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印度板块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印度板块为什么会强力北漂?
热度 1 liangguanghe1 2020-3-19 18:10
印度板块为什么会强力北漂? 中国科学院 梁光河 本文发表在2020年《地学前缘》第1期,原文名称:梁光河.印度大陆板块北漂的动力机制研究, 地学前缘 2020,27(1): 211-220. 摘要 :印度大陆板块是一个活化的克拉通板块,其向北漂移并与欧亚板块碰撞过程得到了广泛研究,但其北漂的动力机制则很少被关注。传统上认为是海底扩张造成了印度大陆板块的北漂,但最新的地球物理观测结果却与此相悖。本文基于地磁场异常特征、古地磁测量和地震勘探剖面等诸多证据的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印度大陆板块厚度大约40 km,其北漂的动力机制与印度板块南侧深部的岩浆上涌密切相关,大陆板块的漂移是自发驱动的。通过新建立的大陆漂移模型可以合理解释印度大陆板块漂移的动力来源。并合理地解释了印度大陆板块北漂中伴随左旋的深层次动力机制。最后探讨了印度大陆板块在80 ~ 40 Ma期间异常高速漂移的根源和东非大裂谷的成因。本研究为大陆漂移模式提供了一个新的动力机制。 在传统的板块构造理论框架中,印度洋板块为全球六大板块之一,它包括印度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两个次大陆板块,其余主要以大洋岩石圈为主,主体属于大洋板块。但近期的研究发现,同属印度洋板块的印度大陆板块与澳大利亚大陆板块漂移的历史显著不同步。来自印度的古地磁证据说明,在 180 Ma 的时间里,印度大陆板块向北至少漂移了 6000 km 以上,而且伴随着高达近 60 度的逆时针旋转 ,而且在 80~40 Ma ,漂移速度显著加快。澳大利亚从南极最终破裂并形成新海底的时间为 55~53 Ma ,也就是说澳大利亚大陆大约 55~53 Ma 开始从南极洲大规模裂解北漂 ,并没有发现显著的左旋运动。这说明说印度大陆板块和澳大利亚大陆板块具有显著不同的构造运动历史,应该分别进行讨论。事实上,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完全不同,二者无论从物质成分还是从厚度以及形成历史都相距甚远,板块构造把它们混淆在一起作为一个板块来讨论,存在实质性问题。 青藏高原的隆升与印度大陆板块和亚欧大陆板块碰撞密切相关,近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的隆升机制和碰撞时限上 。对于印度大陆板块为什么会强力北漂,传统上认为是印度洋的地幔对流和海底扩张造成的 ,但诸多的观测事实却并不支持这个结论,图 1 显示在印度洋中分布广泛的古老微陆块残片,这是传统的海地扩张模式难以合理解释的。而且在印度洋的磁异常图上也没有发现平行于洋中脊的磁条带特征,同样不支持海地扩张模式。这些都说明海底扩张不能提供印度大陆板块漂移的动力,但印度大陆板块又的确北漂了,而且还伴随着左旋,那么其动力机制会是什么呢?本文基于近期的地球物理观测数据说明印度大陆板块的强力北漂的动力机制,并阐述其北漂中左旋的原因。 1-马斯克林洋底高原;2-马达加斯加微陆块;3-马达加斯加洋底高原;4-莫桑比克微陆块;5-厄加勒斯微陆块;6-马里昂洋底高原;7- Conrad 海隆;8-克洛泽洋底高原;9- Elan Bank 微陆块; 10 -凯尔盖朗洋底高原; 11 - Broken 脊; 12 -纳多鲁列斯微陆块; 13 - Cuvier 微陆块; 14 - Exmouth 微陆块; 15 -东经九十度海岭; 16 -查戈斯-海岭; LLSVP- 超级地幔柱 图 1  印度洋盆及周缘大地构造略图 F ig.1 Tectonic sketch of Indian Ocean 1海底扩张与印度板块北漂的动力机制 1.1磁异常不支持海底扩张 众所周知,红海是一个新生代才裂开的新海洋,按照海底扩张假说,磁异常条带必定和洋中脊呈现条带状平行分布,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在红海西部,磁异常条带几乎与洋中脊垂直,而在红海东部磁异常也并不呈条带状,而是呈现团块状与洋中脊呈似平行状(如图 2 中黑色箭头所示)。也许有人质疑说,因为红海是一个还没有被完全扩张开的海洋,所以磁异常条带与洋中脊不平行。但印度洋是一个成熟的大洋,那里的洋中脊与磁异常条带也没有平行关系。这说明海底扩张在这里得不到地磁异常的支持。 图 2 印度洋地区磁异常图 Fig.2 Magnetic anomaly map in the Indian Ocean 1.2大陆残片进一步否定海底扩张 在印度洋内发现大量古老微陆块 ,主要包括:塞舌尔微陆块、莫桑比克微陆块、厄加勒斯微陆块、 Elan Bank 微陆块、 Exmouth 微陆块等,塞舌尔群岛花岗闪长岩测年在( 748.4 ± 1.2 ) Ma 到( 808.8 ± 1.9 ) Ma 之间(图 1 )。 ODP 183 航次 1137 在 Elan 浅 滩 Kerguelen 海台西部的凸出部分玄武岩层序内的砾岩中发现了元古宙大陆岩石碎屑 。印度洋内也有巨大的大陆碎块,例如 Seychelles 群岛就是一个在约 64 Ma 期间由于海岭断裂而孤立存在于印度洋中的晚前寒武纪大陆碎块 。在西南印度洋洋中脊附近同时发现了 5 Ma 和 180 Ma 的辉长岩,总之大陆残余物质可能广泛地散布在印度洋的岩石圈和软流圈中,它们孤立存在并被保存下来 。这些观测事实说明,不能用传统的海底扩张解释印度大陆板块的漂移动力机制,需要探寻更深层次的驱动力。 2印度大陆板块的厚度 从全球板块厚度分布图、印度天然地震的深度约束和羚羊计划勘探剖面远程约束结果说明印度大陆板块厚度大约为 40 Km 。特别说明的是这里用大陆地壳的厚度代表大陆板块的厚度,海底扩张用岩石圈厚度代替大陆板块厚度,没有得到精度最高的反射地震证据支持,而且上面诸多证据说明海底扩张假说存在严重问题。 传统的板块构造认为板块运动发生在岩石圈,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一部分,之下是软流圈。而实际上,根据全球地温梯度地下 40 Km 深度温度可达 1200 ℃,也就是说在地壳和地幔过度区域大多数岩石都会发生熔融或部分熔融,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滑脱面。另外,前人对地壳内以及上地幔接触带的岩石流变性及强度进行了很好的研究 。结果表明无论假定地壳或地幔含水与否,在 40 Km 深度都存在一个岩石强度显著分界面,该深度下岩石强度显著变低,说明它可能是处于流变状态,这也是莫霍界面,过去普遍认为那是一个相变界面,在新的大陆漂移模型中认为那是一个主滑脱面。 对印度大陆地壳也就是板块的厚度估算,主要是基于以下四个方面的证据: (1) 从美国地质调查局公布的最新全球地壳厚度分布图(图 3 )可以看出,印度大陆板块厚度大约为 40 Km 。 (2) 地震勘探实测资料能够更详细地说明印度大陆板块的厚度。在羚羊计划中,对横跨青藏高原和印度大陆的一条近南北向的大剖面线,依据 P 波接收函数对进行了综合解释 ,结果显示最南端的印度板块的厚度大约为 40 Km 。 (3) 印度大陆板块内部天然地震的震源深度范围也能佐证印度大陆板块的厚度,印度板块中南部地震震源深度大多集中在 40 Km 以内,而到北部接近喜马拉雅山地区,地震震源深度可达 80 Km 。 (4) 全球地温梯度通常分布在 15-80 ℃ /km 的范围,大陆地壳平均地温梯度 30 ℃ /km ,洋壳可达 80 ℃ /km 。古老稳定的克拉通板块通常地温梯度较低。长英质岩石的湿固相线温度多在 600 ℃左右 ,印度板块属于刚性的克拉通板块,按照最低地温梯度 15 ℃ /km 计算, 40 Km 深度就可以达到长英质岩石的湿固相线温度,发生熔融或部分熔融。 图 3 全球地壳厚度分布图 Fig.3 Global Crustal thickness map 3印度板块北漂的动力机制 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板块构造理论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不清楚驱动大陆板块漂移的动力机制到底是什么。早期的看法是“软流圈对流施加于板块底部的牵引力”,但随着研究深入,人们发现岩石圈与软流圈的耦合很弱,对岩石圈的运动影响很小;而软流圈的对流方向并不平行于上覆岩石圈的运动方向 ;从而进一步认为,板块运动是板块自我驱动并控制地幔对流的总体格局。具有负浮力的榴辉岩化岩石圈在俯冲带下沉并进入地幔,是板块驱动力的根本来源。近期的研究认为,板块的驱动力 90% 以上来自于负浮力,不到 10% 来自于洋中脊的扩张推力 。最新的研究说明 ,在其初期,人们以为地幔对流是板块运动的驱动力。进一步的研究却表明,弧下深度( 80~160 km )大洋岩石圈的重力下沉是导致板块运动的主要驱动力。这说明海底扩张的驱动模式已经被质疑。但大洋岩石圈的重力下沉驱动板块运动并没有得到地球物理证据的确认。既然传统的海底扩张模型难以对大陆漂移的驱动力进行合理解释,那么有必要用新的模型进行解释。为此作者提出新大陆漂移模型(图 4 ),该模型认为:大陆板块可以在热力驱动下自己发生漂移,动力机制可以用传统的伸展构造的形成机制和过程来解释。这个推动力来自一个个连续的伸展构造形成过程。当地幔上涌推动两侧地块向两边移动,处于中心的上涌地幔因上升最高首先凝固,而已经移动的地块必然会在后面腾出空间,产生低压诱发下面地幔进一步上涌,上涌的地幔再进一步推动地块移动,这是一个连锁反应过程。造成的结果是大陆板块仰冲在大洋板块之上发生漂移(相对大陆板块,洋壳就是俯冲在大陆板块之下)。在大陆板块后面引起岩浆不断上涌,巨大的岩浆热动力推着大陆板块往前跑 。这个运动过程是基于大陆板块首先发生裂解,产生了一个裂缝和岩浆上涌,在初始阶段,大陆漂移与海底扩张一致,但洋中脊喷出的岩浆很快会被海水熄灭,因此海底扩张不能持续,但大陆板块漂移后在其后面持续不断地涌出岩浆并不断被海水熄灭,这个热力推动过程才能持续推动大陆板块向前漂移。 图 4 新大陆漂移模型 Fig.4 New continental drift model 该模型有如下特征: ( 1 )大陆板块的最前方因受到挤压,增压升温产生地壳流,洋壳隆起; ( 2 )大陆板块前部会产生逆冲断层、造山带、火山带、地震带;同时地壳流的上涌会在大陆板块前部的部分薄弱带出现伸展构造; ( 3 )在大陆板块后部产生巨厚沉积和正断层;大陆板块尾部会有拖尾隆起,可能留下火山岛链、大陆碎片遗撒物。 这个新的大陆漂移模型,不但能够合理解释大陆漂移的动力机制,也能对当前全球地震和中国地震分布特征进行合理解释 。 4 综合地球物理证据 4.1 古地磁证据 古地磁研究表明 ,印度板块在 71 Ma 之前还位于遥远的印度洋南部,其中心点位于南纬约 35 °的地方,从其给出的印度板块漂移历史图上可以看出,从 71 Ma 至今印度板块大约发生了 37 度的逆时针旋转。印度板块在 200 Ma 之前还位于南纬 45 度左右 ,并在向北漂移运动中发生了大幅度的逆时针旋转,印度板块的漂移速度也是变化的,在 80~40 Ma 期间速度达到 8~18cm/y (图 5 )。这说明印度板块的确是从遥远的南方漂移到当前位置的,而且正在向北漂移碰撞过程中,其漂移的动力机制是否能够从新的大陆漂移模型得到支持?人工地震勘探剖面给出了答案。 a- 大西洋裂解前的状态; b- 根据古地磁测量得到的印度大陆板块随时间纬度变化曲线 ; c- 印度大陆板块漂移历史示意图。 图 5 印度大陆板块的漂移历史和轨迹 Fig.5 The drift history and trajectory of the Indian mainland plate 4.2 人工地震勘探证据 图 6~8 分别给出了美国 ION 地球物理公司为勘探石油,在印度近海区域是实施的 3 条高精度人工地震勘探剖面及简单地质解译 。图中 a 是剖面的实施位置, b 是该剖面在新大陆漂移模型中的位置, c 是该地震勘探剖面及地质解译。图 6 和 7 中可以明显地区分出陆壳、过渡带和洋壳,陆壳厚度大约 40 km ,而洋壳厚度 7~12 km ,中间的过渡带是典型的被动大陆边缘盆地。考虑到随深度升温,图中把深部弱反射和杂乱反射区域解释为软塑的熔融或半熔融状态。这些软塑状态的地质体会随着印度大陆板块的向北漂移在其后面腾出空间,降压进一步诱发深部岩浆上涌,上涌的岩浆又反过来推动印度大陆板块,从而产生持续的推动力。图 8 的地震勘探剖面大部分在洋壳上,弱反射和杂乱反射区(即软塑性区)上升到很高的区域,由此会对印度大陆板块的西南部产生更大的推动力。将这 3 个剖面深部产生的推动力综合在图 9 上,就能够得出印度大陆板块受力总体方向是左旋向北。这与印度大陆板块漂移的历史吻合。事实上当今的 GPS 测量也说明印度板块在被北漂中左旋。 a-剖面的实施位置;b-该剖面在新大陆漂移模型中的位置;c-该地震勘探剖面及地质解译;黑色箭头表示正断层上盘下降方向。 图 6 印度近海地区高精度人工地震勘探剖面 A 及简单地质解译 Fig. 6 High-precision seismic exploration section A and simple geological interpretation in the offshore area of India a-剖面的实施位置;b-该剖面在新大陆漂移模型中的位置;c-该地震勘探剖面及地质解译。 图 7 印度近海地区高精度人工地震勘探剖面 B 及简单地质解译 Fig. 7 High-precision seismic exploration section B and simple geological interpretation in the offshore area of India a-剖面的实施位置;b-该剖面在新大陆漂移模型中的位置;c-该地震勘探剖面及地质解译。 