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教育改革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中国式职称走向何处去?
hhanb 2009-10-22 08:16
中国青年报最新调查显示,有过半受访者认为职称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建议取消。想当年,有多少知识中人给予职称评审制度给予厚望,心想中国知识分子终于有了盼头。可是事过境迁,几十年后重新评估这个事关知识分子命运的改革,人们的感受可谓的五味杂陈,喜优参半。好的方面不用多少,不好的一面主要以下几点: 第一,职称评审官本位现象严重 想必大家既对这一现象看在眼里,恨在心上,可就是谁也拿他没办法。眼见着这股歪风邪气越吹越猛,占据行政资源的人还是抢了院士、教授乃至各种荣誉、名利的头筹。事实上,许多人走的就是这条职称评审的绿色通道。官员们之所以热衷于读博无非是为获取更高一阶职称埋伏笔而已。至于真的想学点什么,就天知鬼知人不知了。 第二,死板的程序 职称制度实行以来,广大的申报者被折腾来折腾去,有的一报就是三四回,多的更是不计其数。年年申报年年交费。最大的受益不是申报人,而是评委们。不知道各位过来人有何感想,反正很多人对其中的猫腻都一清二楚,评委成类一个令人羡慕的肥差,这就是为什么职称评审中的贿评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 第三,评聘矛盾突出 最近这些年来,随着评聘分开,评聘矛盾日渐突出。评这个环节放得很松,聘这个环节却僧多粥少。这已成为许多单位最棘手的问题。职数有限,待聘人员却在逐年增加,评聘矛盾导致内部人事冲突,反而捆住了许多单位的用人手脚。 第四,全国划一的评审,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资源。 这些年我们国家出现了许多莫名其妙的产业,比如各种类型的考试培训产业,职称英语培训就是其中之一。谁都知道这种培训根本学不到东西,造成巨大的社会浪费,好处是能帮助一些有门道的人就业。别的不说,仅每年的申报资料所耗费的纸张就不是一个小的数目。要我说,与其这样真不如直接由用人单位说了算,这样省去了许多中间环节,也避免了由此产生的各种腐败和繁文缛节。 职称制度究竟向何处去?不妨把您的看法说出来。
个人分类: 未分类|2539 次阅读|0 个评论
总理已经发话了,教育向何处去?
hhanb 2009-10-15 10:58
教育问题诟病缠身,已经到了必须由总理出面的份上了,让人感到困惑的是至今仍不见有关方面做出积极的回应。 如果说 1977 年恢复高考制度是中国教育春天的来临,那么至今随着应试教育变本加厉的发展,中国教育已经走到了危机重重的边缘:一是高等教育的官本位色彩几乎染遍了所有的高校;二是学术腐败与权钱交易、学权交易呈快速蔓延态势;三是基础教育已经将应试教育推向极至,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要不然何以解释这些年来减负越减越负,补课屡禁不止,奥数日益猖獗,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心理问题层出不穷,甚至于不珍惜生命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等现象;四是基础教育几乎完全等同于高考教育,学生基本沦为考试的机器和分数的奴隶,高中阶段留给人生的记忆除了高考还是高考,高中毕业变得毫无价值,成人礼也远抵不上一纸大学录取通知书。而所有这一切问题都归结为教育体制的行政化,让人感到忧心的是,在整个教育体制严重行政化的状况下,即将全面铺开的绩效工资改革,会否被各级各类学校的行政利益集团所吞噬?显然,教育行政体制不破除,绩效工资改革的良好初衷就难以实现,很可能转而为教育行政体制的既得利益。如果上这样的话,我们不禁要问,中国教育究竟要走向何处?
个人分类: 未分类|2778 次阅读|2 个评论
小学生轻松、大学生勤奋!
等离子体科学 2009-9-18 20:42
今天早晨乘车去会场。司机上来打着了发动机,前面的电子表上就显示出火红的数字:9:18. 每年物理学会的秋季会议,都选在这个特定的日子里召开:为了让中国一代一代的物理人记住这个日子。 第一天上午,按惯例会有一位keynote speaker。今年请了杨福家先生来谈教育。 说了什么就不重复了,大家可以到网上自己找。只提一句: 杨先生认为,如果小学生轻松、大学生勤奋,中国的教育改革就算是见成效了。 同意! 另外,杨先生引证了梅贻琦先生出长清华时的就职演说: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孟子说: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我现在可以仿照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比起并校时期的肥大之路来说,国家的各种人才计划,尽管褒贬不一,但应该算是朝着大师的路子上走了。 初学走路,难免跌跌撞撞。但只要走起来,总该有走成正步的一天。
个人分类: 假语村言|4019 次阅读|1 个评论
“教育改革”本身需要“改革”
baibing 2009-9-14 13:08
ldquo;教育改革rdquo;的本身需要ldquo;改革rdquo; 教育是国家的基础,是国家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也是每个人的发展的基础。教育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教育在我国的社会政治上早已受到了空前关注。这是可喜可贺的。 教育涉及到问题非常复杂,但是无论怎么样复杂,都是为了两个问题,培养更高质量的人,以及人与人之间平等享有教育权利的问题。因此,根本上就归结为两个问题: 第一,教育质量问题, 第二,确保教育(相对)公平问题。 然而正是因为这两个问题都是大问题,并且大家似乎都不满意,所以教育改革天天做,但是似乎越改大家越革不满意。 按照我的观点,这些都是瞎折腾。 关于教育公平的改革,最具代表性的问题就是高考改革。什么分省出卷子,什么3+2,什么3+x或者3+y,什 么面试。改来改去白白浪费巨大的社会资源,最后的效果似乎越来越差。一句话,应试教育不改,什么也白搭。改来改去还是应试教育。反而改来改去,分省出卷,反而掩盖了教育不公平,例如北京单独出卷子,分数上来了,是不是试卷太假单的缘故?在当前教育资源相对稀缺的条件下,高考改革就是一个不应被考虑的问题。来日发达了,自然就解决了。 再来谈谈教育质量的问题。提高教育质量是每个学生每个教育部门的目标,这是毋庸怀疑的。然而,教育质量似乎越来越受到质疑,似乎学生越来越怎么着,这是为什么? 一切的原因归结为,这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姑且称之为宏观的改革。教育的一些根本性的目标不变,一切自上而下的改革或宏观改革都是效果甚微的,因为这对于被改革的主体学生和老师而言,都是被动改革。你的方案再好,没有一个一个主体的积极配合,一切都是零蛋。所以,改革的本质必须是自下而上的改革,姑且称之为微观改革,让每个主体都积极去干。 最好的美景就是,每个教师都非常积极,发自肺腑的想去做好,认真做好,做得更好,精益求精。但是当前的一切自上而下的改革都没有考虑这些微观的因素。西南联大,在那样残酷的外部环境下,为什么接近世界一流大学,而我们当前的大学在如此美好的大社会却距离世界一流越来越远?最根本的还个体的积极性,还是个体的活生生的人的问题。 所以改革的关键是通过改革真心实意的调动个体的积极性,而不是希望出台改革,自己都知道是往主体上鞭子,那么改革措施肯定是没有效果的,是被动的。 因此,问题的关键是微观改革,这时候或许就不叫改革了,就叫具体措施。怎么样才能让教育主体尤其是教师努力奋进的搞好教学,精益求精?视教学为自己的根本?那就是切实的提高教师待遇。 微观的改革才是教育主体内心自愿和希望的改革,除此以外的一切宏观的改革其效果可能都会是不明显的。
个人分类: 人文&社会|2717 次阅读|0 个评论
心路的历程——《发酵原理》后记(修改稿)
biozhang 2009-8-17 12:20
张星元:心路的历程《发酵原理》后记 (修改稿) 《发酵原理》终于完稿了。在编著《发酵原理》的同时,还完成了一个四字联句,后来被我戏称为 四十字诀 ,因为它的形成与本书息息相关,把它写入后记,以展开我这几十年的心路历程和我对教育的一点看法。 理想不灭,青春不老;生命不止,追求不息;面对现实,心态平和;滴水穿石,集腋成裘;和而不同,稳操胜券。 这个四十字诀是一气呵成的,可又有谁知道,它已有几十年的酝酿史呢? 《发酵原理》课程前所未有。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偶尔出现在发酵专业青年学生的梦中和咏叹中:什么时候我们也能有专业原理课程就好了!创建《发酵原理》课程的理想,在这样的咏叹中萌生。紧接着文革十年,理想实现的可能性十分渺茫,然而理想终于没有破灭,也许是因为有少儿时代时刻准备着的信念在支撑,终于迎来了科学的春天,难忘的1978年。为了实现理想,奋起报考研究生。研究生毕业留校,皆大欢喜。年迈的导师需要助手,嗷嗷待哺的研究生苗苗们需要保姆,有志者需要实现理想的奋斗岗位。在那莘莘学子争分夺秒的日子里,特别讲究学习效率。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可以尽快地弥补过去蹉跎的岁月,也就等于延长生命。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自己争分夺秒地工作,并且养成位学生着想的教育风格。做实事、做好事的人永远年轻,这就是 理想不灭,青春不老 的由来。 学习主要靠自己,这对学生和教师都一样。大学教师的作用在于激起学生对知识的饥饿和渴望、给学生以追求真理的动力和探求新知识的方法。一代师生的成就是有限的,而世代师生的追求将是无限的。因此,怎样去追求才是大学问。流年似水,送走了一批批毕业生,而我这个永不毕业的学生,还背着大书包上学,参加一场场考试,为实现学生时代的理想,研究怎样去追求的大学问。就这样 生命不止,追求不息 ,在前进的道路上,留下一串不引人注目的脚印。 理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奋斗的结果往往不会尽如人愿。因为自己的行为不但取决于自己,还受制于环境。