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传播规律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CAP感悟IV:新媒体的应用:新媒体时代下的天文学科学传播如何?
smilemooncat 2018-4-3 16:54
本章内容是参考CAP会议中的几个报告内容,均列在文中。 Dominique Brossard – Communicating Science in New Media Environments Dominique Broassard是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教授,生命科学传播学院的院长。她做了一场精彩的报告,介绍了在新媒体时代,有关科学的言论是如何在网络上传播;根据最新的社会科学研究,成功的科学传播必须考虑的几个因素。 1. 先来看看虚假或不靠谱的科学新闻为什么这么流行? 她在报告中给出了几种原因。第一个原因不是社交媒体、网络,而是人类的心理。如果虚假的、夸大的、不靠谱的科学新闻符合大部分人的世界观,给人以希望,或者是很好玩,那它们一经发出,就会被广泛转发和传播。譬如,“科学家们已经研制出治疗癌症的新药”,又譬如,“天文学家们收到了来自于外星人的信号”等。 第二个原因,读者没有做到兼听则明。我们自己的搜索习惯和关注内容也在窄化社交媒体给我们推荐的内容面。也就是说,平常我们刷朋友圈,或关注微博的内容,大部分是我们想看到的内容。而我们不想看到的内容,越来越远离我们的社交媒体推荐。 第三个原因出自发布新闻的媒体。大部分媒体要生存,就是要给读者看他们想看的内容,而不是花大量钱生产读者不想要的资料。回到第一个原因,如果读者希望看到那些新闻,那不如就基于真实的科学新闻再艺术化加工下? 第四个原因,是笔者加上的。因为在社交媒体分享新闻,非常方便,只需点击分享即可。 2. 那如何避免虚假或不靠谱的科学新闻呢? 读者在看到一条科学新闻时,在转发前可以试着做这样几件事。新闻来源是哪里?作者是谁?发布的日期是什么时候?通读一遍,内容有没有什么明显问题?有支持的证据吗?它会不会只是个笑话或故事?反思下自己对这个问题有没有偏见?可行的话,问问该领域的专家,核实下情况。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得很。科学新闻的第一手来源——研究所和科学家们又该承担起怎样的责任呢?保证从研究所出去的新闻通稿不夸大,符合事实;培训科学家以正确的方式进行科学传播。 她建议,媒体在采编科学新闻后,也可以利用网上提供的软件工具(如InVID)来检查视频和图片的真实性,是否有刻意修改传播虚假新闻的嫌疑。 她还提到,社会科学家们是不是该找到一种有理论根据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目前还在探索中。关于她自己,凡是网络上提及她名字的新闻,她都会收到邮件里的一个提醒;紧接着,她就会确认是否有失实的地方,并加以纠正。这也算是从源头上避免以她的名义传播虚假新闻的努力了。她和她的团队还致力于发展一些帮助公众、媒体来区分虚假新闻的工具。 最后的结论是:利用社交媒体和网络进行科学传播的机构需要将公众的认知心理学、传播习惯考虑进去;社会科学家要发展出有理论依据的方法来解决当前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Avivah Yamani Wicak Soegijoko: The social media razor: astronomy exploited 来自马来西亚的Avivah Yamani先是给了几组有意思的统计数据展现目前公众获取科学新闻的方式,再介绍了他们是如何传播天文的——重点是抓热点、图文并茂。 这里笔者就展示一下他们的统计结果,报告里没有特别说明样本来源,姑且认为是选择了马来西亚的一个样本。结果显示,平均花在网上的时间是8小时51分钟,花在社交媒体上的时间是3小时23分钟,约有92%的人从网上获取新闻,82%的人从电视获取新闻,81%的人从社交媒体获取,47%和45%的人从电子版报纸和纸质版报纸获取新闻。 由此可见,公众从网上和社交媒体获取新闻的比例更高。那如何才能让他们在网上冲浪、刷社交媒体时,愿意并乐于接受科学传播呢?抓热点、图文并茂。 这时,大家再回头看上文中分享的Broassard教授的报告内容,警醒下自己。抓热点,图文并茂非常好,可是如果热情过度,为了故意抓公众的眼球而夸大科学事实,就不太好了。 其它报告(略) 在其它不少相关报告中,都提及了同一个现象:在新媒体、社交媒体时代,传统媒体面临了诸多挑战。读者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变化,喜欢短频快的信息。如何最大化科学传播的效果?巧妙地使用社交媒体。关于这点,笔者认为国内已经做得很好,机构、大学和不少科学家都已经用起了社交媒体开展科学传播。需要学习和进一步提高的是如何扬长避短,避免传播虚假新闻,如何正确面对媒体?这在下一章要详细谈及。 而另一个问题,传统媒体如何基于积攒的大量读者粉丝群,基于积攒的名誉和口碑,开拓新的市场,在这次会议上没有较多提及。笔者以为,这可能是因为与会人员中,传统媒体人不多,且出席的部分传统媒体人来自于波兰、芬兰,是小众的天文爱好者杂志的编辑,他们目前尚能自给自足,读者粉丝群仍然稳定,还没有遇到巨大的挑战。