图 8 印度近海地区高精度人工地震勘探剖面 C 及简单地质解译 Fig. 8 High-precision seismic exploration section C and simple geological interpretation in the offshore area of India 图 9 基于地震勘探剖面得到的印度大陆板块漂移动力机制模式图 Fig. 9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the Indian continental plate drift based on the seismic exploration profiles 4.3 GPS测量证据 印度板块在从冈瓦纳裂解向北漂移过程中存在显著的左旋已经得到广泛研究 。当前印度板块向北俯冲过程中是否仍存在左旋?从近期的中国大陆及邻区地壳现今速度场 GPS 测量中 ,可以明显看出印度大陆板块右边向北漂移速度快,左边向北漂移速度慢(图 10 ),说明印度大陆板块在北漂中存在左旋。也就是说印度大陆板块北漂中不但历史上存在左旋,现在仍然在左旋。这与人工地震勘探给出的当前受力状态吻合。 图 10 中国大陆及邻区地壳现今速度场 GPS 测量结果 Fig.10 GPS survey results of the current velocity field of the crust in China and neighboring regions 5 印度板块异常漂移速度与东非裂谷成因讨论 在印度洋区域存在两大科学问题,一是印度大陆板块历史上漂移速度异常高的原因,从图 5(b) 可以看出印度板块在 80~40 Ma 之间漂移速度激增。二是东非大裂谷的成因机制,东非大裂谷是中新生代形成的巨型裂谷,南北长度约 7000 km ,且正在活动中。按照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假说,非洲板块东西南都有洋中脊,而北侧的红海也有新形成的洋中脊,非洲大陆板块应该处于四面挤压环境,出现东非裂谷意味着其处于张性伸展环境下,因此海底扩张对此难以给出合乎逻辑的解释。本文试图通过新大陆漂移模型来回答这两个问题。 以往的研究认为 ,印度板块漂移历史上速度快的原因在于印度板块比较薄,根源在当它还是冈瓦纳大陆的一部分时,它恰巧位于软流圈最炎热区域的上方,这使得它更深层的根部区域被熔化了,从而变得单薄并能更容易地在地幔中滑动。但这难以解释印度板块为什么先慢后快,古地磁证据表明,印度板块在 180~80 Ma 之间漂移速度并不快,快速漂移的区间主要在 80~40 Ma ,这恰好是其漂移在非洲板块形成的地壳流区间。而 40 Ma 之后减速主要是与欧亚发生硬碰撞,从而减速。 根据新大陆漂移模型,非洲板块在大西洋裂解过程中,向北东方向漂移,这个巨大板块漂移过程中,其前部会形成巨大的地壳流(地壳流是能流动的软塑性的地壳物质)上涌带(图 11a 中白色虚线区域)。在大西洋裂解过程中,非洲大陆板块向北东方向漂移,由此推断非洲大陆板块形成的地壳流上涌带呈北北东向展布,正处在印度板块北漂的必经之路上。印度板块在此期间漂移在非洲板块形成的地壳流上,像冲浪一样。因为该上涌的地壳流是区域热上涌区,可以理解为上地幔上涌,使得印度板块漂移的动力更强速度更快。由此也可以推断印度板块的确是一个活化的克拉通板块,其活化的机制是因为其长期漂移在非洲板块形成的地壳流上,温度更高使得印度板块底部发生熔融,地壳减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与印度大陆板块的形状有关,在 80~40 Ma 期间,印度大陆板块当前的西北角处于漂移的前端,使得印度大陆板块北漂中类似一艘轮船,船头在前(图 5 ),所受到的阻力小,因此漂移速度更快。后期由于大幅度的左旋运动,使得印度大陆板块类似轮船横起来走,阻力显著增大,速度也减慢。 为什么会形成东非大裂谷?基于新大陆漂移模型,由于非洲板块前部的地壳流会在非洲板块前部,沿部分薄弱地区上涌出现伸展构造(图 11b 中红色箭头指示的区域),该伸展构造就是地壳流上涌的结果,也是东非大裂谷的成因机制。该薄弱地区处于非洲板块前期漂移过程中,所形成的造山带中的山间断坳带,沿着这些薄弱的山间断坳带在地壳流挤压作用下发生岩浆上涌,形成伸展构造和东非大裂谷。 图 11 印度大陆板块漂移路线及东非裂谷成因机制示意图 Fig.11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drifting route of the Indian continental plate and the genetic mechanism of the East African Rift 6 结论 ( 1 )印度大陆板块漂移的动力机制是大陆漂移而非海底扩张。动力机制是随着印度板块的持续北漂,位于印度板块南侧深部的岩浆不断上涌产生的推力所致,多方面可靠地球物理测量证据支持新大陆漂移模型。 ( 2 )利用新的大陆漂移模型也能很好解释印度大陆板块在 80~40 Ma 之间漂移速度激增的两个原因。一是印度板块漂浮在非洲板块形成的地壳流带上,二是当时的印度板块尖端在前,漂移阻力小。 ( 3 )利用新的大陆漂移模型,结合非洲大陆板块的漂移规律也能合理解释东非大裂谷的成因机制,而用海底扩张则难以解释。非洲大陆板块在向东漂移过程中,前部的地壳流沿造山带薄弱地区上涌出现伸展构造,从而产生非洲大裂谷和火山爆发。 参考文献 GARY A. G. Geomagnetism . Santa Cruz: Press o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2013. VEEVERS JJ , MCELHINNY MW. The separation of Australia from other continents . Earth Science Reviews,1976,12(2-3):139-143. 袁学诚 , 李廷栋 , 肖序常 , 等 . 青藏高原岩石圈三维结构及高原隆升的液压机模型 . 中国地质 , 2006, 33(4):711-729. 李德威 . 青藏高原隆升机制新模式 . 地球科学 , 2003, 28(6):593-600. 高锐 , 李廷栋 , 吴功建 . 青藏高原岩石圈演化与地球动力学过程—亚东—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的启示 . 地质论评 , 1998, 44(4):389-395. 王二七 . 关于印度与欧亚大陆初始碰撞时间的讨论 . 中国科学 : 地球科学 , 2017,47:284-292. AITCHISON JC, ALI JR, DAVIS AM. When and where did India and Asia collide? .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2007,112, B5. B05423. https://doi.org/10. 