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杰克逊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科幻][霍比特人:意外之旅 MP4高清]T.H.A.U.J.2012.720p.BluRay
lcj2212916 2013-3-1 22:30
【译  名】霍比特人:意外之旅/霍比特人1:意外旅程/哈比人:不思议之旅(港)/哈比人:意外旅程(台) 【片  名】The Hobbit: An Unexpected Journey 【年  代】 2012 【国  家】 美国 /新西兰 【类  别】奇幻/冒险 【语  言】英语  【IMDB评分】8.3/10 (231,792 votes) 【IMDB链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0903624/ 【片  长】2h 49m 【导  演】彼得·杰克逊 【主  演】马丁·弗瑞曼 Martin Freeman ....比尔博·巴金斯 Bilbo       伊安·麦克莱恩 Ian McKellen ....甘道夫 Gandalf       理查德·阿米塔格 Richard Armitage ....索林·橡木盾 Thorin       安迪·瑟金斯 Andy Serkis ....咕噜姆 Gollum       迪恩·奥戈尔曼 Dean O'Gorman ....菲力 Fili       艾丹·特纳 Aidan Turner ....奇力 Kili       肯·斯托特 Ken Stott ....巴林 Balin       格拉汉姆·麦克塔维什 Graham McTavish ....德瓦林 Dwalin       威廉·柯切尔 William Kircher ....毕佛/食人妖汤姆 Bifur / Tom Troll       约翰·卡伦 John Callen ....欧音 Oin        【简  介】 《霍比特人》的 故事 大致发生在《魔戒》三部曲之前60年左右,讲述弗罗多的叔叔——“霍比特人”比尔博·巴金斯(马丁·弗瑞曼 饰)的冒险历程。他被卷入了一场收回矮人的藏宝地孤山的旅程——这个地方被恶龙史矛革所占领着。由于灰袍巫师甘道夫(伊安·麦克莱恩 饰),比尔博出乎意料地加入了由13个矮人组成的冒险队伍中。他们要面对成千上万的哥布林、半兽人,致命的座狼骑士以及巨大的蜘蛛怪,变形者以及巫师…… 虽然这支队伍的目的地是孤山,但首先他们必须从哥布林隧道中逃出去。而在这里,比尔博遇见了改变他后半生的奇怪生物咕噜姆(安迪·瑟金斯 饰)。在一个地下湖的岸边,谦虚的比尔博不仅发现了自己的狡黠和勇气,也从咕噜姆那里得到了一枚戒指——就是这枚金色的简单的戒指,将会改变中土世界所有人的命运… 一句话评论 虽然与原作相比更为轻松,但仍然十分忠实于原著,而马丁·弗瑞曼饰演的比尔博也相当有潜力;总之,这部影片中仍然有许多宝贵之处。 ——《帝国》 与前作相比,有着更轻松的主调和近十年的数码特效进步,足够满足原作的粉丝们。 —— 国家 公共广播 这个旅程虽然并没有那么意外,但仍然有足够的奇迹和精彩。 ——《后视镜》 【幕后制作】 角色介绍: 霍比特人比尔博:一个不安分的小“飞贼” 在这趟旅程成行之前,比尔博·巴金斯就是一个住在袋底洞每天要吃6餐的霍比特人,在父亲巴金斯家族这一脉,继承了霍比特一族安稳平静过生活的传统,任何的冒险或波澜不惊都只会让他们徒增厌恶,而在母亲图克家族这一脉,血液当中则充满了不安分的因素,间断性消失和爱冒险的个性让族人对图克家族的印象大打折扣。所以,在比尔博身体里,有两股力量在纠结着,看似要安稳过日子的他骨子里却涌动着不安分的因子。 不过,这一切都没有瞒过灰袍巫师甘道夫的慧眼,在谁都没有注意到这个身材矮小的种族时,甘道夫就知道拯救中土世界的责任要靠他们来执行,当然,那是《指环王》要讲到的故事。对于本次孤山之行,比尔博执意被要求加入成为探险队中的一员,虽然开始不被看好,但随着旅程的深入逐渐奠定了他在这趟征途中的意义,斗妖斩兽、拾戒救人,受到同伴的尊敬并成长为队伍中的核心人物。正如饰演比尔博的马丁·弗里曼说:“他不知道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还要等多久。” 灰袍巫师甘道夫:老朽体内住着个智慧之火 严格地说来,甘道夫的诞生要追溯至远古时代的众神时期,他隶属于次神级的迈雅一族,是众神维拉的助手。与众神一样,甘道夫身体里燃烧的是不朽的魂魄,他的外形之于于他正如人的衣服之于魂魄,可以随时变换。他是西方主宰派来与索隆抗衡的使者,他的使命就是促使人类、精灵以及一切善良之辈完成他们的英勇功绩,所以,他总是以人类的模样出现,年老却精力旺盛,睿智却也力量无限,即使岁月匆匆,样貌和精力也不见衰减。 在《霍比特人》中,是甘道夫一手促成的这趟旅程,也是他激发了霍比特人比尔博的潜能,在经历了三个纪元的时间纵轴里,他逐渐认清了“当智者犹疑不决,援助必出自弱者之手”的道理,在比尔博小的时候,他就看好这个霍比特人,只不过在经历了漫长的悠闲生活过后,需要一个刺激来推动其潜能无限。饰演甘道夫的伊恩·麦克莱恩没想到有一天还能回到这里来,兴奋与恐惧犹存,但除了他,谁还有资格是那个运筹帷幄的老者呢? “地下巫灵”咕噜:深暗洞穴中的人格分裂咖 在《指环王:王者归来》一开始,便交代了咕噜的前世今生,咕噜本是霍比特人斯米戈尔,一天和同伴迪戈外出钓鱼时意外拾得了伊熙尔杜遗落的魔戒,为夺魔戒还不惜杀死好友,从此踏上背井离乡之路,无奈魔戒一点一点吞噬他的心,折磨他的肉体,直到最后逃到了半兽人出没的洞底洞里,变成了以冰鱼为食的“小怪物”,并从此分裂成斯米戈尔的胆小和咕噜的凶狠两种性格,这是为《指环王》影迷最为津津乐道的一段故事。 而在《霍比特人》中,咕噜将遗失他一直奉为至宝的“precious”,而魔戒的重新出现,也是引起索隆注意并成为《指环王》故事的一个导火索。安迪·瑟金斯这次除了回归咕噜一角之外,还身兼第二摄制组的导演,这个多次深陷奥斯卡最佳男配提名争议的男演员,还在《金刚》和《猩球崛起》等影片中以不露脸的方式向观众传达了他的演技,对于此次的回归,安迪·瑟金斯表示,在兴奋之余是更多的压力。 矮人王索林·橡木盾:意欲复仇的硬血王子 作为最后一个山下之王,索林身上肩负着血海深仇,与其它矮人不同,除了巴林之外,他是亲眼看见家园被恶龙侵占的唯一埃尔波尔王位继承人。100年前,父亲索恩曾意欲收复故土却从此一去不回,年少时见惯了血腥和战争的索林,家国之殇永远是他的内心最痛。作为那场入侵的少数幸存者,他身上肩负着家仇国恨,可见这趟孤山征程对于他的特殊意义,也就不难明白开始时对于甘道夫选中的比尔博有些许不满。 至于“橡木盾”,是后人给予他的封号。源于矮人和半兽人的最后一场战役中,索林的盾牌碎了,而战斗正酣的他用一段橡木枝作为替代继续下去,从此便得此封号。在《霍比特人》中,我们也将看到索林异常英勇,并在队伍中有很高的威望,虽然一开始不看好甘道夫为他选择的伙伴,但一次又一次的脱险纠正了自己对比尔博的偏见。 “月下精灵”盖拉德丽尔:超凡脱俗的殿堂级女仙 作为西方高等精灵诺多族的后裔,她可是见过双圣树光芒的“光之夫人”。她出生的年代虽然太阳和月亮都还未诞生,但精灵的永生让她在三个纪元里始终保持着智慧与美貌。在《指环王》系列中,这个性格坚毅的女王已经足以让人见识到她的果敢和睿智,虽然在《霍比特人》原著中并没有被提到,但她还是被彼得·杰克逊巧手一挥出现在了电影中,这次,她将与甘道夫、精灵王、白袍巫师萨鲁曼组成圣白议会,共商抵御索隆的中土大计。此外,她将与甘道夫之间有颇多的对手戏,虽然被很多网友解读成感情线索,但更多人情愿相信这是一种难觅知音。 【漫长的准备】 《霍尔特人》和《魔戒》是相辅相成的,第一方面,《魔戒》三部曲的主要角色,其实就是霍尔特人,另一方面,《霍尔特人》的故事发生在《魔戒》开始前的60年,算是《魔戒》的前传。从现在的情况看,拍摄了《魔戒》三部曲的彼得·杰克逊要拍摄《霍尔特人》是再合适不过的事情,可是谁又能知道,为了拍摄这部电影,彼得·杰克逊花了15年的时间呢? 1995年,彼得·杰克逊还没有拍摄《魔戒》的时候,他就和自己的妻子准备把《霍尔特人》搬上银幕了。当时他们筹划的是一个三部曲,第一集是《霍尔特人》,后面两部是从《魔戒》三部曲小说改编而来的影片。后来,在电影公司、小说改编权以及资金剧本的综合角力之下,彼得·杰克逊调整了自己的拍片计划,先把广为人知的《魔戒》三部曲拍摄了出来,在这三部电影获得巨大成功之后,《霍比特人》的制作才被提到了工作日程上来。而在《魔戒》三部曲获得成功的当时,彼得·杰克逊把自己的老东家新线电影公司告上了银幕,原因是他没有从电影改编的 游戏 和音像制品中分到自己应有的酬劳。 在诉讼案如火如荼的时候,自知分身乏术的彼得·杰克逊找来了吉尔莫·德尔·托罗,希望他能代自己执导《霍比特人》。虽然德尔·托罗一边在赞美《魔戒》三部曲,一边又表示说自己“不喜欢小矮人、剑术、龙之类的玩意”,但他还是在2008年签约成为了影片的导演。2008年的8月,杰克逊和德尔·托罗坐下来撰写影片的剧本。一切都很顺利,一切都很和睦。可是,因为影片迟迟未能开拍,德尔·托罗坐不住了。 2010 年的5月28日,德尔·托罗召开了记者会,详细解释了自己要离开剧组的原因。在他的解释中,原本要制作这部电影的米高梅公司经济困难,筹措不到足够的资金,并没有给《霍比特人》大开绿灯。而从2008年开始,一直到现在,这群人就一直在琢磨剧本,观看关于托尔金的资料和 纪录片 ,不断地为影片寻找新的防线和灵感。经过两年漫长的努力,影片迟迟得不到开拍,德尔·托罗这才心生去意。而为了平复自己的离去所带来的损失,德尔·托罗提名了尼尔·布洛姆坎普、布莱特·拉特纳和大卫·叶茨这样的导演,不过,这些人没有一个被杰克逊相中。 到了2010年的11月,米高梅公司进入了破产保护程序,作为该公司的“扭亏为盈”产品,《霍比特人》被出售给了华纳公司制作。