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爱国主义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中外名人谈“爱国主义”
热度 1 fqng1008 2011-2-17 19:02
  爱国主义是无赖最后的避难所。 ——塞缪尔·约翰逊   爱国主义就是积极地为了微不足道的原因杀人并被杀。 ——勃特兰·罗素   爱国主义是超越于原则之上的对于不动产的一种专横的崇拜。 ——乔治·简·纳森   除非你把爱国主义从人类中驱逐出去,否则你将永远不会拥有一个宁静的世界。爱国主义是一种有害的、精神错乱的白痴形式。爱国主义就是让你确信这个国家比所有其他的国家都要出色,只因为你生在这里。 ——乔治·肖伯纳   爱国主义:一堆随时可以被任何野心家所点燃,去照亮他的名字的易燃垃圾。 ——安卜罗斯·皮尔斯   当爱国主义涉入认知领域时,是一个应该被扔出门外的混小子。 ——阿瑟·叔本华   那些没有自尊的人仍然可以是爱国的,他们可以为少数牺牲多数。他们热爱他们坟墓的泥土,但他们对那种可以使他们的肉体生机勃勃的精神却毫无同情心。爱国主义是他们脑袋里的蛆。 ——亨利·大卫·梭罗   民族主义是我们的乱伦模式,是我们的偶像崇拜,是我们的疯狂。“爱国主义”是它的迷信崇拜。不必说,我所谓的“爱国主义”态度将自己的国家置于人道之上,置于正义与真理的原则之上。 ——埃里克·弗罗姆   要让我们爱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国家应该可爱才行。 ——爱德蒙·柏克   真正的爱国主义不排斥对于其他人的爱国主义的理解。 ——伊丽莎白女王二世    异议是爱国的最高形式。 ——托马斯.杰弗逊   有这么一群人,在日本叫法西斯,在德国叫纳粹,在中国叫爱国者! ——王朔   爱国者的责任就是保护国家不受政府侵犯。 ——托马斯·潘恩   对祖国来说,没有比一切都满意的爱国者更可怕的敌人了。 ——涅克拉索夫   争你自己的自由就是争国家的自由,争你自己的权利就是争国家的权利。因为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 ——胡适   人权才是一个国家最大的面子。……一个政权如果关起门来都不能维护自己本国普通公民的权利,它有什么资格在国际舞台上维护这个国家的权利,它的合法性就会遭到质疑。 ——张思之   恶国家甚于无国家;……我们爱的是国家为人民谋幸福的国家,不是人民为国家做牺牲的国家。 ——陈独秀 每当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出现重大危机的时候,爱国主义的破旗就又散发出臭味来。 ——列宁 族群是被建构的,以其为基础而成立的国家更是。 孙文 说:“国家是武力造成的”,而且,常常是被外来的武力逼成的;既然国家是野蛮强暴下的产物,那国家有什么神圣的?为何非“爱”国不可、非认同不可?所以,面对族群和国家这个课题,还是不要轻言谈“爱”。——作家施威全(“藉种族来虚构战争,因 战争 而虚构种族”)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6817 次阅读|1 个评论
男人像狗女人像猫--爱国主义的性别差异
热度 1 smallland 2011-2-1 10:06
在 民族狗肉店与爱国主义 中,大概定义了爱国主义的生物学意义:个体对群体的依赖性。需要补充一下,这这精神其实相当于集体主义,因为动物没有种族和国家的概念。只要是两个独立的群体,不管关系多近,对它们来说,就相当于人类的两个国家和两个种族。人有时也这样,同一个种族,一个群体也会把另一个群体描述成魔鬼并让每一个成员坚信。现在韩国和朝鲜也差不多是这种情况吧。 相对来说,雌体--特别是处在繁殖期的雌体--要加入另一个群体是比较容易的,因为她本身就是资源--生殖资源。雄性,尽管是壮劳力,能劳动,也不容易加入别的群体。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没有种植园也没有工厂,不能利用外族的雄性来打工。要容纳外族的雄性,就无法只让他参加战斗而不让她享受福利--譬如交配,也不能排除他篡党夺权的可能性。 所以,种族主义和极端的爱国主义多发生在雄性,因为他们有“外国人恐惧症”。他们自己不愿到外族去冒险,同时也厌恶外族来的雄性。而雌性则不同,外族优秀的雄性有时对她们不构成威胁,她们也喜欢到国外旅行,因为她们并不“恐惧”外国人。 又回到那句话,男人像狗,女人像猫。
2991 次阅读|2 个评论
郎朗练习《我的祖国》
热度 2 xuyingxiao 2011-1-31 03:31
刚看到郎朗在白宫演奏上甘岭主题曲的新闻时还不大相信,及至看了视频,才确信是真的了,只是感觉处理得太柔了,不像电影中那么大气。然后各种评论蜂拥而至,各种角度都有,我却联想到很久以前赵薇的国旗装事件,直觉上感觉郎朗是真的不知道这首歌的背景。国旗装让我们觉得受辱,而这首歌却让我们精神胜利了一回,但追究其本质其实差不多。当然如果郎朗是故意而为然后装作不知情的话,那这水可就太深了,可以作为一个经典案例了。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在思想越来越多元化了,连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施琅是汉奸还是英雄都在争论,但是具体到郎朗这个事情,还是可以理出几个绝对正确的论断的: 1. 郎朗看来是真的不知道或忘了这首歌的背景,但这首歌的背景确实是不该忘掉的。郎朗自身没有问题,问题出在大环境。 2. 从爱国主义的角度看,不管起因如何,从最后结果上看都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弹了一首正确的歌。即使是故意而为之,从战术上来说,当天各方面分寸可以说拿捏得恰倒好处,不动声色地达到了目的,又把副作用控制在最低。 3. 从我们的做客之道来看,不管有意还是无疑,还是有所不妥的,毕竟我们的传统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好在人家不在乎,或者事后有点在乎但出于内部外部原因也不便从官方明着说出来。 4. 其实等我们眼界更开阔些,胸怀更博大些,则不管我们是占便宜或吃亏,这类事情本身也许就不那么敏感了。毕竟,爱国主义不在于这些形式,而在于我们的内心和每天的具体行动上。“美国人可以把独立战争时英国人讥讽美国人的《美国佬》当做最喜欢的歌曲之一,《夜来香》也不会因在歌厅给侵华日军唱过而遭到国人的厌弃”。“理查德·克莱德曼与12名小朋友在中国同奏《我爱北京天安门》”。而我们一直以来传唱的“《北国之春》其实是当时复兴军国主义情绪的一面精神旗帜”。 5. 从公关的角度看,郎朗事后接受采访的过程显示显然没人给他做过危机公关。其实不管之前是有意还是无意,在后来接受采访时最后还是可以将事情进一步升华一下的。除了《美国佬》、《我爱北京天安门》等例子外,《我的祖国》这首歌的词和曲都不像那个时代其他的歌那样有很深的时代烙印,反倒是具有普世价值的,只要国家还存在、军队还存在,这首歌就不会过时。