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又一次出国访问研究,所见所闻发人深省,深感现代工业发酵的基本理论的构建和完善,实乃生物工程研究和教学的当务之急。然而,动手去做的时候,才发现似乎不合时宜。创收有硬指标,理论建设不吃香,专业传统观念惯性大。在最困难的时候,通过读书和独立思考,恍然意识到别人不曾遇到的问题,我遇到了,因为我正在做的,是别人没有做过的事。终于开了窍:遭遇困境并非坏事,在困境中的我将拥有一片难得的成长空间。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要怨天尤人,关键是要有一颗仁爱之心,要做孔子称道的君子。教师贵在忘我,忘我才能咬住青松不放松,忘我才能够进入自得其乐的进取状态。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每个人同样一年只有365天;小事糊涂,才能有时间集中精力追求真理,实现理想。人生苦短,贫、富、利、权都将过去,烟消云散后,才见生活的本来面目;只有博爱才是珍惜人生,只有文化才能超越死亡。经过自我调整,终于走出来了,身体没有垮,意志更坚强,精神更饱满。这就是 面对现实,心态平和 的背景。 滴水穿石,集腋成裘 :前面半句说的是集细微之力成难成之功,后半句说的是天人合一思想指导下的巧夺天工,总而言之办实事要下苦功夫。教师的成长,学问的累积和升华,决非一朝一夕的事。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并不是说一席话就能收到立竿见影教学效果。有心人带着百思不解的问题,恭听哲人指教,才可能茅塞顿开,因此,不应该忽视听君一席话之前自学阶段的努力。世界万物中,人是最有灵气的,人组成社会,社会靠人来运转。从生物人到社会人的转化,靠自学和各种媒体的引导,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当今大学教师队伍,理当是最优秀的人才群体。对教师队伍和教学的投资方向,是富民强国的最佳投资方向,必须加强对这个投资方向的考核,促使教学投资落实到人才和学术生态环境的优化。大学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建设中,教师是天,学校的学术生态环境是地,其意出自《易经》中的两句话:一句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乾卦);一句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坤卦)。也就是说,教师要像天一样,健行不止,自强不息;学校要像地一样,孕育万物,广纳百川,厚德载物。一个新学说的提出、一门新课程的开出、一门老课程的深化,不但需要滴水穿石的顽强精神,更需要集腋成裘的批评和融会贯通。在学术问题上,首先应该是学习和研究,入了口,才能辨味道,弄懂了,才能发表令人信服的批评意见;不学习、不研究而作不负责任的盲目批评,只能污染学术环境,于己于人都没有好处。以滴水穿石的精神,做集腋成裘的工作,《发酵原理》终于写成了。标新立异、哗众取宠容易(但未必愿意这样做),先进文化的创造或再创造非同儿戏。不论流行什么游戏规则,教育和教学仍按其本身固有的规律发展,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对当今的教育和教学进行合乎客观规律的导向,或许是21办世纪大学的成功之道。 孔子说: 君子和而不同 (《论语子路第十三》)。 和而不同 是大度, 稳操胜券 是自信。大自然最讲究实际,最铁面无私。在研究微生物细胞经济的过程中,随着研究的深入,我已在不同层次上体会到对立统一规律的博大精深。生活在对立统一之中,做任何事情,如果要达到稳操胜券的境界,处事必须和而不同。在大学教学中,最犯忌的是教师的一言堂。一言堂局面的出现,往往并不是因为学生怕教师,而恰恰暴露教师的不成熟。教师要努力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提不出问题的学生不是好学生,提不出问题很可能是因为没有懂。要鼓励并创造机会,让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课堂教学出现不同的见解,甚至师生之间的争论和批评,不但能体现老师的大度,也能显示教师的追求精神、民主作风和学术基础。通过讨论和辩论求同存异,师生之间和而不同,教学改革才有生命力。师生之间尚且如此,教师之间更应该和而不同。学术上出现不同学术观点是好事,有变化才可能有进化,学术上铁板一块就不会有进步了。 四十字诀是我研究发酵原理的精神产品,也是我花甲之年对生活的认识。 当我看到或听到四十字诀,我就进入了一种状态,忘记了自己的年龄、身份,唯有五十多年前加入少年儿童队(后来改称少年先锋队)时的誓言忘不了:时刻准备着! 张星元2004年暑假于悟空书斋,2008年8月17日修订于悟空书斋
个人分类: 接力棒|4720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调整学生发酵原理讨论会发言稿发稿次序的公告
biozhang 2009-7-15 08:24
张星元:关于调整学生发酵原理讨论会发言稿发稿次序的公告 前文《春江水暖谁先知学生最有发言权》(http://159.226.26.14/m/user_content.aspx?id=243107)已于7月12日发布了关于在科学网悟空书斋(张星元的博客)陆续推荐发表学生在发酵原理课程讨论会上的发言稿的消息,随后,以在发言稿标题前冠以【专稿】的方式按已公布的目录开始发稿。现在研究生的发言稿的发稿暂告一段落(6篇),开始发本科生的发言稿(23篇),为方便读者系统地选读,特对原已公布的目录次序按内容作如下调整,并将按调整后的次序陆续发稿。特此公告。 按内容重新编排的次序 对发酵原理这本书的看法 1. 李同学:发酵原理这本书的领航作用(02班) 2. 邱同学:这本书的独特风格(03班) 3. 孙同学:发酵原理这本书的内容(03班) 4. 周同学:知识结构的提升(02班) 5. 徐同学:从原来的不识到如今的不释(03班) 对发酵学科和发酵理论的看法 1. 杨同学:发酵学科和发酵原理课程(02班) 2. 金同学:发酵学科是一门与生命打交道的学科(03班) 3. 杨同学(另一位):从来没有听过、见过、想过的理论(02班) 4. 赵同学:对发酵理论创新的认识(03基地班) 5. 许同学:对发酵原理理论框架的思考(03基地班) 对三个基本假说的看法 1. 于同学:微生物是工业发酵的灵魂(03班) 2. 石同学:工业微生物在人心目中的地位的变化(03班) 3. 任同学:对微生物生命活动的三个基本假说的理解(03基地班) 4. 成同学: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同一个问题(03班) 5. 顾同学:三个基本假说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03基地班) 对三个基本假说的解读 1. 杨同学:发酵学三假说的研究起点(03班) 2. 侯同学:发酵学关于动态研究的观点(03班) 3. 王同学:工业微生物的代谢通道(03班) 4. 孙同学:细胞机器和代谢工程(03班) 5. 刘同学:微生物的经济性及信息流的问题(03班) 6. 卢同学:细胞是一个经济体(03班) 7. 张同学:细胞经济管理原则不能动摇(03班) 8. 冯同学:细胞机器的工作模式(02班)
个人分类: 生命系统|3551 次阅读|0 个评论
重温《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
mikletonsen 2009-6-16 16:09
再一次阅读蔡元培先生的《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 大学教育的问题,还有比蔡元培先生理解的更深刻的吗? 虽然蔡先生是在上个世纪初发表的讲话,现在仍然振聋发聩、令人汗颜! 这样看来,不是不知道大学的宗旨,而是不去为之。为何? “所谓大学者,非仅为多数学生按时授课,造成一毕业生资格而已也,实以是为共同研究学术之机关” “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络众家之学府也”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5935 次阅读|0 个评论
开放私立大学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zhangqq 2009-6-4 15:42
开放私立大学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问题一:我们为什么培养不出诺贝尔奖得主? 中国人有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朱棣文、李远哲、钱永健。获得菲尔兹奖也有中国人:丘成桐、陶哲轩。但是,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所受的教育与现在中国大陆的所有小学、中学、大学无关。 从概率上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出国留学的人大约130-140万。这个数字不知是杨振宁、李政道时代留学生多少倍。从投入上说,大多数中国家庭对于孩子的教育几乎是尽其所能,我们的国家对于教育的投入至少比西南联大要不知多多少倍。在大陆受过教育的30到40岁的中国人大约在一亿以上,为什么没有一个能获得诺贝尔奖? 更令人惊奇的是,五四那一代人,不仅出现了一些文化巨人,还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自然科学家,例如华罗庚、周培源、陈省身、钱学森、李四光、严济慈、苏步青等,他们在各自领域都是全球科学界的翘楚和领军人物。而他们作出代表性成果的也都在三十多岁。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培养出几个这样的科学家? 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问题可能不仅仅在北大、清华这样的大学,而是在整个中国教育。 科学创造的一个根本动力就是兴趣。兴趣也是一种乐趣。现在的中小学生们在繁重的课程和作业的重压下喘息,在各种各样的考试前打拼。