来到了华纳之后,《霍比特人》很快就得到了充足的资金,也很快就开始了实质性的拍摄工作。 两部曲变三部曲 因为托尔金撰写的《霍比特人》只有一本小说,所以,怎么改编、怎么拆分这本小说就成了重点。按照杰克逊最初的想法,这本书被拍摄成一部电影,放在两部《魔戒》之前就万事大吉了。可是现在,《魔戒》被拍摄成了三部曲,所以它需要一个相当份量的前传才可以。2006年,杰克逊想把这个故事拍摄成两部电影。他当时说:“和《魔戒》相比,《霍比特人》在份量上是要轻一些。但是在这部电影中,很多《魔戒》中的故事的细节和起源都会得到解释和解读。这种奇幻的旅程还是会继续展开。”在剧本的创作阶段,杰克逊还曾经想把咕噜姆、阿拉贡这些人的前世今生都展示出来,不过,这些在最终的电影中,只有极少的展示。 因为手上没有托尔金另外两部小说《精灵宝钻》(The Silmarillion)和《未完故事》(Unfinished Tales)的改编权,所以吉尔莫·德尔·托罗在编剧的时候表示说,“要从《霍比特人》的小说和《魔戒》的小说中寻找更多的细节,用有限的材料,唤起人们对《魔戒》的回忆,然后再用这种回忆来丰富《霍比特人》的故事和情节。”在那个时间点上,筹拍中的《霍比特人2》是一部连接《霍比特人1》和《魔戒》三部曲的“桥梁电影”,他的作用是让人们把《霍比特人》中的故事和60年后《魔戒》的故事联系在一起。可是在拍摄的时候,杰克逊却发现自己手头所拥有的资料完全能够拍摄出一部三部曲来。2012年的7月30日,杰克逊和华纳公司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那就是把原本只有两部的《霍比特人》拆分成三部电影,打造一个全然的、具有相当气魄和水准的三部曲电影。杰克逊表示说:“三部曲是我心中的一个愿望,因为在撰写剧本和拍摄的时候,我总是觉得还有很多故事没有讲完。而我利用手上的人员和素材,是完全可以拍摄出来一个三部曲的。”其实,用现成的剧组配置,在拍摄一部电影,并不是什么难事,因为只要把每部电影的内容扩充出来就完全可以了。而且还可以用“背靠背”的方式打造这个三部曲。整个三部曲,讲述了中土世界的形成过程,魔戒的出现,以及霍比特人寻找栖身之所的故事。第三部电影,将使用《霍比特人1》和《霍比特人2》中的大量的素材,用来详尽解释一切关于《霍比特人》和《魔戒》的疑团。 对于这第三部《霍比特人》,杰克逊说:“在我想象中,这是一部解释性和细节性的电影,它并不是故事性的延续,而是一个阐释和说明。一切的《魔戒》的细节、《霍比特人》的细节都会在这部电影里得到解释和解读。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没有这些细节上的诠释,一切关于中土世界的故事都只是故事而已。而有了这种解读,这些内容就变成了现实和真实。托尔金生活在一战时期,他撰写这些东西,都是一种对世界和战争的反应,是有现实依据和 历史 价值的。” 下载地址 : http://www.ctdisk.com/file/17519870 http://radarew.5d6d.net/thread-1148-1-1.html
260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育家庭之福音
yhuaze 2012-4-19 09:27
据英国《星期日电讯报》报道,科学家已于近期发现了可以提高精子细胞“游泳”能力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有助于增加到达女性卵子的精子细胞的数目。伯明翰大学的研究小组对精子细胞的“游泳”方式进行了研究,最终的出上述结论。育龄夫妇不育问题有多达一般是由于男性生育能力低下造成的,伯明翰大学的科技工作者为男性带来了福音。 伯明翰大学生殖生物学高级讲师、人类生殖学科学中心主任杰克逊.柯克曼-布朗说:“我们手头有一些正处于早期研究阶段的化合物,他们可以使更多的精子游泳穿过宫颈黏液,从而提高自然受孕的机会。”“我们正在利用这些化合物开发一种新型凝胶,希望在无需昂贵治疗的情况下,提高女性自然受孕的机会。”新型凝胶将为不育家庭带来福音。 根据《参考消息》改编。
个人分类: 我的观点|707 次阅读|0 个评论
Magnetoplasmonics 磁等离子体光子学(II)
热度 1 gxdu 2011-10-1 10:45
Magnetoplasmonics 磁等离子体光子学(II)
光驱动下,贵金属纳米结构中电子的集体震荡模式有偶极子模式和多极子模式。偶极子模式最常见,是一辐射模式,单个偶极子的辐射分布在电动力学中有严格的数学描述,可参考杰克逊的《经典电动力学》。多极子模式均不是辐射模式,其对远场辐射贡献为零。在等离子体光子学中,有模式之间的耦合,也有贵金属纳米结构之间的耦合,二者均非常重要。 电偶极子的辐射分布中有远场球面波分量,球面波是一种传输波,其电场和磁场分量满足自由空间的比例关系;但近场分量不是一种传输波,其电场分量站主要,而磁场分量小得多。当自由空间中有两个贵金属纳米粒子受光照射,他们辐射的电磁波会作用到对方。特别是当二者靠近到他们可以通过其辐射的近场分量相互作用时,这种相互作用会大大增强,这就是贵金属纳米结构之间的耦合。 例子是,考虑一维纳米粒子链,粒子半径是 40 纳米,粒子之间的距离是 60 纳米,当其中一个粒子收到光辐射,自由电子集体震荡时,链上其他粒子也会通过彼此之间的近场耦合而发生同频率的震荡。但由于金属的欧姆热损耗和偶极辐射损耗,这种震荡的幅度随远离激发粒子的距离迅速指数衰减。 如果加入磁性材料,电子的集体震荡行为就受磁矩的影响,具体如何影响,能多大程度的影响。首先,由于自旋轨道作用,磁矩会诱导与磁化方向相反的旋度电流(楞次定律)。这种旋度电流反过来能翻转磁矩吗?考虑圆偏振光作用于磁性材料上,电子会是怎样的运动轨迹呢? 简单的考虑自由电子在光场中的运动,光电场在 xy 平面内, Eq.(1) 电子轨迹为 Eq.(2) 第一项为光诱导的回旋运动,考虑光周期为飞秒量级,在一个光周期内,可以忽略电子受到的散射,认为电子是自由的。这样,一个光周期内,电子在一个圆偏振光中的运动轨迹为圆周运动和平移运动的合成。圆周运动分量的旋度和光的旋度相同。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3883 次阅读|1 个评论
除了你自己,你无权Kill任何人(杰克逊);Memory, My Love
seawan 2011-7-21 13:57
这首名字叫《Whatzupwitu》的歌曲,表现一个简单的思想: 人,只是地球上的一个普通个体;除了你自己,你无权杀害任何东西。 简单明晰的环保理念、和平理念。 注:whatzupwitu=what's up with you, 你怎么了?! 实力派都要翻唱的Memory: 另一个版本: Westlife的My Love,情歌之王演绎『爱』:
个人分类: 音乐歌曲|225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杰克逊尸检报告证实他杀
jessie0090 2011-6-9 17:36
迈克尔-杰克逊的尸检报告于美国时间2月9日正式曝光。验尸官作出了他杀的结论,异丙酚是迈克尔-杰克逊突然死亡的直接原因,而报告中所指出的四大致死因素将矛头直接指向杰克逊的私人医生康纳德-莫里。当地法院也正式起诉康纳德-莫里过失杀人。 1、验尸表明,致死的异丙酚和苯二氮是由其他人注射的。 2、异丙酚在非正常医疗状况下被注射。 3、为病人注射异丙酚不符合基本要求。在此情况下应该具备的监护仪,精密计量和复苏设备不存在。 4、基于尸检,这些异丙酚不可能被病人自我注射。
69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迈克尔·杰克逊 1987年在广东中山
xupeiyang 2011-4-24 19:40
4月22日晚,有网友在微博上曝光了一组已故巨星迈克尔·杰克逊1987年游览中国广东中山的图片。在曝光的图片中,杰克逊头戴斗笠,身穿简单T恤。
个人分类: 名人传记|1252 次阅读|0 个评论
樱花结
GeorgeXQin 2011-4-1 22:36
前两天看到居住美国一位熟人‘樱花开了’的留言,勾起了我对樱花的思念。说真的到美之前,我很少对某种花感兴趣。但自从在哥伦比亚特区观看了华盛顿的樱花,我对樱花到了情有独钟的感觉。今年又到了樱花盛开的季节,那里樱花又在我眼前晃动,我的心境荡漾在那樱花的怀抱丛中。三月的乔治城和DC到处是樱花的世界,房前屋后开满了樱花。在这些樱花部落中,群居最多的是DC杰克逊湖周围的樱花。蓝天白云陪衬粉里透白的樱花,真是到了仙境般的世界,海鸥在湖面上飞着,有的鸳鸯在湖水中嬉闹,一些不知名的大鸟也在湖边落下,和游人一起陶醉在这世间的美景中。也许今后我再无机会去看望你,珍藏的几张照片岂能形容你的全貌与美丽,稚嫩纯洁的花啊,虽然凝视着你良久,却不知如何形容你?这时我感到词汇的贫乏,语言的无为。想亲近你,但又不忍心去触摸你,怕脏污你那纯洁的花瓣,打扰你的宁静,让你静静地留在树枝上吧;也希望你静静留在我的生命中,伴我今生来世。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383 次阅读|0 个评论
昨天听到了杰克逊的歌
jiaguangjia 2011-3-15 12:15
女儿最近十分迷恋音乐,有时写作业时,还会把音乐低声播放。这样做,好还是不好,我在琢磨,准备找个时间,和女儿交流一下观点。但是,无意中我听到了她播放曲中,有杰克逊的歌。其实,应该说,这是我第一次认真听杰克逊的歌,心里竟有一丝震颤,本来惦记着白天的事情,还落在工作上的心,一听到充满活力的歌声,竟然一下放松了。生活确实丰富多彩,伴随着女儿的成长,我需要捡回很多我曾经忽视的美好体验。
2038 次阅读|0 个评论
娶猫王的女儿是迈克尔-杰克逊从小的志向吗?
