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通天河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通天河畔
hxm007 2016-9-20 23:06
通天河畔, 诗画相伴, 取经途中, 白塔寺院, 三藏曾记否? 青山笑我太陶醉, 我笑青山太妩媚!
个人分类: 科考见闻|3360 次阅读|0 个评论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未雨绸缪沉思录
热度 2 xjtuhyg 2016-4-17 08:31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未雨绸缪沉思录 霍有光 (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工程研究中心)   今年(2016)两会期间,又有一些全国人大代表陈言尽快上马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众所周知,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取水区,又称 中华水塔 ,是三江发源区,即: 长江水量的 25% 、黄河水量的 49% 、澜沧江水量的 15% 都来自该地区。这里是世界高海拔地区天然湿地最多、生物多样性最为集中之地。根据国际学界的共识,三江源地区生态极其脆弱,对全球气候和环境有着重要影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已将其列入全球七大“关键生态区域”。在这里究竟能不能、应不应该兴建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作为千秋大业,显然是值得国人深入思考、深入研究的问题,笔者试着抛砖引玉,期待引起人们的关注! 关键词: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金沙江,岷江   一、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运筹概况   国内关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有许多说法、许多版本(如调水量)。本文在这里仅介绍 黄河水利委员会公布的一种版本。   1.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科研工作概况    西线调水是从长江上游(西段) 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 引水,采取建高坝、泵站和开凿长隧洞的方式,使长江水穿越巴颜喀拉山进入黄河上游,三处年均引水量最大约200亿立方米(注:有多种说法,而多多则益善),供水范围包括沿黄河的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和山西六省(区)。    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沈凤生等先生(2001)介绍指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研究始于1952年,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黄委)曾于1958~1961年组织了1000多人次到西线调水河流地区进行查勘,研究的调水河流有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通天河、大渡河、岷江、涪江、白龙江,范围约115万平方公里。大范围勘查研究初步了解到工程技术上的难度和存在的问题,为西线工程规划研究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1987 年国家计委以计土 1136号文决定开展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超前期规划研究工作,研究从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大渡河调水入黄河上游的方案,调水工程区范围约30万平方公里,并将此任务列入“七五”、“八五”计划。按照国家计委和水利部的要求,黄委于1996年上半年完成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研究综合报告》,回答了调水工程的可能性问题,进行了合理性分析,从而结束了长达10年的超前期规划研究工作。    根据水利部水规[1995]236号文的要求,1996年下半年开始规划阶段的工作。按照规划任务书的要求,在超前期规划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开展规划工作。近5年来,黄委组织约500人次,在调水工程区开展了大量的勘察工作,进一步比选了调水工程方案,在研究海拔3800~42O0米处引水枢纽和输水线路的同时,着重研究海拔3500米左右的引水枢纽和输水线路;增设专用水文站,进行水文分析计算,突出了可调水量的分析;重点研究了调水对生态环境影响和调水入黄河后供水范围,并对调水工程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了专题研究;完成了6个专题报告,10个附件,17个专题研究报告及参考资料。    2000 年9月23~24日在北京召开了专家咨询会,听取专家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意见》的意见。2000年12月~2001年2月初,水利部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组织专家分别对《可调水量分析》、《环境影响分析》、《调水工程方案》、《地质勘察》、《供水目标及范围分析》、《效益分析》等6个专题报告进行了评审。参加评审工作的有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潘家铮、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孙鸿烈等院士、有关部门的专家共计40人。在专题报告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规划报告。2001年5月27~29日,水利部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纲要及第一期工程规划》审查会,并审查通过。    2 . 南水北调西线第一期工程规划概貌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在十年规划研究工作的基础上, 通过规划阶段的工作提出了 通天河 歇马—直门达、 雅砻江 宜牛—甘孜、 大渡河 斜尔尕以上为三条河引水河段,黄河贾曲河口以上为受水河段。 通过大量方案比较,选择了12个代表方案,又对代表方案进行比较,提出了两种调水工程的总体布局,进一步研究结果 推荐调水170亿 立方米 总体布局(第一期40亿 立方米 ,第二期50亿 立方米 ,第三期80亿 立方米 ,占3条河总径流量的10%) ,在此基础上选择达曲—贾曲联合自流方案为西线调水的第一期工程。 (注:关于调水占3条河总径流量究竟是多少,也有多种说法,)    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崔荃先生(2001)指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已形成从通天河调水80亿 立方米 ,雅砻江调水50亿 立方米 ,雅砻江、大渡河支流联合引水40亿 立方米 的总体布局。 第一期工程为达曲—贾曲联合自流方案,规划从雅砻江、大渡河5条支流调水40亿 立方米 ,工程由‘五坝七洞一渠’组成,线路总长260千米,在2010年左右开工,以解决黄河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五坝”指调水河流的5座引水枢纽,即达曲的阿安、泥曲的仁达、杜柯河的上杜柯、麻尔曲的亚尔堂、阿柯河的克柯枢纽,枢纽的坝高分别为115、108、104、123、63米,坝型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址高度均超过海拔3500米,填筑只能安排在每年3~10月进行。除满足调水壅高水位和调节径流的要求外,还可利用下泄水量和落差建一座小型水电站,供当地用电。    输水线路全长260.3千米,入黄河高程3442米,其中隧洞长244.1千米,通过支流和支沟使隧洞自然分为7段(即“七洞”),最长洞段为穿过雅砻江、大渡河之间的分水岭段,即泥曲—杜柯河段,洞线埋深一般400~800米,最大埋深1150米,最长洞区73千米,大于300米埋深的洞段占82%。比降1/3000,洞径从达曲开始为5米,逐步扩展,到阿柯河出口为9.6米,引水流量从26.6立方米/秒增加到152.2立方米/秒。    “一渠”,指隧洞出口后,贾曲至黄河段的16.1千米明渠。    经济效益:第一期工程2020年水平,调水40亿立方米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由三部分组成:生态经济效益(林牧业)17亿元;工业、城镇生活供水经济效益200亿元;水力发电经济效益31亿元,合计248亿元,折合1 立方米 水产生经济效益6元。    按2000年第一季度价格水平,预计第一期工程静态投资为469亿元。“目前按主体工程全部由国家投资建设(用静态投资),其调水入黄河(未计入配套工程投资)的成本水价初步估计测算为0.7~1.0元/ 立方米 。” ( 崔荃,2001 )   二、西线工程调水河流概况及调水后造成的影响    西线调水是从长江上游(西段) 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 引水,同时要涉及这三条河流下游的 金沙江、岷江和长江 ,下面一一简要介绍:   1.