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丹顶鹤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扎龙鹤乡初冬游(11):飞归(结束篇)
xucq45 2016-3-29 20:36
2015.10.30,我应邀到齐齐哈尔医学院的基础学院作了一场“从钙敏感受体和心血管疾病说起- 浅谈如何进行科研选题”的学术报告 ( 书山芦花讲学忙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32540.html )。 齐齐哈尔医学院院办主任肖锋刚博士和病理生理教研室副主任林岩教授,这一对夫妻都是我的研究生(前者为硕士,后者为博士)。第二天他们开车陪我和老伴去鹤乡扎龙。虽然我 多次 去过扎龙,但是初冬时节还是第一次。只见枯黄的芦苇迎风摇晃,丹顶鹤在薄冰上翩翩起舞,这情景令人难忘。 十一、飞归 扎龙自然保护区里的丹顶鹤很多,有些是集中饲养,有些散放,前者在放飞时,后者在平时,都有机会自由翱翔,飞往他地。也许是这里自然环境好,食物丰富,人鹤和睦相处,丹顶鹤常常是在天空飞了一大圈,最后依旧飞归扎龙自然保护区,继续它们的幸福生活。 是的,我们也该回去了,望着扎龙恋恋不舍......。 扎龙鹤乡初冬游 (1):师生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2886.html (2):飞翔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2889.html (3):follow me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3456.html (4):冰上芭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4631.html (5):赏鹤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4794.html (6):独步江湖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7251.html (7):形影不离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8403.html (8):芦花伴鹤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8686.html (9):养鹤人和鹤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8928.html (10):鹊鹤共舞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65292.html (11):飞归(结束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65856.html
个人分类: 秀美风光|2089 次阅读|0 个评论
扎龙鹤乡初冬游(10):鹊鹤共舞
热度 1 xucq45 2016-3-27 07:42
2015.10.30,我应邀到齐齐哈尔医学院的基础学院作了一场“从钙敏感受体和心血管疾病说起- 浅谈如何进行科研选题”的学术报告 ( 书山芦花讲学忙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32540.html )。 齐齐哈尔医学院院办主任肖锋刚博士和病理生理教研室副主任林岩教授,这一对夫妻都是我的研究生(前者为硕士,后者为博士)。第二天他们开车陪我和老伴去鹤乡扎龙。虽然我 多次 去过扎龙,但是初冬时节还是第一次。只见枯黄的芦苇迎风摇晃,丹顶鹤在薄冰上翩翩起舞,这情景令人难忘。 十、鹊鹤共舞 扎龙自然保护区到处都有丹顶鹤,主要是人工饲养。有的是两只呆在一起,有的和其他伙伴呆在一起。这里记录的是喜鹊、鸽子和丹顶鹤在一起和谐相处的情形。 扎龙鹤乡初冬游 (1):师生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2886.html (2):飞翔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2889.html (3):follow me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3456.html (4):冰上芭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4631.html (5):赏鹤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4794.html (6):独步江湖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7251.html (7):形影不离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8403.html (8):芦花伴鹤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8686.html (9):养鹤人和鹤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8928.html (10):鹊鹤共舞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65292.html (11):飞归(结束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65856.html
个人分类: 秀美风光|2981 次阅读|2 个评论
扎龙鹤乡初冬游(9):养鹤人和鹤