接受采访时把歌词的普世价值乘机推广一下,倒是具有一箭多雕的作用。 看到一篇文字介绍他10多年前练这首曲子的情形,倒是很感动,理解更深了。郎朗与这首歌的故事早有渊源。 这首歌1956年乔羽作词,刘炽作曲,郭兰英演唱。后来的钢琴曲是由沈阳音乐学院的钢琴系教授蒋鸿和她的丈夫尹德本(国家一级作曲)“共同改编的,但署名只署了蒋鸿的名字”。“郎朗的父母与这套曲库的组织者和编写者蒋鸿、尹德本夫妇的关系甚好。1997年的一天,也就是在郎朗获得第二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青年音乐家比赛第一名 (金牌)不久、又以最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时,郎朗随父母去这对夫妇所住的辽宁歌剧院内的家里做客,这对夫妇将这套曲库送与郎朗。郎朗看到《我的祖国》钢琴曲非常喜欢,也是因为准备去美国,很想能多一些中国的钢琴曲,于是就到辽宁歌剧院的排练厅试弹”。(赵炬——郎朗与钢琴曲《我的祖国》《新民晚报 数字版》2009年12月3日星期四)。 1999年7月29日的《光明日报》上发表了刘元举的《一条大河》( http://www.gmw.cn/01gmrb/1999-07/29//GB/GM%5E18132%5E1%5EGM7-2913.HTM )(后来收入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七年级下的语文教材)。2001年2月作家出版社出版了刘元举的报告文学《爸爸的心就这么高——钢琴天才郎朗和他的父亲》,其中记录了1997年的日记,有关描述如下: 郎朗的“一条大河” ( http://www.tangben.com/WYmanbi/04/langlang84.htm ) ( http://www.sstlp.com/news/show.asp?ClassID=2ID=49 ) 跟郎朗在一起是件愉快的事情,而听他弹琴更是一种享受。他特别愿意练琴时,有人守在身边,他可以边弹边与你聊天,这样一点也没有练琴的枯燥与寂寞。1997年,从春到夏,郎朗在沈阳度过了差不多半年时间。我经常去听他弹琴,可以算得上他忠实的听众。我曾随手记下几则日记﹕ …… 1997年8 月12日 …… 他准备弹最后一个曲子——《我的祖国》,但是,我却总喜欢把它叫作“一条大河”。郎朗的父亲也喜欢这么叫,把这首民歌改编成钢琴曲的作者也爱这么叫。那是一对挚爱音乐的夫妇:沈阳音乐学院的教师蒋泓和尹德本。他们是我的朋友也是郎朗的朋友。他们也有一个弹钢琴的儿子,在沈阳音乐学院钢琴专业,他们一家人都和郎朗很亲。郎朗在辽歌排练厅的那台三角钢琴练习这个曲子时,蒋泓和尹德本都曾指导过他。然而,对肖邦音乐感悟得那么深透的郎朗;把李斯特的乐曲弹奏得令美国听众目瞠口呆以至于不敢相信顶着一头乌黑的中国头发的郎朗;居然弹不好这首中国的一条大河了。 起初,他很不喜欢这首曲子,他在处理上总觉得别扭。我在台下看他练这首曲子时的表情充满了无奈。他不想弹,但是,他父亲让他弹,他不爱弹也得弹。他父亲跟我跟曲作者都是对这个曲子情有独锺。我们怎么能忘记那个纯真纯情的时代。那个时代人们的心灵多纯,人们爱国爱得有多真呀!尹德本在郎朗身边尽情地挥舞着手臂,他大着嗓门唱着一条大河的主旋律,他让郎朗再高亢一点再增加一点力度再多一些激情,可是,也许是郎朗练琴的时间太长了累了,也许他对于中国的那个时代没有感觉对于中国的这首曲子他认为太简单,所以,他总有点打不起精神头儿。他弹得不感人。我听过几次,包括独奏音乐会上我都充满期待地聆听着,却总也觉得不赶劲儿,不能像《塔兰泰拉》那么激情澎湃,也不能像《离别》那样柔情万转,更不能像《匈牙利狂想曲》那样狂放不羁,横绝四海。我总渴望被这首一条大河感动却总也没感动。他演奏技巧肯定没问题,但是,为什么总觉得声音在漂,就好像那条大河上聚着一片迟钝的驱不散的雾气。我觉得郎朗没有找到这条大河的灵感。他怎样才能找到呢?他什么时候才能找到呢?今天晚上他终于找到了。我们跟他一起找到了。郎朗在沈阳逗留的最后时刻——最后一次告别音乐会使他突然有了深深的离情。“一条大河”就是在这种深深的离情中找到感觉—— 钢琴那乌亮的板壁在灯光下反射的光泽在我看来都具有了强烈的离情色采。郎朗静静地面对键盘,我无法知道他此时在想什么,或许他什么也没有想,只是让自己更深地进入一种意境与感觉中。我们都在等待着那首我们熟悉的“一条大河”。 郎朗的手像气功状态中的起式,缓缓地飘落在键盘上。像灵巧的船浆划开了宁静了许久的河面,那清凌凌的波纹舒缓地荡漾开来,我感觉到那柔荡的波纹正款款地朝着我的心灵漫过来,层层浓烈着我的记忆,我的情感,那种中华民族熟悉的主旋律是从一种由弱渐强的缠绵演奏中,排箫般引起了我的共鸣,我的内心随着清脆的琴键而合唱起来: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住在岸上边   ………… 情感追逐着旋律起伏还是旋律追逐着情感起伏?郎朗进入了状态,他的头大幅度地朝后边伏着,他一定觉得他到了大河边那温暖的沙滩上,他渴望仰面躺下去接受故乡诗意的阳光。他的手充满灵性,他把一条大河揉出万般离情让人荡气回肠,催人泪下。等他弹到结束时,他竟重新又开始了“一条大河”的旋律,那是更柔更弱更宽阔的声音,让你感到这条大河画轴般正在你的眼前铺展开来,伴着迷蒙的雾气,有一条小船颤悠悠地飘曳而去,小船上乘坐的人已经看不清了。当年肖邦就是乘坐这样一艘小船离开他的祖国去飘向巴黎的,从此,他再也没有回来。郎朗不会坐这种小船走的,他会坐现代化的飞机,飞机速度太快,没有更多的时间给你提供感伤的氛围。感伤是需要氛围的,大河小船这是多么诗意化的氛围啊!一个艺术家必须要有伤感的情怀,天才的艺术家更需要如此。而一帆风顺的郎朗平时总是那么热情似火,总那么兴高采烈,我真担心他的情感世界是否太饱满了。我希望那里边能够有一处清幽的芳草地,有一汪幽深的泉水,有一条能够承载苦难和忧伤的河流,他的发源地一定是在他的祖国。就像殷承宗心中装着的那条汹涌的黄河,什么时候演奏起来他都激情澎湃,荡魂摄魄。任何国度的艺术家都得有自己的根呀!霍洛维兹在八十高龄时颤颤微微地回到离别多年的祖国演奏,他登台时的颤微微的步履在我看来不是因为他的老迈,而是因之他那颗无法平静的颠簸的心。 人不能没有自己的祖国,不能不爱自己的家。我在郎朗的深情的如泣如诉的演奏中,泪水潸然而下。我注意到了身边的女儿,她的眼泪也悄然而下,在她旁边的还有几个弹琴的孩子,她们的眼中也蓄满了汪汪热泪。 郎朗结束了他的演奏。他这次不像以往那么立刻起身,观众也不像以往那样马上给他掌声,都陷入了一种回味,都浸淫了一种酸酸的离情。 终于,郎朗找到了感觉;终于,他爱上“一条大河”。他饱醮着他的情感,用他最拿手的“粘连”技巧把这条大河表现得极其感人。改编者那对夫妻也围向了郎朗,他们感谢他,感谢他弹得这么淋漓尽致。这对夫妻瞅着郎朗时,眼圈也是红红的。随后电视台记者采访了郎朗。郎朗说,他不会忘了家乡这片土地,他还会回来,他还会把这条大河拿到美国、拿到世界各地去演奏,他坚信这首曲子可以感动外国人的。 当所有的人围住了郎朗和郎朗的父亲时,当这对父子被簇拥着去赴宴时,我注意到了郎朗的母亲。他没有去凑热闹,她一个人打的士回家了。她的眼里始终盈着泪水。我问她为何不去赴宴时,她说,她得回家为郎朗收拾东西。还有好多东西要收拾,没有时间了。 郎朗,当你在盛满亲情厚谊的杯盏交错中饱受赞美时,你可曾想到你的母亲此时正在家中为你流着眼泪打点行装吗?她一宿都不能睡觉,她睡不着啊!你知道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吗?但愿你能时常重温一下: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个人分类: 思考|4172 次阅读|4 个评论
