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僵尸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科幻]《僵尸世界大战》BD高清1080P完整版
lcj2212916 2014-2-12 19:30
片名:僵尸世界大战 World War Z 体积:1.21GB 格式:720P高清版BD-RMVB 语言:英语中英文字幕 时长:116分钟 国家:美国 类型:动作,科幻,恐怖 导演:马克·福斯特 主演:布拉德·皮特,米瑞·伊诺丝,马修·福克斯,埃里克·韦斯特,大卫·摩斯,詹姆斯·戴尔,伊莱耶斯·加贝尔 上映日期:2013年6月21日(美国) 电影简介 由科幻小说《僵尸世界大战》改编。《《僵尸世界大战》通过联合国战后调查人员对一场毁灭世界各国的僵尸战争幸存者的调查展现了一次虚构的世界大战。故事背景设定在人类赢得僵尸大战的十年后,当年那场对抗僵尸的战争波及整个世界,差点毁掉了人类。布拉德·皮特在片中饰演一位联合国工作人员,负责对僵尸大战后的幸存者进行调查。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57141252
565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恐怖】【僵尸 殭屍 (2013)】【香港】
lcj2212916 2014-2-2 19:21
导演 : 麦浚龙 编剧 : 麦浚龙 / 翁子光 / 梁礼彦 主演 : 钱小豪 / 惠英红 / 鲍起静 / 陈友 / 吴耀汉 / 卢海鹏 / 钟发 / 楼南光 类型: 剧情 / 动作 / 恐怖 制片国家/地区: 香港 语言: 粤语 上映日期: 2013-10-24(香港) 片长: 105分钟 又名: 七日重生 / Rigor Mortis IMDb链接: tt2771800 曾经凭借僵尸片红极一时的动作明星钱小豪(钱小豪 饰)事业和人生跌入谷底,他带着随身家当入住一栋破败老旧的公寓。经保安燕叔(卢海鹏 饰)指引,走进了传说的凶宅2442单元。小豪悬梁自尽,谁知命悬一线之际遭遇猛鬼缠身,多得隐世道长阿友(陈友 饰)出手方捡回一条命。小豪对白发男孩小白及经常在2442门口窥视并吃祭祀食物的女人杨凤(惠英红 饰)感到好奇,进而从燕叔口中得知了当年曾发生的一起血腥惨案。同大厦梅姨的老公冬叔(吴耀汉 饰)不慎跌死,悲伤的梅姨求专修邪法的阿九(钟发 饰)帮老公还魂,但酿成不可逆转的悲剧。   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爱恋贪欲引出无限烦恼。僵尸猛鬼,趁夜横行……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56008183
233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惊悚][2013美好评惊悚大片][新天师斗僵尸2][720P高清BD-MKV 2.2
lcj2212916 2014-1-17 22:19
译  名 新天师斗僵尸2 片  名 Fright Night 2 年  代 2013 国  家 美国 类  别 惊悚 语  言 英语 字  幕 中英/英中/简/繁/英 文件格式 x264 + 5.1 AC3 @ mkv 视频尺寸 1280 x 720 文件大小 2.26 GB 片  长 100 Min 导  演 Eduardo Rodriguez 主  演 Will Payne ....Charley Brewster      吉米·莫瑞 Jaime Murray ....Gerri Dandridge      Sean Power ....Peter Vincent      萨查·帕金森 Sacha Parkinson ....Amy Peterson      Chris Waller ....'Evil' Ed Bates      John-Christian Bateman ....Chaperone      Liana Margineanu ....Old Lady      Alina Minzu ....Shayla Sunshine      Adi Hostiuc ....Dragomir      Joelle Coutinho ....French Girl      Ada Gales ....Hostel Clerk      Constantin Barbulescu ....Inspector Constantin 影片简介:   一个就读高中的学生查理(Will Payne 饰),与他的恐怖好友艾德(Chris Waller 饰)以及前女友艾美(Sacha Parkinson 饰)一同到罗马尼亚参与国外大学研究计划,不久就发现她那年轻貌美的教授洁芮(Jaime Murray 饰)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吸血鬼”!只可惜没有人相信他,除了他的恐怖好友艾德,他个人对吸血鬼还挺痴迷的…当洁芮改造艾德之后,查理寻找电视秀上的知名吸血鬼猎人演员彼德(Sean Power 饰)来帮忙……   高中生查理·布瑞斯特(维尔·佩恩 Will Payne 饰)随好友艾德(克里斯·威勒 Chris Waller 饰)来到以吸血鬼传说闻名于世的东欧国家罗马尼亚进行海外修学。在此期间,他希望能够取得前女友艾米(萨加·帕金森 Sacha Parkinson 饰)的谅解,两人能尽快复合,谁知却碰了一鼻子灰。在他们所在的学校里,客座教授格里·丹德里奇(吉米·莫瑞 Jaime Murray 饰)妖艳鬼魅,令人浮想联翩。查理层意外窥见丹德里奇对艾德的诱惑,也曾在幻觉中遭受莫大的惊吓。吸血鬼之说并非虚无缥缈,他和艾米全部意外成为吸血阴谋中最重要的一环。   凶险恐怖的修学之旅,成为查理等人挥之不去的噩梦……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54696010
183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剧情][动作][僵尸猎人丧尸猎人僵尸猎手][BD-RMVB956MB][中字]
lcj2212916 2014-1-1 20:20
片名: 僵尸猎人 Zombie Hunter 导演: K. King 编剧: K. King / Kurt Knight 主演: Martin Copping / 丹尼·特乔 / Clare Niederpruem / Amy Savannah 类型: 动作 / 惊悚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片长: 92分钟 又名: 丧尸猎人 / 僵尸猎手 IMDb链接: tt2446502 剧情简介   考兹是一个很神秘的枪手。因为身为修女的母亲,当初背叛了对上帝的誓言私自生下他,使得考兹一直背负着诅咒:每一个死于他枪下的人都会重新复活。不久,被考兹杀死的一伙人,以恶人坎撒为首,都复活过来找他寻仇。为了应付这种局面,考兹也给自己找了一个名叫范布鲁斯的年轻勇士一起并肩战斗……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51084880
1462 次阅读|0 个评论
围观:又现“僵尸”?马甲?路人?
热度 2 liruzi 2013-5-10 17:07
何裕民 老师博文 对现代营养学的强烈需求 浏览105,评论18,其中17个评论来自非实名用户,一个是我自己的。 想当初陈安博士的一篇博文被非实名用户“积极”推荐,现在何裕民博文被非实名用户“积极”评论。 到底是神马情况? ps:刚才我专门去该博主其它博文浏览了一下,其它博文也是如此,均为非实名用户评论,不同博文评论用户名很多相同,且评论多来自于博文中的某一句话,难道是自说自话?水军?不能吧? 看来要和陈老师遇到的情况区别开了,哈哈哈哈.... 网络啊,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无奇不有...........
个人分类: |2263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儿童玩iPad产生僵尸效应!不知这种情况家长是否可以诉讼苹果?
twhlw 2013-4-25 22:59
当上蹿下跳闹个不停的孩子坐到电视前,立刻就变得安静老实,视周围一切如无物。这种现象曾被美国教育专家珍妮·希利称为“僵尸效应”。 如今,能把孩子变成“僵尸”的电器添加了新成员: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这类以触摸屏为特征的装置问世时间不长,却已成为许多孩子爱不释手的玩伴,造就“触摸屏一代”。它们对孩子的影响成为研究新课题。 点 击 图 片 看 原 图 势不可挡 美国的琼·甘兹·库尼中心是一家研究数码技术在儿童教育中作用的机构,其2010年一项调查显示,4岁至7岁美国儿童中,三分之二玩过智能手机。2010年,苹果公司推出平板电脑iPad以来,儿童与触摸屏的接触进一步增加。 与智能手机相比,平板电脑的触摸屏更大,更便于低龄儿童略显笨拙的小手准确触碰到操作位置。另外,平板电脑体积大,不像智能手机那么好藏,更容易被孩子拿到。 孩子学习操作电脑鼠标或电视遥控器时,要花些时间才能建立起他们手上动作与屏幕画面之间联系,但是用触摸屏装置,即便是蹒跚学步的幼儿也能立刻学会操作,让屏幕上的汽车跑,小虫爬,“拿起”刷子画画…… 在不少家庭中,孩子是玩这些装置的“专家”。 美国非营利儿童事务机构“常识媒体”2011年调查显示,美国39%的2岁到4岁孩子以及52%的5岁到8岁孩子玩过触摸屏装置。 苹果应用商店(App Store)2008年诞生后,儿童游戏应用以每天数十个的速度增加。按资深儿童媒体研究员沃伦·巴克莱特纳的粗略估计,这类应用眼下超过4万个,这还没算谷歌商店(Google Play Store)中的数千个儿童游戏应用。 并非“僵尸” 由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这类互动式屏幕装置诞生时间不长,目前还缺乏相关研究。大部分针对“屏幕对儿童影响”的研究还停留在探讨电视对儿童的影响。 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儿童看电视时头脑活动减少,处于一种类似“盯着白墙看”的状态。