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毛地黄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昆明洛龙公园里的毛地黄
热度 1 jinhejiang 2020-7-12 18:21
基本介绍: 毛地黄(Digitalis purpurea L):为玄参科、毛地黄属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除花冠外,全体被灰白色短柔毛和腺毛,有时茎上几无毛,高60-120厘米。 茎单生或数条成丛。叶片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叶粗糙、皱缩、基生叶具长柄,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叶缘有圆锯齿,叶柄具狭翅,叶形由下至上渐小。顶生总状花序长50~80cm,花冠钟状长约7.5cm,花冠蜡紫红色,内面有浅白斑点。蒴果卵形,花期5~6月,果熟期8~10月,种子极小。 药用情况: 毛地黄为重要的强心药,可兴奋心肌,增强心肌的收缩力,改善血液循环,或直接抑制心内传导系统,使心率减慢,主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对心脏性水肿有显著利尿消肿作用,但行积蓄作用,用时须注意。
个人分类: 图片之家|3618 次阅读|2 个评论
毛地黄
热度 1 huailu49 2020-5-21 06:29
个人分类: 植物天地|2138 次阅读|2 个评论
毛地黄、羽扇豆、飞燕草
热度 5 huailu49 2019-4-28 09:04
个人分类: 植物天地|7647 次阅读|12 个评论
奎宁的故事
fqng1008 2019-1-15 18:06
什么是西药,它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奎宁是其中之一,再一个是 毛地黄。这两个传统药物的现代化故事,为我们展示了化学药物起源,以及与天然药物有什么不同。 一、 在 疟原虫 发现之前,不论我国还是西方,都以为疟疾是“污浊空气”所引起的。 古代 我国称它为“瘴气”,外文为“malaria”,这一 词汇 乃 意大利文 ,由mal(不良的)+aria(空气)所组成,可见,东西方对疟疾病因的误解是“不谋而合”的。直至1880年,法国的拉弗兰在疟疾患者的 红细胞 中发现了病原体——疟原虫,才打破了“瘴气”之说,解开了千年之谜。 然而,在发现疟原虫之前, 世界上 有些地区已经有了 抗疟药 物。在西方,最早的抗疟药要算是 印第安人 发现的一种 树皮 。 传说 有一位印第安人患了疟疾,寒热交作,口干舌燥,便在一个小池塘边喝了许多水, 水味 苦涩。但不久就退烧而痊愈了。他发现许多树浸泡在池塘里,使得水味苦涩。从此,印第安人得知苦水是树皮而来,遂采用树皮来治疗 寒热病 。于是,在南美印第安人中,就作为“祖传秘方”在族人中秘密传用。当时他们立下族规:此药治病,不得外传,凡违规者,全族共诛之。 1638 年,时任秘鲁总督的西班牙人辛可(cinchon)伯爵的夫人安娜·辛可(Ana cinchon)患了严重的 间日疟 ,她的 印第安 侍女卓玛照料她。出于好心,她在给夫人服用的 汤药 中加投了树皮 粉末 。岂料,被辛可伯爵发现,误认系卓玛在汤药中下毒,遂对她严加拷问。但卓玛不能说出 真情 ,因为说出原委就会因 泄密罪 而被族人杀死。于是,辛可伯爵手下的西班牙人因卓玛“对伯爵夫人下毒”而准备将她烧死。在千钧一发之际,安娜发现卓玛不见了,追问其他印第安仆人,从而得知真情。她立即赶赴 刑场 ,搭救了卓玛。从此,西班牙人得知树皮的秘密,并将其带回欧洲,而且将这种树皮称为“秘鲁树皮”和“耶酥树皮”。 随后, 瑞典 科学家林奈塔斯研究了这种树,并把这种树皮以总督夫人的名字命名为辛可那(cinchona),从而成为欧洲著名的 解热药 。辛可那的汉译为“金鸡纳”,其霜剂称为“金鸡纳霜”。“奎宁”之名来自印第安土著语——kinin,意为“树皮”。而英语、西班牙语则据kinin之音衍译为Quinine。我国是以粤语之音将Quinine译为“奎宁”的。 奎宁(树皮)虽然治好了许多疟疾 病人 ,但一直不清楚其 有效成分 是什么。 