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师范教育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根本原因:中小学教师职业为什么不受青睐
热度 23 arithwsun 2016-11-23 23:45
根本原因:中小学教师职业为什么不受青睐 王永晖 这篇文章的标题用到了“根本”,有点博眼球的感觉,另外一个可选择的是“关键性原因”,但是,我想自己的论证还是很有依据的,虽然不避嫌博眼球的意思,但还是相对比较认真的。 这个根本原因之前,我们先说其他,中小学教师职业,其实从某些角度来说,是非常好的。 1. 中小学老师,有寒暑假,这个只有大学老师能够比过,其他任何行业都不行,做不到。 2. 中小学老师,尤其是在北京这种大城市的话,收入并不算低,那些优秀教师,有车有房,更有人是有别墅的,在北京地区有别墅,是个什么概念。其实,他们已经比大学普通教授的工资要高很多了。 那么弊端是什么,让中小学教师职业,仍然在社会上不受青睐呢?我身处师范大学数学系,十几年的教学经验了,我始终很奇怪这一点,最近有点想通了,所以介绍给大家,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我们师范教育的弊端,那种最根本的弊端。 有人会说,中小学教师很辛苦,那些优秀教师,虽然挣得挺多,但是课外还要去兼职,如果不兼职的话,是不可能有那么多收入的,虽然这在国家政策上来说是非法的,但是很可以为俗情所理解。 辛苦就是不好的职业么?这个世界上挣钱的那些行业,哪个不辛苦呢?程序猿不辛苦么,为什么会吸引到一批更为优秀的年轻学子。 更何况,优秀教师是稀缺资源,随着各地私立贵族学校的兴起,或者国家层面的公立精英学校的推出,优秀教师们,可以做到,既能拿到那份高薪,因为家长们/国家愿意为他们的工作付费,又能够工作的比较轻松。(在我的课程时间表的设计中,学生是一星期上六天课,但是教师却只用一星期上四天课,并且不是只保证住学校师生比,而是保证住真正有价值的课堂师生比,另外的话题见置顶博文) 如果师范专业,吸引不来优秀人才的话,我们的教育会成为什么样。我就这么跟大家说吧,我在2011级教出一批学生,他们学的挺好,但是毕业的时候跟我讲,看看我的那些同学们,他们将来会成为老师,想想我将来的孩子,就要被这帮人教,真是心寒。 可是,他自己不会愿意去当中小学老师的。 这些同学正在上研究生或直博,他们有可能会平常兼职家教或教育培训机构的职位,北京的家教津贴很高,能够很好地补充研究生津贴的不足,但教师职业本身,对他们是没有吸引力的。 那么,中小学教师职业不受青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我觉得想通了,其实很简单,我们本来就不应该指望年轻人去喜欢当上中小学教师。这就是师范教育的最根本的弊端。 高中生,当了12年学生,尤其是在当今的教育体系下,其中的优秀学生,很难想象会愿意去当中小学老师,比例恐怕是非常低的。只有他们成熟了,为人父母了,他们才能认识到中小学教师的重要性。 中小学教师,应该成为我们社会知识分子的一员,应该成为我们国家知识体系金字塔中的基座,这样的认识,国家层面上表现的都很少,更别说让刚毕业的高中生们认识到。 这样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准备成为知识分子的年青人,或者说,靠知识能力、研究能力谋求事业发展的年青人,不会想着要去当中小学老师,那么相对能力更低的那一批年青人,迫于生计和能力有限,进入中小学教师行业,成为主流,更落实了这一个行业的非知识分子性,从而使得后面的优秀年青人,更不想进入。 我们师范专业,要有战略,怎么样让教师职业成为社会上最受青睐的之一,就像芬兰教育已经做到的那样。 我们的师范专业,应该扩大视野和范围,面向成年人,那些成熟了,心态平和了,也喜欢上教书的成绩优秀者。 现在有些全职妈妈,学历越来越高,为了孩子舍去原来的高阶工作,我们其实可以劝说这些妈妈们,转身投入到教师职业,当然,目前的公立学校,在用人机制上还多有不变之处,对这些全职妈妈或全职爸爸,没有针对性。 不管怎样,其实家长培训可以先做起来,不妨就称作“教师型家长研讨班/研修班”,如果你看到教师职业,不断有越来越优秀的人加入,那你绝对不会轻视这个行业。 这就是根本性的解决方案,不要指望高中生,要等他们长大后。 附注1. 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时间还是不够合理,虽然有寒暑假,但平常太忙,尤其是有些外地学校还要求老师监督晚自习。我们应该相信,新式类型的学校即将到来,不仅老师只需要每周到校4天,而且还可以做到,每工作一轮六年,可以休学术假/进修假/人生历练假一年。 附注2. 师范生肯定仍然会存在,对于他们的教育,不仅仅应该要求专业知识,同时还要突出培养目标,那就是,若干年之后当校长,要有这个志向,以此倒推他们现在需要培养哪些能力,让他们目前的在校学习有更加具体和充沛的动力。 延伸阅读: 数学教育招生广告(劝成功人士金盆洗手转身教育) 教育基金会应该资助什么项目 中小学教育改革应有的三大基础性国家政策 建议国家每年在十一期间进行精英级高考考试,先高考再自主招生 案例:在美国,什么人当老师?