热度 1 陈安博士 2011-1-20 19:39
  看到一则新闻( 美前总统肯尼迪妹夫去世 其女儿系施瓦辛格妻子 ),想到一则旧闻。   记得有报道说,迈克尔-杰克逊生前的几大愿望都实现了,比如销量冠军啥的,还有一个是“娶到猫王的女儿”。   当时看到这样的愿望,俺们都觉得很不可信——这年头还有发这愿望的?      不知道,终结者有没有发这样的愿望:此一生一定要娶到肯尼迪家族的女人,不实现此愿望,誓不为人!      结果都很喜剧,都娶到了,哈哈!   如果俺家有个儿子,是不是也可以学习迈克尔那样先发个狠话:一定要娶30年后选第一领导那人的闺女。俺这辈子是当不了一个领导了,哪怕是小领导,可是一定要做第一领导的亲家!
个人分类: 时论|3003 次阅读|0 个评论
杰克逊之死 莫里医生的辩护
xupeiyang 2010-4-5 09:14
http://news.163.com/10/0405/08/63GBONKS000146BC.html 在去年6月25日上午10:50左右,莫里给杰克逊注射了25毫克的异丙酚,这25毫克是从一满瓶20毫升的药瓶中取出的。25毫克大概是药瓶中八分之一的量。这25毫克只能让人睡5到10分钟,但杰克逊体内已经有了其他药物,这些药物加上异丙酚会让人沉睡更长的时间。 在注射完之后的一个小时中,莫里在杰克逊的房间里打电话。他没有离开房间是因为杰克逊睡觉的时候喜欢房间里热闹点,杰克逊经常开着灯和电视睡觉。 在中午的时候,莫里离开杰克逊的房间,去了一趟厕所,大约花了两分钟左右。当他离开之后杰克逊突然醒来了,发现自己在花去9个小时尝试睡眠失败之后很不高兴,然后自行静脉注射了药瓶中剩下的异丙酚,导致心脏停止跳动。当莫里医生回到房间之后,他发现杰克逊的眼睛睁着,瞳孔已经放大,然后扔掉电话(他当时正在和他的女朋友通话)开始为杰克逊执行心肺复苏术。 迈克尔约瑟夫杰克逊(Michael Joseph Jackson,1958年8月29日-2009年6月25日),是一名在世界各地极具影响力的 流行音乐 歌手、作曲家、作词家、舞蹈家、演员、导演、唱片制作人、慈善家、时尚引领者,被誉为流行音乐之王(King of Pop)。他的音乐曲风完美地融合了黑人节奏蓝调与白人摇滚的独特的MJ乐风。他魔幻般的舞步更是让无数的明星效仿。因其私人医生莫里违规操作注射镇静剂过量导致心脏病突发逝世,终年50岁。 杰克逊的社会影响力 20世纪最重要的100位黑人《Ebony》杂志  100位最伟大的非洲人/非洲后裔(第41位)《新非洲人》杂志 影响新中国60位外国人《环球时报》
个人分类: 历史事件|1574 次阅读|0 个评论
杰克逊可能将化作岛屿永留迪拜(图) (转载)
pony1984621 2009-10-29 13:32
杰克逊可能将化作岛屿永留迪拜(图) 发表时间:2009-10-28 10:09 作者: andrewleeeeee 一代巨星迈克尔杰克逊经典的月球漫步形象有望在地球上重现,没错!就是在地球上,因为这个迈克尔杰克逊实在太大了,如果建成,宇航员在太空都能清楚看到这个经典形象。近日有消息传出,阿联酋迪拜计划再造一个比以往都大的人工岛,以纪念MJ。不过记者昨日并没有在迪拜房地产资源规划局的官方网站看到有关此计划的介绍。 震惊 该岛全长25公里 目前已经在各个迈克尔杰克逊论坛流传的迪拜要建迈克尔杰克逊人工岛消息显示,迪拜打算造一个比以往都大的人工岛,纪念迈克尔杰克逊!记者在曝光的效果图上看到,图中的迈克尔杰克逊正迈着经典的舞步。发帖人称这是一家有迪拜房地产资源规划局背景的网站上发布的消息。 记者昨日看到,这次曝光的规划图有两个,最震撼的当然是以迈克尔杰克逊月球漫步经典为蓝本的人工岛规划,设计者通过岛屿的轮廓,勾勒出月球漫步的经典瞬间。据悉,月球漫步的设计由美国人Steven Ward提出,规划中这个人工岛有25公里长。此外的一个设计是以MJ的脸为蓝本,同样也是建造岛屿勾勒出大家熟悉的MJ脸部轮廓。 实际上,在2005年夏天,迈克尔杰克逊作为阿联酋王室的贵宾来到迪拜,当时他乘船去观光世界知名的世界岛和棕榈岛,并对这些人工建成的群岛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因此在迈克尔杰克逊去世之后,阿联酋要建造这样一个巨大的人工岛纪念他们的好朋友也不足为奇。 创意绝妙 实现太难 该消息引起了中国粉丝的热烈争论,什么时候建好,我一定要去旅游,太兴奋了!太牛了,果然是有钱的地方啊!但很多人也在质疑,这么大的工程,是否可行?记者昨日调查了解到,目前迪拜方面还没有发布有关要建造这个人工岛屿的消息。 记者昨日登录迪拜房地产资源规划局官方网站,网站上有对未来20年迪拜发展的规划设计,但并没有迈克尔杰克逊人工岛的相关内容。记者查询到最早刊载设计文图的是国外一家设计网站,这个设计网站上,不但有迪拜迈克尔杰克逊人工岛的设计效果图,还有至少数十件不同的设计作品,包括在纽约自由女神像附近修一座迈克尔杰克逊雕像,在美国国会山总统雕像旁雕刻一个迈克尔杰克逊头像,发射无数的卫星在太空组成迈克尔杰克逊头像,让地球人夜晚抬头就能看见,这些设计作品主要是展示设计者天马行空的思维和创意。 有理性的网友分析说,目前在迪拜闻名世界的两个人工群岛世界岛和棕榈岛总共的投资达到了1800亿美元,从设计效果图来看,要修建这样一个令人震撼的月球漫步岛,花费应该不会比1800亿美元低,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有多少财大气粗的投资人敢冒这个险呢,这种纪念迈克尔杰克逊的创意让人赞叹,但要真的实现,目前还不太可能。 原文来源: http://yxk.cn.yahoo.com/articles/20091028/1127.html
个人分类: 转载精品|3112 次阅读|0 个评论
还有人这样说迈克尔.杰克逊么?
cwhm 2009-8-12 22:22
我喜欢上杰克逊是在他去世后,我之前基本上从来没听过欧美音乐,我应该和很多人一样在他去世后才开始被他的音乐感动。《heal the word》,《black or white》就是那永远的经典。 我们被媒体欺骗了太久,他们也很歹毒,恶意中伤杰克逊,一切谎言都在他去世后,不攻自破,先是娈童案的男孩站出来承认当年是敲诈,可为什么真相总要再人去世后才大白天下?从杰克逊的童年经历,他的音乐充满的爱,我们没有理由怀疑他对小孩只有爱。 而肤色给杰克逊带来了多大的包袱,只有他自己知道疾病给他带来的痛苦,他没有理由要撇清自己的种族,我唯一相信的是他可能做过隆鼻手术,但是媒体又把这夸大扭曲到什么程度了,现在又又多少明星,普通人做了美容手术。 英国黑人女孩患白癜风全身脱色变白 作者:聂亮 来源:重庆晚报 发布时间:2009-8-12 17:09:56 变白后的戴瑟尔 7岁时的戴瑟尔 据英国《每日邮报》8月10日报道,现年23岁的英国女孩戴瑟尔德吾尔乌哥特是个地地道道的黑人,不过从5岁开始白癜风使她完全蜕变,在完全没有手术的情况下,历经12年,她现在拥有了一身白皙的皮肤。 戴瑟尔来自南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的特立尼达岛一个地地道道的黑人家庭,目前是伦敦小有名气的时装设计师。 戴瑟尔5岁时,父亲彼得和母亲夏尔曼偶然发现,她的前臂和额头出现白色斑点,但没有太在意。 一家人认为父亲彼得身为联合国工作人员,全家人跟随他经常在世界各地搬来搬去,戴瑟尔年纪太小水土不服。后来斑点越长越大,父母只好将她送医。经过医生诊断,戴瑟尔患上了据说与巨星迈克尔杰克逊一样的白癜风。 17岁成白皮肤少女 尽管医生找到了病因,但却无法治疗。到7岁时,戴瑟尔腿部和身体其他部位也开始出现白斑,而且斑点面积越来越大。12岁时,父母给她尝试紫外线激光疗法,但是没有任何效果。戴瑟尔回忆当时她已经有80%皮肤变白,决定放弃治疗。 之后,戴瑟尔任由身上的白斑长大蔓延,到17岁时她身上已经看不到半点黑色皮肤,俨然一位白人少女。戴瑟尔说:我没有因为肌肤变白遇到任何麻烦,唯一的麻烦就是很难让人们相信我出生的时候是个黑人女孩。 专家认为是奇迹 对戴瑟尔的情况,英国白癜风协会的医学专家们解释称,白癜风发病率约占普通人群的1%左 右。白癜风会促使免疫系统攻击能够给予皮肤颜色的色素细胞,相对而言天生肤色较深的人群体内色素更易受到攻击。不过,像戴瑟尔这种体内所有色素细胞被白癜 风杀灭殆尽的情况非常神奇,堪称白癜风病人的一个奇迹。
个人分类: 我思故我在|1736 次阅读|0 个评论
深切缅怀麦克.杰克逊
footwhf 2009-7-15 00:22
不久前,当听到麦克.杰克逊去世的消息后,我一开始很从容很淡定,慢慢地觉得有点震惊和悲哀!曾经那么深刻地影响我们的歌王就这样离我们而去了,时间永远地定格在了北京时间 2009 年 6 月 26 日 。听说他正在准备复出后的全球巡演, 7 月从伦敦开始,明年在上海世博会期间有可能踏上他从未演出过的中国大陆!只可惜,这一切都成为奢望。 Michael Jackson 是流行音乐流行艺术的神,是上帝派给人类的天使。他用了很短的时间,就达到了一个可以指引人类现代音乐艺术的高不可攀的巅峰 ! 虽然这两年他官司缠身,濒临破产,甚至被人指控猥亵儿童,但这些不足以改变他在全世界歌迷心中的神圣地位!他曾经参加了 39 项慈善组织,创下了吉利斯世界记录 ; 另外,他的专辑 Thriller 的销售量达到了几亿,也改写了历史 ! 从热情似火的 Beat it 到柔情似水的 You are not alone ,从充满爱意的 Heal the world 到活力四射的 Dangerous , 从 MV 超棒的 Smooth criminal 到舞台表现力极强的 Billie jean ,这一切都充分诠释了 Michael 的音乐才华。 值得一提的是,表面上风光无限的 Michael 的内心是很孤独的,这一点他多次向周围的好友倾诉过。从小就被当做了父亲的摇钱树,甚至受过虐待,长大后又进行植皮手术,为了摆脱他是个 Negro 的现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Michael 是悲哀的,他经常有意无意地将自己的孩子伸出到高层建筑的窗户外,这充分表现了他内心非常渴望表达爱意,但却因为以前没有得到过父爱而无所适从! 今天,这样的一位音乐与艺术的天使,早早的离开了我们的星球,回到他本来的地方去了,就如同英年早逝的莫扎特,这些天使都是用很短的时间,就给人类留下了足够指引一个时代的方向,然后匆匆返回了。真的希望他躲在了他曾经最钟爱的 Neverland 庄园里去,在和媒体玩捉迷藏,但可惜 6 月 26 日 并不是愚人节。记得在他最热卖的专辑 Thriller 的 video 里,他就曾经表现过对僵尸有特别嗜好,而他的离去不禁让我突然惊恐地幻想到,明天夜里,那个僵尸军团里会不会多了一张凡世皆知的脸。 希望他能在天堂里也继续做歌王,为天使唱歌,为上帝唱歌,为太空跳舞, May him rest in peace ! 一个时代就此戛然而止!!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542 次阅读|1 个评论
异丙酚害了杰克逊?
