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谷歌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谷歌浏览器Chrome与火狐内存消耗大比拼
pkuzeal 2009-6-21 22:14
如果你想测试一下谷歌的 Chrome 3.0 ,火狐 3.5, 苹果的 Safari4.0 以及 Opera10.0 对内存的消耗情况, 例如访问 Alexa 前 150 家网站,但内存消耗检测牵涉到许多因素。这里我们使用了一个程序模拟了用户访问页面后记录内存的使用情况。 1. 测试方法 早先在 dotnetperls.com 上类似的实验是使用一个内存列表软件监控用户实际的浏览器的内存消耗。 这次,我们通过运行指令直接调用不同的浏览器访问 alexa 前 150 个网址。 2. 测试标准 我们的测试标准是在命令行打开新选项卡, 而保留前一选项卡。每 30 个访问地址后软件会提示使用者仅保留一个选项卡而关闭其他的,这是模拟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情景。 内存监控软件在 windows 系统下每 3 秒记录一次内存使用情况。当一个进程例如 chrome.exe 运行一次数据就累计一次。 3. 系统环境 测试使用 windows vista 家庭高级版, 4G 内存, 32bit 版, visual studio 以及 .NET Framework 3.5 SP1 4. 目标网站 目标网站是根据 2009 年 6 月 19 日的 Alexa 排名前 150 名的网站名单。 5. 测试结果 实验结果, 在 1152 秒钟内有 384 次内存检测点,所有结果中谷歌的 Chrome.exe 总共消耗量 1.18G 的内存, 而火狐消耗量 327.65M , 比谷歌低了 73% 婚庆公司
个人分类: 未分类|1941 次阅读|3 个评论
这年头,连网民资格也被代表了
poordusk 2009-6-20 10:11
昨晚下了场大雨,今早起来感觉凉爽了很多,然而早晨上网却很不幸的看到了一条消息,题为各地网民强烈谴责谷歌传播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光看标题就知道我等网民又被无端代表了,可怜的google(还是不习惯写谷歌:()这次又被扣帽子了。众所周知,google在科研领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其学术搜索、文献下载、网页快照和图书搜索(这仅仅是我本人经常用到的功能)大大提高了科研人员文献查找的效率。 记得我本科大三那年(2001-2002年的那个学期吧)发生了一件大事,国际知名搜索引擎google遭国内封锁(很长一段时间都上不了google),理由就google“传播淫秽信息”,而与此同时,名不经传的百度引擎确一夜之间占据了各大门户网站的首页。这个明眼人一下就可以看出点端倪的事件让我至今一直深深的鄙视百度,没有能力和google竞争的情况下不是勇于追求技术创新,反而行如此下流卑鄙的手段,真正的丢国人的脸!而之后千辛万苦终于再次露面的google已成了阉割版,伴随着“淫秽信息”的屏蔽,许多会伤害中国网民的“政治、宗教、特别是热点问题”也一并被屏蔽掉了。这次有了央视作势,google又要被狠狠阉割一次吧,目前有关部门已要求暂停谷歌境外搜索和联想词搜索业务。 我这里并不是说屏蔽色情信息不好,我只是反对以行政的力量来强奸民意。就说最近的绿坝软件吧,我不说你那4000万价格是否值,也不说你技术是不是都抄的别人的,更别说你那屏蔽的网站并非都是色情网站,我就说既然你是保护青少年的,为何要强制每台机子都必须安装?中国人都是很精明的,5000年灿烂文化史造就了一大批玩转政治的高手,其中一个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借机发飙”,以什么借口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了借口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干他们想干而又拉不下脸面干的事了,就连耳闻目染的小日本也学会了,比如当年小日本就借口说一个日本兵失踪,从而挑起了侵华战争。 中国政府和屁民,正如中国的父亲和儿子一样,虽然父亲寄希望儿子能成才,但父亲总是过于聪明、强势和有绝对的控制欲。聪明在于父亲总是认为如果儿子按自己的想法做他就一定能成才;强势在于父亲觉得儿子是他的,他想怎么养就怎么养,就算打你骂你时邻居也没资格管,你再不听话就不给你饭吃,不给你钱用;绝对的控制欲就更容易理解了,既希望儿子强大,又不希望他强大到自己不能控制的地步,这样才能保持父亲的绝对权威! 所以现在每当我想愤青的时候,我总会反思,如果我有个儿子,我会怎么去教育他呢?记得以前听过的德国人教育钓鱼的小孩,美国人以虐待儿童罪起诉其父母等等故事,从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德国人还是美国人,都将小孩看作是国家的财富,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无论小孩是不是自己的,成年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尊重和教育好他们,也只有基于这样的思维下,才能培养出有主见的青少年。反观我们的生长环境,从出生到工作,每一阶段总会有“专人”在“管教”我们,父母、老师、领导哪一个我们敢得罪?我们总是在上大学后才敢得罪父母,工作后才不吊老师,跳槽了才敢骂领导。所以,现在,我们处在中国,衣食住行都在中国,你还敢骂中国政府吗?一个国家,基本的生存环境如此,你从小被人管教,长大了你也想管教你的儿子,你还把儿子当成私有财产,那我们屁民被政府当成私有财产也就理所当然了,你还能蹦跶出个撒麻花来?而且,最重要的是,你除了有强大的责任心管好你儿子外,你有没有责任心管好邻居的儿子?没有!你总是想着事不关己,你甚至还希望邻居家的孩子比你家的坏!你如此狭隘的价值观注定了你在觉得政府对你不公的同时,也会觉得深深的孤独与害怕! 恩,洗洗睡,先挣钱解决温饱问题吧!
个人分类: 时事愤青|5223 次阅读|13 个评论
拿什么围剿谷歌
gothere 2009-6-19 12:38
黄色内容,各大搜索引擎都难以彻底屏蔽。为什么央视屡次拿谷歌开刀,为什么各大传媒统统围剿谷歌,甚至造假说谷歌的搜索量在下降。原因很简单,给百度等民企、国企夺市场,其次就是绝了国人了解世界的幻想。 除了黄色内容可以拿来堂而皇之地剿杀谷歌,还有什么其他的么?
个人分类: NLP|3630 次阅读|0 个评论
Google 回应Bing, 我们也有特色服务
pkuzeal 2009-6-19 10:33
从周三开始, 谷歌英文主页开始出现了一个新的链接探索谷歌的世界这是自微软一年一次搜索引擎重新发布后谷歌最显著的变化。这一链接指向一个页面介绍谷歌的一些特色服务,其中包括 Bing 在大力推广介绍的一些新特色, 例如实时的包裹查询,天气预报和体育比赛的比分等。 分析人士指出,这一链接的出现意味着谷歌已经开始行动了。面对微软的市场冲击,谷歌试图作出回应。而且,谷歌开始了一个心理攻势,以证明在搜索引擎市场上它的地位是无法震撼的。 搜索引擎杂志评论到,现在是谷歌开始做点市场营销的事了。的确, 一贯以来谷歌从未真正向客户好好展示自己,认真地鼓动过自己的员工。但如果大量关于 Bing 的赞美出现,而同时人们又发现这些特色服务并非 Bing 独有的,谷歌就该站出来了。事实上,谷歌已经开始在这么做了。
个人分类: 未分类|1402 次阅读|0 个评论
Yahoo尚未对Bing宣战
pkuzeal 2009-6-12 09:36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认识批评 Yahoo CEO Carol Bartz 一直不将工作重点放在搜索引擎的业务上,这也给其招致了不少攻击。但 Yahoo 负责搜索业务的付总裁 Larry Cornett 坚持称公司将保持以搜索为公司的核心业务,其举措之一就是将在今年年晚些时候更新的公司主页上将会有更多的搜索元素,比如 Top Searches 栏目,将由目前的页面底部移至右上方。这对搜索来说不仅仅是个对于搜索的强调,而且是展示了人们究竟在搜些什么。 Larry Cornett 说到。 在被问及 Yahoo 是否会持续对此投资以及如果您或其他员工被解雇,投奔 Google 或其他地方时 Cornett 非常外交地回答道否认了一些雇员已经这样做了:在这方面我不能具体透露但搜索永远是 Yahoo 的重要业务,尽管 Yahoo 今年缩减了投资,但大部分还是投向搜索业务。 当有人问道 Bing 高速的综合的时, Cornett 说道, 通常人们很难改变习惯用另一种搜索服务,尤其是新服务缺乏实质上的改变。我认为 Bing 没有做到这点,而 Yahoo 能向客户非常好地展示它的改进,因为许多客户仍旧依赖 yahoo.com 去访问其他网站。 Yahoo 的高级副总裁 Joanne Bradford 说微软的 Bing 针对的目标是 Google 而不是 Yahoo 。 对于搜索用户来说, Google 和 Bing 是一个指向访问目的地的空白页,相比而言, Yahoo 则给出了一个整体分析,是一个一揽子解决方案。搜索应该是个部件,而不是个目的地,这就是 Yahoo 不同的地方。
个人分类: 未分类|118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什么相比Google,广告主更倾向于Bing
pkuzeal 2009-6-9 23:18
微软推出 Bing 以来已经近两周了,公众一致的意见是, Bing 相比 Live 而言,更像是个化妆品。大家认同 Bing 的搜索结果依旧逊于 Google ,并且 Bing 超越 Yahoo 占据搜索市场第二的位置不会太长久。但有一点, Bing 花哨的改装最终为它赢得搜索市场的广告主。 一家美国市场调研公司做了个实验。他们选取了一批志愿者,给予他们 4 个搜索项同时搜索 Bing 和 Google. 实验结果,使用 Bing 的用户更愿意关注右侧的广告。平均有 42% 的 Bing 搜索使用者注意到了广告链接,而 Google 用户的这一数字是 25% 。当然实验结果仅限于此。也许该公司将继续调查相比两家搜索结果的点击率及广告结果点击率。
个人分类: 未分类|1404 次阅读|1 个评论
念奴娇·科学新闻半岁回首
ScienceNews 2009-6-5 05:46
故春恨短,数不尽、卷牍页码无数。夕照渐悄,却怎堪、白版空空待补。电话惊神,辞呈伤目,扰几番苦楚。万绪千头,可曾愁煞无助? 却道科学新闻,尽隐忍腾挪,雄姿初伫。同学少年,不觉间、华美辞章暂露。6月回眸,汗泪拼痴笑,营销寻路。人生当酒,笑傲谷歌百度! 题注:出刊冲刺之日,人困机乏,偶浏览谷歌百度,《科学新闻》陡然跃居榜首,三月前,尚在次页徘徊。欣慰之,是填词,与《科学新闻》读者、科学网诸网友共勉!(贾鹤鹏)
个人分类: 主编心语|4140 次阅读|2 个评论
谷歌市值一年后将达到2000亿美元
pkuzeal 2009-5-11 22:48
如果你还记着谷歌在今年首季每点击收入下降 7% 的数据,那请你忘却它。 根据研究机构 Sanford Bernstein 的报道,谷歌的每点击收入在 2010 年初将以 15% 的增幅增加。这其中的部分原因要归功于 2009 年第四季度的回升。同时他指出,由于谷歌的搜索广告系统是实时销售的,这就意味着在广告显示之前,谷歌已经实际上获得收益了,这就是说通常在广告投放 4-6 周前广告销售人员已经同广告主议价签约了。 根据点击收入的估算,谷歌市值一年后有可能达到 2000 亿美元, 比现在增加 1250 亿。
个人分类: 未分类|588 次阅读|0 个评论
谷歌的聘人绝招,真的绝到家了!