通天河概况及调水后造成的影响    通天河 地处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 ,是我国青藏高原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南水北调西线通天河调水的水源地(西线工程拟从通天河调水80亿立方米至黄河)。 通天河处于长江上游 , 其径流来源主要有三 : 一是自然降水 ; 二是冰雪消融 ; 三是地下水补给。   通天河是长江上游中的一段(即青海省境内的金沙江上游段),过楚玛尔河口后,左岸山岭属著名的巴颜喀拉山,翻过此山,便是中国第二大河——黄河的源头。它上起囊极巴陇与长江正源当曲相接,下至玉树藏族附近的巴塘河口同 金沙江 相连,横贯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全境,河长813公里。玉树地区受严酷自然条件的制约,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由于自然因素和不合理人类活动的双重作用,这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草场严重退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漠化面积扩大,冰川、湿地退缩,生物多样性锐减。据1998年统计,这里有退化草地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37.8%,其中近10%的退化草地已沦为裸地,即“黑土滩”。大面积优质草场的退化是这里面临的首要问题。同时,鼠害肆虐加上土地沙化也不容忽视。    通天河是“三江源”中长江干流上游段,上承沱沱河,下接金沙江。河段范围通常认为起于囊极巴陇,终于巴塘。 2010 年4月14日,7.1级地震侵袭玉树,地震波及玉树、称多、治多、杂多、囊谦等7个县的27个乡镇,2800多人遇难。    通天河梯级电站有多种方案。其中,(1)方案1是:七级开发方案,梯级电站自上而下依次为:克陇(4215米,120MW)(括号中的数字分别为海拔和装机容量,下同)、赤钦(4140米,640MW)、立新(3985米,240MW)、勒义(3935米,800MW)、跟着(3785米,900MW)、拉贡(3632.34米,8MW)、玉树(3570米,130MW),其中拉贡电站为已建电站。(2) 方案 4 是 : 八 级开发方案,梯级电站自上而下依次为:克陇( 4215 米 , 120MW ) 、 赤钦( 4140 米 , 640MW ) 、 立新( 3985 米 , 240MW ) 、 勒义( 3935 米 , 800MW ) 、 仲昌( 3785 米 , 380MW ) ,跟着( 3720 米 , 520MW ) 、 拉贡( 3632.34 米 , 8MW ) 、 玉树( 3570 米 , 130MW ) ,其中拉贡电站为已建电站 。 无论实施那种方案, 调水后将闲置梯级发电设施。    通天河地区 气候类型属于高原寒带半湿润、半干旱区。年平均气-1.0℃。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减少,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387.7mm,当曲河源区为300~400mm,沱沱河源区在250mm左右,楚玛尔河源区则在250mm以下,但在高山冰川区年平均降水量可达600mm以上。因此, 本区降雨量并不比黄土高原(海拔1000~1500米,降水量200~700mm)或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更多一些! 区内草原地带常受干旱、风沙的威胁,调水将打破原本脆弱的自然生态平衡,加速沙漠化、草地退化,高原特殊生境的生物多样性也将受到严重威胁。    长江河源水系较为复杂。沱沱河、当曲和楚玛尔河共同组成了长江的三个主要源流,沱沱河称为正源,当曲称为南源,楚玛尔河称为北源。    通天河径流量的主要源流来自当曲 、 沱沱河和楚玛尔河 3 条支流 , 在这些河源区共发育现代冰川 627 条 , 基本上属于大陆性冰川 。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 长江源区大多数冰川呈退缩状态 , 仅沱沱河和当曲河源冰川在 1961 ~ 1986 年间的退缩率分别达到 8 . 25 和 9 . 0 米/年 。 冰川退缩使冰川融雪增多 , 增加了河流径流的补给量 。 如沱沱河径流的 80 % 靠冰川融雪补给 , 冰川进退对其径流变化影响较大 。    气象数据显示,近40年来,长江、黄河源头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呈显著变暖趋势,每10年分别平均增高0.06℃和0.08℃,而同期内降水量则明显减少,平均每10年降水减少5 ~ 7 毫米。另据资料显示,由于气候变暖,目前长江源头地区冰川正从多年略有前进的稳定状态向不利的方向发展,出现了萎缩现象。专家认为,冰川进一步萎缩必然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专家说,气候暖干化的发展趋势,不可避免地要引起三江源地区植被退化、冻土和冻土环境退化以及荒漠化等现象。从总体上看,气候条件的变化对区域植被的控制影响是明显和持续性的。因此,三江源地区植被退化的演替过程将是漫长的,并可能日趋严重。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三江源生态退化原因可以归结为在全球气候变化、高原生态环境暖干化趋势加剧的背景下,人为不合理开发利用草地资源的影响所致。    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气象局的监测数据表明,近年全县常年性积雪已经减少了95%,域内50%的河流断流,没有断流的河流流量减少了50%。玉树、果洛两州中度退化的草场1.5亿亩,占区域可利用草场的64%;20世纪90年代与80年代相比,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年平均流量分别减少了24%,27%和13%。   2.雅砻江概况及调水后造成的影响    雅砻江 是中国四川省西部河流。为长江上游金沙江的支流。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南麓,东南流入四川省西北部,在甘孜以下称雅砻江。雅砻江是金沙江最大的一级支流。   雅砻江流域是我国水电开发的重点区域之一,属于干热河谷区,生态系统较脆弱,流域面积约13.6万平方公里,干流全长1571千米,天然落差3830 米 ,河道下切十分强烈。20世纪90年代后,在流域内进行了一系列的水电开发活动, 在干流规划了22级水电站,总利用落差2813 米 ,总装机容量约300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1500亿千瓦时,在我国13大水电基地中居第三位 。已建有锦屏一级、锦屏二级、官地、二滩电站,多为大型和巨型电站,约占雅砻江干流的一半。2016年3月27日,雅砻江桐子林水电站最后一台机组将投产运行。至此,雅砻江下游1470万千瓦的水能资源开发全面完成,成为国家“西电东送”的重要骨干电源点之一。西线工程如果从 雅砻江调水50亿立方米, 调水后必将闲置梯级发电设施。   据报道,2016开始,雅砻江每年将有近650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送往川渝和华东,相当于每年节约原煤消耗约3000万吨,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360万吨。   雅砻江流域是西线工程的重要调水区,从该区调水共计56.5亿 立方米 ,所调水量占一期调水量的70.63%。调水后,雅砻江流域河道内的水量会在下游得到不同程度的补充。调水后,引水枢纽以下10~50千米,将会引起河道水位下降。   调水区域主要位于 甘孜藏族自治州 境内,涉及的县有甘孜县、道孚县、炉霍县、新龙县、理塘县、德格县和色达县共7县。调水区大多处于海拔3000 米 以上,地貌特点是从西北到东南呈下降趋势。   调水工程位于青藏高原相对于周边强烈隆升地区。川青地块向东运动和川滇地块向东南挤出,沿着地块边界的鲜水河-甘孜-玉树断裂和昆企山口-玛泌-玛曲断裂强烈左旋滑动,并伴生强烈的地震活动。   雅砻江上游地区属于高原丘陵,地势平坦,河道开阔,湖泊和沼泽遍布,河道及山坡比降较缓慢。土壤类型主要以粘土、棕壤和褐土为主;植被覆盖率较高,以高寒草甸、高寒灌木丛草甸和高寒草原为主。1986~2000年湿地景观面积整体减少。   雅砻江上游地区灾害性气候天气比较多,干冷少雨多风,多年平均气-5℃~5℃;降水量一般为500~600mm。因此, 本区降雨量并不比黄土高原(海拔1000~1500米,降水量200~700mm)或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更多一些! 区内草原地带常受干旱、风沙的威胁,调水将打破原本脆弱的自然生态平衡,加速沙漠化、草地退化,高原特殊生境的生物多样性也将受到严重威胁。    雅砻江上游地区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 ,具有极为重要的涵养水源功能和水土保持功能。同时,本区生态环境脆弱,河谷干旱高温,高山高原气温较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较为缓慢,生态平衡维持难度较大。因此,本区植被一旦破坏,很难恢复,还会造成较为严重的生态和环境问题。加之越来越强烈的社会和经济活动,人为造成的环境退化较为严重,还有自然气候变化也加剧了环境的退化,延缓了恢复的进程。   