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芜菁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荧光显微镜下的白粉菌
lixiong45 2019-1-29 17:09
白粉菌是人们所熟知的一类植物病原真菌,广泛分布在全世界各地,常在寄主植物的表面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肉眼看上去好像涂了一层白粉,故被称为白粉菌,由此引起的病害称为白粉病。白粉菌属于 子囊菌纲( Ascomycetes ) 白粉菌目( Erysiphales )白粉菌科( Erysiphaceae )白粉菌亚科( Erysiphoideae Palla ) 白粉菌属( Erysiphe ) 。 感染白粉病的叶片经过直接黄染料染色,用95%酒精脱去叶绿素,在荧光显微镜下可以看到侵入叶片的白粉菌孢子、孢子梗和菌丝。 感染白粉病(十字花科白粉菌)的芜菁叶片 分散的白粉菌孢子 白粉菌的菌丝和孢子梗
个人分类: 万物生长|2895 次阅读|0 个评论
宁蒗种地记
热度 14 lixiong45 2017-2-17 21:27
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不,春节假期刚结束没几天,我和两位师兄(孙博士和杨博士)就奉命外出种材料。此行的目的地是丽江市宁蒗县红桥乡的徐叔家里,我们租用他家的地用于种植芜菁。 芜菁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的栽培植物,外形和萝卜(萝卜属)十分相近,一般人很难区分,但深入了解后还是有很大不同,形态差异主要体现在花的颜色(芜菁花为黄色,萝卜花为白色)和叶片缺裂方式。芜菁在亚洲、美洲和欧洲都有栽培,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西藏、青海、四川、云南、河北和江浙等地,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名字,如蔓菁、芫根、圆根、卡玛古、大头菜和盘菜等。芜菁营养丰富,并含多种药用成分,具有食用、饲用和药用价值。 芜菁是二年生植物,此次我们便是要把去年收获后储存在徐叔家的芜菁肉质根重新种下,用于后期研究。 为节约资金和时间,我们选择乘飞机出行。早上 7 点便起床准备,大约 8 点从单位出发。从昆明起飞一个小时左右便到了宁蒗泸沽湖机场(开车约一天)。天气格外的晴朗,阳光刺得眼睛很不舒服,但吹过的风却带着一股凉气,果真是“高处不胜寒”。机场离徐叔家很近,徐叔用车把我们接回了家。 吃过午饭休息了一会儿,我们便开始干活,首先是整地。尽管地里的土壤已经很肥沃,徐叔还是为我们的实验地准备了两大堆农家肥。我们第一步就是把农家肥散开,我们均来自农村,这也不算什么。用篓子背,用耙子刨,用铁锹抛,不到半小时,我们和徐叔及其妻子便在地面大概均匀地铺了一层农家肥。然后,徐叔用“气死牛”(农耕机的通俗叫法)把地翻了两遍。孙博士和杨博士都亲自上阵操作了一把这个机器,我也曾在去年体验过,感觉还是要很大力气才能控制住,大概是由于我们极少接触的缘故吧。 孙博士在操作“气死牛”。 由于我们的材料是来自不同地区甚至国家的多个品种,为避免混淆和品种间杂交,每一个品种都得单独种一小块。设计好方案后,徐叔打算用牛犁出沟来,直接往沟里埋种。实际操作了两次却发现并不方便,因为地的宽度太窄,无法发挥牛的作用,且我们需要的间距也不好控制,因此只能改用人工挖种。挖地对我们也不陌生,在家里干过,之前种材料大都这样干。于是,我们分工协作,有人负责挖沟,有人量距离,有人挑选和处理材料(按当地人的做法,要把底部的主根剪短),有人埋种,有人插标签,偶尔交换一下工作。尽管按平时的工作强度,此次的工作任务顶多半天就可以完成,但由于航班限制,我们要到第三天才能返回,因此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工作并不算太辛苦。种完一半的时候,约是下午四五点,徐叔便让我们收工了,并建议第二天上午 9 点半以后再开工,因为当地昼夜温差很大,此时的晨霜还很大。 芜菁的一个品种,刚发出的嫩苗牛和鸡都喜欢吃,煮火锅应该也很好吃。 我们便在徐叔的小院里聊天或玩手机,等着徐叔和妻子为我们准备的佳肴:柴火炖的土鸡牛肝菌。土鸡是自家养的,牛肝菌是自己上山捡的,这样一锅菜在城里定是价格不菲的大菜,然而,餐馆定是吃不到这种农家味的。吃完饭,我们便围坐在徐叔家的火塘边,一边烤火,一边看电视或聊天。这种情景和小时候家里面差不多,但这种记忆已经流失二十多年了。我是唯一的云南人,边和徐叔用方言聊天,他讲自己的故事,也打听我们单位主要的研究内容……电视里放着青年霍元甲,主题曲和结尾曲却都是国语版的《万里长城永不倒》,无疑勾起了小时候我们对热播电视剧《大侠霍元甲》的记忆。 孙博士和作者在火塘边烤火。 尽管工作强度不大,但睡觉时我们才发现已是全身酸痛,主要是近一个月很少活动的缘故,也和前一天我们都打了近两个小时的羽毛球直接相关。睡得香自不用说,尽管醒得还算早,我们硬是挨到了 9 点多才起床。 吃过早饭,我们便继续把剩下的材料种完。徐叔自家也准备种一些芜菁,相对我们的材料没啥讲究,我们便一起行动,这时牛可以发挥用处了,犁出一条沟来,把芜菁一个一个排好,然后再犁上一沟,顺便翻土把排好的芜菁埋起来就好。不到二十分钟,所有的芜菁便都种好了。但工作并未结束。 徐叔和杨博士在辛勤地种材料。 徐叔和妻子在犁地,仿佛回到了农耕时代。 不仅猪牛羊喜欢吃芜菁,鸡也喜欢啄食芜菁发出的嫩芽,为了不让我们的劳动成果将来毁于一旦,还需要把实验地用围栏围起来。徐叔也早就为我们准备好了围网,人多力量大,在吃午饭之前,我们大概已将围栏设置好了,至此,我们此趟的任务圆满完成。 整个工作都得到了徐叔夫妇的大力帮助,村里的人对我们的工作很好奇,来围观的村民一波又一波,他们对芜菁(当地人叫圆根)并不陌生,可能家家户户都,但那么多形态种过各异的品种他们也是头一次见,他们热烈地和徐叔讨论着,询问着。 相比实验室和办公室,野外工作相对是比较辛苦的,路途往往就令人疲惫,但总会苦中有乐:可以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如美丽的泸沽湖;可以吃到不一样的美食,如前面提到的土鸡炖牛肝菌;可以有不一样的经历,如孙博士利用研究生期间专业所学为徐叔家的桃树修剪枝条,再如,我们三个博士竟然像儿童一般看谁能用弹弓打到约十几米开外的塑料瓶…… 孙博士在修剪桃树。 遥看美丽的泸沽湖。
个人分类: 山水之间|5618 次阅读|19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6: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