而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研究媒体和注意力的希瑟·吉尔柯利安说,看电视时的心理状态类似看一本让人着迷的书,其实是聚精会神,头脑活跃。阿默斯特马萨诸塞大学儿童媒体专家丹·安德森还用实验证明,达到某岁数阶段的儿童能在看电视时产生活跃的认知活动,不会成“僵尸”。 20世纪80年代,安德森招募大约100名儿童参与这一实验。他给一组2岁至5岁儿童看美国经典教育节目《芝麻街》。他编辑影片,打乱片中场景出现次序,然后观察孩子看节目的反应。 安德森发现,孩子们看到出现次序不对场景时,视线更容易离开电视。一些孩子甚至抱怨电视坏了。 安德森后来用编辑过的幼儿电视片《天线宝宝》对6个月至24个月的孩子重复这项实验,发现不到12个月的孩子看不出片中出现次序不对的情景,如一个天线宝宝接到球,接着另一个天线宝宝扔出球。到18个月时,孩子看到这类情景会看向别处。 点 击 图 片 看 原 图 互动重要 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发展心理学专家若尔让·特罗塞思2003年用实验证明,对于蹒跚学步的孩子,即两岁左右儿童,屏幕互动性有助于培养认知能力。 她让一些孩子从直播隔壁房间情景的电视屏幕上看到一个人把一只毛绒狗藏在某个地方,让另外一些孩子透过房间窗口直接看到那个人藏毛绒狗,随后让他们走进隔壁房间找玩具。前一组孩子大多数找不到,后一组中大多数能找到。 特罗塞思解释,蹒跚学步的孩子擅长捕获“社交相关信息”,借助从真实场景获得的信息形成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在真实世界中,孩子们能闻到青草新鲜的气息,感受到父母的微笑,提出问题会得到回答。特罗塞思说,电视屏幕缺乏互动性,不能实现“信息的双向交流”。 为了进一步探索屏幕互动性对幼儿认知能力影响,特罗塞思2004年又做了一项实验。她把玩具狗换成动画片《小熊维尼》中的角色小猪,让藏玩具的人与孩子们视频聊天,比如问孩子们关于他们的兄弟姐妹、宠物和玩具的问题,邀请孩子们一起唱歌,通过这些“热身”活动让孩子们觉得屏幕上的人可以和他们交流,所说的话与他们所处的环境相关。接着,屏幕上的人藏起玩具小猪。大多数孩子找到了玩具。 新美国基金会早期教育项目主任丽萨·格恩齐认为,一款好的触摸屏装置应用能促进儿童大脑活动。不过,她提醒,孩子与父母间的互动是发挥触摸屏技术优势的关键,触摸屏装置不能取代父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特别是对幼儿。 家长谨慎 琼·甘兹·库尼中心曾邀请一些5岁儿童使用一款教单词的苹果教育应用,结果发现这些孩子的词汇量平均增加27%。 另一款针对3岁孩子的类似应用效果同样不错,帮助孩子们提高词汇量17%。 库尼中心最近开展一项研究,比较儿童阅读纸质读物和电子读物的效果区别。研究得出结论:纸质读物对培养低龄儿童学习专注力更有效,对于大一些的儿童,电子读物则更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尽管一些研究显示触摸屏装置对提高儿童认知能力有一定好处,但究竟是否利大于弊尚无定论。 资深儿童媒体研究员巴克莱特纳去年春天邀请数十名儿童应用开发者聚会,让他们与一些家长和孩子见面,收集用户对这些应用的反馈。这些开发者不少带着自己的年幼孩子赴会 罗辛也来参加聚会。罗辛本以为那些开发者支持孩子使用触摸屏装置,但询问结果让她吃惊。 一名蒙泰索里(又译蒙台梭利)教育法教师开发一款名为“蒙泰索里字母音”的应用,用于帮助老师用蒙泰索里教育法教孩子拼单词。 罗辛问这名开发者她的孩子玩什么应用,以便介绍给自己那三个爱玩触摸屏装置的孩子。这名开发者答道,她只让孩子玩“肯定有教育意义”的应用,而且只允许孩子周末玩,且玩半小时就要休息一会儿。 罗辛又问了几名开发者,得到类似回答。一人说,只让孩子坐飞机或乘汽车长途旅行时玩,另外一人说只让孩子每天玩半小时。 《华尔街日报》记者本·沃森最近在全国公共广播电台一档节目中说,他没收了孩子的iPad,因为孩子玩起来太投入,叫名字都不答应,在他面前打响指也没反应。 “数码原住民” 与众多家长和学者对触摸屏装置所持的谨慎态度相比,教育专家马克·普兰斯基的态度颇为激进。 2001年,普兰斯基创造出“数码原住民”一词,指大规模引进数码技术期间或之后出生的人。这部分人从小就接触数码技术,对数码技术的理解比其他人深刻得多。与“数码原住民”对应的“数码外来户”则指较早出生,较晚才接触数码技术的人。 普兰斯基认为今天的孩子与过去不同,主张借孩子们对技术的热情促进他们学习。 “战争结束了。(数码)原住民获胜。”普兰斯基说,言外之意是不必压制孩子对数码产品的喜爱,要顺其自然。 普兰斯基不限制7岁儿子玩什么,对书、电视、乐高积木、电视游戏“一视同仁”。尽管他觉得儿子看的某些电视节目是“愚蠢的垃圾”,但只要孩子爱看就让他看。 他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屏幕时代,对孩子说我希望你看书,讨厌你看屏幕行不通。那只反映出我们自己的偏见和喜好。那不是别的,只是害怕改变,害怕被淘汰的表现。” 《大西洋月刊》编辑罗辛尝试用半年时间,按普兰斯基的态度对待4岁儿子吉迪恩和触摸屏装置。 罗辛把iPad与遥控小汽车、乐高积木等玩具一起放在玩具箱里,让孩子随意挑选。实验第一天,吉迪恩早晨8点就开始玩iPad,玩了45分钟。随后,他在每天早上、从幼儿园回到家里,以及晚上睡觉前,都要玩一阵。这样的情况持续10天后,他对iPad的新鲜感消失,不再着迷,对待iPad就像其他玩具一样。又过了一些日子,他彻底忘了有这么一件玩具,大约6个星期没去碰它。
1882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和儿子玩植物大战僵尸 --- 如何避免孩子染上网瘾
热度 7 Furaibo 2012-9-28 20:14
我和儿子玩植物大战僵尸 --- 如何避免孩子染上网瘾
孩子们喜欢玩游戏,父母无不担心他们会染上网瘾。我也一样。不过,我不反对儿子玩游戏,对于他玩游戏的时间和次数虽有比较严格的规定,但管得并不严厉。因为游戏常常成为孩子们在学校里交流、吹牛的资本,与其让他们在同学面前没面子,还不如鼓励他玩游戏玩出花样。顺加引导,说不定还会有更多的收获。 孩子小的时候,我经常和他一起玩游戏。我觉得这是防止他上瘾的一个好办法。因为我的水平比较差,跟儿子对战时,总是输给他;与他一起闯关时,总是上演“子救父命”的感人情节。这给了他很大的成就感,也就会削弱他对于“闯关”成功的执着。更重要的是,通过游戏,加深了父子之间的交流,还给了他一个当老师的机会,徒弟当然是我了。 不过,也有我教他的时候。有一次我们“植物大战僵尸”后。我打开了安装目录下的一些僵尸图片,进行了几个修改。哈哈,僵尸的大头就变成了我! 在儿子的欢呼雀跃中,我给他讲了程序设计中数据与程序独立的道理,儿子半懂非懂的,开始让我教他怎样 把植物的脸改成他的脸。 遗憾的是,这个版本由于重装系统,已不复存在。不过,随着钓鱼岛事件的升温,僵尸的头又变成了野田 。 图片来自网络,哈哈! 通过我的引导,儿子对编程产生了兴趣,今年暑假,已开始央求我教他编程了。当我们编写成功关于对“阿衰”的小吃问卷调查程序,当选择“臭豆腐”时,“阿衰”欢呼。儿子又高兴得手舞足蹈。 我们父子版的“植物大战僵尸”,也成了我在讲解程序的数据独立性时,用来活跃课堂气氛的小花絮。
4879 次阅读|16 个评论
网络新词学习:僵尸代表 僵尸委员!
热度 2 jiangjinsong 2012-3-3 17:12
此乃作家王开岭先生的原创,了不起! @王开岭wkl : 耳闻了部分代表的提案,感觉他们靠的不是调查和研究,而是“灵感”,其引以为荣的亦非责任和使命,而是“待遇”。微博粉丝有“僵尸”之说,看来俩会也有。 老蔣突然想到: 其實,學者中也有僵尸學者!(這個詞是老蔣受啓發而原創,請引用者注明,謝謝。)
个人分类: 尚未分类|3465 次阅读|1 个评论
万圣节——halloween
wangen994 2011-11-2 23:24
生活中宅男很多,在这边有一个朋友能在家里宅一周多不出门,我虽然没有达到这个程度,但是一般没有事情的话也会在家宅一天,但也就最多一天。但是过节的时候,自己还是很乐意出来感受一下他们的节日气氛。 万圣节(HALLOWEEN)为每年的11月1日,源自古代 塞尔特 民族(Celtic)的新年节庆,此时也是祭祀亡魂的时刻,在避免恶灵干扰的同时,也以食物祭拜祖灵及善灵以祈平安渡过严冬,当晚小孩会穿上化妆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户收集榶果。现在很多年轻人甚至老年人也会化装成僵尸或者恶灵出来庆祝 十月三十日是万圣节前夜,因为不知道市区是否有相关的庆祝活动,所以我没有想着晚上去市区。后来老谢和华仔准备去市区看看,给我打电话让我也过去玩,我吃过晚饭边做地铁去市区了。到市政府广场就看见他们想我招手了。那是大概九点多,广场和街道上的的人并不是特别多,对于西班牙人来说,这时候时间还是很早。 但是已经有很多化妆成僵尸和鬼怪的人,他们也很乐意和陌生人合影,顺便也会聊上几句。 这位小伙子听到我们想和他合影,他非常高兴,而且最后他父母主动给我们和他儿子合影,他父母年龄大概应该是六十多了,他们一块出来庆祝Halloween。 三位漂亮的美女,我们还主动送给他们一些巧克力果,呵呵! 华仔带的巧克力果,华仔是一个很有心的男人,哈哈! 我们也遇到很多化了妆的小朋友,他们都是非常可爱,华仔想和小朋友合影,结果被人家家长给拒绝了。前段时间西班牙出台了相关法律,强制給未成年人拍照是犯法的。 我们十一点半回去,回来的路上发现大量的化了妆的人们奔向市中心,呵呵,看来我们还没有等到节日的高潮。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11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基因,食品安全,超级细菌和“僵尸”的话题
热度 8 jiangjiping 2011-5-23 08:57