甘孜州是长江上游的重要水源涵养地、四川最大的草原牧区及最大的藏族聚居区, 由于特殊地理位置和高寒多风干旱的气候,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极易遭受到破坏。生态环境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流域地区的生态环境,同时影响到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安全 。甘孜州天然草原面积 945 万公顷,可利用面积 833.5 万公顷,占全省草原总面积的 46.5% ,川西北牧区草原总面积的 58% 。 其中,严重退化和板结草原 523 万公顷,鼠虫害化草原 168 万公顷,沙化草原 170 万公顷 。   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哈斯巴根《中国牧区荒漠化分布与水土流失现状及其防治对策》一文指出:“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草地退化也很严重,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16%。”而周卫生等在(2004)《川西北草原退化的原因与对策》一文中指出:“甘孜州各类退化草地面积达257.72万公顷,严重退化的草地面积达25万公顷,水土流失面积高达42.2万公顷,占全州总面积的28.8%。阿坝州严重退化的草地面积已占全州草地总面积的30%,达134万公顷以上,其中沙化面积达30.5万公顷。”    甘孜州 具有明显的青藏高原气候特点,冬季时间较长,气温偏低,雨水不丰富,但日照十分充足,境内主要河流有雅砻江、大渡河、金沙江等 。 属高原季风气候类型,常年降水量 325-920 毫米, 80% 集中在暖季,冷季降水少,冬干春旱,致使牧草返青推迟,生长受限 。 近年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降水量逐年减少,蒸发量加大,草原干旱程度加剧,导致草原因缺水板结 、 沙化 。    甘孜州 草地生态恶化的原因是自然因素表现为:由于全球性气温上升,气候干旱程度不断增大,地表枯枝残叶减少,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地表裸露面积增大,土壤蒸发增强,冰川消退,冻土层下降,河流湖泊水位下降,降水远远补偿不了蒸发,造成草地大面积土壤干旱,延误牧草的返青期,严重影响了牧草的正常生长发育,牧草的可利用率降低,产草量下降。同时,草地生态系统被破坏,伴随而来的是风蚀和水土流失严重,进而导致草地退化、沙化、荒漠化速度加剧。   3.大渡河概况及调水后造成的影响    大渡河 发源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 班玛县 境内巴颜喀拉山(果洛山)南麓,向南入四川省分别流经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雅安市、凉山彝族自治州,至乐山市入岷江,长1155公里。地处青藏高原过渡地带,流域内自然地质条件错综复杂,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   大渡河位于我国大陆第一阶梯向第二阶梯的过渡地带,地形复杂,地势变化大,地壳上升幅度大,地形切割剧烈,沟深坡陡,水系发育。沿河(沟)一带崩塌、滑坡、泥石流发育,具有点多面广、分布不均、相对集中、突发性强、危害性大等特点。松潘一甘孜块体位于我国南北地震带的中段,发育多条活动断裂(如鲜水河褶皱断裂带、龙门山褶皱断裂带),地震活动性强烈,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譬如:区内1976年发生松潘7.2级地震和2008年发生汶川8.0级地震。   大渡河为岷江最大支流,干流全长1062千米,天然落差4175米,流域面积7.74万平方千米,河口多年平均流量每秒1490立方米。 大渡河干流水电基地是指大渡河干流四川境内河段一共 规划 了22 座梯级电站,装机容量达 2340 万千瓦,总发电量 1123.6 亿千瓦时,其中枯水期电量 277 亿千瓦时 ,大多数电站由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开发建设。 假如从大渡河上游河段( 22 座梯级电之上 )调水50亿立方米,会对多达装机 2340 万千瓦 的水电设施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调整后的 3 库 22 级电站分别为:下尔呷水电站、巴拉水电站、达维水电站、卜寺沟水电站、双江口水电站、金川水电站、巴底水电站、丹巴水电站、猴子岩水电站、长河坝水电站(在建)、黄金坪水电站(在建)、泸定水电站(装机 80 万千瓦,已投产)、硬梁包水电站(引水式,装机 130 万千瓦)、大岗山水电站(装机 230 万千瓦,已投产)、龙头石水电站(装机 64 万千瓦,已投产)、老鹰岩水电站(装机 64 万千瓦)、瀑布沟水电站(装机 360 万千瓦,已投产)、深溪沟水电站(装机 66 万千瓦,已投产)、枕头坝水电站(装机 46 万千瓦,已投产)、沙坪水电站(装机 60 万千瓦,在建)、龚嘴水电站(装机 72 万千瓦,已投产)、铜街子水电站(装机 60 万千瓦,已投产)。   大渡河按河道及降雨的特征可划分泸定以上河段为上游,泸定—铜街子为中游,铜街子以下为下游。其中:大渡河上游属川西高原气候区,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在6℃以下,年降雨量700mm左右,主要是冻融侵蚀分布区。 不难发现,本区降雨量并不比黄土高原(海拔1000~1500米,降水量200~700mm)或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更多一些!   川西北高原地处长江、黄河源头地区,是长江、黄河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川西北高原是中国五大牧区之一,这里不仅是广大牧民赖以生存的牧场,也是藏区稳定和发展的基础。 川西北高原(阿坝地区)生态环境现状:   (1)湿地萎缩:沼泽湖泊的不断萎缩,打破了湿地的水分平衡,湿地保水量持续减少,湿地面积显著缩小。 导致湿地生态功能的丧失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 水源涵养功能急剧减弱 。 20 世纪70年代,若尔盖湿地境内有湖泊300多个,到现在已干涸了200多个,湿地面积萎缩超过60%。   (2)植被退化,草地沙化:2008年,阿坝州“两化三害”的草原面积已达284.73万公顷,占全州可利用草原的73.8%;其中严重退化、沙化、鼠虫害危害面积分别达203.33万公顷、17.33万公顷和73.33万公顷。据2004年阿坝州第三次沙化监测结果显示,全州沙化土地已扩大到13个县,153个乡(镇),1706个沙化点,沙化土地面积达173683.2公顷,其中阿坝、若尔盖、红原、壤塘草地四县的沙化面积87319.8公顷,占全州沙化总面积的50%。高原四县沙漠化土地面积迅速增加,并且还有大面积的沙区地以每年11.6%的惊人速度向沙漠化过渡,已成为我国目前土地沙化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沙化的蔓延直接威胁着成都平原、四川盆地乃至三峡库区的生态安全。   (3)草原鼠害猖獗:根据鼠虫测报资料,若尔盖县鼠虫害分布面积高达53.37万公顷,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81.9%,危害面积达30万公顷。红原县鼠虫害分布面积22.04万公顷,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30%。   (4)生物多样性锐减:草地风蚀沙化,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性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而生态优势度呈增长趋势,植物群落中单位面积分布的物种数量逐渐减少,草地覆盖度降低。   (此外,还有其它学者研究指出:阿坝地区草地生境条件恶劣,土壤地面裸露,风蚀、水蚀严重,土壤板结、干硬、贫瘠以致沙化,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草地可利用能力下降,人、草、畜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超载过牧严重。阿坝牧区约有320万公顷草场,占全州总面积的40%,是发展草地畜牧业的宝贵资源。因草地长期超载等一系列人为和自然灾害影响,已造成200多万公顷天然草地退化和沙化,草地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至今还未得到有效的遏制。)   近十年来,大渡河流域气候转暖,冰雪覆盖范围明显减小,所以整体而言,大渡河流域冻融侵蚀明显减小,尤其是下游区域,冻融侵蚀基本消失;大渡河源头达日县、久治县、班玛县冻融侵蚀明显增加,推测原因是该区域原本终年冰川积雪山区部分已经转变为薄雪冻土区域,气候转暖、雪水消融,雪水沿山体坡面顺流而下,冲刷冻土造成新的冻融侵蚀。   据若尔盖县气象数据显示,年平均气温1980年是1.0℃,2000年1.3℃,升高了0.3℃;年降水量1980年为673.5毫米,2000年为592.4毫米,减少了81.1毫米;年蒸发量1980年是1187.4毫米,2000年1226.7毫米,增加39.3毫米。蒸发量增加和降水量减少直接导致若尔盖湿地水量不足。国内外研究表明,若尔盖地区年均气温明显升高,气温上升导致多年冻土的退化,影响了高寒草甸植被的生长发育。   4.金沙江概况及调水后造成的影响    金沙江 发源于青海境内唐古拉山脉的格拉丹冬雪山北麓,它在西藏的江达县和四川的石渠县交界处(江达县邓柯乡的盖哈河口)进入昌都地区边界,至巴塘县中心线附近的麦曲河口西南方小河的金沙汇口处入云南,然后在云南丽江折向东流,为长江上游。