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刘完素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为“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平反?
热度 3 zlyang 2015-12-18 22:05
为“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 平反? “金元四大家”是指金元时期 (公元1115-1368年)的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四位著名的医学家。在学术上,他们各有特点,代表了四个不同学派。 刘完素,公元1120--1200年,亦称刘河间。张从正,约公元1156-1228,字子和。李杲,公元1180-1251年,号东垣老人。朱震亨,公元1281-1358年,浙江义乌人,世居丹溪之边,因以为号。 以前人 们批评“金元四大家”都有一定的偏颇。其实, 对照中国古代气温变化,可以发现“金元四大家”的思想基本上是气温变化影响的结果。 (1) “金元四大家”,竺可桢物候学中国气温重构。 (2)竺可桢物候学中国气温重构,1973年《中国科学》。 (3)杨保,等,2002年。 (4)真傻,等,2002年。 上面 《“金元四大家”医学观点差异的气温 变化成因》写 于2002 年。实际上,当时还发现,其后的 代表性中医观 点,大都和 创立者生活时期的气温 有比较明显的相关性。 一个现代临床使用:现代气温和初唐类似, 初唐的方子 应该最重视。 气温等变化,同时引起人类和中药性质的一定变化。 同时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类的思维和科技创新。 (5)真傻,约2005年前后。 这是古气候研究的应用之一。感谢有关的科技工作者! 相关链接: 国医 在线,“金元四大家”之称的最早来源 http://www.guoyi163.com/c/y50/14309.html 真傻,2011-1-22, “金元四大家”医学观点差异的气温变化成因 http://bbs.sciencenet.cn/thread-201158-1-1.html 真傻,等, 中国的气温变化与历史变迁关系的初步研究 .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 57-60.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TDXS200201010.htm 竺可桢.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 中国科学 , 1973, (2):pp168-189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AXK197302005.htm Yang, B., Braeuning, A., Johnson, K.R., and Yafeng, S., 2002,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emperature variation in China during the last two millennia.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10.1029/2001GL014485, 11 May 2002.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29/2001GL014485/abstract 李蔚普. 金元四大家的学说及其影响 . 江西医药, 1958, (9): 45-47. 李蔚普. 金元四大家的学说及其影响(续) . 江西医药, 1958, (10): 45-46. 李蔚普. 金元四大家的学说及其影响(续完) . 江西医药, 1958, (11): 41-42.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2011-01-22 (杨正瓴) “金元四大家”医学观点差异的气温变化成因.pdf 2015-11-19 科学网—为什么在中国没有引起太多关注? - 李庆祥的博文.pdf
8622 次阅读|9 个评论
高尚先生刘完素
热度 6 张三火 2012-4-8 14:56