p { margin-bottom: 0.08in; } 转基因,食品安全, 超级细菌和“僵尸”的话题 蒋继平 2011 年 5 月 22 日 从内地一所大学某学院来我家作客的一位书记(曾经也是院长)要我谈谈对生物工程的看法。 我们的谈话时间是 2011 年 5 月 14 日晚上,地点是在我的家中。 我首先告许他, 我对生物工程的态度一直都是一样的, 即:我坚决支持生物工程的研究和发展, 但是, 我希望科学界要谨慎地对待这项研究, 要充分地考虑到这项工程对自然和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 然后我对他说, 早在 1990 年, 我在美国圣地亚哥的一次全美植物病理学年会上就与一位美国康内尔大学的知名教授就这个问题进行了个人之间的意见交流。 当时我们讨论的话题是转基因的发展前景到底如何。 我直截了当地向那位大名鼎鼎的教授指出了转基因技术存在的一个令人非常担忧的问题。 我明确地告许那位教授, 目前( 1990 年)使用的转基因技术有一个很危险的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使用的基因载体都必须带有对两个抗生素不敏感的基因。 这两个对抗生素不敏感的基因是用来作为转基因成功的标记的。 我进一步指出, 这些带有对抗生素不敏感基因的细菌一旦逃离实验室, 而且一定会,就会在自然界大量繁殖, 它们的后代就自然而然地具有抗药性。 那位教授听了我的话, 承认我说的有道理, 他说今后的转基因技术应该尽量避免使用这两个抗药性基因作为标记。 今天的社会现实, 充分地证实了我 20 年前的担忧是正确的。 近年来发生在美国的许多食品污染事件,导致了大规模的食品召回行动, 造成了对生产者,经销商和广大顾客的很大损害。 这些食品污染事件就是由生物工程引起的。 具有专业知识的人都知道, 转基因工程研究中用的最多的是大肠杆菌( Ecoli )。这是一种在人体内和自然界正常存在的一种细菌。 这种细菌在正常的数量范围内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 可是, 一旦超过一定的数量就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由于转基因工程人为地给目标生物植入两个抗药性基因,因而, 这些经过改造的目标生物就具有抗药性。 它们逃离实验室, 进入自然界,由于人为地增加了抗药性, 它们就比原来的同类更具有竞争力和生存能力, 所以, 这种带有强烈抗药性的细菌就得到大量繁殖, 其种群数量自然而然地不断地提高。 在这种情况下, 原来的生产和加工程序对这些细菌就自然地失去了有效的作用, 从而导致这些菌在食品中的含量超标, 造成了大量的食品污染事故。 更为严峻的事实是, 大自然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其他生物,这些生物在自然界中既互相竞争, 又相互依存。 大肠杆菌和其他细菌可以有亲密的接触。 在这种自然的接触中, 大肠杆菌就会有意无意地把它的抗药性基因传递到其他细菌的体内, 从而造成其他细菌的抗药性的明显改进。 本公司的一些大农场, 在最近两年来, 出现了大量的无法防治的细菌病害。 以前对付这些细菌病害的有效药剂现在完全失效。 失效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些细菌获得了强烈的抗药性。 这是生物工程的“功劳”。 前一段时间, 世界上有一些国家已经发现“超级细菌”。 这些超级细菌实际上就是就具有强烈抗药性的种类。 据我个人判断, 这些超级细菌也是生物工程的副产品。 最令我关心的是先锋( Pioneer) 公司首先培育成功的带有 Bt 基因的玉米。 Bt 基因是苏云金芽孢杆菌( Bacillus thuringienesis )体内的一种能够产生杀虫毒蛋白的基因。 这种基因生产的杀虫毒蛋白对一些昆虫有毒杀作用, 尤其是鳞翅目昆虫对此比较敏感。 苏云金芽孢杆菌实际上是一种“僵尸虫菌”。 鳞翅目幼虫遇到这种菌, 就会慢慢的死亡而变成“僵尸”。 现在 Bt 基因已经广泛地被用于转基因的农作物中, 最主要的是玉米, 大豆和棉花。 据说, 中国每年要从美国进口大量的转基因大豆。 这些转基因大豆可能带有这种 Bt 基因, 也就是“僵尸虫菌基因”。 不知道是否是巧合, 在我和那位书记讨论了 Bt 基因的话题大约一周后( 5 月 20 日),美国的疾病防控中心的官方网站和电视上就出现了如何应对“僵尸” 的警示。 世界上的一些媒体和科学家对转基因农产品的安全性有不同的看法, 也出现过明显的争论。 支持转基因工程的科学家们认为转基因产品对人畜是安全的; 反对方则认为不安全。 我认为大多数转基因作物应当没有大的问题, 但是, 带有 Bt 基因的转基因产品是例外, 要分别对待。 我的担忧是: Bt 基因产生的杀虫毒蛋白在人体内会产生什么作用,现在还没有具体的科学数据。 但是, 从现在已知的一些报道来看, 这种杀虫毒蛋白可能对老鼠等生物有毒害作用。 因为老鼠属于哺乳动物, 与人类在进化上已经相当接近, 所以, 要谨慎对待这个问题。 虽然我 20 年前的担忧已经成为现实, 但是, 我真心希望现在的这个“僵尸” 担忧永远也不会成为现实。 简言之, 虽然生物工程给人类带来了许多好处, 但是, 它也给世界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这些负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为地改变了原来的生态平衡, 人为地提高了生物的抗药性, 从而导致了食品污染和超级细菌的出现。
个人分类: 个人学术观点|3417 次阅读|8 个评论
[转载]布拉格上演“僵尸大游行”
xupeiyang 2011-5-23 08:15
5月21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一名扮成僵尸的男子假装攻击一辆经过的公共汽车。   当天,布拉格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僵尸大游行”。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1-05/22/c_121444851.htm
个人分类: 文化艺术|1223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美国疾控中心发僵尸预警指南说起
热度 3 lzxun123 2011-5-22 20:51
宽容是一个社会成熟的重要标志。这种宽容不只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容忍他人看似怪异的言行,也不只体现在一般的工作中容忍自己很难认同的工作方式和内容,还体现在社会能够容忍看似很荒诞的言行,如 美国容忍疾控中心发僵尸预警指南 指导民众避难,如容忍布道家一再发布世界末日的预言。许多人担心多一点容忍,就多一份危险。他们没有认识到,在容忍他人的过程中,我们会逐渐成熟起来,如美国一个两次预言世界末日失败的布道家的邻居就认识到:“ 这个世界上有些人,什么蠢事都干得出来。” 在宽容的过程中,错误的认识会被澄清,正确或有益的认识会得到彰显。 人们在宽容中会成熟,社会在宽容中会文明进步,科学在宽容中会健康发展。 美国疾控中心发僵尸预警指南 指导民众避难(图)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美国疾病防控中心的网站上,出现了专业性的防范“僵尸末日”的指导意见 美国网民对“僵尸末日”感到“好笑”   中新网5月22日电据香港《文汇报》网站22日报道,近日,美国政府机构在网站上推出了由一名助理医师所写的“如何预防僵尸末日”的启示录,受到网民疯狂追捧,当中不乏“凑热闹”的搞笑。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官员却宣称,这都是为了提醒大家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   万一有一天,影视作品中常常演绎的僵尸袭击人类情景真正在现实中上演,该怎么办,开枪射杀?美国联邦政府可不这么认为。总部设在乔治亚州亚特兰大的美国疾控中心在网志上推出“僵尸启示录”,对民众如何应对僵尸来袭的情况发表指导意见,立刻引发网民热议和追捧,网站浏览量暴增,甚至一度“塞爆”。   据报道,美国疾控中心一名助理医生在网络日志中建议,万一电视里的僵尸危机在未来真的成为“现实”,民众应该随时准备好应急包,里面装有水、食物、药物、电池式收音机、多用途刀和重要证件等,另外应该预先制定一个应急计划以及两个预定好的集合地点,并实时前往难民营躲避。   报道称,美国疾控中心并非在讲笑话。它严肃地指出,这些建议旨在让美国人为飓风季的来临而做好准备。该机构在网上声明说,很多紧急情况都是美国民众可以预备的,“以"僵尸启示录"为例,你现在尽管笑,但当事情真的发生,你会庆幸你阅读了启示录。” 纽约市长调侃周六世界末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87648a01017jrf.html?tj=1 美东时间 5 月 21 日(周六)晚上 8 点,顾某下楼买杯咖啡。在电梯里遇到看门人,顾某问他:“今天什么日子?”。他一边继续擦电梯,一边笑着说:“哦,世界末日”。顾某说:“走,到街上看一下末日景象吧。”他认真地说:“跟平常一样,没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 美东时间 5 月 21 日下午 6 点,是 89 岁的加州布道家康平( Harold Camping )预言的世界末日开始的时间。现在是美东时间 5 月 21 日晚上 9 点半,世界一如既往地运行,并没有结束。 周五( 20 日),纽约市长彭博在他的每周广播秀中调侃说:如果周六世界走到尽头,诸位的图书馆借书就不用还了,泊车罚单也不用缴了。彭博还说: “ 如果周六世界末日来临,换边停车的规定就暂停执行 ” 。换边停车是为了便于扫街,规定某日街道这边可以泊车,那边不可以,某日那边可泊车,这边不可以。有人记不住,常吃罚单。顾某两张泊车罚单还正在处理中。 谢拉 · 唐( Sheila Doan ), 65 岁,和康平做了 40 年的隔壁邻居了。谢拉说,康平是一个很好的邻居。 6 点过后,什么也没发生,谢拉就很为康平和他的太太安全担心,她说:“我真的很担忧,你知道, 这个世界上有些人,什么蠢事都干得出来”。 谢拉显然比她的老邻居靠谱,她说出了我们这个世界的真理。