他们每天的睡眠基本不足,甚至周末还有奥数、英语、艺术、美术等各种补习。在考场上身经百战的现在中国的中小学生们,当他们进入大学或者熬到博士的时候,他们对于科学还有真正的兴趣吗?是利用自己的知识来谋生、过好日子,还是一如既往,保持一种旺盛的兴趣不断进行科学探索和创造呢?(可以做个调查:那些中学的数理化奥林匹克金奖得主现在的职业是否与科学研究有关。)而我们的前辈却不是这样,他们终生保持对于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的热情。这可能就是他们与现在孩子的根本不同。 可以说,消磨了孩子们终生追求科学的兴趣,是当下教育的一大弊病。 从未来着眼,中国作为一个大国,需要自己完整的科学研究队伍。中国不可能从外国引进最尖端的科技人才。我们必须要自己培养一流的科学人才! 问题二:被遗忘的大多数 我们的教育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压倒的重心是学习知识。即使这种教育在德育和素质教育方面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似乎也在所不惜。然而,不能够上大学特别是理想的大学的人还是大多数,而这个大多数却被学校和社会遗忘了。 现在社会和媒体对于中小学生关注的主要是以下几类:一是学习优秀的学生,诸如高考的状元、奥林匹克竞赛的奖牌得主等等;其次是一些具有特殊禀赋的学生,如写小说的、鼓捣电脑的、有发明创造的等等。而对于那些普普通通的大多数,社会和媒体是沉默的。 更为严重的是,这个大多数甚至受到歧视。全国的中学都分为重点和非重点,重点中学也分成各种班。大多数非重点中学、非重点班的学生的身份就是低人一等的标志,他们受到的压力不仅是学习方面的,很多是人格方面的。他们甚至在自己的家人面前也没有自信。因此,他们的心理很容易扭曲、自暴自弃。中学生中犯罪的,可能主要就是这类学生。 应该说,一个人的天赋是有限的,而且每个人的天赋是不同的。科学家也许没有经商的本领,哲学家也少有高级技工的才能。尤其是在当前中国高考的恶性竞争下,有些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不完全是他们自己的过错。中学阶段正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时期。这种恶劣的学习环境会给这些大多数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种负面影响对于个人是影响人的一生,对于社会则影响到道德伦理、社会风气甚至犯罪等多种领域,其危害性是难以估计的。 教育应该是一种全民的、整体的教育,不是那种培养少数精英而伤害大多数的教育。任何教育都是把育人放在第一位的。只要我们培养出具有健康人格和良好品行的人,发挥每个人自己的潜能,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就是极大的成功。而让走出校门的大多数成为这个社会冷漠无情、甚至是具有对抗心理的公民,是中小学教育真正的失败。 问题三:现代大学生中一些问题的根源 我们的中小学对于能够上大学的少数也进行了片面的教育。一个中小学生,只要学习成绩好,就一切都好,成绩差,就一切不好。学习成绩实质上被当作衡量一个中学生全部素质和能力的唯一标准。这种标准也影响到社会和家庭。成绩好的孩子,即使有任性、自私、懒惰等缺点也不被在意。成绩不好的孩子,即使有节俭、勤劳、乐于助人等很多优点也不能获得社会和家长的赞赏(除非他们舍己救人光荣牺牲才得到社会的肯定)。那些上大学的孩子是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宠儿,他们是伴随着阳光、鲜花和掌声一路进入大学的。 但是,聪明不能代替道德,智商不能代替良知。有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因此而碰壁,甚至走上极端。因此,现在的中国大学生,特别是名牌大学的学生,在刚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几乎都有不适应的过程,几乎都有失落的感觉。他们具有受宠和被惯孩子的全部心理特征。他们的致命弱点,就是没有经历挫折,难以承受打击。在大学里发生的有些事件,社会上觉得不可思议,实际上不是偶然的。 大学几乎每年都有因考试作弊、偷盗等违法乱纪的学生受处分、退学和开除。精神出现问题的学生也不少见。更让人痛心的是,高校自杀的学生有不小的数字,而且这几年正在呈上升趋势。北京市在2007年5月8日到16日的8天时间里,有5名大学生连续自杀。2008年大学校园的杀人血案有愈演愈烈之势。10月28日在中国政法大学发生令人震惊的杀老师案。为什么经过千辛万苦考到大学还不好好学习?还要干一些小偷小摸的勾当?还要自杀、杀人? 大学里发生的这些事情,根源都在中小学。 不能说我们的中小学没有德育和素质教育。但是,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在升学率仍然是衡量中小学教育硬指标的情况下,我们的德育和素质教育怎么可能落到实处?与分数相比,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等等这些东西能值几何?分数是硬道理,德育和素质教育只能是花拳秀腿。 必由之路:开办真正的私立大学 当下的中国教育的种种弊病是由应试而来。小学要为升中学服务,中学要为升大学服务。高考是个独木桥,我们必须要过。只要躲不过高考,分数就是硬道理。而废除高考,那样不又是文革了吗?因此,人们似乎找到一种借口甚至安慰:高考不是完美的,但它是不可替代的。由此产生的种种问题,似乎都是不完美的必然产物。 现阶段高考当然不能废除,上大学当然要考试。但是,要考试未必就一定要玩命,未必要让孩子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就在头顶悬上达摩克利斯之剑。如何让高考成为一种人生路上顺畅的通道,而不是一道人人提心吊胆的鬼门关,这是我们思考的入口处。 对策:整治中国教育的种种弊端,最根本的还是从高考上思考、下手。我认为,中国高考残酷竞争的最根本原因,是中国的大学太少了,尤其是名牌大学太少了,即僧多粥少。那些试图通过增加高考的次数的办法,实际上就是在粥的分配上打主意,实质上是把过一次鬼门关变成多次过鬼门关,最终还是增加中学生压力和负担。要改变僧多粥少的状况,既不能用减僧办法,也不能在粥的分配上打主意,只有用增加粥的办法。 设想,如果中学生上大学的比例达到75-80%或者更高,上名牌大学的比例达到30-40%或者更高,面对高考学生就不会这样玩命了。 问题在于,中国怎么可能办那么多的大学?政府没有那么多的钱。中国政府对于教育的投入虽然逐年加大,可是按照我们以上设想的大学数量当然远远不够。 然而,中国的民间却具有充足的教育财力。可惜,由于目前的教育现状,这种民间的教育财力却流失到海外,投向其他国家和地区。流出的资金有多少?我没有精确统计,但可以大略估算一下。现在一个在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读大学的孩子,每年的费用约人民币20万。如果每年出去1万人,就是20亿元。按照大学4年毕业计算,大约每年就有4万人在读,我们每年就有80亿人民币流出!这个数字还不包括读中学和研究生。现在海外的留学人员有100多万,每年自费出去最保守估计也不会少于1万人。这种资金流失实际上远远大于这个数字! 这个数字在中国高等教育中意味着什么?中国政府1998年以后加大对北大和清华投入的力度,当时每年每校划拨6亿元人民币,据说占全国高等教育投入的六分之一。那么当时全国的高等教育国家投入只有72亿人民币,还不到80亿!就是说,这笔流入海外的教育经费超过了我们的高教总投资,可以办十几个北大或清华! 因此,利用民间的资金办教育是一条必由之路。 实际上,世界各国的教育都有民间捐助,美国、英国的名牌大学基本上都是私立的。这是世界发达国家教育事业的共同经验,实际上也是教育事业遵循的共同规律。 有人要问:中国现在不是有民办的小学、中学、大学吗?为什么不能缓解高考的压力?简单说,我说的私立大学,或者说全世界的私立大学,与中国大陆现在的民办教育具有根本的不同。它们本质区别在于:真正的教育投入是非盈利的,古今中外没有人通过办教育、办学校赚钱,而中国大陆现在绝大多数的民办教育都在盈利、赚钱。这些民办学校实质上就是公司。这样的学校不是按照教育的规律办学,而是按照市场的经济规律办学。它不可能让教育家来管理,而是让企业家来管理。可以看出,现有的中国大陆民办中小学(打工子弟学校可能除外),与国家的中小学竞争的是升学率。它们的目的是挤出国家中小学上大学的学生。而现有的中国大陆民办大学招收的都是高考落榜的学生,同时在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上与公办大学无法相比。因此,它既不可能成气候,也不能培养出真正的杰出人才。因此,真正实现民间资金进入国家教育,唯有改革现有的教育制度。其中最根本的是打破国家垄断教育的体制,在办学、招生的根本制度上做出改革。同时也应该与税收制度改革相配套,建立民间的教育基金会。 引进这个机制对于现有学校也是一个巨大的冲击。现有的中国大陆公办学校,还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最后一块堡垒。改革它的弊端,也只有通过市场竞争的机制才能实现。就像我们的国家企业改革一样,在引入市场竞争的机制后,一切垄断带来的企业惰性、人员臃肿、低效率等问题都迎刃而解。中国的小学、中学、大学的各种弊端(包括官本位、学术腐败),在真正的私立小学、中学、大学出现时,会得到彻底的改变。因为不这样,它们就不能生存。 当然,拯救我们的孩子,拯救中国教育,还有很多相关的事情要做。譬如,要改变人们狭隘的望子成龙的观念,要树立平等的人格尊严,要宣传普通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但是在目前,改革中国的教育体制,是最重要、最迫切的。 1977年,邓小平毅然决定恢复高考,当年就进行招生。现在,我们需要同样的勇气和魄力对僵化的中国教育体制开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果我们的教育还是这样,国家未来怎么办?十年、二十年、五十年我们等得起吗? 2009年2月3日于燕南园56号
个人分类: 未分类|4602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国的农村需要什么样的大学?