个人分类: Book-W|8798 次阅读|51 个评论
[转]山东理工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学科再一次被折腾
xuecw 2011-7-11 01:14
山东理工大学又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了。 从事师范教育的教育学科师资又一次被合并到新的单位。 但教育学科为何倒闭了呢? 山东理工大学教育学科源于山东理工大学合并前的淄博师专和原山东工程学院的职教师范的一部分,合并后成立教育学院,两年后又撤销,合并成立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后来又改为工程技术学院,两年后又觉得不合适,单独成立教育科学研究所,一年半后又不合适,撤销合并到法学院,一年半后,也就是今天又单独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学科教师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中改从学生心理咨询。 不断撤销合并的结果,使得从事师范教育的教育学科及其师资越发显得多余了。 而在淄博市的另一处,原来的淄博师范学校又升格为淄博师专,开始大力发展师范教育。 教育学科教师在六年内变更过的单位: 淄博师专—— 教育学院 — 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工程技术学院 ——教育科学研究所——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任何学科的发展,如果学科教师得不到尊重,不遵循学科的发展规律,无论怎样合并学院,都只是形式上的功夫。它只能加速学科的倒闭。
个人分类: 高教评论|71 次阅读|0 个评论
軍閥辦教育許多方面的確比党國要強
热度 9 jiangjinsong 2011-2-3 22:59
蔣科學按:軍閥不比党國,應該沒有什麽人偏袒他們,為他們說好話。但是,今天看來,在教育事業上,許多方面做得的確要比党國好一些。 北洋军阀办教育面面观:张作霖尊师 韩复渠不差钱 zyesheng 发表在 参考文摘 华声论坛 http://bbs.voc.com.cn/forum-49-1.html 发表时间:2011-1-8 08:35   有一天, 大军阀张作霖脱去戎装,换上长袍马褂,跑到辖区各个学校,给老师们打躬作揖,说自己没什么文化,教育下一代,全靠诸位老师辛苦了。 而像张作霖这样关心教育的军阀,还不止他一人,主政山东的韩复榘是一个,主政山西的阎锡山也算一个。   韩复榘以大老粗著称,也是搞笑大王。一次,韩复榘到济南一所学校给学生们作报告,他说:“同志们、老头子们、老太太们、大学生们,二学生们、三学生们、大姑娘们:你们好,俺也好,咱们大家都好。今天天气很好,俺十二万分地高兴,俺特地从山东赶到济南来,俺是没啥文化的,是从枪杆子里爬出来的……今天谁没来听演讲?没有来的请举手。好,都到齐了。今天俺的报告有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俺讲了你们也听不懂,俺就不打算讲了。第二个问题很长,要讲四个小时,今天时间来不及,俺就不讲了。第三个问题(他用手摸了摸上衣口袋),对不起,俺的讲话稿没带来,还在秘书处,俺也不讲了。下面接着讲第四个问题,就是讲讲怎么做事。俺想,一个人做事,先要决定他的大前提,比如咱的马,只有后面两个蹄子,没有前面两个蹄子,它会走吗?”   最后一句,虽然也很俏皮,但却让韩复榘歪打正着,说到了点子上。比如说用人问题,韩复榘就有个大前提,用正人不用歪人。他走马上任山东省政府主席后,便把一些术士、僧道类人物,统统请出了衙门,取而代之的是新派文人,如大名鼎鼎的何思源、梁漱溟等等。   韩复榘是由河南省政府主席平调山东的,新省府班底,基本上都是他从河南带来的,只有何思源来自南京方面。韩复榘与何思源最初的关系,不难预期。韩复榘也许是为了给何思源这位钦定的人物一个下马威,就声言要省财政削减教育经费。何思源闻之,怒气冲冲地找到韩复榘,说教育经费不但不能减少,以后每年还要增加。何思源指出:“这不是我个人的事,事关后代青年。主席要我干,就得这样安排;不叫我干,我就走人!”身为一省最高行政长官的韩复榘,不仅没有被触怒,反倒起身安慰何思源,说:“ 省财政绝不欠你的教育经费,尽请放心!”   韩复榘在山东主政七年,山东的教育事业不仅不落人后,且发展迅猛。就是教育工作本身,韩复榘也总是放手让何思源去做,他从不横加干涉,更未向教育界安排过一个亲信。这也许就是让何思源敬佩的地方。1938年,蒋介石为铲除异己,杀了韩复榘,成为民国第一冤案。此前,蒋介石为搜罗韩复榘的罪名,曾召见何思源,开口便问:“韩复榘欠你多少教育经费?他又是怎样卖鸦片的?”何思源面对诱导,他不是落井下石,而是直言相告:“ 韩复榘从未欠过教育经费,也并没有出卖过鸦片。” 这何止是一句证言,直接就是对韩复榘人格的标榜与尊重。这尊重,来自于韩复榘对教育的言而有信。   再说说阎锡山。他与韩复榘最大的不同,那就是主政一省的时间特别长,他执掌山西达38年。 阎锡山曾留学国外,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在治学方面,卓有成效。因此,山西当年的教育,被称为中国教育的典范。 阎锡山办教育,最值得一提的是, 他在搞好山西经济的基础上,率先在全省实行中小学免费义务教育。自1942年开始,山西全境适龄儿童入学率,每年都能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这个百分率,即使是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更何况,中国的这一历史时期,正值抗日战争。在一个战争频仍、离乱不断的环境下,一省的入学率还能达到这么高,作为后人的我们,除了感佩,还是感佩。( 据《青年文摘》魏得胜/文)   延伸阅读:张作霖办教育慷慨解囊 摘自《 辽沈晚报》 作者:康艳华   张作霖主政东北期间,要求各县每年的教育经费务占全县岁出总数的40%,并将此标准作为考核各县知事政绩的内容之一。    为办东北大学,这位视兵为命的军阀说:“宁可少养五万兵!”   有人评价他“知用民财设立大学,培养人才……是国内其他军阀所不及”。    