流域平均降水量在石鼓以上487mm,在石鼓以下为905mm,干湿季十分分明,干季多集中于11月至次年5月。年均温度下游河谷区20~23℃,上游直门达附近-5.6~3.9℃。年均蒸发量干热河谷区高达2600~3800mm,直门达附近则仅为1100~1500mm。山高坡陡,切割强烈,加之断裂发育,岩层破碎,是我国西部地区水土流失和自然灾害的多发区,水土流失严重,是长江上游和我国西南地区的典型生态脆弱区和水土流失重灾区。    雅砻江、通天河 是金沙江的重要支流,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拟从这两条河流上游大规模外调水资源,除对雅砻江、通天河的梯级电站造成直接负面影响外,不仅将对金沙江梯级电站工程发挥经济效益造成不可避免的损失, 而且将失去“两江一河” 梯级水电站群联合调度发挥补偿效益之功能 !   金沙江是我国最大的水电基地, 由于流量丰沛、落差大, 金沙江水电基地排在“中国十三大水电基地规划”首位,是“西电东送”主力。 其干流落差达 3280 米,水资源蕴藏量为 1.124 亿千瓦, 干流规划水电总装机超过 7200 万千瓦 ,约占长江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的 42% 。    整个金沙江干流, 共规划并建设 27 个水电站 ,总装机容量相当于四个三峡。金沙江下游 4 座水电站的总装机达 4300 万千瓦,接近三峡工程的两倍。    中游的“一库八级”水电站截至 2013 年年底已经开发六级。 2014 年7 月 10 日,三峡集团董事长卢纯宣布:中国第二大的溪洛渡电站和中国第三大的向家坝电站机组全部投产发电。两座电站总投产装机达 2026 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 880 亿千瓦时,相当于又投产一座三峡电站。溪洛渡作为中国第二大水电站的纪录也很快就要被它上游的白鹤滩水电站取代。这座装机容量达 1600 万千瓦的水电站建成后,将仅次于三峡,登上世界第二的交椅。而具有世界最高拱坝的锦屏一级水电站蓄水发电、大坝封顶,首创了世界水坝高度超过 300 米的新纪录。 乌东德和白鹤滩两电站将于 2020 年运行。    长江水 10 年减少一成多 。 前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局长翁立达却发现长江的水“变少了”。三峡下游的长江宜昌水文站数据显示, 2013 年宜昌站径流量为 3753 亿立方米,而 1950-2000 年宜昌站平均径流量为 4382 亿立方米。计算结果显示,自 2003 年三峡水库蓄水以来,宜昌站的平均径流量为 3957.5 亿立方米,“较三峡工程论证时的 4510 亿减少了 12.25% ”。翁立达提供的数据显示, 2003-2011 年间长江平均水资源量为 9159.83 亿立方米,按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 9856 亿立方米计,减少 7.06% 。“水到哪里去了,因素还是很多,……增加了水库的面积所以增加了蒸发量。”    长江科学院副院长陈进介绍,长江上游的一大批大型水库,如果不蓄满水,水库发电效益将受到影响,这些水库一般都在每年汛后两三个月蓄水,长江大型水库之间出现竞争性蓄水,不仅造成下游水库蓄水困难与中下游的“水荒”,还影响到下游航运,洞庭湖、鄱阳湖枯水。他认为,统一安排汛后蓄水方案,成为长江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十分迫切的任务。而 江西方面建鄱阳湖大坝的一个理由是:“三峡建坝之后,泥沙输送量减少,伴随泥沙而下的营养物质生态链条也被截断。三峡在枯水期的发电、灌溉,和下游比如鄱阳湖之间形成博弈。因此,鄱阳湖拟建大坝抵消三峡影响”。    三峡水库也遭遇蓄不满水的尴尬 , 2008 年和 2009 年连续两年都没达到 175 米水位,一直到 2010 年把蓄水时间提前到 9 月 10 日才蓄满水。曹广晶甚至表示,随着长江上游干支流上更多水库的建设,今后三峡工程蓄水的时间还要提前。但是,为了抢蓄洪水, 随着水库运用时间的增加,泥沙淤积将造成大量库容损失 。    金沙江于迪庆州德钦县东北部流入云南省境内 , 在云南省境内的流程 1560 千米 , 流域面积 10 . 97 万平方公里 , 占全省总面积的 28 . 62 % , 包括迪庆 、 丽江 、 大理 、 楚雄 、 昆明 、 曲靖 、 昭通等 7 个地州市的 48 个县 ( 市 、 区 ) 。 20 世纪90年代以来,云南旱灾表现出频次增高、范围扩大、持续时间延长和灾害损失加重等特点。 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云南旱灾愈加频繁和严重,受旱程度之深、受旱范围之广、 持续时间之长历史罕见 :   2001年:遇接近于历史上“最严重的旱灾”。   2005年:遭遇近50年来最大干旱。   2006年:遭遇20年来最严重旱情。   2009年:遭遇50年一遇严重旱情。   2010年:百年一遇大旱炙烤云南。   2011年:云南遭遇局部持续干旱,25县降水破历史最少记录。   2012、2013年:云南旱情持续加重。   2015年:云南持续高温少雨天气,部分地区遭遇严重干旱。大理州63.38万人饮水困难,水库干涸73座,河道断流129条。    为缓解水荒,云南已规划建设 金沙江调水工程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长助理、研究员郑晓云表示:“如果云南干旱得不到彻底解决, 未来50年云南将有可能出现沙漠化现象 。” 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 付奔等指出:    (1)基于历史灾情资料,云南干旱频发,其历史依旧;特别是21世纪以来,频次更高,“三年一大旱、一年一小旱”是云南省旱灾的真实写照。因此,云南省干旱本身具有的自然属性和历史灾情记录可以为“常态化”提供一定客观依据。    (2)基于干旱的水文气象要素分析研究,1956~2012年云南省降水、河道来水存在一定周期性,且整体呈现减少趋势,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减少趋势更为明显,最近四年更是连续出现极小值,直接导致了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于云南省干旱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进一步加剧了干旱“常态化”的社会影响。    (3)基于趋势分析和周期分析结论,加之全球增暖影响,随着水文气象要素综合驱动,在一定时段内,降水由枯转丰、径流由偏少转为正常偏多的可能性不大,云南省仍将呈现偏旱态势,干旱“常态化”在今后一段时期仍将被保持极高关注度,人们对于云南干旱“常态化”的感受可能会日益明显。   5.岷江概况及调水后造成的影响    岷江 发源于阿坝州松潘县,从海拔 3000 多米的高山上流下,在都江堰以上为上游,自北向南流经松潘、茂县、汶川,水量十分充沛。 源头到都江堰为岷江干流上游,都江堰至乐山大渡河汇口为中游, 乐山大渡河汇口到长江汇口为下游 ,全流域均在四川境内 。 因此,岷江水环境质量好坏对四川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岷江最终汇入长江,其水质对长江水质也有直接的影响 。    大渡河 至四川乐山市入 岷江 ,岷江从 乐山大渡河汇口到长江汇口为 岷江 下游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如果从大渡河调水50亿立方米,除对大渡河梯级电站及上游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外,首先是对岷江下游的生态环境产生直接影响,然后是对岷江中上游和长江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1)西线工程调大渡河水,会对岷江下游发电产生负面影响。 铜街子水电站位于乐山市沙湾区,库容约 2 亿立方米,发电能力 60 万 kw/h 。   (2)西线工程调大渡河水,会对成都平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产生负面影响。 四川属典型工程性缺水地区,全省农业生产尤其是大春用水,对于水利工程的依赖性极强。据岷江上游的水文站、气象站观测到:岷江上游五县从2015年 11 月至2016年 1 月上中旬,几乎没有降雪。尤其是阿坝州松潘县以下,冬春季的降雪更是少于往年,以至于连高山(海拔超 2500 米)积雪都无法形成。而积雪融水是岷江上游主要水源补给方式。而都江堰灌区下游的成都等地生态、生活和生产用水量在逐年增加,根据测算,2016成都市主城区的工业、生活及生态用水量将超过 19 亿立方米,几乎占都江堰灌区全年供水额的四分之一。都江堰灌区水费征收标准为:平坝每亩每年 28 元,丘区每亩每年约 32 元。核定每亩耕地年用水量 300 立方米左右,但实际用水量约有 600 立方米。   岷江是四川盆地腹地地区人民的母亲河,在岷江灌溉区有人口2400多万,工业产值占四川的近一半。近年来,四川提出了建设“天府新区”,再造一个产业成都的发展目标,提出“引大济岷”工程,共有3个备选方案 (注:此外还有民间学者提出了“从 丹巴县城下的大渡河引水 方案”) , 目的是解决岷江中游河段由于都江堰灌区大量引水而造成的缺水问题 , 即:   方案1:从四川马尔康的大渡河支流梭磨河引水进入岷江上游支流黑水河或者杂谷脑河。最长的隧洞15千米,但梭磨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仅50.9立方米/秒(折16.05亿立方米/年),仅能引水3亿立方米,因此这个方案也称为小方案。   方案2:在四川金川县城以上的双江口水库取水,建引水直线隧洞97千米,引水进入岷江支流杂谷脑河,取水点的位置海拔2410 米 ,出水口位置海拔2310 米 。   