eloa 2009-7-12 19:55
BOBO 发表于 2009-07-12 10:05 杰克逊死因又添迷雾!据美联社报道,杰克逊家中发现名为异丙酚的强效镇静剂。而此前为杰克逊提供服务的护士也提及,杰克逊排练期间不堪失眠困扰,多次要求注射异丙酚。异丙酚与杰克逊之死有关吗? 事实上,美国麻醉新闻网在第一时间邀请麻醉医生对该消息进行了点评,强调若无适当监护,在家中使用异丙酚绝对是医疗事故。若有医生为其开此处方,应立即吊销其行医执照。异丙酚绝没有治疗失眠的指征。 异丙酚是一种乳白色的液体,常被麻醉医生称为牛奶。作为一种强效镇静剂,异丙酚通常用于全身麻醉,也适用于短小的操作或检查,各大医院的无痛胃镜或人工流产中,就经常会使用到异丙酚。它不同于OTC类药物或一般处方药,一般人手里就不该持有。即便在医院,一般医生也不会用到它。 药品说明书强调,这是一种适用于诱导和维持全身麻醉的短效静脉麻醉剂;也可以用于加强监护成年病人接受机械通气时的镇静。这意味着,它只能在麻醉手术室及重症监护病房出现,而且多数情况下需由麻醉医生使用。必须强调的是,安全应用异丙酚离不开监护。即血压、心率(律)、氧饱和度等都需被监控,而杰克逊家中是否有监护仪就不得而知了。 麻醉医生是如何看待异丙酚的呢?我的一位同事就曾在一次为时数分钟的无痛胃镜检查体验过异丙酚的效果。醒来后,她直言睡得真香甜,难用语言描绘,甚至还产生了再来一次的感觉。她是一位麻醉医生,在她香甜体验的背后,有监护仪器和其他麻醉医生的保驾护航。此外,根据已有研究,很多人从异丙酚麻醉中醒来后都有欣快感,术中都会做些美好的梦,甚至出现性幻想。 值得一提的是,异丙酚虽是一种好药,但推注到血管时却会引起疼痛,医学上称之为异丙酚注射痛。这种疼痛类似于烧灼。虽然具体机理不清,但注射利多卡因能缓解这种疼痛。利多卡因是种局部麻醉药,局部手术或拔牙时会用到。不过,在注射利多卡因时,若用药过量或注射过快,有导致血压下降或心脏骤停的可能。 异丙酚镇静作用起效快,一般30秒便能让人睡着。对饱受失眠困扰,苦无良策的杰克逊来说,异丙酚真是太适合了。但若无专职医生和监护仪在场,这就成了玩火行为,因此没人拿它当做治疗失眠的良药。毕竟,异丙酚还能引起一过性呼吸和循环抑制。 针对杰克逊的尸检尚未完全结束。法医依然在进行相关的毒物化学检验。所以,我们现在还无法确认异丙酚或者利多卡因在杰克逊之死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不过,考虑到这两种药物的危险性。现在的这些惊人发现或许会成为揭开杰克逊死亡原因的最终线索。 (刊发于09-7-12《新京报新知周刊-茶座》) 其他链接:消逝的白脸: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15792.html 白肤的诱惑: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15810.html
个人分类: 医学|280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杰克逊正名兼批评无良媒体-转自新语丝
woodenson 2009-7-10 00:08
一直很喜欢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虽然他的负面新闻不断,但我还是愿意相信,他是一个好人,这些可以从他的歌中听出来,比如Heal the world,earth song等等。这里,转一个关于杰克逊为人诟病的漂白皮肤和恋童的澄清文章,转自新语丝。 新闻晨报,小报行径,不负责任,信谣传谣为杰克逊正名兼批评无良媒体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10/mj.txt 作者:pan 长期以来一直是新语丝的读者,却从没有为新语丝贡献一砖半瓦,深感惭愧。 只因本人才疏学浅,爱好庸俗,众多严肃专业的话题往往插不上嘴。近日新语丝 里体育娱乐等话题渐渐多了起来,这几天又看了众媒体关于杰克逊之死的种种表 演,以及鹿角网友在新语丝上娈童案的丑闻亦是客观存在,不容抹杀的铁口 直断,使我感到有必要对杰克逊的种种谣言作出澄清,同时对以新闻晨报为代表 的大大小小的媒体不负责任,信谣传谣的行为作出批评。 首先澄清一下杰克逊最遭人诟病的两大传闻:漂白皮肤和娈童案件。 漂白皮肤在娈童案件之前可以说是杰克逊的头号罪状。试想在中国前一阵几 个明星改换国籍的新闻都引起了爱国愤青的口伐笔诛,认为杰克逊漂白皮肤是背 叛种族,取悦白人的黑人愤青也不在少数。追求德艺双馨的中国娱记据此自 然认为杰克逊的人品大有问题。 回想起来,在以前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我和朋友们都对杰克逊的肤色表示过 怀疑。讨论之中,不免有人开玩笑谈到杰克逊漂白了自己皮肤,我想这大概是此 传闻在很多人心中扎根的最初来源。然而常识告诉我们,无论白人、黑人还是黄 种人,人体的肤色是由皮肤中的黑色素细胞的多少决定的。不要说当时,就是现 在都没听说过有什么药物或手术能如此彻底地改变一个人的肤色。还有一种皮肤 移植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就连现在做了脸部皮肤移植的人都不能百分之百存活, 当年怎么可能有换全身皮肤的技术?但当时又没有渠道了解真实情况,只能对这 种种荒诞说法存疑。 然而现在已经是网络时代了,只需稍加搜索,即可得知真相。在wiki的杰克 逊词条中,明确提到杰克逊1986年即被诊断患有白癜风,此后病情逐年发展,到 后期80%的皮肤失去了黑色素,只能依靠浓妆涂白来掩饰。又因失去黑色素的皮 肤易受阳光损害,因此必须常年穿着长袖上衣及打伞出门。有人或许质疑,wiki 人人能写,不能作为证据。其实再进一步搜索可知,杰克逊早在1993年接受Oprah Winfrey采访时就澄清他皮肤变白是因为患有皮肤病。他常年皮肤病医生是Arnold Klein。Dr. Klein后来也指出杰克逊患有白癜风,纽约时报当时对此有报道: http://www.nytimes.com/1993/02/13/us/doctor-says-michael-jackson-has-a-skin-disease.html。 Dr. Klein可不是江湖医生,他当时已行医22年,1971年毕业于宾西法尼亚大学 医学院,现隶属于Cedars Sinai医学中心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中心,是洛 杉矶地区的名医:http://www.vitals.com/doctor/profile/1437183324。 他的证词应该可以作为权威证据。此外网上还有各种各样的网站贴出杰克逊难得 一见的未化妆照片作为证据,比如这个网站: http://www.michaelandvitiligo.com。 至于杰克逊的娈童案件则有两次。两次案件的检察官都为圣巴巴拉地区检察 官Thomas Sneddon。先介绍一下两次案件的结果。1993年第一次娈童案件时,正 值杰克逊的事业高峰,后来受到工作和案件的双重压力,身体不堪重负,被迫以 2200万美元与原告庭外和解。2004年第二次娈童案件时,受第一次案件的影响, 杰克逊的事业已走下坡路很久了。经过574天漫长的调查审判,由8女4男,6白人 5拉丁裔1亚裔组成的大陪审团一致判决,杰克逊被控的4项性骚扰儿童罪名,4项 使儿童醉酒罪名,1项诱拐儿童罪名,1项非法拘禁罪名,共10项刑事指控全部无 罪,彻底还了杰克逊的清白。 1992年5月,杰克逊和13岁男孩Jordan Chandler成了好朋友。Jordan Chandler当时是杰克逊的歌迷。到了1993年夏天,他们的朋友关系出名到了众多 小报称杰克逊为Chandler家庭的新成员的程度。Jordan Chandler也经常到杰克 逊的庄园中玩乐和过夜。Jordan Chandler的父亲Evan Chandler是一个牙医,他 承认对此情况非常嫉妒。但同时又想借此利用杰克逊,甚至提议杰克逊在他们家 房子边上造一个裙房,以便杰克逊能和他们住在一起。在1993年7月2日Evan Chandler的一次私人电话被人录音,后来被辩方在法庭上用来作为证据。在录音 中Evan Chandler流露出了找律师敲诈杰克逊的意思。8月初,Evan Chandler给 他儿子拔了一次牙,后来Evan Chandler被迫承认在拔牙过程中,使用了一种名 叫Sodium Amytal的有争议的镇静催眠药物。有好几位精神科医师作证说此药物 能使病人易于接受暗示,从而接受指令做出并不真实的言行。正是在这次拔牙过 程中,Jordan Chandler在药物的影响下,说出了杰克逊曾经触摸过他的生殖器。 随后的一段时间中,Evan Chandler和他的律师团队向杰克逊要求2000万美元的 赔偿,否则就会将杰克逊告上法庭。杰克逊团队否认指控,并只愿出100万美元 了结此事,Chandler团队还价1500万美元,杰克逊团队还降低了最初的开价,只 愿出35万美元了。于是Chandler向警方正式控告杰克逊。Jordan Chandler向警 方和精神科医师诉说了杰克逊和他有性关系,同时还描述了杰克逊的生殖器作为 证明。8月18日,警方对杰克逊展开调查,同日,Chandler的母亲对警方说不相 信杰克逊性骚扰她的儿子。21日,警方搜查了杰克逊的庄园,同时召集了30名杰 克逊的儿童朋友进行调查,他们都称杰克逊无性骚扰行为。