一、生平纪事 刘完素,字守真,自号通玄处士 ① 。约生于北宋大观四年(公元 1110 年),卒于金章宗承安五年(公元 1200 年)。 刘完素原籍是河北省肃宁县杨边村(今师素村)。幼年家贫,三岁时家乡遭遇洪水灾害,举家移居河间县城南(今河北省河间县)。后因长年居于河间,并且医名显赫,所以人们又称刘完素为“河间先生”或“刘河间”。 刘完素自幼聪明好学、喜读医书。在他 25 岁的时候,母亲突然得了重病,曾经三次去请医生治疗,却都没有请到,致使母亲的病不能及时得到治疗,不久便病情恶化而死亡。这段不幸的经历,使刘完素悲痛欲绝,感慨万千,恨自己不懂医学而痛失母命,从此立下志向,专心学医。 据史料记载,刘完素“尝遇异人陈先生,以酒饮守真,大醉,及寤洞达医术,若有授之者,乃撰运气要旨论精要,宣明论,虑庸医或出妄说,又著素问玄机原病式” 。可知,刘完素师当时是师从于一个世外高人——陈先生,并得陈先生真传,得以“洞达医术”,即全面掌握精深的医学理论和精湛的医疗技术。此后,便长期定居于河间,行医治病,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不久便远近闻名,有“长沙复生”的美誉。 刘完素以“神医”名扬一时,《河间府志》把他比作扁鹊:“鄚之有扁鹊,河间之有刘守真……皆精于岐黄者。”当时,金·章宗皇帝(完颜璟)了解到刘完素医技水平高超,曾三次徵召他进京就职,都被他婉言谢绝。章宗皇帝非常赏识刘完素淡泊名利、甘心行医在民间的高尚品德,特赐号“高尚先生”。 刘完素一生精勤习医,手不释卷,非常重视对《内经》、《伤寒论》等经典理论著作的研究。他指出,《内经》一书中“奥藏金丹宝典,深隐生化玄文,为修行之径路,作达道之天梯。得其理者,用如神圣;失其理者,似隔水山。” 特别 强调学习“医家之宗”——《黄帝内经》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勤奋刻苦学习,才能深刻领悟医理,才能够正确地运用医学理论有效指导临床医疗实践。并结合自己的学医经历,介绍了他从二十五岁学医开始,就立志于《内经》的理论研究,日夜不辍,一直坚持到年过六旬。将其学医过程中所总结出的宝贵经验加以高度概括为“夫医道者,以济世为良,以愈疾为善。盖济世者,凭乎术;愈疾者,仗乎法。故法之与术,悉出《内经》之玄机。” 二、著作立说 刘完素一生孜孜不倦地立足于医学研究,熟读医经,精通养生,临床经验丰富,学术著作颇多。现今《金元四大家医学全书》辑刘完素医书共计十一种。其著述主要发挥《素问》原旨,阐述《伤寒论》精要。 刘完素的代表著作有: 1、《素问玄机原病式》,一卷。书中对《素问》中的“病机十九条”进行了补充发挥,在阐述五运六气理论的同时,结合临床常见的病证进行病原方面的归类,分为“五运主病”、“六气为病”两大部分。书中突出强调了“火热”为病,在临证治疗上主张运用寒凉性药物,该书成为后世医学流派中“寒凉学派”的重要学术著作。 2、《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三卷。上卷介绍养生、诊法、伤寒、本草等内容,对风寒湿燥等病邪引起的多种病证作了病机、运气等方面的阐述分析;中、下卷介绍各科一些常见病证的证治,涉及内、外、妇、儿、针灸等各科病证,共计 22 种,记述了作者三十余年的临床经验与心得。 3、《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又名《宣明论方》,十五卷。本书将《素问》一书的病名及病候作了整理、分析,并制定了诸多方剂,使《内经》中所论的病证理法方药俱全,为学习和研究《内经》开辟了新的途径。同时,书中也体现出作者所倡导的偏重寒凉治法的特点。 以上三书,为刘完素的代表著作,后合编成丛书,刊于 1186 年,称为《河间全书》。其独到的学术主张和宝贵的临床经验,一直深远地影响着后世医学的发展,直至今天,仍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另外,还著有《伤寒直格》(又称《刘河间伤寒直格论方》,为刘完素所著,经其弟子葛雍编辑而成,结合运气学说论治伤寒)、《伤寒标本心法类萃》(为论述伤寒证治的专著)、《素问要旨论》、《三消论》等重要医学论著。杨威称赞刘完素的书“在农夫、工贩、缁衣、黄冠、儒宗,人人家置一本可也” 。足见刘完素医学思想普及的广泛性,和影响之大。 刘完素在学术上致力于中医学病机理论的研究,尤其是对中医运气学说的阐发,重视五运六气自然之理,补充了燥邪为病的病机,对“亢害承制”论的发挥等。刘完素是金元四大家之首位医家,也是中医寒凉派的代表医家。在学术上以倡言 “ 火热论 ”而 著称,对后世影响很大。他的著作全部完整的保留到今天,其中最著名的是《宣明论方》,根据《内经》解释病源,创制了许多功效卓越的著名方剂,防风通圣散就是其中之一,用药达十七味,为表里双解的有效方剂,直到目前,临床上仍在广泛应用。 刘完素逝世后,河间县民众为他立碑筑庙,附近各县也都建有守真庙,以示对他的思念。 (扩展 阅读 大爱中成药之三——防风通圣 丸 ) 《金史本传·方伎》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自序》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序》 ① 处士:古代称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
个人分类: 教与学|8787 次阅读|1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3: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