热度 1 xucq45 2016-2-27 07:51
2015.10.30,我应邀到齐齐哈尔医学院的基础学院作了一场“从钙敏感受体和心血管疾病说起- 浅谈如何进行科研选题”的学术报告 ( 书山芦花讲学忙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32540.html )。 齐齐哈尔医学院院办主任肖锋刚博士和病理生理教研室副主任林岩教授,这一对夫妻都是我的研究生(前者为硕士,后者为博士)。第二天他们开车陪我和老伴去鹤乡扎龙。虽然我 多次 去过扎龙,但是初冬时节还是第一次。只见枯黄的芦苇迎风摇晃,丹顶鹤在薄冰上翩翩起舞,这情景令人难忘。 九、养鹤人和鹤 扎龙自然保护区的丹顶鹤人工饲养的居多。饲养员常年和鹤生活在一起,成为了这些 人工饲养的 丹顶鹤 的“衣食父母” ,所以人鹤和谐相处,有时也形影不离。 扎龙鹤乡初冬游 (1):师生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2886.html (2):飞翔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2889.html (3):follow me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3456.html (4):冰上芭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4631.html (5):赏鹤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4794.html (6):独步江湖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7251.html (7):形影不离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8403.html (8):芦花伴鹤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8686.html (9):养鹤人和鹤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8928.html (10):鹊鹤共舞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65292.html (11):飞归(结束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65856.html
个人分类: 秀美风光|3091 次阅读|2 个评论
扎龙鹤乡初冬游(8):芦花伴鹤
xucq45 2016-2-26 07:31
2015.10.30,我应邀到齐齐哈尔医学院的基础学院作了一场“从钙敏感受体和心血管疾病说起- 浅谈如何进行科研选题”的学术报告 ( 书山芦花讲学忙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32540.html )。 齐齐哈尔医学院院办主任肖锋刚博士和病理生理教研室副主任林岩教授,这一对夫妻都是我的研究生(前者为硕士,后者为博士)。第二天他们开车陪我和老伴去鹤乡扎龙。虽然我 多次 去过扎龙,但是初冬时节还是第一次。只见枯黄的芦苇迎风摇晃,丹顶鹤在薄冰上翩翩起舞,这情景令人难忘。 八、芦花伴鹤 扎龙自然保护区的丹顶鹤很多,有成群结队,有独步江湖的,也 有成双成对的 。在拍摄那对在山坡上形影不离的丹顶鹤时,山坡下芦花飘荡,构成了一幅幅美妙的图案。 扎龙鹤乡初冬游 (1):师生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2886.html (2):飞翔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2889.html (3):follow me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3456.html (4):冰上芭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4631.html (5):赏鹤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4794.html (6):独步江湖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7251.html (7):形影不离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8403.html (8):芦花伴鹤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8686.html (9):养鹤人和鹤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8928.html (10):鹊鹤共舞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65292.html (11):飞归(结束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65856.html
个人分类: 秀美风光|3027 次阅读|0 个评论
扎龙鹤乡初冬游(7):形影不离
热度 1 xucq45 2016-2-24 21:43