1826 年 ,法国 药师 佩雷蒂尔和卡文顿从 金鸡纳树 皮中提出奎宁和 辛可宁 生物碱 。自此之后的一百多年,即1944年,化学合成的奎宁才告问世。然而,化学合成奎宁的工艺甚为复杂,提供临床应用则成本太高,所以,奎宁和其它生物碱仍然完全来自天然药源。虽然目前有众多新的抗疟药物被发现和应用,各有千秋,奎宁因此“退居二线”。但是这个“抗疟老英雄”——奎宁,在“新秀”如林的药坛中,依然占有一定的地位,至今还没有办理“离休”手续。 二、 康熙信任西医,多次由耶稣会传教士罗德先(Bernard Rhodes,1645-1715)治病见效。1693年,康熙患疟疾,服御医药无效。法国传教士洪若翰(P.Joames Fontaney,1643-1710)、葡萄牙传教士刘应(Mgr Claudusde Visdelou,1656-1737)等献上金鸡纳(cinchona),康熙服用后疟疾速愈,金鸡纳从此被尊奉为“圣药”。 讽刺的是,“金鸡纳”并不是欧洲医学的发现。欧洲自己的本草药物研究,要等到1785年维瑟林(Withering)的《毛地黄综述》(An Account of the Foxglove)出版,才算有第一种“科学”灵药。“金鸡纳树皮”(Chinchona barks,Cinchona ledgeriahna)本来是秘鲁印第安人的土著药物。耶稣会教士在1632年左右从新大陆引入西班牙,传教士将此药呈奉给康熙,谓之“西洋”圣药。其实它是与中草药无异的土著本草,并非科学产物! “金鸡纳”最初只是土著本草,但到了19世纪,经过大量新兴的科学研究,它的有效成分奎宁(quinine)成为有现代科学根据的治疟疾药。先是1820年法国的化学家皮埃尔·佩尔蒂埃(Pierre Pelletier)与约瑟夫·卡文图(Joseph Caventou)从“金鸡纳”分解出有效成分奎宁和金鸡宁(cinchonine)两种活性生物碱(alkaloids);1880年外科医生阿方斯·拉韦兰(Alphonse Laveran)在阿尔及利亚用显微镜观察到疟疾病人血液的疟原虫(Plasmodium);1944年哈佛科学家罗伯特·伍德沃德(Robert Woodward)与威廉·德林(William Doering)第一次成功以人工方法合成奎宁。这些化学、药物学、病理学的发现,令原始的“金鸡纳”进化为治疟疾的现代医药。 “ 金鸡纳”的故事,可用以说明中西医学在19世纪是如何分道扬镳的。在这之前,虽然西医的解剖学、生理学已远远超前于中国,但单就治疗而言,西医并不比中医更有办法。威廉·卡伦(William Cullen,1710-1790)是18世纪最重要的医家,他撰写了一系列疾病分类学的专著,其贡献与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相似。但他的治疗方法未超过希氏医学,无非是放血、催泻和催吐,以及一些解热发汗药。对于大部分疾病的治疗,卡伦是“毫不掩饰地悲观”。在十七八世纪,有效的治疗仍主要是像毛地黄和金鸡纳这些本草。而单就本草药物而言,当时的西方医学并无可与李时珍1578年写成的《本草纲目》相比的学术著作。“金鸡纳”与疟疾的科学研究,是19世纪西方医学科学发达的缩影。 19 世纪现代化学研究对医学进步的影响,还可列举两个例子作为说明:麻醉药与消毒化学剂的发明,令大型的外科手术变成通例,而西医外科手术的成功,正是鸦片战争以后西式医院在中国扎根的最强的基石。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8821 次阅读|0 个评论
毛地黄
热度 4 huailu49 2016-5-1 13:27
个人分类: 植物天地|3157 次阅读|8 个评论
最炫的花:毛地黄
热度 8 gardening 2013-4-29 00:10