师长上书总统,不谈军事谈教育   1915年2月,张作霖上书大总统袁世凯,专门指出奉天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并提出了整顿的措施,建议对学校加强管理。其时,张作霖仅是奉天城内小小的二十七师师长,虽说握有重兵,但无论如何与教育是扯不上边的。   张作霖在条陈中首先指出,奉天办学存在两大弊端:一在靡费过多,得不偿失;二是教授不得其人,仅是坐拥虚名,缺少实际才干。另外,他还提到,办学偏重于高等小学,忽视初等小学,使师范毕业者不愿到初小就教。初小既缺乏良师,而毕业者亦无从升学。   张作霖的条陈马上引起教育部、国务院乃至大总统的高度重视,肯定该条陈所指皆为症结所在,大总统命国务院将该条陈转交教育部查照。   对于第一条,教育部“已于本年二月十九日通令各省斟酌地方财力,体察人民生活状况,竭力撙节,以杜虚糜”。对于第二条,教育部批道:“现在小学之必待整顿,亦诚刻不容缓。整顿之法,当从力节靡费,严定教员、管理员资格入手。庶使不能胜任之教员、管理员得以大加淘汰,于教育前途乃有澄清之望。”   4月9日,教育部训令各省民政长遵照办理。教育界闻之欢欣鼓舞,却不知此训令源自于一个远在东北、并素有“土匪”之名的赳赳武夫。    下令:教育经费务占全县岁出总数的40%   1916年,张作霖出任奉天省长。上任伊始,即在一份教育条陈上批示:“学务为造就人才之所,振兴国家之基,关系最重,而奉天又处特别地位,若不从整顿教育入手,更无以希望。”看到省长如此重视教育,已停会两年多的奉天省议会马上重新开会,专门研究奉天的教育问题。会后,便将议案交给了张作霖。对于这一议案,张作霖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并责令省署教育科制订整顿办法。   教育经费的短缺一直是制约奉省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对此,张作霖认识深刻,他认为,必须把教育经费问题当作首要大事来抓。因而,他于1916年10月28日,训令各道尹重申省令, 严责各县知事增加教育经费,要求各县每年的教育经费务占全县岁出总数的40%,并将此标准作为考成各县知事政绩的内容之一。 1918年12月,他再次重申学款应占岁出40%的标准,并严订办法,如“今后各县知事仍不实行办理,即以废弛学务论,照地方兴学考成条例予以相当之处罚”。   除此之外,张作霖还注意教育经费的合理使用问题,为防止挪用、侵占教育经费的情况发生,督派专员赴各县调查教育经费的使用情况。   视学相当于学监,在教育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严格视学制度,防止积弊产生,1917年7月6日,张作霖再次训令各道尹, 在暑假期间完成各县视学调整撤换工作,规定视学不得连任。 1918年3月9日,他还训令 视学不得受人供给,如遇招待应酬之事,“固宜婉言谢绝,藉保廉洁”。   除以行政命令加强教育管理外,张作霖还懂得运用法律武器来完善教育管理。在1919年10月, 奉天省教育厅成立之前,由张作霖亲自过问而制订出来的关于奉天教育的地方法规就有二十多项,涉及教育行政,教育视导,教育经费,初、中、高等教育,师范、职业,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这点恐怕是其他北洋军阀所无法比拟的。   请办师范,张作霖大笔一挥:准   1916年12月6日,奉天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校长孙其昌、奉天省立第二中学校长董宝麟、奉天省城第一高等小学校长魏福锡呈文给张作霖,建议派员赴吉、黑两省,协商联合向教育部争取设立东三省区域国立高等师范学校事宜,以培养中等以上教育人才。张作霖看完,当即大笔一挥签了个“准”字,并立即派孙其昌前往吉、黑促成此事。   1917年1月9日,张作霖以个人名义致电教育部,请设高等师范学校。电中将与吉黑两省商议的结果作了详述,提到两省已同意,协款三万元,并请教育部“先行允准”。但教育部以“于国立学校计划有违”为由,未批准。   3月17日,张作霖又直接给教育总长发去咨文,进一步强调在奉省设立高等学校的必要性,并表达了举办高师的迫切心情。由于张作霖的积极争取,教育部初步同意将计划之内的最后一所国立高等师范学校设在奉天。   1918年12月1日,奉天国立高等师范学校正式成立。开学典礼上,奉天政务厅长史纪常前往宣读了张作霖的祝词。   今天,师范类院校学生免收学费,每月还有补助。但却很少有人知道, 早在张作霖时期,奉天的师范学校就已免收学费了,而且还发给伙食费,这些费用全由奉天省政府买单。人们常说,没有免费的午餐,可是奉天的师范学校不仅有免费三餐,而且标准还不低呢。例如奉天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生伙食早餐为大米粥、咸菜;中午大米饭、四菜一汤,两荤两素;晚饭四菜一汤,皆为素菜。星期六午餐改善伙食,有坛肉、木须肉、烧黄花鱼,烩海参等。另有其他如沈阳高等师范学校,伙食也是非常丰盛的。   此外,为确定奉省师范教育的施教方针,张作霖于1918年2月15日,特召集全省师范校长来奉天,使其交流经验,“互换知识”,谋师范教育日臻完善。会议形成议案近二十个,张作霖一一审阅、下发,令各地方议复并遵照执行。   张作霖强调“学以致用”   职业教育是培养实用性人才重要而有效的途径。但在1915年以前,由于对职业教育缺乏认识,奉天省职业学校仅有8所。这远远满足不了对实用性人才的迫切需求。张作霖统治奉天之后,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取得很大的成绩。    1916年10月27日,张作霖颁发省教育会决议案给各道尹、县知事,令其遵照执行。决议案指出“中国兴学十余年,毕业生千万数。其优异者,赫耀里闾,平庸者或执教鞭,或事庸书舍,余则无业可操,学校多一毕业学生,即国家增一无业游民,贫累家庭,贻讥社会。考其主因以学校教育纯属空谈,遂致积弊日深,几乎不可挽救。”“中国欲富强,必以职业为基础,各校添授职业教育,实为当务之急。” 轉自: http://bbs.voc.com.cn/viewthread.php?tid=2916007
个人分类: 口無遮攔|3620 次阅读|34 个评论
如何让农村教师留得住干得好受尊重?
