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行为控制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当说事故的管理原因时…
热度 1 Greg66 2017-7-4 15:32
当说事故的管理原因时 … 遇见过这种情况,学者对事故的管理原因深恶痛绝,认为事故的发生大多是管理不到位所致。当说到管理原因时,他会说到教育培训、决策、违规、安全意识、不重视、忽视生命等等话题或者方面,没有明确范围,深浅不一,相互交叉,说到每个话题时都会有很多内容要表达,联系到事故时都会很激动。但是说完了,也就完了,很少给出方案,更少去持续研究一个问题,给出成熟稳定的建议并致力于推动其进入法规,然后进入社会的实际操作。说完以后,还是依然做着自己以前的研究方向(不是管理,也不是安全管理),管理原因这个事情就淡忘了。下次想起来或者有机会再发表议论,议论过后什么都照旧。 你不能怪这样的专家,人家虽然谈管理,但不是做(研究)管理的,人家有自己的专业领域。人家也有资格来谈管理或者管理原因。谁没有资格呢?我不搞你那个专业,法律也没有禁止我评论你那个专业不是吗(法无禁止即可为)?问题是,听众自己必须得有分辨能力,得正确对待各种级别、各种来源的大小专家所说的话。 窃以为(我也未必是研究管理的,说的也未必就是着边际的话),当谈到事故的管理原因时,首先一定要有一个范围,把问题(事故及其原因)限制在这个范围内来谈。其次,得给出某个原因的含义,之后再谈每个原因是什么情况,以及各个原因间的相互关系怎样,进而基于长期积累给出个对策。 事故一定是发生在组织当中的,我们就以这个组织或者他的上级组织的覆盖范围为范围,把管理原因分解为各种行为控制,如组织行为(安全文化、管理体系)、个人行为(五方面的常态即习惯性行为或能力、动作)的控制,这样“管理原因”这个含义无限的大词就能够定位了,就能用具体的行为控制缺欠来代替了,也就容易及解决了。所以一旦把“管理”用“行为控制”代替,事故的“管理原因”就很容易说清楚,事故就容易预防。不知管理学家对此是啥看法。事实上这种分解已经进行了数年,但时至今日,“管理”一词依然比“行为控制”更加流行,含混依然比确切更流行(呵)。 当然有一个问题就是,把“管理”这个无限大的事情,用有限数量的所谓“行为”控制来代替,恐怕是难以全面的、会有所遗漏,这个问题在现阶段可能有两个解决途径,一是暂时容忍一下“不全面”,先解决能够解决的;二是完善各种“行为”的定义,尽可能涵盖需要涵盖的东西,逐步会全面和精确。 关键词:事故, 原因,管理, 行为控制
个人分类: 1|4703 次阅读|1 个评论
技术、行为控制研究的作用
热度 2 Greg66 2015-4-28 08:40
一段时间安以来,我一直在想,技术研究,目的在于制定规则,行为控制(狭义管理),目的在于帮助执行规则,不知对否? 比如,煤矿在治理瓦斯时,研究各种增加煤层透气性的方法,目的在于得到一种有效的瓦斯抽采方法、设备(制定一个技术规则),供煤矿日常使用。可是煤矿是不是使用,是不是正确地使用,必须得有管理规则(行为控制),否则技术研究中得到的好做法不是也不能发挥作用吗? 可举其他例子来验证下看看这个结论是否正确?“技术研究,目的在于制定规则;行为控制,目的在于执行规则”
个人分类: 1|2708 次阅读|3 个评论
“安全管理”确实应该称为“行为控制”!(缩写旧博文)
热度 2 Greg66 2014-8-28 18:09
“安全管理”确实应该称为“行为控制”!(改写以前博文) 20140829 时下,对“安全管理”的定义依然模糊。有时看到些课件,内容以大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内容居多,较为抽象又和其他课(如法规)相重复,感觉对生产现场的人员确实缺乏具体指导作用,使得一些人误解为 “安全管理”培训没有实质用处,安全培训应该强调“技术”,有些培训管理者干脆把安全管理培训课取消了! 在说“安全管理没有用”这样的话的时候,其实是对“安全管理”的定义不清楚造成的。狭义的安全管理就是行为协调(广义的,另有定义),是解决员工(不只是一线员工)的不安全行为的(违章的、不违章但是根据经验已经或者可能引起事故的行为)。保守地说,不安全行为是 80% 以上安全事故的来源,控制不安全行为是现场最难、最需要、现在最缺乏的事故预防办法,所以不能取消,除非你不想预防事故。所以不要说“安全管理”培训没用。 另一方面,研究、讲授安全管理的人应该使得自己的东西更加实在,更加对现场事故预防有具体用处。然后,把“安全管理”的再名字改为“ 行为控制 ”,具体就是员工不安全行为的控制,这样就准确体现了“安全管理”的真正科学意义和实 际应用价值。关于这个,我在以往的博文中已经写过很多,不再赘述。这样人家就不取消安全管理培训课了。 提、批评、研究、讲授、学习“安全管理”四个字时,一定想到: (1)狭义时,安全管理=行为控制,行为=组织行为+个人行为; (2)广义时,安全管理=事故预防=安全技术+行为控制。 简单!当能改变很多。。。
个人分类: 1|3687 次阅读|5 个评论
“安全管理”确实应该称为“行为控制”!