个人分类: 科学传播交流|430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曹林:有些事,无法假装看不见
fqng1008 2012-7-4 10:26
  经常发生一种怪现象,有些事情,网络上议论纷纷,微博有图有细节,有当事人诉说有旁观者描述,可传统媒体竟不见半句报道,纸媒无字,电视无影,广播无声。这种很奇特的话语失衡怪象完全违背了新闻传播规律。当然,这种被传统媒体遮蔽的事,往往不是什么好事。   众声喧哗众说纷纭的微博,与某些时候对客观存在的事实假装看不见的某些传统媒体,完全形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舆论场。身处其中,有时会感觉到两个截然不同的中国。   如今,常有人抱怨传统媒体被新兴网络媒体抢了风头,昔日党报官媒大报大刊日益被边缘化为非主流;而一度被视为边缘的网络论坛,却日益成为很多人心中的主流媒体,成为很多年轻人的主要信源。主流媒体和边缘媒体的角色对换,并非由于新媒体多么强大、微博多么万能,而是昔日的主流媒体在违背新闻传播规律的过程中,逐渐将话语权和主导权拱手相让了。   一件事情发生后,当很多人无法借助传统媒体来了解真相,却要借助于外媒报道,借助于微博上的碎片化信息去试图拼凑出一个完整的事实时,传统媒体很难不被边缘化甚至被抛弃。当网上很多所谓传言一再被证实为并非捕风捉影,而传统媒体却看不到半点事实端倪时,网络在公众心中很难不跃升为主流。   媒体的主流与边缘,权威与野鸡,很多时候与自身行政级别、名号大小没有太大关系,而在于信息的供给。在公众需要信息作为判断依据时,提供了多少有价值的信息;一事当前,人们求索真相时,媒体提供了多少对事实的报道。媒体提供给消费者的核心产品是新闻信息,媒体的地位,要以对新闻规律的遵守去判断。   每每看到一些传统媒体在热点新闻上的话语缺席,作为纸媒从业者都感到无比痛心,这完全是将话语权轻易拱手相让,这边舆论场的沉默,是在将信息传播的主导权让给另一个舆论场。事情一旦发生了,是无法假装看不见的,毕竟当下的信息渠道是如此多元!   今年全国两会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接见海南省代表团全体代表时,有一段精彩论述,他说:随着网络微博等的迅速发展,每一个人都成为一个“通讯社”,这对宣传部门是新的挑战。有点不好的地方就想捂住,反倒会越描越黑。现在发生问题的,大量还是第一时间没有权威声音,或者第一时间不准确,然后第二次第三次修补,造成一次次的冲击波,越弄越被动。李长春同志希望大家转变思想观念,公开透明地应对。   国新办副主任王国庆在接受采访时,也批评过一些政府部门对负面新闻往往采取“捂住”而不让媒体公开报道的做法。他说,在信息传播还受到比较大局限的时候,瞒报还是可能的,但现在要想“捂住”新闻是越来越难了。“互联网传递信息,那是以秒计算的,而且上面可以图文并茂,包括声音、活动画面都没问题。另外还有手机短信,可以打电话,手机还可以传画面,有了这个以后,你还想把它捂住,我觉得这是比较天真的一种愿望了。”   假装看不见,并不会真让公众看不见,仅仅只是将传播权和主导权白白出让了。纸媒不关注,网媒会关注。假装看不见的结果,只会将问题越捂越大,甚至导致问题失控。比如,网络传播虽然很自由,但可能并没有“有人把关的传统媒体”那么规范,将一两句话断章取义地提出来做成标题,将片面的图像经剪裁贴出来,将事实扭曲,混乱和碎片化的传播中,事实会被越描越黑。而且,传统媒体的沉默,会使受到压制的舆论产生一种强烈的逆反心态。这种遮掩,向舆论传递的是一种此事“必有黑幕”的暗示。带着这样的情绪去解读,无阳光,无公信,无论此后政府作多少补救,公布何种“真相”,民众都难以相信。   媒体的监督,记者的追访,媒体无障碍地报道,并不是官方的敌人,恰恰是在塑造官方的公信力。传统媒体不见新闻,表面上看是传统媒体失去话语权,其实,真正失去话语权的是政府部门。   不要指责“不明真相”的民众过度依赖网络和微博。有事上微博,而不是看传统媒体,这不是媒体的悲哀,其背后是政府公信力的大问题。假装看不见,欺骗的只是自己的耳朵,牺牲的是自己的嘴。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04日02:59 中国青年报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129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3: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