热度 1 panfq 2010-9-11 02:52
教师节来临之际,温总理特意和北师大的免费师范生们一起到河北偏远的山村学校看望师生,并提出让 农村教师留得住、干得好、受尊重。 近几年每逢教师节,温总理都要深入教育第一线。去年连续听课四五节,今年又触及教育中的难点问题农村教育与农村师资。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教师地位的改善,城市教育师资相对来说不存在短缺问题,问题在于教育公平方面,市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和资源相对不均衡。 教育的一大难点在农村,而农村教育的难点又在师资。 毋庸讳言,多年来,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边远地区,县级教育管理部门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农村教师的流失问题。多年前,有许多教师想方设法转行或进入重点城市重点学校;如今,随着教师待遇的改善,想转行的少了,但想进入城市的教师还是有增无减。教师想进城,同样,随着农民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一些家长也力争要把孩子送入城市的重点学校接受教育,生源和师资都有向城镇聚集的倾向。那么,那些留下来在家门口接受基础教育的农村娃和师资问题该如何解决,确实是令人头疼的问题。 这一问题延伸到师范教育。在一些师范学校合并到综合大学后,师范教育很快萎缩。如果让学生自选专业,学生多不愿选择师范,尤其是小学教育,因为都知道现在城市教师饱和,农村又不愿意去,典型的说法是,上四年本科,又要回到农村去当小学老师,不如选别的专业。有媒体报道,教育学类专业就业率低,原因之一是愿意到农村去的少。 然而,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农村教育的发展。 正如温总理所说的 , 学校是乡村的中心,而教师则是学校和乡村的灵魂,乡村教育对启迪民智必不可少。 在农村,教育既是基础工程,也是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广大农民群众热切期盼办好教育。 问题是,如何让农村教师留得住、干得好、受尊重呢 ? 除了让师范生明确农村教育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要求师范生热爱农村教育、立志乡村建设、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外,政府和相关部门还能从其他方面做些什么? 愿在此抛砖引玉,各抒己见。 相关阅读: l 校级差距、择校影响到教育公平   l 农村娃进城上学折射城乡教育差别   l 优质的师范教育何处寻?关于师范教育的争议   l 总理听课的意义:让中国的课堂教学立于不败之地 以下转自新华网: 温家宝 让农村教师留得住干得好受尊重 2010 年 09 月 10 日 20:17:34  来源: 新华网 今年教师节来临之际,总理特意提出要和北师大的免费师范生们一起到河北偏远的山村学校看望师生,温家宝对同学们说,免费师范生是未来农村教师队伍的新生力量,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不懂得中国农村,就不懂得中国国情,希望他们将来投身农村教育,把家乡建设好。 在听取大家发言后,温家宝说,中小学教育是国家发展基础的基础,关键在教师。陶行知先生说过, 在教师手里掌握着幼年人的命运,也就掌握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我国教育事业和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广大中小学教师的默默耕耘和无私奉献功不可没。面临新的形势,每一位中小学教师要再接再厉,牢记自己的神圣使命,为教育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温家宝说,加强农村教育,关系到教育事业现代化,关系到农村的长远发展,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 学校是乡村的中心,而教师则是学校和乡村的灵魂,乡村教育对启迪民智必不可少。 在农村,教育既是基础工程,也是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广大农民群众热切期盼办好教育。我们一定要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让农村所有孩子都能够上学,都能接受现代文明的教育。 温家宝指出, 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关键是中小学教师。 国务院决定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免费师范生教育试点。这个重要举措,就是向全社会发出重视师范教育的强烈信号,就是要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从事基础教育工作,到农村、到艰苦的地方去当中小学教师,从而培养大批优秀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他向广大教师和免费师范生提出了三点希望: 第一,要热爱农村教育。 当好乡村教师,首先要热爱农村、热爱农民、热爱农村教育。有了爱,就有了做好工作的热情和动力,就有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就有了坚持下去的信念和毅力。第二,要立 志干一番事业 。中小学教师大有作为,在这个平凡的岗位完全可以成就一番不平凡的事业。第三, 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从事农村教育,必须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准备。艰苦的环境不仅可以磨练人的意志,还能够增长才干。大家应当把从事农村教育视为自身发展的重要机遇,努力实现远大理想,锻炼成长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栋梁之材。 温家宝强调, 办好农村教育,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特别要重视和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待遇,让广大 农村教师留得住、干得好、受尊重 。我们还要继续做好免费师范生这项工作,保障师范生学习和实习经费,建立免费师范生进入、淘汰、奖励机制,支持免费师范生继续教育,保证免费师范生优先就业。 