1029/2006JB004706. SUO YH, LI SZ, YU S, et al. Morphotectonics and ridge jumpings in Indian Ocean . Geological Journal, 2016,51(S1):624-633. YOSHIDA M, SANTOSH M. Voyage of the Indian subcontinent since Pangea breakup and driving force of supercontinent cycles: Insights on dynamics from numerical modeling .Geoscience Frontiers,2018,9:1279-1292. 李江海,张华添,李洪林 . 印度洋大地构造背景及其构造演化—印度洋底大地构造图研究进展 .海洋学报 , 2015, 37(7):1-14. KOEHONEN JV,FAIRHEAD JD,HAMOUDI M, et al. Magnetic Anomaly Map of the World,Scale:1:50,000,000,1st edition . Paris: Commission for the Geological Map of the World, 2017. DOMINQUE W, STEPHANIE I, DIMITRI D, et al. Origin of continental components in Indian Ocean basalts Evidence from Elan Bank (Kerguelen Plateau ODP Leg 183 Site 1137) .Geology,2001, 29(2):147-150. STOREY BC. The role of mantle plumes in continental breakup: Case histories from Gondwanaland .Nature,1995,377(6547):301-308. TODAL A,ELDHOLM O. Continental margin off western India and Deccan large igneous province ,Marine Geophysical Researches,1998,20(4):273-291. CHENG H, ZHOU HY, YANG QH, et al. Jurassic zircons from the Southwest Indian Ridge . Sci. Rep.2016,6, 26260. doi: 10.1038/srep26260. JACKSON J. Strength of the continental lithosphere: Time to abandon the jelly sandwich? .GSA Today,2002,12:4-9. XU Q, ZHAO JM,YUAN XH, et al. Mapping crustal structure beneath southern Tibet: Seismic evidence for continental crustal underthrusting . Gondwana Research, 2015,27(4):1487-1493. ROGER B, REBECCA B AND KALI W. Flexure of the Indian Plate and intraplate earthquakes . Proceedings of the Indian Academy of Sciences (Earth Planet), 2003,112(3):315-329. 陈国能 , 王勇 , 陈震 , 等 . 花岗岩浆形成定位机制的思考与研究进展 . 岩石学报 , 2017,33(5):1489-149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 . 板块构造与大陆动力学 .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7. TURCITTE DL , SCHUBERT G. Geodynamics(Second Ed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ZHENG YF. Fifty years of plate tectonics .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2018,5(2):119-119. https://doi.org/10.1093/nsr/nwy024. 梁光河 . 大陆漂移的源动力 - 板块自驱动模式 . 地球科学前沿 , 2013,3:86-96. 梁光河 . 新大陆漂移模型与地震成因关系研究 . 科学技术与工程 , 2018,18(28):47-57. MOLNAR P, TAPPONIER P. Active tectonics of Tibet .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 1978,83:5361-5375. MASAKI Y, M.SANTOSH. Voyage of the Indian subcontinent since Pangea breakup and driving force of supercontinent cycles: Insights on dynamics from numerical modeling . Geoscience Frontier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2017, xxx: 1-14. ION. Seismic exploration in the Indian marginal sea //Research Report on 76th Annual Meeting of European Geophysicists and Engineers, Amsterdam, 2014:5-8. 李强,游新兆,杨少敏,等 . 中国大陆构造变形高精度大密度 GPS 监测—现今速度场 . 中国科学( D 辑) ,2012,42(5):629-632. ZHENG G, WANG H, WRIGHT T J, et al. Crustal deformation in the India-Eurasia collision zone from 25 years of GPS measurement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 2017, 122:9290-9312. https://doi.org/10.1002/2017JB014465. PRAKASH K , YUAN XH , M.RAVI KUMAR , et al. The rapid drift of the Indian tectonic plate . Nature, 2007,449:894 – 897.
个人分类: 大陆漂移|7331 次阅读|2 个评论
印度板块为什么漂移速度更快?