警方也告诉洛杉矶时 报,尚未发现杰克逊犯罪的证据。这一天案件公诸于众后,杰克逊开始了他的《 危险之旅》在曼谷的第二场演唱会。24日,警方开新闻发布会曝光了此前原告向 杰克逊提出2000万美元的赔偿要求,却没有提杰克逊的开价。25日,杰克逊的几 个儿童朋友开新闻发布会指出,虽然他们和杰克逊同睡过一张床,但没有任何不 良行为发生。随后杰克逊家族也申明对杰克逊的支持,并称杰克逊不是恋童癖。 警方又调查了Evan Chandler的财务状况,发现这个收入丰厚的牙医有68400美元 的儿童抚养帐单没有支付。11月8日,警方甚至搜查了杰克逊家族的房子,依然 毫无所获。1993年冬,素来与杰克逊家族不睦的杰克逊的姐姐La Toya Jackson 宣称杰克逊是个恋童癖,她愿以5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证据。这引来了小报的疯狂 追逐,然而很快众小报发现她只是为了缓解自己的财务状况而故作惊人之语。后 来她承认她是受迫于自己的丈夫而作的这些申明。2000年以后杰克逊原谅了她。 接受警方调查之后,杰克逊的健康状况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他开始用止痛药, 以及各种抗焦虑药和镇静剂如Valium, Xanax以及Ativan来对付各种压力。在药 物的影响下,他进食减少,体重减轻了10磅,同时在与娈童案无关的另外案件的 法庭上,出现了嗜睡、无法集中注意力、吐词不清等症状。甚至有时会记不清他 的各专辑发行的年份以及身边工作人员的名字,需要几分钟才能想起他刚录制的 专辑里的歌名。在这样的健康状况下,杰克逊不得不停止了巡回演出,在朋友 Elizabeth Taylor和她丈夫的陪伴下到伦敦躲避压力,寻求治疗。 12月初,从伦敦回来之后,检察官Thomas Sneddon要求对杰克逊进行裸体检 查以印证Chandler对杰克逊身体的描述并取得了法庭的检查令。检查令要求对杰 克逊的整个身体进行检查、拍照以及摄像,包括他的生殖器、肛门、髋部、臀 部,以及他身体的任何其他部分。检查令申明拒绝检查将可能会在法庭上作为 有罪的证据。20日,杰克逊在庄园里接受了检查。在检查进行时,检查官和律师 都离开了房间,在杰克逊的要求之下,警方的侦探也离开了房间。房间里的人员 有医生、摄影师和杰克逊的保镖。在情绪化的状态之下,杰克逊在房间中央的一 个平台上褪去全部衣物接受了25分钟左右的检查,在检查的过程中,杰克逊没有 被触碰。检查报告最后的结论是:Chandler的描述和杰克逊的身体有一些很相象 的地方,但不是完全的符合,甚至包括矛盾的地方,例如错误地宣称杰克逊做过 包皮环切术。22日,杰克逊首次就案件发表公开申明,声称他是清白的,抨击了 众小报的捕风捉影、断章取义、乱下结论的无耻行为,声称他接受了非人道的、 令人感到羞辱的检查,这是他一生中最受侮辱的折磨,但为了证明他的清白,他 只能忍受。 到了1994年1月1日,此案已花去了加州检察部门200万美元,两个大陪审团 已经召集了超过200名证人,但Chandler的指控却始终无法确证。几个星期后, Chandler的律师Larry Feldman申请调查杰克逊的财务状况,理由是他们担心杰 克逊的财产给了他在法庭上的不公平的优势。此时杰克逊已身心俱疲,一旦再展 开对他那庞大资产的财务状况的调查,离案件结束就遥遥无期了。经过律师、好 友、家庭的讨论,得出结论杰克逊再也无法继续接受调查。1月25日,杰克逊以 2200万美元与Chandler庭外和解,Chandler不再继续作证,案件因为证据不足无 法继续审判,杰克逊所受到的指控被撤销。此后1996年,Evan Chandler起诉杰 克逊违反了禁止谈论此案的法庭禁令,要求6000万美元的赔偿,1999年被法院驳 回。 以上介绍主要来源于:http://en.wikipedia.org/wiki/1993_child_sexual_abuse_accusations_against_Michael_Jackson。 更详细的细节及过程可看此文后链接的各种公开出版物和各大新闻媒体当时的报 道网页。 1993年娈童案件对杰克逊影响十分巨大,身体和精神伤害上面已经说了。从 事业上来说,从此逐渐走上了下坡路。他出唱片出得更少,演出也更少了。他的 个人形象受到了巨大损害,唱片销量下降,与他合作多年的百事可乐也不再与他 续约。从他的歌曲题材上看,过去的题材大多是纯娱乐化的,例如情爱、恐怖电 影、街头斗殴等等,此后自省自伤、抨击媒体、抨击金钱等题材渐渐多了起来。 他甚至写了一首歌叫D.S.,来发泄对检察官Thomas Sneddon的憎恨。歌中有这样 的歌词:They wanna get my ass,dead or alive。You know he really tried to take me down by surprise。I bet he missioned with the CIA。He don't do half what he say。He out shock in every single way。He'll stop at nothing just to get his political say。He think he hot cause he's BSTA。 I bet he never had a social life anyway。You think he brother with the KKK?I bet his mother never taught him right anyway。He want your vote just to remain TA。He don't do half what he say。Does he send letters to the FBI?Did he say to either do it or die?中间夹杂着一句句重复的 Dom Sheldon is a cold man。其中TA发音很象DA( District Attorney,地区检 察官),Dom Sheldon发音则很象Tom Sneddon。很难说是不是因为这首歌使他和 Thomas Sneddon结了仇,从而间接影响到了后者十年之后对他的第二次娈童案件 的指控。 2004年娈童案件的原告是Gavin Arvizo,出生于1989年12月。2000年,他被 诊断患有癌症,并被切除了脾脏和一个肾脏。杰克逊为他支付了手术费用以及随 后的化疗费用。不久,通过一个喜剧俱乐部联系,满足了自己访问杰克逊庄园的 愿望。此后,无论杰克逊在与不在,他经常访问杰克逊的庄园。2001年整年,他 没有去过杰克逊的庄园,但经常和杰克逊通电话。2002年,英国记者Martin Bashir取得了杰克逊的信任,随同杰克逊拍了一部记录片《和杰克逊一起生活》。 此片有大量对杰克逊不利的剪辑,杰克逊后来拍了一部记录片来反击。此片于 2003年2月播出。片中有Arvizo与杰克逊手拉手以及将头靠在杰克逊肩头的镜头。 此后,Arvizo抱怨这些镜头令他在学校受到了嘲笑。他的母亲Janet Arvizo听说 此事后称,她从未允许Martin Bashir拍摄她的儿子。 原告母亲是此案中最令人生疑的证人。早在1998年,Arvizo一家被发现在加 州J. C. Penney百货商店盗窃而被拘留。原告父亲David Arvizo派他的两个孩子 Gavin和Star抱着偷来的衣服溜出商店。在被商店保安拘留的过程中原告母 亲与三名保安动手扭打。后来盗窃指控被撤销,但原告母亲又提起诉讼,指控商 店保安在拘留过程中对她进行殴打,提出了300万美元的赔偿。两年多后,她又 加了一条指控,指责保安还对她进行了长达7分钟的性骚扰。最后商店与Arvizo 一家以13.7万美元庭外和解。原告父母于2000年离婚,母亲取得了3个孩子的监 护权。原告父亲后来在2004年娈童案件庭审期间指责原告母亲不该让孩子与杰克 逊呆在一个房间里过夜,同时声称原告母亲以前进过精神病院。后来他一直坚持 说孩子们一直按照母亲意愿排练作假。陪审员们在案件结束后指责她在庭审期间 常常打响指和瞪视陪审员。她常常不回答问题,甚至连控方的问题都不回答。她 常常在诸如是全身除毛美容还是腿部除毛美容等等小问题上纠缠不休。她常常用 长篇大论或是诸如它深藏于记忆之中、金钱买不来幸福等等短语来回答 问题。有一次她甚至作证说杰克逊想用一个热气球绑架她们全家。她的证词经常 在法庭上引发哄堂大笑。在庭审期间,她还被发现涉嫌一桩福利金欺诈案,辩方 还找到了证据证明此事,她被迫承认在与娈童案无关的另外的法庭上说谎。 言归正传,原告母亲得知儿子的抱怨后,于2月20日带着一家子到洛杉矶地 区的一个专管家庭暴力和虐待儿童的部门( Department of Children Family Services)寻求帮助。在此次会面中,原告一家均称杰克逊无任何不合适的行为, 同时原告母亲还称从未让她的孩子和杰克逊单独在一起。最后,此次会面未产生 任何结果。此后,原告一家计划去巴西旅游,杰克逊愿意替他们支付双程机票费 用。2月25日到3月2日,原告一家和杰克逊的一些工作人员到加州Calabasas地区 购物,为巴西之旅做准备。回到杰克逊庄园后,他们于3月10日离开,并再也没 有进过庄园。 此后,原告母亲不知通过什么途径联系上了律师Larry Feldman,此人正是 第一次娈童案件的原告的律师,正是他向法庭提出了调查杰克逊财务状况的请求。 Feldman派出心理医师Dr. Katz和原告一家会面。Katz也正是第一次娈童案件的 原告的心理医师。