方案3:在金川县城上游取水,建隧道长度为93千米,引水进入杂谷脑河,引水高程2200 米 ,出水2120 米 ,自流引水。   根据最新编制的《岷江水资源规划》,“引大济岷”工程拟在第二和第三种方案中选择,向岷江的调水量确定为33.2亿立方米(设计水平年)左右。但是,西线工程(拟从大渡河引水50亿立方米)一旦上马,这两种方案都将面临无水可引的局面,如果按照规划强行从大渡河引水33.2亿立方米,由于此段径流量为160亿立方米,引水以后,留给下游的水量将不足80亿立方米,超过了总水量的50%,会给下游造成巨大的生态灾难和经济损失。    (3)西线工程调大渡河水,会对岷江下游航运工程的河道用水量带来不利影响。从乐山到宜宾段全长162公里,两岸港口、码头较多,自古通航,一直可达上海,是一条水上黄金通道。四川省早已将岷江流域整治提上了议事日程,规划岷江下游达到三级通航标准(要求常年水深在2.7米以上),可满足1000吨级船舶及其组成的船队常年通行,丰水期最大可通行3000吨级船舶;在犍为至市中区范围内共建四个梯级电站; 到 2020 年建成乐山 100 万吨、宜宾 200 万吨、泸州 200 万吨等3个集装箱标箱码头 。 2015 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了岷江航电犍为枢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这意味着,进出川特大件装备“等涨水再出海”的历史即将终结。   四川省 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王海林建议将航道继续整治到成都,从黄龙溪直接下水。“黄龙溪昔日就是老码头,现水位不足要逐级提升,从宜宾上来大概进行 12 个梯级水道渠化。”估计黄龙溪港口能走 500 吨船。这意味以后不管是德阳大件还是成都大吨位运输,都可以取道黄龙溪港口通江达海。每吨每公里 0.5 元的公路运输成本、 0.16 元的铁路运输成本,将因此降至 0.05 元。“今后四川造产品 80% 以上可借助水运出川,降成本提升竞争力的效果立竿见影。这样可将 成都-乐山-岷江乐山-宜宾段及其下游长江水道,打造成四川省特大件装备产品进出川的唯一大通道。   此外,岷江下游航电开发通航后,其经济腹地辐射面积包括雅安、自贡、眉山、绵阳、德阳、成都等地的大量物流外运及攀枝花、凉山的矿产资源和钢铁产品及其他物流经成昆铁路到乐山沙湾,经大渡河(大渡河梯级开发和渠化整治已开工,规划设计为四级航道,过闸通行能力为500吨以下船只)转岷江水运后出川(特别是改变攀钢每年600万吨钢铁经铁路到江阴港的传统运输线路可节省大量的运输成本),年物流量可达到5000万吨左右,具有相当的竞争优势。   如果按规划,乐山未来可承接5000万吨货物计算,成都-乐山-重庆的运输线路,比成都——重庆、成都-宜宾-重庆、成都-泸州-重庆的运输线路分别要节约40亿元、35亿和31.5亿元以上。如果再加上300万标箱的货物运输由乐山承运,物流运输成本将节约百亿元以上。    (4) 岷江 中游主要位于成都平原,工业发达,人口密布,特别是岷江支流锦江(府河) 、 沙河贯穿成都市区,受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影响,污染尤为严重;下游工业和人口密度相对中游有所降低,并随着水体的自净,水质略有好转 。如果 西线工程调大渡河水,岷江水量锐减,会对岷江中下游自身的水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下排受污染的水会进一步影响到长江水质。   根据2012年岷江干流各监测断面结果进行评价,可以看出,岷江干流上游都江堰及以上断面水质均较好,水质达Ⅱ类以上;中游除雷家坝断面因中游偏上位置水质达Ⅲ类外,其余断面水质均较差,枯期劣Ⅴ类所占比例较大。其中,董村超标项目最多、污染最为严重,超标项目以总磷、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为主;下游水质略有好转,枯期水质以Ⅳ类为主,超标项目主要为总磷。   三、 南水北调西线第一期工程遇到的主要施工难题    第一期工程存在高温、高地应力、断层破碎带、漏水、有害气体等不良条件。由于地处高海拔缺氧地区,施工机械设备尤其是燃油机械设备燃烧不充分,工作效率大为降低,必须使用电力驱动设备。工场所在地区寒冷缺氧,昼夜温差大,工人工作时间通常为5~6小时,比内地正常工作时间短2~3小时。因此,这种特殊的高原环境对高寒缺氧地区设备生产率和全员生产率都要产生较大的影响。需要解决冻土条件下的筑坝技术,如混凝土防冻技术,冻土、冻砾料碾压技术指标控制技术等。如果进一步分析,还将遇到如下问题:   1. 自然地理方面的施工难题    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王学潮等先生(2001)在《南水北调西线第一期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一文中指出:“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区海拔高,切割深,地形起伏大,高寒缺氧,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处于山地零星岛状冻土带,寒冻地质现象不发育,只有植被发育较少的侵入岩,山顶发育有石河和岩屑坡。多年冻土发育于高山沼泽湿地中,面积小,厚度薄,下界高程班玛一带在4150米以上,阿坝一带在4300米以上。季节冻土冻深一般较小,会对线路出口明渠段造成一定的影响,对隧洞的危害仅限于进出口段。”    “线路区西部的雅砻江、大渡河流域受深—中等切割沟谷地形条件的影响,边坡变形破坏现象较为发育,包括倾斜变形、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由于线路主要建筑物为深埋长隧洞,因此外动力地质现象对其不构成危害,但会对线路施工道路造成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明梁段沿贾曲河右岸开挖深度2~30米,沿线为第四系的冲积物,厚度较大,存在因渠道开挖而产生的高边坡问题。”   2. 气象方面的施工难题    调水沿线海拔高度3400~4800米,属高寒缺氧低压地区,且多霜冻、雪灾、雷暴等灾害性天气。年平均气温-4.2~5.6℃,极端最低气温-45℃。1月份平均气温-0.5~ -17℃,7月份平均气温5~14℃,大部分地区日均气温在0℃以下的时间长达4个月以上。引水区洪水成因有两种:一是非汛期(发生在4~5月)的融雪洪水;二是汛期(6~10月)的“强降雨”洪水。引水区洪水发生时间集中,年最大洪峰发生在5~10月,但其中50%出现在7月,其次在8、9月。各引水河段冬季冰期长达4~6个月。   3. 地质构造与工程条件方面的施工难题    线路区地层主要为三叠系,第四系仅分布于沟谷及线路明渠段。三叠系可分为巴颜喀拉和玉树—玉隆两个地层分区;线路区仅分布有少量的玉树—玉隆分区玉上统巴塘群的下段,主要岩性为结晶灰岩、中基性火山岩、板岩。    在线路附近有断层22条,其中3条为活动断层,北东向断层破碎带宽30~200米。断层带测龄结果显示,断层为晚更新世断层。调水线路主要部分处于稳定区,地震烈度大部分为Ⅶ度,部分线路为Ⅵ度和Ⅷ度。    “断层是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主要工程地质因素。断层及其影响带岩体破碎,多呈碎裂状结构或散体结构,围岩不稳定。若断层顺河发育,有可能引起涌水和突水问题。由于线路距鲜水河地震带较近,阿柯河南断裂和杜柯河断层为晚更新世活动断层,因此活断层和地震问题也是线路的一个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王学潮等,2001)   5. 深埋长隧洞遇到的施工难题    整个工程输水线路有7段长隧洞,其中有4段需要布置通风竖井或平行通风巷道,或采取其他通风设施。根据地形条件,需要建设12个通风竖井,直径5.6米,通风竖井最大埋深达614米。设计的通风系统必须最大限度地满足隧洞内工作人员和设备工作的空气质量标准。深埋长隧洞遇到的主要施工难题有:    断裂问题:活断裂对隧洞的影响重要表现在由岩体震动引起的破坏(即抗震问题)和由断层活动造成的错动破坏(即抗断问题)。    高地应力和岩爆问题:对于深埋长隧洞而言,其洞室的稳定不可避免受到高地应力和岩爆的威胁。一期工程引水隧洞上覆岩体厚度一般为30O~900米,最大厚度达1100米。隧洞区的岩石主要为中等坚硬岩—坚硬岩组成,这些坚硬脆性岩体具备了储存高能量的条件。部分断裂带附近存在构造应力集中区,同时部分地段将穿越高地应力区。因此,西线工程的深埋隧洞具备了发生岩爆的工程地质条件。    地下水及高压涌水问题:线路地区的褶皱构造异常发育,第四纪活动性断裂多,褶皱核部和断裂带内水量丰富,易于集中渗流,尤其是引水线路地区的某些顺河发育断层地下水源补给充沛。    高地温问题:经计算,西线调水区内平均地温梯度介于18~26℃/km之间,平均值在22℃/km。其中达日—久治地区为地温梯度的高值区,其平均地温梯度应达到26℃/km,是调水区内中高温地下热水的主要泄出区。根据有关资料推算,深埋隧洞高程处的地温可达25℃,局部地温异常区的洞室围岩温度可达68℃,显然在地温异常区内洞段施工存在困难,须采取特殊措施。一期工程线路区上杜柯—亚尔堂段、亚尔堂—克柯区穿越达日—久治高地温梯度区,线路西部年保玉则山中有一温泉水温高85℃。温泉的存在,说明隧洞经过地区有可能存在由高水热活动引起的高温地层问题。   四、 对质疑“陆海统筹、海水西调”声音的简要回应   存在不同的调水思路原本是好事,人们可以通过科学争鸣、科学选比,实现集思广益,选中选优。    海水西调工程值不值得上马?要科学的回答这一问题,可以套用一句俗语来表达:对于复杂的系统,只有比较才有鉴别。