热度 8 liangguanghe1 2018-1-1 12:17
印度板块为什么漂移速度更快? 梁光河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lgh@mail.iggcas.ac.cn 导读:地质界存在两大疑案,一是为什么自白垩纪至今印度板块漂移速度远远高于非洲板块?其二是东非大裂谷的成因。本文试图以一个全新的角度回答这两个问题。 一、问题提出 大陆会发生大规模水平漂移是由魏格纳一百多年前最早提出,并得到了后续无数地质学家的认可。美国科学家根据古地磁和古生物恢复了白垩纪以来全球大陆漂移过程(图1),从中我们发现印度板块自 100Ma 至今从南极洲飞速向北漂移。其动力机制是什么?为什么她漂移速度远远大于非洲板块?东非大裂谷的成因机制是什么?这些疑问是现代地质界的大悬案,用传统的板块构造和海底扩张假说难以解释,用地幔柱假说也得不到合理解释。 图1白垩纪至今大陆聚散重建(据 Columbia university ) 白垩纪印度板块向北运移的速度可达 18cm/yr 左右( Lee and Lawver, 1995 ),而其周围的板块运动速度相当慢,大西洋的扩张速度仅为 1 ~ 2cm/yr ( 万天丰,2011 ) ,也就是说非洲板块的漂移速度为 1 ~ 2cm/yr ,它们之间相差一个数量级。显然印度大陆板块的漂移与大西洋的扩张 没有多大关系。它与澳大利亚板块的漂移有关吗?显然也没有多大关系,因为澳大利亚板块是大约50Ma才从南极洲快速向北漂移的,它们二者根本就不同步,现代板块构造中将二者强行划为一个所谓的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简称印奥板块)是不对的。因此印度板块飞速向北漂移的动力机制一直困扰着地球科学研究者。当前对其的流行解释是印度大陆板块是一个活化的克拉通板块,所以其漂移速度快,但为什么印度板块会被活化,则没有合理的解释。本文认为印度板块的确是一个活化的克拉通板块,但为什么活化则另有解释。 来自印度的古地磁证据说明,在 180Ma 的时间里,印度向北至少漂移了 8000km 以上,而且伴随着高达近 60 度的逆时针旋转(图2)。 图2印度板块漂移轨迹(改自 Gary A. Glatzmaier,2013 ) 东非大裂谷是中新生代形成的巨型 裂谷,南北长度约 7000 公里,且正在活动中。其成因机制一直是困惑全世界地质学界的另外一个大问题。 按照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假说,非洲板块四面都有洋中脊,应该是处于四面挤压环境,为什么会裂解出红海和东非裂谷?这是涨性伸展环境下才可能发生的,因此海底扩张对此难以给出合乎逻辑的解释。地学界还有另外一个假说,那就是地幔柱假说,但美国科学家的研究表明,非洲大裂谷之下不存在上地幔异常(高尚行,2014), 因此非洲裂谷的成因与地幔柱无关。 二、新大陆漂移模型 既然传统模型难以对上述问题进行合理解释,那么有必要用新的模型进行解释。新大陆漂移模型(图3)认为:大陆板块可以在热力驱动下自己发生漂移,动力机制是大陆板块漂移划开洋壳引起岩浆不断上涌,在陆块后面冒泡,巨大的岩浆热动力推着板块往前跑。 我们可以形象地把大陆漂移比喻成“平底热锅里的黄油会自己跑 ” 。这个运动过程是基于大陆板块首先发生裂解,产生了一个裂缝和岩浆上涌,在初始阶段,大陆漂移与海底扩张一致,但洋中脊喷出的岩浆很快会被海水熄灭,因此海底扩张不能持续,但大陆板块漂移后在其后面持续不断地涌出岩浆并不断被海水熄灭,这个热力推动过程才能持续推动大陆板块向前漂移。 该模型有如下特征: ( 1 )大陆板块的最前方因受到挤压,增压升温产生地壳流,洋壳隆起; ( 2 )大陆板块前部会产生逆冲断层、造山带、火山带、地震带;同时地壳流的上涌会在大陆板块前部的部分薄弱带出现伸展构造; ( 3 )在大陆板块后部产生巨厚沉积和正断 层; 大陆板块尾部会有拖尾隆起,可能留下火山岛链、大陆碎片遗撒物。 图3新大陆漂移模型(改自梁光河 ,2013 ) 三、基于新模型的解释 根据新大陆漂移模型,非洲板块在大西洋裂解过程中,向北东方向漂移,这个巨大板块漂移过程中,其前部会形成巨大的地壳流上涌带(图4)。印度为什么跑得快 ? 回答很简单,印度板块在此期间漂移在非洲板块形成的地壳流上,像冲浪一样。因为该上涌的地壳流是区域热上涌区,可以理解为上地幔上涌,使得印度板块漂移的动力更强速度更快。非洲板块形成的地壳流上涌带呈北北东向展布,正处在印度板块北漂的必经之路上。由此也可以推断印度板块的确是一个活化的克拉通板块,其活化的机制是因为其长期漂移在非洲板块形成的地壳流上,温度更高使得印度板块底部发生熔融,地壳减薄。通常克拉通板块地壳厚度可达百公里以上,而印度板块的地壳厚度目前只有 60-80Km 。 图4新大陆漂移模型与东非大裂谷和印度板块漂移区域(基于 NOAA 地图) 为什么会形成东非大裂谷?回答也很简单,基于新大陆漂移模型,由于非洲板块前部的地壳流会在非洲板块前部,沿部分薄弱地区上涌出现 伸展构造(图4中红色箭头指示的区域),该伸展构造就是地壳流上涌的结果,也是东非大裂谷的成因机制。该薄弱地区处于非洲板块前期漂移过程中,所形成的造山带中的山间断坳带。 德国科学家Rainer Kind(2007)认为,印度板块漂移速度快的原因在于印度板块比较薄,根源在当它还是冈瓦纳大陆的一部分时,它恰巧位于软流圈最炎热区域的上方,这使得它更深层的根部区域被熔化了,从而变得单薄并能更容易地在地幔中滑动。但这难以解释印度板块为什么先慢后快,古地磁证据表明,印度板块在180Ma-80Ma之间漂移速度并不快,快速漂移的区间主要在80Ma-40Ma(图2),这恰好是其漂移在非洲板块形成的地壳流区间。而40Ma之后减速主要是与欧亚发生硬碰撞,从而减速。 四、结论 新大陆漂移模型可以合理解释地质界的两大悬案,一是印度板块为什么相对于非洲板 块会快速漂移?那就是印度板块从白垩纪中期至今长期漂移在非洲板块形成的地壳流上涌区带上, 类似冲浪一样,地壳流上涌形成更强劲的热动力,使得印度板块漂移速度更快 。二是东非大裂谷的成因机制问题,那就是 非洲板块漂移过程中地壳流沿薄弱地带上涌所致 。
个人分类: 大陆漂移|15187 次阅读|11 个评论
九寨沟地震问答
热度 27 dkysdc 2017-8-10 13:07
北京时间2017年08月08日21时19分,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M7.0级地震。震中位于东经103.82°,北纬33.20°,震源深度约为20 km。 2017年08月09日07时27分52秒,在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北纬44.27°,东经82.89°)发生6.6级地震,震源深度11km。 以下为昨天通过微信或其他媒体回答各界朋友的问答后整理的内容,如有错漏,请以此文为准。特此说明,苏德辰 1. 九寨沟地震的形成原因?与2008年的汶川地震有没有关系?为什么在四川周边经常有地震? 地震的类型:构造地震、火山喷发、地陷(采矿坑或溶洞塌陷)、核爆炸等。一般所说的地震都是指构造地震,而构造地震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地球的板块之间的相互运动。 地球是由6大板块构成的,青藏高原南部的印度板块每年在以50-60mm的速度向青藏高原的下部俯冲,这种作用最近几十万年以来一直在持续进行着,所以才形成了世界上最高的青藏高原和一系列山脉、高峰。著名的喜马拉雅山脉和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等的形成都是这个惊心动魄的俯冲碰撞过程的杰作。 事实上,地球上的6大板块内部又分别由多个不同规模的次级岩块拼接而成,次级岩块之间也往往是断层接触。以青藏高原为例,早在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碰撞接触前,青藏高原的雏形就已经形成了,它是由一系列岩块彼此拼接形成。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直接碰撞后,这些岩块之间早已存在的断裂被活化,在强大的印度板块的持续推挤下,块体之间经常发生错动或滑动。 