热度 2 Greg66 2013-7-18 17:55
时下其实很多人对什么是“安全管理”十分地不清楚,尤其是看到有些讲课的所谓的专家的课件,都是些大的方针、政策、律法、法规等,既空洞又和新闻联播差不多,感觉对生产现场的人员没什么实际用处,于是就断定,“安全管理”培训没有用,安全培训应该强调“技术”!(注意,作者这里无意说新闻联播没用,是说对现场人员除新闻联播的大精神以外还需要更多具体的东西。) 在说“安全管理没有用”这样的话的时候,自己为什么不想一想自己是否真正知道“什么是安全管理”?自己是否知道“安全管理”实质上、根本上就是“控制违章”的?是否知道“违章”是 80% 以上安全事故的根源?!控制“违章”是现场最难、最需要、现在最缺乏的事故预防办法,说“安全管理”没用的人是否知道这个?!如果不知道,还能是安全专家? 另一方面,研究、讲授安全管理的人应该使得自己的东西更加实在,更加对现场有用,真正告诉现场和那些不懂的“学者”什么是安全管理。我看把“安全管理”的名字改为“行为控制”,具体就是员工“违章”的控制,这个更好,更能体现“安全管理”的真正科学意义和实 际应用价值。关于名字问题,我在以往的博文中已经写过很多,不再赘述。 不过不管那些人怎么看,搞“安全管理”的人应该充满信心、矢志不移,因为解决违章就是减少事故的利器,“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
个人分类: 3|3814 次阅读|2 个评论
奇怪的观念-兼谈安全管理与行为控制
热度 5 Greg66 2013-4-30 12:15
在博士生面试时,请一位在职博士生谈谈其所在企业的安全状况及改善安全状况的策略,他说了安全状况后谈改善安全状况的策略时说,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是改善安全状况的根本手段。此时考官们接着的一个问题就来了,那么请举一个事故案例,分析其原因!这位考生的分析结论是,主要原因还是违章操作的大量存在、是管理问题! 大家请思考,这位博士生的思考,前后是否矛盾?主要是管理问题(这里的管理问题肯定指的是协调、安排、监管等 administrative 相关的事项),为什么“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是改善安全状况的根本手段”?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对于生产效率无疑是重要的,但是对于安全问题的解决,是直接的吗? 也不要认为一提到管理问题就涉及到了全社会的“系统工程”。须知, 绝大多数事故是由于知识缺乏而引起的行为、动作错误而 导致的 。那么增加知识不就可以了吗?这个并不难,也不涉及全社会,更不直接涉及各级领导的升迁,不用害怕提到管理。 所以使用行为控制代替安全管理,太有 必要了!免去了全社会的担忧,使人们敢于解决“管理问题”。 害怕提到管理(事故责任),就不能解 决管理问题,事故依然控制不住,容易出事故,出了事故,根据安全生产法,反而谁也逃脱不了干系。这就相当于“掩耳盗铃”。还不如预先解决管理问题,免除事故责任。 这和是否接受“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的道理是一样的。
个人分类: 1|3921 次阅读|12 个评论
事故预防,关键是“管理漏洞”咋解决!
热度 7 Greg66 2013-2-7 01:09
近日重大事故依然有所发生, 河南塌桥事故目前导致 13 人死亡,甘肃 宁县“ 02 · 01 ”道路交通事故 目前已经导致 18 人死亡,那么这些事故如何预防? 每每发生事故,人们都要问?是“天灾”还是“人祸”?事故处理报告,一般都会将生产安全事故定性为责任事故,也就是“人祸”所导致,“人祸”其实就是“管理漏洞”!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官方网站上所列出的那些 事故 调查处理 报告 ,估计都将“管理漏洞”定为事故的主要原因(或者至少是之一),我只翻阅了几个,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继续翻阅。我翻阅了 日本 福岛 核电站 事故 ,也合我的判断。 所以事故预防的关键之关键就是“管理漏洞”的解决。要解决安全“管理漏洞”,首先得知道什么是“安全管理”,令人遗憾的是,时至今日,没人能说清楚“安全管理”是什么,所以其“漏洞”也就无源可考。事故过后,“人祸”的议论渐渐平息,下一个“人祸”又开始酝酿,进入下一个“循环”。。。 我想说,尽快使用“行为控制”代替“安全管理”吧,把“管理漏洞”代之以“行为控制缺欠”,这样不使用混沌的“管理”二字就可以定位安全“管理漏洞”了,定位是第一步,第二步的控制就相对比较容易了。 定位的方法,首先通过以往事故的统计、分析,确定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若干原因,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需要“管理”(说成处理或者解决更明白)的方面,并将其分解到相关组织(单位)内,然后逐一改善被分解到任务的每个组织的安全文化(这里安全文化是专业术语,不同于“有文化”、“没文化”中的文化,也不能分“安全”和“文化”再合成“安全文化”来理解),健全其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这两个组织行为方面;再改善组织成员(单位员工)个人层面的两个方面,第一是安全知识、意识和习惯,第二是个人安全动作和物态的安全性(隐患排查,并用工程技术来治理)。这样就基本上可以预防事故了。 上面说的改善、健全等就是“行为控制”,它有组织和个人两个层面。组织可以是企业、事业单位,也可以是街道、家庭等。没家、没单位的流浪汉也应该是个组织吧,只不过是太特殊的只有一个人的组织而已。组织可靠不可靠,预防事故都得靠组织! 有人说,上面说的都是“软”的,搞安全还得靠“硬”技术,那你就使用技术、大型设备(比如 500 吨的大型挖掘机)去解决“管理漏洞”吧,但愿你能挖除“管理漏洞”,让我不再听到、“百度”到是“天灾”还是“人祸”的议论! 记得有位孩子他“爷爷”好像曾经说过,不管“黑猫白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也有学生说,“安全科学软巴拉吉的,我学它干啥呀?”那我就说,你不用学了,这个学问不好!你好好生活吧,免得累着、烦死! 还想说下,“管理漏洞”在人们各种业务、生活活动中都会引发你不想要的事件,那么“行为控制缺欠”的解决就应该成了普适的科学了吧?
个人分类: 1|4464 次阅读|1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8: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