民族狗肉店与爱国主义
热度 2 smallland 2011-1-22 22:52
韩国人爱吃狗肉,大概本地的许多狗肉店是韩国人开的?不清楚。偶一日,发现路边赫然一块招牌:民族狗肉店!我猜想,这肯定是中国人开的店,或者,狗肉的做法符合中国人的口味,或者,他店主认为自己的狗肉做的好,为民族挣了光。 民族这个词,我们用的很多,各种表格中都有“民族”一栏。它到底代表了什么,多数人是搞不清的,我也是。搞不清楚,并不耽误使用,什么民族感情,什么民族文化,什么民族产业,什么民族汽车,等等。滥用后给人的感觉是,民族就代表了中国,民族主义就是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需要的,也是有生物学基础的。群居的动物,总是需要把自己依附于某一个群体,否则就无法生存。从生物学角度看,爱国主义就是毫无理由地假设自己所在的群体比其他群体都要好。说毫无理由,那是要看您从哪个层次看,依然从生物学角度看,它跟小孩子认为自己母亲是最美的一样,如果讨厌母亲,谁会收留他呢?同理,历史上黄河连年决口,我们依然在赞美它。 群居的高等动物,一般不敢随便离开熟悉的群体,因为别的群体很难容纳他。同时,它也不知道别的群体是否比自己的群体更好,它们的群体间除了战斗和彼此敌视,没有像人类一样的使者或通讯工具。在这方面(当然在更多的方面)人要高级许多,出国后发现别的国家好,就不愿回来了,尽管他依然高喊爱国主义。许多人出国后,并不能融入当地的主流社会,但他觉得生活好,即使穷得摆地摊,也没有城管。文化上的孤独感不足以把他赶回国,但他可能更爱国了,因为当地的文化满足不了他的被认同感。所以就毫不奇怪,那些喊爱国最响亮的,常常不是生活在国内。当然这话也不能太绝对,朗朗同志就是很爱国的,说做中国人真幸福。 总之,生活在国外的中国人跟一直生活在国内的中国人,其爱国热情是不一样的。当然,生活在国内的中国人,其爱国热情也是不一样的。爱国热情,有的很原始,有的很高级,并且,都不一定是教育出来的。有时,爱国主义只是一句口号,或者,是博取利益的工具。更高明的人,会利用别人的爱国热情。 动物世界有许多欺骗,但它们的“爱国主义”总是很实在。它们的群体一般很小,不能自己喊口号让兄弟们上,少了一个杀敌的将士就会大大减少胜算的可能,群体的任何损失--譬如少捉一只猎物,丢失一块领地--都是自己的损失。其实,这种情况也常常发生在人类社会,譬如街头打群架的痞子,他们也是很认真的。
2637 次阅读|4 个评论
留美札记-游行示威与爱国主义
lxchencn 2010-12-28 22:18
第三十一篇 游行示威 在美国游行示威是合法的,但肯定不是没有任何限制的,经常出现的是反战示威 、 反种族歧视 、 移民问题等的游行,在巴尔的摩我没有看到大规模的游行示威,但看到了小型的示威活动, 2005 年有一天坐校车回家的时候路过监狱前面发现有大约 20 人左右在示威,胸前举着标语口号,站在路边,据说是抗议法院判决不公正,看起来队伍是严肃的,但并不喧闹激烈,表达了不满,但不至于引起激烈冲突,旁边也没有看到警察,在示威者的对面看到有摄影记者录像,没有看到采访,来来往往的车也没有停下来,似乎一切都很平常,没有什么特别。 有一次去华盛顿参加欢迎胡锦涛主席访问美国的活动,很多的欢迎队伍站在许多街道两边,举起欢迎标语,气氛非常热烈,但令人吃惊的是发现在一些街道的一边有法轮功的抗议示威队伍,也还有少量的台独分子,他们时不时挥舞旗帜和呼喊口号,但欢迎队伍的反应更热烈,红旗挥舞的更高,革命歌曲唱的更响亮,口号喊的更有力,在这种环境气氛之下才更感觉爱国热情的高涨,东风压倒西风,正义压倒邪教,抗议队伍和欢迎队伍相安无事,幸运的是正好胡主席的车队从我们站的欢迎队伍街道经过,还看到了主席挥手致意,让大家兴奋不已。通过这次欢迎活动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爱国主义。
个人分类: 未分类|2209 次阅读|1 个评论
新爱国主义
yue 2010-11-5 13:48
1,传统爱国主义 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同胞,热爱传统文化。 岳飞停留在这个阶段。所谓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2,理性和平的爱国主义。 就是讲法治,把爱国主义和世界主义相结合。 世界上谁敢说,东条英机、山本五十六不爱国。我们现在必须和这些畜生区别开来。区别的方法就是理性和平。 3,大国民心态。 就是不自卑,不敏感,培养钝感力。宽容。 好斗的实质是自卑。
个人分类: 普罗米修斯 哲学|2651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爱国主义
liuxiaod 2010-9-25 09:55
在90年代结婚,买一台日本彩电是年轻人的梦想,不仅贵,还很难买到,买到日本彩电也是一项可以炫耀的资本,表明财力雄厚,门路广。 我和夫人办结婚证的那天,恰好有几对新人排队,于是就聊起买彩电的事,大家都表示要买日本彩电,有的已经买到了,有的说正在托朋友买,唯独我和妻子另类,准备买长虹或康佳,当时长虹和康佳还不是很有名,大家都很不解,说中国货不好,有一位自告奋勇,表示愿意帮我买,我们说不为别的,就喜欢买中国货,这是我的一贯作风。 那个年代年轻人出去照相,都要买富士和柯达的胶卷,每次我都买乐凯,唯有夫人始终支持我。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770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科学爱国主义
sungennian 2010-9-11 11:09