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又称小西线)是我国21世纪前期准备建设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其实海水西调工程的施工环境与条件要比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要好得的多。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比较的两者目的不是为了否定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况且它们的调水用途不同,前者是为了解决我国北方“非沙漠”地区的水荒问题,后者是为了解决如何实现我国北方沙漠“山川秀美”问题,两者可以互相补充。因此对于这两种方案的调水施工难度进行对比,只是为了说明海水西调工程是一项非常值得建设的工程。   1.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简要评价   概言之:西线拟调水地区:区内生态环境脆弱,原本就有干旱、风沙等自然灾害! 若以“单位面积降水量”来考察 ,西线拟调水区内平均降水量为370~680mm,并不比黄土高原(海拔1000~1500 米 ,降水量200~700mm)或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更多一些! 水资源“较多”的原因不是来自“单位面积降水量”雨水多 ,而是出于受水地域广大,冰川融雪多;海拔高,蒸发量相对较小;人烟相对稀少,是非农业灌溉区。区内草原地带常受干旱、风沙的威胁,调水将打破原本脆弱的自然生态平衡,加速沙漠化、草地退化,高原特殊生境的生物多样性也将受到严重威胁。   据黄委会提供的报告,西线方案计划从长江上游引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之水入黄河上游。整个西线工程全长1073.3千米,调水规模为年均170亿立方米,总投资3040亿元(2000年的预估),主要解决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6省(区)的农业用水、工业和城市用水、冲沙用水的缺水问题。因调水区低于受水区,工程需要筑高坝蓄水,挖长隧洞打通巴颜喀拉山,建“六坝七洞”,100 米 以上的拦水高坝6个,最高坝达193 米 ,隧洞全长1022千米,90%的工程需穿越四川境内分水岭,且深埋地下数百至上千米。   大渡河、雅砻江、通天河三条河的径流量约221亿立方米,西线工程初步规划三条河年平均调水量为120~170亿立方米,(有研究者指出)占这三条河总径流量的54~77%,对下游会有较大的影响。   (1)青藏高原又是生态环境十分敏感和脆弱的区域,西线工程有可能打破该区域的自然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也将受到严重威胁。调水工程区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浩大工程将直接改变动植物生存环境。在调水区,高等植物种类达1.2万种,占全国的1/3,其中特有种类占1/4。而鸟、兽分别有500种和180种,且珍稀、濒危种类多,全国87种重点保护兽类,该区即有42种。脆弱的环境难以承受人类对她的任何改变,这种改变甚至会产生不可逆的后果。   (2)西线工程调水后,调水区径流量减小,对下游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水深变浅、流速减缓,使引水枢纽以下10~50千米局部河段河道水位下降.从而降低水体对污染物的稀释能力,必然对水体水质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对于库区本身,在蓄水初期可能出现微小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同时,蓄水坝以下地区的地下水补给将减少,地下水位下降,草地受润泽区面积缩小,引起流域附近的湿地萎缩,草地由于缺水会导致沙化面积的进一步扩大。 (3)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建设过程中,大量机械施工作业、临时建筑及建成后的蓄水区将严重破坏工程区的草地生态环境,导致草地面积减少,将使调水区目前草地超载的情况更加严重,草畜矛盾表现更为突出,致使该区域草地退化加重、退化速度加快。   (4)西线工程对调水区地质地貌的影响西线工程调水区位于还在隆升的青藏高原,地质条件复杂,地质构造呈断裂活动性和地震活动性,地震地质灾害难以避让。西线工程调水区和施工区地质上为川青地块及其南缘鲜水河断裂带,由于受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和直至现今的板块汇聚作用驱动,川青地块及其周边的断裂带再次趋于活跃,已有资料表明,鲜水河断裂带为我国西部的强震带。鲜水河断裂带紧邻一期工程区西南端处,区内存在五条主要的断裂带,与西线一期工程引水线近于垂直相交或大角度斜交,使主体工程不可能避让,且工程区所在地块具有连续变形的基本特征。西线工程地处横断山北段,平均每年有4~5毫米的左旋平移,沿活动断层带一次突发的地震可使“位移”达数米。这种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变事件,当前是不可能被征服和改造的。规划调水中的线路将要通过这些活动断裂带。该区域的这种“位移”现象不仅会给一般工程带来困难,对于深埋长隧洞更是一个致命打击。西线工程还可能进一步诱发恶性地质灾害。在青藏高原强烈活动和抬升、工程区新构造运动活跃,特别是工程区位于著名的鲜水河一炉霍断裂带、隧洞埋深较大特长且穿越多个形态复杂的复式分水岭等背景下,西线工程将可能进一步诱发严重的工程地质灾害,如地震、涌浪、溃坝、塌陷,甚至危及工程区周边县城安全且修复极端困难。   (5)西线工程对工程区经济发展的影响。西线工程对调水区经济发展的影响调水区主要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这里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人均GDP为500~600美元。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农业经济中畜牧产业占了很大比例。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区的草地生态环境将受到严重破坏,草畜矛盾表现更为突出,致使该区域草地退化加重、退化速度加快,当地畜牧业生产和农牧民的直接经济收入将受到严重影响。    (6)西线工程中存在的移民问题调水区移民绝对数量虽然较少,但因其处于特殊区域,难度超乎寻常。西线工程地处藏区,将淹没藏民族传说中的格萨尔王故乡,工程移民和补偿淹没的大片牧场,工作难度远远超过农区。同时要搬迁少数民族的寺庙,也将加剧移民的难度。据有关阶段研究成果显示,如选择90亿 立方米 的调水方案,淹没区影响人口达2.26万人,淹没寺院达18座,淹没1个县城、7个乡政府驻地;如选择80亿 立方米 的方案,将涉及1.18万人,淹没寺院8座,淹没4个乡政府驻地。   (7)西线工程无法回避四川盆地数千万人的缺水危机,未顾及未来的工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空间,因此必须认真考虑四川从大渡河引水济岷江(引大济岷)工程的必要性问题。岷江、沱江沿岸是四川经济最发达的核心地带,人口3000多万,经济总量占全省的60%左右。但岷江、沱江水资源的利用已达到极限,岷江已出现断流,冬季运输重型装备大件已相当困难,且沱江、岷江水污染已十分严重。为此,四川省提出“调大济岷”方案,拟从大渡河调水至岷江,解决成都地区用水问题,进一步以岷江水济沱江。岷江至乐山后,水量增加,就可运装备大件和其他货物直到长江。这样不仅能满足这一地区不断增长的生产和生活用水的需要,而且能对岷江、沱江的水污染发挥明显的改善作用。“引大济岷”对四川省的经济发展非常重要,但实施西线工程必然要影响“调大济岷”,同时也要影响大渡河梯级电站开发的发电量。大渡河、雅砻江的理论年径流为480亿立方米,常年径流是300亿立方米。考虑四川省工农业的发展用水,若调走一半流量,这两条河流会在干旱年份成为季节河。据有关资料指出,近40年来,大渡河年均径流量已减少近30%。   (8)西线工程将导致已建成的三峡、二滩、龚嘴、铜街子等电站及已经启动或规划的向家坝电站、溪洛渡等巨型电站发电量大幅下降,而且将导致该流域未建和未规划的水力发电能量大减,将丧失西南地区尤其四川所具有的水资源优势和水电优势。   总之,从西线调“南水”,远远不如调“南电”(水电)!如果能够避免思维定势,绕过高海拔、多冻土、多地震的青藏高原这一地理屏障,利用西南丰富的水利资源,调“南电”其实比调“南水”要容易得多,可谓成本低而效益高。通过向我国北方调“南电”可促进当地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效节水型的工农产业,譬如发展设施农业与滴灌喷灌农业。而为北方增水问题,则可以通过更好的替代方案来解决。   2.对质疑“陆海统筹、海水西调”声音的简要回应    陆海统筹、海水西调、 引渤入疆、恢复罗布泊,建设“西气东输工程”的“逆向工程”:该工程既能大大提高新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水平,又能为企业带来理想的投资项目、拉动经济持续增长,为西部大开发注入强大的推力。工程思路是:从天津附近的渤海口取水,通过管道分级提升到海拔1280余米(1立方米水,每升高200米,需1度电;升高1400米,耗电7度),登上我国第二个地理台阶,进入黄旗海(海拔1264~1266米),形成2000平方公里的湖泊。然后修建管道或防渗渠道, 采用若干小提扬(10~20米)工程+长距离自流的办法,穿越库布齐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河西走廊戈壁(可将沙漠中干涸的盐湖串联起来,形成串珠状人造海,即:→○→○→○→○),由天津至疏勒河全长1900公里,然后利用疏勒河(阿奇克谷地)自流入罗布泊。 