youngzy 2009-5-2 14:32
谷歌的聘人绝招,真的绝到家了! 他是这样得到谷歌工作的。 一天,他偶然在大学校园的广告栏里看到一张小小的广告。上面没什么具体内容,只写着www.然后是个很奇怪的数学符号。 他把这个网址记在了脑子里。回家上网的时候,进去一看,还是没有什么内容,只有一道未解的数学题。他觉得很有意思,决定把这道题解出来。解这题并不容易,花了他半个小时。等他解出题目以后,突然弹出了一张表格,请他填写。谷歌的门就这样向他打开了。 在花花绿绿的广告栏里注意到一张不起眼的广告 说明这个人对他周围世界的新鲜事物很留意。 把这个网址记在脑子里 说明这个人过目不忘。 回到家上网时还记得点进去看一看 说明这个人很有好奇心。 看到一道没头没脑的数学题,决定要解答 说明他喜欢动脑筋。 最后把题解答出来了 说明他智商也不低。 不看简历,不看学历,不招聘,不海选,一分钱不花, 谷歌就找到了它理想中的雇员。 (摘自《特别文摘》第4期作者程玮)
个人分类: 未分类|4369 次阅读|0 个评论
微软live搜索最多的词是...... “Google”!!!
pkuzeal 2009-4-30 23:01
微软 live 搜索最多的词是 ...... Google!!! 很明显微软的 live 搜索不可能再短期内迎头赶上。 根据 Hitwise 的数据显示,在过去的四周内, live 上被搜索最多的词是 google 占据了 1% 的搜索量。而第二位则是 Yahoo 同样,许多人使用雅虎和谷歌也同样是为了访问其他网站。但对于谷歌, google 是位列第 10 的被搜索词。
个人分类: 未分类|1091 次阅读|0 个评论
谷歌依旧在部分领域增加雇员
pkuzeal 2009-4-20 14:39
上周四,谷歌宣布它的雇工总数在 11 年内首次下降。但在其公布营业收入的发布会上,首席财务官 Patrick Pichette 称谷歌仍旧在一些关键领域增加雇员。 仔细阅读谷歌的员工清单我们可以发现(这并不是容易做到的,尽管这是个什么都可以搜到的公司,搜索他自己可没那么容易) : 在该公司美国本土 185 个新增职位中, 百分之七十是软件工程师或工程相关职位,这并不令人惊讶, 但谷歌同时也在雇用一些支持服务人员。 例如, 职位清单里一个叫做雇员子女发展计划需要两名新雇员(一名教师一名操作经理)谷歌称公司将在 Moutain View 地区通过家里一个高等级的活动中心而发展其雇员子女发展计划。(另外,谷歌同样也在招聘其班车营运经理和其餐厅的食品采购经理)。 但同时, 一些谷歌长期招聘的职位落出了人们的视线: 产品控制 / 产品推广以及用户体验等职务一共只有 6 个空缺,而这在以往是长长的一串。 谷欣 2009-4-20 MSN:pkuzeal@hotmail.com 上海中式婚礼
个人分类: 未分类|619 次阅读|0 个评论
李开复走进“咏乐汇吧”
rbwxy197301 2009-4-18 12:28
  先推荐一个网站:原:开复学生网,现更名为我学网。http://www.5xue.com/   为了帮助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李开复在2004年创办了这个网站。如今,网站已从单纯的交流解惑发展到覆盖自助他助互助实践等各个学习环节,从一人答疑发展到日益增多的成长顾问,从论坛的一支独秀发展在整个网站各模块的百花齐放。通过它,李开复与成千上万的青年学生进行了交流,也希望您来到这个网站能有所受益。 我学网(原开复学生网)07年10月13日晚6点到10点举行三周年庆暨更名仪式,隆重庆祝网站成立三周年,并正式宣布开复学生网更名为我学网,域名也由 www.kaifulee.com 改为 www.5xue.com 。   谷歌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博士4月11日晚做客央视《咏乐汇》栏目。与咏歌在边吃边聊过程中,李开复先生谈及了童年时与姐姐、初中同学、大学同学的恶作剧;大学时眼中的奥巴马;从法学到计算机;语音识别技术与语音识别电梯;一顿吃三斤牛排。后来他还现场给大家秀了魔术。   最后,他回答了场外和现场观众的提问。从这些提问和回答中,也许可以找到一些问题答案。 以下资料转自:李开复做客央视《咏乐汇》实录http://tech.sina.com.cn/i/2009-04-13/18002998115.shtml 1李先生:选择第一份工作的时候,如何来选择呢? 李开复:毕业之后第一份工作。我觉得要多方面来考量了。一个当然就是说,它的条件待遇如何,第二个是是否你有兴趣。第三个是你是不是有天赋和自信能把它做好。第四个最重要的是,你能否学习。我觉得第四个最重要的理由是这样的,因为大学它不能把所有你就业的知识都交给你,那么95%以上,你未来需要的知识都是在工作岗位上学习的。 2小张:我想问一下李老师,现在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您对我们当代大学生有什么建议?能给我们指指方向吗? 李开复:我想第一个建议就是说,要接受现实,今年的就业机会确实比去年会差很多。我们要能够对自己有一个更好的自觉,不要期望太高。第二个就是,金融危机都是循环性的,它一定会过去的,而当它过去的时候,就是机会的来临了。 3观众:首先我想问一下开复老师,就是在这次的金融危机上,对谷歌公司影响大不大,在金融危机当中谷歌公司是怎样应对的。 李开复:谷歌比较幸运的就是,互联网业相对被金融危机的影响是比较小的。对谷歌中国,我们在中国的业绩成长还是非常快的,但是未来我觉得这个金融危机呢,我想对任何的公司,互联网公司,搜索公司都会有影响。我们希望就是在这段时间,我们能做的措施就是节省开销,不要花不必花的钱,然公司有足够的储蓄,足够的现金能够度过这段时间。我相信未来一定会更好的。 4观众:我现在才18岁,现在是中国传媒大学大一计算机系的学生,我希望李开复老师能够给我一些指点,让我在大学四年历,能够有一些针对性的发展,或者做一些自己的努力。 李开复:对于计算机系的学生,我认为今天在国内的教育,有几个方面特别需要重视的。一个就是说,不能只学理念,不去动手实践。刚才我谈了一些恶作剧,虽然是好笑的,但是其实都是实践的机会,让你能够经过有趣的事情,引发你更深层的对编程的这种理解和爱好。我会建议每一个大学生毕业的时候,最好都要有十万行编源代码这样的经验,达不到十万行,至少要有四五万行,我觉得这样去任何一流公司面试,都会比较有底。另外我会建议你暑假的时候,千万不要回家闲着,找最好的打工的机会,到一个尤其是能够磨炼你专业的编程的工作。 5观众:李老师,您好,我想问您的问题是。当您在面试一个年轻人的时候,您除了对他的专业知识有所要求之外,您还对这个年轻人其他方面有什么期待? 李开复:会有几个方面的期待。第一个最重要的就是人品。人品往往从小地方,从一个人的举止,他的说话是否有礼貌,他的穿着是否整洁。第二我在谷歌特别重视,除了人品之外,是创新的能力。这些方面我们会出一些问题,看你是否能够有新的思考方式,来解决一些问题。 6现场面试 李开复:刚才我最后一个魔术,你觉得是怎么变的。 观众:说实话,我觉得李老师兜里面还应该有一副牌。 李开复:兜里面还有一整幅牌。为什么这么认为呢? 观众:因为我也是刚才听到别人说了一下,谈论了一下。当那个人看完那个牌之后您又换了一副牌,那副牌所有的牌都是没有他那个牌。是换了,是不一样的牌。 主持人李咏:经过这样的一番对答,您的提问和他的回答,您怎么考量这么一个年轻的学生。 李开复:我觉得他思考问题还是想得比较清楚,就是少至少把一半的这种可能性推测出来。那么魔术本身,既然是魔术,就是不容易猜出整个答案的,所以我也不期望,他能整个答出来。所以我觉得思考能力还是不错的,当然你刚才说你听了周围德人说,兜里还有一副牌,那我就不知道你是不是自己想的了。 主持人李咏:顺便也说明,他是一个没有主见的人。他是听周遭人讲的。 观众:不一定。 主持人李咏:其实我跟你讲及,小伙子,你要回答这个问题的话,非常简单。因为明明你要知道,这个问题你一下没法回答清楚,你干吗非要这么去狡辩呢?你说李开复老师,您的魔术都神奇。我们都知道,魔术是一个障眼法,您变得非常非常的好。哈哈,完了。如果我要这样回答,李开复先生,定怎么办呢? 李开复:绝对扣分的地 主持人李咏:为什么扣分? 李开复:没有证实思考的能力,只有奉承别人的能力。 主持人李咏:拍马屁,他拍到点上,他也不得了啊。 李开复:在有些公司重视拍马屁的,可能就应该像你这么回答,谷歌是不重视这方面的。 李开复:刚才我最后一个魔术,你觉得是怎么变的。 观众:说实话,我觉得李老师兜里面还应该有一副牌。 李开复:兜里面还有一整幅牌。为什么这么认为呢? 观众:因为我也是刚才听到别人说了一下,谈论了一下。当那个人看完那个牌之后您又换了一副牌,那副牌所有的牌都是没有他那个牌。是换了,是不一样的牌。 主持人李咏:经过这样的一番对答,您的提问和他的回答,您怎么考量这么一个年轻的学生。 李开复:我觉得他思考问题还是想得比较清楚,就是少至少把一半的这种可能性推测出来。那么魔术本身,既然是魔术,就是不容易猜出整个答案的,所以我也不期望,他能整个答出来。所以我觉得思考能力还是不错的,当然你刚才说你听了周围德人说,兜里还有一副牌,那我就不知道你是不是自己想的了。 主持人李咏:顺便也说明,他是一个没有主见的人。他是听周遭人讲的。 观众:不一定。 主持人李咏:其实我跟你讲及,小伙子,你要回答这个问题的话,非常简单。因为明明你要知道,这个问题你一下没法回答清楚,你干吗非要这么去狡辩呢?你说李开复老师,您的魔术都神奇。我们都知道,魔术是一个障眼法,您变得非常非常的好。哈哈,完了。如果我要这样回答,李开复先生,定怎么办呢? 李开复:绝对扣分的地 主持人李咏:为什么扣分? 李开复:没有证实思考的能力,只有奉承别人的能力。 主持人李咏:拍马屁,他拍到点上,他也不得了啊。 李开复:在有些公司重视拍马屁的,可能就应该像你这么回答,谷歌是不重视这方面的。 附:李开复简历(http://tieba.baidu.com/f?kz=560342210)   出生年月:1961年   籍贯:中国   毕业院校: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系)   就职单位:Google   职位: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   经历:   1961年生于中国台湾。   曾就读于卡内基梅隆大学,获计算机学博士学位,后担任副教授;   在苹果公司工作了六年,主管该公司的多媒体部门;   曾担任SGI公司的多媒体软件子公司Cosmo Software的总裁;   1998年7月加盟微软公司,并于11月出任微软中国研究院(现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   2000年升任公司副总裁,调回总部负责自然界面部。李开复是国际知名的语音识别技术专家,原为卡耐基梅隆大学副教授,曾获《商业周刊》1988年年度最重要的科学创新称号。   李开复,于1998年7月加盟微软公司,并于11月出任微软中国研究院(现微软亚洲研究院)李开复博士曾任微软公司副总裁,负责公司的自然交互服务部,致力于开发使用户界面变得更加简便自然的技术和服务。1998年,李开复加盟微软公司,并随后创立了微软亚洲研究院。2005年7月加盟Google,担任中国区总裁一职。      经历:   李开复曾就读于卡内基梅隆大学,获计算机学博士学位。后担任副教授,并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个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系统。   李开复博士于1998年7月加盟微软公司,并于11月出任微软中国研究院(现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   2005年7月20日,原微软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将负责Google中国研发中心的运营,并担任Google中国区总裁。   成就:   在位于匹茨堡的卡内基梅隆大学任助教期间,他以精深的、创造性的研究成果享誉全球。就在这里,他开创性地运用统计学原理开发出世界上第一个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系统,被商业周刊授予当年最重要科学创新奖,确立了他在信息技术研究领域的泰斗地位。   他所开发出的奥赛罗人机对弈系统,因为1988年击败了人类的黑白棋世界冠军而名噪一时。   在苹果公司工作的六年间,他主管多媒体技术研发,计算机迷们所熟悉的QuickTime系列音频产品就是他们的一项研究成果;他还担任过SGI公司的多媒体软件子公司?Cosmo Software的总裁,负责多平台、互联网三维图形和多媒体软件的研发工作。   在加盟Google之前,李开复博士任微软公司自然交互式软件及服务部门副总裁,负责研发各种先进的技术和服务使得人机界面更加简便和自然。该部门负责开发的技术和产品包括语音、自然语言、全新的搜索和在线服务等技术。自然交互式软件及服务部门的使命就是要让所有这些技术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微软的客户。
