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经济增长点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北京农村经济: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蒋高明 2016-5-25 21:05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蒋高明 本文发表在北京市委工作工作委员会主管《北京农村经济》,总第350期第40-41页 当前,我国 “ 三农 ” 问题出现的新动向,制约着农业可持续发展。一是两级分化严重,我国还有 7017 万现行标准线以下的贫困人口在农村。二是农民增产不增收,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但价格低迷,部分省份玉米只有 0.85 元 / 斤。多地暴露出农产品滞销问题,涉及主粮、蔬菜、瓜果、牛羊肉、奶类多种农产品。为国家贡献了 70% 以上粮食的 800 个种粮大县中,有 110 多为贫困县,谁种地谁吃亏。三是农村优质劳动力严重不足,多为妇女和老人种地,农业后继无人;四是采取非常粗暴的办法经营农业,大量化肥、农药、除草剂、地膜使用,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也污染了食物链;五是大量进口国外廉价食物,造成国内农产品积压。 中国农民不仅与国内资本竞争,还要与国际资本,甚至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发达国家的农民拼价格,这让人多地少的我国农民更加吃亏。我国的优势在于农业历史悠久,有着大量懂农业的一线农民,在于食物多样性丰富。发达国家由于缺乏劳动力,加上土地广袤,才发展那些少用人工的“懒人农业”。我国能够集约化的成片优质土地少,这样的基本国情就决定了必须走与发达国家不同的道路,扬长避短,变被动挨打为主动出击。 由于经济形势原因,中国经济出现的整体下滑趋势短时期内不可避免,农民工可能大量返乡。如果我们抓住了这个机遇,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就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还可破解农村贫困,改善乡村环境,提升国民健康水平。 高效生态农业,是在尽量少使用或基本不使用化学投入物的前提下,保证作物产量基本持平甚至高产。生态农产品质高价优,能撬动城市中高端消费市场,农民付出比在城市打工同样多的劳动,就可在家门口获得比在城市打工更多的经济回报。高效生态农业涉及种植、养殖、加工、销售、旅游与养老多项涉农产业,附带解决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并在食物源头少制造病人。 由于现行的农业模式不挣钱,农民就不好好伺候土地,传统的精耕细作方式被无情抛弃,转而依赖化肥、农药、农膜、除草剂,造成地力严重下降、土壤板结、酸化、有机质下降、重金属污染、耕地污染等。其实,人是第一宝贵的资源,农业更离不开人的辛勤劳动。我国贫困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恰好是生态环境质量较高的地区,那里远离工业污染源,适合发展优质农产品。 目前粮食安全问题,只是政府单方面关心,城市市民并不操心,市民对优质农产品购买力并没有释放出来。因为源头没有污染,没有农药、除草剂、激素、抗生素、重金属残留,优质安全食品是有很强市场竞争力的。利用互联网 + ,生态农业搞的是某种程度上的“计划经济”,能销售多少就种多少,不用担心农产品滞销问题。且只有农民兜里有钱了,过剩的工业品才能够卖出去。 健康是所有财富中最重要的财富,健康产业可能是继房地产之后的新型朝阳产业。药食同源,只有食物健康,人体才能健康,人类才能够繁衍下去。有机或绿色食品营养均匀,元素平衡,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病人、孕妇、儿童、老人等,有十分重要的呵护作用。 长期以来,有人担心生态农业会造成产量下降,这完全是个误区。如果农民愿意在土地上投入优质的劳动力,耕地质量恢复,加上补充有机肥、禁止秸秆焚烧、利用豆科与禾本科作物轮作间作套种、增加微生物菌肥等措施,粮食产量不仅不会减产还会增加。 为了验证上述思路, 2006 年 6 月笔者带来自己的研究团队,在山东省平邑县蒋家庄,和农民一道创立了弘毅生态农场。我们的研究思路是:不用化肥、农药、农膜、除草剂、添加剂、转基因,还要达到高产、高效、低碳、环保。 完全不用农药,利用物理 + 生物的办法,我们把害虫控制住了,害虫数量减少了 90% 以上;利用大型反刍动物消化秸秆,成功解决了周边三个村的秸秆焚烧难题; 用有机堆肥还田,将低产田培育成了高产稳产的吨粮田;土壤有机质提高了 5 倍多;不用除草剂,杂草确实难控制,需要耗费人工,这恰好是农民的优势。农民同样的劳动如果获得更高的回报,他们是不在乎那点力气的,杂草连儿童都能控制。 