danfouer 2009-4-28 08:51
这个题目的另一个表述是,中国的农村需要清华、北大这样的大学吗? 拿这个题目说事的念头,来自 4 月 21 号中央 2 套《今日观察》栏目以农村考生大面积弃高考为主题做了一期题为万人弃考:谁放弃了谁的节目,谈到农村生源的大学生比例普遍只有百分之十几,在中国农业大学,也只达到了百分之三十五,与中国城市、农村人口的比例正好相反。同时人均 5 万元的非义务制教育成本需要一个月薪两千、月存五百的大学毕业生 8 年时间才能收回成本,投资收益回报率太低! 那农村作为一个主体,培养一名大学生的投资回报率又是多少呢? 像清华、北大、上海交大这样的名牌大学,一半左右的学生出国、剩下的考研、工作,无一不是奔着北京、上海这些中心都市去的,耕耘数十年,花香旁人家! 这样的名牌大学只是都市名牌大学,不能称为对中国最有贡献的大学! 因为中国的主体是农村,培养不出为农村服务的毕业生,算不得对中国最有贡献的大学。 公共教育本是一项劫富济贫的事业,而我们却一直在嫌贫爱富! 在我看来,农村急需四大类人才: 一是农村中小学教师。 二是乡一级、镇一级、村一级管理干部、科技干部、经济干部。 三是医疗、卫生、法律等专业人才。 四是能结合地区资源环境优势,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的创业型人才。 哪所大学能把学校定位为专门为中国的农村培养上述人才,哪所大学就有希望成为对中国最有贡献的大学。 从农村中来,到农村中去。家电下乡,汽车下乡,都不如教育下乡,大学下乡!
个人分类: 思考评论|3803 次阅读|2 个评论
大学为什么不可以宽进严出?
liangjin 2009-4-20 17:51
谈到大学教育的问题,总结下来,大约有下面几种: 一、中学的应试教育使大学生源高分低能; 二、唯文凭论和扩招使文凭注水,使大学毕业生越来越水,硕士、博士也越来越水; 三、学生大学学习后即不具备基本的职业技能,也没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为了解决问题,大家也想了不少办法。例如提倡素质教育,试点自主招生,严格考试制度,采取实习试验等等。但都好像见效不大。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呢?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制度造成了教育的根本是培养人才这件事在方向上产生了偏差。大学是培养精英,还是提高全民素质,或是训练普通劳动者都不清楚了。更有把大学被当成了待业中转站那就更离谱了。现在我们来一项项分析: 首先,现在的高考制度必然引导中学唯高考马首是瞻的现状。说一千道一万,素质教育是软的,看不见、摸不着,高考升学率却是硬的。别人都在抓,你不抓,升学率一降,学生,家长都会跟你急,这势必影响到入学率,甚至饭碗。这会逼迫最明智的中学校长也不得不抓应试,素质教育只有往后排,明知不妥也没办法。说到高考制度,这么多年来口水不断,但大家还是同意这是目前相对公平,争议最少的办法。这样就进入一个死结,明知问题所在,却没有办法解决,自主招生也只能小修小补。 然后,大学扩招已见后果。中学毕业考上大学,独木桥早已变成康庄大道,人们已从过去的争入学,变成了争进好校。但大多数人根深蒂固的潜认为是:大学录取通知书=大学毕业文凭。所以一些学生一进大学,就以为进了保险箱,成天泡在宿舍打游戏。一旦挂了,学生哭,家长闹,一遍一遍地找人。好像老师成了罪魁祸首。很多时候校方息事宁人。事实上,大多数学生都可以顺利毕业。但这样下去,不水也难。更有的大学,把自己下降为中学,把考研率作为办学指南,才产出一批只会考基础课,不懂专业课的考研生,这在许多老师的博文里都有反映。另外,太多的学生必然导致教育质量下降。我的课常常上百个学生听课,一学期下来,除了几个常爱问问题的学生,大多数学生叫不上名字,有的同学连面熟都没有,怎么能发现他们学习中的问题,怎么因材施教? 再者,传统上大学是精英教育,不是职业教育。课程设置,教学大纲都是围绕这个转的。大学扩招后,这些东西都没变,生源质量却下降了,毕业生的去向也面向了各行各业。这样必然使得学习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这就是精英的学制要造就普通劳动者,一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然高不了,因为除了混文凭,学的东西有什么用全然不知。必然使学校生产了一批高不成低不就的夹生品。 那么,我们能不能换一个思维,既然种种问题出在制度上,为什么不让大学宽进严出呢?高考仍然需要,但不是像现在这么严酷。理论上大家都可以进大学学习。每个大学可以设置自己的门槛,但入学门槛应该比较低。时间也自由。只要修满学分就可以毕业。但每年学校毕业的人数是有定额的,即毕业门槛比较高。每个专业可以制定自己的学分标准,学生只要达到这个标准就可以拿到文凭,达不到可以继续学。但每门课要设一个考试上限,如3次,不能无限次考下去。没有补考,不会有差生对差生易过的现象。未过的学生只能和下一届的同学一起考。通过率可以参照德国的办法,不管考卷难易,设一个通过率(德国是50%),这个通过率可以根据毕业比率确定。对跨学科的专业处理起来也比较容易。对不能通过的学生,学校可以考虑开一些面向实际的课程,与社会需求接轨。我曾经咨询过公司人事部门负责人,发现被裁员的人,特别是工作表现不佳的职员,一般都可以接受,但为什么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拿不到毕业文凭这么难接受?关键是习惯理念做怂。 大学宽进严出有什么好处、困难和可行性呢? 好处是明显的。 第一,中学没有了升学压力,中学会更注重素质教育。学校不是以入学率为衡量,而是以大学毕业率为衡量了。因为只有人品素质学识俱佳的学生才会最终成功,才能最终给学校带来荣誉。 第二,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自由度。中学毕业生可以立即进大学专攻某个专业,也可以先进社会工作一段时间再进大学,或者中间出去工作一段时间。这样,对于晚熟和家庭困难的学生特别有好处。学生挑选专业也更有自信和爱好。现在学生在懵懂中已被家长和老师挑好了终生专业有点过分。 第三、新的考试制度下,通过不通过不再是老师的事了。考生要和其他一起参加考试的同学竞争。这样也可以减少作弊现象,因为帮同学作弊可能使你自己通不过。同学们之间也会互相监督。 第四,拿不到大学文凭的同学多了,拿不到大学文凭这件事也就不再难接受了。文凭难拿了,文凭含金量就升高了。考研的质量自然会上升。 第五,即便拿不到毕业文凭,那个肄业证,也有大学的生活经历,也能建立同学关系网,对学生来说也不是什么坏事。如果不能接受,换种说法,毕业证人人发,但对合格的毕业生发优秀毕业证书。 困难在哪里呢?有办法克服吗? 对大学来说,马上面临的是上基础课人数众多。可能超出学校的承受能力。但现在有网络,可以以此辅助。事实上,现在开了那么多分校,很多老师在外兼课,结果也差不多。而作为以基础课为先修课的专业课,人数必然下降,老师就有精力更好地辅导学生,使质量提高。然后就是高考的压力转嫁到大学学分的头上,但不是一张考卷定终身,压力已被分散。一门考试可以考几次,过不了可以转修别的学分。而且考生考试能不能过按比例决定,不在老师,也不在学校,只在你学得好不好,以及带点运气的,一起考试的同学素质高不高。老师和学校的压力都会减小。还有老师的评教需要用其它方法补充。 对学生来讲,主要是选择的压力增大。事先可能要对自己有个估计,因为在差点的学校可能能拿到毕业证,但在好学校就很难通过。有可能蹉跎很多年还在考学分。这样学校之间是不是可以建立一些承认机制,如某些学校的学分,本校是认可的,这样学生可以适时转学,以避免浪费太多资源。 这些只是抛砖引玉的想法,具体操作一定还有很多困难。工作在教管第一线的人一定更有体会。如果这块砖能引来有更好,没有玉,回拍砖也欢迎。
个人分类: 问题讨论|7702 次阅读|9 个评论
切实推进素质教育才是教育革新之本
hhanb 2009-4-10 07:44
刚刚闭幕的两会以及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即将出台,教育改革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专家学者、两会代表乃至社会大众纷纷发表意见,有为规划纲要出主意的,也有为当下教育改革提建议的,总体来看笔者觉得有必要重提素质教育这个核心概念,这不仅因为素质教育才是教育革新之本和教育发展的大方向,也因为目前的教育大讨论有疏远素质教育的倾向。 比如前一阵子关于文理分科的争论,笔者以为如果按素质教育理念理解的话,基础教育本质上就是对公民基本素质的全面教育,包括公民素质、科学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根据这样的界定,文理分科根本就是个伪命题。文理分科之所以能够成为大家关注的教育话题,根子还在高考。显然还是高考指挥棒在主导人们对教育改革的看法,而不是素质教育这个核心价值在主导。这就是有人借故分科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而坚持文理分家的缘故,减负不是为了提高素质,而是为了应付高考,说明素质教育思想远没有在全社会形成共识。事实上,在中小学师生和家长中间这样的人就有不少,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思考问题时,自觉或不自觉地走上了高考为中心的老思路,在履行教育管理职能时,时常都是由高考牵着鼻子走。比如此前广东省教育主管部门推出的体育中考,虽说其用意是好的,为了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可笔者非常怀疑这一举措的推出,会否演变为应试体育。这完全有可能,因为,只要是考试评价,就能形成一套应对的技巧或潜规则。显然这种建立在应试基础上的教育改革措施,最终只能走向应试。照理说,体育是人生的基本需要,体育就是青少年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根本用不着考试来督促,这只能说明应试教育的管理套路是多么的顽固。 