整个调水线路始终与东西走向的山脉平行(没有隧道或穿插工程),施工地形非常平坦,并且不是传统的草原或农耕区。   引渤入疆、恢复罗布泊的目的是:(1)以海水作为生态水填充沙漠中干涸的盐湖,大面积地镇压沙尘源,遏制沙尘暴;(2)利用沙漠丰富的太阳能,将海水蒸发为水汽,增加露水与降雨(转化为淡水),湿润塔里木盆地的气候;(3)发展海水养殖业与海水种植业(嗜盐作物);(4)营造多梯级的人造海,逐级浓缩盐类资源,发展盐化产业;(5)依托人造海获取淡水(如冬季采冰),发展采矿产业、热电产业、海水淡化产业(利用发电厂余热)、煤化产业、风电产业,为加快新疆城市化进程、安排就业人口提供强大的动力;(6)盐只有达到饱和浓度时才能够结晶,调水沿途不会出现所谓的污染问题,即便结晶,也只能沉积到盐湖里,这数十亿吨盐类资源,不过是增加了罗布泊的盐矿储量而已,可留给子孙后代发展盐化产业。    据有关资料,仅罗布泊(镇)地区有效风可利用时间4500~6000小时/年,可装机容量4700万千瓦(有效风功率密度200~350千瓦时/平方米,年平均风速6米/秒,可利用时间4500~6000小时/年)。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年日照时数2750~3078小时,年总辐射量5340~6060兆焦耳/平方米,是全国太阳辐射最多的地区之一,仅次于青藏高原。    据央视新闻《怪事!北方多省“大风车”摆着不发电直接损失超百亿,为啥?》(2016-04-06)披露:国家能源局的统计(秦海岩)指出,“2010年~2015年,弃风造成的电量损失累计达1015亿千瓦时,相当于三峡、葛洲坝两座水电站2015年全年发电量。”“仅2015年,弃风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80亿元,几乎抵消2015年全年风电新增装机的社会经济效益。”多地出现严重的风电限电现象:甘肃:风电限电率39%;内蒙古:风电限电率18%;新疆:风电限电率32%;吉林:风电限电率32%。而海水西调: ① 可破解“弃风弃光”困局,促进新能源产业稳定发展。将国家对风电光电的补贴,更名为“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基金”,用来收购风电光电,调渤海水以提高沙区、草原植被覆盖率。 ② 是变相的抽水蓄能。黄旗海、岱海可作为理想的选址。 ③ 可增湿增绿,治沙治霾。   科学争鸣有助于学术进步。存在不同的调水方案是好事,有比较才有鉴别!   (1)如果海水西调拿走了生态极为脆弱地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200亿立方米水、威胁 中华水塔 安全,您将怎样评价?   (2)如果海水西调在我国最活跃的地震带上修建6座100多米高的大坝(最高坝达193米,比三峡大坝要高)、开凿1000多公里长的超深埋隧道,您将怎样评价?   (3)如果海水西调从河流上游拿走200亿立方米水,使下游7000~8000万千瓦的水电机组无法发挥效益、浪费了国家投资,您将怎样评价?   (4)如果海水西调拿走中华水塔地区三条河流上游河段三分之一(或一半)以上的水量、威胁了三条河流的水资源生态环境,譬如丧失了自净能力,您将怎样评价?   (5)如果海水西调将长期(永久性地)影响四川、云南等省经济发展利益与生态环境,您将怎样评价?   (6)如果海水西调不是镇压沙尘暴,而是造成了生态极为脆弱地区的进一步沙化,您将怎样评价?    陆海统筹、海水西调的整体战略思想是:量力而行,自近及远,各个击破,分期到位,最终实现全面治理北方沙漠带。对于第一期、第二期工程而言,我国国力完全能够承受,它调水距离适中,施工周期短,投资不见得大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不仅可改造距离北京较近的浑善达克、库布齐、毛乌素等沙漠的生态环境,促进沙产业与沙漠绿化,而且可明显改善京津唐地区的大气与生态环境质量。第三期及后续工程全部到位后,用一百年左右的时间,可彻底改善北方七大沙漠的生态环境。    我国淡水资源极为有限,与 国内以往其他大型调水方案“拆东墙补西墙”不同,海水西调(引渤入疆) 不会改变我国陆地上任何一个地区原有水资源的数量,调水不会顾此而失彼; 就改造北方七大沙漠而言,由于渤海深深嵌入北方大陆,其调水线路相对最短。渤海海水含盐浓度较低,水源充足,取之不尽。 整个调水线路穿越的是比较平坦的沙漠地区或戈壁滩,并非内蒙古草原或传统的农耕区,反而可为绿化西北沙漠、再造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遏止沙尘暴服务,为21世纪大力发展沙产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霍有光.绸缪中国水战略 .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http://item.jd.com/11091485.html http://www.gqdzs.com/read/7253.html (高清原版全文) http://product.suning.com/103083872.html 霍有光.海水西调与再造西北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9). 霍有光.策解中国水问题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4). 霍有光.再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替代方案 .科技导报,2008(3):68-73. 霍有光.大西线调水难以实现的若干问题分析 .水利水电科学进展,2008(6). 霍有光.南水北调中线大宁河三套补水方案与长湖调水方案利弊对比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5(2A). 霍有光.南水北调中线大宁河补水、长湖调水各方案的利弊对比 .科技导报,2003(5):6-9. 霍有光.现南水北调中线补偿工程的不合理性及其最佳取水口选址研究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1(2). 霍有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不宜选择丹江口水库为取水口 .科技导报,2000(11):11-14. 霍有光.再论鸭绿江水南调工程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9(3):57-61. 吴豪等.长江河源地区及通天河流域水文特征 . 水文,2002(1). 靳立亚.近45年来长江上游通天河径流量演变特征及其气候概率预报 . 气候与环境研究,2005(2). 汪永晨.通天河从玉树流过 . 观察与思考,2010(3). 伊森昌等.青海省通天河流域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浅析 . 人民长江,2007(11). 陈媛等.雅砻江流域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分析 . 人民长江,2002(增2). 陈敏等.雅砻江下游梯级开发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 水力发电学报,2011(1). 黄来斌 等. 雅砻江流域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增1). 梅朋森 等. 水电开发对雅砻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 三峡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2009(2). 郭键等.甘孜州草原生态环境退化的原因及对策 . 养殖技术顾问,2012(9). 杨秀全等.甘孜州草地生态环境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 草业与畜牧,2012(5). 罗锦玉.甘孜州宏观生态环境变化及生态恢复策略 .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5). 雅砻江下游水资源开发完成,桐子林水电站机组全投运.四川日报,2016-03-27. 吕晴朗.大渡河迎来水电投产小高峰,大岗山水电站、枕头坝水电站年内将投运.中国电力报,2015-06-17. 赵银兵等.大渡河上游丹巴地区地质灾害的地貌分维特征解析 . 地球与环境,2005(2). 陈剑桥等.大渡河流域冻融侵蚀监测与分析 .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3(4). 邓培华.提高阿坝牧区草地利用的综合措施 . 畜禽业,2016(1). 张广裕等.川西北高原生态环境调查研究——以阿坝州为例 . 草业与畜牧,2013(5). 单 斌 等.松潘一甘孜块体东北端强震间相互作用及地震危险性研究 . 中国地球物理,2011. 严昊 . 金沙江水电站群集中“抢水”性蓄水或加重长江水荒 . 东方早报,2014-07-24. 任斐鹏等.金沙江干流植被空间异质性及其对生态恢复的影响分析 . 长江科学院院报,2016(1). 付奔等.云南干旱“常态化”的分析 . 水文,2014(4). 曾正伢.四川“引大济岷”工程的民间探索 . 中国水运,2013(2). 王成栋.岷江上游积雪大减,厄尔尼诺导致气温偏高春旱或至,春灌用水有无保证?.四川日报,2016-04-05. 冷荣艾.岷江干流水污染趋势分析及其防治措施探讨 . 四川水量,2014(1). 梁现瑞等.岷江航电犍为枢纽工程获批.前沿观察,2015-07. 李淼.岷江航道延伸至成都黄龙溪,八成“四川造”水运出川.四川日报,2016-03-13. 薛建平等.岷江下游梯级开发重新评估研究 .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8(5).