无论是大的板块之间还是板块内部的岩块之间的滑动,都会积聚大量的能量,当积累到一定程度突然释放,就会对地表产生强烈的破坏,因此引发了青藏高原内部和周缘大量的地震。 从全球规模考虑,大的地震都集中在板块边界和大洋中脊(板块新生的部位)。而板块边界又可细分为大洋与大陆之间的边界(如日本和智利)以及大陆与大陆之间的边界(如青藏高原)。 从大的构造背景上讲,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0年的玉树地震、2013年芦山地震以及这次的九寨沟地震的根本原因都是来自印度板块对亚欧板块的碰撞(图1),只是它们分别形成于青藏高原内部的不同岩块的边界。 龙门山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接触部位,其形成过程极为复杂,可简单地概述如下:四川盆地下面是非常强硬的杨子地块,青藏高原在印度板块的持续推动下向东运动,遭到四川盆地的强烈阻挡,所以在二者接合部分形成了巨大的龙门山,并且沿龙门山发育了多条大断裂,这些断裂至少数十万年来不断活动,是龙门山地区地震多发的原因。对于人类来讲,这个过程在龙门山地区要一直持续下去,因此,四川周边(主要是西边)的地震会经常发生。 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关系图,底图来自谷歌地球,板块边界和断裂界线来自USGS,红色箭头代表印度板块的运动方向(比USGS原始文件中的箭头有所夸大)。 2. 地震可以预报么?预报、预测以及预警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地震预报是个老大难的 问题, 每次灾难性地震发生之后,人们都要问。到目前为止,人们成功预报或预测地震的实例很少,我国海城地震的预报是极少的成功实例,但是这次预报的成功有很大的偶然性,之后再没有大的地震被成功预报。 发生地震时,会有不同性质的地震波,最常见的是P波和S波。不同的地震波传播速度和破坏力是不同的,速度最快的P波对地表的破坏小,现代预警系统正是利用了地震波的速度差和地震波与电磁波的速度差来实现的。预警系统成功的前提必须有现代化的监测台网。当预警系统检测到地震发生时,会迅速判断震中的位置,并根据震中与预警系统用户所在地的距离判断地震波到达的时间。 一般来说,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每秒几公里,而电波的速度为每秒 30 万公里。因此,如果能够利用实时监测台网获取的地震信息,以及对地震可能的破坏范围和程度的快速评估结果,就有利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之前的短暂时间发出预警。虽然地震预警的时间非常短,往往只有几秒、十几秒或数十秒,但是如此短的时间仍然可以挽救很多生命,减少很多损失。在目前地震预测、预报还很不成熟的情况下,为了应对突发性和毁灭性的地震灾害,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进行地震预警非常必要,也很有意义 (此段内容来自百度) 。 3. 地震云是否存在,是否可以根据地震云预报地震? 地震孕育过程中,地下岩石之间彼此摩擦、撞击,有可能产生一系列的物理场的变化或人类目前无法检测到的信息。因此,许多人乐意接受地震云预报地震的说法。当然,如果真有地震云存在的话,预报地震就太简单了。但是,目前还没有发现一起根据地震云成功预报或预测地震的实例,网上流传的各种地震云大多是马后炮,成功预报的标志必须要有准确的时间、地点(位置)、震级等要素。从这个意义上说,可以认为地震云不存在,或者说可以预报地震的地震云不存在。 2008 年汶川地震前,震中牛眠沟一家有个不到1岁的小孩儿在屋里哭闹不止,抱出门就安静,抱进屋就哭闹,如此反复几次,一家人再次把他抱出屋后,大地震发生了,从而救了一家人。这个故事是我亲耳从小孩子的家人了解到的。反过来,能根据小孩子哭闹就预报大地震的发生么?也许未来科学技术手段先进了,会找到其中的原因,但是现在仍然不能。 文中所讲的小孩儿就是这张照片中那位女士家的。 这是她家的房子,位于映秀震中牛眠沟沟口,照片的拍摄日期是2009年2月3日。 4. 九寨沟地震之后,周边还会有大的余震么?地震之后,灾区的民众和游客要注意哪些事项? 7 级地震之后还没有大的余震发生过,因此地下积聚的能量是否释放完成、什么时候释放还不确定,完全可能发生5级左右甚至更大的余震。龙门山还发生过两次7级地震连发的情况。因此,灾区的居民和有关部门不能对余震掉以轻心。除了可能有较大的余震外,其他主要的次生灾害有山体滑坡和水灾等。 5. 九寨沟地震和新疆精河地震是否有关系?为什么? 从大的构造背景上分析,新疆与九寨沟都属于印度板块和欧亚碰撞间相互碰撞的结果,有人据此将9号发生的精河县地震与8号发生的九寨沟地震联系到了一起。虽然两个地震都发生在欧亚板块内部,但是两个地震发生在相距2000km以远且属于不同的地震带上(精河县的地震发生在天山地震带),因此说二者之间没有直接联系,只是地震发生的时间的碰巧相近而已。 6. 地震的震级和烈度是如何确定的,不同的震级之间能量差别有多大? 震级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是划分 震源 放出的能量大小的等级。单位是“ 里氏 ” ,通常用字母M表示,它与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有关。释放能量越大,地震震级也越大。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2倍;每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1000倍。也就是说,一个6级地震相当于32个5级地震,而1个7级地震则相当于1000个5级地震(源于网络)。 最常见到的地震分级方案是美国人Charles F.Richter于1935年提出的,在此基础上,不同的国家或研究单位有不同的修正。里氏震级共分9级。而美国地质调查局采用的是基于里氏震级的另一个标准,称为矩震级。因此,同一地震,会有不同的震级表示,要小心区分。其道理与温度有摄氏度和华氏度两种表示方法有些类似。因此,当你看到后面这句表述时请不要吃惊:“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地震的震级为9.4-9.6级,1960年5月22日发生在智利”。虽然智利这场地震发生在50多年前,但它的震级仍有不同的数字表示。昨天上午在微信中流传的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一份材料中,有一段关于九寨沟地震的这样的叙述: 2017 年 08 月 08 日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 M7 . 0 级地震震 源 机 解 结果为: 矩震级 Mw 约 6 . 5 。 一定注意,7.0和6.5都是同一个地震,但是算法不一样,所以有两个结果。 同一级别的地震,不同地点造成的破坏程度是不一样的。根据地震对地表及工程建筑的影响,把地震强度分为若干级别,称为烈度。中国的地震烈度共分成12级(1999国家标准),以下为笔者摘录的简单判别标志:如果行人在8度区,会发生行走困难;在9度区,行人摔倒;10度区,骑车人会摔倒,大部分房屋倒塌,11度区房屋普遍倒塌,12度区地面剧烈变化,山河改观。
个人分类: 地学科普|17329 次阅读|88 个评论
虾子花的环球旅行
ecoliugy 2015-3-17 18:18