记得临近千禧年的时候,有一阵子人们都在大谈素质教育,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两份非常重要的文件先后颁发,这就是教育部的 《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教育改革明确了方向,那就是以素质教育为本。 两份文件在对当前国际国内教育形势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指出素质教育才是深化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决定》指出,相对于国际形势而言,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文件清楚地认识到,造成教育改革滞后的根本原因就是以高考为中心的应试教育。 《决定》 就教育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如何推进素质教育提出了具体而详实的要求,笔者在重温之后觉得这些年教育实践与其要求有很大落差。比如其中的第四条是关于智育方面的,《决定》明确要求: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一些做得好的学校,启发式教学应该不成问题,但讨论式教学则很成问题。尤其在那些升学率较高的所谓县一中,仍是绝对的灌输式教学和题海战术和持久战战术。从面上看,基础教育大体上仍是以静态知识传授为主,根本谈不上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以计算机技术网络知识和图书馆利用为主要手段的信息能力的培养,在大多数学校都毫无疑问处于边缘化状态,信息技术课被克扣学时的现象司空见惯。许多中学图书馆门亭冷落,不要说正经八百地组织学生进行文献信息的检索,即使正常借阅图书报刊的读者也不多。社会实践是我们同西方先进教育比起来最薄弱的环节,也是非常有效的素质教育途径,可是这些年下来仍是风声大雨点小,其中还有不少是在搞形式走过场。 此外《决定》明确要求改变一次考试定终身的状况。其目的是缓解考生的高考压力,后来各地陆续推出的春季高考,如果进展顺利的话,应当起到减负作用,从而为素质教育创造条件,可是近年春季高考好像早已了无声息。 《决定》发布后的一个积极作为就是高校自主招生的逐步推开,这显然既符合素质教育精神,又有利于高校行使办学自主权,可是在具体的操作上,仍是缩手缩脚,尽管释放出不少素质教育利好,但仍不得彻底摆脱统一高考的桎梏。 千禧年前后那段时间,在两份重要文件精神的鼓舞下,当时给人感觉素质教育的春天就要到了,真有点像 78 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一样,仿佛教育事业从此就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今天当人们重提教育规划之时,不要忘了素质教育早已是既定的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大学生就业难,还是农村青年的出路,我们千万不要被问题的表象所迷惑,其实在所有这些问题的背后,根源就在素质教育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只有牢牢抓住素质教育这个核心,切实推进素质教育,这才是教育革新的必由之路
个人分类: 未分类|3330 次阅读|0 个评论
浅谈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两个问题[下] (高教改革刍议之五)
yushp1935 2009-3-28 07:10
【紧接上篇】关于“民主办校”之理念( 只提“民主管理”),我个人认为,可按党的十七大“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精神,在大学中,从教研室(研究室)主任,学系主任(研究所所长,研究中心主任),二级学院院长,直至大学校长,采取民主选举方式,依法进行选举产生;并严格实行任期制,问责制! 有的人总觉得,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思想复杂,独立性强,不听话的人多。。。。。不宜实行“民主选举”;有的甚至认为,知识分子天然有”摆脱党的领导的倾向”。我认为,这是一种“奇谈怪论”,它既不符合目前高等学校广大师生的实际;也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在已基本上消灭了剥削制度与剥削阶级的社会主义社会(尽管它还将长期处在初级阶段,尽管国外敌对势力采取分化渗透政策),己不存在完整形态的阶级与阶级斗争,从整体上看,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一样,这三大社会阶层都是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生义主义国家的主人翁。很多知识分子掌握了先进科学技术,是先进社会生产力的代表;许多人文社科知识分子,则是先进文化的代表。他们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力军。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他们有先进文化科学知识,有适应时代潮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群众基础,是共产党执政的社会支柱。 我认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冲破对知识分子“左”的思想束缚,在社会主义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大学,实行“民主办校”与“民主管理”。大学中,各层级的教学,科研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完全可以依法进行民主选举产生,并实行严格的任期制,问责制。例如,学系主任每届4-5年;院长,校长每届5-6年,即在每届任期内起,码有一届本科生(4-5年)毕业;一届研究生(3-4年)毕业,可以比较实际地检查其实施教学计划,培养学生的效果;也检查其进行学科建设,加强教师队伍的成效。 现在,在实施“大学基层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际过程中,在现实存在的体制中,是矛盾重重,弊端丛生。例如,依照党章,基层党委领导,本应是党委会集体领导。十七大通过的党章规定:“实行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人负责制的事业单位中党的基层组织,对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和作出决定,同时保证行政领导人充分行使自己的职权。”(第三十二条)但事实上,“大学基层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往往变成党委书记是“第一把手”,如校长是党员,是副书记,校长则是“第二把手”。更有甚者,常常变成“第一把手”一人说了算,“第一把手”可否定“第二把手”正确意见;甚至可凌驾党委会之上,否决集体之正确决议。更令人费解的是,校长,“第二把手”,是法人代表,如果工作出了问题,真正依法办事,要谁挨板子呢?是实际上说了算的“第一把手”(党委书记),还是”第二把手”(校长)呢? 有人不无讽刺地说,现在大学实际上是“人治”,如果某某大学是“强势书记”与“弱势校长”,那末它是书记“说了算”;某某大学是“弱势书记”与“强势校长”,则是校长“说了算”!这种事例真不少。难道上级党委组织部门,教育行政部门不了解吗? 至于党委书记,“第一把手”,如何产生,究竟有几个是本校党员按照党章民主集中制选出,谁心里都有数!许多是“飞象过河”,从别处调入;或“空降兵”从上级机关派下。当然,我们不是完全否定”委任制”,但是,如果所有的大学党委书记与校长,都是上级委派的,那末,如何“民主办校”,“依法治校”呢?。他们有什么群众基础呵!怎样做好工作哟! 归结起来,在”民主办校”与“依法冶校”的理念中,我以为有几个基本问题在《高等教育法》与《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应该更加明确,更加可操作:其一,对大学基层党委书记和校长,是委任制还是选举制产生?其二,大学党委书记与校长是否是“第一把手”与“第二把手”的关系,谁是真正法定的全面负责人?其三,大学教学科研最基础单位的负责人,从教研室,研究室(所),学系,二级学院等等,究竟如何产生?是委任制还是选举制,还是其他形式(例如聘任制)?其四,除了校务委员会(还有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乃至教代会,工会等),是否应设置过去发挥过积极作用的“教授委员会”,并明确规定它产生的方法,它的职责与权力,等等。 记得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曾经说过:“党委领导下的校长,院长,所长负责制等等,也考虑有准备有步骤地加以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40页。引者注,邓公此重要文章,当年8日31日,是经过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的)现在,历史走过近30年了,我们不仅有了办大学的经验教训,而且党中央对思想文化教育战线的领导大大加强,大学教师中的党员人数与素质也大大加强了,是落实邓小平思想的时候了!应该有步骤,有准备地,改革这种不适应形势的领导体制与管理体制,并且通过合法程序,对未明确规定的法律条文,加以补充修正完善!!! (2009、3、20—28完稿)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505 次阅读|0 个评论
浅谈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两个问题[上](高教改革刍议之五)