个人分类: 生活随想|4103 次阅读|0 个评论
谷歌百度08口水战(6)谁是假新闻总坛主
sz1961sy 2009-2-16 02:47
说明:本来此文是想分析一下谷歌和百度在媒体口水战中,各种向对方进攻的利器造成的杀伤现象。但是从《从baobei.com到Gxogle的假新闻》( http://w.org.cn/user1/4/archives/2009/1975.html )一文中,笔者终于找到了一个隐蔽得好巧妙的新闻制造链,因此,本文先作剖析。 在内容经营许可方面,百度与谷歌相比多了一张《新闻牌照》:2007年01月24日《重庆商报》报道:国务院新闻办和百度公司分别向本报证实,百度已获得新闻牌照,这也是百度向外首次承认此事。......几天前,百度新闻页面及所有产品页面上,凡涉及资讯的地方大都更换成新闻的字样。此前,百度也曾在招聘机构大规模招聘审核编辑专员及网络编辑。有人认为,百度已着手新闻版面的改革。国务院新闻办网络局有关人士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近日已经批准下三个新闻牌照,其中包括百度公司。另外两家是和讯网和天天在线。( http://it.sohu.com/20070124/n247810373.shtml ) 根据2007年6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http://www.scio.gov.cn/glfw/zcfg/200706/t117271.ht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分为以下三类: (一)新闻单位设立的登载超出本单位已刊登播发的新闻信息、提供时政类电子公告服务、向公众发送时政类通讯信息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 (二)非新闻单位设立的转载新闻信息、提供时政类电子公告服务、向公众发送时政类通讯信息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 (三)新闻单位设立的登载本单位已刊登播发的新闻信息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 本规定所称新闻单位是指依法设立的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和通讯社;其中,中央新闻单位包括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设立的新闻单位。 显然,百度是非新闻单位设立的转载新闻信息、提供时政类电子公告服务、向公众发送时政类通讯信息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 。 据2006年4月10日《京华时报》报道:百度宣布开放互联网新闻开放协议以提高搜索引擎对原创新闻的抓取速度和抓取量,改变互联网新闻基本以转载新闻为主这一局面。所谓开放互联网新闻开放协议是指,通过使用百度的一种文件格式,搜索引擎只要抓取这一后台网页,就能迅速抓到该新闻网页。百度称,目前已有数十家网站实行这一协议。( http://news.sohu.com/20060410/n242713279.shtml )同一天的标题为《百度多元化新闻收集回归网络新闻原创力量 》厂商(枪)稿说:百度多元化新闻内更客观---在准备有关2006年德国世界杯的新闻报道时,笔者循例首先在百度资讯输入 世界杯 关键词,忽然发现在搜索结果首页出以前没有过的文字链接 浏览关于世界杯的新闻专题 ,点击进去后,发现百度将有关世界杯当前热点的国内外媒体报道,按照 相关热点词 汇聚成不同的新闻专题,因为是机器自动聚类生成,专题内容继续沿袭其不带倾向性的特点,各方不同的观点济济一堂,不但易于查找,而且对当前的世界杯热点一目了然,从而大大方便了我的资料查找、搜集和整理工作。看来,百度在多元化新闻采集、全面客观报道新闻的事件上走的更远了。( http://digi.it.sohu.com/20060410/n242731503.shtml ) 至2006年9月27日百度公司还通过媒体发布公关通稿:《百度新闻升级智能搜索》今后,用户在百度资讯页面进行关键词搜索时可以如同百度网页搜索一样,在搜索结果的最下方获得一个相关热点关键词链接。......实际上,百度此次对其新闻搜索功能的智能升级,也恰体现了百度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理念。百度搜索一直以智能化技术领先市场,为用户提供着更快、更准、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内容。百度内部人士表示,百度为真正实现搜索用户需求,类似于新闻相关热点功能这样的技术升级平均每天都要进行4到5次。 ( http://business.sohu.com/20060927/n245563324.shtml )。 由于以上关于百度获得新闻牌照的信息至今2年来,笔者一直在跟踪百度新闻订阅中同一关键词推送的新闻稿源,特别是IT新闻源平台,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现象,那就是百度IT新闻源无标准。即:它们不完全依据2007年6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中三类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为IT新闻源, 表现为:按关系、按需要、无原则。 按关系 指与百度有商业同盟关系、利益竞争关系选择 ,例如:Donews.com一直是接受百度支持的一个IT业内社区,从2002年以来,百度就一直把Donews.com稿源作为商业同盟关系列入IT新闻源(证据如下:张栋伟2008年08月11日《关于进一步发展DoNews社区的公告》一文DoNews的专栏权限是经过人工审核批准,非常珍贵。鉴于DoNews专栏的悠久历史和高水平的文章质量,百度和Google等搜索引擎都给予了极高的权重并按照新闻归类。一般规律下,专栏文章更新3分钟之内即可被搜索引擎收录。http://home.donews.com/donews/article/1/127807.html)然而,《百度新闻搜索量随股价下调》( http://w.org.cn/user1/4/archives/2008/1586.html )及《百度奥运期间如此疯狂人工乱删链接》( http://w.org.cn/user1/4/archives/2008/1729.html )情形本质上是因为百度新闻把DoNews专栏的内容彻底改变了它作为新闻源。当然,包括秋后算帐式的删除。而博客网(bokee.com)的文章却被列为百度新闻。这就是按关系原则表现。 按需要 指与百度商业利益需要的,特别是IT资讯及新闻,一些明显是个人网站 (仅有ICP备案证,没有商业ICP证、企业营业执照的个人网站) 内容,因为百度IT新闻源需要,陆续被加入到百度IT新闻源中 ,其中包括为公关需要而存在的假新闻制造链(见下面介绍)。 无原则 是指笔者把百度IT新闻源作了近2年分析,一直找不出百度IT新闻源的依据。即:暨不是完全按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中三类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为IT新闻源、也不是完全按具备商业ICP证或者企业营业执照网站才收录,是完全存在不可告人潜规则。 从2009年2月4日的baobei.com域名假新闻到2月14日Gxogle的域名假新闻跟踪中,笔者终于发现了在中文搜索引擎中假新闻制造链模型。下面以Gxogle的域名假新闻制造为例: 第一步:任务 有人下订单要求写文章枪手在2月14日情人节制造一个Google公司负面新闻。这个任务与baobei.com域名假新闻来自同一订单雇主。 第二步:抢注 一位叫刘勇的先生,他首先在澳大利亚的CNNIC海外注册商申请了代理帐号、汇去外汇。这位刘勇先生研究过Google公司这几年的Logo变化多数是在其中两个oo字母中一个字艺术变形(但是绝对不可能换字)的特点,其实,这是研究、关注Google公司这几年的Logo变化的人所共知信息,查找了.com域名,发现没有机会可乘(人家早就注册了),只好改成.cn(由这一点可见此刘勇君不是玉米虫,因他他不知道选择比.cn更易发生商业价值的gTLD去造势,却选择CNNIC海外注册商申请以达到Whois可以易被掩盖的目的!),然而,由于不够专业,此刘勇君用的是普通代理端口,2月14日16分钟时Gxogle.cn己被另一位黄凯坡先生抢注走了,不得己才把Gxogle.com.cn注册下来,匆忙中把注册Gxogle.net.cn也忘了(这一点才进一步证明注册者不是玉米虫,是披着玉米虫外衣的枪稿作者),更不会去注册Gxogle.org.cn,因为多注册一个域名都会增加枪稿作者成本! 第三步:撰稿 从2009年02月14日01时28分到7时36分,枪稿作者刘勇君完成了3篇稿,分别是:《gXOgle: 情趣盎然的谷歌情人节Logo大猜想》(最快在2009-02-14 03:14:27之前10分钟完成)、《谷歌情人节Logo启用Gxogle 引发网民大追捧》(最快在2009年2月14日 上午7:36之前10分钟完成)《谷歌中国情人节Logo七小时后再变更 国际版同时出现UNIX时间错误logo》(最快在2009-02-14 08:38:03之前10分钟完成) 第四步:发布 订单雇主己经交代向相关百度IT新闻源网站以主题: 情人节新闻供稿:谷歌情人节Logo启用Gxogle 引发网民大追捧类似名称投递。如果遇到编辑对新闻供稿是否为google公司所写的怀疑,马上回复:嗯,这个新闻请帮助转发一下。谢谢了!文中提到的域名:Gxogle.com.cn为本人所注册,正在申请拍卖,需要更多的曝光率。如您能相助,拍卖结束,给予一定的酬劳。甚至更大诱惑:十分感谢啊,您要是宣传的好的话,我拿人民币回报你。可就怕你真的不够那个水平呀。 第五步:推送 当然,下列网站编辑是心照不宣的发了上述3稿:cnBeta(浙ICP备05002327, 传媒组织)、IB资讯(ITBear传媒组织 中国济南 鲁ICP备07010718号)、中国站长网(来源:cnBeta 责任编辑:张新祥编辑整理)、 IT168(北京皓辰网域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证:060528号)。其中:cnBeta与IB资讯都是baobei.com域名假新闻到Gxogle的域名假新闻发稿最早稿源,并由此从百度IT新闻推送以及百度新闻首页,再进行二级(网站)、三级(纸媒)、四级(电视台)及大众论坛(BBS、Blog)传播。 归纳一下假新闻制造链模型如下 : 订单(雇主)---枪稿作者---制造(编造)事件---撰稿---发布(百度IT新闻源网站)---推送(百度IT新闻推送及百度新闻首页) 从baobei.com域名假新闻到Gxogle的域名假新闻发稿制造链模型可以看出:谷歌域名假新闻是一个低成本的假新闻制造链,它的反应却是有如蜜蜂针尖刺人脸面一样,不断地让人很难受。 