版纳植物园盛开的虾子花 最近版纳植物园藤本园种植的虾子花盛开了,红彤彤的一大片,远远看去蔚为壮观。在干燥烦热的春日里,然人感觉到了植物的力量和顽强的生命气息。 走进细细看便会发现,这种红色小花的花蕊外伸出花冠,老祖先觉得它的形状很像活蹦乱跳的小虾,因此起名“虾子花”( Woodfordia fruticosa )。 虾子花为千屈菜科虾子花属低矮的多年生灌木,常生长在干热河谷的河岸之上,早春开花直到四五月份,花期很长。因为虾子花开花非常漂亮,而且景观效果极佳,现已被引入多地做园林花卉植物。虾子花不仅漂亮,而且是极好的蜜源植物。种植一大片,喜气洋洋的,还能吸引各种食蜜的鸟类虫蝶等,供观鸟观虫蛹,是较好的科普教育建设材料。 从植物起源讲,虾子花是热带性起源植物,主要分布在干热的稀疏草原。在云南境内,主要分布在元江、澜沧江和红河的干热河谷地区,极耐干热。虾子花可种植在开阔之地,不需浇水,是非常好的节水的花卉,对缺水的云南或中国来说,堪称天赐尤物。然而,云南等地对虾子花的运用似乎还不多,虾子花也只是零星被使用。更多的则是生长在路边的山坡之上,自开自谢,孤芳自赏。据观察,普洱的虾子花开花最早,思普地区无疑是最适于利用虾子花。但从各地引种种植后的生长效果来看,整个华南西南地区似乎都能种植,且长势非常好。版纳植物园种植的虾子花开花大约比普洱晚一个月左右,但开花数量也相当巨大。如此精美大气、易于种植、耐旱节水、还能用于观鸟基础建设的虾子花,真的非常非常值得推广运用。 印度板块运动轨迹与虾子花 上面说了这么多虾子花的优势,虾子花背后还有一个更为令人深感钦佩和惊奇的故事。虾子花在科学上还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地壳变迁的见证者。虾子花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的干热河谷、印度以及非洲的马达加斯加。为何虾子花会呈现出云南 — 印度 — 马达加斯加这样的地理分布模式呢?这背后有何秘密? 想知道这个答案,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些云南的植物地理情况。云南的植物学家在研究云南植被的时候,发现澜沧江、元江、金沙江等干热的两岸,植物稀稀落落、主要由 扭黄茅、香茅草本,余甘子、虾子花灌木和木棉等组成,植物与远隔万里的印度稀疏草原很亲近,与非洲的 Savanna 稀树草原也有密切联系。植物地理学家猜测,云南干热河谷的稀树草原可能起源于非洲,和非洲的稀树草原是同一个老祖先。虾子花是见证云南与非洲稀树草原具有同源性的植物之一。 虾子花作为 稀树 草 原 的特 征 植 物, 虾 子 花 属 在 世界 上 只 有 两个 种 ,一 种 分 布 在 非 洲 的 稀树 草 原 ; 另 一 种即 虾 子 花 , 其 分 布 从 非 洲 的 马 达 加 斯 加 经 印 度 一直到 云 南 。 那么,虾子花是如何来到云南的呢?这就是藏在虾子花背后的地球板块运动秘密。印度板块曾几何时是与非洲的马达加斯加相连在一起的。 9000 万年前的白垩纪开始与马达加斯加分离,每年向北漂 15cm ,大约航行了 4000 万年之后,于 5000 万年前才撞击到亚欧板块之上。植物地理学家认为,虾子花便是乘着印度板块这艘 “ 巨轮 ” ,从马达加斯加来到亚洲,并在后来形成的澜沧江河谷找到了合适的生存之所,安逸快活地活到今天。 当然,虾子花的地理分布尚未得到遗传方面的证实。虾子花是否真的是乘坐 “ 印度号 ” 巨轮,环球旅行从马达加斯加走进云南的?还需要很多亲子鉴定才行。 红彤彤的虾子花 版纳的虾子花植株保存了较多的叶子
3631 次阅读|0 个评论
左旋北漂中的印度板块
热度 2 liangguanghe1 2014-4-29 16:29
左旋北漂中的印度板块 The drifting Indian subcontinent in northern direction with counterclockwise rotation (本文是2014年青藏高原地质年会报告部分内容) 梁光河 lgh@mail.iggcas.ac.cn 2014-4-27 印度板块是一个活化了的克拉通板块,其强劲地向北漂移碰撞到欧亚板块,引起了新生代以来世界地质和地理甚至气候格局的剧烈变化。但印度板块如今到底处于一个什么受力状态?其漂移运动方向如何,一直没有见到有人明确给出来。本文试图从前人的研究出发给出一个符合逻辑的推断和结论。这对于后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图 1 左侧是美国 USGS 给出的印度板块自 71Ma 至今的漂移轨迹,可以看出,印度板块大致以一个 ABC 三角形在北漂,起初其三角形的 A 角在前,两边拨开洋壳向前漂移。但在北漂过程中也伴随 37 度的左旋,目前是 AC 边在前面,推动青藏高原整体隆升。 图 1 印度板块北漂随时间的变化图 这种左旋中的漂移并没有停止或者改变方向,印度板块仍然在左旋中,证据如图 2 所示,该图是 GPS 测量结果,结果表明印度板块右边漂移速度快,左边漂移速度慢,说明印度板块还在左旋中。形象地比喻印度板块像一个行进的小汽车,左侧轮子跑的慢,右侧跑的快,说明正在往左拐弯,其受力状态应该是左旋。 图 2 中国大陆及邻区地壳现今速度场 印度板块南部的印度洋上有 3 个海岭,当前的认识是:东侧 90 度海岭的成因有两种认识,一是地幔柱成因,二是 2012 年伦敦大学 Robert 给出的古洋中脊成因。中间的马尔代夫岛链被认为是地幔柱成因,西侧的 Owen 断裂被认为是转换断层(图 3 )。 图 3 当前认识关于三个海岭的认识 从地形地貌图上,看不出东侧的 90 度海岭存在洋中脊的特征(比如转换断层), 目前印度洋 洋中脊的扩展方向与目前观测到的印度板块的运动方向近乎垂直(图 4 ),怎么能驱动印度板块向北漂移? 从磁异常图上(图 5 ),可以看到大西洋洋中脊的标准磁条带,但看不出印度洋中脊存在类似磁条带,总体混乱。这都说明印度板块并不是海底扩张驱动的。 图 4 地形地貌图 图 5 全球磁异常图 那么引起印度板块向北漂移的动力是什么呢,板块自己会在热力不平衡驱动下漂移(图 6 )。请参看: http://hi.baidu.com/liangguanghe1/item/a47c4972ab1c3a206e29f6d1 图 6 大陆漂移新认识 由此我们得到的推论是,印度板块在北漂中存在左旋。这在印度陆块尾部的扫尾特征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图 7 ),这说明这个阶段印度板块尾部中间和东侧加力,并造成了斯里兰卡从印度板块尾部分离(实际上是与非洲板块碰撞所致),因此目前印度板块仍在强劲左旋中。这个过程造成了印度板块 AC 边向前(图 1 中的 AC 边),像一个巨型推土机一样在古特提斯洋刮起了陆壳深海沉积和部分洋壳物质,这些物质被挤出(主要向东南挤出,少数向西挤出),形成了东南亚各个国家,这很容易解释东南亚多处出现纯洋壳岛屿,如作者曾经考察过的位于菲律宾东南部的迪纳加特岛( Dinagat )就是由洋壳物质(纯橄岩和超镁铁岩)形成的(时代为第三系)。或者形象地比喻,印度板块像一艘巨型轮船在快速前进(船头向前),当撞到一个巨大的板块后,轮船运动方向发生了巨变,船体横着向前前进,刮起了前部的海水。在印度板块北漂过程中,东侧部分前面应该推着至少两个陆块,分别是印支地块和加里曼丹地块,由此产生了印度板块后面东侧的尾迹。这两个陆块在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后被挤出到达当前的位置。 图 7 印度板块及印度洋地形地貌图及解译 根据作者给出的新大陆漂移模型,大陆板块漂移后会在尾部划出一片海,并形成巨厚的深海沉积物。从目前印度洋地区孟加拉湾出现了巨厚( 20 公里)的现代沉积物(图8)说明印度板块目前整体向北西方向漂移(左旋中)。其整体向北西方向推动青藏高原继续抬升并压缩以北的各个陆块。 图 8 全球海洋和边缘海沉积物厚度分布图 印度板块这种目前向北西方向漂移还可以在地球物理重力异常图上清晰看出,图9是印度板块区域重力异常图,图中3个箭头方向和地下高密度体一致,说明目前的受力和运动方向是北西方向。 图9 印度板块区域重力异常图 因此本文的结论是: 印度板块在北漂过程中伴随 37 度的左旋,目前仍然在强劲左旋中,整个东南亚都是印度板块在古特提斯洋中刮蹭起来的物质及其前面陆块的挤出结果。印度板块当前的整体运动方向是北西向。 参考文献: 探密地球: http://hi.baidu.com/liangguanghe1 补充一个图片说明大陆是自己会漂移的并留下尾迹,2014年的马航MH370疑似坠机地点附近的海底地形图给我们一个清晰地认识,海底地形就像很多马车走过留下的车辙,清晰可辨。这只能用板块自己 漂移滑过洋壳来 解释(现在的海岭是陆块滑过后岩浆上涌凝固而成,因大陆板块底部不平整,低洼的车辙处是由于类似于双体船船体中间的切削造成的刮痕),海底扩张怎么能形成如此痕迹? 马航MH370事件疑似坠机地点附近的海底地形图(据百度图片,2014)