个人分类: 天南地北|5030 次阅读|4 个评论
神出鬼没的僵尸蚂蚁
热度 2 ecoliugy 2011-5-19 17:57
神出鬼没的僵尸蚂蚁
蚂蚁被感染之后,紧紧咬住一片叶子。(摄于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僵尸 蚂蚁 是我很早之前写过的一个热带雨林里关于蚂蚁变成僵尸的故事。生态学家David Hughes在泰国发现,木蚁(Camponotus leonardi)被真菌(Ophiocordyceps unilateralis)感染之后,会从森林树冠高处趴到地面,在距离地面约25cm的地方,找到一个合适的叶子,爬到叶子的背面,仅仅咬住叶子的叶脉。之后,真菌会从蚂蚁头部慢慢生长出来,形成孢子,最后散播出去。 真菌感染蚂蚁之后,通过分泌化学物质,控制了蚂蚁的行为,让蚂蚁爬到距离地面25cm处。距地面25cm的地方,湿度和温度是最合适真菌生长和散播孢子的。此外,大多数蚂蚁都会头朝着西方,紧紧咬住,这种行为被称之为延展性表型(蚂蚁行为是真菌生活的一部分。) 那么,真菌是如何控制蚂蚁的呢?什么时候感染了蚂蚁?用什么化学物质?诸多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5月14日中午,我在宿舍前的林子里拍了一些 动植物的照片 。恰好在一株草上拍到了 僵尸蚂蚁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最新发现。 美国生态学家David Hughes最近在BMC Ecology 发表一篇文章,讲述了蚂蚁变成僵尸的一些机制。生活在泰国雨林里的蚂蚁(Camponotus leonardi)是白天活动的生物,从清晨到黄昏,这种蚂蚁都在森林里活动,但是只有在中午(11:00--13:30)才能发现被真菌感染的蚂蚁。也就是说,僵尸是中午出现的。 中午出现的僵尸。 不知道黑白无常能不能带走它们? David Hughes 还解释道,被感染的蚂蚁,全身充满菌丝,锷肢肌肉萎缩,紧紧咬在叶子之上,不容易掉落。 至于为什么会朝着西方? David Hughes 认为,可能是因为太阳角度的问题。被感染的蚂蚁从树冠高处趴下来会避开阳光直射,所以会朝着西方。 那么,为什么被感染的蚂蚁会在中午变成僵尸呢? 我们还不得而知,这里面肯定藏着比这更加恐怖的故事。 . 参考文献: Hughes, D.P., Andersen, S.* Hywel-Jones, N.L. , Himaman, W., Bilen, J and J.J. Boomsma. Behavioral mechanisms and morphological symptoms of zombie ants dying from fungal infection BMC Ecology 2011, 11:13doi:10.1186/1472-6785-11-1 附: (真菌(Ophiocordyceps unilateralis)寄生在木蚁( Camponotus leonardi )身上)
8220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巴西雨林发现四种新型僵尸蚂蚁菌类(图)
热度 2 DNAgene 2011-3-6 09:45
巴西雨林发现四种新型僵尸蚂蚁菌类(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5日 11:07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    一只被寄生菌类感染的僵尸蚂蚁,正死死咬住一只已死亡同类的颈部。它可能是将同类的颈部错认为是叶脉了 一只死亡的蚂蚁,死亡前它已被某种寄生菌类控制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3月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巴西雨林中隐藏着世界上最危险的生命,但是这片雨林中的蚂蚁所面临的敌人却是其中最险恶的。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科学家近日在深入到该地区考察过程中,发现了四种新的菌类物种。令科学家震惊的是,这些菌类能够感染蚂蚁,按管和控制蚂蚁的躯体,最后到了一个适合自身生长的空间时再杀死这些蚂蚁寄主。   据科学家介绍,这些菌类能够摧毁整个蚁穴,让蚁穴成为成群蚂蚁的墓地。大量死亡蚂蚁的尸体呈扭曲状,它们的下鄂死死咬住叶脉。这是它们死亡前的最后动作,这个动作可以保护菌类处于安全的位置,而此时菌类会再次释放出新孢子感染其他蚂蚁。   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科学家大卫-休斯和哈里-埃万斯在巴西东南部的大西洋雨林中考察时发现了四种新菌类(Ophiocordyceps)。休斯介绍说,“这种生物体呈现出难以置信的复杂性。不管是它释放出化学物质来控制蚂蚁,还是通过孢子的传播在雨林中寻找寄主,整个过程的行为相当完美。”   1859年,与达尔文同时代的伟大博物学家阿尔弗雷德-鲁塞尔-华莱士在印尼苏拉威西岛发现了两种“僵尸蚂蚁菌类”标本。此外,华莱士还在亚马逊地区采集到类似的标本并准备带回伦敦。但是,由于回程的船只起火并沉没,华莱士丢失了所有的标本。关于菌类控制蚂蚁现象的最重要的现代标本本来存储于巴黎一家博物馆中,但1941年借给日本一位研究人员后丢失。   休斯等人将发现成果发表于《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杂志上。科学家们在文中详细描述了四种新的菌类,每一种菌类分别控制不同种类的木蚁。此外,这种生物体的生命期非常独特。当孢子从空中落到蚂蚁身上时,或它们在雨林地面上相遇时,蚂蚁开始被感染。一旦附到蚂蚁身上后,孢子通过酶进入蚂蚁的体内,菌类开始在其中生长。大约一个星期后,由菌类释放的化学物质会导致蚂蚁迷失方向,并在死亡前的最后时刻咬住叶脉或其他植物。科学家们还发现,这些蚂蚁死亡的地点,通常拥有适合菌类生长的最理想环境。蚂蚁死亡后,菌类开始从头部慢慢发出萌芽,并长出孢子。在夜间,这些孢子被释放到雨林地面上去感染其他蚂蚁。   最新研究显示,一些菌类在生产孢子后,如果孢子在被释放一天内感染蚂蚁失败,那么这些菌类还有备份计划。地面上的孢子会慢慢长出一个第二级孢子。当有蚂蚁经过时,它们会立即抓住机会附到蚂蚁身上。   此前,科学家已经在澳大利亚一些最古老的雨林中发现了6种此种菌类。(彬彬)
2466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巴西雨林发现四种新型僵尸蚂蚁菌类
热度 1 tutor 2011-3-5 17:26
新浪科技 官方微博    一只被寄生菌类感染的僵尸蚂蚁,正死死咬住一只已死亡同类的颈部。它可能是将同类的颈部错认为是叶脉了 一只死亡的蚂蚁,死亡前它已被某种寄生菌类控制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3月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巴西雨林中隐藏着世界上最危险的生命,但是这片雨林中的蚂蚁所面临的敌人却是其中最险恶的。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科学 家近日在深入到该地区考察过程中,发现了四种新的菌类物种。令科学家震惊的是,这些菌类能够感染蚂蚁,按管和控制蚂蚁的躯体,最后到了一个适合自身生长的 空间时再杀死这些蚂蚁寄主。   据科学家介绍,这些菌类能够摧毁整个蚁穴,让蚁穴成为成群蚂蚁的墓地。大量死亡蚂蚁的尸体呈扭曲状,它们的下鄂死死咬住叶脉。这是它们死亡前的最后动作,这个动作可以保护菌类处于安全的位置,而此时菌类会再次释放出新孢子感染其他蚂蚁。   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科学家大卫-休斯和哈里-埃万斯在巴西东南部的大西洋雨林中考察时发现了四种新菌类(Ophiocordyceps)。休斯介 绍说,“这种生物体呈现出难以置信的复杂性。不管是它释放出化学物质来控制蚂蚁,还是通过孢子的传播在雨林中寻找寄主,整个过程的行为相当完美。”   1859年,与达尔文同时代的伟大博物学家阿尔弗雷德-鲁塞尔-华莱士在印尼苏拉威西岛发现了两种“僵尸蚂蚁菌类”标本。此外,华莱士还在亚马 逊地区采集到类似的标本并准备带回伦敦。但是,由于回程的船只起火并沉没,华莱士丢失了所有的标本。关于菌类控制蚂蚁现象的最重要的现代标本本来存储于巴 黎一家博物馆中,但1941年借给日本一位研究人员后丢失。   休斯等人将发现成果发表于《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杂志上。科学家们在文中详细描述了四种新的菌类,每一种菌类分别控制不同种类的木蚁。此外, 这种生物体的生命期非常独特。当孢子从空中落到蚂蚁身上时,或它们在雨林地面上相遇时,蚂蚁开始被感染。一旦附到蚂蚁身上后,孢子通过酶进入蚂蚁的体内, 菌类开始在其中生长。大约一个星期后,由菌类释放的化学物质会导致蚂蚁迷失方向,并在死亡前的最后时刻咬住叶脉或其他植物。科学家们还发现,这些蚂蚁死亡 的地点,通常拥有适合菌类生长的最理想环境。蚂蚁死亡后,菌类开始从头部慢慢发出萌芽,并长出孢子。在夜间,这些孢子被释放到雨林地面上去感染其他蚂蚁。   最新研究显示,一些菌类在生产孢子后,如果孢子在被释放一天内感染蚂蚁失败,那么这些菌类还有备份计划。地面上的孢子会慢慢长出一个第二级孢子。当有蚂蚁经过时,它们会立即抓住机会附到蚂蚁身上。   此前,科学家已经在澳大利亚一些最古老的雨林中发现了6种此种菌类。
个人分类: 人与自然|1954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少女得怪病“死亡”,被送到火化场后突然复活
热度 3 sheep021 2011-3-4 18:55