通常这类稿子订单,一篇能够传播30个网站大约仅需要1万元人民帀左右。 其中:枪稿作者约1000-1500元/篇,一个网站转载传播给编辑100-200元(视网站级别),接订单(雇主)的收益人就是扣除上述成本后剩下的。 baobei.com域名假新闻几乎成了谷歌措手不及的公关危机,而Gxogle的域名假新闻可能因为节日(周六,大多数IT编辑需要过情人节)及本人《2009年随感录(6)从baobei.com到Gxogle的假新闻》一文发表于 2009年2月14日 11时51分,而且在国内数个IT编辑群中传播,大家都知道Gxogle的假新闻,没有再予传播。 不过,笔者感兴趣的是:从baobei.com到Gxogle的假新闻矛头都指向谷歌公司、造假新闻水平这么低拙,特别是Gxogle的假新闻炮制过程是那么看似玉米虫炒作、实属对域名行业行拙手拙手的人在造作,却被这些冠以传媒组织、专业IT的个人网站很有流水作业般地传播下去、而一直冠以传媒组织专业IT的个人网站又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给《新闻牌照》的百度公司特意纳入百度IT新闻推送以及百度新闻首页的稿源,难道这纯属偶然或者暗示这些假新闻有一个利益总坛主?! 我们再看一看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第十九条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登载、发送的新闻信息或者提供的时政类电子公告服务,不得含有下列内容: (一)违反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二)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 (三)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六)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七)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九)煽动非法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 (十)以非法民间组织名义活动的; (十一)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发布假新闻,显然是第十九禁止之列,但是持有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给《新闻牌照》的百度公司对此似乎一只眼开、一只眼闭(?),因为百度IT新闻的稿源认可了这个假新闻制造链模型的资质。 1月23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络局副局长刘正荣就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接受中外媒体集体采访时介绍说: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严格依法依规进行,主要依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第三条第五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四条、《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第十五条、《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第十九条、《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第十七条第九款等的规定。关闭网站的程序也是严格依法依规进行的,主要依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第二十条、《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第二十七条等的规定。在已关闭的1250家网站中,有1085家是根据公众的举报线索查处的。。 这已关闭的1250家网站是值得关闭,但是作为第一批通报存在低俗内容的网站,百度公司在正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推送中,直接或者间接纵容一些个人网站作为百度IT新闻推送以及百度新闻首页的稿源的深度传播,难道不是一个很严重地违反《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行为吗? 笔者不是谷歌或百度公司的利益关联者、更不是任何一方代言人。本文只想从分析近10天来出现在中文互联网域名相关2条假新闻事件中,自己从域名产业的习惯、从业者商业行为、产业政策等方面,去剖析一个让公众明白谷歌百度2008年发生媒体口水战以来出现了什么新特别之处。同时, 向执行、实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的有关部门建议:监督持有《新闻牌照》的公司可能涉嫌故意参与制造一些假新闻的处罚力度,否则,我们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将失去它的法规尊严。 花了二天时间收集、整理完毕此文的头绪,终于写成。 沈阳(网名:sz1961sy) 2009年2月16日 2时23分写于北京家中 QQ:13022830 MSN: sz1961sy@hotmail.com   家庭博客: http://w.org.cn
个人分类: 中国搜索战火|1090 次阅读|0 个评论
谷歌的下一步动向与威客地图
liufeng 2009-2-5 15:51
作者:刘锋 2006年我们在威客理论中指出,威客地图(witmap)定义是通过互联网将人的地理位置,专业特长或兴趣,联系方式,威客空间(即个人博客)这四个最重要的属性聚合在一起从而形成的关于人的搜索引擎。 2006年以来,包括witkey.com,猪八戒威客网等中国互联网网站开始建立类威客地图应用,目前在witkey.com上有超过50万名威客地图用户,在猪八戒网有超过100万名人才地图威客用户。这一应用极大方便了任务发布者通过地理位置,专业特长寻找合适的威客解决问题. 随着威客地图的仅一步发展,我们可以列出这样一个公式: 威客地图=个人空间+搜索引擎+地理位置+移动通讯 猪八戒威客网的人才地图 2009年2月,据美国CNN报道,GOOGLE将推出名为latitude的互联网应用,这一应用的主要特点是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标注个人地理位置,而家人,朋友通过latitude将发现用户的当前位置和个人信息,不仅仅通过GPS定位系统,GOOGLE也可以通过通信基站和无线网络接收用户信息。(消息来源: http://edition.cnn.com/2009/TECH/02/04/google.latitude/index.html ) Google的latitude应用 我们认为,博客网站,威客网站和SNS社会关系网站与地理信息系统和无线互联网的结合将形成互联网发展的下一个热点---威客地图(witmap),实现这一应用需要电信,互联网服务商,地理信息提供商,手机服务提供商的共同努力。 更多内容欢迎访问:互联网进化学术网站 www.intevl.com 威客理论原理内容: http://www.witkey.com/article/20497.html
个人分类: 威客理论|4896 次阅读|0 个评论
谷歌百度08口水战(5)战场遍布地雷
sz1961sy 2008-11-23 02:47
本文是第五篇,介绍谷歌和百度在媒体口水战中,各种随时让人防不胜防的触雷现象,使媒体从业者、博客作者、或者网络推手只有选择参战或者沉默,否则很快会变成某派人物而被迫站队的有趣网络阶级斗争现象。 百度知道 教育/学业/考试 什么是阶级斗争啊? 解决时间:2006-10-28 15:01最佳答案如下: 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 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于不同阶级的经济地位和物质利益的对立。 一切阶级斗争,都是在物质利益即经济利益互相对立和冲突的基础上发生的,归根到底也都是围绕着物质利益而进行的。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首先在各个社会形态的两大基本阶级之间展开,如奴隶社会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的斗争,封建社会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斗争,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在阶级社会里,代表新生产关系的剥削阶级和代表旧生产关系的另一个剥削阶级之间,也会发生激烈的斗争。例如,在奴隶社会末期,新兴地主阶级反对奴隶主阶级的斗争; 在封建社会末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地主阶级的斗争。自从阶级产生以来,阶级斗争就没有停止过,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在它的基础上发生、发展的,是由它所决定的。而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在阶级社会又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才能实现。阶级斗争具有多种形式。 资本主义社会是阶级斗争发展最完备的社会形态,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有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三种基本形式。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在社会主义社会,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被消灭了,但由于国内和国际的种种因素,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激化。这种阶级斗争不同于过去历史上两个完整的对抗阶级之间的斗争,而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阶级斗争,是历史上阶级斗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遗留,或者说是残余形态的阶级斗争。 我国现阶段的阶级斗争,主要表现为广大人民同各种蓄意破坏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分子的斗争。在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已经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总的发展趋势是逐步缩小、减弱和缓和。当着社会上不再有敌对分子,国际上也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不再有敌对势力,剥削阶级的种种恶劣影响也已消除,阶级斗争也就不复存在。 