在和Katz的会面中,原告的兄弟告诉Katz,他看见了杰克逊触 摸了原告。Katz随后向政府部门上报。6月,圣巴巴拉警方开始调查。7月,警方 和原告一家会面。11月18日,70多名来自警方和地区检察官办公室的调查人员搜 查了杰克逊的庄园,这是美国历史上参加人员最多的搜查,比任何一次对谋杀疑 犯和连环杀手搜查的参加人员更多。检察官Thomas Sneddon甚至还开了一个网站, 申明任何被杰克逊性骚扰的人或是任何有杰克逊此类信息的人都可以举报。20日, 杰克逊从拉斯维加斯拍摄MV归来,在圣巴巴拉机场被逮捕。警方将他双手反剪背 后,戴上手铐,送进了圣巴巴拉监狱。Sneddon兴奋得就象中了彩票,说:We got him!甚至还给杰克逊起了个外号,叫Wacko Jacko,意思就是疯狂 的豺狼。警方给杰克逊定出了史上最高的保释金300万美元,原因据说是 有其他疑犯放弃100万美元保释金而潜逃的先例。12月18日,杰克逊被指控犯有 性骚扰儿童等7项罪名、使儿童醉酒等2项罪名。2004年1月16日,杰克逊被法庭 传讯,杰克逊请求法庭判决无罪。2月13日,辩方发现控方只给了他们400页证据, 比预期的少好几百页。3月,大陪审团程序开始启动。4月2日,应辩方要求,法 庭命令释出原告母亲诉讼百货商店的案卷文件,以证明其动机不良。21日,杰克 逊被正式起诉,控方证人在不受辩方交叉质询的情况下开始作证。30日,杰克逊 被第二次传讯,增加了诱拐儿童和非法拘禁两项罪名,杰克逊亦请求法庭判决无 罪。5月28日,法庭就媒体请求公开案件证据举行听证会,法官拒绝公开全部证 据。6月28日,法官批准休庭。12月初,杰克逊庄园再次被搜查。 2005年1月31日,开始选择最后庭审的陪审员,从200人中选出了12名陪审员 和8名候补陪审员。共有91名控方证人和50名辩方证人被传唤作证。原告兄弟作 证说发现杰克逊曾在原告睡着时对原告有不良行为,他对杰克逊动作的描述却被 发现与他首次告诉Katz的证词有矛盾。他还迫承认在与此案无关的其他案件的法 庭上说谎。原告和他的兄弟还声称在同一个场景中看到杰克逊的裸体,但对此场 景的细节描述两人的说法却不同。原告母亲的证词也错漏百出,令人耻笑。为了 证明杰克逊的行为模式,控方提供了7名和杰克逊性骚扰有关男童的证据,但法 官只允许其中5人的有关材料可以作为证据,其中提供了包括首次娈童案件的原 告Chanler。结果5人中的3人,包括著名童星Macaulay Culkin,反而出庭作证声 称杰克逊从未有性骚扰行为。另外还有数个杰克逊庄园的前工作人员出庭为控方 作证,但均被辩方指出他们与杰克逊有矛盾。控方还提供了从杰克逊庄园中搜得 的70本有关异性恋的色情杂志,均是合法出版物。其中一本上有原告和其兄弟的 指纹,辩方指出此杂志为杰克逊不在时被两兄弟偷偷翻得。最令控方感到如获至 宝的是两本有裸体男童的画册,这两本书早在1993年就被警方搜走,一直未曾归 还。但辩方指出这两本书是完全没有淫秽色情图片的艺术书籍,是合法出版物。 其中一本书名叫《The Boy: A photographic Essay》,里面的照片是男孩们参 加1963年的一部电影拍摄的情形。两本书上都有题词,一本书上的题词说明是一 个歌迷送给杰克逊的。另一本上的题词是看看这些男孩脸上真正幸福快乐的神 情。我总是梦想有这种少年时代的生活,但我从没有过。我希望我的孩子们能过 上这种生活。 2005年6月13日,陪审团裁决10项罪名全部无罪。 以上介绍主要来源于:http://en.wikipedia.org/wiki/People_v._Jackson。 特纳集团下属的一个专门披露各种正式庭审记录、法律文件的网站The Smoking Gun( 刚刚发射过的正在冒烟的枪,引申意思为铁证)公布了1903页的庭审记录 的影印件,网站上还有大量当时的报道,有兴趣者可前去一观: http://www.thesmokinggun.com/michaeljackson/021505mjgrandjury.html 当然,应该看到杰克逊本身心智极不成熟。5岁登台表演,被父亲当成摇钱 树,幼年又受到父亲嘲笑大鼻子和用棒球棍、电熨斗殴打等等精神和身体的双重 虐待,使他成年以后做出了多次整容和乐于同儿童玩耍等等不明智的行为。尤其 是和儿童一起玩耍过夜,更是犯了大忌,极为不智,瓜田李下,岂可不避嫌疑? 再看看新闻晨报是怎么表演的。杰克逊于北京时间6月26日早晨6点左右在家 中突然死亡,新闻晨报于27日推出头版报道《王者走了》。也就是说记者有整整 一天的时间去查证杰克逊的生平事迹。此报道头两句即直指杰克逊丑闻缠身: 他突然地走了,正如他突然地来。漂白皮肤、整容成癖、失败婚姻、猥亵男童、 财务危机深陷众多丑闻泥潭,依然遮不住他独特的光彩。在娱乐版的专题 中,有一篇记者徐宁的报道,题为《歌迷的缪斯,小报的最爱》。标题前半句不 伦不类,后半句倒是挺符合其供职的报社的实际情况。文章依然不顾事实地乱写, 从其首段可见一斑:距离迈克尔杰克逊的生日8月29日,还有两个月,如果 他还活着,伴随他的恐怕依然是丑闻、破产和扭曲的面孔。纵观迈克尔杰克逊 的一生,争议不断。从外表不断整形,黑人变为白人,他的两段婚姻也是谜团, 而最受到争议的是杰克逊经常找小朋友为伴,两度被控性侵犯男童,最后都被杰 克逊拿钱摆平。从流行天王,沦为深夜脱口秀主持人嘲讽的话题人物,杰克逊的 一生宛如戏剧般曲折离奇。 消停了两天,6月29日,新闻晨报又开始大张旗鼓地做杰克逊的专题报道, 只是这次也没有任何改观。专题的责任编辑是邱俪华。专题首页的大幅照片旁赫 然用大号字体写着:他强调黑色的灵魂,却漂白了黑色的皮肤。他铸就了俊俏 的容颜,又眼看它似雪崩般塌陷。他酷爱孩子的纯真,却耗尽十年洗刷娈童的十 项指控。......。下一页是记者朱美虹写的报道,题为《假作真时真亦假,世 人谁解其中味》。文章采取摘一段杰克逊自述,然后自作聪明地写一段评论的写 法,朱记者将自己的评论美其名曰现实。一开始是杰克逊关于自己容貌的自 述,然后朱记者评论:现实:人们津津乐道于将杰克逊的照片按年龄来排列对 比,这是因为,那张脸的改变实在是大到足以超越种族和遗传基因的程度。...... 1983年开始,他的脸明显消瘦,鼻子变翘、嘴唇变薄,最明显的是,他的肤色逐 渐经历黑色、棕色到白色的演变过程。怎么会这样?一个想当然的结论,自然是 他动了整形手术与漂白手术。但他否认。对于肤色的变化,他自己归之为一种名 为白癜风的皮肤病,可惜相信的人实在不多。......然后是杰克逊关于娈 童案件的自述,朱记者评论:......直到现在,对于娈童案,不同的人依 然有着不同的解读:喜欢和孩子们、尤其是男童亲密玩耍的杰克逊,究竟是心智 不成熟,还是心理变态?在那场诉讼过程中,究竟是杰克逊以金钱之力买通证人 侥幸逃脱牢狱之灾,还是原告男孩的母亲贪图利益而做伪证?真是好事不出门, 坏事传千里,这之后,无论杰克逊做过多少慈善事业,也成枉然。 在后面的娱乐评论版面上,众多文学中青年根据错误的事实开始感叹。笔名 为河马的文青在题为《上帝是迈克尔杰克逊》的文章中煞有介事地为杰克 逊辩解说:......其实他无非是想让自己皮肤白一点,跟我们现在使用美白化 妆品没任何区别。他鼎盛的那个时代,黑色还不像现在这样时尚和漂亮,还没有 诞生奥巴马,没有凯莉贝瑞和丹泽尔华盛顿。他有钱,如果被某整形医生忽 悠,想让自己白起来,并不算伤天害理。......黄佟佟在题为《他为什么要整 容》的文章中自说自话:......人怎么样才能成为神?除了强大而偏执的自信 恐怕没有办法做到,所以Michael要不停地整容,名气与财力已让他相信,自己 已无所不能了,梦幻乐园、孩子、伴侣,所以他要伊丽莎白泰勒的眼睛与下巴、 猫王的鼻子、白种人的皮肤他一次又一次地向心中的完美发起进攻,直至把 自己整成一个蜂窝巢。......老卡在题为《他的存在就是颤栗》的文章中自认 为理解了杰克逊:......我不知道他整容的真正动机,但是当我把它当作一首 作品来聆听的时候,我听到了社会的荒诞和他的痛苦。为什么健康的黑皮肤不见 了,腐烂的白皮肤贴在脸上?这是对美国社会中种族歧视阴影的控诉,也是世界 上无处不在的假面的一种临摹。...... 最令人称奇的还是自称娱评的李建中记者。他的两篇文章附于文后。李 记者在题为《活着是怪胎,死了是神仙》文章中对全世界媒体整齐划一、柔眉 顺眼的悲哀和尊敬很不屑一顾,忍不住呸了一声。李记者很看不惯一个生 前被描绘成怪胎、整形狂、娈童犯的人死后却成为了王者乃至 我们的神,无法相信一个在生前声名狼籍的人转眼就能翻案,认为所有 的悼念都是善良的幻象。后来李记者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在商业社会里, 将他塑造成一个神,比继续谩骂他是怪胎要有利得多。因此李记者替杰克 逊的粉丝悲哀,他们越爱他,距真实越远,距幻像越近。最后,李记者又糊 涂了,不是怪胎,也不是神仙的他究竟是什么呢?斯人已逝,没有答案。李 记者随后的一天估计不堪其扰,甚至被人打电话用中英双语问候家人。第二 天,6月30日,赶忙又写了一篇文章,《难道我才是怪胎再评迈克尔杰克 逊之死》。李记者感到很委屈,指责读者:倘若中文没学好,那是你们语文老 师的责任,又哪里轮到我来管?李记者承认别人的分析,标题《活着是怪胎, 死了是神仙》起得过于扎眼。然而还在嘴硬,换作今天,标题我一样不换, 因为他认为标题起得恰当与否,那是我本行,只要你不是我领导或者编辑,我 怕都有资格当你老师。然后李记者开始辩解,被骂作怪胎算什么?,这是 绵延近20年、整个西方社会的舆论风潮。