
游奥运公园 4首 一 翠柳向谁亲,朝霞日日新。 入园舒漫步,随处健身人。 二 鸟语韵幽长,莱蒿分外香。 蜂蝶花蕊落,红鲤野芦藏。 三 百花傲阳开,清风扫绿苔。 八方游客至,乐有故人来。 四 奥海好风吹,仰山喜客回。 桥边谁落影,水上问舟归。
1927 次阅读|0 个评论
秋杪游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
热度 17 钟炳 2013-10-10 05:59
秋杪游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 乌金山位于太原东郊,总面积5.5万亩,境内自然风光绮丽独特,山峦起伏,层林覆盖,郁郁葱葱,实为不可多得的绿色明珠. 一,天台揽胜 天台日色翠薇间,身与浮云独自闲. 放眼层林浩如海,浪随风起动秋山. 二,太清宫 苍松翠柏抱青峰,清气氤氲绕一宫. 隔断红尘消世虑,凡心顿与道心通. 三,水晶院 古寺森然坐翠岑,风铃铜磬若鸣琴. 时人逐利尘间世,谁解菩提佛国心. 四,九龙湖 十月山间生暮寒,九龙湖色正苍茫. 游人莫叹秋花少,尚有丹枫傲晚霜. (注) (注),湖四周的山上种满了火炬树,红艳艳地似火 欲燃,远远看去像秋枫. 五,叠瀑飞泉 绝壁飞泉景百般,急流直下水潺潺. 吐珠溅玉斜阳里,熠熠生辉七彩斑.. 六,天缘谷 谷深林密暮山青,沿径溪流水作声. 空翠烟岚清似许,惜无良策带回城.
个人分类: 未分类|8639 次阅读|34 个评论
美丽的大望京
热度 1 wcwcsong 2013-10-9 22:54
大望京公园初秋随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个人分类: 精彩瞬间|4588 次阅读|3 个评论
《脚下有路,行者无疆》之50:磬锤峰国家森林公园
热度 2 pony1984621 2013-10-5 00:20
《脚下有路,行者无疆》之 50 : 磬锤峰国家森林公园 摄影时间: 2013 年 10 月 1 日 摄影地点:河北承德 摄影:马志飞 磬锤峰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承德市郊区。总面积1.06万公顷,规划为四个景区,和闻名中外的避暑山庄、外八庙相融。山庄和寺庙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在公园之中。 磬锤峰,俗名棒槌山,位于市区东北部武烈河东岸的山巅之上,耸立于避署山庄正东十里许的高山岗上,上粗下细,形似棒槌,海拔596米,下部直径l0.7米,上部直径15.04米,高38.29米,连同棒槌底下突起的基座通高60米。 链接: 承德磬锤峰风化严重 对比119年前照片“瘦”好多 http://travel.sina.com.cn/china/2013-08-13/1538208399.shtml 119 年前,俄国摄影家波兹德涅耶夫拍摄的磬锤峰丰满厚实。 119 年后,承德市森林公安民警马宝玉在相同位置拍下的磬锤峰根部变细,凹槽深陷。
个人分类: 原创摄影|5144 次阅读|3 个评论
贵阳花溪湿地公园(照片)
热度 5 Bobby 2013-10-2 14:56
文字介绍见: 贵阳花溪湿地公园 _ 百度百科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600 次阅读|10 个评论
枫叶国jasper国家公园
热度 10 JunyeWang 2013-9-21 15:00
4790 次阅读|22 个评论
一老乡在“缘福公园”拍到五步蛇
热度 6 zywsict 2013-9-12 15:49
个人分类: 图片博文|2850 次阅读|10 个评论
河南省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风景-5(照片)
Bobby 2013-8-30 14:06
(本系列完)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1394 次阅读|0 个评论
河南省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风景-4(照片)
热度 1 Bobby 2013-8-30 05:39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4554 次阅读|2 个评论
全运会前的沈阳五里河公园
热度 1 ZhangSH62 2013-8-29 23:37
全运会马上开幕了,这两三年沈阳大兴土木,修了很多路桥,浑南新区多年停工,目前已遍及楼群和商场。沈阳站和沈阳北站都重建了,刚刚全面开放;机场新建了T3候机楼,现在所有的航班都转移那里去了。还有浑南地区新建的有轨电车也通到了机场。修得最多是路。南北、东西两条地铁通车了,为上班族解决了很大的问题。沈抚大道、沈本大街使沈阳与抚顺、本溪、铁岭等地实现了同城化。改造后的二环取消了几乎所有的红绿灯,速度达到了80km/h,确实速度提高了,很少堵车。环城高速成为三环,据说已开始免费通车。四环也建的差不多了,但还不知哪天通车。如今沈阳的面貌确实有了较大的改变。各地都会利用全运会进行城市建设,像以往广州、南京、济南,但愿沈阳能务实一些。只是我们这几年遍地施工、到处修路,闷了好一阵子,真希望交通等各方面能有较大的缓解。 与百姓直接相关的是浑河边的五里河公园。浑河自2000年后进行了较大的修缮,河水流动了,臭味基本没了。这还得感谢大连来的一帮领导带来的新经验,扒房子、修草坪、修公园。特别是沿河修建的五里河公园和沈水弯公园成为市民锻炼身体和休闲的好去处。这次又重新进行了修建。前晚去看了一遍,感觉确是清新,照了几张照片,置于这里。 黄昏下五里河公园中心广场 河边码头与富民桥 富民桥边 浑河桥头的高楼大厦 远观浑河南岸 浑河中央小岛 黄昏富民桥 路上游人 自行车队