回答者: 高楼居士 - 大学士 十六级(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3248834.html?si=2wtp=wk ) 纵观现在谷歌、百度公司为主角的中国搜索引擎问题媒体口水战各方针峰相对观点,笔者作为经历过十年文革的人,发觉其中的阶级斗争观点十分鲜明而且突出,类似当年周鸿袆先生的3721公司在炮轰CNNIC过程,把文革的手举毛主席语录形象当作广告及Logo广为传播一样: 这场谷歌、百度公司夹杂有十年文革那段令中国整整一代人丧失了文明信仰、分不清道德底线、黑白不分地斗、批、改氛围。 首先,谷歌公司对百度公司布雷是从2005年织织反百度联盟开始。 有兴趣的人可以跟踪一下反百度联盟那几百万资助费是从何而来?三年步一棋子、可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一点不为过。 其次,是谷歌公司在树立自己为民争取权益的英雄形象。 例如,在2006年1月在中国媒体中广为传播的Google公关稿《不得不佩服:Google向政府说不!》(可以参见拙文:《透视Google中国(3)50步笑100步的Google公关稿》 http://www.w.org.cn/user1/4/archives/2006/540.html ) 第三,是的美式布道,包括用美国行为准则判断中国用户行为正确与否。 例如,2008年11月17日泡泡网资讯频道登载的署名类型:原创 作者:seven 《谷歌:中国搜索用户每天浪费250万小时》一文引用谷歌中国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刘骏在谷歌官方博客中观点以为:中文用户每天比美国用户在搜索上浪费超过250万小时(或者超过10万天)的时间。刘骏在博客中表示,或许我们已经悄然发现在搜索引擎的黄金三角区中已经被大量的垃圾信息所覆盖,我们需要的结果很难一目了然的搜集到,而美国用户在他们最常使用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页面上,目光主要聚焦在搜索结果的黄金三角区,大概用时30秒,而中国用户的目光却散落在整个页面,用时超过60秒,所谓黄金三角区对中文搜索居然毫无意义。( http://www.pcpop.com/doc/0/346/346310.shtml )笔者作为曾经有4年动物行为学研究背景、而且近10年来在社区管理行为、Blog/Blogger行为、分析上也做了不少探讨的人,觉得类似谷歌中国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刘骏这样的观点就是有些美国大兵式布道,用一个中文新闻最终网页设计的例子作比喻:为何大家都以新浪新闻作为参照呢?皆因陈彤印象己经牢牢地建立了中文新闻最终网页设计事实标准所致。业内流传的雅虎中国中文新闻一直不受欢迎也与这个有关道理类似。 最后,是谷歌搜索标准也不是完美的,却拿来做完美的标准。 这个问题从谷歌搜索只有资讯没有新闻、有 网页快照 - 类似网页却无法100%有效显示,等等菜鸟级用户很多在百度习惯使用的东西无法一一在中国得到替代使用而培养出更好用户兴趣有关。然而,正如南方日报2008年11月22日《公正性可以讨论 垄断指责太牵强》一文指出一样:谷歌与中国互联网协会13日在北京联合举办论坛,把矛头指向中文搜索引擎的公正性。在百度与阿里巴巴、全民医药网等企业的纠纷硝烟正浓时,谷歌举办这类论坛显然耐人寻味。 会上,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发表评论称,搜索引擎的结果应当基于公正性,通过竞价排名赚钱是短期行为。长期看来,如果搜索结果可以被出售,用户将不再会信任搜索引擎。 李开复表示,中文搜索市场不公正是因为一些搜索引擎需要平衡广告主、客户多方面利益。他坦言许多客户曾经对谷歌提出购买搜索结果要求,但都被谷歌婉拒。他认为,出售搜索结果虽然是短期获利的模式,但长期将导致信任缺失不能持续。 在业界看来,来自用户方的指责已让百度颇为不堪,竞争对手的跟风切入更是让百度头疼不已。虽然谷歌在国内搜索市场远不如百度,但谷歌进行扩张的野心早已昭然若揭,百度的任何一个闪失都可能成为竞争对手发力的良好契机。( http://www.ce.cn/cysc/tech/07hlw/guonei/200811/22/t20081122_17465596.shtml ) 2008年11月18日邹文标先生有一篇题为《谁在搞百度?》文章分析道:在这个时机被搞,因为百度树敌太多,无利不起早,谷歌,央视,阿里巴巴,甚至搜狐,都已经站在了百度的对立面,他们都有积极性,去搞一搞百度。( http://new.spn.com.cn/29/295311.shtml ) 其实,百度公司自从上市以来就一改过去的文雅风格,以强势公关而让媒体对它越来越敬而远之。笔者Blog中就有如下这些印象: ---2005年08月10日恐吓博客(《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百度恐吓博客?》 http://w.org.cn/user1/4/archives/2005/296.html ) ---2006年5月遇到不懂互联网律师张新维,用50万元诉讼标地、让法院写出很强势《判决书》、让外人看出太多猫腻。(《2006年十大网络纠纷案(1)律师张新维与百度互诉案》 http://w.org.cn/user1/4/archives/2006/1205.html ,《反思百度(5)遇到不懂互联网律师张新维》 http://w.org.cn/user1/4/archives/2007/1253.html ) ---2006年7月百度与搜狐开打口水战(《反思百度(4)百度找搜狐口交为哪般?!》 http://w.org.cn/user1/4/archives/2006/918.html ) ---2008年10月28日百度有啊以(万元大奖)作为百度有啊揭幕送大礼促销行为,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三、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5000元。的规定,属于违法活动。(《百度有啊以涉嫌违法手段在中国正式揭幕招用户》 http://w.org.cn/user1/4/archives/2008/1832.html ) 还是引用南方日报2008年11月22日《公正性可以讨论 垄断指责太牵强》一文百度的辩白说法: 面对着两面夹击,百度除了尽量澄清自己,似乎已别无选择。 百度方面称,网页是否被搜索引擎收录,与搜索引擎的公正性无关,与搜索引擎的盈利模式无关。百度拒绝收录一些网页的唯一原因是:收录这些信息不能为百度的用户提供良好的搜索体验。 针对李开复所提出的搜索引擎的结果应当基于公正性,百度则以妨碍搜索引擎公正性的首要问题是垃圾信息作为回应。百度方面称,搜索引擎上排名的高低可以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这使得大量的垃圾信息在互联网上滋生,目的就是通过搜索引擎获得商业利益。 据百度介绍,百度每天处理的作弊及垃圾站点数量,大约在3万左右。数量庞大的垃圾信息制造者每天在制造数以万计的垃圾网站,这些网站包括纯作弊网站、机器采集网站、钓鱼网站等。百度发言人表示,这些作弊站点的目的就是为了从搜索引擎获得流量,百度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和人力去跟他们进行战斗,每年在反垃圾信息领域的技术投入,超过了全球中文搜索引擎市场的总和。 百度甚至表示,我们号召谷歌和我们一起,共同打一场和垃圾信息作斗争的技术战争。 其实,大家用关键词sz1961sy 及谷歌百度08口水战去百度一下新闻,会发现本系列文章中间缺少(不齐全),就明白百度公司仍然在采用人工屏蔽、删除包括新闻搜索结果的文章、网页内容,在这种企业运营政策指引下,百度公司的辩白就显得十分缺乏底气,或者说:本来有一批人还想帮百度讲一些客观、公正的话,面对今日百度如此强势企业运营政策,也会保持減默或者转向抨击、质疑百度公正性。? 以上分析把近几年来似乎比较错综复杂的百度与谷歌公司、因为市场争夺战而导致媒体公开口水战一些故事情节加以回顾,还想告诉大家一个个人观点: 今天媒体上大家见到某个人观点(包括本人)可能偏向这场类似阶级斗争的某一方,但是不一定就代表此人就是谁的代言人。因为商业上没有永远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他们这些市场竞争经营者的媒体公开口水战,说不定将来就会变成很好的合作伙伴。这一点从最近北京网尚公司把一直指责自已的北京捷报互动科技有限公司收购了一事中,本人就最有体会(详见本人亲身经历而写的16篇拙文:《五大片商告捷报案纪事录》 http://w.org.cn/user1/4/subject/147.html )。 这就是中国媒体的现状, 引用《南方网》2008年11月22日所登资深媒体人长平在《百度到底是不是社会公器》一文的几句话: ...现在再来看百度的问题,答案就很容易找到了。首先,百度是不是一家媒体?百度一下就知道,所谓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介质,能为信息的传播提供平台的就可以称为媒体。百度显然符合这个定义。它虽然没有直接生产信息,但是它利用和整合信息,从而为公众提供信息搜索和传播服务。百度的信息中有相当多的新闻报道,那么当人们在使用和新闻相关的服务时,理所当然认为它是新闻媒体了。新闻媒体从业人员都知道,百度的竞价排名所犯的错误,其实就是报纸上的有偿新闻,也就是把收费的虚假新闻混淆在真正的新闻之中,从而误导读者。 假如百度并没有让公众误以为它提供的是客观公正的公共服务,而是旗帜鲜明地标榜自己干的就是有偿排名,不出钱就删除信息,那么它的竞价排名的价格肯定会大打折扣。( http://view.news.qq.com/a/20081122/000015.htm ) 沈阳(网名:sz1961sy) 2008年11月23日 2时13分写于北京家中 QQ:13022830 MSN: sz1961sy@hotmail.com   家庭博客: http://w.org.cn http://域名资讯网.中国 ( www.DNSNews.cn )
个人分类: 百度|1069 次阅读|1 个评论
谷歌百度08口水战(4)50笑100步之战
sz1961sy 2008-11-21 16:57