2015.10.30,我应邀到齐齐哈尔医学院的基础学院作了一场“从钙敏感受体和心血管疾病说起- 浅谈如何进行科研选题”的学术报告 ( 书山芦花讲学忙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32540.html )。 齐齐哈尔医学院院办主任肖锋刚博士和病理生理教研室副主任林岩教授,这一对夫妻都是我的研究生(前者为硕士,后者为博士)。第二天他们开车陪我和老伴去鹤乡扎龙。虽然我 多次 去过扎龙,但是初冬时节还是第一次。只见枯黄的芦苇迎风摇晃,丹顶鹤在薄冰上翩翩起舞,这情景令人难忘。 七、形影不离 扎龙自然保护区的丹顶鹤很多,有成群结队,有独步江湖的,也 有成双成对,形影不离的 。 附张仲老师赠诗: 此景不墨千秋画 此时无声万古情 (读长庆图) 扎龙鹤乡初冬游 (1):师生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2886.html (2):飞翔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2889.html (3):follow me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3456.html (4):冰上芭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4631.html (5):赏鹤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4794.html (6):独步江湖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7251.html (7):形影不离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8403.html (8):芦花伴鹤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8686.html (9):养鹤人和鹤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8928.html (10):鹊鹤共舞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65292.html (11):飞归(结束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65856.html
个人分类: 秀美风光|2535 次阅读|2 个评论
扎龙鹤乡初冬游(6):独步江湖
热度 1 xucq45 2016-2-19 14:32
2015.10.30,我应邀到齐齐哈尔医学院的基础学院作了一场“从钙敏感受体和心血管疾病说起- 浅谈如何进行科研选题”的学术报告 ( 书山芦花讲学忙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32540.html )。 齐齐哈尔医学院院办主任肖锋刚博士和病理生理教研室副主任林岩教授,这一对夫妻都是我的研究生(前者为硕士,后者为博士)。第二天他们开车陪我和老伴去鹤乡扎龙。虽然我 多次 去过扎龙,但是初冬时节还是第一次。只见枯黄的芦苇迎风摇晃,丹顶鹤在薄冰上翩翩起舞,这情景令人难忘。 六、独步江湖 扎龙自然保护区的丹顶鹤很多,有成群结队,有成双成对,也有独步江湖的。 扎龙鹤乡初冬游 (1):师生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2886.html (2):飞翔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2889.html (3):follow me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3456.html (4):冰上芭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4631.html (5):赏鹤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4794.html (6):独步江湖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7251.html (7):形影不离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8403.html (8):芦花伴鹤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8686.html (9):养鹤人和鹤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8928.html (10):鹊鹤共舞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65292.html (11):飞归(结束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65856.html
个人分类: 秀美风光|3031 次阅读|2 个评论
扎龙鹤乡初冬游(5):赏鹤
热度 2 xucq45 2016-2-6 09:32