yushp1935 2009-3-28 07:08
敝人在“刍议之四”提出了推进我国高校管理体制建设之十大“理念”。我认为,当前有两个问题,值得认真研究,大胆进行改革:一是“依法治校”;二是“民主办校”。其关键则是按照《高等教育法》,改进与完善高等学校中共基层党委领导下之校长负责制。 请先读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1998年8月29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999年1月1日起实施)之有关规定。  “国家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遵循 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事业。(第三条)”  “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 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 设者和接班人。(第四条)”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 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五条)” 我认为,这些总的原则,是很正确的。它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以及中国特色,反映了我国现代化事业之需要。 《高等教育法》对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对基层党委主要职责,对校长的教学科研和其他行政管理之职权,还有如下之原则规定:  “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第十一条)” “高等学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高等学校的校长为高等 学校的法定代表人。高等学校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第三十条)。”  “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有关规定,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支持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其领导职责主要是:执行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领导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讨论决定学校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内部组织机构负责人的人选,讨论决定学校的改革、发展和基本管理制度等重大事项,保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的各项任务的完成。(第三十九条)” “高等学校的校长全面负责本学校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其他行政管 理工作,行使下列职权:   (一)拟订发展规划,制定具体规章制度和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组织教学活动、科学研究和思想品德教育;   (三)拟订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方案,推荐副校长人选,任免内部组织机构的 负责人;   (四)聘任与解聘教师以及内部其他工作人员,对学生进行学籍管理并实施奖 励或者处分;   (五)拟订和执行年度经费预算方案,保护和管理校产,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 (六)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高等学校的校长主持校长办公会议或者校务会议,处理前款规定的有关事项。(第四十一条)”   “高等学校设立学术委员会,审议学科、专业的设置,教学、科学研究计划方案,评定教学、科学研究成果等有关学术事项。(第四十二条)”   我认为,以上关于国家举办的高校管理体制的规定原则上是对的;一般说来还是比较具体明确。 在本世纪初,我国已基本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出“依法治校”,应该有充分的法理依据,也容易取得共识的。依据前引《高等教育法》,关于实施“依法治校”,先谈“自主办学”这个具体问题。现在大学自主权太小,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管得太多太死,恐怕是众所周知的。 我赞同如下意见:国家(政府)举办的大学可分三个层次:即国立,省立,地(市)立。中央政府(国务院),省政府,地(市)政府,委托相应的教育部,教育厅局,具体依法实施管理。随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服务型政府的形成,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该管什么,不该管什么,应由教育行政法规来规范。各级人大及其相应的专门委员会予以切实加以监督。故此,“依法治校”这个理念,给予大学办学自主权,是较易被人们接受,也较切实可行的。 当然,人们希望对 ,根据已有10年实施经验,以及存在某些不足与问题,依据法律程序,加以补充,修正与完善。如全国人大常委会认为,条件尚未具备,则希望国务院,中央教育部,出台一些具体法规或实施细则。总之,要有较完善的法律条文与法规细则(通俗些说叫“游戏规则”),才能较好实现”依法治校”。【未完待续】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723 次阅读|0 个评论
推进我国高校管理体制建设之理念(高教改革刍议之四)
yushp1935 2009-3-26 22:49
建国60年来,我国高校管理体制虽几经变动,但是,“坚持党委领导”,即“党委制”,总是不变的。记得1956年春天,党中央决定在党内进行整风,反对官僚主义,教条主义与形式主义,(简称“三害“),号召高校师生“大鸣大放“,揭露矛盾,提出意见,帮助校党委与党员干部整风。一时间,广大师生思想十分活跃,在小组会,座谈会上,(后又出现“小字报”,“大字报”等形式)还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各种意见与建议。仅就高校领导体制而言,这些热爱祖国的,生性率真的高级知识分子们,比较集中地批评了当时一些老干部,对教育是“外行”,不懂教育规律,不尊重专家教授。有的教授提出,要实行“民主办校”,“教授治校”。当然,当时也确有少数人,言论十分片面与偏激,对党委领导及解放初期各种社会政治运动,对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说得一无是处,漆黑一团;还有极个别人,则是歪曲事实,丑化党员干部,丑化党委制,有人甚至公然提出要“共产党退出高校”,要“结束共产党一党专政”云云。 1956年初夏,形势急转直下,党中央发动了”反右派”的斗争,党报社论叫《工人说话了》,又有《文汇报资产阶级方向必须批判》,党内还传达毛主席 等文件。在如火如荼的”反右派运动”中除了后来叫做”反右斗争扩大化”,错误地批斗与处理了不少“右派分子”(60年代,不少人”摘帽”;然而,又叫做”摘帽右派”,他们仍没有做人的尊严。只有到了”文革”后,绝大多数人,才得到彻底”平反”,落实了政策),严重地打击了这部分知识分子积极性之外;又严重地伤害了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本来,大家响应党的号召,帮助党委与党的干部整风,以便总结建国初期高等教育建设的经验教训,现在倒要广大师生“检讨”提了“不当意见”,要检查”政治立场”,还要”向党交心”,检查”资产阶级思想”与”白专道路”,实际上又像思想改造运动要”人人过关”。从此,在高校这个”神圣学术殿堂”,“自由思想之家”,几乎是鸦雀无声,思想封闭。 随着党中央实施的政策愈来愈”左”,在错误的”大跃进”与庐山会议错误批判彭德怀同志的”右倾机会主义”之后,60年代初期,毛主席又提出:”阶级斗争一抓就灵”;”两条道路斗争,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一切工作要”以阶级斗争为纲”。就是在高校工作学习的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也几乎是唯上,唯命,不能独立思考,不能开展创造性工作。直至发动了”文化大革命”,造成了”十年浩劫”,在高校与其他教育阵地上”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在高校扼杀了学术,践踏了民主,限制了自由,知识分子通通沦为”臭老九”!由所谓”工农兵”进驻学校”上,管,改”,有一段时间工军宣队与革委会代替了基层党委,老干部靠边站,教师无法教书,无法搞科研,学生没有念书,难以真正成才……。 从1957至1978年,高等教育同全国其它战线一样,处在发展缓慢,甚至停顿倒退的状态!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大批大学”停课闹革命”,大学很长时间不招生,大学教师下放到”五七干校”做体力劳动(养猪,放羊,做泥水工,烧锅炉,开机床….);一些大学被彻消,一些被搬迁,合并,它所造成的损失与破坏是前所未有的!真是”革文化的命”啊! 从此以后,人才严重断层,学术水平急遽下降,科学技术停滞倒退,空头政治盛行,人文精神缺失,思想十分禁锢!