本文是第四篇,介绍谷歌和百度在盈利模式上本质雷同而表现上貌似不同的问题,让大家明白这两家企业的口水战其实是50笑100步之战。 下面先介绍百度公司的竞价排名。 1、百度公司自己说 网易首页 科技频道 企业资料库 企业简介:百度创立于2000年1月,是中国最主要的搜索引擎提供商,旗下中文搜索引擎网站Baidu.com以竞价排名为主要商业盈利模式。2005年8月在纳斯达克上市。( http://go.tech.163.com/info/web/5.html ) 以上由网易科技频道制作的企业资料库中关于百度企业简介就一语点破以竞价排名为主要商业盈利模式。这个页面还作为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百度最新股市行情作详细介绍,可以看出:自从上周末中央电视台所做的报道以来,这个行情导致百度股价从上周五接近190美金一股跌至本周四(美国时间11月20日)下午2时15分收盘价:111.74美金(最低:105.55),市值从约60亿美金变为37.84亿、跌幅高达37%以上、股市人间蒸发去了超过22亿美金(约150亿元人民帀)。那么,什么企业原罪让百度公司以竞价排名为主要商业盈利模式如此备受公众舆论抨击与市场抛弃呢? 以下是网易科技讯2008年11月20日消息,百度昨晚就央视曝光百度搜索竞价排名的报道召开分析师电话会议,分析师会议上,李彦宏遭到分析师对搜索结果不客观和过多广告的疑问,李彦宏表示竞价排名结果不会伤害到用户体验,并且百度众高管均表示百度没有改变竞价排名商业模式的计划。...百度的众高管还被分析师问到,是否考虑改变搜索结果的呈现方式,或者减少一些推广的链接数量。副总裁沈晧瑜表示,目前百度还没有这方面的计划。他还表示,付费搜索是现在所有搜索引擎的业务模式,目前所有的搜索引擎都在推广赞助商链接,百度的目标就是无论付费与非付费用户都能得到最相关的结果。 ( http://tech.163.com/08/1120/09/4R6CN7PM000932EA.html ) 大家注意一下百度副总裁沈晧瑜的说法:付费搜索是现在所有搜索引擎的业务模式,目前所有的搜索引擎都在推广赞助商链接。 2、胡延平说:竞价排名没错 对百度不应求全责备 IT商业新闻网记者11月20日电话连线采访了互联网协会交流中心主任胡延平先生,他认为,百度搜索引擎竞价排名本身并不存在问题,央视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只是操作中的个别现象。互联网的各个领域都存在一些问题,不可能要求每个方面都做到完善,没有漏洞,同时,对百度也不应该求全责备,全盘否定其成就和发展。短短三个月,百度接连陷入三鹿公关门和竞价排名门危机,引起舆论界一片哗然。胡延平猜测说,这并不排除竞争对手恶意所为。( http://www.medialeader.com.cn/leader/200811/20081120100045_24476.html ) 3、米晓彬说:竞价排名模式没有错 某个软件专业网站主编米晓彬先生在2008年11月21日(凌晨)02:33写的上述一文中认为: 竞价排名是好经,只是被歪嘴和和尚念坏了。他写道: 值得一提的是,央视在第二次调查百度竞价排名灰幕的报道中,对搜索引擎竞价排名模式提出质疑。笔者认为,百度此次危机与竞价排名的模式无关,真正的问题出在了百度广告的审查管理上。事实上,即便不是搜索引擎,如果一个流量稍大的网站,如果不注意广告审查,同样会导致虚假信息的传播。竞价排名本身没有问题,只是百度某些歪嘴的和尚,念错了经。 在笔者看来,竞价排名的本质就是拍卖广告。和传统的定价模式完全不同,竞价让客户之间产生了竞争,关键词广告位也实现了广告价值最大化,还让不同关键词价值差异化,价值几十万元精密仪器的关键词,竞价价格超过上百元,而一些常见,且价值不大的关键词,价格往往很低。 另外,米晓彬主编认为:百度的主要问题于销售管理,而非经营模式。他写道: 竞价排名并非百度原创,但却被百度发扬光大,成为其收入的支柱。百度的竞价排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点击欺诈就曾经非常严重。一些推广百度搜索框的网站,用人为或者机器的方式,伪造虚假的点击。另外,百度竞价排名放在所有搜索结果的最上面,而且没有明显的标注,点击关键词的用户往往不是购买用户,仅仅是普通浏览用户,这就造成点击虚增。 百度最近两次被央视曝光,笔者认为问题并不是竞价排名,而是其广告审查不严格,至于销售代表帮着客户作弊的事情,这与竞价排名无关,只能说明百度的销售管理非常混乱,李彦宏很擅长技术管理,但在销售管理方面出现了盲区。( http://home.donews.com/donews/article/1/130937.html ) 上文中米晓彬主编还介绍并对比了:阿里巴巴年租型的推广及雅虎口碑网推出壹推广差异。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多一个视角观点。值得大家去一读。 2008年9月25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写的《竞价排名遭质疑 百度市场份额首降》一文中认为: 互联网上有许多被情绪化利用的方式与手段,其目的却多是商业性十足。其中三种模式比较常见,一是论坛公关模式,少数人通过霸占论坛、BBS等平台发出巨大的声音,淹没了大众的真正声音;二是网络推手,通过策划以及缺乏论证但是指向性明显的操作,达到攻击竞争对手或信息散布的目的;第三种就是搜索引擎,占据市场优势的搜索引擎往往屏蔽不友善或不付钱的网站,并将与自己利益正相关的内容放在搜索结果前列,干预搜索结果的做法成为了业界的一条潜规则。该文还披露说: 李开复曾这样向记者解释,百度由一个网络扒虫去扒网页,而谷歌则由数个网络扒虫在爬;此外谷歌有更丰富的服务器与带宽资源,对新信息的处理更为及时。( http://tech.163.com/08/0925/00/4ML8HQQT000915BF.html )此文由此而提出了搜索的新道德问题,质疑百度竞价排名对搜索引擎结果的公正性问题。这是笔者收集的资料中,国内高端财经纸媒体在早几个月就比较深刻、系统地调查百度公司竞价排名问题的一文。 网易科技讯2008年11月13日消息,谷歌今日联合中国互联网协会在北京举办论坛,呼吁建立公正的搜索引擎。谷歌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会上指出,国内某些搜索引擎长期被指责搜索结果不公正的真正原因,是要平衡广告主、自身收益等多方面利益。他呼吁,网民要站出来抵制搜索不公正。李开复向业界的保证,Google中国不会人为干预搜索结果(除非有非法内容),付钱谷歌中国也不会删除搜索结果,付钱Google中国也不会增加搜索结果。李开复透露,谷歌中曾拒绝了许多客户购买搜索结果的要求。谷歌搜索结果将恪守诚信、公正原则,并对其有宗教式的信仰。如果谷歌的员工做了任何邪恶的事情,将被立刻开除。李开复表示,在目前的环境下,用户和客户要进行进行自主选择,对现有搜索引擎进行比较,使用公正的搜索引擎,这样市场份额就会偏移,行业发展也会向公正性偏移。(《李开复披露国内搜索引擎不公正真正内幕》 http://tech.163.com/08/1113/14/4QKUFOCT000915BF.html ) 上述两个媒体报道了谷歌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先生的公开抨击百度公司搜索引擎不公问题观点、及向公众拍胸口保证谷歌中国谷歌搜索结果将恪守诚信、公正原则,并对其有宗教式的信仰。如果谷歌的员工做了任何邪恶的事情,将被立刻开除。才讲了不到一周时间,笔者在2008年11月18日20时就有趣地从搜狐网IT频道、署名作者:佼佼的一条新闻中找到这么一条报道:《 网友曝Google关键字推广存在虚假信息广告 》: 11月18日消息,在央视曝光百度竞价排名存在医药类虚假信息后,有网友今日向搜狐IT爆料称,在Google同样存在虚假医药类广告信息的情况。根据网友的爆料,搜狐IT今日通过Google搜索maxman、肾炎、糖尿病等关键词发现,在赞助商链接处,存在与央视曝光的百度竞价排名相似的问题,即存在虚假信息。 此文根据网友的爆料,还通过Google搜索maxman、肾炎、糖尿病等关键词发现,在赞助商链接处,存在与央视曝光的百度竞价排名相似的问题,即存在虚假信息并附上了搜索结果页截图( http://it.sohu.com/20081118/n260711629.shtml ) 与谷歌公司同一个投资商(VC)的网易公司科技频道制作的《百度竞价排名风波》专题中,罗列了 百度竞价排名的四大罪状: 1、存在欺诈虚假网站信息(受害人:网民、正规品牌的厂商) 2、人工干预搜索结果( 受害人:网民、正规品牌的厂商) 3、屏蔽不参加竞价排名网站(受害人:网民、不参加竞价排名的企业) 4、广告与搜索结果混淆(受害人:网民、社会) ( http://tech.163.com/special/000932E9/baidu2008.html ) 如果大家有关注Google公司动态的话,同样会发现: 1、在美国,Google公司因存在欺诈虚假网站信息而举报后被政府(联邦法院)处罚达成庭外和解。 2、国内从事SEO业务很火的一些公司,它们就是针对Google左侧排名搜索结果而生存的,而这种SEO业务一直受到Google公司公开支持。 3、在国内用户,很多谷歌公司网页展示有很多搜索结果,点击都是死的、订阅Google资讯快讯的服务很多垃圾信息、N次重复发送。 4、做域名停泊(Domain Parking) 业务的人,就是利用Google公司客户广告点击付费漏洞、大发横财。 笔者举这些例子作对比,只是想告诉大家:百度和谷歌公司都不是完美无缺企业化身,他们之间的互相指责,说到底是一种50笑100步闹剧。 2007年12月10日IT业内知名撰稿人、某Blog网站主编柳华芳在他的《谷歌会成为下一个百度吗?》一文结尾写道: 谷歌看似理想主义,百度则是带中庸的理想主义,这就像一群在大学痛斥中国社会太中庸、太不单纯,但是当他们毕业几年后却对此引以为豪。其实,前段时间李彦宏说现在百度不是中国谷歌很有道理,中国是否需要纯粹的谷歌呢?我想是需要的,虽然他难以成为最主流,如果谷歌离开中国,说不定百度会更危险,所以谷歌就坚持谷歌吧,百度就坚持百度吧,这样就挺好的。( http://home.donews.com/donews/article/1/121171.html ) 柳主编一年前的观点,似乎可以让我们明白在中国市场,有选择的服务对数字科技发展对公众、对用户而言是多么重要。 现在搜索引擎因缺乏监管法规,靠他们自律是比较困难,而事实上一直存在的搜索引擎平台网络欺诈现象,但是国内媒体、互联网社区都因为顾忌搜索引擎的恶意报复,长期存在有被压制暴光、报道的现象。 这次李开复先生勇敢地站出来,以自身不作恶作为向公众揭露另一个竞争对手百度的服务漏洞,对中国的中文搜索引擎发展绝对是一件好事,但是谷歌公司存在的类似问题不该被媒体、公众忽略,同样需要有人去监督。这才是市场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沈阳(网 名:sz1961sy) 2008年11月21日 8时28分写于北京家中 QQ:13022830 MSN: sz1961sy@hotmail.com   家庭博客: http://w.org.cn http://域名资讯网.中国 ( www.DNSNews.cn )
个人分类: 中国搜索战火|968 次阅读|0 个评论
谷歌百度08口水战(3)商德含糊乱战
sz1961sy 2008-11-20 06:30
本文是第三篇,介绍谷歌百度在2008年正面冲突开打口水战的说词中涉及商德---商业道德问题。 下面我们先从概念上开始讨论。 百度知道 社会/文化 法律 社会公德和商业道德的区别? 解决时间:2007-8-4 14:36 最佳答案如下: 顾名思义,社会公德指向的对象是社会共同体,而商业道德这种道德存在的空间是商业的活动中。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商业道德有不仅仅是局限于商人或与之发生关系的人,商业道德遵守和社会公德的维护是一个俞发紧密地关系。 传统意义上的商业道德应该主要体现在民事法律关系中,这一点最为核心的是民法的基本原则的城市信用的原则。和同为民法的公平原则不同的是,诚实信用的原则是建立在交易道德基础上的当事人之间的公平的较量。也就是判断当事人的行为是否悖于城市信用原则的首要的标准是是否有悖于交易道德,次之为当事人的利益是否因此而失衡。灼见民法中极为重视传统意义上的,局限于当事人双方的商业道德。 而真正商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关系问题的一凸显是在古典的自由经济的衰落和以垄断为标志的新的经济模式诞生所致。当人们尤其是消费者较之于垄断体而言,甚至是一般的企业,一般人的实际地位是不对等的,商业道德的遵守与否很可能害于普通人的利益。所以这个时候,也就是在经济法的范畴中的商业道德具有和社会公德很强的关联性。所以为了保护一般人尤其是消费者的利益,许多的商业上的道德被法律化,是企业和经营者商人们必须遵守的规范,否则便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回答者: zegon 以上答案其实己经把契约精神中的主体性、交互主体关系、财产权、契约论理与信用伦理问题作了高度概括,而现代商业伦理的两极:奉献经济伦理观、自我利益轴心观点,在荷兰籍学者孟德威尔(B. Mandeveille,1670-1733,以《蜜蜂寓言(The Fable of the Bees )》一书而轰动一时)的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会导致社会繁荣(私恶即公利)的基本论点上,必须进行道德的限定才能成主。现代交易中的利益与道德,是市场与经济人之间的一种协调机制,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经济人概念、从传统的囚徒困境中走出来。 