精彩言论 温家宝: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特别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新中国成立 60 年来,我国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温家宝:教师的日常工作既平凡,又不平凡。教师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世界上最珍贵的艺术品。广大教师应当成为善良的使者、挚爱的化身,做一名品格优秀、业务精良、职业道德高尚的教育工作者。 温家宝:我们既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还要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对老师来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对学生和社会来讲,就是要尊师重教。两者必须结合。 温家宝: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有一流的教育,才能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我们必须目光远大,把教育搞上去。办好教育,教师是关键。 温家宝:教育事业是人类最崇高的事业,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不仅可以影响一个学校的孩子,还可以影响整个社会。希望你们在这所有光荣传统的学校里,接受文化的熏陶,感受人文情怀的温暖,呼吸自由的空气,真正享有智慧之光、仁爱之美,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民教师。 温家宝:师范院校肩负培养和提高国民素质的重大责任。国家兴衰在于教育,教育好坏在于教师。从这一点来说,师范教育可以兴邦。 温家宝:没有高素质的教师,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很难提高。尊师重教,尊师在前。要为教师们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温家宝:只有尊重老师,重视教育,国家才会兴旺发达。
个人分类: 教育评论|2561 次阅读|2 个评论
弟有为于教育,兄无愧于当年
panfq 2010-1-20 19:42
从甘肃网上看到弟在教育事业上能有点成就,为兄觉得心有所安。我不免想到师范教育与教师的工作境遇的变化。 二十年前,他在报考中专时,我让他报了中师。当时他的几位初中老师——尝到农村教师艰辛的老师——对我说, “ 你自己就是中学老师,你还不知道当教师的艰难。你弟学习好,最好不要让他报考师范了。 ” 可能是我当年在教师工作岗位工作时间不长,不知其中的酸甜苦辣,对别的职业的了解也少,不知怎么想的,就让他报了中师。那时的确有许多教师在教学几年后就转行。教师的孩子不愿让自己的子女从事教育工作。即使到了 1997-1999 年间,我对我所属山东某大学所教的师范班学生做过问卷调查,其中不愿当老师的居多。 好在兄弟上完中师后又被学校保送继续接受高等师范教育,毕业后在兰州从教,如今对自己的工作比较满意。这对我来说是极好的安慰。当年我一直担心,万一他如果将来工作不理想,我可要招致埋怨了。 实际上,当年正是一批中师毕业的师范生,为甘肃基层的教育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许多农村中学、乃至县级中学的学科骨干教师,其原始学历都是中师。他们在报考中师前,都是当地农村初中的尖子生,记得当年一所中学考上中师的也就是那么几个,后来这些教师为适应发展的需要,通过自学考试、函授、进修等途径,达到国家规定的学历水平。 每日甘肃 甘肃 甘肃名师频道 名师风采 中学名师 全国优质课银奖获得者 兰州市优秀共产党员 郭致顺   郭致顺,男,汉族,34岁,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兰州市第二十二中学语文教师、年级组长。2005年被评为兰州市第八届教学新秀;2008年获市优质课一等奖、省优质课一等奖,2009年代表甘肃省参加全国中学语文教学评优活动获银奖。2006年被评为市教育局系统优秀共青团干部,2007年被评为市教育局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获全国语文竞赛优秀辅导奖一次,市级各类优秀辅导奖7次。在市级评选中课件四次获奖,案例和论文四次获奖。在校内各种评选或竞赛中,16次获奖。近年来,多次做观摩课、示范课。曾在兰州四中、十二中、三十四中、铁四中做过观摩课,又送教到永登、皋兰、陇南等地,受到大家的好评。   郭致顺同志热爱教育事业,认真履行教师职责,能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灵活,能熟练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他从不把目光局限在课堂教学的小天地,以极大的热情参加教育科研工作,编写教案、练习册等。曾主编了北师大版语文《题优》三册,主编了《暑假作业》一本,另有多篇教案和文章发表。   语文学科,难出成绩,如何让语文课生动有趣,让学生语文素养得以提高,还不能增加学生课业负担,这一直是基础教育的难题。郭致顺老师经过近几年的探索,成功地找到了一条新路,那就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做到教在课堂、学在课堂、落实在课堂,注重学生的成长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他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授课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所带学生成绩优异,刚毕业的08届的学生中,上师大附中的有16个,其中有4位就在鸿宇班,且表现出色。   他真心实意地爱学生,用自己深厚的文化积淀、科学严谨的态度来感悟教学内容,关注教学、影响学生。学生对他的评价有:“百科全书、微笑天使、体育健将、我们的好老师、光芒万丈的大才子、教父、风趣、完美……”。郭老师爱好广泛,常和学生打篮球,下围棋,弹琴,跳舞唱歌耍武术,深得学生喜爱。他的课堂交流不断,笑声不断,师生在交流中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真正凸显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先进教育理念。   作为年级组长,在工作中特别注意日常教学的每一个细节,强化集体备课,做到资源共享,并经常与同头课老师交流切磋,带动大家一齐努力,共同提高。   郭致顺老师在语文教师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了10年。在这10年中,他始终坚守着这样的信条,那就是:用真诚之心对待工作,无怨无悔,全力付出。 http://gansu.gansudaily.com.cn/system/2009/10/20/011313632.shtml