“僵尸少女”生命走向死寂,悲情父亲铁血拯救不回头 (2009-10-20 14:03:49) ; 标签: 情感 分类: 郑凡案例 因打工积攒的全部钱财在返乡途中突然被盗,重庆梁平县漂亮鲜活的17岁少女龙伦香难以承受,变得身体僵硬、神情呆滞、行为怪异,精神失常,像个活死人,像一具僵尸。其神秘的病情一时在大山深处引起轰动。 在终于查出女儿竟患上罕见“木僵症”,一生将“走向沉寂”后,面对医学难以攻克的难关,为拯救女儿,40岁的父亲龙伍令耗尽家财,悲情而决然地踏上追寻女儿病因的艰难之旅,展开亲情大拯救,一场迟来的父爱也在渝北深山悄然上演,浴火重生的曙光照耀在苦命女儿的前方…… 炉前火化惊魂一幕,猝死少女死而复生 龙伦香的家在位于重庆东北部深山的梁平县柏家镇龙凤村7组,这里柏树林立、沟壑纵横、山峦起伏。2009年12月18日,本文记者在龙家在破旧的石屋前见到其父龙伍令,这个年仅40岁的男人一脸沧桑,看上去仿佛50多岁了,因为过度操劳,他眼角残留白色的分泌物,冬天的阳光却抹不去他心头痛彻惊魂的记忆: 2007年5月27日下午4时许,龙伍令忽然接到梁平县殡仪馆一个让他心惊肉跳的电话:他被送到火葬场活化的17岁女儿龙伦香在即将推入火化炉时,突然“复活了”,被送进县人民医院抢救。 女儿竟还活着?!龙伍令怎么也不敢相信。因为女儿送去火化之前,四肢僵硬,浑身冰冷,脉搏不跳,没有呼吸,尸体在家里都放了好几个小时了,家人分明看到她已经死了,这才叫了火葬场来拉尸体去火化。龙伍令立刻赶往医院,见到女儿完好如初,他激动万分地对殡仪馆和医院连连叩头千恩万谢。 原来,这天下午4时许,梁平县殡仪馆的火化工梁尤平像往常一样,将龙伦香的尸体从运尸车搬到火化炉前的传送平台。在最后推入火化炉前,梁尤平按章常规慢慢拉开裹尸袋,要给尸体进行最后的炉前遗容整理。忽然,他发现死去的少女“胸部上下起伏,分明还有呼吸!”参加工作8年,他还是第一次碰到这种怪事,顿时吓得脸色苍白,跌跌撞撞地跑出了火化间。 可是跑着跑着,梁尤平越来越觉得不对劲,即将要火化的尸体怎么能喘气呢?她是不是没死?情急之下,他赶紧拨打了殡仪馆领导的电话汇报,随后又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并壮着胆子把龙伦香从火化间推到了大门口通风处透气。 很快,从火化炉前救下来的龙伦香被抬上了梁平县人民医院的救护车。在抢救室,当值医生谢崇凡也很吃惊,忙给龙伦香做了脑CT 等一系列的身体检查,检查结果却令他非常吃惊:病人身体没有发现异常!医生们又对龙伦香进行了仔细观察,发现她表情呆滞,眼睛不动,身体僵硬,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是一个健康的大活人被送到了火葬场? 在所有的检查做完之后,医生们试着和女孩进行了一次沟通,可是不管医生怎么问,龙伦香始终没有开口。医院只得决定把她送回家,这才通过殡仪馆联系上龙伦香的父亲龙伍令。 接回死而复生的女儿,龙伍令又惊又喜,万千复杂的情感却奔腾起来—— 时年39岁的龙伍令有3个孩子,长女龙伦香出生于1990年10月,从小就乖巧懂事,除了不爱说话,她跟别的孩子没有任何区别。16岁从柏家镇中学毕业后,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龙伦香就去数百公里外的重庆渝中区一家绣花厂打工挣钱,每周都会打一次电话回家报平安…… 然而,2006年底的一个下午,龙伍令突然接到了重庆市璧山县民警的电话,说龙伦香进了当地派出所。女儿在外面打工好好的,怎么会突然进派出所了呢?龙伍令忐忑不安地赶到了壁山,只见女儿目光呆滞,穿一件单衣,他的眼泪就“刷”地掉下来了。龙伍令一个劲问女儿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可是女儿神情呆滞,一直不开口说话,也不吃不喝。 女儿身体上是不是出了问题?龙伍令立刻把女儿送进了当地医院检查,可医生说她身体并没大碍,可能是受了惊吓。这样,龙伍令只得把女儿背回了家。 但龙伦香回家后,其举止越来越古怪,经常一站就一天,有时喊她坐,她理都不理,也不答复。扶她坐下后,她也是一坐一天,直到有人拉她,她才起身。如果没有人拉她回屋,她经常在外面一动不动地一站一天,甚至连眼睛都不眨一下,而且一整宿这样睁着……龙伦香不仅神情发呆,手脚不动,而且连吃饭、大小便都无法自理。龙伍令不得不喂她吃饭,可她连嚼都不会嚼。龙伍令就把她的嘴巴掰开,把勺子伸进去捅,捅得她嗷嗷直叫,一直捅到喉咙管。她鼻子憋了一股气,才把饭吞了下去…… 随着时间的推移,龙伍令发现,女儿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她不再开口说一句话,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木头人一般,做什么事都需要别人的牵引。她虽然经常不吃不喝不动,但有时会突然狂吃东西,而且是乱吃。自家饭桌上剩饭、邻居家门前晒的花生、地上的烂桔子,她抓起来就往嘴里塞…… 面对行为怪诞的女儿,龙伍令心痛不已。女儿从小到大,身体特好,都没有吃过感冒药。有一年下大雪,她不小心掉到水塘里,被救起来后,她喷嚏都没打一个。女儿如今身高1米68,白白胖胖的,她究竟遇到了什么样的意外?龙伍令百思不得其解。看着女儿的病情越来越严重,龙伍令带着她奔波在一家又一家的医院,她的五脏六腑都检查过了,却始终没有揭开谜团。 村里一些村民开始揶揄着嘀咕:一个女娃在外面的花花世界,是不是遭遇了意外呢?不堪忍受世人的白眼和胡乱猜疑,龙伍令又把龙伦香背到了梁平县人民医院的妇科做检查,结果还是一切正常。 没病没病!还是没病!!那龙伦香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奇怪的行为呢?在梁平县这个重庆北部的深山里,乡亲们世世代代都没有见过这样奇怪的症状,他们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理由可以解释。无奈之下,龙伦香的奶奶陈德珍请来了邻村的大仙到家里“驱邪”。 现年40岁的龙伍令上过初中,从不迷信,他明知道“大仙”纯粹是来骗钱的,可为了拯救可怜的女儿,他还是希望奇迹出现。然而,邪也驱了,鬼也捉了,半年过去了,龙伦香的病情却丝毫没有好转。 由于地处大山深处,龙伍令在自家一亩多地主要种了些南瓜、红薯,可是因为运出深山销售的成本太高,满屋的南瓜、红薯只能拿来喂猪。全家4口人一个月几百元的收入,只够保证家里的一日三餐,为了治女儿的怪病,龙伍令耗尽了全部积蓄20000多元。 神秘病症轰动深山,木僵症痛彻慈父心扉 为了为女儿筹集治疗费,龙伍令把龙伦香留给了年迈的母亲陈德珍照看,自己和妻子都外出打工去了。龙伍令走后还不到一个月,龙伦香就病情加重,每天不吃不喝躺在床上,形如“木头人”,甚至抓食自己的大便。家人只好找来一根一米长的竹竿,将她的双手捆在竹竿两头,控制她的行动。 2007年5月27日这天早上,陈德珍叫龙伦香起床,突然发现她浑身僵硬冰冷,像死了一样。她一摸孙女的鼻孔,感觉她没有呼吸了。她立刻叫龙伦香的伯伯龙正刚过来确认。龙正刚把手在她鼻孔边一探,也觉得她“没气了”,看起来就是死了。随后赶来的村民也都认定龙伦香已经死亡,便给远在重庆打工的龙伍令打了电话。 接到电话,龙伍令悲痛不已,他不敢相信,女儿才17岁,就这样离开了人世了吗?因为常年忙于生计,龙伍令没有给女儿过过一次生日,一年到头也没顾上和女儿唠几句家常,现在女儿却要永远地和他告别了。他一边伤心地往回赶,一边安排家人准备后事。 龙伍令赶回家,只见殡葬车停在家门口,女儿的尸体被孤独地关在车里,他含泪给她烧一点纸钱,就让拉去火化。就这样,龙伍令连女儿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就让殡仪馆的车拉走了她。幸运的是,在送往火化炉的那一刻,火葬场的工人发现了龙伦香微弱的呼吸,才避免了惨剧的发生!这就是本文开头出现的惊魂一幕。 然而,每每看着从鬼门关前拉回来的女儿,龙伍令既欣慰,又悲伤。女儿正青春年少,她的人生才刚刚开始,难道她就只能这样生活在沉寂的世界吗? 龙伍令一直精心收藏着一双棉鞋,这是女儿上初中时给他织的。由于母亲常年在广东打工,家里还有2个年幼的弟弟,洗衣做饭这些家务活时常由龙伦香承担。她自幼听话懂事,好学上进,家里条件差,没有钱买棉鞋,他便跟大人学着用毛线织鞋。从第一双的手工粗糙,到第三双的平整匀称,一针一线都透露着龙伦香的心血。龙伍令时常看着这双鞋发呆,想起女儿成长的点点滴滴,越发心酸无比。“那个娃儿很节约,舍不得吃舍不得用,念书时一个星期给她两块零花钱,她还省六毛钱回来。” 对于家境的拮据,龙伦香看在眼里,想在心里。龙伍令还清楚地记得,小时候龙伦香在家里的墙壁上挖了一个小洞,每次节约下来的零花钱她都会藏在这个洞里。每当家里有急需,她会毫不犹豫拿出来。龙伦香16岁到重庆打工,每月才四五百块工钱,每月发工资后,不是把工资她送回家,就是打电话让同在重庆北碚区打工的父亲过去拿,一分一毫都不留…… 现在,看着曾经乖巧的女儿得了如此怪病,做父亲的却无能为力,龙伍令感到万分无助。为了弄清楚女儿得的到底是什么病,他继续开始了艰难的求医之旅。 位于大山深处的龙凤村,离梁平县城有40公里山路,是龙凤村通向外界的唯一途径。2008年12月中旬,本文记者在从梁平县城前往龙凤村采访,客车在盘山公路上缓慢行进了2个小时,两边就是悬崖峭壁和万丈深渊,让人不寒而栗。可为了查明女儿的病情,这条路,龙伍令自己都不知道往返了多少次。从乡下赤脚医生、镇、县医院、到重庆的各大医院,他想尽一切办法去根治女儿。然而,一次次的求医,一次次的奔波,换回来的却始终是失望,女儿到底得的是什么病,谜底始终没有揭开。 从殡仪馆回家之后,龙伦香再次发病。无奈之下,家人又将她捆在竹凉板上。龙伍令心疼女儿,又将她的双手解开,带她到屋外活动。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龙伦香能自己站立,但只有在别人牵引下才能行走。如果无人引导,她就一直闭眼保持标准的立正姿势,像个木头人,像一具僵尸! 因龙伦香的母亲远在广东打工,女儿就时刻需要龙伍令服侍。她晚上闹起来,龙伍令觉都睡不着,白天还要做工。从龙伦香发病那天开始,他就几乎没睡过一个好觉。短短半年,40岁的龙伍令被折磨得像50多岁的老人。由于经常熬夜,他患上严重的眼疾,眼角经常溢出白色的分泌物,擦尽后又溢出来了…… 看着龙伦香魂不守舍的怪异行为,村里的小孩开始在背地里叫她“疯子”和“神经病”。久而久之,村民的这些叫法却使龙伍令浑身一激灵:自己往常带女儿看的都是一些综合性医院,都是检查身体上的毛病,而从来没有从精神上考虑病因,她是不是患有某种可怕的精神疾病呢? 他尝试着把女儿背到了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平湖分院,这是一家精神专科医院。