2015.10.30,我应邀到齐齐哈尔医学院的基础学院作了一场“从钙敏感受体和心血管疾病说起- 浅谈如何进行科研选题”的学术报告 ( 书山芦花讲学忙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32540.html )。 齐齐哈尔医学院院办主任肖锋刚博士和病理生理教研室副主任林岩教授,这一对夫妻都是我的研究生(前者为硕士,后者为博士)。第二天他们开车陪我和老伴去鹤乡扎龙。虽然我 多次 去过扎龙,但是初冬时节还是第一次。只见枯黄的芦苇迎风摇晃,丹顶鹤在薄冰上翩翩起舞,这情景令人难忘。 五、赏鹤 扎龙自然保护区每天定时放飞丹顶鹤。届时游客驻足观赏,纷纷取出相机或手机拍照,把丹顶鹤优美的舞姿变成永久的回忆。 扎龙鹤乡初冬游 (1):师生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2886.html (2):飞翔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2889.html (3):follow me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3456.html (4):冰上芭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4631.html (5):赏鹤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4794.html (6):独步江湖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7251.html (7):形影不离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8403.html (8):芦花伴鹤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8686.html (9):养鹤人和鹤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8928.html (10):鹊鹤共舞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65292.html (11):飞归(结束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65856.html
个人分类: 秀美风光|3010 次阅读|4 个评论
扎龙鹤乡初冬游(4):冰上芭蕾
xucq45 2016-2-5 14:08
2015.10.30,我应邀到齐齐哈尔医学院的基础学院作了一场“从钙敏感受体和心血管疾病说起- 浅谈如何进行科研选题”的学术报告 ( 书山芦花讲学忙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32540.html )。 齐齐哈尔医学院院办主任肖锋刚博士和病理生理教研室副主任林岩教授,这一对夫妻都是我的研究生(前者为硕士,后者为博士)。第二天他们开车陪我和老伴去鹤乡扎龙。虽然我 多次 去过扎龙,但是初冬时节还是第一次。只见枯黄的芦苇迎风摇晃,丹顶鹤在薄冰上翩翩起舞,这情景令人难忘。 四、冰上芭蕾 扎龙自然保护区定点定时放飞丹顶鹤。放飞时,丹顶鹤凌空飞了一圈,又飞回来,亦步亦趋地跟着饲养员,一面争抢抛撒在河面薄冰上的鱼食,一面做出各种优美的舞姿,好一副丹顶鹤的冰上芭蕾。 扎龙鹤乡初冬游 (1):师生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2886.html (2):飞翔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2889.html (3):follow me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3456.html (4):冰上芭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4631.html (5):赏鹤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4794.html (6):独步江湖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7251.html (7):形影不离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8403.html (8):芦花伴鹤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8686.html (9):养鹤人和鹤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8928.html (10):鹊鹤共舞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65292.html (11):飞归(结束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65856.html
个人分类: 秀美风光|4489 次阅读|0 个评论
扎龙鹤乡初冬游(3):follow me
xucq45 2016-1-30 14:52
2015.10.30,我应邀到齐齐哈尔医学院的基础学院作了一场“从钙敏感受体和心血管疾病说起- 浅谈如何进行科研选题”的学术报告 ( 书山芦花讲学忙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32540.html )。 齐齐哈尔医学院院办主任肖锋刚博士和病理生理教研室副主任林岩教授,这一对夫妻都是我的研究生(前者为硕士,后者为博士)。第二天他们开车陪我和老伴去鹤乡扎龙。虽然我 多次 去过扎龙,但是初冬时节还是第一次。只见枯黄的芦苇迎风摇晃,丹顶鹤在薄冰上翩翩起舞,这情景令人难忘。 三、follow me 扎龙自然保护区人工饲养和驯化了许多丹顶鹤,放飞时凌空飞了一圈,又飞回来,亦步亦趋地跟着饲养员,为的是吃饲养员抛洒的鱼食。看见丹顶鹤那可爱的样子,不禁让人想起那个英语单词:follow me。 