4789 次阅读|2 个评论
徂徕山国家森林公园照片
热度 1 melius 2013-8-29 23:29
个人分类: [Photo album] 光与影|3156 次阅读|1 个评论
河南省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风景-3(照片)
Bobby 2013-8-29 14:43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4811 次阅读|0 个评论
河南省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风景-2(照片)
热度 1 Bobby 2013-8-29 05:27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3747 次阅读|2 个评论
河南省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风景-1(照片)
热度 8 Bobby 2013-8-28 16:14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4858 次阅读|22 个评论
处暑清晨的天通公园
热度 1 黄安年 2013-8-27 12:21
处暑清晨的天通公园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3 年 8 月 27 日 发布 8 月 23 日 是处暑 , 不过天气依然炎热 , 清晨还是有些凉意 , 我习惯在附近走上进一个小时,直到出汗 , 回家冲个凉 , 十分的惬意。 这里是我用 GO   PRO HERO 3 照相机拍摄的一些照片( 15 张),像素 800 万,看来它的强项高速拍摄固然是其他相机难以匹敌 , 即使单个照相也不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个人分类: 国内所见所闻(10-11)|2521 次阅读|1 个评论
没了茶园的东湖
dongleon 2013-8-26 23:42
今天朋友约晚上在新繁小聚。听说东湖刚整治过,特提前赶到先看看。 东湖位于成都北郊的新繁镇,为唐代宰相李德裕在新繁做县令时开凿,是我国有遗迹可考的两处唐代园林之一。东湖占地1万8千平米,布局谨严,玲珑雅致,楼台亭阁,古树名木,咫尺山水,风光秀丽,不愧“古蜀名园”之称。 整治后的东湖,整洁幽静。在这样雨后初晴的下午,我一个人在东湖园内游走,树影婆娑,步移景异。有大树遮荫,有风,有水,有景,但似乎少了点什么? 回想过去最快乐的事就是坐在湖边的树荫下喝茶,享受那阳光和清风,看着白鹭从湖这边飞到湖那边;或约二三朋友,高谈阔论,管他雨打芭蕉,美景如画。 整治后的东湖,官家不许开茶铺,少了热闹喧嚣,少了民乐风情。没了茶园的东湖不再是大众的公园,更象是座供人瞻仰的纪念性园林。但我更喜欢以前的东湖,我更相信园林不仅要风景、风水,还要风情。
2467 次阅读|0 个评论
天通公园音乐池门口成垃圾场
热度 1 黄安年 2013-8-19 09:47
天通公园音乐池门口成垃圾场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3 年 8 月 19 日 发布 天通公园有个音乐池 , 早在七、八年前就建成 , 不过这个音乐池却从未正式开张。本来天通苑地区的文化设施就少得可怜,没有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展览馆、体育馆(建成尚未开放)、艺术馆 ( 指大中型 ) ,好不容易建成个露天音乐池不仅从未开放 , 而且里面污水横流 , 外面垃圾成堆,不知道文化强国怎么落实到天通苑的,也不明白天通苑的管理层究竟准备怎样善待这个音乐池 ? 他们更热衷于每年两次的在天通公园设摊销售捞钱 ! 照片8 张是今晨拍摄的。 1, 2, 3, 4, 5, 6, 7, 8,
个人分类: 三言两语简评(07-11)|2654 次阅读|1 个评论
公园健身需文明,音乐噪声太扰民
热度 1 黄安年 2013-8-19 08:44
公园健身需文明,音乐噪声太扰民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3 年 8 月 19 日 发布 天通公园里早就张贴大幅标语 : “有序娱乐 低音慢跑 健康长寿” 这条标语是针对一些游人(个人及群体)播放高音乐曲健身和娱乐 , 影响了公园安静和他人听觉的不文明行为,但是人们根本不予理会,照样高音播放,生怕别人听不见,这在公园里已经成了一大公害。本来公园是个静心安逸的环境 , 如果到处是高声音乐播放,使得整个公园噪音四起,不得安宁 , 怎么静心,公园毕竟不是体育竞技场。这条标语说低音慢跑也不确切,其实是快走而非慢跑,没有一枝队伍在慢跑 , 都是快步走 , 按照进行曲的步伐快走。 旅游文明,公园健身文明,我们提倡休闲文明! 照片两张即时拍摄 1, 2,
个人分类: 民生问题小议(10-11)|3341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21: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