有三个人的故事可以说明弘毅生态农业实践的影响。第一个是蒋家庄村民蒋庆黎,他是村里的种粮大户,村里约五分之一的耕地被他承包了。原来辛苦一年两口子净挣不到 5 万元,如今跟我们做有机农业,每年有 10-20 万元的进项;第二个是一个叫蒋广元的村民,原来用化学的办法经营果园,每年朝果树上喷洒 20 多遍农药。停止农药、化肥、农膜、除草剂后,看到蜜蜂授粉座果率远比人工的高,高兴地合不上嘴,逢人就夸生态农业好。遗憾的是,我们接手他的果园太晚了,他被自己喷洒的农药夺取了生命,患癌症去世时不到 60 岁;第三个是我的研究生,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乌云其木格,她学的知识由于实用,被一家有机农业外企聘用,月薪 2 万元,说明生态农业是能够带动年轻人就业的。 由此可见,发展生态农业,将食物实现有机标准或至少绿色标准,释放城里人的购买力,这就倒逼农业产业升级;让优质劳动力进入生态农业领域,粮食生产的潜力还会进一步释放;产量还会提高,但并不会造成产品过剩,减少环境污染。建议国家将粮食增收、生态环境保护、土地复垦、健康保障、粮食进口的费用向生态农业倾斜,用生态的办法解决吃饭问题,重振中国经济。 上面提到的蒋庆黎是村里的种粮大户,是 40 岁以后能够在村里坚守的少数壮年劳动力之一,他种植的土地一度达到 100 亩左右。多年来他一直沿用小麦 - 玉米轮作办法,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生产普通粮食,按照市场价销售,平均每斤 1 元左右。传统农业模式效益低,劳作辛苦不说,两口子忙碌一年后的净收入只有 5 万元左右,尚不如一个农民进城打工的收入高。 自 2013 年起,蒋庆黎就与弘毅农场全面合作,严格不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地膜、人工合成激素、转基因(六不用),转而采用笔者研究小组十几项替代技术,合作三年后取得了较大的经济回报。 目前蒋庆黎与农场合作,种植有小麦、玉米、花生、大豆、小米,都是符合欧盟标准的有机食品,产品多次送检几乎都是“零农残”。因为产量不低,加上价位高,他实现了 1 亩效益等于 3-5 亩的直接效益。以花生为例, 2015 年他的有机花生产量亩产 807 斤,农场免费提供土地和有机肥,再支付他每斤皮果 6 元,他和自己的家人只多付出一些人工 ( 人工锄草三遍 ) ,毛收入近 5000 元 / 亩。小麦和小米的效益同样高于农民的普通农田收入。 弘毅生态农业模式实现了在没有化学物质投入前提下,农民第一步收入翻倍或再翻倍。农民将市场的压力转移到弘毅生态农场这里。欣喜的是,由于农场产品过硬,口感好,没有农药残留,获得了京、津、沪、穗、深等大城市消费者的青睐,农场销售照样有较好的利润。这样,城里人在花钱保障自己身体健康的同时,有力支援了生态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带动了农民致富,是真正意义上的“先富带后富”。 而蒋庆黎有了富裕的钞票以后,也和城里人那样购买轿车,而且是质量不错的北京现代,市值 12 万元。农民的行动促进了工业品的销售,且有了车以后,每年购买保险、加油、保养、维修、交养路费等等,又支援了国家建设。与农场合作以来,蒋庆黎几乎还清了所有的外债,购买了一台 70 马力的拖拉机,新流转了 10 亩土地,今年又购买了一辆以前只有城里人才开得起的轿车。 在村民中,蒋庆黎是比较有眼光的。 2006 年我们开展弘毅生态农业模式实验时,遇到的阻力是非常大了,租地就面临很大的困难,好多土地已经出租出去了,需要从他和几户农民手里转租才能开展实验,当时的农民是看不到市场前景的。蒋庆礼是冒着一定的风险与我们合作的。他想不到的是,十年以后的今天,他第一个尝到了高效生态农业的甜头。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3393 次阅读|0 个评论
各地纷纷举办中外技术转移研讨活动
热度 1 lgjszy 2012-7-27 16:04
各地纷纷举办中外技术转移研讨活动
各地纷纷举办中外技术转移研讨活动 ——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技术转移及商业化 最近从网上搜集了一些材料,很是让人兴奋,“技术转移热 ” 正在升温。今年,各地纷纷举办中外技术转移研讨活动,学习国外技术转移理念与经验。探讨在我国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技术转移及商业化。 杭州市科技局举办“如何组织技术转移”专题讲座 ( 2012 年 7 月 20 日) 来源: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 http://www.51jishu.com/techmarket/gb/infomation/MarketInfo/detailInfoNewsInfo.jsp?id=39984tablename=NewsInfo 近日 , 杭州市科技局举办 “ 如何组织技术转移 ” 专题讲座 . 