孙根年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2010年9月9日《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编辑部主任张月红(Yuehong Zhang)在英国《nature》杂志发表一篇题目吓人的短评,说中国杂志的稿件31%是剽窃的。2010-9-10日我在博文中指出,这是一篇具有极坏国际影响的评论;同日,中科院王德华教授在博文中指出: 《浙江大学学报》的问题不能代表中国的主流期刊。 其实,王教授错误解读了《Nature》的标题,一些网友给予纠正。 这里我想从大爱的角度来谈一下科学的爱国主义,如果那位学者认为,自己做科学研究不需要爱国不强迫。 王德华教授指责《浙江大学学报》,说《浙江大学学报》的问题不能代表中国的主流期刊。其实,这是不对的,《浙江大学学报》不错,我还是阅读过,问题不能扩大化;很多网友以游客身份痛吗浙江大学,说浙江大学就是个造假的黑窝,这就更不对了。凭心而论,浙江大学是很不错的,是中国一流的高校,培养了很多科学家,问题不能扩大化。 《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编辑部主任张月红,以本刊收到的作者投稿为样本,以反剽窃软件检测数据为依据,由此得到:中国期刊论文31%存在剽窃,并将其写成评论发表在《Nature》上,我是很不赞成的。因为,这将给中国造成极坏的国际影响,直接影响到中国科学家的国际声誉,难倒美国等国作者投稿就存在这样的问题。 我在自己的博文中指出:投稿论文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期刊初审、专家外审、主编终审,就是要淘汰这些剽窃、造假以及不规范论文。另外,反剽窃软件只能是初步检测,重复率在10%或者30%,并不一定都是剽窃和抄袭的,最重要的是看论文的创新性思想、研究发现以及主要结论。 中国常用的汉字就是3000-5000个,如果不使用这些文字,我们使用什么;英文常用单词大概是5000-7000个,如果使用这些单词也叫重复,那我们使用什么。同样,反剽窃也不能扩大化。说到英语句子,也要区别对待。日常生活用于900句,在会见外国朋友时经常使用,大概不能说这些话是剽窃的;科技英语中很多典型语言,已经成为中国科技工作者,在撰写英文论文时的范例和模式,如果套用这些句型或语言也算剽窃,那撰写学术论文就寸步难行了。 科学工作者,说话要注意其社会影响,这是科技伦理学的问题。近30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某些西方国家对此耿耿于怀,总想找茬拿中国说事。国内有些人不明真相,反而帮着西方国家在丑化中国,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不惜用虚假或毛数据说中国这个不好那个不好。把这样的东西拿到国际上去发表,把中国人的脸面丢到了国际上,请问张月红是在打黑还是黑打。 博友杨学祥教授在评论中说:围攻中国的国际警钟已经敲响,中国科学家的任务是修理地球环境,还是帮着外国人修理中国。我认为,这个问题提的好。中国的问题就在自己家里说,为什么非要拿到国际上去说,家丑不可外扬呀。 最后,我篡改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的一句话,什么是科学的爱国主义,就是:一天能将中国吗上八次,但是绝对不允许外国人吗的人。我想以此与中国科学家共勉。
个人分类: 旅游管理|4656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原民族战败及其他:兼答侯亚成先生
王铮 2010-8-31 08:55
2010/08/31 我的提到了侯亚成先生关于儒家文化与汉奸辈出的存在正向关系后,侯先生发表了一篇批林批孔批周公的战斗檄文,把周公狠狠骂了一通。如果我说侯先生的文章晚发表了 36 周年,生不逢时,不知道是不是有点讽刺。我想还是冷静地回答侯先生。 侯先生的文章总是说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还说马克思主义的常识告诉我们,有什么样的制度,就有什么样的为之服务以维护这种制度的文化。不知道马克思什么时候说这个话?马克思主义,首先是唯物论。把中原王朝的失败和汉奸现象仅仅归结为上层建筑的一是不合理的制度,二是为这种不合理的制度服务的文化。就有点不那么唯物主义了。 历史上的中原王朝,是农业文明的王朝,他们受到游牧民族的包围。游牧民族从小就在马背上生活,在没有足够的技术水平时,农业民族是打不过他们的。人类历史上,蛮族多次依靠自己的骑兵战术占领文明国家。而且最近一千年,中原王朝面对的是来自蒙古草原的最强悍的游牧民族。这个民族在中亚、在东欧一种统治到 16 世纪,甚至 20 世界初,中国的中原民族在 14 世纪就把他们打垮。按侯先生的逻辑,不是儒学令人强大吗?实际上骑兵作为一种攻无不克的战术,直到二次大战才发现过时。当希特勒的坦克攻入波兰,波兰的第一骑兵军去应战,成为了被坦克宰杀的对象。就是这个骑兵军,二十年前,把苏维埃红军打得落花流水,而且杀害数万人,因此才有后来卡廷时间的报复。当年的苏维埃红军,信仰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绝对不是孔孟之道。红军当年也没有条件搞腐败,更没有孔孟之道导致的腐败,照样战败,照样有人投降。把一切归到上层建筑才是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的。请先生三思。 候先生批评我说的中国的卖国贼与儒学无关,说我没有举出无关的例子。既然无关,当然举不出。倒是侯先生应该举出有关的例子。我用的是无罪推定,举不出有关的例子,说明中国的卖国贼与儒学无关。中国流行多年的有罪推定应该停止了。在科学网,就像有人怀疑某先生与四人帮有关,我认为他没有证据,无罪推断,某先生就是与四人帮无关,不是帮四人的。侯先生把攘外必先安内、宁赠友邦,不与家奴的思想说成是儒家的,根据何在? 为了反对儒家,侯先生为秦始皇毁书坑儒辩论:秦始皇是焚掉的一些儒家典籍,但农医等科技方面的书籍都被保存了下来。他所坑的也只是极少数公然反对、攻击他儒生。先生糊涂了,这话是在批林批孔中梁效发明的。什么是梁效,现在年轻人不知道了,它就是江青弄的一个写作班子,有清华北大人员组成,故名梁效,不知道两校校史是否记下它。其实即使真如梁效说的这样,秦始皇焚掉儒家典籍也是一种文化暴力。列宁同志说过,要继承人类的一切文化遗产。仅仅保留农医等科技方面的书籍是对文化的无知。至于坑的也只是极少数公然反对、攻击他儒生。什么叫极少数,他坑了 400 多人。别人口头攻击他一下,就要活埋这个人,秦始皇是何等的缺乏人性,犯有反人类罪。侯先生这样为他辩护说明侯先生思想还停留在 40 年前,甚至是 2000 年前。 为了反对儒家,侯先生举出岳飞的例子,他说,岳飞的理想是靖康耻(指徽钦二宗被俘之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所表达的完全是一个臣子对赵宋王朝的忠贞。他如果有一点爱国主义,也不至于冤死在风波亭上了。侯先生这样否定岳飞的爱国主义,显得可笑。实际上岳飞的这首《满江红》不是岳飞写的,而是明人后托的,它不代表岳飞思想。侯先生的历史知识需要补充。再说靖康耻,侯先生怎么知道岳飞指的是指徽钦二宗被俘之耻呢?不是他有个相好被金人掠走的耻辱?金人在开封烧杀抢掠也是靖康耻呀。更重要的是,不管动机怎么样,岳飞用生命保卫了国土,保卫了自己所属的农业民族。他当然是爱国者,是民族英雄。朱仙镇岳飞为什么会撤军,我可以告诉侯先生,岳飞组织的是私募军队,出兵前,他多次与皇帝讨价还价,而且也没有那么强大。如果皇帝让撤兵他不撤,他的军队只能被金兵消灭。他再爱国,他们也不能在没有给养下用步兵与骑兵去决战。