正当世界科学技术革命蓬勃发展,各国的经济与社会现代化快速推进的关键时刻,我国却步步落后了。这是多么令人痛心啊!只有像我们这批亲身经历过的知识分子(当年高校青年中年教师),才有了刻骨铭心的体验啊!个人的学术成果,生活待遇的事小,国家民族的现代化事业,人民的幸福生活的事大关天啊!? 反思建国60年高等学校管理体制之经验教训,及其是非得失,应发人深省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即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取得辉煌成绩,举世公认,高等教育也相应有所进步!但是,它的发展滞后,存在问题多多,也是公认的!仅就问题的一个症结,即高校管理体制来说,要制订教育发展十年规划,这是一个应予深入检讨研究,并给予改革创新之重要课题。 笔者是新中国培养起来的知识分子,在高校学习,工作,生活已56年---其中后11年是过着轻松的退休生活;本人仅是一名普通教师,从未担任过学校领导职务,严格说,对高校管理体制本来没有什么“发言权“。但看到当下高校存在问题愈来愈严重:如“衙门化”“行政化”,“官本位”,许多学术不端甚至种种腐败现象频频发生,教育质量下降,“师德”与“生德”滑坡,等等,的确叫人担忧!在发表了前面三篇高教改革刍议之后,总觉得意尤未尽,似乎未触及体制之弊端,有点隔靴搔痒。故不嫌浅陋,权且发表如下一点建议,供教育部,国务院与党中央有关的领导同志参考。 我认为,在高等教育改革中,仅就综合性大学(即科研与教学结合之类型的大学)的管理体制而言,应确立如下十个重要“理念” 1)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2)以学术(学科)建设为本位; 3)建立“依法治校”之体制; 4)实行“民主办校”之原则; 5)提倡“思想自由”之精神; 6)弘扬“教学相长”之传统; 7)寻找“开放”,“创新”之途径; 8)担负培养现代化人才,服务国家现代化事业之大任; 9)真正实现科学发展之道路; 10)努力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逐步实现”人之自由全面发展”之伟业。 (2009/3/20初稿,26修改稿)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783 次阅读|0 个评论
劳凯声谈中国教育改革
eduman 2009-3-25 20:21
劳凯声教授昨天下午(3月24号)前来做了一场报告,题为论争中的中国教育改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全民大讨论中的热点问题 报告谈到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中国教育改革的和问题 劳先生将中国的教育改革分为两个阶段,1995年以前十年的改革称为强制性制度变迁,特点是自上而下进行,带有强制性特征。1995年之后称为透致性制度变迁。1995年以后的改革的重大事件有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公立学校法人地位的确定。 1995纲要确定了公立学校的法人地位,赋予了高等学校莫大的权力。这个权力的确非常之大,劳先生的分析让我的思路清晰起来。之前,无论是写东西,还是谈论,总在讨论高校自主权太小的问题,其实在讨论过程中,心中是有困惑的。身边发生的事让我怀疑这种说法,但受报刊、杂志影响,也感觉自主权确实不足。听了劳的演讲,再看一下现状,确实感觉高校权力是够大的,从内部来讲,高校党委或主要领导人可任意地提拔处级以下干部,推荐副校级干部;职称评定也有决定性的权力,课程的设置也是不成问题的,招生虽然受计划限制,但想招几个面子生还是有操作余地的等 ,在对外关系上,学校可以自主与企业、事业、机关等单位合作,可以和企业签定合同。曾经教育乱收费问题也是学校权力过大的结果吧。有人说,至所以会出现教育乱收费现象,是因为,我国教育投入始终达不到GDP4%造成的,学校经费不足,必然乱收费,成立吗?显而易见的,没有必然联系。七十年代、八十年代教育经费不更少吗,为什么没出现乱收费呢?所以原因还是在于高校有了收费权,政府又没有必要的监督,造成了权力的滥用。 权力的滥用就是腐败。 关于学校的权力,劳先生将高校的权力分为三种是非常有道理的,这种分法有利于政策的制定。 三种权力是: 国家赋权:是政府分过来的权力。 法人权力:学校作为法人应该得到的。 学术管理权力:这一块权力没有规定。 学术权力的法理?有人从学术自由为起点论述高校的学术权力,这是一种西方的思维,劳先生认为是不对的。国家和大学的关系,中西是不同的。逻辑起点不好定,劳先生认为应从法律上规定高校的学术权力。其实宪法里第八条就有类似的规定:言论自由。 学校法人地位的确立到1998年,其影响开始显露出来。 第二件事情:自由交易关系在公立学校的出现。 一些人愿意出钱办学校,一些人愿意花钱上学,在办学者和上学者之间构成了一种新型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者或其家长是这场交易的消费者,因而有权选择和获得满意的教育服务,学校、老师与学生或其家长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权力和义务关系。 商业文化正在侵袭高等学校,如EMBA,学生拿几十万就可以买到一个学位。有没有学术价值? 第三件事情:公立学校的市场化动作方式 市场运作给高校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呢? 近十几年来,公立学校教育体制改革中出现了若干新的价值观,如:市场竞争、法人化管理、教育成本分担、教育服务等。这种变化的出现的源:93年纲要,提出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教育体制,和85纲要非常之不同。劳先生谈到了高校贷款问题,教育部公布的数字是3000亿,民间学者估计的数字是5000亿?哈哈,公立学校在法理上是根本不能贷款的,虽然公立学校取得了法人地位,但贷款还有两个要件:一是担保,二是抵押。公立学校拿什么抵押?学校的固定资产是国有的呢,银行能拍卖吗?谁给高校担保?其实两点都没有的,但还是贷到了款,银行是不怕的,学校是国家的,一方面可以找国家,再就是银行控制了学校的帐户,学费和拔过来的经费都在户上过,怕你不还? 二、改革中的公共性问题 劳主张要坚守教育的公共性。归纳了两种改革思路:公法学思路和民商法学思路。前者强调公权力,后者是从现代企业制度的角度,讲学校的治理。 劳先生强烈建议制定公立学校法人法。受到日本国立学校法人法的影响。 劳先生的演讲逻辑清晰,侃侃而谈,确有大家风范。但听起来,有些观点是建立在思辨基础之上的,似是有道理,但成不成立,是不是正确?真理是需要检验的,特别是那些法律政策所借鉴的。 劳凯声教授,博士,历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系系主任、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所所长,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兼任中国教育学会理事、全国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北京市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咨询专家、北京市政府顾问等职。主要学术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教育法、教育管理与政策。曾参与调研与起草多部教育法律与法规,被聘为《教育法》与《高等教育法》起草小组的成员。发表论文百余篇,著有《教育权与受教育权:教育法学基本问题研究》、《教育法论》等专著多部,主编《中国教育法制评论》(年刊)、《中国教师》。专著荣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第五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7年获评由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选出的首届中国杰出社会科学家。
个人分类: 年华|4829 次阅读|0 个评论
教育改革不能老想着走外延扩张的老路
hhanb 2009-3-10 17:00
教育改革不能老想着走外延扩张的老路 日前两会正在如火如荼地召开着 ,从传出的声音看,就教育改革而言,许多代表仍是在敲边鼓,在教育问题的表层大做文章。这使笔者想起 夏丏尊先生曾说过的一段话:学校教育到了现在,真空虚极了。单从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马灯似的更变迎合,而于教育的生命的某物,从未闻有人培养顾及。好像掘地,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又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于池的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反无人注意。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 谁都知道,这些年来高校兴起的大兴土木热,当初仓促上马圈地的时候,为什么就不想着日后贷款偿还能力,今天却在两会上哭穷,好意思张口向要全国人民要钱。起了那么多的楼堂馆所,享受着超大面积的住房,提拔了那么多的副部级领导,升级了那么多名不符实的校名,收了那么多的学费,开了那么多的新校区和二级学院, 211 工程、 985 工程、教学水平评估搞了那么多的工程,国家拨了那么多银子,挤占了那么民办高校的地盘,什么好处都拿到了,教育质量却一落千丈,却要全国人民来换债,这能说得过去吗? 扩招就是最简单,高校受益最大的外延式改革之路。 然而,事关教育最本质的办学自主权问题,教授治校,素质教育的切实推行,却难见成效。 显然,这种单一外延扩张的路再也走不下去了 ,这就像人走路,两条腿必须配合着一起往出迈,单迈一条腿,那是跛子。