个人分类: 教育评论|280 次阅读|0 个评论
当教师被清退的时候,教育学也该退场了
panfq 2009-11-25 07:57
最近,甘肃省兰州市清退最后 1240 名代课教师的事,引起了中央级媒体的关注。 是啊,当年边远农村教师缺乏教师,这些代课教师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有些甚至倾其一生。 另一方面看,这也是近几年我国师范教育发展的成就。越来越多的师范生需要就业,基础教育也需要接受过专业化训练的师资。 想当年,在师资缺乏的年代,各地纷纷成立师范院校,从每一省有一所师范大学,到每一地区都有一所师范学院。近几年各综合大学也成立了教育学院,研究和培育师资。 国外教育的发展也莫不如是,教育的早期发展都需要工作母机 —— 师范教育!许多大学的前身是培养师资的学校。 我国的发展也是一样,最初的中师升格为师专,师专升格为师院,可是当师专师 院 “ 被合并 ” 进大学的时候,也就是师范教育逐渐被销蚀的时候。 教育学科是师范教育的基础学科。师范教育被削减,从事教育学科的教师当然日见其多余。为了生存,也要学会向本学科以外的知识靠拢。比如从事经济、管理类。 印象中十几年前,连某些县办中学也很难分配到师范大学毕业的本科生。如今,硕士生要进较好的中学,也得经过层层考核。 许多年前,不知何种原因,许多学生是不愿意当老师的,一些学生是为情势所迫当老师的。教师的子女多不愿自己的子女再去当老师。身为师范生,却不愿将来做教师;身为教师,却以转行为荣。如今,你要想当教师,也没那么容易,毕竟不是乡镇书记对教师说“好好干!干好了提拔你当营业员”的时代了。 事情的发展就是这样。代课教师被清退,师范生日见其多,就意味着师范教育显得过剩。 在淄博师专被合并进山东理工大学的时候,在学校开始让学生自选专业的时候,在教育学院撤销后相关老师被并进工程技术学院的时候,在并进工程技术学院还觉得不适又独立出来的时候,教育学科实际上已是穷途末路。实际上,在教育学已沦落为学科外人员的权力场的时候,它的衰落的命运就注定了。 教育学科的老师该做什么?上专业课,没有;上公共课,每个教师每学期还轮不上一门。搞研究,学校已取消了研究岗,拿不下国家级省级课题就没工分,就没津贴。所以,多年的博士副教授,津贴还不及行政科员的三分之一。 教育学科兴旺的时候,非教育学科出身的人员,受上级领导的指派,到教育学科相关的岗位谋求相应的权力,什么院长、所长之类要职,与多年从事该学科教学与研究的教师是无缘的。如今教育学科衰落了,看你学科教师愿干啥去干啥,工作量完不成是你自身的事情。真有点感觉,“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事情的发展就是这样。代课教师被清退,师范教育在非师范大学在衰退,教育学科该退场了,学科教师也该自谋生路了。 进一步明白了什么叫“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由此而论,其他方面的人才培养也是如此。各位博士导师,当你培养的博士越多的时候,博士的价值就会降低。当博士满天飞的时候,当校园博士导师日见其多的时候,博士导师也就风光不在了。那时候,学校某个处长指着你的鼻子批评你,也是应该的。 物以稀为贵,莫不如此。
个人分类: 教育评论|2042 次阅读|0 个评论
教师职业何时才能令人羡慕?
热度 1 zdwang 2009-9-22 16:15
教师职业何时才能令人羡慕? 王 振 东 今年的教师节己过去一周多时间了,在祝贺第 25 个教师节的时候,曾很心酸地看到了一则有关师范教育的报道: 今年高考招生,浙江师范大学亮出了20万元重金招收高考成绩居浙江省文、理科前100名的高分考生,结果 20万元重奖无考生认领。我们可以设想,这200名考生中肯定有家境不富裕的,20万元对他的家庭来说可能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可以解决入学以及家庭的很多问题。但哪怕是这样,教师的职业前景让这些考生宁愿舍弃这眼前的利益,也不愿跨入这个行业。 师范学校招生本是保证教师素质的源头,但由于这条河流的流向让人担忧,致使这个源头优秀生源日渐枯竭。浙师大遇到的困境,也是中国整个基础教育的困境。即便在发达城市,也有那么多青年教师热衷于考公务员,今年不行,明年再战,足可看出即便是在岗的教师,很多人当教师也不是他的初衷,只是一时的无奈选择而已。 (2009年8月6日 钱江晚报A16版时评早该看齐了) 可以参考对比的,是人民网2008年11月30日报道:2009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在全国31个考区的38个城市同时举行。中央国家机关今年招录公务员的职位约为1.35万个,截至目前,已通过认证的考生超过77.5万,再创报考人数历史新高。 按照这个比例计算,今年公务员考试的难度又有增加,录取率约1.75%,换言之,平均百名考生中,最少有98人要被淘汰。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句话己不再为过去的高考所独用,如今公务员考试也是这般景象。公务员是目前国内最炙手可热的职业, 参加公务员考试已成为最好的就业选择。地位高低的衡量标准先不管,薪酬高低是大众最普遍认同的。 某机构对2400位参与公务员考试者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显示,59.9%的人认为公务员与其他职业相比,待遇高,工作轻松,可调节生活节奏。 为什么会造成年轻人对公务员职业的追逐,对教师职业的轻视?稍加分析就可得知:教师的待遇低于公务员的待遇,是产生以上情况的首要原因。 到了今天,教师职业对于很多优秀考生来说,成了很次的一种选择,教师的待遇情况无疑成了禁锢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 1993年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六章第二十五条早就明确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高于就别奢望了,教师工资水平不低于公务员的规定,说了16年,仍 是一张迟迟尚未兑现的支票 。 16年来,教师待遇问题总是在教师节前后被一次又一次提起。在第25个教师节,这个话题又再度升温。