顺便说一句,今人考证,朱仙镇也不是金人的军事要地。岳飞平反后,他孙子夸大了事实。就像现在关于文化大革命的一些事情。侯先生还说爱国主义是近代以来才有的观念、思潮。在此之前,中国有的只是忠君,并无爱国之说。这就不是历史唯物主义了,爱国与否看的是事实,不是有没有这个学说;有了爱国主义观念,才有爱国主义的观点,是典型的历史唯心主义。 再说孟子的民贵君轻,侯先生认为学术界的说法孟子所说的君,是指诸侯国的国君,比之周天子,当然要轻了。侯先生这个学术界这就是批林批孔时梁效,颠倒黑白的那个学术界,不信,请侯先生举出个真正学术界的例子来。这里,孟子明明说的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说的是民,半个字没有提到周天子的说法,这种说法连诡辩水平都没有,这叫睁着眼睛说瞎话。梁效当年就是这样睁着眼睛说瞎话的。侯先生还说,孟子说大人而藐之,但他所要维护的还是大人的根本利益。侯先生怎么知道他要维护的大人的利益?孙中山先生当年找李鸿章就是说大人而藐之的,我们有什么理由认为他是为了维护李鸿章或者满清皇帝的利益。中国现在缺少的就是说大人而藐之的知识分子,到处是媚大人而利用之的。 末了,说明一下,我并不赞成全面采用儒学,而是主张从中华文化挖掘可以带动我们国家发展的东西,民贵君轻思想就是其一。我是个管理学家,不是哲学家,我更主张实用。这可能是我的缺点。至于侯先生说到历代的进步思想家都主张批孔。批就批,你们进步的批,我们不进步的对他一分为二。时代不同了,我就做个退步分子吧。列宁同志有本书,记得叫《退两步,进一步》。 1962 年,周恩来、陈云出来挽救经济,就说要退够。那种以为只有进才好的思想,导致了大跃进,是列宁同志批评的共产主义幼稚病,是彭德怀同志批的小资产阶级狂热性,是我批的:我没有水平谈主义、谈阶级,我就知道大跃进把我家饿死了三个人,进步个球。 侯先生真的要代表马列主义在科学网写文章,侯先生马列主义水平还有待提高。
个人分类: 为科学而科学|3540 次阅读|14 个评论
爱国,为什么轮上你我他
王铮 2010-8-29 09:08
2010/08/29 我的《从中国为什么汉奸层出不尽想到科研队伍 》引起广大博友的兴趣。还有个别博友误会我,认为我宣传拿了外国护照就是卖国者,忿忿不平。不知道是不是语言天才的脑细胞抑制了其他脑细胞思考。 我要说的是我呼吁国家为人民服务来唤起爱国热情,呼吁用孟夫子的民贵君轻的政治原则来培养爱国主义。至于出国、加入外国籍在民贵君轻的原则性,与爱国主义没有矛盾。我的看法是,爱国主义是一种社会选择,让人们爱国,就得给人民爱国的理由。为此,我先讲一个故事:那是我第三次取得进大学资格后。前一年我考进了大学,因为有肺结核,被退学了。回家一年,病好了又考进大学。谁知道政策变了,新的政策是:肺结核治愈后,稳定一年,可以入学。我又不能入学了,借书证收了,助学金停了,副食供应资格也停了,团籍也停了,反正除了粮食供应都停了,学校学生科赶我走,我说:我已经好了呀。都是炎黄的子孙,何必逼得这么急。对台湾的国民党反动派还说爱国不分先后呢?学生科好像是个副科长的吼了:炎黄子孙,炎黄子孙也要看看你是谁?爱国也轮不到你!这话深深地触动了我,我在想,同为炎黄子孙,爱国首先轮得上谁?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说一下,什么是爱国主义。按照鸿飞先生的做法,我用 Google 搜索维基的爱国主义,得到的是: 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 祖国 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这里的 祖国 可以是一个区域或者城市,但是爱国主义一般用于某个国家或者联邦。爱国主义隐含了一层道德规范:就其本身而言,它暗示 祖国 (无论是何种定义)是道德的标准或价值。 作为一种道德要求,爱国主义当然是一种社会选择。因为离开社会就谈不上道德。 作为道德要求,最先轮上的,必须遵守爱国道德的首先应该是统治者,这不仅是因为他们从爱的国中获得利益,而且这种利益的供养赋予他们维护这个国家、这个区域利益的责任。 我认为,作为道德要求,其次应该轮上的、或者说该积极维护这个要求的是下层民众。下层民众在社会中他们处于弱势。在一般情况下,保护他们的只能是国家力量,财产占有、阶级优势都不能赋给他们,因此他们需要爱国。就像我用炎黄子孙,爱国来反抗那个副科长,爱国是一种权利,一种可以维护自己生存的权利。在特殊情况下,卖国最容易剥夺下层大众的利益,日本人侵略中国,使用苦工,用的就是他们。汉奸要搜罗财产,剥夺的也是他们。在这种剥夺面前,大众只能在国的旗帜下团结起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因为他们没有别的任何组织资源。国关系他们的根本利益。 可是一般情况下,根本利益问题并不暴露,因此需要要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国家就需要在一般情况下维护他们的利益,在特殊情况下组织他们抗争。以民贵君轻的政治原则来培养爱国主义,第一步主要对他们有效。如果没有民贵君轻,这些下层人士就不可能焕发出爱国热情。他们会想,当已经有九十九层压迫时,对他们再增加一层压迫有什么了不起。当然实际上多这次压迫可能是万恶之源,因为他们变成了二等国民。 中产阶级的爱国,更多的体现为义务,因为上层统治者没有对他们给予国家利益的瓜分,而且中产阶级或者说社会政策能够比下层阶级适应国家变换的能力强。但是作为中产阶级,你是社会的骨干,你的国家被推翻了,你的骨干作用也就没有了,侵略者剥夺的人均财产最多的应该是中产阶级,因为侵略者一般会利用上层人士,而且下层人士又缺少被剥夺的东西。同时,卖国贼也容易出现在中产阶级中,因为侵略者可以给他们带来机会,带来进入上层的机会。所以从道德层次上,作为中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在爱国问题上,最应该洁身自好,保持爱国情结。 当然我这里说的是社会收入金字塔分配是正三角形的。如果是纺锤形,中产阶级也就成为了爱国的基本力量。科研人员,当然也就从根本上要求爱国。 相比正三角形结构中中产阶级容易不爱国,统治集团的中层更容易在受到侵略时卖国,因为他们获得了机会。不过在侵略没有发生或者刚刚发生时,没有机会,他们会表现的非常爱国。在投降侵略者后,他们的机会得不到发挥,又可能会转向爱国。汪精卫就是这样的人物,他是上层中间权利人员代表,二战后李承晚政府的一些人则是中产阶级人物的代表。 一般来说这些有不爱国前科的人,在反侵略战争胜利后或者自己国家强大后,爱国主义的调门最高,这是一种赎罪行为;而处于社会下层,为爱国付出生命和力量的普通民众,胜利或者国家的振兴没有给他们带来太多的实惠,结果他们唱不出爱国主义的高调。这种情况出现个悖论,有卖国或者不爱国行为的人,在一般情况下,最积极宣传爱国主义。最需要爱国主义的统治者,也就与他们结盟。在这种情况下,爱国主义也就变成了空洞的口号甚至是分裂社会的动力。当蒋介石 1945 年接受中国东部地区时,一些伪军、伪官僚纷纷成为地下工作者、先遣军,那些曾经作为亡国奴被压迫和反抗者,就会把不满集中到统治者身上,加上抗日功臣作为接收大员的腐败,蒋介石的社会就分裂了,革命就不可避免的爆发了。