个人分类: 未分类|2982 次阅读|0 个评论
[教育观察]辩证看分科
blueyye 2009-2-16 13:57
近来人们似乎把中国教育改革的太多期望寄托于中学文理不分科,对此宜辩证看待。 从小学到初中,属于义务教育和基础文化素质培养,不应分科也不存在分科。大学教育面对人类积累的浩瀚知识,不是一个人一生所能穷尽,于是不得不分科。如果大学分科只停留在文、理、工、农、医等学科大类层次,则衔接初中与大学的高中阶段就不必分科;而如果大学分科需要更深入的学科层次,则高中阶段实行文、理分科就是一个好的过渡。 大多数人不可能学习精通多学科知识,社会用人各界大多也不会接纳不明学科的大学毕业生试想如果一个人自称理学毕业而不明确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具体学科会是什么结果因此,分科教育实在是因当今知识积累丰厚而不得已为之,与社会分工并存,问题只在于大学分科不应过粗或过细:过粗无异于中学化,过细有碍后续发展。高中实行文理分科的优点是可对大学分科进行铺垫,有利学生适当集中精力;缺点是过早分科不利学生全面发展,可能损及综合素质。 但造就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因素很多,个人志趣尤为关键,并非分科不分科所能全部担当,况且更多地涉及教育体制、高考制度等,因而如果没有绝对把握改好就宁可维持现状
个人分类: 教育观察|3000 次阅读|0 个评论
读报有感
yushp1935 2009-2-12 23:41
2月12日《广州日报》(A-2)报导广东政协委员的发言之消息,证实年前出现过“要减少退休金”,“让”高校教师”提前退休”之风波。 该报说,一高校(按,指广东教育学院)六成骨干教师想提前退休,老师称”很受伤害很想哭”; 又说,教育界委员质疑事业单位改革征求意见稿,广东教育学院党委书记称,这份改革方案”不科学不负责任”; 教育组其它委员也纷纷发言,有人质疑,为何高中和大学不算公益事业单位,老师退休金比现在将大大下降; 广东省副省长宋海(注:分管教育的民主党派人士)说,“说句实话,在今天听到各位委员发言以前,我都以为这是中央出台的文件。”他又说,”我同意你们的意见,如果这个方案真的实施,会对广东的教育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据报导,这位副省长声称,他并没有看过这份方案! 刚刚开幕的广东省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爆出这条新闻,叫人啼笑皆非。我在前几天发表之 指出,省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发出这种”改革”方案(美其各名是征求意见稿)是乱弹琴!是违背十七大精神!是违背科学发展观的!看来十分准确的。当官的,水泼出来了,是收不回去了!不要以为,说一声你们误解了,或说某条文己删除了,就能”过关’,”下台”了。不是口口声声要作”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兵”吗? 还应补充一条:政治体制已到非改不行的时刻了。广东省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是省人事厅吗?)可不向主管教育之副省长(民主党派人士)汇报,就把事关整个教育体制之所谓”改革”方案下发各单位,名为”征求意见”,实则搞乱教师队伍的思想,搞得人心惶惶。你们有组织纪律性吗?符合哪条行政法规呢? (2009/2/12晚)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586 次阅读|0 个评论
教育改革不应以减负为主要目的
陈学雷 2009-2-11 01:36
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就研究制定《纲要》若干重大问题公开征求意见,在我国历史上这是迄今少有的充分发扬民主,听取民意举措上的一次创举,应该予以充分肯定。不过,坦白地说,我以为这不是一件容易奏效的事。教育是与每个人都有关而且每个人都能说上几句的话题,现在据说收到的意见就有一百多万份,以后肯定还会更多,这么多不同的意见如何综合起来,恐怕不太容易。尽管如此,笔者还是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发表自己的一点看法。 教育改革是件很复杂的事,里面的头绪很多,但我认为,当前人们认识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重大的思想误区,就是总想为孩子减负。在这次征求意见的提纲中的20个问题中,第7个问题是减轻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的办法措施,也反映了这种观念。对这一观念的认识,将影响对整个教育改革的思路。比如,在讨论高中文理分科是否应该取消这一问题时,很多人之所以主张继续文理分科,就是因为认为取消分科会进一步加重学生的负担。 我国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是否较重呢?如果我们比较一下我国学生学习的内容,可以看到我国中小学生与其他亚洲(日、韩、新加坡等)和欧洲国家或我国港、台地区相比,内容并不更深或广。我的印象里,美国的中小学课程内容平均要浅一点,但却更为广泛,而且美国中小学的体育和课外活动内容很多,这些内容在他们那里也是有竞争性的,也需要花很多时间(比如,很多学生要得到大学奖学金,需要在体育上有很好的成绩,因此必须在训练和比赛上面花费很多时间)。因此,单纯就内容而言,我国的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并不那么重。那么,为什么给人的印象是我国中小学的学业很重呢? 这里根本的原因,其实大家也都很清楚,那就是高考。我国的高校录取人数虽然有很大增加,但高考仍然是竞争比较激烈的。由于我国的文化传统,认为学校的好坏决定一生的观念得到普遍认同,因此,今后即便高校录取人数再增加,但竞争性,特别是优秀高校的竞争,不会完全消除。因此,学生的负担沉重与否,并不取决于课业内容的多少。即便把内容裁减,学生还是会把时间花在功课上。自80年代起,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消减考试的科目,减少教学大纲的内容,降低科目的难度,甚至试图删减象几何证明这样对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极其重要的内容,但学生的负担并未减低也绝不会减低。这是由高考本身内在的竞争性决定的。 实际上,我认为,越是想要降低难度,减少科目,缩减内容,明确大纲,学生的负担就会越大。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取得较好成绩,主要是依靠大量、反复的练习以提高解题熟练程度,学生就越要花费大量时间复习和准备。一定程度上的复习还有助于更牢固地掌握有关知识,但过度复习就是纯粹浪费时间和精力了。 在青少年时期保持较大的学业压力是好事还是坏事呢?这不是一件很容易说清楚的事情。保持一定的压力,有助于学习知识和培养奋斗精神。但是,过大的压力,也可能造成学习兴趣的丧失和影响身心健康。总的说来,我认为在目前想要大幅度减轻学业压力是不现实的,对社会的发展也未必有利。我国现在虽然经济总量已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但仍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种种问题,整个民族都有较强的危机感,在这种情况下要真正给少年们减负我认为是不可能的。 但是,在保持一定压力的情况下,应该尽可能避免这种压力造成学习兴趣的丧失和创新能力的下降,尤其应该避免过于狭窄的考试内容导致学生把大量时间浪费在重复性的练习上。为此,我认为应该逐步改革当前单一的考试录取制度。现在一些高校开始试验以面试、自主命题考试录取学生,这是一个好的趋势,应该逐步使录取标准多元化,这将诱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多元化。
个人分类: 科教评论|6297 次阅读|1 个评论
[教育观察]高校改革忙折腾
blueyye 2009-1-12 11:59
领导人说不折腾,可中国的高校却以改革为名不断忙折腾: 首先是机构撤并、改名等从未间断,换领导就换主意,一点有限的精力和人、财、物资源都 以行政管理为中心 消耗 掉了。本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或提升学校教学科研品质为目标,可最终一般都演变成了以行政机构分、合、并、组为核心的折腾,官大学问大? 其次是招生教学模式改来改去从不稳定,不过左就过右,上世纪曾学苏联专业分解过细吃了亏,而今学欧美没学其精髓搞成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结果大学生前两年的宝贵时光被没有专业色彩的通选大课折腾掉了( 中学化 或 大学预科),刚接触专业不久就忙于找工作或考研,大学毕业生质量怎能不下降? 再次是包括研究生和教师在内的人才培养要么拔苗助长,要么歧视压制,对教授也搞分级折腾;此外,几乎所有中国大学在招聘中根本不回避文明社会抗议的年龄歧视问题,最近有所大学明确打出一般只招40岁以下教授的广告。如此浮躁和急功近利,还能教书育人? 一个稳定祥和的治学环境对教书育人何等重要!也是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所必须!一个没有多少人能静心做学问的大学,只会离教育的本义和一流的目标越来越远!但愿在 广泛征求意见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 中充分考虑解决这些问题,别 开始新的 折腾
个人分类: 教育观察|294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4: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