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十大理由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投稿《图书情报工作》的十大理由
热度 2 duxingye 2012-7-6 14:30
近期,我们的主编初景利教授总结了投稿《图书情报工作》的十大理由,摘抄如下: 1. 中国大陆地区历史悠久的图书馆学情报学两栖类核心学术期刊 2. 覆盖图书馆学情报学及相关学科领域,报道内容系统而有深度 3. 关注学科前沿,反映研究热点,报道创新成果,助力学科建设 4. 广纳专家学者,扶持青年新秀,理论实践结合,引领未来发展 5. 恪守文章内容质量与学术品质,倍加珍视期刊品牌与学术声誉 6. 实行同行评议制度,编辑流程严格而规范,网上审理进度透明 7. 审稿周期短,出版频率快,出版内容质量高,刊载信息容量大 8. 纸版、网站、平台、博客、微博,传播手段多,范围广速度快 9. 崇尚前端出版理念,推动开放获取、优先出版,扩大学术影响 10.适应数字出版趋势,文章DOI定位更方便,刊群建设积聚效应 请学界各位多多投稿!
9341 次阅读|3 个评论
强烈建议科学网开通微博 !
热度 4 shanbowei 2012-4-4 12:54
强烈建议科学网开通微博 !
微博,这个当今最时尚,最便捷的网络工具,已经点点滴滴的深入到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 微博正在影响着互联网界,并且必将引导互联网界发展的未来,所以 我小单老师强烈建议科学网参考当下网络的发展大势,开通科学网微博 ,我总结出了十大开通原因: 写博客太费力了 。科学网里最热闹,大家互通最良好的是博客。但是这里的每位博主都知道,撰写长篇博客真得是很辛苦的,而真正起到作用的往往是博客中的几句经典的话,所以广大博主们常常是出力不讨好。这是博客的劣势,如果任由这种劣势长期存在,对于广大博主的热情很是挫伤。 博客的功能,微博都能实现 。如果写博客虽然费力,但是却有其独到好处的话,那么倒也不急着开微博,但是据我观察,博客的所有功能,微博里面都能实现,比如超过140个字的限制,可以通过长微博的功能来实现。 写微博很省力。 不超过140个字,你随时有个闪光的思想,可以马上发出去,很便捷,不必像写博客那样大动干戈。 这里的很多知名博主,已经在写微博了。 蒋劲松老师,陈安博士,等等等的科学网知名博主,早已将博客改造成了微博,因此开通微博,绝对可以为知名博主们提供便利。 成功先例值得借鉴。 从Twitter的巨大成功,到当前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的如火如荼,这些成功的先例完全值得科学网借鉴。 科学网有开微博的优势。 新浪微博现在火透了半边天,而其唯一为大家所诟病的是她一直没有赚钱,但科学网微博有国家背景,纯粹为了学术界交流之用,不必考虑赚钱的事情,所以少了后顾之忧。 微博更方便交流。 大家在这里写博客,很多是为了交朋友,多交流,而微博可以通过加粉丝,@她,等等的手段,方便省力的来交流。我实在想不出还有比微博更好的交流手段了。 评比起来很方便。 科学网里都是牛人,但是真正要评比谁最牛的话,很是说不清楚,有人说他的点击量高,有人说他戴的小红花多,有的说他的推荐数高,有的说他的评论数高,有的说他的思想深刻,有的说他发的论文牛。真是满屋乱哄哄,总也争吵不清楚。微博的话,标准很简单:粉丝量大----证明你这个人牛;转发/评论量大----证明你这条微博牛。 便于吸引年轻人 。二十多岁的研究生,三十多岁的高校小青椒,这些人其实是最爱上微薄的,也最渴望和其他人交流。如果让这些年轻人来选择写博客还是写微博的话,估计八成他们会选择写微博。 便于吸引名人。 从我关注的几位名人如李开复,科学网的李淼,张亚勤,方舟子,孔庆东等等来看,自从他们开通微博之后,就很少或几乎不写博客了,而是专注于写微博,所以我估计,如果一些科学界的名人们知道了科学网在开微博后,他们也会欣然入住的 科学的精神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所以我在提出上面的那些观点之前,其实是已经在新浪网上开通了半年多的微博了,我就想对自己的观点来进行一下试验 。 虽然目前粉丝数目仅有88人,和那神马粉丝上千万的大明星们不能比,但我确实能够感受到微博带给我的很大的好处。 我会在此将我精心设计的微博Logo贡献出来,捐献给科学网的编辑mm。为建设科学网微博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当然了,我作为一个年轻人,大提写微博,确实有偷懒耍滑,不肯吃苦的嫌疑,所以我也欢迎广大博友大力批评,呵呵,其实,真要能对这个话题展开一个大讨论的话,我倒觉得是个好事情。
3619 次阅读|1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21: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