扎龙鹤乡初冬游 (1):师生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2886.html (2):飞翔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2889.html (3):follow me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3456.html (4):冰上芭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4631.html (5):赏鹤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4794.html (6):独步江湖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7251.html (7):形影不离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8403.html (8):芦花伴鹤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8686.html (9):养鹤人和鹤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58928.html (10):鹊鹤共舞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65292.html (11):飞归(结束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65856.html
个人分类: 秀美风光|3374 次阅读|0 个评论
女孩与丹顶鹤:故事感人 歌曲凄美 造型灵动*
热度 5 gardening 2014-9-19 21:47
一 个故事,一首歌,一件园林作品,一段保护野生动物的记忆 一首歌: 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 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 走过那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 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 为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泪? 为何阵阵风儿轻声诉说? 还有一群丹顶鹤,轻轻地轻轻地飞过。 有一位女孩,她再也没来过 只有片片白云为她落泪, 只有阵阵风儿为她诉说, 还有一群丹顶鹤, 轻轻地轻轻地飞过。 这是 上个世纪 90 年代初感人肺腑的歌曲 ,歌名为《 一个真实的故事 》,又名《 丹顶鹤的故事 》,抒情凄美,感情真挚, 传唱一个女孩和丹顶鹤之间的真实而动人故事 。 虽然女孩已不在人世,但每当这支歌轻轻唱起,尘封多年的记忆,依然渐渐清晰 ...... 一个故事: 这不是一首普通的歌,而是 专门为保护丹顶鹤而牺牲的女孩 徐秀娟 谱写 。徐秀娟出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渔民家庭, 17 岁就到 扎龙自然保护区 做临时工,负责养鹤、驯鹤工作。 1986 年 5 月,徐秀娟完成了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系 学业后,来到 江苏盐城滩涂珍禽自然保护区 工作,这里是丹顶鹤的主要越冬地和栖息地。 1987 年 9 月 15 日中午,两只丹顶鹤丢失,当夜只有一只叫牡仁的丹顶鹤回来。第二天,徐秀娟和同伴出去寻找,最终叫 “ 黎明 ” 的丹顶鹤找回,徐秀娟却连自行车翻入沼泽,离开人世。 23 岁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养鹤事业。 盐城滩涂自然保护区的 徐秀娟雕塑 一件园林作品: “ 国际立体花坛大赛 ” 是国际园艺造型艺术领域的最高赛事,每三年举办一次。本届大赛在 加拿大蒙特利尔植物园 举办 ,主题为“ 希望的土地 ”,通过造型艺术展现 “ 人与自然 ” 的相互依赖,展示 地球生命的美丽与脆弱 ,激发人类对生存环境采取积极行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参加本届国际立体花坛大赛的上海作品主题为 “ 一个真实的故事 ” ,以女孩徐秀娟与丹顶鹤相依相伴的形象为主体,采用写实和写意的手法, 演绎了人与丹顶鹤的真实感人故事,内涵深刻,意境深邃 。 作品主体是一个 高 8 米的美少女和十余只造型各异的丹顶鹤 。立体框架以钢结构为支撑,配合遮荫网填充土壤,栽植植物;并利用精致的造型艺术,采用植物线条勾勒人物与动物的形象和表情,主题表达贴切,场面逼真灵动,形象刻画细腻,似诗如画;同时,同名的背景音乐不时响起,场景令人感动。 最终,该作品 荣获本届大赛的 “ 最高大奖 ” 及 “ 最高荣誉奖 ” 。 1 全景 艺术再现 少女与丹顶鹤和谐生活的场景 2 高 8 米的造型少女、十多只逼真的造型丹顶鹤,场景感人 3 在雾气中,栩栩如生丹顶鹤群簇拥怀抱仙鹤的美丽少女 4 夕阳下,精致 园艺技术让人物脸部、衣服褶皱、裙摆花纹更加栩栩如生 5 逼真细腻的丹顶鹤造型 6 精巧灵动的丹顶鹤造型
个人分类: 园林绿化|9899 次阅读|14 个评论
丹顶鹤(2013-09-12)
xuxfyuwp 2014-7-15 11:12
辽阔的湿地芦苇 浩渺的水域沼泽 湛蓝的天空 漂浮的云朵 荡漾的涟漪 清澈的小河 水鸟嬉戏追逐 花叶随风飘落 昔日的拓荒者 在此止步开拓 寂静多姿的荒野水乡 让万物生灵繁衍收获 一只只美丽的丹顶鹤 展翅缓缓飞过 在这里哺育栖息 在这里相伴生活 丰盈的水草鱼虾 尽享富足快乐 还记得那个女孩 动人凄美的传说 消殒在苇塘深处 为了受伤的小鹤 一遍遍地传唱 牵动人心的歌
个人分类: 诗歌|1957 次阅读|0 个评论
迎面飞来丹顶鹤
热度 4 xucq45 2012-7-27 22:18