该院早期心理卫生干预科主任曾俊对龙伦香的一系列异常行为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后,发现龙伦香住院后,经常独自一人坐在病房的地上,一坐就是一天,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甚至眼睛的睁和闭都需要别人帮她完成。躺在病床上,龙伦香经常是四肢麻木,没有任何动作。医生把它手拉起来后,扶她的手放了,她就始终保持她的手举起来的状态,直到医生把她的手按下来,她的手才放下来,这就像摆蜡人一样,把她摆成一个什么姿势,她就可能是什么姿势。 医生们于是猜测,龙伦香是不是得了严重的精神抑郁症呢?就在医生们为此感到困惑时,龙伦香的又一个行为让医生们受到了启发。医生把她扶到床上后,给她把枕头取了。可是,她还是以有一个枕头的位置睡觉。这不是古老医学中提及的木僵症状吗?木僵症指的是人处于一种像僵尸一样的状态,这种症状属于精神分裂症的一种,“空气枕头”就是木僵症的一个有代表性的外在表现形式。 结合龙伦香的其它怪异行为,主治医师曾俊终于做出了诊断:龙伦香患的是精神分裂症,其一系列怪异的行为是木僵症的表现。而5月27日那天,龙伦香的假死经历,也是一个严重的木僵状态的体现。 精神分裂症?木僵症?这些字眼虽然对龙伍令这个仅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庄稼汉那么的陌生,但是病因总算是找到了,他松了一口气。可医师曽俊指出,精神分裂症目前还不能完全根治,但是可以通过药物和心理治疗,还有些物理治疗缓解她的症状。这个消息对于龙伍令无疑是晴天霹雳,他很纳闷,之前他家里没有人得过这种病。女儿为什么会得这么奇怪的病?女儿是不是在打工期间遇到了什么不测呢?要是她一直这么魂不守舍,她今后的人生该怎么走呢? 铁血父亲泣血拯救,穿越悲情浴火中生 龙伍令做出了一个决定,他要去寻找女儿得病的起因。他找到了璧山派出所,找到了龙伦香原来的工友,四处打听,终于还原了女儿进派出所之前发生的一切—— 龙伦香出生后,由于经济拮据,龙伍令和妻子只能常年在外地打工,家里常常只有年幼的龙伦香和她的奶奶守着空荡荡的房子。没有父母的陪伴,龙伦香的童年很孤独,她不爱说话,性格内向,时常闷着头干自己的事。 由于家境的贫寒,龙伦香16岁初中毕业后就来到了重庆市打工。她依然非常节约,尽一切努力挣钱,加班加点她都要去干,休息日都不停歇,也从不和大家出去吃饭、游玩。虽然每月才四五百元工资,可是她从来舍不得花,她的生活费经常是靠捡垃圾积攒下来的。做了一年,她却存到5000多元钱。 2006年底的一天,龙伦香带着这些辛苦攒下的钱和一些衣物行李准备返乡,可是就在这一天,她的命运彻底改变了。 这天,她拖着行李路过重庆游人如织的解放碑时,便停下来,坐在温暖的阳光下小憩。这座城市承载着她太多的梦想,在遐想中,她渐渐靠在石椅上迷迷糊糊睡着了。可是,等她醒来时,忽然发觉自己的随身行李和钱包都不翼而飞。龙伦香惊慌失措,到处寻找。身上脏了,没有衣服换了,也没有钱给家里打电话了。16岁的龙伦香完全没了方向,钱没了,她无法回家,也不知道怎么跟家里人联系,饥饿与寒冷一阵阵袭来,渐渐地,她的神志开始迷糊起来。 龙伦香想再去找一份工作,她在一家职业介绍所遇到了重庆市璧山县的一位老乡,这位老乡带着她一起去璧山县的一家工厂工作。走在路上,她在车里就神智恍惚,老板就喊她下来,并给她回家的路费,让她自己回去。可她坚持要打工,要把丢失的钱再挣回来。知道找个工作不容易,她就一直步行到数十公里外的璧山县,并把那个老板找到了。可是在那里没做两天工,发现她神智恍惚,老板就辞退了她。 从工厂出来后,龙伦香流浪在了陌生的街头,她不知道自己还能去哪里,万念俱灰。她于是想到了死,准备从一座10多米高的天桥上跳下去。这时,附近一个拣破烂的人发现了她,当即拨打了110。 万念俱灰的龙伦香被带到了派出所。现场一番抢救后,她神智苏醒过来。参与急救的医生问其家里电话,少女大声背出了父亲的手机号码。第二天,龙伦香被匆忙赶来的龙伍令接回家中。龙伍令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女儿小小的年纪竟然经历了这么多打击,难道这些就是女儿得精神分裂症的原因吗? 主治医师曾俊告诉他,精神分裂症的病因跟龙伦香生活的社会环境与成长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他听完龙伍令对龙伦香的成长经历的讲述后指出,对待孩子要有感情交流与沟通,孩子从0到6岁这个阶段,要对她安全感的建立,农村孩子这方面往往被家长忽略,否则孩子在青春期进入社会后,抗挫能力将非常弱。龙伦香16岁就出门打工,面对的是成年世界,她以一个少年人的心态去和成年人打交道,肯定面临巨大的精神压力。 医生的话让龙伍令痛悔不已,他和妻子一直忙于生计,从来没有想过要和女儿交流,也不关心她心里到底在想什么,甚至在她丢了钱包后,他还责怪过她。在她生病后,他也没有好好地安慰过她。龙伦香在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平湖分院住了一个月后,龙伍令开了一些药带着女儿回家了,他决心要用自己的全部努力,让女儿的症状有所减轻,浴火重生! 每天清晨,在龙凤村的后山上,总会出现两个身影,那是龙伦香和她的父亲龙伍令。龙伍令每天早晨把她带出去,慢慢地走,慢慢开导她,他还带她出门赶集,看看外面的世界。不管龙伦香能不能听懂,龙伍令一有机会就会跟女儿说话、聊天。他相信,女儿原本那么听话,那么懂事,她不会就这样抛下她的家人,总有一天,她会清醒过来。 龙伍令上初中时,学习成绩优异,先后在梁平县学科竞赛中多次得奖,可最终因家庭贫穷而辍学。成年后,他常在农闲时在重庆当挑夫,卖苦力。自己经历的人生挫折够多的了,他不能让孩子再遭罪了,他一次次噙泪对女儿说:“娃啊,你不管遇到什么波折,都要想开点,从失败吸取成功的教训。你不要背老思想,事物是发展的,什么事情都可以改变的,如果你有什么心思,爸爸绝对能帮你解决好。” 除了和女儿聊天,龙伍令不管是下地干农活,还是到邻居家串门,都会带着女儿,他再也不会让她一个人孤零零地呆在家里了。他希望用他迟到的父爱重新唤醒女儿。龙伦香大小便无法自理,经常尿在裤裆里,龙伍令就和老母一道,不嫌不弃地为女儿换干净的衣服,好心的邻居们也来帮忙,面对此情此景,个个泪流满面。 由于得精神分裂症的病人有时会有自杀的念头,龙伦香曾经还想过跳桥自杀,龙伍令便时刻留意着女儿的一举一动。洒庄稼的农药、厨房的菜刀、尖利的竹片、日常要用的绳子,等等,他都一一藏好,害怕女儿出现意外。 几个月后,在父亲的精心护理下,再加上药物治疗,龙伦香的病情终于得到了一些缓解,不再轻易捡脏东西吃,也知道换内衣了。未发病时,她还帮助家人洗衣做饭。 看到女儿渐渐恢复,龙伍令喜上眉梢。可对龙伦香得的怪病,或许谁也无法体会他内心的愧疚,虽然医生说精神分裂症跟社会环境和成长背景有关,但是龙伍令始终觉得是自己没有照顾好女儿,对她的关爱不够,才导致女儿得病的。现在他能做的,就是加倍地关心女儿,以此来弥补心中的愧疚。 2007年12月,邻村一个叫熊孝志的建筑工人上门提亲。熊孝志虽比龙伦香大10多岁,但本分可靠,对她的遭遇很同情,也十分欣赏她的勤劳善良。为了让女儿得到情感归宿,抚慰那颗受伤的心灵,2008年正月初八,在龙伍令张罗下,龙伦香嫁给了熊孝志。 为了让龙伦香换一个全新的环境调养,2008年3月15日,在龙伍令建议下,熊孝志带着龙伦香投靠远在拉萨郊区工作的姐姐家,他一边在那里打工,一边协助妻子疗养。他的姐姐也很同情这个弟媳,不断给他做好吃的,并抚慰她。 到拉萨最初,龙伦香几乎没有自控能力,随地拉尿,打扫卫生都要喊她才行。可爱情滋养和亲情的抚慰,雪域高原淳朴的民风和清新的空气,让她心情舒畅,她常常面对洁净的山野振臂呼号,并开始主动做一些轻松的家务。除了有点贪玩、贪吃和有些小孩子脾气外,她看起来跟正常人没有什么区别。 她还不忘学习,喜欢看英语,一高兴就与上中学的侄子进行英语会话,有时跟熊孝志用英语对话,。尽管小学毕业的熊孝志不懂英语,但他还是微笑着倾听她说外语,和她一起学英语。 由于精神备受刺激,许多事她记得模糊不清,但她总能记住两件事:一是自己的家在重庆梁平柏家镇,二是父亲的生日,并经常推算父亲的年龄。有一天见到姐姐在绣花,她也开始纳鞋,说要给父亲40岁生日再绣一双棉鞋。她偶尔也写字,她在日记本上散乱地写着一些话:“我要读书!”“I help you!”截至本文发稿前止,龙伦香已经怀孕3个多月,或许是母性的情怀勾起她对新生活的无限向往,她在日记本中写道:“珍惜每一天,把握每一次机会。”熊孝志和她已经商量好,2009年6月夫妻二人回重庆分娩,然后在这个给她无限伤痛的故土开始全新的生活! 2008年10月22日这天,是龙伦香19岁的生日,家人特意准备了一桌好菜为她庆祝。由熊孝志领头,大家为她唱起生日歌,她也跟着拍手,跟着唱起来,唱着唱着,她就泪流满面。 女儿远在拉萨疗养,龙伍令却丝毫没有放松对她的牵挂。为了让女儿彻底康复,龙伍令先后多次到重庆的医院咨询拯救女儿的方法。重庆西南医院神经内科史树贵教授告诉他,目前医疗条件虽然无法根本治愈这种精神疾病,只能用药物控制病情,但更多的精神抚慰,或许是拯救她的灵丹。 龙伦香的怪病被传开后,震惊十里八乡,许多好心人表示关切,镇政府送来600元慰问金,村委会也带着白糖等营养品上门看望。然而,让龙伍令痛心的是,2008年11月,中央电视台前来做一期节目,梁平县巴南医院承诺对龙伦香免费救助。可是,在拍摄完节目后的当天,龙伦香就被该医院扫地出门…… 人性的丑恶让铁血父亲龙伍令更加坚定了誓死拯救女儿的决心。他开始意识到,因为恒久不变的血脉相连,拯救女儿,他不能靠天靠地,只能靠自己。纵然女儿的康复还要耗资巨大,这个贫寒的家注定要走很长一段路,他也要咬紧牙关坚毅地走下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eb941a0100g5gq.html
个人分类: 奇闻怪病|368 次阅读|6 个评论
百度相对论吧对关于鬼魂的严肃讨论
热度 1 chrujun 2010-12-2 23:49