毛地黄是 玄参科 多年生草本植物 ,原产 西欧 ,由于是 优良的花卉和药用植物 ,经过引种驯化,适应性强,能自我繁殖野生状态的后代,已经成为典型的归化植物。 由于 茎叶布满灰白色短柔毛和腺毛,叶片酷似著名中药植物地黄的叶片 ,故名毛地黄。 毛地黄极具观赏性,茎直立,高大, 叶基生莲座状 , 花序 花形优美 , 顶生总状花序长50—8Ocm,花冠钟状长约6-8cm ,花色众多,花冠蜡紫红色、白色、深红色等,内壁有浅白斑点,是 “五一”期间主要的优美观花植物 之一,在花卉展览和展示中应用广泛,并可在花境、 花坛 、岩石园中进行 自然式 造景,景观极具视觉效果。 另外,毛地黄也是重要的 强心药 ,可兴奋心肌,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血液循环。但 有毒 ,故又有毒药草之称。据说在电影《007皇家赌场》中,詹姆斯邦德被人下的毒就是毛地黄制剂。 以下照片拍摄于上海辰山植物园 多花色的毛地黄群体 毛地黄植株直立高大,花序长,美丽 花境中的毛地黄 毛地黄群体 毛地黄与薰衣草、勋章菊、金雀花、羽扇豆、耧斗菜等配景 毛地黄与八仙花配景 毛地黄、勋章菊、薰衣草、耧斗菜、飞燕草等 最炫的花: 毛地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8415-684951.html 最炫的花: 羽扇豆(鲁冰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8415-685181.html
个人分类: 园林植物|15324 次阅读|16 个评论
毛地黄
热度 7 huailu49 2013-4-28 13:54
1 2 3 4 5 6 7 8
个人分类: 植物天地|4169 次阅读|14 个评论
[转载]毛地黄可以抵御高血压和心力衰竭
dragonstar 2012-7-27 16:09
近日,来自密歇根大学健康系统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一个使用了几个世纪的老药可以在机体的血管中激活一种机体保护机制。这种古老的心脏药物激发了中医的灵感,使得中医们使用这种药物来治疗处于瘟疫人群和过重人群。早在13世纪,有毒的草本植物毛地黄就被用于清理伤口,而且其干叶被用来酿酒以治疗因为心脏问题而导致的腿部肿胀。 这篇刊登在国际杂志 Molecular Pharmacology 上的研究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地高辛/毛地黄可以增强人体保护机制用以抵抗 高血压 和心力衰竭。减少盐摄入或者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重可以预防 高血压 ,但是在美国有1/3的人都患有 高血压 ,这会给患者带来多方面的健康影响。当前的疗法就是通过阻止过度的荷尔蒙和压力信号,这些信号可以引发 高血压 和心力衰竭。但是最新的研究成果发现机体有能力产生一系列的RGS蛋白来进行机体自检。研究者通过寻找这种老的药物来重启高血压患者机体内缺失的这种抵御高血压的机制。 研究者Benita表示,我们检测了数千种抑制的药物和生物活性分子,这些药物都有增强RGS2和RGS4表达的潜力,研究者识别出了地高辛的一种新的机制。研究者发现毛地黄中含有很多地高辛,地高辛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人。研究者揭示了低剂量的地高辛可以增加心脏和肾脏中RGS2的水平。而且地高辛新的生理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揭示低剂量药物可以增加心衰病人生存率的事实,这也证实了低剂量的地高辛可以起到一种保护性机制的作用。
个人分类: 心血管疾病进展|123 次阅读|0 个评论
赏花不识花
热度 4 shannuzuode 2012-5-11 22:03
赏花不识花
立夏时节,又一次来到了动物园,听 鸟儿鸣唱,看花儿绽放。悠闲的鸟儿,灿烂的花儿留在了我的镜头,我却很少知道他们的名字。看到花坛里介绍的一些花名,我想当然地认为黄颜色的就是毛地黄,然而在百度上按名索花,原来P1、P2串串的花才叫毛地黄。P4、P5黄颜色的花和P6、P7紫色的花叫啥名还真不知道,只能赏花而不识花了。 1毛地黄 2 3 听黄老师的留言,才知道这个叫耧斗菜。 4 耧斗菜 5 耧斗菜 6 也是看黄老师留言,这个叫飞燕草。 7 飞燕草 8 在柳树上做巢的夜鹭 9 夜鹭在做窝 10 鹈鹕 11红嘴鸥 12 夜鹭
个人分类: 花草动物|4001 次阅读|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3: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