丹顶鹤是鹤类中的一种,因头顶有“红肉冠"而得名。丹顶鹤 体态优雅、颜色分明,是吉祥、忠贞、长寿的象征,也叫 仙鹤,为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 齐齐哈尔附近的扎龙是著名的鹤乡。 7月14日,加拿大雷克汉大学王睿教授在齐齐哈尔医学院做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15日在我们乘车返哈之前,东道主请我们参观扎龙,使我们亲眼看到丹顶鹤迎面飞来的壮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个人分类: 秀美风光|4408 次阅读|8 个评论
动物的警戒行为:现状及展望——动物警戒行为研讨会小结
热度 15 woodenson 2012-6-6 15:09
动物的警戒行为:现状及展望——动物警戒行为研讨会小结
5月24日,我们在南京大学南苑宾馆组织了国内动物警戒行为研讨会。在最近的五六年,动物的警戒研究成为行为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根据我不完全的统计,从2007年至今,国内发表于SCI期刊上的动物警戒行为论文达到了近20篇,而且似乎这个增加的趋势还在继续。有介于此,我们邀请了国际著名的警戒行为学研究学者Beauchamp和国内的行为学家蒋志刚研究员等,组织了这次研讨会。我们希望能够借此次研讨会,进一步推动国内学者尤其是年轻学者对于警戒行为的关注和研究。 参加会议的除了南京大学动物行为学研究组的师生外,还有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蒋志刚研究员、李春林博士,环保部南京环科所王智博士,昆明动物所伍和启博士、孔德军博士,新疆生地所徐峰博士,西藏生物研究所杨乐先生,北京林业大学贾亦非博士、焦盛武博士、曾晴博士,江苏林科院的丁晶晶博士,江西师范大学的谢富安先生等。 会议共分为两个专题,上午是鹤类的警戒行为,下午是有蹄类的警戒行为。上午的鹤类研究进展共计4个报告涉及4种鹤类,内容包含了丹顶鹤与灰鹤的警戒行为同步性、黑颈鹤的警戒行为、鄱阳湖白鹤警戒行为的集群效应及同步性、白鹤在次优越冬生境中的行为特征;下午的有蹄类研究进展共计3个报告涉及麋鹿、北山羊、鹅喉羚、普氏原羚等5个物种,内容分别为麋鹿的警戒行为要素、新疆野生动物警戒行为进展、普氏原羚的警戒行为等。除此之外,会议还展示了Beauchamp博士的报告Antipredator vigilance: Challenging the assumptions,蒋志刚研究员做了会议总结On vigilance. 参加这次研讨会的人员,基本都是一线的青年研究学者。通过交流,我们也有不少的想法,这里写下来,供大家参考。 首先,想要确切的定义动物的警戒行为,似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仅仅从功能的角度而言,能够引起动物对外界捕食风险或者干扰产生反馈的一切行为,似乎都可以称之为警戒,比如抬头扫视、侧耳倾听。然而实际研究中,我们仍旧需要给出一个明确的指标或者评价标准,抬头扫视是多数警戒行为研究学者认可的一个标准,尽管抬头扫视也可能具有其他的功能,但警戒应该是这一行为的主要功能。动物的一个行为往往具有多种功能,而为了研究所需,有时我们只能取其主,去其次。但如同会议总结时蒋老师所谈到的,抬头扫视是警戒,而且目前的研究基本都用抬头扫视作为警戒的定义,那么研究侧耳倾听就有更重要的研究价值,它对于增加我们对一个物种警戒行为的全面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目前国内对于警戒行为的研究,还多集中于简单的描述集群效应以及伴随的性别及风险效应。集群效应是指动物随着群体变大警戒行为比例随之下降的现象,目前在多数物种中都呈现了这种变化,比如普氏原羚、藏原羚、鹅喉羚、丹顶鹤等,解释的原因多包括了探测效应及稀释效应。而性别机制中,似乎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倾向,有些物种中雄性明显高于雌性(如藏原羚),而另外一些物种中则相反(麋鹿),如果说雄性高,我们可以解释为雄性为了维持领域或配偶,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用于警戒;而如果雌性高,则可以解释为雌性弱小,且需要保护后代,自然也需要更高的警戒水平。至于风险效应,无论是真正的捕食风险还是潜在的人类干扰,通常的研究都显示动物会随着风险增大而增高警戒比例。这三个方面的研究应该说只是刚刚涉及动物警戒行为时所必然经历的阶段,在此之后,应该可以对相关内容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比如对于性别中,可以涉及包括社会等级、繁殖状态等。 第三,鹤类的警戒行为似乎与其他物种有所差异。因为鹤类通常具有明确的家族概念,如越冬丹顶鹤基本上就是以三到四只的小家族存在,那么他们的小家族警戒可能更多的会存在协同警戒。而通常多数物种中,这种协同警戒是较少存在的,也就是说,物种的亲缘关系应该会影响到其警戒行为模式。那么,这就需要在更多的物种中进行验证,尤其大型的鹤类,如黑颈鹤,是否黑颈鹤中也存在这种协同警戒。同样的,在通常都是集大群生活的灰鹤和白鹤而言,可能又会有不同,这些都需要更多的研究人员的关注。 第四,国际上目前的几个研究热点或者说是趋势: 1、动物的警戒是否具有个体特征。或者简单来说,是否有些个体天生就偏好警戒,而有些就天生呆滞。动物的个性研究在最近的几年成为整个动物行为学研究的一个大热点。2010年在澳大利亚perth参加国际行为生态学大会,有几个专题都是关于动物的个性研究。那么,是否警戒水平也可以作为动物个性的一个方面,或者说动物的个性是否是一个稳定的行为指标,这就需要我们去验证。同时,如果能够继续深入的话,我们能否建立其动物个体的警戒水平和它在种群中的适应性之间的关联?是否动物警惕性越高,他的生存率就越高;抑或获得配偶的机会就越高?如此等等。动物个性研究是一个新的方向,无论哪些方向,应该都能出好结果。 2、动物警戒行为的时空格局。动物的警戒行为应该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影响,那么其随时空的变化趋势又如何呢?如果在一个单一的环境中,个体水平上的物种的警戒行为是一个随机过程,如果一直缺乏有效的刺激机制,那么物种警戒的间隔或者说发生的频次应该会逐步降低。而在群体水平上,物种瞬时警戒格局,应该也会呈现波峰波谷,甚至我们应该可以计算出不同群体大小的波长。 3、动物警戒行为的同步性。05年之前的研究,基本都假设群体中个体的警戒行为应该会独立于群中其他个体,而这个假设应该说并不成立。一系列的研究都显示,个体的警戒必然会受到同伴的影响,而其影响的方式可能存在种间差异。如前所述,家族群的物种,可能会存在协同警戒,而其他物种或许更多的是同步警戒。但这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协同警戒仍需进一步的探讨。 会议合影