本人写的鬼魂,僵尸与物理学(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81456 )博文,被 网友 惟一佛乘得滅度 转载到百度相对论吧( http://tieba.baidu.com/f?kz=929975958 )。 相关的回复有28条,部分回复很有代表性,也有意思,特意粘贴到这里,再点评一下: 虽然我本人也认为不承认鬼魂,不过这解释我认为不恰当 因为超自然的东西不能用自然的东西来解释 谁愿意要相信有鬼就让他们去相信吧,与其他人无关 科学是无法否认鬼的存在的,但是承认鬼存在一定是否认科学 尽信科学,不如无科学。什么是科学? 在你已知的科学中无法解释的是否就不存在呢? 科学的发现总是从未知到已知的探索过程。 人可见光是电磁波谱中人眼可以感知的部分,可见光谱没有精确的范围;一般人的眼睛可以感知的电磁波的波长在400到700纳米之间,但还有一些人能够感知到波长大约在380到78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那么在人不可见的光中,不可见是否就不存在了呢,或者还有科学所未知的领域呢?当今的科学是否全部都不漏的都了解呢? 可见光,人可以听到的声音,都只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不是全部,机器能测出来的难道就是全部了吗?人类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等待去发现。实际上时间和空间都是我们自己下的定义,实际就是那么回事吗?比如平行空间,11维,负物质有那么回事吗?人类未知的领域很多,现在某些所谓的科学也许是建立在片面和荒谬的基础上。 再说楼主说的取材,首先是鬼故事和电影,有多少是真的还是人为编造的? 楼主说的,鬼的能量从何而来? 第二,鬼有意识吗? 在中国的故事里,月光照的鬼身上,鬼就能活动。但月光的能量非常微弱,鬼即使能够将照射到身上的月光全部转换成能量,也不够走一步所消耗的能量。首先按先楼主的说法,月光照的鬼身上,鬼就能活动。谁告诉你月光就是他的能量来源了,月光如果只是分解能量的一种催化剂呢?或者是鬼能量循环的的一种条件而已。人类已知的能量转换方式就是 所有的方式吗?没有别的为知方法吗? 吸血鬼有意识吗?如果有意识,意味着大脑要思考。大脑要思考,就要一直消耗能量。而人死亡后,心脏停止跳动。脑细胞在心脏停止跳动后,很快就全部死亡。首先吸血鬼是神话中以及传说中的物种,你确定吸血鬼的生物组织就是死的? 那么,鬼魂存在吗? 农村有鬼魂现身的说法。我们同样利用物理学来分析,同样可以得出鬼魂不存在的结论。 空气由氮气和氢气组成。如果鬼魂存在于空气中,必定是某种自组织的气体或电磁波。空气只有氮气和氢气吗?必定是某种自组织的气体或电磁波,不能是别的组成?稀有气体那些呢?鬼魂是否存在,你又无法给它的存在下个定论,一定是由什么组成,其能量和意识的存在方式也都是未知的。你用已知的理论解释不通的事,不代表事物的不存在,只是未被发现而已。 所以鬼的存在灵魂的存在,科学是无法否认鬼的存在的,但是否认鬼存在一定是否认科学 回复:4楼 呵呵,你知道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吗?虽然人类不能看到全部光谱,也不能听到全频率的声音,宇宙中也有许多等待科学去探索的未知事物,但是热力学定律是放诸四海皆准的,能量无法自己产生,也无法从冷往热去传导,而lz转载的文中论证问题用的就是这些定律,并非一句人类科技还太落后了就可以驳斥的。 也许你想说:也许我们了解的这个所谓的定律实际上并非定律呢?也许某些情况下这些定律会被打破呢? 那么我也会反问你:你能想象空气中无缘无故突然出现某些物质(能量)吗?你能想象地球上有某些地方洗热水澡越洗越冷,洗冷水澡越洗越热吗?如果这些定律能被打破,宇宙岂不是早就乱套了?永动机不早就被发明了吗?你会不会奇怪,如果鬼和鬼魂既能打破物理定律,又有思想,而且还不死,最要命的是,古代的先贤现在全都是鬼,现代的人类再能耐,能对抗几千年来的先贤集体吗?为什么鬼这个种族现在还没有取代人类统治地球呢?奇怪奇怪,真是太奇怪了。 看到LS的发言我就想到学热学的时候教授的一句话了 一块砖头会不会自己往上跳?当然有可能,因为每个分子都可以运动,但是同时往一个方向运动的可能太小了,等于没有 热力学有统计解释。出现和鬼类似的东西的概率很低,扯淡起了很大的作用。 鬼魂,个人认为存在的可能性不大。凭什么人死了就可以变鬼魂变吸血鬼,阿猫啊狗就不行?我们的基因组和它们的差别在小数点后3位才有体现。而且你要是没听过你老家那些传闻,没看过那些电影,你还会有鬼的概念么?尤其是吸血鬼,为啥光吸血呢?吃肉,啃骨头,drink your brain不是更好么? 根据 超弦理论的观点,基本粒子也是由震动的能量所构成的,人的身体,包括人的意识,都是能量输出的一种表现方式,生命细胞的死亡,是否能代表能量的消亡呢?当然不是,那也是能量输出的一种表现方式.所以 ,有没有意识,靠什么提供能量,怎么运动,以什么形态存在,都是 由弦能量决定的.LZ解释这个问题的立场虽然很有道理,但是出发点太宏观了,没什么说服力. 点评:从上述评论可以看出,很多朋友对此进行严肃认真的思考和推理。一种观点认为,鬼的存在违反了热力学定律。另一种观点认为,人类基因和猫狗的基因差别只有十万分之一,如果人类死后有鬼魂,猫狗死后也有鬼魂。支持鬼存在的观点认为,有看不见的电磁波存在。 本人认为,通过热力学定律否定鬼的存在是很有说服力的。因为宇宙的墒一直处在变大状况。如果照目前的状态发展下去,宇宙将会变成一片死寂。人死了,墒也变大了,符合自宇宙诞生以来的发展趋势。人死后变成鬼,实际上是一个系统的墒变小的过程。一个系统的墒变小,必然要吸收能量。在不吸收能量的情况下墒变小,就违反了热力学定律。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7164 次阅读|0 个评论
僵尸蚂蚁
热度 2 ecoliugy 2010-11-14 21:12
僵尸蚂蚁
图1 (真菌( Ophiocordyceps unilateralis )寄生在木蚁( Camponotus leonardi )身上) 九月, 北国的空气中泛着微微凉意,满原野都是枯萎的玉米杆,波士顿远处街头,落日的余晖照在老梧桐树上,金黄的叶子更显秋意浓稠。哈佛大学的 David P. Hughes 博士这时却无暇欣赏如此美景,他和学生们正在泰国薄雾朦胧的森林中寻找一种神奇的蚂蚁---木蚁。地处热带地区的泰国即便到了九月也没有多少秋意,厚实的董棕、高挑的椰子屹立街头,鸡蛋花,茉莉花、荷花香气四溢,而人为干扰较少的森林地区则树木茂密,雾气弥漫。外表上看似宁静悠远的森林之中,一出让人心惊肉跳的“僵尸”戏目正在上演。 在枝条茂密,光线幽暗的热带雨林中,高大的乔木能长到30米以上,直冲云霄,大量的藤本和附生植物,各种各样的植物、毛虫、蝴蝶、鸟、蛇和昆虫生活在一个狭小的空间之中,丰富的生命形态吸引了众多科学家的眼球。植物学家、生态学家纷纷来到雨林中,试图了解在热带雨林里正发生着什么故事,为什么会有如此众多的生命出现在热带雨林里。 1992年,一位名叫Joseph Bequaert 的美国植物学家兼昆虫学家在一篇文章中描述了一种奇怪的生命现象----- 木蚁在死之前会紧紧的咬住叶子,然后从其头部会长出棕红色的真菌。一晃近20年过去了,科学家对这个奇特的现象一直没有进一步深入的了解。 新奇的自然现象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自然爱好者和自然科学家们,不同的时代研究方法和技术不一样,对事物的解答也自然不同。美国科学家E.O.Willson的巨著《蚂蚁》(The Ants)出版之后,更多的人得以对蚂蚁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和社会结构有更多的了解。蚂蚁的超级社会结构对人类的社会结构有什么启示,蚂蚁是如何高效、有节奏的管理其社会;如此密集的蚂蚁群落是如何防止疾病在其社会中传播的? 为什么工蚁会一直卖力干活、无私的奉献自己的一生?E.O.Willson提出的“真生物学”、“超级生命体”等等词汇,开创了一门新科学,启迪了众多的生态学家、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 昆虫学家 David P. Hughes 对昆虫与寄生物关系一直很感兴趣。现如今,他和E.O.Wilson 供 职于同一部门---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系。2006年,他带领学生来到泰国南部的热带雨林,开始研究1992年Joseph Bequaert 提到的“真菌寄生蚂蚁”的奇异故事。 在森林底层, David P. Hughes 幸运地 拍摄到了“真菌长在蚂蚁上”的照片(如图1)。这是一种真菌( Ophiocordyceps unilateralis )寄生在一种名叫木蚁( Camponotus leonardi ,科学名称叫 来氏弓背蚁,幸运的话你可能在西双版纳看到它。)身上。这种“真菌长在蚂蚁上”的现象就好比冬虫夏草,冬虫夏草是真菌长在蛾子幼虫身上。两者被寄生的形式有所相似。 那么,为什么会把真菌寄生蚂蚁称之为“僵尸蚂蚁”呢? 既然是僵尸,这就跟蚂蚁的行为有关,且听我慢慢道来。 蚂蚁是社会性昆虫。一个中等大小的蚁群中,蚂蚁个体数能达到数万只。这么多蚂蚁同住一个巢内自然很容易相互传染疾病。假如你是病菌,你会选择寄生谁呢?当然是这些群居的家伙。只要你成功感染或寄生了一个蚂蚁,它回到巢内,就很容易传染给其它个体,这样对病菌生活很有利,增加其适合度。假如你是蚂蚁,你会怎么做呢? 首先就是要就是搞好内部卫生;第二就是把巢建在远离病菌的地方;第三是让专人负责守门,得病着一律不准归家,赶出家门,滚得越远越好,以免传染给家人。 自然界可没这么简单,蚂蚁要出去找食,还要防备其它动物的取食。而真菌即便是成功寄生在蚂蚁身上,具备了营养条件,它也要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才能茁壮成长。 要了解为什么被称为“僵尸蚂蚁”,看来首先得了解蚂蚁和“真菌”的分布情况。 David P. Hughes 和他的学生们通过对森林中 木蚁和真菌的调查发现,只能在地表约25 cm 处发现真菌寄生木蚁的现象,而在任何高度都可以发现木蚁。木蚁常在树冠层活动,并将巢建在很高的树冠之上(蚂蚁的空间分布如图2橘红色所示),它们在离开巢穴之后,通常会沿着树干来到地面上,然后再爬上另一棵树(如图2 黑色线条所示),通常在地表的落叶上、树干和地表能发现了木蚁尸体,一些蚂蚁死尸较多区域,被称为蚂蚁的墓地(如图2地表深绿色椭圆区所示)。 图2 木蚁 ( Camponotus leonardi ) 生境的3-D 模型. 一旦到地面活动的蚂蚁感染了真菌,蚂蚁就会爬到地表处,找到一个合适的叶子,用强有力的双锷咬住叶脉而死去(图3 D)。