蒋介石没有把握好两个阶级的火候,可能因为他自以为自己是世界五大领袖之一。 然而由于国总是为受到种种挑战,下层人民的利益经常受到威胁,所以他们也始终在信奉爱国主义。问题的关键是,只有民贵君轻基础上的爱国主义,才会使的他们在关键时候自觉地付出。 回到那个副科长赶我的故事,故事中,我实际上强调的是爱国是一种平等权利。这个副科长这从统治者角度认为,权利不能平等,当然包括爱国的权力。当时的我作为下层人民来说,由于权利不平等,副科长说的对,一时半会轮不到我爱国。假设我当年,如果让他赶走,然后到了外国,我为了生存宣誓入了外国籍,完全是天经地义的合理,因为在你的社会结构中,轮不到我或者说还轮不到我爱国。现在我在外国学了本事,我有科研能力了,我的中国科技落后,也就可以能到我爱国了。我为什么要爱呢?这就是我曾经作为下层民众的社会选择的道德要求。 再说一个故事来辅助我的观点。我的外婆是个地主,姓段,有证据表明是大理段氏的后人(夫家是比较贫困的)。她根植的大理国已经不存在了,在 1949 年的革命后,她被打入了社会的底层。可是你想得到吗?她是一个爱国者,作为文化传统,爱的国从大理、到大元、再到大明,再到民国,再到人民共和国(她不喜欢她所谓的满清鞑子)。这是文化传统。我小的时候,她总是给我讲岳圣人(岳飞)的故事,还讲过林则徐。我有个弟弟 1959 年初生的,她给取个名字叫志国,就是希望他长大精忠报国。没想到孩子不争气, 1959 年底就在饥荒中饿死了。孩子的死,对我奶奶没有大的冲击,因为在民国政权下,她一共饿死了 5 个孩子。我奶奶就是来自贫困家庭的,她从来不讲爱国故事,她讲佛本生故事,我想是因为奶奶从小就思考自己的生存而不像外婆可以识文断字,思考什么是国家。奶奶爱唱观音故事的唱本,故事里国王的三女儿,从小立志当医生要救人,后来为了普度众生,出家为尼,受了九九八十一难,修成了救苦救难的观世音。爱国的色彩在她故事里根本就没有出现,她要的是生存,与大家一样平等生存的权利。粉碎四人帮,奶奶跟我说:原来娘娘是个坏人,比刘娘娘还坏,她不是用狸猫换太子,是害我们的国家。你爸爸妈妈挨斗就是江娘娘害的。下层民众的爱国主义,总是与自己的生存权利联系着的。要我奶奶从根本利益认识,她认识不到。知识分子的责任就在于告诉他们为什么爱国。统治者的责任则是让他们体验到爱国值得。 我们中国要的爱国主义,应该是一种社会赋给的平等的权利,一种国家为人民服务基础上的道德。爱国作为一种道德要求,一种文化习惯,长期留存在上流社会里。爱民作为一种公众需求,也是一种道德要求留存在民众中。只有二者的结合,才能形成一种强大的文化力量。 我一直想写一本书,叫《区域发展中的文化力量》。
个人分类: 在历史中思考|4291 次阅读|7 个评论
譚嗣同為何要賣國!
jiangjinsong 2010-6-19 10:48
歷史是很複雜的 歷史上許多偉人的言行如果脫離了當時的歷史背景看 就會很搞笑 蔡元培、陳獨秀偽造簡歷 列寧曾經在俄國與德國作戰時與德國陸軍參謀部相勾結 毛澤東曾經主張分裂中國 譚嗣同也曾主張分裂國土 將大好河山賣給外國 但是 你還真不能隨便就說他們是賣國賊 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一切要以時間地點為轉移 要分析表面現象背後的實質 無論看到什麽 聽到什麽 永遠都要自己來分析 下面的內容是網上轉帖的,未經核對。 谭嗣同宏大的卖国计划   试为今之时势筹之,已割之地不必论矣。益当尽卖新疆于俄罗斯,尽卖西藏于英吉利,以偿清二万万之欠款。以二境方数万里之大,我之力终不能守,徒为我之累赘,而卖之则不止值二万万,仍可多取值为变法之用,兼请英俄保护中国十年。   费如不足,则满洲、蒙古缘边之地亦皆可卖,统计所卖之地之值,当近十万万。盖新疆一省之地已不下二万万方里,以至贱之价,每方里亦当卖银五两,是新疆已应得十万万,而吾情愿少得价者,以为十年保护之资也。且价亦不必皆要现钱,凡铁甲船、铁路之钢条、木板、精枪、快炮及应用之一切机器,均可作抵。于是广兴学校,无一乡一村不有学校;大开议院,有一官一邑即有议院。 《谭嗣同全集》,中华书局1981年,上册,第161-162页。 還有一個更有意思: 谭嗣同的卖国和郭沫若的爱国之比较
个人分类: 口無遮攔|3769 次阅读|5 个评论
mirror - 小吴老师的“偏见”,小白老师的“偏执”
liwei999 2010-4-20 01:48
小吴老师的偏见,小白老师的偏执。 (2008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April 18, 2010 03:11PM 小吴老师议论了一番《最后一课》与的爱国主义教育的问题( )。着眼点很不错,只是过程有些太着急,产生了一些错位。一般来说,人分男女。但问题是如何区分男女?显然有生理和心理两个标准。有两个就有分裂现象。所谓只要可能,就一定会有。生理上是男性但心理上是女性的人也有一些,反过来的人也有。多数人的心和体是一致的。少数是否就意味着有问题呢?这是个价值观的问题。法国(人)、德国(人)的国家和文化相当于人的生理与心理的性。恰恰阿尔萨斯的当地人是个呈分裂态的群体:语言文化上是德意志的,但心情的归属却是法兰西的。这是德法边境的事情。同样,德波边境上也有类似的事情。比如说哥白尼是德国人呢还是波兰人呢?新大陆里还有法语区的魁北克问题。 这样一对比,小吴老师的大日本帝国万岁!的议论的不着调性就显而易见了。当年,处在阿尔萨斯的当地人位置的是朝鲜人和台湾人。法兰西化对应着日本化。对中国人来说,也许台湾人事例更贴近些。这些问题涉及面很多,搞不好就要出乱子。所谓民族问题、肤色问题、性歧视问题等等抽象起来的模型是等价的,都是值得很好研究的课题。 对比小吴老师的偏见,小白老师的对行百里者半于九十的理解呢就是偏执了( )。镜某人虽长得拧巴,但思维却十分自然。以为行百里者半于九十当然要理解成 到了90里才是路程的一半 。从非线性的观点看,这个说法是个相当自然的思路。只需要比较三种函数就可以代替小白老师的宏论了。对x的区间[0,1],有函数如下: 1)线性函数y=x, 2)非线性函数y=x*x, 3)非线性函数y=sqrt(x)。 线性函数的情况是x=0.5时y=0.5。即x到半y到半。y=x*x情况是x=0.5时y=0.25,不过半;sqrt(x)情况是x=0.5时y=0.71,过半。 依此模型来理解事态,问题就简单多了。 引用: 小白老师说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的原意只有一个,就是最后到达一百里的人,只有走到九十里人的一半,这样才体现末路之难也。 镜某不才,看到这番解释的第一感受是:如此的末路之难也体现在如果只有一个人的话,连路都不能走了。因为最后到达一百里的人,只有走到九十里人的一半,一个人走到终点人就要被一分为二了呢。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1,63342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3706 次阅读|3 个评论