个人分类: 动物研究|9994 次阅读|41 个评论
基金没中,plos中了
热度 4 woodenson 2011-8-30 17:08
今年的自然基金没中,其中一个关键评审人说,你去年麋鹿的基金才刚开始,现在就又来搞龙虾,还是等等吧。好吧,反正也不缺钱,以后再说。 昨晚收到plos one 论文初步接受的意见,还是多少能平息一下心中的怨气。这篇文章主要探讨了丹顶鹤和灰鹤警戒同步性的问题,除了物种之间的差异外,还受到人类干扰的影响。放摘要于此,等正式出刊了再贴正文。 Coordination and synchronisation of anti-predation vigilance in two crane species Abstract: Much of the previous research on anti-predation vigilance in groups has assumed independent scanning for threats among group members. Alternative patterns that are based on monitoring the vigilance levels of companions can also be adaptive. Coordination of vigilance, in which foragers avoid scanning at the same time as others, should decrease the odds that no group member is alert. Synchronisation of vigilance implies that individuals are more likely to be vigilant when companions are already vigilant. While synchronisation will increase the odds that no one is vigilant, it may allow a better assessment of potential threats. We investigated temporal sequences of vigilance in family flocks consisting of two parents and at most two juveniles in two species of cranes in coastal China. We established whether the observed probability that at least one parent is alert was greater (coordination) or lower (synchronisation) than that predicted under the null hypothesis of independent vigilance. We documented coordination of vigilance in common cranes ( Grus grus ) foraging in an area with high potential for disturbance by people. We documented synchronisation of vigilance in red-crowned cranes ( Grus japonensis ) in the less but not in the more disturbed area. Coordination in small flocks leads to high collective vigilance but low foraging rates that may not be suitable in areas with low disturbance. We also argue that synchronisation should break down in areas with high disturbance because periods with low vigilance are riskier. Results highlight the view that temporal patterns of vigilance can take many forms depending on ecological factors.
个人分类: 动物研究|4230 次阅读|6 个评论
2010黑龙江浓情之旅——大庆杜尔伯特当奈湿地看鹤
wangyk 2010-10-6 00:56
王 应 宽 2010-10-05 Beijing, China 2010黑龙江浓情之旅大庆杜尔伯特当奈湿地看鹤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564 次阅读|0 个评论
换个角度,你就有收获
woodenson 2010-7-15 19:05