2-3天之后,真菌便开始在蚂蚁体内生长,白色的菌丝会从蚂蚁的关节处长出来进一步和叶表面结合,加固蚂蚁和叶子间的连接,防止蚂蚁从叶子背面脱落(图3 A B)。一个星期之后,棕红色的基座从蚂蚁头部下方长出(图3 C),“结出”棕红色的孢子囊(如图1)。这就是“僵尸”蚂蚁的由来。 图3 (A B 真菌生长的电镜图;C 菌丝在蚂蚁体内的生长;D 咬在叶背面的僵尸蚂蚁) 蚂蚁在感染真菌之后,为什么会乖乖的爬到地表25 cm高处,并紧紧咬住叶子背面的叶脉呢?通过科学研究发现,在泰国热带的森林中,随着高度增加,空气湿度会降低,而温度则升高。原来在离地表30cm的高处事湿度最大、温度则相对最凉爽的地方(生态学家称之为微环境),这种真菌只有在此微环境之下才能生长出孢子来。科学家还发现,大多数感染真菌的蚂蚁都会朝着西北方向咬住叶脉,如今的推测是,朝着西北方向咬住的蚂蚁,风会将孢子传到更远的地方,但这一猜测还未得到证实。 David P. Hughes 发表在《美国博物学家》和《美国公共图书馆》上的 僵尸蚂的故事蚁听起来很酷,很像恐怖电影里面的情节。看过电影的人大都会觉得很可怕,认为这是虚构出来的科幻故事。看了这则发生在热带雨林的真实故事之后,你是否和 David P. Hughes 有同样的感觉,自然真 邪恶! 。僵尸蚂蚁故事可能让我们很不自然,但这就是自然。这样的现象还有很多,只是我们没有发现罢了。 僵尸蚂蚁中,真菌通过寄生的好到处,蚂蚁受到伤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把真菌称为寄生生物,蚂蚁称为寄主。通过寄生,一个物种可以改变另一个物种的行为,来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适合度),更加适应自然环境。想想看,被真菌寄生之后蚂蚁,会跑到地面,咬住叶脉,这种行为已近超出了寄生生物自生的生物特征(表型),这已经不再属于其中某一个物种,所以科学家发明了一个新词,延伸的表型(the Extended Phenotype),来描述这种关系,以增加人类对自然界的了解。 那么, 是什么东西控制了僵尸蚂蚁呢? David P. Hughes 博士猜测可能是真菌菌丝感染蚂蚁之后,分泌一种碱性化学物质,控制蚂蚁的神经系统。他希望在将来能够分泌出这种化学物质。 David P. Hughes 并非想当邪恶的科学家,通过分离出这种化学物质来控制别人。他想也许通过对这种寄生关系的研究,也许可以控制大规模入侵美国的火蚁,以造福人类。 在热带雨林之中,蚂蚁的数量惊人,蚂蚁占到了所有昆虫种类的 70% 。在自然的进化史中,很多生物都会进化出各种各样的手段来利用蚂蚁,真菌感染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 David P. Hughes 博士通过与英国古生物学家 Paul Kenrick 合作 ,很幸运的在一片叶子化石上发现了蚂蚁撕咬叶脉的痕迹(如图 4 )。这个叶子化石出自德国,已近有 4500 万年的历史,叶脉上可以清晰的看到咬的痕迹,表明僵尸蚂蚁早在 4500 万年前的侏罗纪就已近存在。 回答了这种真菌感染木蚁的关系有多少年的历史的问题。 图 4 (发掘于德国,侏罗纪时期的化石,叶脉上有被蚂蚁咬过的痕迹) 生态学家通常研究生命和物种间关系是什么、某一物种如何分布、数量有多少等等。僵尸蚂蚁的故事回答了僵尸蚂蚁到底是什么,分布在哪里,有多少年的历史的问题。讲到这里,似乎科学家的工作也该结束了,但事实并非如此,讲故事有个尽头,而自然研究则没有尽头。 正所谓 知也有涯而学也无涯。僵尸蚂蚁的故事依然很多,比如 2008 年,热带生物学家 Steve Yanoviak 同样在《美国博物学家》发表一篇章,告诉世人他发现了一种奇怪的僵尸蚂蚁。一种生活在中美洲亚马逊热带雨林的滑翔蚁( Cephalotes atratus )被一种 线性寄生虫( Yrmeconema neotropicum )感染后,其尾部会变得又红又大,看起来就像一颗熟透的浆果,从而成为喜食浆果的小鸟的捕食对象。小鸟将这种蚂蚁吞下肚后,此类寄生虫的虫卵会随着鸟儿的粪便传播开来(图 5 )。 图5(左: 正常的蚂蚁 中:被感染的蚂蚁 右:蚂蚁和浆果) 被感染之后的蚂蚁会模拟水果,高高抬起屁股吸引鸟儿来食,以促进寄生虫的传播。这又是一个与僵尸蚂蚁不一样的故事。 David P. Hughes 在《现代生物学》中发文评论“模拟水果”的故事,说到这个故事里不仅仅是寄生关系,昆虫身体结构变化,而且还涉及到了另一个重要的现象 ------ 拟态。 模拟水果的蚂蚁是否受到寄生生物化学控制,还是有部分基因被整合到寄主的基因里面,我们不得而知。但是通过对寄生关系的探究, 从遗传、行为和生化等方面的研究可以更进一步的了解这一个生命系统。这些故事则另当别论。 注释: David P. Hughes 于剑桥大学获得昆虫学博士学位,现在是哈佛大学的副教授。本文即根据 David P. Hughes 发表的论文改编而来,所有的图片都来自参考文献里的文章,略作修改。 David P. Hughes 主页: http://ento.psu.edu/directory/dhughes 本文经过修改已登在《雨林故事》,详见 http://emagazine.groups.xtbg.cn/archives/930 参考文献 Anderson SB, Gerritsma S, Yusah KM, Mayntz D, et al. "The Life of a Dead Ant: The Expression of an Adaptive Extended Phenotype." The American Naturalist 2009; 174 (3): DOI:10.1086/603640. Kate Larkin Attack of the ancient 'zombie' ants Published online 17 August 2010 | Nature | doi:10.1038/news.2010.415 Marcia Stone ‌ The Secret Lives of Thai Fungi Revealed. Posted online on November 6, 2009.(doi:10.1525/bio.2009.59.10.20) Hughes, D.P., D.J.C. Kronauer J. J. Boomsma (2008). Extended Phenotype: Nematodes turn ants into bird-dispersed fruits. Current Biology. 18: R294–R295 Hughes, D. P., Wappler, T. Labandeira, C. C. Ancient death-grip leaf scars reveal ant–fungal parasitism. Biol. Lett.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doi:10.1098/rsbl.2010.0521 (2010). Pontoppidan M-B, Himaman W, Hywel-Jones NL, Boomsma JJ, Hughes DP. "Graveyards on the Move: The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Dead Ophiocordyceps-Infected Ants." PLosS ONE 2009; 4 (3): doi:10:1371/journal.pone.0004835. Yanoviak, S.P., Dudley, R., and Kaspari, M.(2005). Directed aerial descent in canopy ants.Nature 433, 624–626.
个人分类: 未分类|43036 次阅读|13 个评论
鬼魂,僵尸与物理学
chrujun 2010-11-7 23:18
我老家在农村,流传着无数活灵活现的鬼故事。在香港电影里,我们可以看到走动的僵尸,西方有吸血鬼的故事。如果不对各种鬼故事利用现代科学进行严肃思考,还很难否定鬼的存在。 要解决鬼的问题,需要对两个问题进行认真思考。第一,鬼的能量从何而来? 第二,鬼有意识吗? 在中国的故事里,月光照的鬼身上,鬼就能活动。但月光的能量非常微弱,鬼即使能够将照射到身上的月光全部转换成能量,也不够走一步所消耗的能量。并且,鬼为什么能够将月光转换成能量?是通过什么装置、什么方法实现能量转换的? 答案是鬼根本无法将月光转换成能量。因为人死之后,其细胞已经死亡。除非细胞丧失水分,变成干尸。否则,人体细胞会被细菌分解。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干尸显然无法将月光转换成能量。 西方的说法更靠谱一些。在西方,吸血鬼靠喝人血而保存运动能量,解决了能量问题。但是,吸血鬼有意识吗? 如果有意识,意味着大脑要思考。大脑要思考,就要一直消耗能量。 而人死亡后,心脏停止跳动。脑细胞在心脏停止跳动后,很快就全部死亡。 因此,即使人的其它组织能够存活过来,人的脑细胞肯定无法存活,吸血鬼注定没有意识。 如果吸血鬼没有意识,他/她怎么能够找到人呢? 吸血鬼没有了脑细胞指挥,肯定找不到目标,同样解决不了能量来源问题。 由此看来,实体的鬼是肯定不存在的。因为实体的鬼不存在可信赖的能量来源,注定动不起来。 那么,鬼魂存在吗? 农村有鬼魂现身的说法。我们同样利用物理学来分析,同样可以得出鬼魂不存在的结论。 空气由氮气和氢气组成。如果鬼魂存在于空气中,必定是某种自组织的气体或电磁波。由于电磁波会在空气中快速扩散,能量消失,鬼魂肯定不能以电磁波的形式存在。如果鬼魂是某种自组织的气体,它在运动中肯定要克服空气的阻力进行运动,同样需要能量和意识。 因此,白天看不见的鬼魂同样无法解决运动能量和意识问题。 由于实体的鬼和看不见的鬼魂都无法解决运动能量来源和意识问题,鬼魂肯定是不存在的。我们根本没有必要害怕鬼来攻击。任何关于魂灵托梦的说法,都是虚幻的说辞,最多来自相信鬼魂存在的人的无意识大脑活动。
个人分类: 地球物理及仪器|6099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5 11: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