平民爱国:一个伪命题
fqng1008 2010-3-18 08:29
一个世纪以来,爱国主义运动和教育风起云涌,席卷全国。 所谓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 祖国 的一种 积极 和 支持 的 态度 ,《辞海》称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但是,国家是什么?怎样理解平民和祖国的关系?国家对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是什么,重要意义在哪里?都是值得讨论的问题。 2006年11月16日,日本执政联盟不顾 在野党 和社会人士反对,凭着 日本众议院 多数优势,在众议院通过《教育基本法》修正案,要学校向学生灌输爱国主义。前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认为:1947年由美国制订的日本《教育基本法》帮助日本经济和民主发展,却忽视培养道德和纪律;他表示:大家有危机感,觉得有必要重建教育,培养爱国、爱乡土的态度,尊重他国,以利国际社会的和平发展。在野的日本民主党、 日本社会民主党 、 日本共产党 和国民新党都反对修正案内容。他们指出,爱国主义教育可能重燃 第二次世界大战 战前那套只灌输 忠君爱国 思想,最终使得日本再次走上主权高于人权的 军国主义 回头路。 日本在野党的担心不是杞人忧天。如果每个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向它的人民一味宣扬爱国主义,第三次世界大战可能早就打起来了。如果大家不以为然,我们可以温习一下中外名人的感受。 列宁说:每当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出现重大危机的时候,爱国主义的破旗就又散发出臭味来。 勃特兰罗素说:爱国主义就是积极地为了微不足道的原因杀人并被杀。 乔治肖伯纳说:除非你把爱国主义从人类中驱逐出去,否则你将永远不会拥有一个宁静的世界。爱国主义是一种有害的、精神错乱的白痴形式。爱国主义就是让你确信这个国家比所有其他的国家都要出色,只因为你生在这里。 乔治简纳森说:爱国主义是超越于原则之上的对于不动产的一种专横的崇拜。   亨利大卫梭罗说:那些没有自尊的人仍然可以是爱国的,他们可以为少数牺牲多数。他们热爱他们坟墓的泥土,但他们对那种可以使他们的肉体生机勃勃的精神却毫无同情心。爱国主义是他们脑袋里的蛆。   王朔说:有这么一群人,在日本叫武士道,在德国叫纳粹,在中国叫爱国者! 涅克拉索夫说:对祖国来说,没有比一切都满意的爱国者更可怕的敌人了。 好了,不必再一一援引和解释名人的语录。只要我们按照常识思考,就不难发现问题的所在。 第一个问题,我们爱谁的国家?毫无疑问,我们是爱自己的国家这就产生了如下悖论:(1)当我们爱自己的国家的时候,是否必然地要否认其他人的国家?如果两个不同国家的爱国者走到一起,他们是否会产生矛盾?当矛盾扩大的时候,冲突乃至流血是否接踵而至?(2)爱国主义是一种美德,如果交战双方的士兵都觉得自己爱国,那么他们都是好人,好人之间为什么要进行仇杀呢?(3)爱国主义承认我的国家不一定总是正确的,但是爱国主义者将 国家利益 置于个人和团体利益之上,为祖国战死沙场是革命的英雄主义,于是就很容易成为安卜罗斯皮尔斯所说的,爱国主义:一堆随时可以被任何野心家所点燃,去照亮他的名字的易燃垃圾。 第二个问题,平民有什么资本爱国?日本政府的用心十分明确,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在于增加对政府的认同,甚至包括美化本国历史。特别象萨达姆政权下,国家把人民当做自己的奴才,要奴才爱国他们有资本吗?实际上,无论平民还是官员,谁都不会认同国家利益高于自己的利益,那么当一介草民连自己的生存问题都解决不了时,他们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就可能只是拿性命换面包而已;在官员那里,他们获得了不义之财,一方面转移子女,一方面悄悄地无私支援发达国家的经济建设,难道他们不应该更加报效祖国?为什么要平民爱国?莫非是让平民安于现状,热爱一个土皇帝以及他的官员? 第三个问题,平民怎样爱国?托马斯潘恩有个名言叫做:爱国者的责任就是保护国家不受政府侵犯。用胡适的话说是:争你自己的自由就是争国家的自由,争你自己的权利就是争国家的权利。因为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陈独秀也讲过:恶国家甚于无国家;我们爱的是国家为人民谋幸福的国家,不是人民为国家做牺牲的国家。 自从人类进入现代文明后,国家的内涵就一直在发生着变化。人们不再把皇帝、独裁者和执政者当成国家来爱,人们热爱的也不单单是他们生活的这块土地,更让他们张开双臂拥抱的是自己在这块土地上受到应有的尊重,获得应有的权益,能够干预更多的事情和监督自己的仆人,从而不受欺骗、冷漠和利用。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3358 次阅读|9 个评论
什么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chrujun 2010-1-22 00:42
教育部最近出台了一则规定,要求各类学校春节期间组织学生给祖国拜年。 由于春节是与家人团聚的日子,很多学生离学校距离比较远,大学生更是如此,学校如何有效组织学生给祖国拜年,有疑问的人比较多。网上的各种评论反映了这一点。由于最近写了2篇关于美国爱国主义教育博文: 别具特色的美国爱国主义教育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87883 美国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87960 对爱国主义教育方法有了新的认识。 身教胜于言传,如果各行各业的人为祖国的富强有优异表现,只要让学生知道了,就能够起到非常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我总结的优异表现如下: 1. 中国科学家每年拿一个诺贝尔奖,年年如此。 2. 中国军队每年收复一个小岛,收完为止。 3. 每天杀一个贪官,杀完为止。 4. 每天收复一平方公里国土,二百年不停歇。 5. 公务员每年出一个活雷锋,年年如此。 7. 教师每年培养一个优秀学生,年年如此。 8. 公务员每人每天做一件好事,天天如此。 9. 中国工人每年收入增加10%,年年如此。 10. 中国矿工每天少死一个人,天天如此。 11. 农民子女失学每秒少一个人,秒秒如此。 12. 每天少一个裸官携款逃外。 13. 公检法每天少制造一个冤案。 14. 警察、城管每天少抓打一个良民。 15. 每天少一个高官、高管去境外赌博。 16. 每天少一个良家妇女沦为娼妓。 17. 每年年底少几个单位扣发农民工的工资。 第12~第17条由候成亚老师补充,谢谢侯老师! 只要大人们能够做到这一点,学生肯定爱国!