个人分类: 印度板块|9447 次阅读|4 个评论
2011 (Nature) Réunion地幔柱驱动印度板块的运动
GSW 2012-4-9 21:09
Bringing fresh insight into long-standing debates about how powerful geological forces shape the planet, from earthquake ruptures to mountain formations, scientists at 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 at UC San Diego have identified a new mechanism driving Earth's massive tectonic plates. Scientists who study tectonic motions have known for decades that the ongoing "pull" and "push" movements of the plates are responsible for sculpting continental features around the planet. Volcanoes, for example, are generally located at areas where plates are moving apart or coming together. Scripps scientists Steve Cande and Dave Stegman have now discovered a new force that drives plate tectonics: Plumes of hot magma pushing up from Earth's deep interior. Their research is published in the July 7 issue of the journal Nature . 地幔柱驱动板块运动 Using analytical methods to track plate motions through Earth's history, Cande and Stegman's research provides evidence that such mantle plume "hot spots," which can last for tens of millions of years and are active today at locations such as Hawaii, Iceland and the Galapagos , may work as an additional tectonic driver, along with push-pull forces. 著名的现今依然活跃的地幔柱 Their new results describe a clear connection between the arrival of a powerful mantle plume head around 70 million years ago and the rapid motion of the Indian plate that was pushed as a consequence of overlying the plume's location. The arrival of the plume also created immense formations of volcanic rock now called the "Deccan flood basalts" in western India, which erupted just prior to the mass extinction of dinosaurs. The Indian continent has since drifted north and collided with Asia, but the original location of the plume's arrival has remained volcanically active to this day, most recently having formed Réunion island near Madagascar. Réunion在大约70百万年前活动,导致印度板块快速移动以及德干溢流玄武岩的形成 The team also recognized that this "plume-push" force acted on other tectonic plates, and pushed on Africa as well but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Prior to the plume's arrival, the African plate was slowly drifting but then stops altogether, at the same time the Indian speeds up," explains Stegman, an assistant professor of geophysics in Scripps' Cecil H. and Ida M. Green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and Planetary Physics. "It became clear the motion of the Indian and African plates were synchronized and the Réunion hotspot was the common link." After the force of the plume had waned, the African plate's motion gradually returned to its previous speed while India slowed down. "There is a dramatic slow down in the northwards motion of the Indian plate around 50 million years ago that has long been attributed to the initial collision of India with the Eurasian plate," said Cande, a professor of marine geophysics in the Geosciences Research Division at Scripps. "An implication of our study is that the slow down might just reflect the waning of the mantle plume-the actual collision might have occurred a little later." 50百万年印度板块运动的迅速减慢或许是地幔柱活动结束的结果,而不是板块碰撞的结果 Journal Reference : Steven C. Cande, Dave R. Stegman. Indian and African plate motions driven by the push force of the Réunion plume head . Nature , 2011; 475 (7354): 47 DOI: 10.1038/nature10174
个人分类: tectonic|4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2: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