9505 次阅读|5 个评论
不能笼统说调水行还是不行——兼论“东水西调”
热度 28 jiasf 2014-4-13 00:25
近日接到新疆财经大学任群罗先生的邮件,给我介绍了新疆好几位专家提出了从长江上游通天河调水到新疆的“东水西调”工程及一些专家的意见,并征询我的看法。 任先生等建议的东水西调工程,设想从长江上源通天河与其支流楚玛尔河汇合处调水60亿方,经柴达木盆地到南疆若羌。更远从西南诸河调水。 关于调水工程,不能笼统地说行还是不行,要根据各个调水工程的具体经济指标而定。水资源开发利用是经济行为,应该符合经济规律。在科技非常发达的今天,调水工程可行与否,主要不是看技术可行性,而是经济可行性。只要调水效益大于调水成本(包括生态破坏的全部成本),工程就是可行的,否则就不可行。 如果不具体分析,绝对地反对或支持一切调水工程,都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都属于形而上学和极端主义! 随着城市人口聚集规模的扩大,不靠大江大河的超大城市几乎都要从外调水。例如洛杉矶、纽约、天津、北京等等。一方面人口过渡集中在较小空间必然供水不足,另一方面城市有可以承受较高供水成本的高附加值产业,所以调水工程有其一定必然性。 但远调水用于农业就很可能得不偿失。调水成本过高,即便城市也难以承受。 东水西调的成本效益如何?要判断其可行性,先要论证清楚。 宏观判断,东水西调应比南水北调东线、西线的单方水成本高很多,因为工程更艰巨、施工条件要差很多。南水北调中线一期调水97亿方,总投资2000亿元,相当于单方供水能力的投资是20元。与此类比,从大通河调水到新疆60亿方,估计投资会在3000亿元以上。 南水北调东线已经于去年通水,今年应该正常运行。但出现的问题是:在上报2014年用水计划时,各受水地市的上报用水量比规划的分配水量要小很多,就是说工程建成后难以实现规划效果。原因是调水的原水水费比当地的水资源费高很多(德州原水价格在2.24元/方,当地地表水地下水的水资源费只有几毛钱),所以当地自然选择优先利用当地水而不用调来的水。他们的本意是把南水北调当作枯水期的备用工程。如果这样的话,南水北调工程的运用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了。实际上出现工程难以按规划运行的供水工程很多,不只是南水北调工程。国内几乎所有的调水工程都有运用率低的问题。 新疆固然是很干旱的地区,但调水是要成本的。调水过去的效益能否补偿成本?看起来要打一个问号。如果南水北调东、中线的成本尚且难以承受,那东水西调的成本估计更难承受。 新疆虽然干旱,但人均水资源确实是比较多的,在北方地区是独一无二的,几乎可与南方媲美。所以新疆的水资源供需平衡问题,近期首先应立足当地水资源,在节水和废水资源化方面下功夫。对于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水主要不是被消耗了(耗水率一般在10%以内),而是被污染了。为了保护环境,也为了提供新的水源,废水处理再生是大的方向,应该比东水西调有经济竞争力。
个人分类: 水是杂谈|9424 次阅读|85 个评论
[转载]大渡河世界级高坝争议中开建,双江口水电站环评过关
热度 1 xjtuhyg 2013-5-25 17:01
大渡河世界级高坝争议中开建,双江口水电站环评过关 摘要:《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今天(13日)从环境保护部获悉,总投资246.8亿元的世界级高坝大渡河双江口水电站项目环评已获环保部原则通过。 关键词:西南水电开发,大渡河, 雅砻江,通天河,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海水西调 作者 章轲 来源 一财网 时间:2013-05-13 11:43 http://www.yicai.com/news/2013/05/2699097.html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今天(13日)从环境保护部获悉,总投资246.8亿元的世界级高坝大渡河双江口水电站项目环评已获环保部原则通过。   不过,这一在高山峡谷地区和涉及众多自然保护区的大型水电工程,还是受到了多方面的质疑。   水电站早已“未批先建”   在本月10日召开的环保部常务会议上,环保部原则通过了四川省大渡河双江口水电站项目环评的审查意见。   据了解,该水电站项目由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建设。该公司高管曾对外宣称, “双江口电站最大坝高能达到314米,按目前情况估计,这样的高度在世界上也应该是数一数二的了。 ”    大渡河是长江流域岷江水系最大支流,涉及青海、四川两省,干流全长1062公里大渡河水电基地,是国家规划的十三大水能基地之一。    根据2004年四川省政府批复的《大渡河干流水电规划调整报告》,大渡河干流水电开发共布置29个梯级,总装机容量2628万千瓦,年发电量1127亿千瓦时,工程开发任务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航运功能。   目前,泸定、龙头石、瀑布沟、深溪沟、龚嘴、铜街子、沙湾等7个水电梯级已建成,长河坝、黄金坪、大岗山、猴子岩、枕头坝一级、沙坪二级、安谷 等7个水电梯级正在建设 ,下尔呷、达维、卜寺沟、巴拉、双江口、金川、丹巴、安宁、硬梁包、巴底、老鹰岩一级、老鹰岩二级、老鹰岩三级、枕头坝二级、沙坪一级等 15个水电梯级处于前期建设阶段 。   双江口水电站为这一梯级电站群中的第5级,上游为卜寺沟水电站,下游为金川水电站。该水电站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最大水电项目,电站设计装机容量200万千瓦,总施工期约为10年。   早在2004年,双江口电站就开始筹备施工。2007年,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开始为双江口水电1#导流洞工程施工招标。2009年5月,环保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主持召开技术评估会议,双江口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评估。   该评估报告称,双江口水电站建设符合大渡河干流水电调整规划和国家现行产业政策,符合国家和四川电力发展规划,电站在产生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作为龙头水库电站对下游梯级电站具有巨大的补偿调节效益,可优化能源结构,提高电网调峰能力,改善供电质量,有利于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报告称,“在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后,可使不利影响得到较大程度的减缓,使环境影响降低在自然与社会环境可承受的限度内。”   2011年,双江口水电站进行2#导流洞施工。去年4月,环保部受理了双江口水电站环评报告。   环境制约因素较大   据了解,对于在大渡河上建设大型水电工程,专家们持有不同的看法。   2011年,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袁国庆等专家在《四川地质学报》上发表了《双江口水电站环境边坡孤石及危岩体发育特征与防治措施》一文。    文中说,双江口水电站坝区环境边坡以花岗岩基岩边坡与崩塌堆积边坡为主,在长期风化、卸荷的作用下,岸坡表部岩体开挖区以外存在一定数量的孤石和危岩体,其“高悬”于枢纽重要建筑物上方,在自然因素(如强降雨、渐进性风化、地震等)作用下,可能会局部产生失稳,形成高位崩塌,给施工期安全带来重大威胁,在运行期还可能给枢纽区建筑物带来重大破坏,甚至灾难性后果。   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陈刚也在《水力发电》上撰写《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环境保护研究与实践》一文。他说,大渡河流域开发涉及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墨尔多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金汤孔玉省级自然保护区、岷江柏州级自然保护区等共计6个自然保护区以及四川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   公园、丹巴梭坡藏碉群、石棉安顺场等地质、文化保护资源和红色革命遗址,水库淹没影响范围较大。   此外,大渡河干流各梯级电站修建后,河道水文情势的变化改变了污染物的扩散、降解、输出条件,水体水质也将随之发生一定变化。 梯级电站建成蓄水后,由于水生生态环境的巨变,原有的喜急流鱼类及大部分平原鱼类会因缺乏足够长距离流水刺激和梯级电站水库淹没部分鱼类种群的产卵场、索饵场和越冬场而丧失繁殖机会。   陈刚说,大渡河流域地处阿坝、甘孜、凉山、雅安等藏族、彝族少数民族地区,考虑移民民族构成、文化习俗和生活习惯等因素,涉及移民大多不愿外迁安置,只能在所在生活区域内就近后靠安置。 由于流域环境容量有限,移民安置难度很大。   去年9月,环保部《关于四川省大渡河流域干流水电开发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研究报告有关意见的函》也指出,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对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 对流域及规划河段的水文情势和水环境、水生和陆生生态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该意见函称,金川、安宁、巴底、枕头坝二级和沙坪一级共5个梯级,不涉及环境制约因素,可适时开发;巴拉、达维、卜寺沟、双江口、丹巴、硬梁包共6个梯级,存在一定环境制约因素,待相关问题得到解决后可有序推进。下尔呷、老鹰岩一级、二级、三级共4个梯级,存在社会或生态环境制约因素,需进一步研究,应慎重开发。   环保部表示,金川~丹巴、黄金坪~硬梁包区间未开发的60公里河段以及沙湾城区~青衣江汇合口等河段,应作为大渡河干流中下游河段鱼类栖息地的主要保护范围进行切实保护。禁止在墨尔多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金汤孔玉自然保护区和贡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设置弃渣场、料场和其他施工场地。   而对于流域生态补偿问题,环保部也表示,应探索建立流域水电“环境保护基金”制度,积极开展“干支流开发与保护”生态补偿研究。   小资料:南水北调西线调水工程    南水北调西线调水工程: 是从长江上游(西段)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采取建高坝、泵站和开凿长隧洞的方式,使长江水穿越巴颜喀拉山进入黄河上游,三处年均引水量最大约 200 亿立方米,供水范围为沿黄河的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和山西六省(区)。    实施西线调水工程,将对已规划和正在兴建的水力发电设施带来不利的影响。西线调水,利用南水资源的海拔高程大约在3500米左右,拟取水的几条大河,都是水电资源比较丰富的大河。从这一海拔高度把南水调入黄河,会对下游规划和兴建的梯级电站构成威胁,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正如国家电力公司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张新三高级工程师(2000)指出:    ①假如从雅砻江调水50亿立方米,该高程段及邻域段已建和拟建的大型水电站有:二滩水电站(装机330万千瓦)、官地水电站(装机180万千瓦)、锦屏梯级水电站(装机970万千瓦),累计达1480万千瓦,也就是说这些发电机组将无法发挥效益;    ②假如从大渡河调水50亿立方米,也会对大渡河流域已建的龚嘴水电站(装机70万千瓦)、铜街子水电站(装机60万千瓦)以及上游拟建的瀑布沟水电站(装机330万千瓦)、大岗山水电站(装机150万千瓦)、长河坝水电站(装机121万千瓦)、李家河坝水电站(装机180万千瓦)等梯级电站,累计达911万千瓦的水能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产生相当不利的影响;    ③假如从通天河(即青海省境内的金沙江上游段)调水100亿立方米,也会对金沙江流域规划建设的2000~3000万千瓦的梯级水电站产生不利影响。 参见: 从南水北调中线取水口看水价或代价问题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3560do=blogid=683623 引渤入疆PK南水北调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656821 http://forum.home.news.cn/detail.jsp?id=80835420pg=1 http://forum.home.news.cn/detail/87358389/1.html
2277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1: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