讲座邀请德国联邦教育与科研部代表 , 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项目管理处的 Michael Grosse 博士 .Michael Grosse 博士从事欧洲与亚洲间的技术转移已达十多年之久,在此讲座上,他将与在会者分享他在技术转移方面的心得。他将分析技术转移的特性,对涉及到技术转移的所有机构,从私人机构到政府部门,进行全方位的评述,并结合案例分析,提出技术转移的主要问题以及经过实际工作证明和总结出的解决方案。此讲座将使与会者对技术转移的特性和复杂性有一个综合性的理解,并将有助于与会者进行技术转移策略的制定,从而更有效地开展技术转移。此讲座中对于技术转移工作的探讨,将有利于促进我省技术转移工作的开展,对加速我省技术成果转化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辽宁举办技术转移专题讲座 2012-07-19 08:02:56 来源: 辽宁日报 http://www.ln.xinhuanet.com/newscenter/2012-07/19/c_112472072.htm 来源:辽宁省科技厅 http://www.lninfo.gov.cn/kjzx/2012/0719/article_417116.html 2012 年 7 月 17 日 、 18 日,辽宁省科技厅在沈阳举办了美国犹他大学技术转移专题讲座。省内 32 所大学主管校长、科技处长,部分研究院和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负责人,省直有关部门、各市科技局、高新区等负责人共 180 人参加讲座。 近年来,辽宁省科技厅高度重视技术转移工作。确定了以网上技术市场为平台,开展技术转移工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思路,组织开展了各种专业对接活动。 2011 年开通了 “ 辽宁省网上技术交易市场 ” ,形成一个便于 “ 找专家、找成果、找需求 ” 的信息交流平台,截至目前,网上技术交易市场共发展机构类会员 5694 家,个人会员及专家共计 583 个,发布成果信息 932 条。 7 月 17-18 日,美国犹他大学技术转移专题讲座在沈阳举行。辽宁省科技厅厅长吴忠琼,副厅长孟庆海,纪检组长阎殿儒,副厅长赵景海、乐桃文,教育厅副厅长张建华等有关领导出席讲座。 美国犹他大学副校长杰克布瑞屯博士作报告 美国犹他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主任布莱恩瑞奇博士作报告 海峡两岸技术转移主题讲座在榕召开 来源:科易网 http://news.k8008.com/html/201206/news_507144_1.html 发布时间: 2012-06-27 11:37 来源:福建科技厅 摘要: 6 月 20 日,由福建省科技厅成果处和福建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共同举办的“福建省技术经纪高级培训讲座——海峡两岸技术转移主题讲座”在福州市召开。 2012 年 6 月 20 日 ,由福建省科技厅成果处和福建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共同举办的 “ 福建省技术经纪高级培训讲座 —— 海峡两岸技术转移主题讲座 ” 在福州市召开。此次活动作为第十届中国 ?? 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科技展团专场活动之一,旨在推进海峡两岸在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和科技管理领域的沟通交流,了解大陆及台湾地区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及科技管理有关的最新动态。来自福建省内各科技管理部门、技术经纪机构、投资机构、科研院所和高校近百余位专家学者参与本次活动。 福建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杜民致开幕词。她指出,福建省科技厅历来十分重视我省技术经纪的发展,先后出台了《福建省促进技术经纪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福建省促进技术经纪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设立了 “ 福建省技术经纪示范园 ” ,福建的技术经纪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任重道远。 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技术移转与服务中心王本耀主任作了题为 “ 台湾科研成果转移与商品化的做法 ” 的主题演讲。王主任结合台湾工研院在多领域应用技术转移的案例,全面介绍了台湾工研院在科研成果转移与商品化方面的整体作法。 