换个角度,你就有收获 (2010-07-14 12:53:11) 一早醒来,打开邮箱,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的新邮件。说实话,心里又是一紧,估计又挂了。然而,没想到的是I am pleased to confirm that your paper ~ is accapted ~ My God! 那一刻的兴奋,可能仅次于我的第一篇sci。这篇文章的接受,可以说是历经磨难,十个月的时间,动物学类期刊投了三四个,鸟类学期刊投了三四个,多样性保护类期刊投了两三个,几乎都是相同的语言,reject! 这种打击,是我第一次,所以其实自己倒也有些麻木了。然而,任务总要交差,最后一次,我选择了交通类杂志。从理科转投工科,跨度太大,不过似乎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出乎意料的是,一个半月,居然就直接接受了!柳暗花明啊,文章发了,任务完成,后续的钱有了。当然,这也是我到南大自己开展研究以来的第一篇sci, 加上之前的red-crowned crane的bc文章,两年时间,开始有成果了。人在大丰,麋鹿,也快了! PS:其实,这篇文章能够被接受,很大程度上是投机取巧,歪门邪道有时是可以起很大作用的,但终归不是正途。实验的设计,背景的掌握,甚至整个文章的构思,才是科研工作的重点。实验之前的充分考虑,能大大提高后期论文写作、修改的效率。希望以后这样的事情,少点发生。
个人分类: 研究论文|3653 次阅读|6 个评论
1月流水
woodenson 2009-2-6 01:23
已经很久没有写东西了,倒不是没有内容,实在是懒慢! 还是简要的把最近的事情流水一下: 1月8日,带两个学生到盐城看丹顶鹤; 1月11-15日,寒假前的院会,材料整理等; 1月16日,回常州,看孩子,过新年; 1月28日,回河北,进北京,探亲访友拜师; 2月5日,回南京。 其实,本来在寒假前就已经预计到开学前后的这段时间,将最为繁忙。几件事情都需要在这段时间完成:一是09年的自然基金,3月初就要上交申请报告,可直到现在仍然没有选好方向,恼火的很;二是原计划要完成的一篇文章Mixed-species groups of sympatric Przewalski's gazelle and Tibetan gazelle,也拖的人心头发焦;三是开学要带的动物学实验,说心里话,动物野外实习我毫不在乎,而大学生的动物学实验主要是在实验室内做动物解剖,这我不是行家,真担心教错了学生误人子弟,所以必须要花大精力去做准备;四是盐城丹顶鹤的行为试验,本来去野外的时间就不太长,中间还赶上不少阴雨天气,只是希望能在丹顶鹤回迁之前能够积累到足够的数据。 这些其实都还只是工作上的事情,老婆的工作问题以及宝宝的培养也让人分心不少。生活中的事情,看似简单,但处理起来却琐碎零乱,很让人头大。 明天,哦,其实就是今天上午,回常州,过后半个寒假。忙归忙,陪家人,陪孩子,还是很幸福的事情。希望能尽快把工作上的事情理出头绪,时间很紧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798 次阅读|0 个评论
盐城看鹤归来,图文小记
热度 1 woodenson 2009-1-12 23:36
12月25日,圣诞节,我离开南京,到盐城射阳看丹顶鹤。丹顶鹤就是常说的仙鹤,体态优美,寿命绵长,因此代表了吉祥,代表了长寿,广为人们所喜爱。11月下旬已经去过一次射阳,此次再去,已经有了丹顶鹤行为研究的思路。我想,或许丹顶鹤会是我将来研究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见证。 12月25日下午4点到达保护区,当夜无话。26日早饭后,我们一行三人在保护区科研科殷鹏的导向下,先到了芦苇公司。芦苇公司有几万亩的苇地,承包出去的苇地很多已经被改作稻田、麦田或者棉田,这里人为活动频繁,偶尔还有偷猎野鸭的不法分子,但无论是收割后的苇田稻田,还是播种不久的麦田,都为丹顶鹤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因此,芦苇公司已经成为丹顶鹤活动最为频繁的一个场所。一个上午,我们共见到了5群约40只丹顶鹤。越冬期的丹顶鹤通常是以家族群为单元活动的,两只成年鹤带着一只或两只幼鹤,当然也有刚刚配对或者丧子的成对成年鹤。这些小的家族群,也常常会混合成大群,但这种大群,通常都非常松散,小的家族群可以随时加入或者离开。 26日的下午,我们改道核心区。核心区是盐城珍禽保护区的核心所在,面积6万多公顷。这里覆盖着较为原始的滩涂植被,芦苇、碱蓬、米草等各自形成了优势群落。核心区人为干扰较少,为丹顶鹤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宁静的环境,因此这里通常会聚集着数量丰富的种群。由于前几日刚刚下过雨,核心区道路泥泞,我们只是在核心区的边缘转了一圈,看到了3群25只丹顶鹤。 27日如旧,上午芦苇公司,下午核心区。看到的丹顶鹤多了些,加起来大概有150只。行为记录在这两天也一直按照计划进行。 28日下雨,29日也是,有点可惜,只好在宾馆附近转转,拍了些常见的鸟,如下而已。 独飞的丹顶鹤 丹顶鹤一家 丹顶鹤一家和他们的邻居白鹳先生 丹顶鹤的近亲灰鹤,他们通常都集成几十只的大群 东方白鹳,有时在野外稍不注意会以为是丹顶鹤,确实有相像的地方 白琵鹭,以及他们的邻居大白鹭等 黑水鸡,不太怕人,就在管理局招待所旁的水沟里觅食 苍鹭,又名长脖老等,懒洋洋的样子 白头鹎,俗鸟一种,但其实很漂亮 北红尾鸲雄,翅上的白斑是鉴别特征 大山雀,又是俗鸟,但就是漂亮 黑尾蜡嘴雀,胖嘟嘟的样子,煞是可爱 乌鸫,除了嘴巴黄色,全身乌黑,倒是有点象乌鸦 棕背伯劳,很凶的小鸟,可以捕食田鼠
个人分类: 动物研究|4971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8: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