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又是一年教师节,被誉为园丁、春蚕的教师们,他们的收入状况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 教师待遇迫切需要跟公务员一样,需要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人类文明薪火相传,教师起了关键的作用, 提升教师待遇,主要是在于尊师重教的意识与行动。 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低于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的原因, 首先是由于对教育的投入不足,在《教育法》里,己明确规定,对教育的投入应该占GDP的4% 。而按2009年9月8日刚公布的 2009 年《人口与劳动绿皮书》发布 的数据,我国实际上对公共教育的投入,只占GDP的2.4%,低于印度的2.7%,相当于美国的一半。第二个原因是公务员的工资一直在涨,一直在跑,近十多年来,公务员的工资已经涨了多次,每一次调整的幅度都比较大,但是教师的工资,并没有随着公务员的工资,以同样的幅度上涨, 使得教师的待遇逐渐地与公务员的待遇拉开了差距。这两个原因,都同样可以归结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教师节最好礼物是尊师重教。与冠冕堂皇的感恩话语,适时应景的表彰颁奖相比,教师们更需要的是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的提高,是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公务员承诺的践行。 承诺是不断有的,2008年12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决议,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同时对义务教育学校离退休人员发放生活补贴。 会议指出,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对于吸引和鼓励各类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正如温家宝总理所愿,吸引全社会最优秀的人来当老师,真正造就一大批一辈子献身教育的教师和教育家,让尊师爱生的传统美德在全国城乡蔚然成风。 2009年9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市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又再次宣布: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希望总理的决心,能成为改变教师工资水平低于公务员状况的开端。看来关键还是执行的力度小,希望有关部门拿出一个具体的时间表来落实这件事,实实在在地落到实处,而且把这件工作本身的进展,当作为对这些部门公务员考核的一个绩效。 对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也应有部门予以问责。 一个国家有没有前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重视不重视教育;一个国家重视不重视教育,首先要看教师的社会地位。希望不再听到今年浙江师大遇到的心酸事。希望不久的将来,能早日看到,我们国家的中小学教师职业能令人羡慕,优秀的高中毕业生争着上师范院校,优秀的大学毕业生争着当教师!
个人分类: 教育思议|6897 次阅读|20 个评论
师范教育是教育之本
可真 2009-5-7 14:53
中国师范的命运与中国教师的命运是一致的。 新中国建立以后,以改革开放为界,在此前以前,教师被认为是 臭老九 ,然其臭归臭,却仍认为 老九不能走 ,因此,教师还是受到一定重视的,在 理工科大学还是要办的 (老人家语)的同时,师范并没有受到触动,照办不误;而改革开放以后,教师则由原来的 臭老九 变成了 算老几? 于是,师范被压缩 以江苏为例,原江苏师范学院改建成苏州大学,原扬州师范学院改建成扬州大学,原南通师范学院改建成南通大学,如此等等。 师范学院或师范大学的改建成综合性大学所带来一个效应是,师范学院或师范大学和大学生中师范生都相应降格,随之而来的是,师范生生源和教师素质都越来越差,教师社会地位越来越低。教师、师范的普遍受到轻视甚至鄙视,在大学里则体现在教学普遍受到轻视甚至鄙视,其突出的表现就是评职称基本不看教学成果而只看科研成果 轻视教师和师范的作用必然导致轻视教学的作用,在国家则体现在教育经费投入长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教师和师范的不受重视实质上不过是轻视教育的具体表现。 中国古来重视教育、看重教师,为何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教育、教师的地位会日益下降呢?我从同时期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之受到执政者高度重视这一现象中领悟到:原来在新中国的执政者看来,教育根本是属于意识形态范畴,而意识形态是属于政治上层建筑。我认为,正是这种认识,才使执政者把教师也纳入政治上层建筑体系的,具体的说,教师被视成为这个上层建筑中的 灵魂工程师 (实为政治灵魂工程师)。而在整个政治上层建筑体系中,教师是处在毫无权力可言的政治地位上的,实为政府中的无官之员。教师的这种低微的政治地位在中国 官本位 社会中,决定了他们既不可能受到政治实权派的重视,也不可能受到巴结政治实权派的平民百姓的重视。这样,教师自然就成为这个社会中的边缘群体,他们除了可以自珍自爱或自我清高以外,谁都可以轻视教师,不把教师当回事,甚至在千家万户都想把自己的子女教育成龙或凤的情况下,也几乎没有一个家长是真正看得起教师的,至多在其子女上中小学期间姑且地抱一下教师的佛脚,但到其子女一毕业离开了学校,其教师便成了一杯凉茶。 也正是因为执政者一直把教育和教师纳入政治上层建筑范畴,所以在改革开放以前,特别是 文革 中,由于执政者高度重视上层建筑领域的革命,教育和教师的作用倒是受到执政者高度重视的,虽然那时教师被批成 臭老九 ,却同时还是认为 老九不能走 。然而到了改革开放以后,执政者将其工作重心从上层建筑领域的革命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了,并且提出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的口号,于是,举国上下便都把注意力集中到发展科学技术以促进经济发展上了,从而原来被认为是政治上层建筑的一部分的教育和教师,就很自然地被边缘化。