我们处在市场经济的现实困境与经济理论的困境过程,从三鹿奶粉事件到百度搜索竞价排名问题所引发的实体产品企业到数字经济服务企业信用危机问题的出现,让我们明白:经济活动只有符合一定规范,才是合理的。而人们的行为受到契约规范的约束,其前提在于对他人利益的承认。因此,我们需要扩大利益视野、并承认自我利益追求并不是惟一的。 近年来, 贸易与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 建设向题被越来越多地提到了贸易自由化的议程上,这是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公民社会的定义为:是国家和家庭之间的一个中介性的社团领域,这一领域由同国家相分离的组织所占据,这些织织在同国家的关系上享有自主权并由社会成员自愿结合而形成以保护或增进他们的利益或价值。(Gordon White,1994)学者主张将企业或经济机构同公民社会区分开来,企业作为经济社会或者经济系统构成了公民社会的基础。 公民社会理论主要致力于研究公民社会的结构特征和文化特征、以及公民社会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它涉及私人领域、志愿性社团、公共领域、社会运动四个方面。其中公共领域概念认为:公共领域是介于私人领域和公共权威之间的一个领域,是一个非官方的公共领域。它是各种公众聚会场所的总称,公众在这一领域对公共权威及其政策和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做出评判。自由的、理性的、批判性的讨论构成这一领域的基本特征。 有中国学者认为:公民社会与自由贸易并非互不相干、相反却制约着自由贸易的进程,因此将较长期地影响美国贸易政策的目标定位和手段选择。 以上是笔者收集的有关商业道德广义定义一些有意思材料,便于下面分析本系列文章所涉及的问题深度思考。 11月13日,谷歌大中华区CEO李开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侯继勇采访时认为:搜索是一个媒介,媒介得想办法让结果公正,不受任何利益干扰,包括商业利益,同时接受公众,行业的监管。他认为市场法则会发生作用:公众总有一天会选择好的搜索引擎。 当日,腾讯联席CTO熊明华也认为,搜索引擎应该有道德,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11月18日晚,李彦宏在一封发给员工及合作伙伴的邮件中表示:面对的质疑和批评,是挑战也是机遇,让我们在快速成长的过程中冷静下来,深刻反思自己走过的道路。他还说:有错能改,善莫大焉,期盼与同事们一起,为用户和客户提供真实的信息和有效的服务。 百度代理商说:可以说竞价排名损害用户体验,但不见得违法,但只要竞价排名通过某种调整,推广的都是没有问题的产品与服务,不危害用户就不能说是违法。他说:现在面临的问题是,面临汹涌而来的质疑,我们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或者不可以做什么。他认为,需要制定新的法律,新的法律不是禁止竞价排名,而是规范竞价排名。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吕本富认为:搜索已获得巨大公权力,但搜索技术掌握在私有公司手里,公权力的私营化,这要求握权的厂商承接用户服务请求时必须要考虑商业伦理和社会责任。 知名IT评论家洪波说:设想一下,一个是经过大量复杂计算的最符合用户需求的结果,一个是企业花钱买到的结果,应该把哪个结果优先提供给用户?不同的商业逻辑决定了不同的处理方式。竞价排名的商业强势,让完善算法的努力变得没有必要,最终,一个企业被一种模式绑架。洪波认为:百度目前做的改动只是皮毛,只要竞价排名仍然是百度的核心商业模式,它就永远摆脱不了层出不穷的质疑和曝光。 互联网分析师吕伯望先生观点认为:百度或者百度的销售人员困境不在于是否放弃竞价排名,而在于法律监管的缺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颁布于1994年,对广告的要求主要是广告语、广告画面、广告内容的限定。按照要求,能对原来的广告进行很好的监管,却不能监管竞价排名以关键字为导入的广告模式。关键字本身不违法,但关键字链接的内容则可能有问题。 在硅谷网络工程师杰夫《百度是否屏蔽新闻?》2008年10月27日一文的评论后面,一位ID为softmaster的网友于 2008-10-29 4:27 am 留下了笔者认为关于网络商德问题比较客观与中肯二段评论: * 拿道德的标准来衡量一个企业是不合适的。Baidu只要没犯法,就是合理的。要怪只能怪中国目前的商业社会环境还没有成熟到淘汰做假企业的地步。等走到这一步,即使Baidu想作假也不敢了。 * 不拿道德的标准衡量一个企业没有问题,问题在于企业声称自己具有某种美德,比如说百度说自己的搜索结果公正客观,而事实上却不是,我想问的是说谎算不算是道德问题? 纵观谷歌、百度在2008年正面冲突开打口水战的说词中涉及商德---商业道德问题,我们似乎看到了全球搜索引擎提供的这个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平台上,中文最大的搜索引擎提供商百度公司的运营规则,正接受由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提供商谷歌公司用它的全球运营规则范本教育出来的公共领域概念,以百度竞价排名中涉嫌违法的管理漏洞,借助CCTV这个中国最强势媒体力量四两拨千斤发动市场信任危机攻势。 然而,这种由谷歌公司按美国大兵式规则范本去重建中国搜索引擎服务规则似乎并不简单地用商德可以一下子否决掉的,否则等于判处百度公司死刑,从百度这几天的回应(尽管漏洞也有点百出且自相矛盾)来看,我们还要考察一下谷歌等公司的范本是否就是最佳方案呢这个问题。这个留给下一文去陈述了。 注释: 1、资料出处: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1152738.html 2、参考资料:龚群著:《中国商德》,2000年8月,四川人民出版社,ISBN 7-220-0500-3 3、参考资料:张丽娟著:《美国商务外交策略》,2005年7月,经济科学出版社,ISBN 7-5058-5050-9/F.4277 4、侯继勇 《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11月20日,《百度紧急优化竞价排名 搜索道德期待广告法升级》出处: http://tech.163.com/08/1120/00/4R5EO6EC000915BF.html 5、资料出处: http://www.tektalk.cn/2008/10/27/%e7%99%be%e5%ba%a6%e6%98%af%e5%90%a6%e5%88%a0%e6%96%b0%e9%97%bb%ef%bc%9f/ 沈阳(网名:sz1961sy) 2008年11月20日 5时50分写于北京家中 QQ:13022830 MSN: sz1961sy@hotmail.com   家庭博客: http://w.org.cn http://域名资讯网.中国 ( www.DNSNews.cn )
个人分类: 中国搜索战火|778 次阅读|0 个评论
谷歌百度08口水战(2)没有标准巷战
sz1961sy 2008-11-18 20:09
2005年,在百度公司去NASDAQ上市前,Google(谷歌)是它的战略投资股东之一,当时中国人对谷歌还相当欠缺了解。而中国概念Google(谷歌)上市成功,促成了谷歌东进中国,适逢中国雅虎收摊、一个原来还由百度、雅虎、谷歌鼎立三足的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终于逐渐变成百度与谷歌两雄争霸的局势。本系列回顾近3年来它们在中国市场上心照不喧到2008年正面冲突、在中文媒体中展开口水战的一些有趣故事。内容均来自媒体公开信息,如果属实,纯属巧合。 本文是第二篇,先介绍谷歌百度在2008年终于正面冲突在媒体中开打口水战竞争的软肋:网页搜索引擎市场在中国是一场没有标准同业巷战。 这里先举一个很多人都记忆尤新的例子: 1999年,中国一家叫英特国风的公司从韩国一家叫Netpia.com的公司偷学来一门手艺,英文名叫Keyword,中文名叫关健词(寻址),即用一个名字服务器(Name Servicer)把域名的根服务器(Root Servicer)进行引导、从而使用户(User)在地址栏找网站时不用输入域名前面的http://、www及域名后缀、例如.com、.cn,这就是原来的免费中文网址及后来的收费3721.com 网络实名,要让用户知道这玩意好用、喜欢用、到不用不行(强迫用),原本中文网址只在网页上(Web端)让大家去用,后来则开发一个插件、这个插件必须(用抢占比较准确)用微软IE浏览器中一个公共通道(IE浏览器中共有4条公共通道),去让用户爱死网络实名不可。 后来,美国一家也做Keyword服务、叫Real Names的公司把自己20%收入及15%股份赠与微软公司,获得了微软IE浏览器中直达控制权,因此开始进入包括中国在内35个国家市场,正面与英特国风公司的网络实名冲突,因为这时中国市场上有另一Keyword服务提供方:CNNIC与Real Names公司合作,...后来Real Names公司因经营不善宣布倒闭,而网络实名以高价广告投入换取微软公司不处罚它的3721插件继续抢占IE浏览器中一个公共通道,CNNIC与3721的市场决战,由于Keyword服务属于域名引导、不属于ICANN技术支持标准组织IETF讨论主题、仅在另一个讨论未来技术趋势的技术支持标准组织IRTF建立了一个邮件讨论组(Mail-List) ,但是一年多时间,连这个邮件讨论组也关闭了。而这中间,英特国风公司一直对媒体讲:网络实名参与国际标准制订... 声称它是掌握国际标准的一流企业 。 再后来,英特国风公司改名3721公司,并且把自己卖给了雅虎公司、成了中国雅虎公司100%控股下属企业,并且因此与CNNIC讲和停战(详见拙文:《3721后传(2)谁出面和解CNNIC》 http://w.org.cn/user1/4/archives/2008/1825.html ),一年半后,雅虎公司把中国雅虎公司转卖给杭州阿里巴巴公司、3721公司创始人周鸿袆先生套现退出中国雅虎公司、不久启用以封杀3721公司插件为首的流氓插件---类似武侠小说中江湖大佬金盆洗手的行动,出现了360安全助手插件。另一场IT江湖混战开始,当年英特国风公司做媒体总顾问的刘韧先生、因为帮助360安全助手插件竞争对手公关,终于在2008年10月13日被人间插件射中、被警方扣押,...。 从上面简短介绍了一个历时近10年的新鲜例子,告诉我们: 在中国互联网发展中,除了与全球互联互通、与真正国际标准一致的互联网基础服务(IP、DNS等),其他中国互联网应用技术基本上是来自克隆外国已经有的技术、然后发展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互联网应用技术。这一点在全球互联网搜索引擎的发展史上也如此,下面是美国硅谷网络工程师杰夫 《说说百度的竞价排名》一文对此的一段描述: 百度所谓的竞价排名(网站在此),说白了就是把广告和一般的搜索结果混在一起,使用户分不出彼此,广告商出的钱越多,其广告的排名就越靠前。百度营收的百分之八、九十都来自这个竞价排名,这种做法广告商很喜欢,因为用户不易察觉哪个是广告,哪个不是,用户当然是很讨厌,但是毫无办法。 这种做法也不是百度发明的。百度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抄袭自美国,这个也不例外。美国早期许多搜索网站没有什么财源,就是这么挣钱。后来有了谷歌,谷歌坚持把赞助商的链接分开,很醒目的标出来,放在右边一栏。由于谷歌日益强大,这种现象在美国基本上就消失了,不过百度现在还在中国把它发扬光大 。 ( http://www.tektalk.cn/2008/11/17/%e8%af%b4%e8%af%b4%e7%99%be%e5%ba%a6%e7%9a%84%e7%ab%9e%e4%bb%b7%e6%8e%92%e5%90%8d/ ) 当然,百度公司的技术核心发明人李彦宏先生手中还是有一份在美国以职务发明获得批准的专利,然而这么多年来,没有多少人对搜索技术的发明专利与标准化提起兴趣,这一点即使当了中国雅虎公司总裁的周鸿袆先生拿出这一个说法,即竞价排名是雅虎公司收购的Overture美国专利,也没有把百度吓唬了,因为百度公司己经在中国申请了专利而且获得批准。美国专利是难管辖中国企业在中国行使一个自已申请批准的专利的。 这个问题的关系是这样:Overture (原名GoTo)是几年前著名搜索引擎中比较有特色的一个,提供曾经大受欢迎的Pay-For-Performance网站登录服务,是所谓竞价排名的始作俑者。国内百度推出的竞价排名服务便是借鉴了Overture的业务模式。Overture的Pay-Per-Click价格通过竞标方式确定,并与特定的关键词挂钩。用户针对某一关键词给出的竞标金额越高,当访问者以该关键词搜索时,该用户网站排名越靠前。除一些极热门的关键词标价超过1美元外,一般的关键词标价从几十到几美分。但Overture对一定期限内访问流量达不到限额的关键词不提供竞价机会。Overture也接受免费登录,但免费网站永远排在付费网站之后。网站通过竞价排名登录Overture一般只需3天时间,并且还有机会出现在Yahoo、AltaVista等网站的搜索结果中。( http://www.se-express.com/about/overture.htm ) 2002年本人有机会与李彦宏先生面对面专访2次数小时时间,提及他与3721的关系及与Google关系,他向笔者讲到3721创始人在他与徐勇刚回国时,因为投资人均是IDG公司,曾与周鸿袆先生谈判合作,后来因企业文化观念相差太大而没有成功。而后来一出现百度公司的搜霸等类似3721插件,3721公司就采用格杀勿论的办法,据笔者后来从百度公司的另一位创始人徐勇先生处获得数据:最严重时,80%搜霸插件被3721公司插件卸除,这也是促成了百度公司与CNNIC双方联手的(历史)原动力。 而Google公司一直被李彦宏先生认为是盗用了他当年在美国以职务发明身份获得批准的专利,这一点在2004-05年的媒体中都有文章提及。 当然,有一个新趋势大家可能注意到2008年10月16日:《百度思科签署深度合作协议 为全球下一代互联网制定标准》的报道:2008年10月16日,全球中文互联网领导者百度公司与世界级通讯巨头CISCO(思科)宣布达成深度战略联盟合作。记者获悉,双方将集合各自最优势资源,共同研究和部署全球最领先的网络信息传输环境,并为下一代互联网及搜索应用进行全方位技术储备。...百度巨大的用户需求和高素质技术平台,加上思科在通讯领域的深厚积累,让我们能够有一个非常完美的环境去研究下一代互联网的技术,而这将可能为双方共同打造下一代互联网标准提供助力。思科相关负责人表示。百度的技术负责人还告诉记者:下一代互联网的能力将至少10倍于目前的互联网,其网络承载平台是更大容量、更高带宽,更高速度的高性能可靠网络。由于这一标准尚未完全成熟,百度和思科的联手将极有可能使两家的深度联盟成为全球首个投入商用的下一代互联网标准,这意味着百度在互联网的全球技术竞争中将稳占潮流之先。( http://www.baidu.com/news/20081016a.html )有一位在硅谷工作的从事网络操作系统技术博士陈怀临先生在《弯曲评论》网站上留下一段有趣评论: 今天突然发现百度与思科在一起混。李彦宏与John Chambers在一起搞!请看百度10月16日发布的新闻。其新闻标题为百度思科签署深度合作协议 为全球下一代互联网制定标准。其中噱头比较大。百度要参与为全球下一代互联网制定标准是否有点夸张。。。。。。。 目前从关于百度的各种新闻看来,感觉百度和李彦宏并不是以前人们想象的那样纯洁,例如中国的这个,中国的那个。其实读者们要是分析百度的公司体制,百度与中国民族企业没有任何关系,就是一个外资公司。中国的老百姓太善良了,太容易被人忽悠了。( http://www.tektalk.cn/2008/11/17/%e7%99%be%e5%ba%a6%e4%b8%8e%e6%80%9d%e7%a7%91%e7%9a%84%e6%88%98%e7%95%a5%e5%90%8c%e7%9b%9f/ ) 以上故事与历史,本人作为见证者之一,写出来在2008年谷歌、百度媒体口水战时汇总给大家分享只想说明一个问题: 全球互联网搜索引擎尚没有国际标准可言,仅有一些企业及个人发明专利在制约一些搜索引擎提供商的商业模式。由于才出现了现有的企业级事实标准,这一点,当年全球搜索引擎鼻祖级老大雅虎公司如此、现在全球搜索引擎老大Google(谷歌)公司如此、现在全球中文搜索引擎老大百度也如此,至于他们用自己的企业级标准去指责竞争对手,本质上不是技术之争,是商业模式之争。从经济学营销角度讲,商业模式之争是必须受到当时商业环境、市场习惯、当地法律以及商业道德(商德)影响的,而不是这次谷歌、百度媒体口水战各自的陈词,那都是一些掩耳盗铃式陈词滥调。 因此,这次谷歌、百度媒体口水战并不是互联网搜索引擎国际技术标准(它至今尚未出生!)之战,是两家或多家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商以各自商业模式,攻击对方缺乏对中国商业环境、市场习惯、法律以及商业道德(商德)的顾及而展开的、是没有标准可言的同业巷战。 沈阳(网名:sz1961sy) 2008年11月18日 15时50分写于北京家中 QQ:13022830 MSN: sz1961sy@hotmail.com   家庭博客: http://w.org.cn http://域名资讯网.中国 ( www.DNSNews.cn )
个人分类: 中国搜索战火|903 次阅读|0 个评论
谷歌百度08口水战(1)中国战场价值
sz1961sy 2008-11-16 21:29
2005年,在百度公司去NASDAQ上市前,Google(谷歌)是它的战略投资股东之一,当时中国人对谷歌还相当欠缺了解。而中国概念Google(谷歌)上市成功,促成了谷歌东进中国,适逢中国雅虎收摊、一个原来还由百度、雅虎、谷歌鼎立三足的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终于逐渐变成百度与谷歌两雄争霸的局势。本系列回顾近3年来它们在中国市场上心照不喧到2008年正面冲突、在中文媒体中展开口水战的一些有趣故事。内容均来自媒体公开信息,如果属实,纯属巧合。 本文是第一篇,先介绍谷歌百度正面竞争的服务:网页搜索引擎市场中国战场价值。 ---下面是一条来自和讯网 作者:雷建平《百度Q1运营利润1.474亿元 同比大增99.6%环比下降19.6%》 北京时间4月25日消息,百度(NASDAQ:BIDU)今天公布了截至2008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财报显示,百度第一季度总收入5.744亿元(8190万美元),环比增长仅0.6%。百度第一季度运营利润1.474亿元,环比大降19.6%,运营利润率下降5%。 ---下面是一条来自TechWeb消息:《百度公布二季度财报 净利2.65亿元同比增87%》 北京时间2008年7月24日,百度 (Nasdaq:BIDU)今天发布了截至6月30日的2008年第二季度未经审计财报。报告显示,百度第二季度总营收为人民币8.026亿元(约合1.17亿美元),同比增长100%;净利润为人民币2.65亿元(约合3860万美元),同比增长86.7%。 业绩展望:百度预计2008年第三季度总营收为人民币9.05亿元(约合1.32亿美元)到人民币9.35亿元(约合1.36亿美元),同比增长82%到88%,比上一季度增长13%到16%。百度预测北京奥运会将给互联网业带来长期利好,越来越多的人将把互联网作为获取信息的有效工具。百度对第二季度业绩的预测只代表当前和初步的观点,今后可能有所调整。( http://www.techweb.com.cn/news/2008-07-24/349704.shtml ) ---下面是一条来自《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孙琎2008年10月24日《百度三季度净利增长九成》报道: 中文搜索引擎公司百度 (BIDU.NASDAQ) 2008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显示,百度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91%,营收同比增长85%,在经济情况不稳的情况下仍实现了高增速,镇定了投资者对中国互联网企业表现的预期。在截至9月30日的这一财季,百度的净利润约为人民币3.479亿元,营收为人民币9.191亿元,这一业绩超路透财经调查显示的分析师预期。...2008年第三季度,百度活跃网络营销客户数量约为19.4万家,比上一季度增长7.2%,同比增长35.7%。( http://tech.sina.com.cn/i/2008-10-24/03412531393.shtml ) ---再看2008年11月12日另一条《环球企业家》记者 张亮《李开复:直面谷歌中国第二战》一文中的一段数据描述: 谷歌在中国的收入已经相当不俗。据三位了解谷歌中国收入的人士对本刊表示,虽然谷歌和百度的市场份额约为25:65,但双方的收入悬殊要小的多。如果把我们独立上市,会是中国最大的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之一。谷歌中国一名高层对《环球企业家》表示。( www.donews.com/Content/200811/d32dd11c20494fd790e02c0dd2cfc6a8.shtm ) 根据第三方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搜索引擎广告整体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7.3亿元人民币,而2008年搜索引擎广告市场规模将比2007年增长80%以上。( http://www.baidu.com/news/20081023.html )即有49.14亿元人民币收入。 不过我们从以上百度Q1至Q3数据可以推算一下:百度2008年总营收:第一季度5.744亿元(人民帀,下同)、第二季度约8.026亿元、第三季度9.191亿元,如果第四季度预测10亿元,则全年合计达到33亿元人民帀。而谷歌在中国的收入与百度又相近,咱们打个80%就是26.4亿元、打个90%就是29.7亿元。 由此预测:在2008年,这两家在中国市场占据用户浏览份额90%市场,两家NASDAQ上市公司背景网页搜索引擎巨无霸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总营收金额在59.4-62.7亿元人民帀。2008年一至三季度百度净利润(注意:这是按国际会计准则计算)分别是:25.66% 、33% 和 37.85%,这是国内商业企业很难实现的比例。 而上述收益还不包括代理商收益分成、不包括新浪、搜狐、腾讯、网易、雅虎、中搜、MSN几个网站在网页搜索引擎市场的收入。 因此,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无论谷歌与百度在2008怎么样挑起中文媒体口水战,目的都是一个,那就是借助媒体炒作、争夺一年近100亿元人民帀、净利润25%以上的更多商业收入! 这就是笔者认为他们双方深知此中国战场价值而寻找媒体力量做秀的根源。 沈阳(网名:sz1961sy) 2008年11月16日 18时21分写于北京家中 QQ:13022830 MSN: sz1961sy@hotmail.com   家庭博客: http://w.org.cn http://域名资讯网.中国 ( www.DNSNews.cn )
个人分类: 中国搜索战火|71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05: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