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罗森多夫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欧盟核反应堆安全“长寿命”项目在德累斯顿组织核材料安全会议
Helmholtz 2014-1-14 20:34
德国罗森多夫中心2014 年1 月10 日 新闻 鉴于德国的四邻仍然在不断新增核电站或延长现有系统的运行寿命,尽管德国政府强制性地要求全面退出核计划,德国有必要继续保有自己的专家以便评估这些周边邻国核电厂的安全性。正是出于此原因,德国科研人员积极参与了270 万欧元的 欧盟的 核反应堆寿命研究的 Longlife项目。这个项目中的合作伙伴新近组织了一个有来自世界各地的 70 名余位专家共同参与的研讨会,报告各自对于核电站的压力容器老化过程的结果分析。该欧盟项目是由亥姆霍兹德累斯顿罗森多夫中心HZDR 牵头组织的。 欧洲的核电厂通常设计年限为40 年左右。相比德国的国家能源转型战略以及退核计划,全世界的核电站都希望实现延长的核电站寿命( 60 ~80 年)。 出于核电站安全性的考虑,即使运行时间再长,核反应堆的材料出不应该出同老化。因此核材料的状态理应经常性进行检测。在核反应堆运行期间,核裂变所产生的高能中子辐射会使得核反应堆的材料逐渐丧失其机械强度和韧性而出现脆化。这种脆化是因为中子在与金属网格在原子水平的相互作用而引发,并导致材料出现裂解。 这些材料经常性地 长期暴露在超量的中子辐射之中,这对材料有什么影响?至今基于脆化的研究和预测的方式是否真的适合长期运行的核电厂,或者理应做一定的调整?这些都是来自欧洲九个国家的有 16 个合作伙伴的欧盟长寿命项目的研究焦点。 各家合作伙伴分别研究了各种不同材料在核辐射下的变化,由此了解核设施在长期运行中所可能出现的脆化。受辐照材料只有在HZDR 所具备的 “热室”条件下进行测试,才能了解其 真实 机械性能。研究人员最感兴趣的是在一定时间里辐射强度(所谓的中子通量)对于材料的影响,有迹象表明这些材料在原子水平上的变化有别于高强度的中子通量在更短期间里所引发的变化。这些以及其他长期辐射所产生的效果通过对材料老化的长期监测才能获悉,“长寿命”项目将为此制订相应的条例。 欲了解更多信息: 请联系: 亥姆霍兹德累斯顿罗森多夫中心HZDR 离子束物理与材料研究所 埃伯哈德. 阿特斯达特博士 Dr. Eberhart Altstadt 电话:+49 351260-2276
个人分类: 2014亥姆霍兹科技新闻|2914 次阅读|0 个评论
德累斯顿HZDR牵头组织亥姆霍兹能源联盟
Helmholtz 2012-7-30 12:35
德累斯顿HZDR牵头组织亥姆霍兹能源联盟
德累斯顿HZDR牵头组织亥姆霍兹能源联盟 HZDR 筹建的多相反应装置示意图 2012 年 7 月 30 至 31 日,针对亥姆霍兹能源联盟关于“节能化工多相过程”项目所涉及的相关环节与具体科研重点,约 40 位来自学术和产业界的专家聚会亥姆霍兹德累斯顿罗森多夫中心 HZDR 进行前期项目讨论。 亥姆霍兹能源联盟的科研重点是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由不同的气体与液体产生化学反应的所谓多相反应装置。它们构成工业化学反应装置中的绝大部分,并在反应前和反应后的相关控制环节产生化工产业中绝大部分的能源消耗。因此,对设备本身以及设备中所进行的复杂反应过程进行优化便具有相当大的节能潜力。参与亥姆霍兹能源联盟的多家合作伙伴希望开发新的模拟设计手段以及过程诊断监测技术辅助实现节能目标。 由亥姆霍兹联合会资助的科研项目已经于 2012 年 7 月 1 日正式启动。参与能源联盟的各家伙伴包括亥姆霍兹德累斯顿罗森多夫中心、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 KIT )、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汉堡 - 哈尔堡工业大学、波鸿鲁尔大学、埃尔兰根 - 纽伦堡弗里德里希 - 亚历山大大学以及弗劳恩霍夫陶瓷技术与系统所。亥姆霍兹中心德累斯顿罗森多夫中心的乌韦 . 汉佩尔 (Uwe Hampel) 教授担任亥姆霍兹能源联盟的项目协调人。
个人分类: 2012亥姆霍兹科技新闻|5641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际核专家聚会德累斯顿探讨核安全和未来快堆技术
Helmholtz 2012-4-18 22:06
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专家聚会德累斯顿 2012 年 3 月 19 日 新闻 亥姆霍兹德累斯顿罗森多夫中心于 3 月 20 至 23 日迎来了约 30 位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专家。他们集中讨论了福岛反应堆事故对当下以及未来核反应堆的技术发展的影响。 这些核专家一致认为,在高科技发达的日本,核电厂的安全性建设仍不到位,未能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抵御对居民以及环境的危害。在 2011 年大地震以及后继的海啸发生后,对受损设施采取必要的冷却控制时操作实在过慢。而福岛设施所未能采取的现代被动安全系统显然可以减少放射性泄漏。相比之下,德国的核电站仍然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德国核反应堆安全性的相关技术也是国际公认的。 根据 2011 年 8 月关于放弃核能的决议, 德国联邦政府已经 重新明确了核技术研究的范围。德国今后将主要通过国际相关机构而在核安全问题上作为有实力的专业伙伴发挥作用。德国专家将在国际原子能总署( IAEA )、核能机构( NEA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Euratom )等国际机构的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亥姆霍兹德累斯顿罗森多夫中心的布鲁诺 . 默克( Bruno Merk )博士即是其中一位这样的专家。是他组织安排了这次国际原子能机构会议在德累斯顿的召开,并与主管的联邦经济和技术部进行对话。这次活动的题目为: “ 福岛事件对当前和未来快堆设计的影响 ” 。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产业、政府主管机构以及来自几乎全球各国积极开发快堆的知名专家。 德国的快堆并未接入电网,其运行方案仍然在全球进行深入讨论和完善。下一代的核电站 – 即将在本世纪下半页成为主流的第四代核电站技术 – 将主要依托这项技术。前不久中国已经启动了快堆的运行,而两年后将有两个大型快堆在俄罗斯和印度接入电网。此外在欧洲的法国和比利时,也有两个已经明确将在 2022 年和 2025 年分别启动的项目。 布鲁诺 . 默克在评价快堆项目时说: “ 相比现有的反应堆,快堆具有两大基本优点:燃料能得到更充分的应用,另外可以建立一个封闭的燃料循环系统。两个优点加起来便可有效减少核废料和并且大大降低废弃物的处置期限。快堆的安全理念发展的也十分迅速,有迹象表现完全可以实现比正在兴建中的核反应堆获得更高的安全性。 “ 就德累斯顿的 IAEA 会议,布鲁诺 · 默克还说: “ 我们将搞清楚,人们还能从正在运行的核反应堆的事故中汲取哪些教训,并用在结构设计完全不同的快堆上,从而提升后者的安全性。一个目标当然是把德国的安全理念的应用到世界上新的反应堆设计中。我衷心希望,我们在福岛事件后开发的那些风险评估方法可以在新反应堆的设计和实际运行中获得国际赞誉。 “
个人分类: 2012亥姆霍兹科技新闻|351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9: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