中国技术交易所李中华副总裁做了题为 “ 技术交易促进产业升级 ” 的主题演讲。李副总裁以翔实的数据,精辟地分析了大陆自主创新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中技所在开放式的创新和技术交易模式方面的实践成效。 台湾天杉科技工程顾问有限公司温碧樟董事长作了题为 “ 两岸产业合作机会与展望 ” 的主题演讲。温董事长从台湾科技产业优势出发,通过实际案例介绍了海峡两岸实现技术转移的模式与效应。 此次主题讲座,为海峡两岸科技管理领域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促进了两岸科技管理专业人员深度对接,有效地推动了两岸交流与合作的双向化进程。 (厅成果处、省创业中心供稿) 北京大学“欧洲技术转移”讲座成功举办 来源:北京大学法学院 http://www.law.pku.edu.cn/news/articledisplay.asp?NewID=5424 2012 年 5 月 27 日下午 ,欧盟驻华代表团贸易与投资处官员苏瓦拉( Beata Suwala )女士为知识产权双学位本科生、法学院本科生与研究生讲授 “ 欧洲技术转移 ” 。讲座由刘银良副教授主持。 苏瓦拉女士曾在西班牙等国工作,现在主要负责欧盟中小企业在中国的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事务,具有丰富的国际知识产权工作经验。 讲座开始,苏瓦拉女士首先讲解了专利处置方式,介绍了许可、转让、特许经营、联合研发以及战略联盟五种方式的内涵和适用条件。随后,苏瓦拉女士结合自身工作,讲解了技术转移服务的典型活动,包括选择国家与市场、确定交易战略、确定交易方式等。 在讲到为何应关注技术转移时,苏瓦拉女士以谷歌公司为例说明了技术转移的特殊意义,讲解了学生、学者、研发者等不同主体的角色,使同学们认识到技术转移就在身边。接下来,苏瓦拉女士以美国 MIT 和美国法规为例讲解了保密解密、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问题。随后,苏瓦拉女士介绍了技术转移协议的类型及注意事项,着重讲解了技术的商业潜力评估方法。 最后,苏瓦拉女士还介绍了欧盟第 7 期框架项目( FP7 ),指出其目的在于强化欧盟的创新研发能力,为产业界、政府、学界等不同主体的研发活动提供经费及平台服务,短期目标是建立欧洲研究区域,长期目标是促进欧洲成为以知识为本的经济与社会体。 讲座最后,苏瓦拉女士还与同学们就关心的知识产权问题进行了讨论和交流。刘银良副教授对讲座进行了点评,对苏瓦拉女士的精彩讲解给予高度评价。 南京市科委、东南大学共同邀请 UCLA 专家开展技术转移专题讲座 来源:南京科技信息网 http://www.nj.ac.cn/pages/infoshow.aspx?newsid=47917mid=1301 发布时间: 2012-5-23 15:44:03 为了解、学习和借鉴国外技术转移工作先进经验,促进我市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2012 年 5 月 19 日上午,利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CLA )专家团队来宁访问机遇,市科委与东南大学共同组织邀请有关专家开展了技术转移专题讲座。市科委蔡伯圣副主任,成果处负责同志出席讲座。部分在宁大学科技园、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中心、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区县科技主管部门共计 58 家全市技术转移工作一线单位的 80 多名相关人员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由 UCLA 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 Dwight C.Streit 博士、副院长高为雄博士分别主讲,讲授 UCLA 先进技术研究院技术转移的做法和经验,通过实际案例剖析,让与会人员进一步了解了美国著名学府是如何开展技术转移的。演讲完后与会的南京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江宁开发区等单位同志,围绕技术研究的选题、研究经费支持的来源、技术转移的利益分配等方面与 UCLA 专家进行了互动交流。 此次讲座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对促进我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具有很好地借鉴意义。
个人分类: 技术转移|4611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2: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