个人分类: 我的教学|8660 次阅读|12 个评论
爱国的内涵:五花八门的感觉
大毛忽洞 2010-1-10 11:18
爱国的内涵:五花八门的感觉 屈原是楚国人,一生经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在楚怀王时期。他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积极主张联齐抗秦。后因小人诬陷,被怀王疏远,并两次遭放逐。第一次在怀王时期,被流放到汉北;第二次在顷襄王时期,被流放到沅、湘一带。 史书说:最后 , 在无可奈何之际 , 屈原自沉汨罗江 , 以明其忠贞爱国的情怀。 因此,屈原名字的前面常常冠以爱国诗人。 伍子胥也是楚国人,因遭楚太子少傅费无忌陷害,父、兄为楚平王所杀,被迫出逃吴国,发誓必倾覆楚国,以报杀亲之仇。 伍子胥辅佐吴王阖闾修法制以任贤能,奖农商以实仓廪,治城郭以设守备。又举荐深通兵学的孙武为将,选练兵士,整军经武,使吴成为强国。 伍子胥攻破楚都后,楚昭王逃跑了,伍子胥没能抓到他,于是把仇人楚平王的尸体挖出来并用鞭子抽了 300 下才罢手。 当时楚国人如何评价伍子胥,俺猜想有两种情况: 如果老百姓对楚王意见很大,想为楚国换一个王,他们借助伍子胥之手实现了这个目的,老百姓把伍子胥的行动折合出一点爱国情怀;如果老百姓对楚王很满意,伍子胥的行动就是大逆不道,伍子胥就是卖国贼。 隋朝的大臣为唐朝工作,可以是爱国大臣; 唐朝的大臣为宋朝工作,可以是爱国大臣; 明朝的大臣为清朝工作,可以是爱国大臣。 附录:古今中外名人对爱国主义的感觉 1 :爱国主义是无赖最后的避难所。 塞缪尔 约翰逊( Samuel Johnson ) 2 :爱国主义就是积极地为了微不足道的原因杀人并被杀。 勃特兰 罗素 3 :爱国主义是超越于原则之上的对于不动产的一种专横的崇拜。 - 乔治 简 纳森 4 :除非你把爱国主义从人类中驱逐出去,否则你将永远不会拥有一个宁静的世界。爱国主义是一种有害的、精神错乱的白痴形式。爱国主义就是让你确信这个国家比所有其他的国家都要出色,只因为你生在这里。 乔治 肖伯纳 5 :爱国主义:一堆随时可以被任何野心家所点燃,去照亮他的名字的易燃垃圾。 安卜罗斯 皮尔斯 6 :当爱国主义涉入认知领域时,是一个应该被扔出门外的混小子。 阿瑟 叔本华 7 :那些没有自尊的人仍然可以是爱国的,他们可以为少数牺牲多数。他们热爱他们坟墓的泥土,但他们对那种可以使他们的肉体生机勃勃的精神却毫无同情心。爱国主义是他们脑袋里的蛆。 亨利 大卫 梭罗 8 :民族主义是我们的乱伦模式,是我们的偶像崇拜,是我们的疯狂。 爱国主义 是它的迷信崇拜。不必说,我所谓的 爱国主义 态度将自己的国家置于人道之上,置于正义与真理的原则之上。 埃里克 弗罗姆 9 :要让我们爱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国家应该可爱才行。 爱德蒙 柏克 10 :真正的爱国主义不排斥对于其他人的爱国主义的理解。 伊丽莎白女王二世  11 :异议是爱国的最高形式 托马斯.杰弗逊 12 :有这么一群人,在日本叫 法西斯 ,在德国叫纳粹,在中国叫爱国者 ! 王朔说 13 :爱国者的责任就是保护国家不受 go-vern-ment 侵犯。 托马斯 潘恩 14 :对祖国来说,没有比一切都满意的爱国者更可怕的敌人了。 涅克拉索夫 15 :争你自己的自由就是争国家的自由,争你自己的权利就是争国家的权利。因为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 胡适 16 :人权才是一个国家最大的面子。 一个政权如果关起门来都不能维护自己本国普通公民的权利,它有什么资格在国际舞台上维护这个国家的权利,它的合法性就会遭到质疑。 张思之 17 :恶国家甚于无国家; 我们爱的是国家为人民谋幸福的国家,不是人民为国家做牺牲的国家。 陈独秀 18 :每当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出现重大危机的时候,爱国主义的破旗就又散发出臭味来。 列宁
个人分类: 背景和内涵|2785 次阅读|0 个评论
多谈些敬业精神(professionalism),少谈些爱国主义(patriotism)
Bobby 2009-2-16 14:59
我以为爱国主义是一种朴素的情感,大可不必时时讲,事事讲。 当归国也是爱国,离国也是爱国,工作也是爱国,消费也是爱国(某 著名经济学家说现在买房,就是爱国尤为典型 )时,就此推理下去,吃饭也是爱国,睡觉也是爱国,拉屎也是爱国,放屁也是爱国了。 当什么东西无所不是的时候,它就什么都不是。 每个人都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事,这只是 professionalism (敬业精神、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专业精神),这跟 patriotism (爱国主义)无关。如果不是特定时期或特定工作或特定人群,对于普通人而言,不论你在何地(不管在中国还是美国),也不论是何事(搞科研还是做行政),如果是有偿行为,而不是无私奉献行为,那就多讲究些 professionalism ,少扯些 patriotism 。 将爱国主义庸俗化不好,被爱国主义搞得晕头转向不好,被挂着爱国主义幌子的人骗了、卖了更不好,更何况还有很多东西已超越了爱国主义的范畴。事实上,爱国主义还复杂得很! 我们还是多谈些敬业精神( professionalism ),少谈些爱国主义( patriotism )吧!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6575 次阅读|13 个评论
将消费同爱国挂钩简直是胡扯
hhanb 2009-1-13 10:59
将消费同爱国挂钩简直是胡扯 早几天笔者在某电视频道看到,一位商人面对记者的镜头,大话爱国房如何如何,大概的意思是说,在当前房地产市场低靡,有关方面一再呼吁救市的情况下 ,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地产商,双方只要能够促成交易就是爱国行为。今天又看到更让人咋舌的一篇惊世大作,有人在《嘹望》新闻周刊撰文《积极消费就是爱国》 笔者没有读到这篇牛文,也不想读。不过有人介绍说,这篇文章教育我们大家伙,爱国不仅是一种信念,更是一种行动。在当前,积极消费就是爱国。 这年头,总有人喜欢动辄就拿爱国主义说事,这些高扬爱国主义旗帜的人的动机我们无从考察,他们的爱国主义行为我们也不得而知,惟一让人震惊的就是这些人的言论够爱国的了。 消费,这是书面上的语言,或者是一个经济学名词。其实,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吃喝拉撒,衣食住行。请问《积极消费就是爱国》的作者,天底下有几个人不喜欢吃香的喝辣的,不喜欢住洋房开跑车。常言说得好:民以食为天,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消费之于人的需求那是最本能需求,用不着劳你大人如此上纲上线,费尽口舌地劝导。之所以不去花消,不去享受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囊中羞涩口袋里没钱。除非这人脑子进水。 所以说,将消费同爱国挂钩完全是胡扯。如果作者大人真想爱国的话,不妨拿出你的金钱让那些穷人帮你花费,否则我们只能认为你是撤虎皮拉大旗。
个人分类: 未分类|3689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8: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