这个所谓的整个西方社会的舆论 风潮,李记者仅仅举了三个例子:脱口秀演员在舞台上模仿他掉了鼻子后满 地找的场景;午夜秀场的主持人学他举着婴儿在阳台上晃的情形;导演把他骗出 来演电影,结果影片里,他被刻画成一出场家长就抱起孩子跑的怪物( 影射其有 娈童癖)。李记者不去搜搜载有事实真相的成百上千的歌迷网站,反而闭着眼 睛指责歌迷任由一个曾给我们的青少年时代带来快乐和狂热的人被踩作脚底泥 ,他全球歌迷有3个亿。 3亿啊,一人一口唾沫就是黄浦江,那些年他们在 哪里?随后,李记者认为杰克逊有心理疾病,而且大家都有病,为什么这世 界对他前倨而后恭?是谁的病更重?他,还是我们?最后,李记者感叹:难 道是时代变了,连我也成了怪胎? 其实,李记者的本意是好的,和本文一样都是为了抨击无良媒体。只是其语 文水平和表达能力实在差劲。不用语文老师教也应该知道,怪胎是骂人的词, 而且含义恶毒,隐含着一个人在娘肚子里就不正常的意思,其骂人的强弱程度与 怪物、怪人按顺序递减。做记者的人对文字应该极为敏感,李记者用这 么个标题,又不打引号,不用问号,是真的认为杰克逊是怪胎呢,还是故意吸引 眼球找骂?李记者喜欢给别人做语文老师,我也不自量力来教教李记者。要表达 李记者的意思,为何不用生前遭误解,死后受追捧这样的标题?为了使对比 强烈一些,还可以改两个词,生前遭污蔑,死后受吹捧,李记者以为如何? 李记者呸这一声一定想表现出他强烈的正义感,只是时机对象大大的不对。 打个比方,试想在一个追悼会上,有些悼念者平时对死者并不怎么样,但当全体 悼念者整齐划一、柔眉顺眼哀悼的时候,李记者对他们呸一声试试?李 记者自己写文章前不做做功课,查查实情,却以为所有的哀悼都如他的一样是 善良的幻象,还替粉丝悲哀,认为他们距真实越远,距幻像越近。杰克逊 05年早已被证明清白,李记者却以为所有人都象他一样认为杰克逊声名狼籍, 不相信杰克逊能翻案。李记者自己死抱着从脱口秀、午夜秀、电影等等他所 谓的整个西方社会的舆论风潮里得来扭曲印象不放,却以为歌迷也象他一样 任由杰克逊被踩作脚底泥。在深夜脱口秀主持人的嘴里,克林顿是性虐狂, 小布什是智障,李记者也相信? 最可笑的是,其所供职的报社正为李记者文中所指责的无良媒体做了一个绝 佳的例子。是谁把杰克逊生前描绘为怪胎,死后又渲染成神仙?是谁污 蔑杰克逊一心想要白种人的皮肤,却把自己的脸整成一个蜂窝巢?是谁 毫无常识,宁可相信子虚乌有的漂白手术,却不相信全世界已有几千万患者, 大家身边也偶尔能见到的白癜风?是谁污蔑杰克逊的娈童案件都是拿钱摆平, 这之后,无论杰克逊做过多少慈善事业,也成枉然?又是谁用王者、 上帝之类的词做标题吸引眼球?不正是新闻晨报的记者和撰稿人么?头版新闻 对一家报纸非常重要,平日大多都是政经新闻上头版。娱乐新闻比体育新闻上得 都少,也只有在这样重要艺人死亡的时刻才能难得上一次头版。平时娱乐新闻随 便做做不要紧,既然上了头版,总该严肃认真,负点责任。况且是杰克逊这样重 量级的巨星逝世,介绍其生平事迹总该兢兢业业,做足功课。而且现在这个时代, 轻点鼠标,真相就在眼前,英文网站搜索不便,中文网站也是多如牛毛。比如百 度百科上的介绍,虽然为其粉丝所写,用语夸张偏激,基本事实却是不错。可是 新闻晨报记者就连点点鼠标都不愿意,仅仅凭着自己不知猴年马月从哪个犄角旮 旯里不知转手过多少次的货色和小脑中残存的一点点印象兑点水揉揉再拿出来贩 卖,炮制出一篇篇词藻艳俗事实错误内容空洞无病呻吟的文章。他们不仅把重要 事实弄错,对其他事实的报道也是怎么扭曲怎么来,不把杰克逊踩作脚底泥 不罢休。整容失败、两次离异、卖庄园还债,都是杰克逊个人生活中遭遇的不幸, 而且都事出有因,到了记者笔下,则统统变成了丑闻。丑闻丑闻,就是丑恶的新 闻。麦道夫欺诈案是丑闻,克林顿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偷情也是丑闻。杰克逊一不 欺诈二不偷情,欠了债老老实实卖庄园还钱,哪点丑恶了?莫非是整容失败后脸 变得丑陋也算丑闻?说起还债,史玉柱卖假保健品被揭露多年,却无媒体说是丑 闻,反而被塑造成忍辱负重欠债还钱言而有信的商战英雄。央视打假晚会上公然 播放珍奥核酸这种假货广告,又有哪家媒体敢写篇报道指出这是丑闻?套用句大 俗话,这真是一个神奇的国度。 新闻晨报曾经因为对一些科技新闻和文化新闻的歪曲报道在新语丝上多次被 批评。再加上前一阵高考期间,已经成为晨报特约撰稿人的薛涌又在晨报上贩卖 他已经在其他媒体贩卖了好几年的美国顶尖大学都是私立大学的论调,大肆 鼓吹高校完全自主招生。新闻晨报也不嫌这是别人已经嚼了好几年的馍,拿过来 和着水又吞了下去。现在对这样一个只须简单地查证点事实的娱乐新闻都不负点 责任好好报道,难道真要在通往小报的路途上一条道走到黑?真该将李建中记者 的同事排起队来,由正义感强烈的李记者隔一个啐上一口,绝对没有冤枉的。对 了,李记者要记得拿过一面镜子,将最后一口唾沫留给自己。 附一: 活着是怪胎,死了是神仙 晨报记者 李建中 迈克尔杰克逊25日去世。直到今天才动笔写这篇文章。 本来不准备写,因为对他实在没什么特殊的感情。但是当我看着全世界表现 出如此整齐划一、柔眉顺眼的悲哀和尊敬,仿佛我们一贯待他如此时,好脾气如 我也忍不住想唾骂一声:呸! 为什么这个生前的怪胎,这个曾经的整形狂和娈童犯,讽刺专 栏和恶搞电影里的常客,在他死后,却被汹涌的颂歌所包围,重新成了王者 乃至我们的神?那些过去嘲笑他、谩骂他的政客、导演、漫画作者、小报记 者、围观群众跑到哪里去了,何以一夜之间无影无踪?总统致敬、国会默哀、歌 迷聚会,当真是生荣死哀么? 作为外国人和非专家,我当然没有第一手证据去描述他的真实历史。但是作 为一个娱乐的看客,我认为,至少我目前所见的一切,无论是电视里悲伤的面孔、 星光大道上燃烧的蜡烛、网上情真意切的悼文,都只能当做是种善良的幻象。我 无法相信一个在生前声名狼籍的人转眼就能 翻案。我始终觉得,那些车载 斗量的腹诽,此刻不过潜伏在世间某个角落。为什么不把他们也摆到台面上来啊? 难道那不是杰克逊曾经生活过的世界么? 是啊,为什么不告诉我们一个真实的杰克逊或者,最低限度地告诉我们, 过去我们如何对待杰克逊?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喧嚣的人群保持了缄默。我只 能从商业社会的法则去笼统思考:大概将他塑造成一个神,比继续谩骂他是怪 胎要有利得多吧。当然,本质是一样的:爱他的时候,我们消费的是神仙; 抛弃他的时候,我们消费的是怪胎。今时今日,就像拥有 《颤栗》版权的 HITFACTORY公司法律顾问所言:坦率地说,他的死或许比活着更有价值! 从这个角度看,我也替爱戴杰克逊的粉丝感到悲哀。某种程度上说,他们越 爱他,距真实越远,距幻像越近。当然,换个角度,有人或许会嘲笑我的天真。 他们说:真实或者幻象,其实并不重要,我们看到的,不过是我们想看到的,如 果我们需要真相,就总会有合适的真相。从这个角度说,无论是我固执 的呸还是世界整齐的致敬,无论是你说的怪胎还是他说的 神仙, 究竟能够有多少差别,只有天知道。 话说到这个程度,如果还要埋怨,就只能埋怨记忆的纤毫分明了。因为10多 年前读过报上连载的杰克逊传记,讲到他拥有一个有如NEV-ERLAND一般梦幻的 私人庄园。夜深人静的时候,天王巨星却只能孤零零一人坐在灯火辉煌的旋转木 马上,默默的,一圈又一圈 不是怪胎,也不是神仙的他究竟是什么呢? 斯人已逝,没有答案。 附二: 难道我才是怪胎 再评迈克尔杰克逊之死 晨报记者 李建中 上次写了《活着是怪胎,死了是神仙》,无意中闯了祸,网络上不说,甚至 有人打我的电话,用中英双语问候我和家人。倘说娱评的目的就是激起讨论的热 情,这趟我也算做得圆满。 可这又是怎样的圆满?对于那些指责我的朋友,我都不晓得怎么对他们解释, 观点异同尚可商榷,倘若中文没学好,那是你们语文老师的责任,又哪里轮到我 来管?照我看,教育考试院不妨考虑用这篇文章做明年中考的阅读理解,题目可 以这么设:A.不用看文章就知道作者是畜生;B.作者没有骂迈克尔的意思;C.沙 发!很想知道孩子们会不会跟你们一样选A。 上面的话说刻薄了点,解释总还是要解释的,三人成虎的世界,不为自己也 为报社。 昨天有朋友帮我分析,认为是标题《活着是怪胎,死了是神仙》起得过于扎 眼,惹得有些人可能只看了个标题,就忙着把我封做迈黑。我承认他的分析 有道理。不过,换作今天,标题我一样不换。美国人讲,BUSINESS IS BUSINESS, 我翻作一码是一码。苹果啊,梨啊,我当然可以谦让,但标题起得恰当与否, 那是我本行,只要你不是我领导或者编辑,我怕都有资格当你老师。且在我看来, 如果因这个怪胎就认定我是混蛋,那你实在是缺少了解迈克尔的勇气。 被骂作怪胎算什么?你当是这两天啊,好像全世界都拿他当甘地。如果你有 幸从1980年代走过来,你不会不知道他从巅峰到去世这二十几年里的遭际,其中 曲折,又哪里是普通明星的过气两字可以形容?这不是说是那么一小搓不 明真相的群众在那里对他评头论足,而是绵延近20年、整个西方社会的舆论风 潮啊:脱口秀演员在舞台上模仿他掉了鼻子后满地找的场景;午夜秀场的主持人 学他举着婴儿在阳台上晃的情形;导演把他骗出来演电影,结果影片里,他被刻 画成一出场家长就抱起孩子跑的怪物( 影射其有娈童癖)那些年在美国,只 要有人把脸涂白,架付墨镜,戴个口罩,红衫黑裤地抖抖腿,不用开口,观众就 会自动哄堂大笑他们在做什么,是在向他致敬么? 有些人或许忘记了这些,或许压根就不知道这些。但我没忘,而且我希望大 家都别忘。 我说了,我不是麦粉。但我有疑问,假若说那些年大家都在装睡觉,任 由一个曾给我们的青少年时代带来快乐和狂热的人被踩作脚底泥,那么,算了, 让他静悄悄地死。但偏不,眼睛一闭,眼睛一开,他竟又修成正果,称王称 帝啦,人们甚至开始谈起他曾经捐款3亿美金,说他全球歌迷有3个亿。 3亿 啊,一人一口唾沫就是黄浦江,那些年他们在哪里? 别跟我说迈克尔杰克逊心理没毛病。他有病,生活在这样一个癫狂的世界 里,谁敢说自己没病?只是,不管他有没有病,我都不禁想问,生或死,迈克尔 只有一个,为什么这世界对他前倨而后恭?是谁的病更重?他,还是我们? 老实说,我都烦自己跟祥林嫂一样絮叨。一个《脱口秀》,撑死千把字,能 有多少心思藏在文章背后?明白的朋友自然一眼就明白。结果呢,现在不但作者 跟小丑一样要跑到文章里来补充背景,甚至连中文都要翻译给某些动辄人肉 的朋友听。 看不懂啊。难道是时代变了,连我也成了怪胎?又或者哪个时代都这样, 非但能言人不可得,正索解人亦不得? (XYS20090705)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303 次阅读|1 个评论