执政者只是在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上才重视教育和教师的作用,有时自我反省到 教育方面有失误 时 ,这也不过是意味着执政者认为应该是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的时候了。 可以这么认为,什么时候执政者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教育和教师就会受到相应的重视,反之,什么时候执政者放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教育和教师有会受到相应的轻视。从最近三十年来的总体情况看,相对于 文革 来说,执政者对思想政治教育一向都是比较淡漠和放松的,这就决定了其对教育和老师的轻视态度。中国教育经费的投入之所以迟迟低于政府早就承诺过的到 20 世纪末达到占 GDP 的 4% 的水平,其根源实在于此!近三十年来中国政府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如此之低,这不过是反映了这期间执政者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向轻视罢了。 但是,我不禁要问:教育真是政治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吗?对此,笔者曾在《 生产关系:现代教育的本质 》中指出:教育按其本性来说,首先是属于生产关系范畴。人们为了进行生产,就必须结成一定的教育关系;离开教育,离开生产技能和生产知识的传授,便不可能进行现实的生产。现代教育按其内容来说,大致可分两个部分:一是生产教育,即传授以科技知识为核心的生产知识的教育,是属于生产关系范畴;二是文化教育,即传授以政治伦理知识为核心的文化知识的教育,是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又在《 科技产权与科技传播:影响科技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文中指出:在信息时代,作为生产教育之核心的科技教育,不仅本质上属于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交往的一种形式,而且是属于第一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交往最基本的形式。科学技术作为信息社会首要的产业活动形式,它实是一定水平的科技生产力与一定形式的科技生产关系(科技产权、科技传播、科技产品分配)的有机结合。只有在这种有机结合的关系中,科学技术才是一种现实的产业活动。 这里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 无论是生产教育还是文化教育,就其作为教育者的观念和活动来说,教育无疑是属于科学范畴,又是属于艺术范畴教育的这种双重性类似于管理(按:管理也是科学又是艺术)。如果承认教育是一门科学和艺术的话,那末,就不能不承认教师是一个特殊的专家群体,从而也就不能不承认师范对于培养教师专家群体是必不可少的,它是教师这种特殊职业的专门培训机构,进而也不能不承认师范教育是教育之本。轻视师范教育,本质上就是轻视教育科学和教育艺术;取消师范教育,本质上就是否定教育是科学和艺术。而我们的教育如果既不讲科学又不讲艺术,中国教育就要完蛋。事实上,中国教育正在完蛋过程中!而离开 了科学和艺术, 中国教育则无可救药! 附: 向教育部提个建议 将高等师范教育作为本科(或专科)后或硕士后或博士后来处理,即在大学本科(或专科)毕业或硕士毕业或博士毕业后,对自愿从事教师职业并予以择优录取的毕业生进行为期两年的专门的师范教育,经考核准予毕业而执教后,按其具体情况,给予从事中小学教育或大学教育者相应的工资待遇。为此,应将高等师范教育分为三个类别:小学师范教育(对象为本科或专科毕业生)、中学师范教育(对象为本科或硕士毕业生)、大学师范教育(对象为硕士或博士毕业生)。
个人分类: 教育|5910 次阅读|6 个评论
为何36个建言献策问题中没有师范教育?
黄安年 2009-1-10 20:52
为何 36 个建言献策问题中没有师范教育 ?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1 月 10 日发布 教育部最近公布了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其中涉及 11 个领域 36 个问题 , 包括 义务教育、 普及高中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农村教育与农民工子女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民办教育等却没有专门关于师教育的问题。 目前中国国情下 , 师范教育在我们所规划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有其特殊地位,是需要列为专题加以研究的 , 尽管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各种类型的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 , 部分专业能够胜任培养各类教师的任务 , 总有一天,高等师范教育制度会走向衰落的 , 但不是现在,不是 2020 年前。 高等师范大学和其他综合性大学、理工农医大学不同 , 有一个高水平的科学性和高水平的师范性兼顾与协调的问题 , 这涉及师资水平、学术水平和、学科设置、社会认同等问题 , 有她的独特性。高等师范大学担负着培养和输送稳定的优秀教师队伍问题 , 各类高等院校的教师主要不是由师范大学来输送的 , 师范大学的毕业生也难以适应目前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师资的需求 , 其他类型的高等院校同样需要承担部分任务。 就普及义务教育、学前教育教育和特殊教育来说 , 师范学院、师范学校担负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如何确保广大农村在普及义务教育中有一支高质量的稳定的农村教师队伍,否则农村地区教育质量的保证是有问题的。 从长远看 , 师范教育的职能要逐步衰落,从当前看 , 师范教育问题需要专题研究 , 其他高等院校在承担专业师资队伍问题上也是需要认真研究的。
个人分类: 民生问题小议(09)|4205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7 21: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