梦见杰克逊
iwesun 2009-7-6 16:09
梦见杰克逊 昨晚,梦见杰克逊。 一个晚会,好像不是露天的,像是单位礼堂。 可能是因为我从来没有去听过现场演唱会的缘故吧。 杰克逊在舞台上,拿出一个纸筒,拔开之后是个杯子,把这个杯子拿在手里,拿出一个塑料壶,倒了大半杯水,一口气喝了。 从台下请上一个人,往杯子里吐了小半杯口水,口水之多,堪称一绝了。 杰克逊拿出刚才的塑料壶,往杯子里倒了一些水,一仰脖又喝了。 我目瞪口呆,一个字,牛! 旁白说,那是为爱滋病患者,艾滋病对于接触和口水是安全的,社会不能歧视爱滋病患者。 我才搞清楚,杰克逊在做不歧视爱滋病患者的义演。 梦就这么离奇,杰克逊确实是大牛。 杰克逊牛到什么程度,真的不可想象,杰克逊的魅力几乎是无法抗拒,无论你是多么传统,多么保守,多么自称是古典的精英,在杰克逊的光芒四射的活力面前,真的都不堪一击。 没人会去怀疑杰克逊是假唱,或者说杰克逊没啥水平,就是靠包装,没人说杰克逊不是科班出身,根本不正统,你根本不敢开这口,因为 真正胆怯的人是你自己。 杰克逊是用生命在歌唱。 我是 Ising ,我唱歌。
个人分类: 杂感集和|1187 次阅读|6 个评论
消逝的“白脸”
eloa 2009-6-29 20:31
BOBO 发表于 2009-06-27 16:39 流行音乐之王走了!这位曾唱着Black or White的美国黑人歌手,却貌似拥有一张白洁的脸庞。有人怀疑他做了脸部漂白,有人则直指是白癜风。 杰克逊脸色的迷雾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 杰克逊就是白癜风 根据杰克逊现有的网络照片和报道来看,他正是一名白癜风患者。事实上,杰克逊早在1986年就被诊断为白癜风。直到7年后,在奥普拉的90分钟访谈上,他才首度承认:未进行过皮肤漂白,的确只是白癜风。 (在阿呸同学指摘下,BOBO软蛋了,并撤除这句话昨天,法医也宣称,杰克逊只是使用了很多化妆品来掩盖身上由白癜风所致的病斑。,以免造成新的口水。另,就杰克逊的白癜风,请点 此 )。 作为皮肤病三大顽症之一,白癜风是种常见多发病。这个星球上,有近2%的人受其困扰,各色人种、民族概莫例外。即便宠物狗和马都可能发生。按照定义,白癜风是以皮肤色素脱失为特征的皮肤疾病。在某些致病因子(化学及重金属毒物)或精神创伤等因素作用下,机体内分泌功能失调、免疫功能紊乱,从而引起自体色素细胞损伤。其结果是形成局限性的白斑,这就是白癜风。简言之,白癜风是皮肤在掉色。 全世界发病率约在 12% 左右,我国大约在 1% 左右。研究发现,深色皮肤的人更容易白癜风:黑种人、黄种人等整体发病率略高。如印度白癜风发病率达 4% ,日本为 2%(难道与工作压力应激有关?),美国白种人低于 1%(缺乏黑人数据)。在发病年龄上,从初生婴儿到年迈老人都能发病,但尤以625岁为高峰期。 我与杰克逊有瓜葛 的确,我与杰克逊有些瓜葛:我的家人Z,就有白癜风;在这事上,Z与杰克逊有共同点。所以,我与杰克逊还能炒出点关系来。 与Z每次相见,他都向我提及皮肤的变化。的确,当他鼻梁上出现指甲大小白斑时,我当时就震惊了。他说:身上特别是腰部的更明显。我虽学医,但 不忍卒看 。 他说,白癜风的最大坏处是,你不能太抛头露面。的确,在餐厅做前厅主管的他,曾主动提出换到厨房工作。Z的脸上,泛起的形状大小不一的白斑,被我戏称小花奶牛。他没生气,只是有些无奈。这种不痛不痒的疾病,有点类似不规则脱色的衬衫。虽然穿上去依然舒适,但影响别人观感。毕竟,谁的脸上出现块状白斑,都会让其他人有不愉快的感受。 事实上,人们对白癜风甚至所有的皮肤病都不甚了解。皮肤任何疮包、颜色的变化,在观感上,是比较骇人的。一提到皮肤病,人们自然想到皮肤性病科。人们害怕白癜风像很多性疾病一般,会传染。其实,这种担心毫无依据。要知道,白癜风绝非传染病,不是由病毒或细菌的入侵所发生,也不具备传染性疾病的任何特点,自然不会传染给别人。 求医问药多无良解 为Z求医问药,自然是我的份内事。每隔一段时间,他会告诉我某个秘方或网址,让我验证真伪。那些制作精良,招牌响亮的各色网站上,挂满了成功治疗白癜风的案例。 实际上,他们基本都是在忽悠你。需明确的是,医学上尚未找到白癜风的确切病因。现在认为,白癜风可能与环境食品污染、饮食习惯、精神因素都有密切关系。换句话说,各种针对上述原因的疗法都算治疗策略。 他找出一本古旧的小册子,上面提到沙苑蒺藜炒猪肝的方子;他还吃大量的黑芝麻,拒食任何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这样的方法,我没反对,因为至少不会对身体造成大伤害。苦行僧般的生活,加之各色药物,他的白斑没再扩大,于他来讲算是慰藉。 Z的潜在隐忧 Z特关心白癜风是否遗传,这关系到他可爱的儿子。我告诉他,不要担心。首先,担心是没用的。若某种疾病写在你的基因密码里,你的担心并不会延宕或阻止疾病发生。其次,白癜风是否会遗传,目前仍存争议。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有近1/3的白癜风患者家族成员中曾患此病。比如迈克尔杰克逊的姐姐拉脱亚杰克逊也被报道患有白癜风。但研究发现,白癜风并非常染色体隐性或显性遗传,可能属多因子遗传模式。总之,白癜风的遗传方面研究,目前证据积累尚不多。 Z也担心,自己是否更容易发生皮肤癌,向我讨教预防策略。我说,白癜风与皮肤癌的关系,好比驴唇和马嘴。人们的这种担心,其实是把两种疾病生拉硬套扯关系。要知道,他们的疾病机理是不同的。白癜风仅是色素障碍性皮肤病一种,仅是皮肤色素的脱失;皮肤癌这种恶性肿瘤,与长期暴露于紫外线有关。换言之,他们在疾病定义、发病原因和症状表现上,无共通之处。这意味着,患有白癜风不会更容易发生皮肤癌。那些喜欢日光浴、暴露过多紫外线的人,才应该当心呢。 能治愈吗? 这是让所有皮肤科医生头疼的问题。 首先,目前没有任何一种药物能百分百治愈白癜风。如果有的话,杰克逊出门早就不用遮遮掩掩了。过分夸大疗效的产品,多出现在报纸整版广告和网页上,他们忽悠你没商量。其次,白癜风的治疗是多线程任务:治疗措施、医患配合、患者心态都要到位。 先说说常见疗法。紫外线(日光)照射这种方法,目的很明确增加色素细胞的光敏性,促进色素细胞制造黑色素。作为最传统的治疗方法,近来被认为无益。原因是,过量紫外线能对人体造成损伤,白癜风后对人体紫外线的抵御能力下降。 那为何不吃黑色素,吃啥补啥嘛!关键是,富含黑色素的食物在体内,不会直接补充到前线色素细胞。要想让色素细胞工作,只能靠自身去调节,补充黑色素的外力干预,效果并不好。实际上,白癜风时色素细胞的歇菜罢工了,想再调动其工作情绪,难度很大。 临床上常用的还有免疫调节、补充微量元素等。前者有一定作用,但治疗效果并不稳定;后者则为许多保健品提供了市场。中医疗法上,更是多种多样,常见如补骨脂。 那移植一块好的皮肤呢?这个idea,在1964年就被美国人Kiistala研究过。简言之,将正常皮肤表层取下,移植到白斑区盖上去了事。经过四十余年发展,这种方法有治疗效果,但需配合药物治疗,并有手术治疗时机的限定。 人们的误区 对于Z脸上的白斑,我非常宽容,比对我的一口烂牙还宽容。毕竟,他只是稍显难看了点,但不会传染、不影响食欲、也不会癌变。更何况,他的心态已经好转,钱也没少赚,白斑也没扩大的趋势了。 作为一种与精神因素有关的疾病,心态还是重要的。而我们面前,却常存在两种声音。第一种,白癜风完全可治愈。这种态势,常让人毫不在乎病情,不及时治疗甚至乱用药物,从而导致效果不佳,加重病情。第二种,白癜风是不治之症。白癜风的治疗艰巨而漫长,在饮食控制、药物治疗下半年都可能看不到白斑缩小迹象,从而弃之不顾、一味否定。 写到这,我想起美国著名医生特鲁多(E.L. Trudean)的墓志铭: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的确,很多疾病的治疗,总难获得让你满意的效果。 他在1910年的最后一次医学演讲上,题目是乐观在医学上的价值。我想,对待疾病的态度,恰如对待生活。对待对白癜风这样的顽疾上,你也该顽固坚守并乐观向上着。我所提到的Z,现已跳到另一家餐厅,还是前厅主管,鼻梁、下颌角的白斑虽还在,但已没人关注。毕竟,人是多面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保留原文链接)
个人分类: 医学|358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7 16: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